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学生情绪调节及教育启示

2021年中学生情绪调节及教育启示
2021年中学生情绪调节及教育启示

中学生情绪调节及教育启示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中学生情绪调节是指中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对其人际关系、攻击行为、记忆及推理产生了不同的显著影响。文章总结了中学生情绪调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干预措施,希望能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调节;教育启示

情绪调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家们因研究取向不同对情绪调节)的定义也不同,汤普森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为了完成一定的目的而对自身情绪进行的监控、评估与修正的内在和外在过程”。格罗斯将情绪调节界定为“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及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本文使用孟昭兰的定义:情绪调节是个体对内在情绪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与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动力过程。

一、中学生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学生的情绪发展对其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显示,个体的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其人际关系、攻击行为、记忆及推理产生了不同的显著影响。郑杨婧等人以315名中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对同伴关系类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受欢迎组的学生多采用放松(缓解情绪带来的冲击,避免剧烈情绪下的失控行为)、认知应对(通过对消极情绪的积极认知来调节自身情绪)与情绪求助(遇到情绪问题时寻求同伴帮助,促进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的策略;被拒绝组的学生多使用压抑策略(遇到情绪问题时,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不愿与他人交流);被忽视组的学生多使用回避策略(由于不受关注或缺少

人际沟通技巧而不知如何表露自己的情绪,为避免受到打击和排斥只好回避)。中学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下,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要比使用“暴力”方式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研究显示,中学生的情绪状态、情绪调节水平对其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影响,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会阻碍学生有效运用与学习有关的认知资源,如记忆、注意力和学习计划,影响其学习成绩。因此,如果学生能够有效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将对其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

二、中学生情绪调节的研究进展

1.中学生情绪调节的一般特点

李梅等人对440名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进行个体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消极情绪的八种调节方式为: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认知应对、压抑、哭泣、情绪替代和回避。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已经能够采取多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调整自身的情绪感受(积极或消极),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多数中学生在情绪调节时多采用放松、情绪表露、认知应对等积极策略,而较少使用回避等消极策略。这说明中学生已经学会采用一些积极建设性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有一定的目标性,这也反映了多数中学生已经意识到积极的情绪调节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提高个体适应性的重要性。

2.中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在寻求帮助、压抑和情绪表达这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情绪调节能力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到高二年级以后趋于平稳。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情绪发展的过渡阶段,初中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巨大转变,也经历着很大的矛盾冲突,情绪进入敏感期,个体就有了有效调节情绪的内在需求,并加以发展。到了高中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基本成熟稳定,在遇到情绪问题时都能得到有效调节。由于高中阶段面临高考压力,学科任务比较繁重,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遇到的情绪问题相对较少。因

此,他们较少使用情绪调节策略,但情绪调节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与方平研究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的结果一致。由于初中生的情绪与元认知都处在发展阶段,其情绪调节能力还未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看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成熟,其情绪调节能力也逐渐趋于稳定。

3.中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除了压抑与认知应对策略,在放松、情绪表露、回避和哭泣这四种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使用这四种调节策略多于男生。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性别的社会化标准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分析情绪调节的性别差异时要考虑在内。传统文化认为,男性应该坚强、独立、忍耐与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而女性一般被认为是感性的,容易表达与表露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男生与女生的性别差异,使其在小时候获取的情绪表达信息不同,特别是在表达生气、愤怒与难过等消极情绪信息时,这对他们以后发展情绪调节策略会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个体在后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标准对女性的要求比男性的要严格。比如,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更多的是温柔、听话、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等,而女性在潜意识中会进行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来迎合社会的标准,这样女生就会比男生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同时男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差异也影响着他们所选择的情绪调节策略。

三、教育启示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作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努力。个体在遇到情绪问题时经常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可以使其成为内在新的机制,使其从有意识转化为无意识的机制,在以后遇到情绪困扰时就可进行自动的情绪调节。因此,在中学阶段引导中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策略,使其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对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快速适应环境,提高社交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的情绪调节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育干预。

首先,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将从成人那里间接学到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经验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这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度过的,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授课时的内在情绪(喜、怒、哀、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背景氛围,积极的教学气氛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高。所以,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在授课过程中保持良好情绪,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安静舒适的课堂氛围下有效地学习。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遇到情绪问题,比如,学生作业未完成、成绩差的学生上课捣乱等,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以使自己的情绪保持最佳,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这不仅是给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是对教学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另外,学校应开设关于如何调整情绪的课程,教授学生在遇到情绪困扰(比如成绩不好,与同学闹矛盾)时,如何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放松、情感表露、情感求助等)解决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这对于中学生快速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养成良好的情绪调节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也会影响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贾海燕等人调查发现,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于青少年较多使用成熟型(求助、解决问题)和较少使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调节策略来调节情绪具有显著影响,并有预测作用。使用成熟型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对于青少年较多地使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而使用不成熟型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不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程度。

