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经济学(重点部分答案)

现代商业经济学(重点部分答案)
现代商业经济学(重点部分答案)

现代商业经济学(重点部分答案)

一、填充题

1、从经济运行的过程来看,劳动分工首先是(生产的分工),然后是(交换的分工);从分工影响的范围来看,劳动分工首先是(内部分工),然后才是(社会分工)。

2、分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主要由(资源的制约)、(技术的限制)和(提高效率)所决定的。

3、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产业部门中分离出来。

4、(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

5、(货币)的出现,为商业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6、交换的前提是(排他性的所有权),实质内容是(所有权的有偿让渡)。

7、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对交易的认识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以(康芒斯)为代表的交易理论和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理论。

8、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三类。

9、科斯认为,(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

10、发达的商品流通是以(商业资本运动)为载体的商品流通形式,其流通公式为:(货币—商品—增值了的货币)

11、商业与简单的商品流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流通形式不同)、(流通目的不同)、(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

12、各种商品交换活动的统称是(贸易),它属于(市场化交易)的范畴。

13、按商品交换的主体不同,市场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按商品交换的客体不同,市场可分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按商品交换的时间界限和商品交割的程度不同,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商品交换的空间范围不同,市场可分为(地方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按商品交换的场所不同,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商品交易的管制程度不同,市场可分为(自由交易的市场)和(限制性交易的市场)。

14、(联结供求职能)是商业最原始、最本质、最主要的职能,其核心是(商品买卖)。

15、商业社会是以(市场)中心,以(交换)为手段,通过广泛的(商业活动),促进(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

16、现代商品生产对商品流通的要求决定了现代商业的(社会性)、(管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17、商业主体营销观念的变化过程大致是(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18、现代商业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商业主体营销观念)的创新、(商业交易方式)的创新、(商业

竞争手段)的创新及(商业制度)的创新等方面。

19、人类历史上的交换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物物交换),然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

20、信用货币是(信用关系)下的产物,它的流通以(价值物)为基础。

21、马克思把信用定义为(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2、信用的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信用工具)、(交易的客体——授信方的资产)、(时间间隔)。

23、从自愿和规范化程度来讲,可以把商业信用形式分为(正常)的商业信用形式与(非正常)的商业信用形式。

24、消费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商业对消费效益的影响表现为:(提高消费的时间效益)、(节约消费的劳动耗费)、(降低消费成本)、(增加商品消费寿命)。

25、现代商业活动中,必须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树立(现代消费观念)。

36、不正当的消费行为主要有(盲目消费行为)、(无序消费行为)、(畸形消费行为)。

37、(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是人们消费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

38、商业活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交易的自愿性)、(交易的互利性)、(交易的契约性)、(交易的非人格性)。

39、弥补非对称信息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市场机制有两种:分别为(声誉机制)、(法律机制)。

40、商品供求矛盾所表现的不平衡,在市场上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分别是(交换空间上的差异)、(交换时间上的差异)、(供求数量上的差异)、(供求结构上的差异)。

41、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公正平等)、(独立自主)、(经营自由)、(效益优先)。

42、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43、(商业运行环境)是指商业经营活动的外部因素与条件,它包括(经济环境)和(非经济环境)两方面。

44、人口地区构成的差别,最典型的就是(城乡人口构成)的差别。

45、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化水平)。

46、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47、一个完善的商业主体经营机制应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四部分。

48、商业在组织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分为(购买)与(销售)两个阶段。

49、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投资可以分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流动资产的投资)、(无形资产的投资)、(其他资产的投资)四个部分。

50、商业投资调查就是要(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出商业投资环境中的各种投资信息。

51、商业投资调查的程序可以分为(调查准备)、(探索性调查)、(调查设计)、(结论性调查)、

(追踪调查)五个阶段。

52、商业投资预测的方法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方法;另一类是(定量)方法。

53、商业投资项目评估,是指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最后评估,主要内容包括:(经营、生产与建设条件评估)、(技术评估)、(企业财务效益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不确定性分析)。

54、可将商业投资决策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分析法);另一类是(动态分析法)。

