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作业修订稿

认识钟表作业修订稿
认识钟表作业修订稿

认识钟表作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一单元认识钟表作业(一)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字,()针和()针。

2、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

二、认读时间

时时时时

三、按时间给钟面画时针和分针

5时 21时 10时半 18时半 12时

第一单元认识钟表作业(二)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2、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二、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根据下面时间,你能画出时针和分针吗?

6时10时3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周长 1教案 西师大版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张长方形纸片。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杯子、较大盖子各一个,一张长方形纸片、一把尺子、一个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 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 妈妈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课件出示把花布摊开,放平的平面图,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桌布的边线,并指出:花边就镶在这些地方,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桌布周长)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 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测量树桩面周长) 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树桩面的周长),并指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的周长。

[点评: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情景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感知到了周长的含义,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触摸感知,联想周长 教学例2。 1.认识课本封面的周长 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指名说一说课本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课本封面四周的长是封面的周长。然后让同桌合作,其中一个学生用手指沿着课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边摸边说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另一个学生观察,看在摸的同学是否摸得正确。(两个同学轮流进行) 2.启发联想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广告牌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口答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广告牌,同时闪现广告牌的边线,让学生再次从视觉上认识广告牌的四周的长度是广告牌的周长。 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说明周长。(教师可以先进行适当启发。如课桌面边线的长是课桌的周长、铅笔盒面四周的长是笔盒面的周长……) 3.总结归纳 什么是周长呢?(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9页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围图形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点评:在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初步归纳出周长的意义。] 三、动手测量,认识周长 教学例3。 1.小组内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 先让学生指一指圆片、杯子上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树桩面、杯子的上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测量方法。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方法: ①测量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时,可用尺子分别量出每条边的长,再加起来。 ②测量圆片和杯子上底面的周长有两种,一是软尺量,二是用线围,再用尺子量线。 3.学生操作练习

二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pdf

《认识钟表》练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分,时针走一大格是()时。 2、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个大格,是()分,也就是()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个小格,是()秒,也就是()分。 3、分针从12走到3经过了()分;从12走到9经过了()分;从3走到6经过了()分;从7走到11经过了()分。 4、时针从12走到5经过了()时;从12走到9经过了()时;从5走到8经过了()时;从9走到11经过了()时。 5、钟面上时针刚走过9,分针从12起走了10个小格,这时是()时()分。时针指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是()时()分。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跑50米用了9()。 2、上午在学校里的时间大约是3()。 3、看一场电影大约1()30()。 4、眨一下眼睛需要1()。 5、小华吃饭大约需要25()。 6、小红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0()。

7、小刚每次洗手的时间大约是30()。 8、学校里课间休息10()。 9、做20道口算题大约需要45()。 10、下天午睡时间大约1()。 三、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四、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分针吗?新 方向与位置 一、填空 1、面向东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2、面向西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3、面向南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4、面向北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二、看图填空 1、从河马馆往()面走到狮子馆,再往()面走就到猴山。 2、从猴山往()面走到狗熊馆,再往()面走到蛇馆,再往()面走到()。 3、从百鸟园往()面走到河马馆,再往()面走到狮子馆。 4、从百鸟园到狗熊馆可以怎样走? 三、下面是一所小学的平面图。 1、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在实验楼的()面,在()的东面。 2、操场的()面是食堂,在图书室的西面是()。 3、实验楼在图书馆的()面,()的东面是操场。小精灵儿童网站 一、我会填 1.钟面上有()个大格,1大格中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 3.分针指着8,时针走过5,这时是(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3.2 认识周长 | 苏教版(2014秋) (1)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指、描等活动,丰富对周长“形”与“数”的感知,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2、通过量、算、移、拉等操作活动,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策略,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质疑思辨中,加深对周长概念本质的理解。 3、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变与不变、化曲为直等数学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本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书签、圆片、绳子、直尺、作业纸、打印笔 教学过程: 一、概念引入:情境创设、初步体验一周边线 1、动画情境引入,华老师绕着小区跑一圈。 (1)谈话:同学们,里约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人爱上了运动,爱上了跑步。看,华老师也开始了自己的跑步计划---每天绕着小区跑一圈。 (2)设疑:仔细观察,你认为哪一天我是沿着小区跑了一圈? (3)辨析: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这样才是跑满一圈。一圈在数学上也叫一周。(板书:一周边线) (4)引导:这条跑步路线就是小区的一周边线。 二、概念形成:活动感知,建构周长概念 1、认识书签周长 (1)操作:让学生指一指一周边线、打印一周边线。 (2)对比:仔细观察,你认为谁的一周边线最长?谁最短?

