纤维素/丝素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纤维素/丝素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纤维素/丝素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54]发明名称 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醋酸纤维素放入溶剂中搅拌,然后再加入非溶剂添加剂搅拌,最后静置,得铸膜液;2)将上述铸膜液刮制成250u m厚度的湿膜,然后静置在空气中;3)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湿膜浸入蒸馏水中进行凝胶浴处理,得到不对称膜;4)将上述不对称膜依次经乙醇水溶液交换和纯环己 烷交换处理后,得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纳滤膜通量大、分离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书 第1/1页 1、一种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醋酸纤维素放入溶剂中搅拌22~26小时,然后再加入非溶剂添加剂搅拌2~5小时,最后静置65~75小时,得铸膜液; 2)、于10~30℃温度和50~75%相对湿度条件下,将上述铸膜液刮在洁净玻璃板或无纺布上制成250ltm厚度的湿膜,再使湿膜静置在空气中进行溶剂的挥发,静置时间为1~30分钟; 3)、将上述挥发处理后的湿膜浸入5~25℃蒸馏水中进行凝胶浴处理,直至湿膜充分凝胶;得到不对称膜; 4)、将上述不对称膜依次经体积浓度为30 --70%乙醇水溶液交换和纯环己烷交换处理后,得醋酸纤维素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溶剂与醋酸纤维素的用量比为100 ml:8~20g,溶剂与非溶剂添加剂的体积比为4~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溶剂为丙酮、1,4一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氯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非溶剂添加剂为水、甲醇或乙醇。 说明书 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物质分离提纯和浓缩工艺,可在常温下连续操作,无相变;大规模生产中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尤其适宜加热易变性的热敏性物质,因而在食品、医药、水处理等领域发展迅猛。膜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从中药中提取活性物质。中药中活

纤维素工艺汇总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生产工艺 反应原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生产采用氯甲烷和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 其化学反应方程是: Rcell –OH(精制棉)+ NaOH(片碱、氢氧化钠)+ CH3Cl (氯甲烷)+ CH2OCHCH3(环氧丙烷)→Rcell - O - CH2OHCHCH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NaCl (氯化钠)+ H2O (水) 化学结构式为: 工艺流程:精制棉粉碎---化碱---投料---碱化---醚化---溶剂回收及洗涤---离心分离---干燥---粉碎---混料---成品包装1:生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原料及辅料 主要原料为精制棉,辅助材料为氢氧化钠(片碱)、环氧丙烷、氯甲烷、醋酸、甲苯、异丙醇、氮气。(精制棉粉碎的目的:通过机械能破坏精制棉的聚集态结构,以降低结晶度和聚合度,增加其表面积。) 2:精确计量与原料质量控制 在设备一定的前提下,任何主副原材料的质量及加入量和溶剂的浓度比例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各项指标。生产过程体系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水与有机溶剂并非完全互溶,水的分散度影响碱在体系中分布。若没有充分搅拌,则对纤维素均匀碱化与醚化不利。

3:搅拌与传质传热 纤维素碱化、醚化都是在非均相(利用外力搅拌均匀)条件下进行的。水、碱、精制棉及醚化剂在溶剂体系中的分散与相互接触是否充分均匀,都会直接影响碱化、醚化效果。碱化过程搅拌不匀,会在设备底部产生碱结晶而沉淀,上层浓度低碱化不够充分,结果是醚化结束后体系还存在大量自由碱,但是纤维素本身碱化不够充分,产品取代不均匀,从而导致透明度差,游离纤维多,保水性能差,凝胶点也低,PH值偏高。 4:生产工艺(淤浆法生产过程) (1:)向化碱釜内加入规定量的固体碱(790Kg)、水(系统总水量460Kg),搅拌升温至80度恒温40分钟以上,固态碱完全溶解(2:)向反应釜加入6500Kg的溶剂(溶剂中异丙醇与甲苯的比值为15/85左右);将化好的碱压入反应釜,压碱后向化碱釜喷淋200Kg溶剂以冲洗管道;反应釜降温至23℃,将粉碎精制棉(800Kg)加入,精制棉加入后喷淋600Kg溶剂开始碱化反应。粉碎精制棉加入必须在规定时间(7分钟)内完成(加入时间长短很重要)。精制棉一旦与碱溶液接触,碱化反应就开始了。加料时间太长,会因精制棉进入反应体系的时间不同而使碱化程度有差异,导致碱化不均匀,产品均匀性降低,同时会引起碱纤维素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发生氧化降解,导致产品粘度下降。为得到不同粘度级别的产品,可在碱化过程中抽真空、充氮,也可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二氯甲烷)。碱化时间控制在120min,温度保持20-23℃ (3:)碱化结束,加入规定量的醚化剂(氯甲烷和环氧丙烷),升温至规定温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醚化反应。醚化条件:氯甲烷加入量950Kg,环氧丙烷加入量303Kg。加入醚化剂冷搅40分钟后升温,醚化一段温度56℃、恒温时间2.5h,醚化二段温度87℃,恒温2.5h。羟丙基的反应在30℃左右即能进行,50℃时反应速率大大加快,甲氧基化反应在60℃时缓慢,50℃以下更弱。氯甲烷和环氧丙烷的量、比例和时机以及醚化过程的升温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结构。