中学生正处于想脱离父母独立解决自身问题而能力又不足的矛盾阶段,家长对孩子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温暖,同时在遇到问题时,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接受适当的磨砺,这也是

对孩子的一种信任。同时,在遇到情绪问题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遇到问题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让孩子慢慢学会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此外,父母在遇到情绪问题时,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保持乐观情绪,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最后,中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情绪调节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努力不让情绪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学习上,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如果经过努力达到了学习目标,就给自己一个正强化(奖励);如果学习目标未完成或成绩下降,首先要学会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放松、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调整好自身的情绪,使自己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独立解决(查找问题并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继续努力学习)问题,而非先让情绪影响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人际关系受挫)时,不能冲动,而是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反思,并努力改正,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此外,中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和同学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总之,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并经常使用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使之成为自身的一种机制(习惯),来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食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情绪爆发如火山般猛烈,伴随着明显的冲动性,严重者甚至伴随着攻击行为。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 3、外露性和内隐性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情感及反应,一方面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一方面又能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带有很大的文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4、心境性和持久性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体验呈现明显的心境化色彩,具有弥散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教育目的中应包括情感目的。他认为:“情感目的包括那些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变化的目的,以及发展评价和适应调节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挖掘个体学科知识内在的情感成分,丰富学生理智感。 理智感使学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意愿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包括激发理智感、感受学科美、应对和避免产生对学习的冷漠厌恶感。 3、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愉快教育”的主要做法是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主体观,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主动地学习。 4、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情感情绪的能力 也就是进行所谓的“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规则,恰当表达情绪,学会心理调整,保持快乐心境,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不良情绪。常见的健康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中学生的情绪如何自我调节

中学生的情绪如何自我调节 良好的情绪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形成。 1、加强中学生自我情绪调节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然而这个时期又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危险期”。中学生们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表现为形体形态、内分泌等一系列心理现象要发生一个迅速而巨大的变化。随着生理的变化,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在心理发展上产生了许多的特点。中学生的生长发育阶段,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是错综复杂的。也就决定了中学生)(2的情绪表现上有三个特点:不稳定性、强烈性和自控能力差。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社会适应不良。在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遭到挫折,很容易引起情绪反应,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甚至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研究表明,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情绪调节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关注中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知识技能的掌握,创新意识的培养。 2、情绪调节的相关知识 2.1 情绪是人们在受到某种刺激以后而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

状态,包含情绪表现(表情)和情感体验(情感)两个方面。从情绪的作用讲,一些学者将愉快、满意、幸福、欢喜、眷恋、骄傲等情绪称为积极情绪;将悲伤、忧愁、惊恐、仇恨、嫉妒、急躁、厌恶等情绪称为消极情绪。情绪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自从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人类行为以来,情绪调节就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和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情绪调节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心理学家所重视。2. 2 情绪调节的类别 情绪调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涵义的界定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可称之为“适应性界定方式”,即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第二类可称之为“功效性界定 方式”,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个人目的。情绪调节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第三类可称之为“特征性界定方式”,即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界定。从其操作过程着手,认为情绪调节是激发一种活动以调节(减弱、增强或改变)另一种活动的过程。强调情绪调节的动力特性,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发生在意识内外的、包括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动力组织系统,其功能是驱动和组织行为,以从一个或多个方面(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适应特定情境。(3) 2.2 中学生在情绪表现上的特点 中学生生理上的变化发生突变:内分泌机制完善,加速了青少

中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学业、就业方面的压力增大,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压力。正确应对并缓解压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如社会竞争氛围的影响,父母、老师对升学的期望,学习成绩的压力以及同学之间的攀比等,都足以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相应的心理压力。内因主要是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与外界的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如急欲做好某件事,以显示cheng人感,但结果事与愿违,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另外还有心理的不成熟带来种种的心理波动,形成心理压力。例如在处理事情上感情用事,易冲动,失败后又经受不起挫折等。 中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长久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努力缓解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呢?下面

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学会自我排解。采取不影响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将内心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然后重新投入学习和生活。比如遇到十分伤心的事,索性大哭一场,将郁闷发泄出来,感觉就会好受一些。 找人倾诉烦恼。有了困惑、痛苦等压力,可以找亲朋好友或同学倾诉,听听别人的见解,通过交流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有人说“一个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这话确实有道理。 转移消解压力。在一件事情上失败,短期内又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其它活动来弥补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者转移注意力,让压力在其他活动中得到释放。如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使自己获得愉快的心情,压力就会逐渐消解。不作过分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必然压力重重。中学生应该建立悦纳自己的健康人生态度,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专心致志做事。一个人同时面对多件事情时,容易形成巨大的压力。中学生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以免弄得身心疲惫不堪。 积极面对现实。遇到打击时,与其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情绪调节能力

