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doc

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doc
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doc

14、 专题报告应当(

主题突出、事实淸楚、 事实淸楚、沱性准确、 上题突出、事实淸楚、 定性准确、内容精炼、

A 、

B

C

15、 新准则废除了旧准则

)。

定性准确、 内容精炼、 定性准确、

格式规范、 ( )个。

建议适当。 格式规范、反映及吋。 内容精炼

反映及时

《国家审计准则》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指导性条款( )。

A 、应当

B 、不得

C 、可以

D 、需要

2、 ( )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A 、真实性 B 、合法性 C 、效益性 D 、合规性

3、 (

)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A 、相关性

B 、可靠性

C 、适当性

D 、充分性

4、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保持应有的审计() A 、独立性B 、合法性C 、客观性D 、公止性

5、 审计机关对(),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 、必选审计项目

B 、初选审计项目

C 、自选审计项目

D 、年度计划项目 6、 审计组实行(

)负责制。

A 、组长

B 、主审

C 、协审

D 、副组长

7、 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更持续关注标准的()o A 、适用性B.相关性 C 、可靠性 D 、适当性

8、 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 断英

()。

A 、重要性

B 、必要性

C 、严重性

D 、有效性

9、 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耍问题的发生,应当测试相关内部 控制

的()

A 、可行性

B 、健全性

C 、效率性

D 、有效性 10、

( )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A 、一般项目B 、必审项目C 、

重要项目D 、备选项目

11、 不同來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互印证吋,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 要

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o

A 、适当性

B 、可靠性

C 、适用性

D 、真实性

12、 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吋,应当关注重大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0 A 、过程 B 、原因 C 、环节D 、后果

13、 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A 、标题B 、文号C 、被审计单位名称D 、审计项目名称

A 、 30

B 、 28

C 、 20

D 、 26 16、新准则于()起施行。

A、2011年1月1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1年3月1日

D、2010年6月1日

17、审计机关应当对其()实行审计业务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

A、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B、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B、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C、下级审计机关

18、审计机关实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制

度,对其()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

A、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B、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C、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D、业务部门

19、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当征求()0

A、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B、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C、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D、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20、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

的,应当责成被审计

单位在观定期限内整改。

A、内部控制

B、会计核算

C、财务管理

D、信息系统

21、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

批后,以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A、审计组

B、业务部门

C、审计组长

D、审计机关

22、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直接提出处理处罚意见,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

A、不提意见

B、保留意见

C、不反映

D、提出移送处理意见

23、审计纽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耍问

题的(),以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

A、严重性

B、可能性

C、相对性

D、相关性

24、审计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

A、设计的有效性

B、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C、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D、责权利的到位情况

25、审计范围,即审计项目涉及的()。

A、审计期间

B、审计项目

C、被审计对象审计单位

D、具体单位、事项和所属期间

二、多项选择题目

1、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恪守()o

A、严格依法

B、止直坦诚

C、客观公正

D、勤勉尽责

E、保守秘密

2、“严格依法”是指审计人员应当严

格依照法定的()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A、审计职责

B、审计权限

C、审计程序

D、审计方法

3、准则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是指()。

A、履行法定职责

B、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

D、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

E、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

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5、审计机关対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进行审计。

A、单位

B、项目

C、资金

D、经济责任

6、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A、符合法定的审计职责和权限;

B、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

C、建立适当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D、必需的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

7、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依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八、编制审计实施方案B、获収审计证据C^编制审计工作底稿D、作出审计结论

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从下列方面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关系(

):

A、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听取其意见;

B、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结论,尊重并维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

C、严格执行审计纪律;

D、坚持文明审计,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9、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o

A、专业知识

B、职业能力

C、工作经验

D、职业道徳

10、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应当()。

A、服务大局

B、围绕政府工作中心

C、突出审计工作重点

D、合理安排审计资源

E、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11、应当向审计机关报告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情形的():

A、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

C、对曾经管理或者直接办理过的相关业务进行审计;

D、R j'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其他情形。

12、审计计划中的必选审计项目()

A、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应当审计的项目;

B、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要求审计的项目;

C、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的审计项目。

D、群众举报或反映的问题。

13、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A>审计目标;B、审计范围;C、审计内容和重点;