55、商业主体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是充当(商品监护人)和(商品流通组织者)的角色。

56、依组织化、体系化与社会化程度的不同,商业组织可分为(商人)、(商业企业)、(商业企业集团)和(综合商社)等形式。

57、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

58、(商业主体运行)就是商业主体的经营活动。

59、从商业主体运行的内部条件来看,商业主体必须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同时必须是(具有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

60、成为商业客体必须同时具备的三方面条件是:(具备效用性)、(具备稀缺性)、(具备流通性)。

61、根据商品用途的不同,可将商品分为(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根据商品生产的来源不同,可将商品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根据交易时消费者是否可以体验商品,可将商品分为(前验商品)和(后验商品)。

62、商业客体运行过程是(商品价值流通过程)、(商品实体流通过程)、(货币流通过程)和(信息流通过程)的统一。

63、从商业主体所承担的不同职能来看,可以把商品流通渠道分为:(产销合一渠道)、(产销结合渠道)、(产销分离渠道)。

64、在现代商场经济条件下,流通渠道主导权主要有(生产者主导型)、(批发商主导型)、(零售商主导型)三种类型。

65、取得流通主导权的方法主要有(垂直联合法)和(流通系列法)两类。

66、商品流通渠道行为主要表现为渠道成员之间的(竞争)、(冲突)与(合作)。

67、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与竞争,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干预对方的活动)

68、造成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原因有(角色对立)、(资源稀缺)、(感知差异)、(期望差异)、(决策分歧)、(目标不一致)、(沟通障碍)七个方面。

69、目前主要的无店式商店有(邮购商店)、(上门推销)、(自动售货机售货)、(电视商场)、(网上购物)等。

70、零售商业出现过三次革命,其标志分别是(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的出现。

71、零售业态的(自然淘汰)理论是从达尔的自然选择理论派生出来的。

72、零售业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种零售业态都将经历(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73、连锁经营的三大原则,可以简称为(“3S”)主义,即(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连锁经营的三种主要形式,分别是:(正规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

74、根据经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批发商业分为(商人批发商)、(制造业批发商)、(合作批发商)、(批兼零批发商)和(连锁批发商)。

75、批发商业的职能主要有(集散商品)、(调节供求)、(商品整理)、(信息沟通)、(资金融通)、(风险承担)六个方面。

76、根据批发交易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与交易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批发市场)、(贸易中心)与(商品交易所)。

77、贸易中心具有(交易批量巨大)、(以远期合同交易为主)、(吸引力强,辐射面广)三方面的基本特点。

78、影响批发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状况)、(需求状况)、(生产与需求的差异状况)、(商品性质)。

79、代理关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关系:(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基于委托授权而形成的代理权关系);(代理人根据委托授权与第三人之间发生的代理行为关系);(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存在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的承受关系)。

80、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开展活动,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81、根据代理权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将代理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82、在商务代理活动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推广商务代理:一是(代理权的代理);二是(佣金代理)。

83、对代理商的激励措施主要有(提供优质的商品)、(积极的物质激励)、(消极的物质激励)、(代理权激励)。

84、商务代理纠纷主要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

85、期货市场于19世纪中期在美国的(芝加哥)首先产生。

86、期货市场由(期货交易所)、(期货商)和(交易者)三部分构成。

87、期货商包括(期货经纪商)、(介绍经纪商)、(场内经纪人)、(经纪商代理人)、(期货交易顾问)与(期货基金经理)等。

88、套期图利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跨月套利)、(跨品套利)与(跨市套利)。

89、从实质上看,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二是(商业和贸易活动)。

90、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主要区别是(交易虚拟化)、(交易透明化)、(交易动态化)、(交易网络化)、(交易个性化)。

91、电子商务条件下商业经营观念的变革主要有(时空观念的变革)、(低成本扩张观念的变革)、(营销观念的变革)、(学习观念的变革)四方面。

92、电子商务可按(交易对象)与(网络支撑平台)的不同进行分类。

93、电子商务系统框架的三个层次为(网络层)、(多媒体信息发布、传输层)、(一般业务服务层),两个支柱是(公共政策和法律)、(安全和技术标准)。

93、物流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流体)、(载体)、(流动)和(流向)。

94、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的客观性主要在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经营主体利益的差别性)、(买者与卖者利益的对立性)。