复合膜制备技术发展

反渗透膜的制备技术发展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只透过溶剂而截留离子或小分子物质的选择透过性,以膜两侧的静压差为推动力,实现对混合物分离的膜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用一个只能使溶剂透过而不能使溶质透过的半透膜把稀溶液与浓溶液隔开,由于浓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小于稀溶液中水的化学势,水就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从稀溶液进入到浓溶液中,使浓溶液液面上升,直到浓溶液液面升到一定高度后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渗透(osmosis)或正渗透。如图1所示,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差称为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渗透压差Δπ,如果稀溶液的浓度为零,渗透压差即为(浓)溶液的渗透压π;如果在浓溶液上方施加压力ΔP,如果ΔP大于Δπ,则浓溶液中的水便会透过半透膜向稀溶液方向流动,这一与渗透相反的过程称为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1]。 由于反渗透膜的截留尺寸为0.1-1nm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达97~98%),系统具有水质好、能耗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其已广泛应用在苦咸水脱盐、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纯水制备、食品和医药等方面,被称为“2l世纪的水净化技术”。[2] 1.1 反渗透复合膜发展概括 人类发现渗透现象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1748年,法国的Abble Nollet

发现水能自发地扩散进入装有酒精溶液的猪膀胱内,并首创osmosis一词用来描述水通过半透膜的现象,成为第一例有记载的描述膜分离的试验。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渗透作用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最初实验用膜都是动物或植物膜,直到1864年,Traube才成功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该膜对稀电解质溶液表现出显著的选择通过性,尤其渗透压现象引起了极大的关注。Preffer用这种膜以蔗糖和其他溶液进行实验,把渗透压和温度及溶液浓度联系起来,给出了计算渗透压的关联式。1887年Van't Hoot依据Preffer的结论。 Sollner进行了反渗透的初步研究,当时人们称之为“反常渗透”。19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Gerald Hassler教授开始了“将海水作为饮用水的水源’’的研究,描述了“阻挡盐分渗透的膜”和“选择性渗透膜层",最早提出了膜法脱盐的概念。尽管Hassler教授的研究未取得理想的结果,但这为后来的反渗透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1953年,美国的C.E Reid教授首先发现醋酸纤维素类具有良好的半透性;同年,反渗透在Reid教授的建议下被列入美国国家计划。1960年UCLA的Samuel Yuster,Sidney Loeb和Srinivasa Sourirajan等在对膜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工作后,以醋酸纤维素(E-398-3,乙酰含量39.8%)为原料,采用高氯酸镁水溶液为添加剂,经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首次制成了世界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高脱盐(98.6%)、高通量(10.1MPa下水透过速度为O.3×10-3cm3/s,合259L/d*m2)的不对称反渗透膜。该膜由一层很薄的致密层(厚度约15~25nm)和一个多孔支撑层(>100um)组成。不对称膜的制备成功成为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反渗透膜技术的发

微晶纤维素制备、应用及市场前景的研究

微晶纤维素制备、应用及市场前景的研究 曲阜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山东曲阜273105 摘要: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对解决目前世界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酸水解,当聚合度下降到趋于平衡时所得到的产品称为微晶纤维素(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微晶纤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无臭、无味的多孔性微晶状颗粒或粉末,具有高度可变形性,是可自由流动的纤维素晶体组成的天然聚合物,通常 MCC的粒径大小一般在20-80微米之间,它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及其他工业领域。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MCC;制备;应用;市场前景。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and market prospect of research QuFuTianLi medicinal materials co., LTD.,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shandong qufu 273105 Abstract:Cellulose is the most abundant natural polymer materials in the nature。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in the world, the problem such a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Cellulos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ith acid hydrolysis,When the polymerization degree decline to tend to balance the resulting product is called the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is white or kind of white, odorless, tasteless porous micro crystalline granular or powder,With high deformability,Is the free flow of natural polymer composed of cellulose crystal,Usually the particle size of MCC generally between 20 to 80 microns,It is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industrial fields。 Key words: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MCC.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Market prospect 正文:微晶纤维素[1]为白色或类白色无臭、无味的多孔性微晶状颗粒或粉末,具有高度可变形性 ,对主药具有较大的容纳性 ,可作为片剂的填充剂、干燥粘合剂 ,同时具有崩解作用 ,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轻工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 在生产微晶纤维素时国外主要采用木材为原材料[2],先收集木浆纤维素酸部分水解后的结晶部分,再经干燥粉碎而得到聚合度约200的结晶纤维素,我国棉花产量较高,成本较木材低,因此国内多以棉浆为原材料。决定微晶纤维素性能的主要因素[3]是制备方法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大程