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5期 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信息加工系统包括情绪与认知子系统,情绪成分存在于任何信息加工之中,没有情绪的信息加工是不存在的。[1]这说明认知与情绪、情感是相互联系的。更有研究表明,人的成就的70%由包括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决定,只有30%才是由智力因素与知识决定。情绪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积淀,使得当前从学校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仍普遍存在着“重知轻情”的状况,从而导致青少年情感素质发展缺失,进而出现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自我适应、学业适应与社会适应方面的严重问题。至于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种种社会问题,归根结底,也是其青少年成长期情感素质发展偏离轨道而长期累积的结果。众多惨重的事实告诉我们,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光要有高的智慧,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 良好的情感素质的形成,是长期培养和锻炼的结果,可塑性强的青少年期尤其是这种素质形成的关键期。为此,正在全国推进的新一轮课改将情感纳入各科教学的目标体系之中。 情绪调节能力是情感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将结合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深入探讨其情绪调节的内涵与策略,以期为学校与家庭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提供有益指导。 一、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2] 赫尔(G.H.Hall,1916)将青少年期称之为狂飙期(periodofstormandstress),该时期的情绪方面具有不稳定、神经过敏,以及性成熟所带来的困惑与焦虑。其特征具体如下: (一)挑战权威与自我感。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为了突显与张扬个性,表现出标新立异的倾向,反抗成人与社会禁忌的约束。这时期的他们,自我与环境脱离,自我与环境对立,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情感及与成人及社会的冲突情绪。 (二)对社会憧憬。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开始觉得自己为社会组织的一员,感觉对社会的贡献是自己的义务。他们一方面憧憬自己的理想,一方面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如不合乎自己的标准,则企图改变,努力得不到认可,则会心灰意冷。所以,他们往往表现为情绪的剧烈的波动,时而激情飞扬,时而沮丧低沉。 (三)歧视、自卑与优越感。研究显示,青少年期的男女,对被视为社会地位低劣的,或因种族、肤色、宗教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功能,均有歧视倾向,到青少年后期达到高峰。对有势力的人献媚,对软弱无能的人骄横,学者称这是“边际公民”的共同心理。青少年是以大人的世界为目标,他们付出努力的初衷是想做大人物。此种对大人的自卑感,就转化为对儿童的优越感,对年幼者的鄙视感。 二、情绪调节的内涵 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包含对情绪刺激的认知、情绪唤醒、情绪体验、情绪行为等四部分。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情绪不只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社会现象。情绪有其社会接受方式、社会沟通方式和社会支持方式,因此情绪需要调节。[3]情绪调节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对其界定,通常存在如下几种观点: (一)强调情绪调节的功能与目的。Mischel(1989)认为,情绪调节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发展要求作出反应,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缓反应的能力。[4]Thompson(1994)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和适度性,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Masters(1991)则认为,情绪调节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采用这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情绪调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或被动地适应社会情境要求的活动,也是一个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情绪调节能力 ○巫文胜郭斯萍郭薇 摘要: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文章分析了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青少年情绪调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情绪调节的内涵,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指导。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调节;内涵;策略 作者简介:巫文胜,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4);郭斯萍,男,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南昌,330022);郭薇,女,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2) 德育天地 22

帮助青少年合理调节情绪

帮助青少年合理调节情绪 1、情绪 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 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①快乐②恐惧③愤怒④痛苦⑤喜欢⑥忧虑⑦难过⑧讨厌 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 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二.消极情绪的危害性

请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分组讨论消极情绪的危害作用,归纳总结一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a.同学小王的例子: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化了很长的时间也没背好。 小王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这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力。 b.小刚和小强是同班同学,平时体育课100米跑的速度一样快,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小刚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跑不好,而小强则是轻装上阵,结果到终点时,小刚落后小强两米多。 小刚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c.小李未完成值日工作,按班规课后要重扫,重扫时小许叫他的外号,并嘲笑他,小李一怒之下打了小许而受处分。 这个事例表明:小李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易冲动,自控能力降低,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理智有影响 d.曾有这样一例子: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