95、从垄断联合的范围和程序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组织形式主要有(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96、市场秩序的特点主要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层次性与主次性的统一)三个方面。

97、规范商业行为,包括(规范商业主体)、(规范交易规则)和(规范商品运行程序)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名词解释

1、商业信用;

2、非对称信息;

3、供求规律;

4、商业投资;

5、代理制;

6、商务代理;

7、商业风险;

8、不正当竞争;

答案:1、所谓商业信用,就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自发产生的一种直接信用,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方式。

2、所谓非对称信息,就是指在交易当中一方所持有而另一方却不知道的信息或知识,尤其是对方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

3、供求规律是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4、商业投资是指商业经营者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商业经营活动之中。

5、代理制是代理制度的简称,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替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制度,也就是代理行为的制度化。

6、商务代理,也称为商业代理或商事代理,是指代理人为被代理人代理商业事务并收取佣金的盈利性的商业活动。

7、商业风险则是在商业活动中,由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给商业主体带来获利机会或损失可能性的客观经济现象。

8、不正当竞争一般是指在市场竞争中,采取虚假、欺骗、损人利已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牟取利益,损害国家、其他竞争者和消费者利益,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2、简述供求规律的作用与竞争规律的作用。

3、如何认识商品与产品的区别?

5、简述代理制形成的条件。

6、配送与运输有何区别?

答案:

1、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前提,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第二,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和速度制约着货币流通的数量、规模和速度。第三,商品流通的发展,带动着货币流通形式的不断创新。第四,在某些情况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并不同步进行,而会出现不相一致的现象。

2、供求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2)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数量和构成。(3)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方向和时间。(4)支配着生产和消费。

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促使商业经营者提高经营素质。(2)促使市场活跃与繁荣。(3)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

3、商品与产品的区别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从社会经济形式来看,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而产品仅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并不涉及交换范畴,是与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

从交易活动类型来看,商品依托于市场,是与市场化交易相联系的范畴,是在平等主体之间自愿、公平地让渡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存在的;而产品依托于组织,是与组织化交易相联系的范畴,是在上级与下级、政府与公民之间单向地、指令式地转移与分配货物或劳务的前提下存在的。4、不是一切代理活动都属于代理制,代理制作为代理行为的制度化和民法中的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其形成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代理关系不是临时的可经常变动的关系,而应是相当长时间内稳定的关系。

(2)代理关系不是口头上的委托,道义上的信任,而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上的委托关系。

(3)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代理关系以特定的业务为内容,在授权范围内确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双方应共同遵守。

5、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运输活动比较单一,而配送除了运输或输送以外,还包括其他活动,如装卸、保管、加工等,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活动,是物流的一个缩影。

第二,一般运输活动虽然比较单一,但其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却多种多样,配送由于运输的距离短、批量小、品种多,因此,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比较简单,一般是短途运输,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

第三,一般运输可以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距离的输送,而配送仅指从物流据点至需求用户之产的货物输送,在整个货物运输过程中是处于“二次输送”的地位

五、论述题

1、商业信用为何得以存在和发展,它与银行信用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试比较发行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3、试论述商务代理与民事代理的不同。

答案:

1、商业信用得以存在的原因,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是因为:第一,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为商业信用的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二,企业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的余缺是商业信用存在的直接原因。从微观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第一,通过商业信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通过商业信用,可以融通资金,开拓市场。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1)商业信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银行信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的基础;(2)商业信用票据的产生和流通,是银行信用票据产生和流通的基础;(3)商业信用关系的确立表明信用关系双方有一定的资本,为银行授受信用提供了起码的条件;(4)商业信用关系的普遍化和经常化,要求信用关系制度化,而信用关系制度化又为银行信用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银行信用需要引导商业信用;第三,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可以相互转化。

2、第一,从筹资性质来看,发行债券筹资是借入资金,筹资者到期还本付息;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是自有资金,股东是企业的主人,拥有所有者权益。