NC膜,PVDF膜和尼龙膜的区别

NC膜、PVDF膜、尼龙膜的应用及差别 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filter membrane,简称NC膜),NC膜在Northern Blot、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中都需要用到,杂交技术有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之分。固相杂交技术目前较为常用,先将待测核酸结合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上,再与液相中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固相支持物常用硝酸纤维素膜。 PVDF膜即聚偏二氟乙烯膜(polyvinylidene fluoride)是蛋白质印迹法中常用的一种固相支持物。PVDF膜是疏水性的,膜孔径有大有小,随着膜孔径的不断减小,膜对低分子量的蛋白结合就越牢固。大于20000的蛋白选用0.45um的膜,小于20000的蛋白选用0.2um 的膜。PVDF膜使用是需预处理,用甲醇处理的目的是活化膜上的正电基团,使其更容易与带负电的蛋白结合。PVDF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是印迹法中的理想固相支持物材料。 尼龙膜是一种合成的长链聚酰胺薄膜,对核酸和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能代替硝酸纤维素薄膜用于分子印迹和杂交实验。 NC膜、PVDF膜、尼龙膜的差别:尼龙膜是较理想的核酸固相支持物,有多种类型;硝酸纤维素膜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固相支持物,价格最便宜;PVDF膜介于二者之间。 1. 就结合能力而言:尼龙膜结合DNA和RNA能力可达480-600μg/cm2,可结合短至10bp的核酸片段;硝酸纤维素膜结合DNA和RNA能力可达80-100μg/cm2,对于200bp 的核酸片段结合能力不强;PVDF膜结合DNA和RNA能力可达125-300μg/cm2。 2. 就温度适应性而言:尼龙膜经烘烤或紫外线照射后,核酸中的部分嘧啶碱基可与膜上的正电荷结合;硝酸纤维素膜依靠疏水性相互作用结合DNA,结合不牢固;PVDF膜结合牢固,耐高温,特别适合于蛋白印迹。 就韧性而言:尼龙膜较强;硝酸纤维素膜较脆,易破碎;PVDF膜较强。 3. 就重复性而言: ⑴、尼龙膜可反复用于分子杂交,杂交后,探针分子可经碱变性被洗脱下来;硝酸纤维素膜不能重复使用;PVDF膜可以重复使用。 ⑵、NC膜的使用也很简便,比如不需要甲醛预处理,只要在无离子水面浸润排出膜内气泡,再在电泳缓冲液中平衡几分钟就可以了;比如NC膜很容易封闭,也不需要特别严谨的清洗条件。转移到NC膜上的蛋白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很长时间,不过要注意的是纯的硝纤膜在比较脆,又容易卷,操作要小心,不适合用于需要多次重复清洗的用途。因为经不起多次“折磨”。选择硝纤膜时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孔径,通常20KD以上的大分子蛋白用0.45um孔径的膜,小于20KD的话建议选择0.2um的,如果小于7KD的话最好选择 0.1um的膜。另外还要注意选择纯的NC膜混有含醋酸纤维(CM)的NC膜结合力会有所降低。 ⑶、由于NC膜上结合的蛋白会因为一些去污剂而被代替,因此在封闭时最好使用较温和的Tween20,而且浓度不要超过0.3%(据说0.05%效果最好)。一般而言,NC膜越纯,其

纤维素总结

一:纤维素的结构分类及应用: 1)纤维素的结构: 2)纤维素的分类: 根据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溶解度,可以分级为: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α—纤维素指的是聚合度大于200的纤维素,β-纤维素是指聚合度为10一200的纤维素,γ-纤维素是指聚合度小于10的纤维素。 3)纤维素的应用: 纤维素是一多羟基葡萄糖聚合物,经过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改性后,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可以粉状,片状,膜,纤维以及溶液等不同形式出现,因此用纤维素开发的功能材料极具灵活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3.1 高性能纤维材料: 纤维素纤维是现代纺织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也是纤维素化工和造纸业的重要原料,当前,纸己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不仅大量应用于印刷,日用品及包装物,还可以用于绝缘材料,过滤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3.2 可生物降解材料

纤维素能够作为可降解材料的基材使用,因为纤维素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1)纤维素本身能够被微生物完全降解;(2)维素大分子链上有许多轻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性能和相互作用性能,使得材料便于加工,成本低,而且无污染;(3)纤维素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4)纤维素本身无毒,可广泛使用,由于纤维素分子间存在很强的氢键,而且取向度和结晶度都很高,使得纤维素不溶于一般溶剂,高温下分解而不融,所以无法直接用来制作生物降解材料,必须对其进行改性,纤维素改性的方法主要有醋化,醚化以及氧化成醛,酮,酸等。纤维素生物降解材料应用广泛,例如园艺品,农,林,水产用品,医药用品,包装材料及光电子化学品等,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纤维素在医学,光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应用的更好西川橡胶工业公司研制开发的纤维素,壳聚糖系发泡材料存在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特点是重量轻,绝热性好,透气,吸水等,这些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农业,渔业,工业,包装,医疗等各个领域。 3.3 纤维素液晶材料: 天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液晶是一类新颖的液晶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的纤维素衍生物液晶相比,新型的复合型纤维素衍生物液晶在纤维素大分子链中引入了刚性介晶基元,使得控制其液晶性质能够成为现实"这同时就为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液晶高分子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其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对探索高分子液晶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由于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那么在石油及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我们就很有必