关于青少年情绪管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201211140132 姓名王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01 教师李树军日期2015.01.05 课程名称学校卫生学成绩 青少年情绪的预防与管理 【摘要】:我们通过了解我们青少年情绪发生的原因与以及情绪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了解原理并找到解决办法。不良情绪对健康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开心的过好每一天。所以说情绪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对原理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预防不良情绪。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管理、预防 一、情绪的概述与种类 情绪,是我们自己心理和认知的表现。通常我们说某人生活得十分痛苦,某些人却生活得很幸福;或者我们总说儿童生活的无忧无虑,成年人却压力重重,等等,这些都与人的情绪有关。只要提到情绪这一词,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古人曾经描述的七情六欲的说法。《礼记》中说:“何谓人情?这是情绪的最早分类。七情六欲说让我们明白,情绪的内涵十分复杂。 人为何产生悲欢不同的情绪,如果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讨论这一问题,一般的看法是,个体的各种情绪,多半是伴随着其行动或心里历程而发生的。情绪常和心情、认知等互相作用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当我们追求的东西得到了会使人感到快乐,如果没得到我们就会很伤心。所以说,情绪是认得主管能付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的体验和反应。人的胜利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应的就会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要么高兴、欣慰、热情、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如此看来,生活中情绪的起伏变化都是有原因的,都是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结果。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共同所有的,是新添的,不学而能的。所谓复合情绪是不同的情绪在一起。 快乐。这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时,油然而生的感觉。快乐的心情会使我们做什么多特别有劲,都信心十足。开心快乐每一天,是我们对于生活的最大的期望。 愤怒。这是我们的内心没有得到满足时,自己的情绪体验。愤怒也是青少年情绪的最主要的表现和最基础的表现。怒伤肝,愤怒是会影响我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调节方法的研究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的研究 问题的提出 情绪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重要,它是表达人的感觉的无声语言。情绪的好坏决定处理事物的结果。在健康的情绪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其结果另人满意。相反,在心情郁闷、厌烦、紧张、愤怒的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过激的行为,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行为更容易受情绪的控制,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探索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研究中学生不良情绪矫正的途径和方法,就更彰显出它的重要性了。 一、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情绪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客观事物本身不直接决定情绪,而是通过人的主观需要产生的。 1.情绪的变化易受环境的影响 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的情绪常表现为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平静和爆发交替出现,内部情感和刺激情境不可分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主、客观世界逐渐分清,11岁以后,已完全能认识到情绪是内在的个人的。到了中学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需要迫切,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十分珍视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因此,当意识

到有某些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马上会生气、愤怒,对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非常强烈,对家长、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2.中学生属于青春期时期,意识开始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 青春期的情绪虽较成人易消易生,但比起少年时代,则能主动地 用意识控制情绪.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多发怒、啼哭,而青春期的孩子则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控制情绪,或怒不形于色,或怒而不争。这时会有内心情绪和表情以及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出现。为了需要,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自己的情绪。 3.情绪强度大,易变化。 少年时期人的情绪对刺激的反应不敏感,有时还比较迟钝,故而情绪变化不是很激烈。中学生时期,非常敏感、好胜,易狂喜、狂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急,去得快,于是、遇事好激动,忽冷忽热,往往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则垂头丧气。成年人则冷静得多。有时候,成年后,回忆起青年时的大喜大悲的情绪,会觉得当时是多么幼稚、单纯。 4.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少年时期,人对自己的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差些,情绪的波动性更为明显,不善于使自己的情绪适合不同的时间、场合。

青少年情绪的发展与情绪的调节

青少年情绪的发展及社会问题对其的影响 摘要:本文述说了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中表现的一些情绪问题,其中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并且简略讲述了两项现今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影响极大的问题——互联网和父母离异,并简单举了一些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情绪发展;互联网;父母离异 一、青少年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内在体验的发展 1.情绪波动明显 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某种情绪,而且情绪一旦产生,其强度就可能比儿童或成人大得多,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青少年会因一时成功,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又会因一点挫折,垂头丧气、懊恼不已,表现为情绪在两极间的明显跌宕。 二是青少年还常出现似乎莫明其妙的情绪波动、交替。 造成青少年情绪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个体进入青少年期后,影响情绪的各种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大量出现,如学习成绩、交往情况、与父母关系、发育带来的身体变化等。其二,青少年期是充满各种矛盾的时期,生物、社会和心理上发展的不平衡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常在青少年内心得以体验。而青少年的辩证思维发展水平不高,对待矛盾易产生偏激,因而引起情绪上的两极反应。 2.情绪心境化 心境(mood)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绪状态。青少年,尤其是进入青年早期的高中生,会出现情绪反应时间明显延长的情况。这种延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延缓作出情绪反应,二是延长情绪反应过程,从而出现情绪反应心境化的趋势。 3.自尊感体验深刻 自尊感(se1f—esteem)是与人们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情感。它在儿童生活早期就已展露,只是随着个体进人青少年期,主体我和客体我一分为二,青少年不仅能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能把做出这些行为的自我作为客观对象加以分析确定,从而引发自我体验。青少年仿佛第一次发现了自己,开始认识自己并主动塑造自己。心理学家因此把青少年时期称为“第二次诞生”。青少年的自尊感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青少年自尊感强烈。 其次,青少年的自尊感往往过分敏感。有的青少年会为一件小事争得脸红耳赤,有的则为此闷闷不乐或耿耿于怀,还有的甚至发生殴斗,不惜诉诸武力。 第三,青少年自尊感稳定性差,极易波动。 (二)情绪外在表现的发展 情绪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都是情绪现象的有机成分,二者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但由于青少年期的特点,导致情绪的表现具有不一般的特点。而且,由于情绪显露于外,使得情绪具有了社会功能,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1.情绪文饰现象增多 情绪文饰现象是指个体内部的情绪体验被外部的情绪表现所掩饰,出现表里不一致的情绪现象。 情绪文饰现象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过程中,情绪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表现。造成文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青少年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使他们既注意到自己情绪在