第二,从发行主体来看,债券的发行者可以是股份公司,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而股票的发行者必须是股份公司。

第三,从证券持有者的身份看,债券持有者是证券发行者的债权人,体现借贷关系;而股票持有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体现投资关系。

第四,从本金收回方式看,债券在约定期内债权人能收回本金及利息;而股票不能还股,但可转让收回资金,可以分红利。

第五,从取得收益稳定性看,债券可以获得固定利息,基本不受发行者投资与经营状况的影响,风险相对较小;而股票收益不稳定,收益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多少与经营状况好坏,具有较大风险。

3、商务代理与民事代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商务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必须是商人,包括商自然人和商法人;而民事代理中,代理人为一般公民或法人,只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即可。

第二,商务代理的代理行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因而只能是有偿的;而民事代理的代理行为是非商业行为,因此,它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第三,商务代理既包括直接代理,也包括间接代理;而民事代理仅包括直接代理,没有间接代理。第四,商务代理中的代理人既与被代理人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又有第三人存在买卖关系;而民事代理中的代理人仅与被代理人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与第三人不存在买卖关系。

第五,商务代理授权方式灵活多样,被代理人既可以事前授权,也可以事后授权;既可以明示授权,也可以默示授权;既可以法定授权,也可以意定授权。而民事代理中,则通常要求事前授权,

并一般采用明示和法定授权方式。

投资银行学考试思考题

1、怎样从多角度理解投资银行的定义? 2、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有哪些? 3、金融创新对投资银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未来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5、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简述金融机构的一般性功能。 7、简述投资银行的特殊作用。 8、投资银行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9、投资银行在国企改革中如何发挥其优势为改革服务? 10、面临国际投资银行的挑战,中国投资银行应如何应对? 11、什么叫权变组织理论? 12、试述投资银行组织结构的一般原理。 13、现代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有哪几种?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14、投资银行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有哪些?设立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15、如何建立我国投资银行的组织体制? 16、现代投资银行组织结构设计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17、什么是兼并、新设合并和收购?兼并和收购的区别是什么? 18、并购的动因有哪些? 19、投资银行为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20、什么是反并购?反并购有哪些策略?并购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21、目标公司有哪些出售动机?

22、简述投资基金的特征。 23、比较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的区别。 24、比较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 25、比较收入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的区别。 26、简述我国基金设立的条件和程序。 27、简述我国基金设立的一般程序。 28、简述我国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 29、试析我国基金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30、试比较几种金融期货合约的异同点。 31、简述期权合约交易的组织特征。 32、如何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33、试比较几种主要的掉期合约的异同点。 34、如何认识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5、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对风险投资有何影响? 36、如何编制商业计划书? 37、我国风险投资与美国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有何异同? 38、分析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39、投资银行如何参与市场构建? 40、现代投资银行组织结构设计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41、投行自营交易有哪些策略? 42、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经纪人业务内容 43、承销定价方法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解全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 思考题一 1、城市的功能在现实中是如何体现的? 城市功能的含义: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它可以分为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或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指任何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它包括城市的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城市的特殊功能是指城市所特有的功能,他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背景有关。) 例如武汉作为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和位于中国中部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他九省通衢的特有功能,为其建立中国的物流中心打下了基础。 2、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变异现象?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规律体系组成的,忽视城市化规律体系的完整性或结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规律是由时间、空间、质态和量态四个维度构成的体系。 (一)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 (二)基于空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所决定的城市与其辐射区域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领域的互动关系。 (三)是基于动力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城市化的变异现象 (1)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或远方较小都市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中的过度集聚造成的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的城市压力日益增大小从而使人们倾向于迁移至郊区居住。 (2)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一般的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比较发达,并不依赖于第一产业。而我国过多的依赖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3、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与国民经济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本质特征就在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 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 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第十二单元宏观经济学导论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B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答案】B 【解析】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答案】A 【解析】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 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

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具体来讲,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从量上看,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反之亦然。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答案】D 【解析】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ABC三项都是错的。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答案】C 【解析】面粉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比如说,如果是居民拿来直接食用,则就是最终产品;如果是面粉厂拿来加工馒头,则就是中间产品。 5(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现代经济学复习题