(3)揭示:看来一周的边线有的长,有的短,它是有长度的。在数学上我们就把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叫做它的周长。出示课题:认识周长。 2、指一指物体表面周长 (1)操作:指、说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引导:你能像这样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学生回答)在你课桌物品上,请你也找一个面,试着说出什么是它的周长。 我们发现其实像这样物体某一个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那如果把摸到的面画下来, 还能得到形状各异的平面图形。 3、描一描平面图形周长 (1)设疑:这些形状各异的平面图形有周长吗?如果有,请你用水彩笔描出它的周长。 (2)引导:3号图形为什么里面不用画?4号图形为什么不用描。 (3)操作:通过补一补使4号图形变成一个有周长的图形。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在物体表面,在平面图形的表面都找到了周长。那他们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想不想知道? 三、概念巩固:操作测量,掌握周长概念 1.量一量,探索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1)设疑:这个三角形和正方形周长比,谁的周长长? (2)计算验证: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板书:量一量算一算) (3)组合:现在我们来变一变。chua,三角形爬到正方形上面去了。这个新图形的周长在哪儿呢?谁上来指一指。 (4)总结:通过计算发现,三角形周长是几条边长度和。四边形周长是(四条边长度之和)。那五边形是?六边形呢?任意一个多边形的周长该怎样计算呢?出示多边形各边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 2.围一围,探索计算曲边图形周长的办法 (1)设疑:这个圆片的周长,能用尺子直接测量吗?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3)组织汇报 (4)总结:有了毛线的帮忙,我们围一围、量一量就能知道更多物体表面的

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教案首页

认识钟表 执教:抚州市宜黄县实验小学李敏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91、9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会辨认时针、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识钟面。 1.播放声音,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钟表“滴答”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见过钟表吗?在哪里见过? 师:钟表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时间) 师:钟表有这么多用处,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2.认真观察,认识钟面。 师:现在老师手中就有一面钟,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上都游侠什么呢? 师:钟面上有12个数,这12个数每个数在钟面上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课件演示:按顺序出示1~12。 师:每两个数之间的间隔咱们叫做一个大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生数)课件演示:依次出示12个格。 师:钟面上还有两根针。 课件演示:时针、分针。 师:长一点的是分针,短一点的是时针。 辨认实物钟上的时针、分针。 师:请取出学具针,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师:老师还发现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做运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时针和分针时超哪个方向运动的呢?(课件展示) 过渡:认识钟面,现在让它带我们去看看“乐乐的一天”! 二、动手动脑,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课件出示:乐乐刷牙画面 师:乐乐什么时候在刷牙?(7时) 师:7点,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说,数学上7点叫7时。 板书:7时 师:说一说,7时,钟面上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课件演示:7时钟面。 分针时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 2. 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1. 剪一剪。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卡通头像图片(电脑演示:三幅卡通头像图片),认识它们吗?在三幅卡通头像图片中,你最喜欢谁就把它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学生拿出图片,剪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头像。 2. 说一说。 讨论:你是怎样剪的?(沿着头像的边剪的)学生互相评价剪出的作品,体会头像的边的意思。 小结:沿着头像的边剪,就是沿着头像四周的边线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头像四周的边线吗?(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间互相指一指) 揭示:头像四周边线的长就是头像的周长。(板书:认识周