国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备工艺介绍

国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备工艺介绍 国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备工艺介绍 (1)美国道化学公司(Dow Chem.Co.)制备低羟丙基含量(MS=0.05~0.2)和高甲氧基含量(DS=1.4~2.1)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将碱纤维素与大量氯甲烷和少量环氧丙烷反应而制得。这是种度产品品种,它的2%水溶液,于20℃的粘度在30 mpa?s 以下,凝胶点接近于70℃。它的中粘度产品的粘度 在40~80 mpa?s,它的凝胶点在65℃左右。该产品适用于氯乙烯、偏氯乙烯和丙烯腈的聚合,也适用于氯乙烯与偏氯乙烯和丙烯腈与偏氯乙烯的共聚。 (2)德国Henkle and cie 公司制备易溶于水中作胶粘剂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工艺,该工艺也属于低羟丙基含量和高甲氧基含量的类型。具体工艺如:先将10Kg 亚硫酸法精制纤维素加入到35%碱液中,压榨至 2.6 倍,在室温下放置18h,投入到装有回流冷凝器的150L 容积的高压釜中,用氮气冲洗后,导入 1 份环氧丙烷溶于 6 份氯甲烷中的混合液,经1h 升温加热至60℃,再经2h 升温至85℃后,维持该温度1h,此时产生的压力为2.2Mpa,停止加热,经冷却后,将釜中的氯甲烷除去,产品用95%的热水洗涤 2 次;离心甩干至含水量为60%,经冷却后,挤塑切成片状,经锤式粉碎机粉碎,并经空气干燥至含水量为9%,产品粒度为0.2~0.5,4%溶液的粘度为2pa?s,它在室温下不溶于水。 (3)德国Kalle 公司采用连续醚化制备纤维素醚,如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该工艺中碱纤维素是采用双螺旋浆压榨机来制备的,它与醚化反应管相连接,醚化液由水压泵强制送入反应管中,反应管外有加热夹套,有热交换器调节液温,用泵循环使用,并具有回流冷凝器来保持反应管恒温,因为反应管内的压力在表压18~29 大气压之间。反应物呈浓厚的悬浮液,必须具有压力释放旋转出料设备和旋转泵。出料物中包括纤维素醚,过量的醚化剂、二甲醚、氯化钠和其它副产物,经热水洗涤、离心分离,所得纤维素醚以常规干燥方法干燥得产品,醚化剂经回收,调整醚化剂比例后加以回用。如将经粉碎的聚合度为500 的纤维素在具有水冷却的连续混合器中与碱液混和,使成为含 有26%NaOH、32%纤维素和42%水的碱纤维素。由螺旋压榨机使均匀导入反应器中,同时导入纤维素 6 倍量的含有5%环氧丙烷的氯甲烷,于80℃反应温度下,经40min 后出料,得甲氯基含量为26%、羧丙基为3%和粘度 为1Pa?s(2%水溶液,26℃)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美国道化学公司曾采用芳香族有机溶剂来作为稀释剂,以使反应中热传导均匀和易于控制温度,反应一经完成后,可经共沸除去大部分水分和副反应有机化合物。例如将3980 份甲苯、392 份固体NaOH 和145 份水,用氮气换去空气,然后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80℃,1h 后,加入400 份经粉碎的纤维素。这些混合物采取氮气保护并加热1h 后,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594 份氯甲烷和101 份环氧丙烷,然后加热至90℃,并保持此温度4h,反应完全后,开启反应釜,取样分析残余碱含量,加入足量甲酸中和残余的氢氧化钠,然后加水进行共沸蒸馏,其水量约为存在于混合物中的90%