D、审计工作纽织安排;

E、审计工作要求。

14、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o

A、被审计单位名称

B、审计依据

C、审计范围

D、审计起始时间

E、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

F、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15、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

A、客观性

B、适用性

C、相关性

D、公认性。

16、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依据()。

A、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B、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

C、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

D、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

E、其他标准。

17、审计组应当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情形(

):

A、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发生变化的;

B、审计目标和重要审计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

C、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D、审计纽人员及其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的;

E、需要调整的其他情形。

18、审计组调報审计实施方案中的下列事项,应当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A、审计目标

B、审计组组长

C、审计重点

D、现场审计结束时间

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包括()□

A、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巾?位及其相关情况

B、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杳所获収的证据。

20、审计人员获収审计证据的方法()=

A、检查

B、观察

C、询问,

D、外部调查

E、重新计算

F、重新操作E、分析

21、审计人员对于重要问题,可以围绕()方面获取审计证据。

A、标准

B、事实

C、影响

D、原因

22、审计记录包括()。

A、调查了解记录

B、审计工作底稿

C、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D、审理会议记录

23、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事项进行审核。

A、具休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措施是否有效执行

B、事实是否

C、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I)、得出的审计结论及其相关标准是否适当

E、英他有关重要事项

24、审计组组长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意见。

A、予以认可

B、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収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C、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D、不予以认可

25、审计人员检查重大违法行为,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实施重大违法行为的

)0

/\、动机B、性质C、后果D、违法构成。

26、发现重大违法行为的线索,审计组或者审计机关可以采収()应对措施:

A、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

B、避免让有关单位和人员事先知晓检查的吋间、事项、范围和方式

C、扩大检杳范围,使其能够覆盖重大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领域;

D、获取必要的外部证据;依法釆取保全措施

E、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F、其他必要的应对措施

27、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A、审计依据,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B、审计评价意见

C、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D、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英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E、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但是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事项除外

F、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

28、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o

A、审计的依据、内容和时间

B、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C、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D、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屮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29、审计移送处理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A、审计的时间和内容

B、依法需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止、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事项的事实、定性及其依据和审计机关的意见

C、移送的依据和移送处理说明,包括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说明

D、所附的审计证据材料

30、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下列内容()。

A、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B、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C、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D、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E、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

F、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31、审理机构审理后,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A、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

B、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

C、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同意后,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D、审理机构审理后,应当出具审理意见书。

32、检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八、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检查时间、范圉、对象、和方式等

B、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

C、没有整改或者没有完全整改事项的原因和建议

D、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33、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A、遵守本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

B、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

C、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

D、完成分配的其他工作

34、审计纽成员应当对()事项承担责任:

A、未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导致重大问题未被发现的

B、未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获取审计证据导致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的

C、审计记录不真实、不完整的

D、対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35、审计组组长的工作职责包括():

A、编制或者审定审计实施方案、纽织实施审计工作、督导审计纽.成员的工作

B、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C、纽.织编制并审核审计纽?起草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专题报告、审计信息

I)、配置和管理审计纽的资源

E、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36、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并対()事项承担责任:

A、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或者组织实施不当,造成审计日标未实现或者重要问题未被发现的

B、审核未发现或者未纠正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问题的,审计工作底稿不真实、不完整问题的

C、得出的审计结论不正确的

D、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

E、提出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或者移送处理意见不正确的

F、对审计组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违反法定审计程序的

37、根据工作需要,审计组可以设立主审。主审根据审计分工和审计组组长的委托,主要履

行()职责:

A、起草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

B、对主要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查证,协助组织实施审计,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C、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纽织审计项目归档工作

D、完成审计纽组长委托的其他工作

38、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包括():

A、提出审计组纽.长人选

B、确定聘请外部人员事宜

C、指导、监督审计纽的审计工作

D、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

E、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39、审计

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及吋发现和纠止审计组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对()事项承担责任:

A、对审计组请示的问题未及时采収适当措施导致严重后果的

B、复核未发现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的

C、复核意见不止确的

D、耍求审计纽?不在审计文书和审计佶息中反映重耍问题的。

40、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包括():

A、审查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

B、提出审理意见

C、执行审计决定

D、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41、审计机关审理机构对()事项承担责任:

A、审理意见不止确的

B、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作出的修改不止确的

C、审理时应当发现而未发现重要问题的

D、未提出合理建议

4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不适用本准则的规

定:

A、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B、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

C、接受交办或者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

43、审计组纽?长应当从()方面督导审计纽成员的工作:

A、将具休审计事项和审计措施等信息告知审计纽成员,并与其讨论

B、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评估审计纽.成员的工作质量,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C、给予审计组成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D、遵守审计纪律情况。

44、审计人员可以从()方而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A、一般控制

B、应用控制

C、自动控制

D、内部控制

45>审计工作要求,包括()0

A、项目审计进度安排

B、审计纽.内部重要管理事项

C、职责分工

D、遵守审计纪律

三、判断题

1、准则只适应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可以区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机关的责任。()

3、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而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的责任。()

4、真实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情况。()

5、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准则约束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的,应当说明原因。()

6、审计机关依法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7、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8、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

9、审计机关对必选审计项目,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10、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杳的要求。()

11、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应当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的标准。()

12、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

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13、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合法、合规基础的全部事实。()

14、原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复制

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15、审计

人员进行审计抽样时,可以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

16、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涉及金额比较大、造成国家重

大经济损失或者対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行为。()

17、审理机构审理后,视情况可出具审理

意见书。()

18、审理机构口J以参加审计纽.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或者向被审计用位和有关人员

了解相关情况。()

19、审计纽.纽.长将英工作职责委托给主审或者审计组其他成员的,仍应当对委托事项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成员在受托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20、业务部门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可承担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纽?织、协调审计实施和汇总审计结果的职责。()

21、业务部门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汇总审计结果出现重大错误、造成严垂不良影响的事项

承担责任。()

22、审计机关在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发现被检杳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

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依法直接或者责成其在规定期限内变更、撤销审计决定。()

23、审计项目

归档工作实行主审负责制,审计纽.组长应当确定立卷责任人。()

24、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

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

25、审计机关统一纽?织不同级次审计机关参加的审计项目,其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可分级对外公布。()

26、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应当根据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

27、审理机构以审计

报告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

28、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杳等特殊事项,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

员的意见。()

29、核查社

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可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

30、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可以使用被审计

单位承诺书。()

31、一个审计事项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

32、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33、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因行使职权受到限制而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或者无法制止违法行为对国家利益的侵害时,根据需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或者相关单位予以协助和配合。()

34、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

程()

35、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建立和实施审计项冃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统计制度。

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doc

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 《国家审计准则》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答案仅供参考、以法律原文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审计机关对审计业务实行(A)级质量控制。 A. 7 B. 5 C. 4 D. 3 2.审计组长对应审计组成员的「1.作实施(B )。 A.监督 B.督导 C.指导 D.评估 3.审计机关对(A ),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必选审计项日B>初选审计项1=1 C、自选审计项日 D、年度计划项H 4.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国家审计准则》(D )的,应当说明原因。 A.指导性条款 B.杳证要求 C.实施细则 D.约束性条款 5.( A )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6.( C )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充分性 7.审计组实行(A )负责制。 A、组长 B、主审 C、协审 D、副组长 8.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小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A )。 A、适用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适当性

A 、 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适为。 B 、 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C 、 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 D 、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9?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坏境,判断其(A )。 A、重要性 B、必要性 C、严重性 D、有效性 10、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 问题的发生,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D) A、可行性 B、健全性 C、效率性 D、有效性11.国家审计准则屮规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原则上应当由(B)审定。 A、审计机关主管领导 B、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 C、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 D、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 12、(C)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A、一般项日B.必审项日C、重要项日D、备选项目 13、不同來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 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B) Q A、适当性 B、可靠性 C、适用性 D、真实性 14、审计人员在检查重人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人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C )。 A、过程 B、原因 C、坏节 D、后果 15、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包括下列基木要索(B ) A、标题 B、文号 C、被审计单位名称 D、审计项日名称 16、专题报告应当(A ) 17、新准则废除了旧准则和规定(B)个。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013版 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013版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法规文号:发文时间:2013-08-26 发文单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打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准则 第四条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应当在组织的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决策与执行。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保持和提高。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对于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所获取的信息保密。 第三章作业准则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业务。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考虑差异或者缺陷的性质、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配置情况,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测试题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测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请直接根据准则条款判断选择),每题1分共1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自 B 起施行。准则附件所列的审计署以前发布的审计准则和规定同时废止。 A.2011年6月1日 B. 2011年1月1日 C.2011年4月1日 D. 2010年12月1日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下列 ABD 工作,不适用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 A.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B.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 C.接受交办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 D.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审计法定职责范围的事项 3.审计机关应当针对 ABCDE 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A.审计质量责任 B.审计质量监控 C.审计职业道德 D.审计业务执行 E.审计人力资源 4.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ABC 。 A.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 B.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 C.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 D.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5.审计组组长应当从下列 ABD 方面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A.将具体审计事项和审计措施等信息告知审计组成员,并与其