中学生情绪调节

中学生情绪调节 1706班董朝阳 一、情绪调节的目标 要调节情绪,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调节情绪的目标。如果,“天天好心情”成为你的情绪调节目标,这个不得不说是个不现实的目标。心情跟天气一样,当然会有阴有晴,不可能全部艳阳高照,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的情绪出现“阴天”。这里有两个情绪调节的目标要与大家分享: (1)喜怒有常。 喜怒有常,这是我们调节和控制情绪的目标之一。 “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该高兴时就表现出高兴,当喜则喜;该生气时就生气,当怒则怒。即情绪表现得当。情绪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来,这才是人之常情。处世冷淡,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则不符合“喜怒有常”。喜怒不行于色的人并非是很修养的人,相反,是心理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要想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应使自己的情绪变化符合一定的原因,要根据特定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反应。“喜怒有常”是人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人就是在各种情绪反应中体验五彩缤纷的人生。 根据“喜怒有常”的目标,我们应该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但是,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 (2)喜怒有度。 喜怒有度,这是我们调节情绪的又一个目标。 “喜怒有度”即指情绪的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不能想怎么喜就怎么喜,想怎么怒就怎么怒,要有节制。“喜怒有度”还包含着情绪反应程度要和引起情绪的刺激相适应。如果一个很微小的刺激却引起了强烈的情绪反应,那么这种情绪反应则是不适度的,也不符合“喜怒有度”的目标。 要想做到“喜怒有度”,我们应该记住: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这应成为个人情绪修养的重要目标。否则,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小说中的不少典故,像楚国大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三国演义》中周瑜怒不可遏,吐血而亡;《岳飞传》中牛皋高兴而死,都是情绪过度的表现。 “喜怒有常”、“喜怒有度”二者看起来似乎有矛盾,既要“有常”又要“有度”。其实,二者是统一的。调节情绪时,我们要注意两个目标的统一,不能孤立地追求某一个目标。 二、情绪调节方法 当我们有了不良的情绪时,我们应该怎样调节呢? (1)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另外,还可以转移话题或回忆自己高兴、幸福的事,使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去。 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教室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

如何帮助中学生调节情绪

浅谈如何调节中学生情绪 方城县杨集乡第一初级中学 于国珍

浅谈如何调节中学生情绪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学生调节情绪的七种方法,,从而探索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遗忘潇洒体谅尊重改变会比笑对什么是情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什么一种东西,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干劲添倍,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使人头脑清醒,冷静处理各种各样问题,也可使人神志昏迷、暴躁焦虑,在糊糊涂涂中做出后悔莫及的蠢事;它可使人安详从容、坦然自若,也可使人紧张慌乱、惴惴不安。这种无形而神秘莫测的东西便是情绪。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绪来源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自然,中学生的情绪也常处于喜怒哀俱的变化之中。情绪的变化无常容易使中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帮助中学生调节好情绪?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和做法是教会学生“七会”。 一、学会遗忘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要善于遗忘不顺心的事儿。碰到心与心的隔膜与误会、仕途和前途上的挫折和压力,都不必耿耿于怀、铭心刻骨,否则将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学会遗忘的方法很多。与朋友散步聊天,独醉于诗书琴画,用镜照充满活力的面孔,使劲挺一挺健壮苗条的身躯,数一数豆蔻年华的