现代经济学复习题(2015-11) 一、单项选择题: (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 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 ) 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A.55 B.35 C. 15 D.27.5 (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 A. 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C. 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D. 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 )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 A.可变成本曲线 B. 边际成本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D.总成本曲线 ( )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A.资本B.劳动 C. 技术D.制度 ( )7.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 A. 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B. 通货膨胀率为零 C.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 )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D.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 )9.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A.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 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 C.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D.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 )10.清洁浮动是指: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B. 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 C. 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 D.固定汇率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划“T”,错误的命题划“F”。 (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2、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 )3、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 )4、在长期中没有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之分。 ( )5、现代生产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 )6、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 ( )7、物价上升时,财产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 ( )8、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赞倾向。 ( )9、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 )10、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11. 自由物品就是不要钱的物品。 ()12. 直接交换就是没有约好的交换 ()13. 苹果的价格变动导致苹果需求变动。 ()14. 同一条需求线不同点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不同。 ()15. 消费者偏好可递性是指一个人偏好会带动其他人也偏好。 ()16. 短期是指一个月之内。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1.信息经济学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A ] A 归纳与演绎 B 概率统计 C 灰色理论 D 模糊数学 2.“囚徒的困境”奠定了何种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D ] A 动态博弈论 B 静态博弈论 C 合作博弈论 D 非合作博弈论 3.微观信息经济学起始于 [ C ]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4.博弈论又称为 [ A ] A 对策论 B 决策论 C 策略论 D 均衡论 5.所有动态博弈的一个中心问题是[ B ] A 均衡问题 B 可信性问题 C 不定点问题 D 阶段问题 6.信息搜寻的最佳次数是[ B ] A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支出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 C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支出 D 有多种情况 7.博弈论又称为[ A ] A 对策论 B 决策论 C 策略论 D 均衡论 8.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法中属于运筹学方法的是 [ B ] A 费用效益分析法 B 数据包络分析 C 生产函数法 D 投入产出分析法 9.逆向选择最早产生于[B ] A 产品市场 B 保险市场 C 资本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10.IRR是什么情况下的贴现率[ D ] A NPV>0 B NPV>=0 C NPV<0 D NPV=0 11.信息也是一种特殊的[B ] A 数据 B 商品 C 符号 D 收入 12.现代化的核心是[ B ] A 农业化 B 工业化 C 商业化 D 市场化 13.委托代理模型的核心是[ A ] A激励B惩罚 C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 D奖励和惩罚 14.信息市场的优势战略的核心是[ A ] A 向信息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信息商品 B 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 C 营销推广技术 D 公共宣传和人员推销技术 15.信息价格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信息价值。[ B ] A 无形的,不能表示 B 货币 C成本 D 收集信息的成本 16.参与者参与博弈的目的就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 A ] A 收益 B 收入 C 效用 D 效益 17.以下属于市场失灵形式的是()。[ B ] A道德风险 B 信息资源配置失灵 C 信息决策失灵 D 信息渠道失灵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 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因为,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而二者在原则上是对立的。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施加于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造成和激化后者的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行为失控,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类似的事例已经在世界上出现。 (4)以上述第二个特点而论,虽然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二者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总结的方法有许多内涵是值得而且必须加以借鉴的。以此而论,学习西方经济学又是对我国有利的。当然,在借鉴时,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注意到国情的差别,在西方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能在我国奏效。 (5)趋利避害,上述两个特点可以决定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即:在整体内涵上,否定它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在整体内涵上,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它总结出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却存在着大量的值得借鉴之处。 总结上述五点,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要做到“洋为中用”,即:能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切有利于我国的知识,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在意识形态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3.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学——引