讨论 B.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评估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C.配臵和管理审计组的资源 D.给予审计组成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6.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组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对审计组请示的问题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导致严重后果、要求审计组不在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中反映重要问题等事项承担责任。上述表述 B 。183 A.正确 B.错误 7.审计项目归档工作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应当确定立卷责任人。立卷归档工作由 C 审查验收。 A.立卷责任人 B.所在处室领导 C.审计组组长 D.其他审计人员 8.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查阅有关文件和审计档案、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方法,检查下列事项 ABCD 。 A.审计结论的适当性、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B.建立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情况 C.审计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的情况 D.与审计业务质量有关的其他事项(有a?)191 9.审计机关(法规部门)在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发现被检查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审计机关应当作出审计决定而未作出的,可以依法直接作出审计决定;发现其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依法直接变更、撤销审计决定。上述表述B 。 A.正确 B.错误193(多法规部门,少在规定的期限内)

新审计准则的认识

新审计准则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3-04-25T15:43:04.71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2月供稿作者:张增升[导读] 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张增升 一、对审计准则新内容的理解 由于经济社会和审计环境的发展变化,新修订的审计准则立足于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增加了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整改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扩大了绩效审计的内涵和外延。新审计准则在第六条中指出要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工作目标,同时解释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过去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及其他公共资源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意味着政府业绩评价机制已从单纯的唯GDP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等综合科学发展转变。而绩效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活动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包括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评价。开展绩效审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今后效益审计将成为审计工作重中之重。新审计准则紧跟新形势,丰富了效益审计内容,为绩效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客观真实的审计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增加了信息系统有关的内容。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环境相对于纸质账簿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新审计准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增加了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内容。包括: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包括了对信息技术方面整体胜任能力的要求;审计人员要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并从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了解信息系统控制情况;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时,要关注信息系统设计缺陷;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包括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包括与信息系统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系统审计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信息系统审计已日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标准,限制了其发展速度。而新审计准则为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指明了方向。 二、新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在新准则颁布实施后,我们在审计实践中积极贯彻执行,尤其是对新增内容加以重点关注。实践表明新审计准则对于保证审计项目质量,拓宽审计人员思路,创新审计方法有积极的作用。如在2011年上半年开展的某街道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组将绩效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中,通过实地观察、统合分析,重点关注街道城市管理、社区民生等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作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重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成效。又如下半年开展的我区某乡镇医院绩效审计中,审计组不仅对医院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率、偿债能力等医院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效等社会效益情况进行了深入审计。三、以新准则为方向指引,提升个人素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新形势,社会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时代要求和现实诉求。而这一切,最后必将落实到每一名审计人员身上。作为全国成千上万审计工作者的一员,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首先要在思维方式上有所创新,破除专注微观、就事论事的思维定式,树立从宏观着眼、胸怀全局、善于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信息化时代需要人们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思维,它有助于人们在获取、控制、运用信息方面做出正确的抉择。对审计人员而言,信息化思维方式是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基础。其次在审计方法上,要破除盲人摸象、凭经验查账的落后习惯,树立总体把握、系统分析的审计模式,炼就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评判能力、大局把握能力;注重揭示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完善制度和机制方面提针对性建议。第三要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信息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形势,把握不了发展趋势,驾驭不住审计工作的大局。因此,除掌握必要的会计审计专业技能,还必须学习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和审计发展的步伐。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汇编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2月15日,在“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目录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财会[2006]4号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财会[2006]4号 (1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财会[2006]4号 (1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财会[2006]4号 (1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财会[2006]4号 (2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财会[2006]4号 (3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财会[2006]4号4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财会[2006]4号 (5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财会[2006]4号 (6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财会[2006]4号 (6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财会[2006]4号 (6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财会[2006]4号88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财会[2006]4号 (9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财会[2006]4号 (9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财会[2006]4号 (10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存货监盘财会[2006]4号 (1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财会[2006]4号 (11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财会[2006]4号 (12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财会[2006]4号 (12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财会[2006]4号 (13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财会[2006]4号 (13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财会[2006]4号 (14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财会[2006]4号 (14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财会[2006]4号 (14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财会[2006]4号 (15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财会[2006]4号 (15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财会[2006]4号 (15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财会[2006]4号 (15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财会[2006]4号 (16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财会[2006]4号 (16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财会[2006]4号 (17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财会[2006]4号 (17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财会