花瓣……都会使人遗忘往事,感到自己是和强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成功离自己不远了。即使眼前有一万个理由让你哭泣,也会从中找到一万零一个理由让你欢欣鼓舞。这方面的例子,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澳特斯洛夫斯基因遗忘了身体瘫痪、双目失明的痛苦,写出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一部世界名著;法国的戴尼斯因遗忘了失去双臂的不幸,用笔叼着作画,成为欧美著名的画家;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成才,成为青年的楷模……由此可见,强者既是事业上的榜样,也是遗忘大师,值得仿效。 二、学会潇洒 什么事潇洒?潇洒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处世法宝,它是一种超凡脱俗的选择,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一种饱经沧桑、自得其乐的欢愉。生活像个万花筒,既温柔又冷漠,既真是又虚假。既美丽又丑陋,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面对生活,应向好处看,不往坏处想;否则人便处于云雾一般的惆怅。其实,人本不该强求什么都十全十美。只要遵从自己心灵的召唤,不昧良心,不愧对自己的良师益友和兄弟姐妹,不愧对别人,就可自慰其乐,潇潇洒洒的过日子。 三、学会体谅 为人处世,总想活得无怨无悔、笑口常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麻烦事接踵而来,让人感到伤心棘手。怎么办?不应把麻烦事看的那么可恶可怕,认为它是专门来作梗自己。其实,很多麻烦事的到来,是客观发展的必然,完全处于情理之中。即使它稍有一点超越,也无可厚非,不应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和别人换个位置,设身处地的想

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有哪些 青少年不良情绪如何调节和疏导

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有哪些青少年不良情绪如何 调节和疏导? 认识青少年不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根据原因找出调节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措施。从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不良情绪的调节。 一、从主观原因入手寻找调节措施1.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咨询教师要帮助青少年找到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 2.青少年要敢于面对不良情绪。逃避引起消极情绪的境地,对消除不良情绪毫无帮助,只会加剧不良情绪的体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找到厌恶学习的原因,请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逐一落实。 3.青少年应进一步认识影响自己情绪波动的情景,修正认知结构。 4.青少年不良情绪产生时,要学会合理的宣泄。 5.学会放松。找个安静地方,从头部开始,依次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脚,让每一块肌肉紧张再放松。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每天10分钟训练。不仅可以缓解紧张还有利于身心健康。 6.利用“阿Q”精神。这种心理,可以冲淡内心的痛苦,使心理平衡。但这种方法不宜过多使用,心理平衡之后,应积极主动进取,使心理达到真正的平衡。 7.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的消炎剂,能使人更好的适应环境。不良情绪到来时用幽默去抵挡,你会觉得不良情绪退之千里之外,好情绪悄然而至。 8.学会精神转移法。情绪不好时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如看电影、听音乐、健身、参加自己喜欢的公益活动,会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二、从客观原因入手寻找调节措施 1.学校是干预青少年不良情绪产生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利用文章引导学生。读书疗法也是心理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 2.父母应身体力行,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形象。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平等态度对待他们,并以身作则。 3.社会应设立专门的免费的为青少年服务的中心或热线,以便青少年咨询、求助,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青春期常见不良情绪分类:一、焦虑如何摆脱青春期焦虑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学点性心理和性生理知识,建立对性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态度。(2)通过参加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健康高尚的业余生活中,降低对性特征的关注。(3)采取松驰训练法每天进行练习,可以缓解焦虑,使内心平静,生活充满活力。 三、嫉妒心理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青少年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的扩大,置身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由于而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使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忿恨,甚至加以损害。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工作。学业优秀、人际交往能力强、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为嫉妒的对象。2.爱情。

教案中学心理健康之情绪调节(推荐文档)

我的快乐我做主 武汉市马房山中学韩亚平 【教学背景】 情绪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学生的情绪丰富而强烈,他们情绪的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因此使他们认识情绪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有效的调控方法,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能力目标:认识“情绪ABC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自己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情绪ABC理论”。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学方法】 游戏活动 情景表演 讨论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活动需要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快乐拍手歌》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齐唱快乐拍手歌,拍手、跺脚、揉肩来感受快乐,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题。 二、学生活动 1、情景表演 请四个同学表演不同的情绪:喜、怒、哀、惧。要求同学们不能用语言,借

助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请其他同学来猜讲台上同学表演的是哪种情绪。 2、讨论分析通过鞋厂职工小王和小李的案例来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 通过上述事例,促成学生得出“情绪ABC理论”。 教师总结:A(诱发事件)→ B (信念或想法)→ C(情绪与行为反应)由此可见:事件A是间接原因,而B是更直接的起因,一个人的想法直接决定其情绪。 3、七嘴八舌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事例,运用“情绪ABC理论”来分析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自己不良情绪原因的能力。 4、阅读故事 阅读三个小故事,了解情绪对我们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控制调节情绪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并帮助学生获得三个领悟. 领悟一: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领悟二:不良情绪危害大 领悟三:情绪必须要调节 5、快乐钥匙 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我会…… “你有什么高招来调节情绪?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妙招。 教师归纳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PPT图片显示。 三、分享收获,总结本课 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这节课的收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观点。 教师总结: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你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青少年情绪调节方法(一)