NC膜,PVDF膜和尼龙膜的区别

NC膜、PVDF膜、xx膜的应用及差别 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filtermembrane,简称NC膜),NC膜在NorthernBlot、SouthernBlot、WesternBlot中都需要用到,杂交技术有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之分。固相杂交技术目前较为常用,先将待测核酸结合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上,再与液相中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固相支持物常用硝酸纤维素膜。 PVDF膜即聚偏二氟乙烯膜(polyvinylidenefluoride)是蛋白质印迹法中常用的一种固相支持物。PVDF膜是疏水性的,膜孔径有大有小,随着膜孔径的不断减小,膜对低分子量的蛋白结合就越牢固。大于200的蛋白选用 0.45um的膜,小于200的蛋白选用 0.2um的膜。PVDF膜使用是需预处理,用甲醇处理的目的是活化膜上的正电基团,使其更容易与带负电的蛋白结合。PVDF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是印迹法中的理想固相支持物材料。 尼龙膜是一种合成的长链聚酰胺薄膜,对核酸和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能代替硝酸纤维素薄膜用于分子印迹和杂交实验。 NC膜、PVDF膜、xx膜的差别: 尼龙膜是较理想的核酸固相支持物,有多种类型;硝酸纤维素膜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固相支持物,价格最便宜;PVDF膜介于二者之间。 1.就结合能力而言: 尼龙膜结合DNA和RNA能力可达480-600μg/cm2,可结合短至10bp的核酸片段;硝酸纤维素膜结合DNA和RNA能力可达80-100μg/cm2,对于200bp 的核酸片段结合能力不强;PVDF膜结合DNA和RNA能力可达125- 300μg/cm2。 2.就温度适应性而言:

纤维素复合膜

国内外纤维素复合膜的研究概况 学生姓名:\

综述: 复合材料一般包括两种成份:基体材料和增强组分。按照纤维素在复合材料中的组分分类,纤维素复合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纤维素为基体,加入其他功能性组分;另一类是高分子作为基体,加入纤维素为增强组分。 生物纤维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可直接开发作为材料,然而为了增强生物纤维素材料的其它性能,制备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可以通过生物合成和物理加工两种方法实现。 1.生物合成法 在微生物合成纤维素的过程中,可在其培养基中加入各种材料,以获得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Brown在培养基里添加聚环氧乙烷,Serafica等在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氧化铁和纸纤维微粒,Yano等在培养基中加入硅溶胶,Phisalaphong 等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低分子质量的壳聚糖,颜志勇等在培养基里加入多壁碳纳米管,朱清梅等在培养基中加入透明质酸,制得了性能各异的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 1.物理加工法 利用生物方法制备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不需利用有毒溶剂,其产物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产量低和培养周期过长。而采用物理加工方法所制备的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周期短、制备工序简单。Nakagaito等将生物纤维素膜浸泡于酚醛树脂溶液中,制得的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Yoon SeokHo等先将碳纳米管分散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然后将生物纤维素膜在溶液浸入一段时间,从而得到生物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材料;Gindl W等利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纤维素醋酸丁酸酯/生物纤维素复合材料;赵梓年等采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将生物纤维素粉末加入到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制备了聚乳酸/生物纤维素复合膜;赵梓年将聚乙烯醇添加到生物纤维素的悬浮液中,通过冷冻-解冻法制得了生物纤维素/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张秀菊等将生物纤维素膜浸泡在钛酸异丙酯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制得了生物纤维素/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纤维素复合膜 定义1: 先用一种聚合物制成多孔支撑膜,然后用另一种聚合物在支撑膜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分离层的方法制成的反渗透膜。 定义2: 用两种不同的膜材料,分别制成具有分离功能的致密层和起支撑作用的多孔支撑层组成的膜。 制备方法分为四类:(1)层压法,首先制备很薄的致密均质膜,而后层压于微孔 支撑膜上; (2)浸涂法,把聚合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然后干燥而成, 也可以把活性单体或预聚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用热 或辐射固化; (3)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用等离子辉光使微孔支撑膜的表 面产生致密的均质膜; (4)界面聚合法,在微孔支撑膜表面上,用活性单体进行界 面聚合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1产品概况 纤维素醚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是以天然纤维素(α- 纤维素,包括棉短绒或木桨粕) 经过碱化、醚化反应而生成的一系列产品的总称。纤维素醚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产品,离子型产品主要是羧甲基纤维素(CMC) ,非离子型产品包括甲基纤维素(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乙基纤维素( EC) 、羟乙基纤维素(HEC) 、羟丙基纤维素(HPC) 等。 HPMC属水溶性非离子型纤维素醚,是甲基纤维素(MC) 中部分甲氧基被羟丙氧基置换时得到的产物。 HPMC 为白色粉末,无味,无臭,无毒,在人体内完全无变化而排出体外。该品易溶于水,但不溶于热水。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粘稠物。HPMC 具有优良的增稠、乳化、成膜、分散、保护胶体、保持水分、粘合、耐酸碱,抗酶等性能,广泛用于建筑、涂料、医药、食品、纺织、油田、化妆品、洗涤剂、陶瓷、油墨及化学聚合反应过程中。 1生产工艺 HPMC制造主要由棉绒碱处理、羟丙基化、甲基化等三个反应来完成的。在近几年出现的各种技术方只仅仅集中在完善与改进各个单元操作方面。一般都用棉绒为原料,用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碱性处理,得到纤维素钠盐,在进行羟丙基化和甲基化操作。最近常用的羟丙基化试剂是氧化丙烯,而在70年代也有用丙醇作羟丙基化试剂的报道。甲基化试剂一般都采用氯甲烷,在早期也有用溴甲烷、硫酸二甲酯的报道。 评价:HPMC性能的指标是甲基取代度,醚化效率,聚合度,粘度等。各种新工艺方法的出现,均是围绕着改进某些工艺路线,提高某些指标水平而进行的。 纤维素醚类生产工艺有其共性,即精制棉或木浆经液体烧碱浸渍,压榨除去多余的碱液,得到碱纤维素,再加入溶剂,醚化剂,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醚化反应,反应终点以所需醚化度为准,然后经中和洗涤、干燥,粉碎等得成品。 HPMC的生产采用氯甲烷和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 其化学反应方程是: Rcell - OH+ NaOH+ CH3Cl + CH2OCHCH3 →Rcell - O - CH2OHCHCH3 + NaCl + H2O 醚化工艺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步醚化法,即使羟丙基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同时进行,这是早期采用的方法,仍然是现在制备HPMC的重要方法。另一类是分步醚化法,即将羟丙基化操作和甲基化操作分开进行,这样得到的产品某些指标较好。 1.1一步醚化法 实例1:粉末状棉绒与50%氢氧化钠水溶液在60℃时混合,在反应器压力为2.26×10-4MPa情况下,连续通入环氧丙烯。在通过组成为52%甲醚,43%氯甲烷与5%环氧丙烷混合气体。再次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并混合之。继续通入氯丙烷,在80℃反映1h。反应产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甲基取代度为20.2%,羟丙基取代度为25.4%,不溶物<0.05%。在反应中,氯甲烷的转化率为53.8%,环丙甲烷的转化率为42.6%。