新审计准则体系特点及变化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提高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 本次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审计与鉴证理事会明晰项目的成果,除对16项准则的内容进行实质性修订外,还对全部38项审计准则按照新的体例结构进行了改写。新的体例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科学设定审计工作目标。每项准则都单设一章“目标”,明确提出注册会计师执行该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发挥“目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导向作用,体现了目标导向的审计准则制定原则。 二是明确审计工作要求。每项准则中都单设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表述。整套审计准则共有586条要求。 三是重塑结构。修订后的准则由以下5部分构成:“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原审计准则中的解释说明材料作为应用指南。修订后的整套审计准则为12万字,缩减了篇幅,解决了“要求”淹没在冗长的审计准则中的问题。制定的应用指南共约32万字,较好地解决了原则导向的审计准则带来的可操作性差问题。 按照新的体例结构改写后的审计准则体系,有利于提高审计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有利于监管机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监管。 (二)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改进,以系统论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审计工作的主线,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配审计资源,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 突出强调风险导向审计是我国2006年审计准则的一大特点。现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建立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由于当时部分国际审计准则没有完全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我们在起草我国审计准则时,部分审计准则也受到影响。 本次修订审计准则,进一步强化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除修订核心风险审计准则外,对其他审计准则也作出修改,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彻底地贯彻到整套审计准则中。例如,对关联方、会计估计、公允价值、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等准则,强化重大错报风险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摆脱原来的审计程序导向思维;对函证、分析程序等准则,从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高度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虑是否实施及如何实施这些程序;对特殊目的审计报告类准则,在描述注册会计师所做审计工作时强调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等。本次修订后,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将充分体现到整套审计准则体系中的每项审计准则中,避免了准则体系的内在不一致。 (三)增强识别舞弊风险的有效性 新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注册会计师有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获取财务报表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无论该错报是由于舞弊还是错误导致。新审计准则以积极的姿态,设定了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责任,明确地指出舞弊与财务报表错报的固有联系。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存在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重大错报发表审计意见,既然重大舞弊通常会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合理保证发现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舞弊就不是注册会计师的份外之事,而是应尽职责。 此外,新审计准则还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履行这一职责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和要求,包括要求注册会计师积极主动地识别、评估和应对舞弊发生的风险,包括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 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解读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期后事项的责任,制定本准则。对于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的责任相关事项,本准则不予规范,而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作出规范。然而,这种其他信息可能揭示出本准则范围内的期后事项。(新增) 财务报表可能受到财务报表日后发生的事项的影响。 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专门提及期后事项,将其区分为下列两类: (一)对财务报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证据的事项; (二)对财务报表日后发生的情况提供证据的事项。 审计报告向财务报表使用者表明,注册会计师已考虑其知悉的、截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和交易的影响。 第二章定义 >> 期后事项,是指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 >> 类型包括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 >> 前者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事项[跨期事项/根在上期/需调整],后者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出现的事项[彻头彻尾都在期后/需披露]。 财务报表日,是指财务报表涵盖的最近期间的截止日期。 审计报告日,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的规定在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上签署的日期。 财务报表报出日,是指审计报告和已审计财务报表提供给第三方的日期。 财务报表批准日,是指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所有报表(包括相关附注)已编制完成,并且被审计单位的董事会、管理层或类似机构已经认可其对财务报表负责的日期。 第三章目标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 (一)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事项是否已经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恰当反映;