青少年情绪的调节方法(一) 自主训练法 青少年的生活充满着七色阳光,然而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为帮助摔伤的老人去医院上学迟到了一个小时,心里充满着助人为乐的喜悦却遭到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家庭中的矛盾;同学间的误会……人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那么你怎样排除这种不快的情绪呢? 精神病学家、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舒尔兹,根据自己多年的苦心钻研,得出一条基本原理:“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并且根据这个原理创建了“自主训练法”。这种方法最初是施行催眠术时使用的,当时发现病人在催眠状态下,自我导语有神奇的功效。例如,当一些病人反复说“我的手暖和了”,这时发现他的手确实一点一点地暖和起来。这种方法经科学证实是可信的,于是6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失眠、烦躁、血压不正常、哮喘、偏头疼和背痛等病症。用这种方法治病需要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我们为了调节不良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可以采用简易可行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静坐在椅子上,把背部轻轻地靠在椅子背上;头摆正,稍稍前倾,两眼正视前方,两手平放在大腿上;两脚摆放与肩同宽,全脚掌落地,脚心紧紧贴住地面。 两眼轻轻闭合,慢慢地深呼吸三次,静养,此时排除杂念,把注意力放在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分,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手心。这时心里默念:“静养,静养”,两手就会暖和起来。 逐渐将意念导向脚心,重复上述动作,脚心处也会感到暖和。手脚都感到温暖时,身体有一种飘然的感觉,此时头部会感到轻松。 这种方法易学、省时,可以调节情绪,消除心理紧张、烦恼和心理压力。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相信这种方法是有效的。第二,贵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会尝到甜头。当你熟练地掌握了这种自主训练法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可以坐着练;可以步行、乘车时练;可以在休息时练;也可以在工作间歇时练。抽出15~20分钟练习一下,就可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使你永远保持舒畅愉快的心境。

中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中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水坪镇中心学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课题组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二、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拍手歌》 老师:同学们,刚才听到这首歌心情怎么样? 有关情绪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善于调节情绪”。 师: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注:分小组组织活动,准备时间为两分钟。) 师:下面请小组展示。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师: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①快乐②恐惧③愤怒④痛苦 ⑤喜欢⑥忧虑⑦难过⑧讨厌 (小组自主回答。) 师: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

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师: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1.同学小王的例子: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化了很长的时间也没背好。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王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这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力。 2.小刚和小强是同班同学,平时体育课100米跑的速度一样快,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小刚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跑不好,而小强则是轻装上阵,结果到终点时,小刚落后小强两米多。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小刚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3.曾有这样一例子: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愉说,病情渐渐好转。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师: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你了解自己情绪体验的变化吗?下面咱们就做一个小测试。 1、请在符合自己的选项上面画“√” ①我感到很愉快A经常B有时C较少D根本没有 ②我对一切都是乐观向前看A几乎是B较少是C很少是D几乎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方法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方法 当难于驾驭困难的时候,自我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自我激励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心理压力,掌握自我调节机制的形式,但需记住自我调节的关键在于自身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个人的提高与发展是在自我认识与自我作用中产生的。 1.认清有压力的先兆 有压力必然产生某些先兆,但并非像我们希望的那样一目了然,因此要提高自己对消极压力的警惕性。比如情绪波动、睡眠不稳、体重迅速下降等,都是有压力的先兆。 2.积极参加锻炼和保持良好的膳食习惯 不能低估锻炼身体对调节情绪的作用,因为锻炼可以使体内释放内啡呔,它与人的信心和自尊有直接关系,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信心与自尊的协调下,人将得到更大的激励。营养同样不应被忽略,如果人们每天吃高质量的食品和新鲜的蔬菜,将大大缓解所承受的压力感。 3.寻找产生压力的根源 首先,看看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的关系是否融洽,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往往容易造成消极的压力反应。其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常对自身提出无理要求,如要求自己各方面都优秀,希望自己永不犯错误或不允许自己失败。要知道,人应该学会在不失去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去承受,即使失败时也通过回顾过去的成绩来增强成就感,把失败看作人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视之为成功之母,并且要学会审时度势地去夺取目标或减少失败。再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是个爱妒忌、爱追忆不愉快的事的人。妒忌可以无谓地耗尽有限精力,为了自己、为了重新振作,应从充满敌意、对抗和报复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4.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 计划并且做必要的学习活动可以减轻压力。比如空闲时可以看书,学习时不要开小差,做事井井有条并善始善终,集中精力成功地完成一件学习活动可以帮助自己树立信心。