【CN110146693A】一种带有荧光染料的硝酸纤维素膜及其生产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88410.0 (22)申请日 2019.05.09 (71)申请人 汕头伊能膜业有限公司 地址 515063 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荣升科 技园内润和生物医药科技(汕头)有限 公司厂房一层 (72)发明人 郑永第 李久彤 周浩 杨明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李红团 (51)Int.Cl. G01N 33/533(2006.01) G01N 33/558(2006.01) C09K 1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带有荧光染料的硝酸纤维素膜及其生 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荧光染料的硝酸纤 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将提供供体荧光分子 的荧光染料直接加到铸膜液中,经相转换直接生 产出一种带荧光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微孔膜中 的荧光强度可以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荧光素来 控制调节,该微孔膜适用于生产荧光淬灭免疫层 析装置。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CN 110146693 A 2019.08.20 C N 110146693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10146693 A 1.一种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含有荧光染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选自:荧光素类染料、罗丹明类染料、Cy系列菁染料、菁类染料或Alexa系列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素类染料,选自: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羟基荧光素(FAM)、四氯荧光素(TET)、2-甲氧基荧光素或4,5-二甲氧基荧光素等及其类似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罗丹明类染料,选自:红色罗丹明(RBITC)、四甲基罗丹明(TAMRA)、罗丹明B(TRITC)、罗丹明6G、或罗丹明123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y系列菁染料,菁类染料,选自:Cy2、Cy3、Cy3B、Cy3.5、Cy5、Cy5.5或Cy7及其类似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lexa系列染料,选自:AlexaFluor350、405、430、488、532、546、555、568、594、610、633、647、680、700、750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带有背衬或不带背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孔径在0.1微米到15微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纤维素微孔膜的荧光强度位于500-10000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硝酸纤维素铸膜液; (2)配制荧光染料溶液; (3)将配制好的荧光染料溶液按所需比例混入配制好的硝酸纤维素铸膜液中并搅拌均匀,过滤静置后备用; (4)将混有含荧光染料的液体硝酸纤维素铸膜液直接涂布在不锈钢输送带表面上,或涂布在透明的聚酯膜片表面上; (5)将涂布后铸膜液层通过钢带运转到控温,控湿且控制进出风量的烘道进行相转换反应,形成带有背衬或不带备衬含有荧光染料的硝酸纤维素微孔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硝酸纤维素铸膜液按如下方法配制: a)将一定重量份硝酸纤维素溶解在酮类化合物或酯类化合物溶剂中,所述的酮类化合物或酯类化合物溶剂选自: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或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以上的组合; b)然后依次加入助溶剂、非溶剂和润湿剂于15-30℃下搅拌均匀,脱泡过滤后,熟化,得硝酸纤维素铸膜液备用;所述助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非溶剂选自: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或无离子水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 2