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第一十一章自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一章 自测1:审计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即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保持独立。() 自测2:与所有权监督比较,经管权监督的特征在于()。A. 经管权监督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监督B. 经管权监督属于内部监督C. 经管权监督是直接服务于管理者自身的D. 经管权 监督是整个管理控制的有机环节E. 经管权监督形成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自测3:在世界范围内,( )是普遍采用的国家审计组织模式。 自测4:民间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查证、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自测5:审计总目标是围绕()而界定的。 自测6:()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章 自测1: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 的依据B.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C. 审计准则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D. 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E.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自测2:关于国家审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审计指南是办理审计事项的操作 规程和方法.全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遵照执行B. 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依照《审计法》制定的,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C. 审计指南具有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一样的法律效力D. 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专业规范.没有法律效力E. 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 计工作时,必须遵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行 自测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适用于:() 自测4: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可以分为:()a. 相关服务准则b. 审计准则c. 质量控制准则d. 鉴证业务准则 自测5:1. 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审计的结果和审计的过程两个层面上考虑。民事责任追究与否与以()为依据的判断直接相关。2.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自测6:1. 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信息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之间所形成的对审计作用期望上的差距,即审计期望差。B. 客观地讲,审计期望差不可能消失。C. 如果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公允性的绝对保证而非合理保证,一定可以避免法律诉讼。D.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2. 为规避法律责任诉讼,审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三章

国有企业审计准则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试行] 颁布单位:审计署 发文字号:审法发[1999]10号 颁布时间:1999-01-12 实施日期:1999-01-12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审计内容与目标 第三章审计程序 第四章审计方法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其他有关企业审计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独立行使对企业的审计监督权,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收支的规定,评价被审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处理、处罚其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

第三条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在编制企业财务审计方案或者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凭借专业判断,评估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或者会计报表中的单个项目反映的会计信息存在错报或者漏报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初步判断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并据以合理确定所需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以便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者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和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 第四条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在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选择测试和审计程序、评价和报告审计结果时,应当运用专业判断,保持应有的专业谨慎。 第五条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时,被审计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向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全面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合审计工作,是被审计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 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范围、程序和方法,发现并揭露可能导致会计资料严重失实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的责任。 由于被审计企业不向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提供企业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情况,而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受法定职责、权限和检查手段的局限,无法揭示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作出完整、正确的审计结果,被审计企业法定代表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对由此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 孙晖吴申昊薛超薛林伟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0级会计4班 225300) [摘要] 2006年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关键词]审计;准则;趋同;差异 1 引言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的标准,用以规范审计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建立一套与国际趋同的高质量的审计准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并且对于降低投资者的决策风险,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突出了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体现了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实务,严格了审计程序。 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2 中国审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修订后形成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相关准则同时废止。 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结构为:第一部分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5个),具体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

最新审计准则模拟试题3

审计准则模拟试题3

审计准则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合计20分) 01.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B.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C.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D. 遵守《公司法》的需要 02. 属于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是()A.存在 B.准确性 C.准确性和计价 D.分类和可理解性 03. 下列各项业务中,属于其他鉴证业务的是() A.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B. 历史财务信息审阅 C. 代编财务信息 D.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04. 盘点库存现金时,通常实施() A. 定期检查 B. 突击检查 C. 通知检查 D. 不定期检查

05. 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 A. 总裁 B. 总会计师 C. 董事会 D. 理事会 06. 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是() A. 购货发票 B. 采购合同副本 C. 销货发票 D. 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07. 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6000张凭证中选取300张作为样本,确定随机起点凭证编号为35号,则抽取的第5张凭证的编号为() A. 115号 B. 135号 C. 215号 D. 235号 08. 下列各项中,属于永久性档案的是() A.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B. 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

C. 存货监盘表 D. 审计报告书副本 09. 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 A. 合理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B. 评价相关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 C. 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和认识 D. 识别和理解被审计单位交易、事项的主要类别及其会计处理过程 10.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直接报送() A. 被审计单位 B. 委托人 C. 注册会计师协会 D. 被审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 11. 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证据力最不可靠的是() A. 银行对账单 B. 管理层声明书 C. 盘点清单 D. 采购发票 12.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有效决定了对某种风险的估计水平,这种风险是() A. 审计风险 B. 固有风险