《金融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答案

什么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并不是由自然界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而货币一旦产生,并进入经济生活之后,就逐渐找到了金银这类最适宜的贵金属充当自己的载体。 2、 金融市场的功能是什么? 3、 第一,金融市场具有调剂货币资金,实现资源配置的功能。 第二,金融市场承担着分散风险的功能。 第三,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即金融资产的定价必须依靠金融市场来完成。 第四,可以满足金融资产流动性的要求。 第五,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4、 简述货币形式的演化过程。 货币的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不断经历着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几千年来,货币大体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这几种类型。 5、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率损失有哪些? 通货膨胀通过相对价格的扭曲,使价格作为一种信号机制无法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对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率造成损失。表现有: 1 通货膨胀导致储蓄率降低。 2 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率下降。 3 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 4 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 5、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一,稳定物价。二,充分就业。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从长远来看,它们是一致的,但从短期来看,除了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外,其他目标之间都存在矛盾。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忍受通货膨胀;要维持物价稳定,就要以高的失业率作为代价,两者不能同时兼顾。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 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 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 答: (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 (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 (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在这中情况下 ,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 答: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要经济思想倾向和政策主张的“革命”。也就是后来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1)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4、“凯恩斯革命”的理论特点及意义是什么( P10~P11)

现代农业经济学 课后思考题重点知识交流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 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 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 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 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 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 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 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 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 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 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 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

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 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 3)、现在农业: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社会化的大农业 2、现代农业的四大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 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 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 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 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 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 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 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 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 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 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

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 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3)、现在农业: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社会化的大农业 2、现代农业的四大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1)、农业运行市场化: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建立起完整

金融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各章概念和复习思考题: 1.价值尺度:所谓货币的价值尺度只能,是指以货币为衡量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尺度。 (百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价值和衡量其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物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百度)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4.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5.本位币: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亦称主币 6.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7.格雷欣法则: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8.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9.金块本位制:也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直接流通金币,银行券可以按照限额规定兑换金块的一种货币制度 10.金汇兑本位制:也称虚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铸币,价值符号不能兑换金块,但可以兑换外汇的一种货币制度 11.信用: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具体说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并约定按一定时间由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 12.信用货币:本身所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规定一定的含金量并经过信用渠道发行的货币 13.消费信用:工商银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14.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的方式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最早出现的信用) 15.银行信用:广义的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现的信用,狭义的银行信用就是银行所提供的信用 16.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主体而形成的借贷行为。国家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货币持有者手中借入货币资金,因此,国家信用是一种国家负债指以国家为一方所取得或提供的信用。 17.信用工具: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8.商业票据:在商品交易基础上产生的,用来证明交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9.国库券:中央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20.债券:发行者为筹措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21.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投资入股并凭以领取股息的凭证,是金融市场上的长期投资工具 22.利息:(西方)利息是对放弃的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补偿(马克思)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23.名义利率:不考虑物价上涨对利息收入影响时的利率 24.实际利率:以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它表明投资者实际所获得的利率或债务人实际所支付的利率 25.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在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1)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概念题 经济、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规律、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流通手段、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 资本、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相对人口过剩、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周转时间、周转速度、周转次数、劳动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折旧、折旧率、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固定资本更新、个别资本、社会总资本、个别资本运动、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价值补偿、物质补偿、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商业利润、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思考题 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何异同点?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 4.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5.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6.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 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7.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8.如何理解商品两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 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9.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和变动的? 10.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11.如何理解“金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2.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五种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3.简述货币流通规律。 14.纸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