中学生消极情绪的自我调节三法

从目前逐步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和时有发生的自杀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乏。九八年东北某中学学生王遥之死,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王遥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且在班里任班长。只因其同桌恶作剧地把一个笤帚放在教室门上面,王遥推门进教室时,笤帚掉落砸了她的头。班主任知道此事后,批评了那位同学,并让其坐到教室的最后面。当老师征求王遥的意见时,王遥赌气说:"随便"。对这种态度,老师批评了她。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一向受惯表扬的她,心里不能承受任何批评,一时接受不了,情绪郁积而不能自我调节,就愤而自杀了。还有近来报道的浙江金华一中学生杀害母亲的恶性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一场大讨论。多数人认为:这些事件说明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假如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就不至如导致这些悲剧的发生。同时也反映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在中学阶段是个薄弱环节。 要使青少年克服脆弱的心理,能够自我调节不良情绪。就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和调节心理情绪的方法,使他们形成喜怒有常,哀乐有度的良好心理素质。 1、注意力转移法 首先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当你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处于低潮时,就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而注意力转移到较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多回忆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其次可以自觉地改换环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参观,调换居住地点等。这样通过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 2、合理发泄情绪 所谓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有以下几种方式。 哭泣。当你遭到突如其来的灾祸,精神受到打击心里不能承受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放声大哭。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排遣紧张、烦恼、郁闷、痛苦情绪的方法。 倾诉。当你心中积满苦闷、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无法疏散时,可以向父母、老师、同学、知心朋友尽情倾诉,发发牢骚,吐吐委屈。这样使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后,精神就会放松,心中的不平之事也会渐渐消除。 活动。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 3、自我控制情绪法 人不仅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智。如果失去理智,感情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陷入消极情绪而难以自拔时,应有意识地用理智去控制,这又有以下几种方式。

青少年负性情绪及调节

青少年负性情绪及调节 一、情绪的基本概念: 情绪(Emotion)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 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有PPT图) 情绪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如:(半杯水)假设你现在非常渴,独自 一人在找东西喝,忽然间看到桌子上放了半杯水...... A:真是太好啦,在我口渴的时候,这里还会 有半杯水,正好解渴。 B:真倒霉!本来就够渴的了,好容易看到点儿 水,还只剩一半了。 情绪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 积极情绪 开心愉快欢乐甜蜜激动痛快 欢欣鼓舞兴高采烈…… 消极情绪 愤怒生气伤心悲痛嫉妒不安紧张 害怕着急又气又恼…… 情绪影响着个人的生理状态、动作行为。情绪就像一把双刃剑,即能对 人起到积极的作用又能对人起到消极的作用。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人的各种相应的活动能力,例如愉悦、快乐等,又称为正性情绪(Positive Emotion);消极的情绪可以降低人们相应的各种的活动能力,如悲伤,消沉等,又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积极的情绪能够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活动效率。长期的负性情绪会引起身心疾病,降低活动效率。

二、青少年常见的负性情绪问题 青少年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心理学者所认为的“疾风骤雨”时期 在这一时期,个体经历着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巨变,也经历着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学业负担过重,师长期望值过高,外部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紧张,异性交往等问题的困挠,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而这些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疏导和处理,就很容易引发各种行为问题,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而这些情绪问题大多与负性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青少年期容易产生的负性情绪 1.愤怒。愤怒是人类最基本的的情绪之一,但易愤怒则表现为非常容易就发怒,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情时,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能自控,习惯于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问题,事后又表现出特别后悔。易愤怒是高中生最常表现的负性情绪。 2.急躁。易急躁主要表现为做事风风火火,鲁莽和冲动,只要兴致来了,在没有准备和计划的情况下也能立刻动手,而且急于看到成效,稍微遇到一点儿困难就表现出焦躁不安。 3、焦虑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口干、面色苍白、出汗、手脚发凉、尿频尿急等身体症状;经常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在对待考试上,则表现为过分重视考试结果,总想过去的失败经验,容易想到与考试无关的事情,考试来临时,有的学生则寻找各种理由逃避考试。 4.沮丧。表现为经常会灰心丧气、长吁短叹,感叹社会不公,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无精打采,严重的还封闭自己,责备自己,怨恨自己,自信心下降,疏于与外界沟通,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最后产生抑郁的情绪,有的学生会产生轻生的想法和行动。 5.厌倦。易厌倦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和原先感兴趣且一直进行的事物产生无所谓和厌烦的态度,严重的还会演化成对世界感到不满或厌烦,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儿,整天昏昏欲睡。 6.忧愁。忧愁大多和学习、人际关系有关,易忧愁的学生过去有过失败经历,表现为感到自卑,对前景过度担忧,整日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经常发呆,上课走神,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表现为不能正确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 7.自责。易自责主要表现为在对学业情况做出不当评价或对学业成绩不满时过分责怪自己,否定自己。长期处于自责中的学生可能会引发易消沉的表现,严重的也会有自残的行为。大多易自责的学生在问题进行归因时习惯于把成功的一面归于外因,认为是好运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