长) 二、提供实例,认识周长 1. 教学例题。 出示游泳池图:这是一幅儿童游泳池图,你能指出它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游泳池图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出示树叶图:你能指出树叶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这片树叶四周边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 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还能指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某一个面四周的边线吗? 学生可能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课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体的面的边线,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谈话: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在书上第62页第2题上描一描。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评价。 提问:我们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什么?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认识钟表—整时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2、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模型大钟面,课件。 学生:学具钟面(人手一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一起听首歌。教师出示课件(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你知道可以用什么看时间吗? 生:钟表,闹钟,...... 师:你们可真聪明!猜对了!接着,老师带着大家到钟表店里去逛一逛。(教师用课件出示出来。) 师:你们看,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钟表。有可以在墙上挂的挂钟,有可以放在桌上的座钟,还有手表,电子钟,秒表,......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板

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初步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模型大钟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同桌交流。 师:谁能到前面来给大家指指在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展示他的发现,有12个数字,有两根针,......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吗? 生:时针,分针。 师:怎么来区别时针和分针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自己的小钟表,同桌交流。 生:分针又长又细,时针又短又粗。 师:真棒!请大家一起来齐读两遍。 师:那我们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对,时针和时针要有规律的转动起来才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那它们是怎样转动的呢?(课件演示)咱们一起用手比划比划。以后我们把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相反地叫逆时针方向。 2、认识整时 那么现在我们就试着认一认下面这个钟面上的时间。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说:这是早上7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师: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生说略)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师: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小学一年级-三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合集

一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集合一、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分 分时分

()()()()()

时分时分时分 ∶∶∶ 时分时分时分 ∶∶∶ 二、先拨一拨,再画一画。 5时20分 9时15分 10时半 18时36分 12时25分 6时05分 5∶12 8时57分 三、填空。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说1时=()分。 3.时针从“2”走到“5”走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钟。 4、钟面上有()个数字,()针和()针。 5、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

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8和9之间是()。 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7、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8、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9、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10、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11、 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12、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13、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14、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 时()分从家里出发。 15、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 能不能准时赶上?() 16、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下午上课的时间是() 时()分。 17、1时=()分 70分=()时()分 180分=()时 80分+40分=()分=()时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四、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 4.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 【篇一:三年级《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 三年级组杜广强 【教材分析】 “周长”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的内容。这一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 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是在学生认识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 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教材通 过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帮助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 紧接着呈现几位同学小组讨论的情景,有的用绳子围树叶,有的用 尺子量数学书封面的边,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实际 含义。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逐步感知了周长的含义,体会到周 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后一节课长方形、正方 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设计理念】 本课在展示课程理念中试图突出两个重。一是重操作和探索,让学 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去思考、探索、实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 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本课安排了感知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层面是感知层面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描一描、说一说、指一指获得感性知识;第二层面是操作层面的活动,让学生在获得 直接感知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测量画片和树叶周长的方法。二是重交流,力争组内、同桌、全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从 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 周长、理解周长概念,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 间观 念。

认识钟表和整时公开课教案)1(新)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例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两种表示方法(指针指示和数字指示),能认读整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拨表针)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表的外部构成,正确认识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难点: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生一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PPT出示谜语): “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钟表。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PPT展示谜底)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见到钟表,那么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生2: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吃饭……… 师:是啊,钟表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能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工作和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索新知 师:生活中的钟表是各式各样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下(PPT出示各个 钟表) 1.认识钟表 师:(师巡视,个别指导,同时在黑板上贴出空白的钟面。)(1分钟之后提醒学生收好学具) 生1:通过观察发现:这个钟面上面都有数字。(你观察的真仔细) 追问:有几个数字,(1,2,3….12,被分成了12个大格。)谁能上来摆一摆这些数字?(请学生上台贴) 师:(ppt上展示正确的数字位子)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找到这12