中国经济专题期末思考题

1. 金融对于现代经济来说,其重要性何在? 答:(1)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2)特别是从长期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技术创新的能否源源不断的发生,技术创新的潜力有多大。 (3)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 (4)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研发,但研发的投入成本很大,而且成功的几率非常小,因此风险也很大。一种是引进新的技术,但技术内化在新的机器设备当中,要引进新的机器设备,就需要资本投入。 (5)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一个经济中,如果金融部门没有效率,那么技术创新就无法顺利进行。 2. 什么是金融体系的功能?不同功能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金融体系有三个基本功能: (1)动员资金:经济中的剩余资源都分散在社会个体中,一个好的金融体系需要能够把这些资源很好地集中起来 (2)配置资金,即把这些集中起来的资金有效地配置到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去,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3)分散风险:在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无论对资金供给者还是资金需求者都存在着各种风险,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应该能够很好地降低个体所面临的风险,而且做到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最重要:资金配置 (1)剩余多,下一期可动员资金数量增多 (2)资金配置效率高,回报率高,储蓄意愿增加。 (3)将资金配置到回报率最高的产业部门,最有能力的企业家,有效避免道德风险的前提下,金融体系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整个经济的系统风险也会降低。 看一个金融体系是否有效,关键看它的配置效率如何。 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于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来说,分别有何不同? 答:直接融资(股票市场);间接融资(银行) 对于资金供给者而言,直接融资的风险很高,收益也高;间接融资将钱投入银行,商业银行收到中央银行的监管,有存款的再保险机制,投资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而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或其他资金需求者却必须面对银行的严格监督。这在一定能程度上保证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总而言之,股票市场收益高,风险也高;银行风险低收益也低。 对于资金需求者而言,从成本的角度讲,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说服资金供给者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债券,需要做许多工作,包括请投资银行上市前的准备和上市后请有公信力的会计公司定期审计业务报告等。相反,如果通过间接融资,因为资金的直接供给者只是银行,交易成本比较低廉,其融资成本就会大大下降。从风险的角度讲,由于很少或不受到资金供给者的监督,直接融资的资金需求者可以较为自由地使用筹集到的资金,赚钱就分红,不赚钱就不分红。一旦经营失败,也不必负担偿还责任,因此风险较小。相反,如果跟银行借钱,到期不能还本付息,银行就可以强迫企业破产清算,所以风险较大。总而言之,股票风险小,成本高,银行风险大成本低。 4.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需求特性,是否有所不同,不同在何处? 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需求特性会有所不同。 5. 一国经济在理论上是否存在“最优金融结构”?为何存在,又是由什么东西所决定的?答:在理论上存在“最优金融结构”。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思考题)

第七章商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动机: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诱发 对贵金属的渴求。条件:科学技术的支持:天文学,航海技术发展) 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 价格革命: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地的、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价格绝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巨大差距,使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随着商业的兴起,尤其是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代的新兴国家开始奉行这一政策和观点。民族国家因商业的原因而兴起。新兴 的民族国家和商业资本旨在获取货币的本性,使它们迅速结盟,这个联盟清楚地反映在当时西欧各 国所实施的政策和信奉的学说上,这些政策和学说被称为重商主义。它的实施导致商业战争和商业 文明的出现。 柯尔培尔:重视主义的代表人物。17世纪中后期,在他当任法国财政大臣时期,执行了一套严格的重商主义政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13—14世纪是欧洲商业革命的临界点? 商业发展到13—14世纪,显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①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世界形成几大贸易区,其中欧洲贸易区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这是商业变革的内在需求。②竞争制度的安排。外部环境成熟,各城市采取鼓励商业的政策,在吸收罗马法的基础上,各地形成了商法、城市法和海商法。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法律不仅在不同地区得到认可,而且使提供保护的城市贵族认识到为商人提供城市和贸易区外的保护能得到更大的潜在利益,竞争制度的供求机制发挥作用。③商业技巧的创新。钱币业独立,成为金融业的先驱,“记账和划账”的结算制度成型,出现汇票,便于转让和流通,保险业也初现端倪,各种条件齐备。 2.简述16—17世纪主要商业组织的创新形式。 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意大利早先发明的商业技巧推而广之,如合伙制的推广;二是出现了商业组织的真正创新,如特权公司。 ①合伙制的推广。16世纪和17世纪是合伙制盛行的时期。合伙制是意大利商人为了保护和增加商业资本,方便与确保长途间的联系,以及分摊贸易风险而发明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它扩大了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利润,并且减少了风险。商人的合伙制是17世纪荷兰商品市场的主要特征。合伙制对当时的贸易扩张来讲,提供了比单个业主制更强的筹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合伙制有一次性合伙,也有长期合伙。分享所有权的合伙制为以后所有权变成可购买、转让、继承和分利的权利形式打下了基础。 ②特权公司。新兴国家为了获取直接的利益,采取了出卖特权给私人企业的方式,代理行和特许公司随之发展起来。 ③特许公司。特许公司是在16—17世纪政府用特权换取利益的典型形式,也是荷兰和英国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特许公司由政府授予一定的对外贸易垄断权,享有其他一些优惠待遇。 ④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德意志的一些采矿业中。地理大发现后,国家将一个地区的贸易特权赋予一家公司,需要大型的交易公司来执行,这种大型的贸易公司不得不采用股份的方法集资,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著名股份公司有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合伙制、股份公司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为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其他行业的企业组织形式提供了范例。 3.比较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的手段,禁止货币的输出,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制定严酷的法令,禁止货币输往国外。 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往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证出超。为了保证出超,实行关税保护和鼓励本国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原因:①商业革命,特别是价格革命爆发。美洲大量廉价金银流入欧洲。开始重视工业生产。②各国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衰落,要求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自由贸易的呼声加强。③各国对商品经济的规律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八章农业革命 马尔萨斯陷阱:18世纪以前,整个农业发展的历史和世界人口的历史在单调地重复着。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11 800 按章分别插入各章的末尾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 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 第二章 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 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之为“信用经济”? 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 4.记住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模型。对于它的重要性你有什么认识? 5.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国目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使用? 6.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 7.为什么把股份公司与信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于股份公司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给予极高的评价? 8.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第三章