解析新审计准则的四大变化(一)

解析新审计准则的四大变化(一) 【摘要】2007年1月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产生了诸多的影响。相比较于旧准则,新审计准则在四个方面有了重大变化,本文就这些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共计48个项目,这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中是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地进行的准则制定、修改和颁布。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的会计职业界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和执行高水准的执业准则,这不仅有利于会计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民众和整个中国经济。新发布的审计准则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变化。 一、新审计准强调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国际审计准则对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改进。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于2003年10月发布了四项审计风险准则,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充分识别和评估,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新审计准则体现的是风险导向审计。在新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两者的综合风险。改变后的审计风险模型让注册会计师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程序。为了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准则框架体系全面渗透着风险审计理念,要求注册会计师与责任的审计准则,下至有关审计证据、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和审计结论与报告的审计准则,无不强调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评估和应对。 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的推行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最直接、影响最为重大的是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首先,提高了对职业判断主体即审计人员的要求。对于实施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言,无论是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还是将风险划分为报表层和认定层两个层次,对注册会计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全程关注,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丰富的执业经验,还要求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经济法规、经营管理、生产工艺和流程、评估知识等,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其次,提高了对职业判断的微观环境即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全程关注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将风险评估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见,能否合理评估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评价事务所及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事务所如何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同时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落实对单项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责任;如何使三级复核制度更为合理有效的发挥作用以实现对审计质量的控制,都是需要深入考虑和仔细研究的问题。 二、审计证据具体准则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审计准则与原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修订,《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1301号)取代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第5号)。原准则由总则、一般原则、取证方法、附则四章组成;新准则分为总则、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附则五章内容。补充了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一章。从具体内容来看,新准则的改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计证据获取方法的全面性 旧准则中所列举的七大方法: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及分析性复核侧重于实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019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2019版) 2019年6月1日

目录 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 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5) 第21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 (9) 第21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通知书 (13) 第21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证据 (15) 第21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工作底稿 (18) 第21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结果沟通 (21) 第21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 (23) 第21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后续审计 (26) 第21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抽样 (28) 第21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析程序 (33) 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 (37) 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 (43) 第22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信息系统审计 (48) 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56) 第23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61) 第23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67 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71) 第23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73) 第23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人际关系 (76) 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80) 第23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84) 第23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档案工作 (88) 第23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 (95)

审计准则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测试题 一、判断题(40 题,每题 1 分,共40 分) 1. 审计机关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时,参照适用本准则。(X)8 2. 审计人员应当恪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V)15 3. 上级审计机关可以直接审计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但下级审计机关不得审计属于上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X ) 4. 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大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环节。(V) 5. 发现重大违法行为的线索时,审计组应当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就检查时间、事项、范围和方式提前告知有关单位和人员。(X) 6. 征求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意见的情况、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 及人员反馈的意见及审计组的采纳情况以及对审计人员未能遵守本准则规定的约束性条款及其原因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予以记录。(X )111 7. 审计人员检查重大违法行为,可以评估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实施重大违法 行为的动机、性质、后果和违法构成。(X )114 8. 一份审计证据材料对应多个审计记录时,审计人员应当将该审计证据材料复 印多份并附在相关审计记录后面。(X )108 9. 审计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一审计事项,均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一个审计事项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V ) 10. 已采取的审计措施难以获取适当、充分审计证据,采取替代审计措施仍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可以不作出审计结论。(V )100 11. 审计人员取得证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其他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材料,应当由提供证据的有关人员、单位签名或

《国家审计准则》试题.doc

《国家审计准则》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指导性条款( )。 A、应当 B、不得 C、可以 D、需要 2.()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充分性 4、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保持应有的审计() A、独立性 B、合法性 C、客观性 D、公正性 5、审计机关对(),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必选审计项目 B、初选审计项目 C、自选审计项目 D、年度计划项目 6.审计组实行()负责制。 A、组长 B、主审 C、协审 D、副组长 7、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 A、适用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适当性 8.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 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 A、重要性 B、必要性 C、严重性 D、有效性 9、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 问题的发生,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 A、可行性 B、健全性 C、效率性 D、有效性 10、()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A、一般项目 B、必审项目 C、重要项目 D、备选项目 1K不同来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