醋酸纤维薄膜的应用-CLARIFOIL

醋酸纤维薄膜的应用--Clarifoil Clarifoil概述 Clarifoil既是产品醋酸纤维薄膜的商品名称,也是公司名 称,它具有很强的品牌识别度和悠久的历史。 Clarifoil公司一直致力于二醋酸纤维素薄膜复合印刷,丙酸,复 合膜, PVC膜,隔热膜,玻璃纸,以及其他包装薄膜的生产。 其使用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生物降解,焚烧后对大气无污染。而且Clarifoil耐磨薄膜能大幅度降低包装磨擦带来的损耗。 醋酸纤维薄膜的应用--Clarifoil 复合膜,珠光膜--清晰度极高覆膜印刷,哑光膜以及半哑光膜 Satiné 和Semitone Clarifoil公司的产品品质是很多企业难以 项望其背的。清晰度极高的亮膜使得覆膜后的产品更熠熠升辉, 而哑光膜则赋予了包装沉稳高雅的效果。如果要想覆膜后有丝质 的效果,那么可以选择其他两种半哑光膜,一种是缎面,可用作 设计香水盒子,另一种是Semitone,它结合了精致的外表和高级 触感的特性,可用于化妆品盒子,公司介绍,饭店菜单,CD封面 和销售宣传单的覆膜。 所有Clarifoil出品的复合膜都显示了其先进的防划痕防标记性 能。而且,semitone独一无二的表面处理使其甚至可以防指纹印迹。所有用于印刷覆膜的复合膜都可以烫金,上胶和直接印刷,而且不需要做任何的预涂。 事实上,独立调查显示Clarifoil加强了复合膜的可循环利用的能力。Clarifoil 的灵活的生产方式促使其可以制造更多独特的特性,例如珠光膜(珠光薄膜是一种混合了不同颜色的透明复合膜,覆膜后仍可以看到原来底纸的颜色但是复合膜为整体添加了绝佳的光泽和颜色效果)和颜色膜。 带透明薄膜的硬纸盒--特别应用于食物包装 装在Clarifoil所生产的有透明薄膜的包装盒中售卖的商品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意大利面条到香水,从衬衫到巧克力。 在货架上,奢侈品包装材料可以展示其产品最好的一面用以提高销售量。因此,透明薄膜的品质对此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为加强消费者的兴趣,Clarifoil具备完全的透明度,表面光滑,并有良好的防痕

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解版

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解版 注:根据以下文字描述来源做成的图解,仅代表个人理解,若有偏差,请多包涵。 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

纤维素醚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传统的纤维素醚生产工艺是:将精制棉用氢氧化钠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碱化生成纤维素钠,再 由环氧丙烷、环氧乙烷、氯甲烷或氯乙酸等醚化剂进行醚化,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不同类型 品种纤维素醚,再通过中和、回收溶剂、洗涤、干燥、粉碎最终得到粉末状的成品;因醚化剂 的不同,取代基就不同,所以纤维素醚的名称就不同,这种工艺存在的不足是:生产出来的纤 维素醚成本高,尤其是近几年棉花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精制棉的价格飞速上涨,最终各种 纤维素醚产品成本价格也在提高,直接影响了销售及其推广。 1.一种纤维素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第一步:木浆的粉碎 首先利用木浆开松机,将木浆进行开松,开松后的木浆再经过开棉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与精 制棉一样松密度(≥130g/L)的木浆粉,达到生产纤维素醚的指标要求; 第二步:木浆的碱化 将氢氧化钠800份投入反应釜内,升温至65℃,将碱溶解,然后降温至20℃,投入粉碎后的木浆850份,在22℃的条件下,碱化2.5小时,生成纤维素钠,反应过程中,每反应10分钟,静置15分钟; 第三步:纤维素钠的醚化 在碱化后生成的纤维素钠中加入醚化剂环氧丙烷400份、氯甲烷900份,在22℃的条件下恒 温反应20分钟,使其醚化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升温至50±1℃,恒温反应1小时,然后立刻升温至90℃,恒温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降温至40℃加入乙醇溶液中和洗涤,然后加入醋酸 中和调节PH值5-7之间,然后将物料压入回收釜,用100℃以上的软水将溶剂置换回收,回 收完后,通过离心机将物料与软水分离,然后物料再用无轴螺旋输送至闪蒸干燥机,干燥后得 到最终的产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浆纤维素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反应步骤:第一步:木浆的粉碎;第二步:木浆的碱化;第三步:纤维素钠的醚化。本发明工艺制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与传统工艺用 精制棉制备生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发现本发明用木浆制备生 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质量高于用精制棉制备生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质量,但成本价 格却要低40%以上;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和水为反应介质,不添加任何惰性有机溶剂,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工艺