《金融学概论》基本思考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

一、判断题 1、货币制度的概念 2、黄金输送点概念 3、信用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私有制,而充分条件则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4、商业信用的概念 5、消费信用的概念 6、利息的本质 7、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基准利率 8、投资级债券 9、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10、汇率的种类 11、铸币平价 12、购买力平价学说 13、利率平价学说 14、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15、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概念 16、回购协议的概念 17、公募与私募、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 18、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19、期货的概念 20、股票价格指数概念 21、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 22、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商业银行管理系统 23、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渠道 24、房地产开发成功的“532”定律 25、中央银行产生的前提 26、香港中央银行制度 27、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扩张不是以负债为前提的。 28、货币需求是需求能力与需求愿望的结合 29、商业银行通过调节超额准备金比率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规模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30、居民主要是通过改变通货存款比率C/D以及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31、企业是通过持币行为以及贷款需求的变化影响货币供给 32、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 33、货币总需求决定货币总供给 34、货币总供给形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35、 二、简答题 1、简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原因 2、简述银行券产生的过程

3、我国的货币供给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4、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5、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6、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8、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 9、简述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10、简述信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1、简述信用与金融的关系 12、为什么说现代经济又被称为信用经济? 13、简述银行信用的特征 14、简述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15、简述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原因 16、什么是利率的期限结构? 17、我国1997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外汇包括哪几类》 18、简述汇率制度包括的内容 19、简述金融市场上的功能 20、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21、金融工具有哪些特征? 22、简述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观点 23、简述弱式有效市场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附解答

货币金融学思考题附解答by婧哥哥 1、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 商品。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可以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 ②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 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算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换得的货币购买自己 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货币的职能通常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 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个职能。 2、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职能都需要以社会信用为基础吗? 当买卖以赊销赊购的方式进行时,货币就开始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支 付手段职能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发展的结果,只有当卖方给予买方到期支付的承诺以 信任时,货币才承担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需要有发达的社会信 用作为基础。 3、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的价值基础有什么不同? (1)信用货币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2)它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货币发行者提供的资源和资产的数量。(3)代用货 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4、货币形式如何演变?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 1)货币形式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①商品货币 ②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 ③信用货币 ④电子货币 2)不利于。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会带来银行券流通不畅问题,银行相互间恶意挤兑问 题、银行券兑现危机。 5、什么是信用?有哪三要素?目前主要的信用形式有哪些? 1)信用——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形式体现的一种经 济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P40) 2)信用本质是一种以偿还和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是一种借贷活动。 任何现代信用关系和信用活动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①债权债务关系 ②时间间隔 ③信用凭证 3)目前主要的信用形式: ①商业信用 这种信用主要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同时包含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而且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因此,商业信用提供后,买卖双方之间就存在一定货币金融的债权债务关系了。 ②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