()。 A、适当性 B、可靠性 C、适用性 D、真实性

A 、 B 、 C 主题突出、事实清楚、 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主 题突出、事实清楚、 定性准确、内容精炼、 15、 新准则废除了旧准则( A 、 30 B 、 28 C 、 20 16、 新准则于()起施行。 A 、2011 年 1 月 1 日 B 、 C 、2011年3月1日 17、 审计机关应当对其( D 、 定性准确、建议适 当。 内容精炼、 定性准确、 格式规范、 )个。 D 、26 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内容精炼 反映及时 2010年10月1日 2010年6月1日 )实行审计业务年度考核制度, 12、 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大违法 行为的高发领域和()。 A 、过程 B 、原因 C 、环节 D 、后果 13. 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A 、标题 B 、文号 C 、被审计单位名称 D 、审计项目名称 14. 专题报告应当( 考核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 A 、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B 、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B 、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C 、下级审计机关 18. 审计机关实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制度,对其( ) 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 A 、 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B 、 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C 、 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D 、 业务部门 19.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当征求( )。 A 、 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B 、 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准则完整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doc78页)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 第二条内部审计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 第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 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任何可能有损职业判断的利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保密性原则,按规定使用其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客观地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 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准则 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考虑组织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执业 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 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国家审计新准则解读

国家审计新准则解读 孙宝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已于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9月1日刘家义审计长签署审计署第8号令予以公布,并将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涉及面广、内容多,为便于引导学习、扩大宣传和促进贯彻落实,2010年11月15日我曾在审计署视频培训会上作过解读,主要是对新准则的内容作了一些概括和提示。现将此解读提纲稍加整理,刊登出来,仅供参考。解读采用我认为易于简化和记忆的“四六句”、顺口溜形式,更可能词不达意,或以偏概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精神,对新准则先作三个层面的概括,然后再作较具体的解读。 ——从新旧准则关系角度概括:新准则八号令,全部条目二百整;所有规范成一本,廿八规定变废品。 上段概括的意思是: (1)“新准则”,即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之所以称之为新,是与以往国家审计准则相对而言的。过去十多年来,审计署曾先后数次颁布过若干审计准则,而这是最新版本。“八号令”,是本次颁布审计准则审计长令的序号。特别要指出的是,2004年曾有审计长六号令,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通常简称“六号令”,代指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这里则可以用“八号令”代指新准则。 (2)“六号令”内容正好一百条,也常用“一百条”代指“六号令”。而新准则条目数正好扩大一倍,为二百条。为便于对比和记忆,也可以把新准则简称“二百条”。 (3)按常规做法,审计准则可分为业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审计人员培训准则等等,而业务准则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一般准则和若干具体准则。我们过去的审计准则不完全这样分类,但是分开来的。“六号令”将质量控制问题集中在一起,但并未明确与其他准则的关系,更没有明确废止其他审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六号令”在施行过程中,感觉倒有一大便利,相关问题统统在一个规定中便可找到。在这个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八号令”将所有审计准则全部集结为一本,便于学习,更便于掌握和实际使用。 (4)新准则是在总结继承过去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其附件同时废止了以往相关的二十八项审计准则等规范性文件,所以,在此特别强调了“廿八规定变废品”。以后工作中要注意克服惯性,不再使用已经废止的准则,而是完全彻底实施新准则。 ——从新准则地位和特征角度概括:承接法规更细化,理论实践融一体;所有规范全包括,各种业务均适用;中外经验相贯通,三类审计互兼容。 上段概括的意思是: (1)审计必须依法进行,即依照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审计。但法律法规要求比较总括,还需要承接这些法律法规,作出更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门规章,这就是新的审计准则。新准则是依法制定的更具可操作性的广义法律法规的组成部分。 (2)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用于指导审计实践。近些年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新准则中得到了较好体现,如“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准则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较好地体现了审计准则的科学性。作为行为规范和职业标准,新准则也更具实用性。特别是与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