1 2011104163610 一种纸浆羟甲基纤维素型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2 2012103202129 一种羟甲基纤维素共聚物型阻水纱的制备方法 3 2012105073156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联产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 4 2013103462224 由结冷胶和柠檬酸钾凝胶的羟丙甲纤维素肠溶空心胶囊 5 201210158140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制备工艺 6 2012101592784 一种双核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水解制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 7 201210164902X 一种超低粘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制备方法 8 2012100459973 纤维素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 9 2010800381060 羟丙基纤维素粒子 10 2011103672971 用竹浆生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方法 11 2011104549654 一种采用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均相降解纤维素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 12 2007100456692 合成纺丝/制膜用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的方法 13 200680031004X 含有控释羟丙甲纤维素基质的药物组合物 14 2006800394967 制备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水性医药组合物的方法和可获得的医药组合物 15 028056256 含有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合物的固体分散体的药物组合物 16 2005800084792 包含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眼液 17 2008100186734 羟乙基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18 001112287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醚及其制备方法 19 998045527 羟丙基纤维素和阴离子聚合物组合物及其作为药物膜包衣的用途 20 001182978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21 988110164 用季化羟乙基纤维素和聚合双胍对接触镜片进行消毒 22 971946388 包含以交联淀粉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载体的控释药片 23 2005100158321 双模板法羟乙基纤维素改性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24 911003487 一步法合成交联羧烷基羟烷基纤维素复合醚工艺 25 881085200 含水溶性、非电离的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的胶结组合物及其使用 26 2010105786775 具有高的热凝胶强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其的方法和含有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食品 27 2014100560681 药用辅料羟丙甲纤维素淤浆法生产工艺 28 2012104722065 一种高固含量的低取代度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方法 29 201210511908X 一种羟乙基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30 201310000118X 羟乙基纤维素-二氧化硅渗透汽化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31 2011800359555 具有提高的醋酸酯和琥珀酸酯取代的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 32 2011800120455 阳离子化纤维素以及阳离子化羟烷基纤维素的制造方法 33 2013103462296 由结冷胶和氯化钙凝胶的羟丙甲纤维素肠溶空心胶囊 34 2013103462281 由结冷胶和氯化钾凝胶的羟丙甲纤维素肠溶空心胶囊 35 201210300634X 一种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的制备方法 36 2012102636718 一种含有羟甲基纤维素钠的低温磷化液 37 2012103130370 一种炔基羟丙基纤维素及其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38 2010800524223 羟烷基纤维素微粒 39 2012100692075 超低粘度羟乙基纤维素的液相合成工艺 40 2012101451860 一种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制作胶体金试纸的硝酸纤维素膜选择及应用技巧完

制作胶体金试纸的硝酸纤维素膜选择及应用技巧(完)? 硝酸纤维素膜又称为NC膜, 在胶体金试纸中用做C/T线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免疫反应的发生处.所以NC膜成为该试验中最重要的耗材,而由于其属于非标准器件,基本上每个项目开始阶段都会遇到如何选择合适的NC膜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是否要对NC膜进行后期处理及如何处理的讨论. 一. NC膜的生产原理 这个虽然看上去属于生产厂商的事情,但是GMP有个观点是强调对过程的控制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只有了解NC膜的大致生产过程和基本原理才能更好的掌握这种材料的特性,最终制作出满意的试纸.你了解吗 首先,匀浆配比 购买回的原料硝酸纤维素粒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有机化学物,溶解形成混浆,在该浆体内,会加入一定比例的试剂来调整最后形成的膜的性质,一般是一个试剂配方,主要包含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盐离子/成型剂等溶解在一个缓冲体系内. 不同的厂家加入的溶液配方不一样,直接导致了在产品的差异. 其次,滚筒铺膜 配好的匀浆通过滚筒,形成了一张薄膜,平摊在十分光滑的平面载体上.这个和造纸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 最后,成型 在匀浆内的成型剂开始挥发,膜逐步干燥成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比较高,有些厂家在这个过程采取了在密闭腔体内成型,同时补充配方溶液的形式,来避免一些有效成分的蒸发. 切割出产品 通过以上步骤生产出来的膜是呈一个宽度极大的产品,宽度的大小直接和滚筒的大小相关,滚筒越大生产越方便,但设备的成本也越高.宽膜要经过切割才能成为我们购买到的25mm或18mm(或20mm)宽,而长度上,成品卷膜和宽膜的长度是相同的.理论上可以让厂家切成你需要的任意宽度,但这样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后来厂商在和试纸生产厂家的协调过程中,综合用料成本和生产便利性基本确定了上面说的宽度,以次为标准.关于不同宽度的用途差异,稍后详述. 从生产的过程,我们可以得知, NC膜本身是已经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来改善亲水能力,而且已经存在有一定的缓冲系统(虽然对纸条测试影响不会很大).对后面谈到的一些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 二.NC膜的供应商及现状 现在有销售的NC膜品牌型号如下: MILLIPORE(美国), M135(有背衬/无背衬两种) M180(有背衬/无背衬两种) WHATMAN and S&S, Immunopore RP, 100 sec/4cm, 带被衬, CT线不会扩散, 很集中, 背景干净. 适用于各种test. (只有25mm x 50M); PuraBind R, 140sec/4cm, 不带被衬, 适用于小分子竞争test等. (20/25mm x 50M) SARTORIUS(德国), CN140 伊能(国产), 8um 6um MDI(印度), 8um 6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