二年级认识钟表练习

认识钟表练习题(一) 一、我会填。 1、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分,是()小时。 3、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小时。时针从7到11,经过了()小时。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分钟。 4、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时()分,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是()时()分上课,()时()分下课。 5、1小时=()分,120分=()时K b1. Co m 6、()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3、学校秋游,8:00出发,9:10到达,路上用了()时()分。 4、上午8:00开始下雨,下了4个小时,( )时雨才停止。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3.看一场电影要2()。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7、我们放学的时间是11()30()。

三、判断。. 1、分针走一圈是1分。() 2、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 3、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2小时30分。() 4、钟面上最短的针是分针。() 5、电子表上显示6:45就是6时45分。() 6、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7、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 四、在钟表盘上拨出下列时刻 1、5:55 9:35 12:00 9:00 3:00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钝角的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形成锐角的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形成直角的是: 五、拓展延伸: 1、博物馆开放时间是上午8:00~下午4:30。 (1)现在是7:35,离开放还有多长时间?w W w .x K b 1.c o M (2)小明从家到博物馆要走25分钟,小明8:20从家出发,他到博物馆是什么时候?博物馆已经开放了多长时间? 2、小花猫从一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按这样的速度,它上到六楼共

认识周长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软尺、米尺。 学具:纸杯、长方形纸片、直尺、软尺、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激趣:孩子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第一次赛跑是谁得了第一啊?那我们来看看两只兔子赛跑,(出示情境图)谁会得第一呢?(让学生猜测)我们来看看比赛现场。 2、课件演示:两只兔子赛跑。提问:为什么不公平?(生答) 师:这都是由于周长的不同引起的。 3、揭示课题: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操作实践,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图形周长。(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手绢的周长。 出示一张白手绢,让学生观察,再出示一张镶有花边的手绢,让学生比较,那张更漂亮?为什么? 那我们给第一张手绢也镶上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手绢的边线,并指出:花边就镶在这些地方,围手绢一周的长度是手绢的周长。(板书)(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手绢的周长)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 出示“树桩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测量树桩面周长) 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实物)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树桩面的周长),并指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板书:树桩面) (3)出示树叶,指出树叶的周长。 (4)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指一指它的周长。(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窗框的周长、文具盒表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屏幕周长等)

认识钟表-整时

《认识钟表—整时》教学设计 李秀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钟表、学生操作用的小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一)师: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师:钟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认识钟表。 (二)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一)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自己手上的时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

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1.时针。时针在哪里呢,请你快到前面来找一找。对了,这根针叫时针,它长得什么样?谁来说一说。(师板书:时针:短粗)。分针:请学生到前面来指,说出长得什么样子。它和时针比起来细一些,长一些。(板书:细长) (1-12) 2.数:你领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板书数12个) 真有12个数,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大家觉得他数得怎么样?同学们请你从1开始按顺序数一数自己表上的12个数。 3.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按顺序数一数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二)出示图片,认识整时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师:哪些组的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认这些钟面上的时间的?生汇报。(学生互相评价)师引导。 (三)仔细观察,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汇报:得出结论。(生评价) (四)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五)学习电子时刻写法。 (六)小明的一天:对于整时两种写法的巩固,以及一天有

小学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集合 一、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时分 时分时分时分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再过5分是现在是::

()()()()()

时分时分时分 ∶∶∶ 时分时分时分 ∶∶∶ 二、先拨一拨,再画一画。 5时20分 9时15分 10时半 18时36分 12时25分

6时05分5∶12 8时57分 三、填空。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说1时=()分。 3.时针从“2”走到“5”走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钟。 4、钟面上有()个数字,()针和()针。 5、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 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8和9之间是()。 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7、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8、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9、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10、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11、 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12、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13、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14、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 时()分从家里出发。 15、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 能不能准时赶上?() 16、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下午上课的时间是() 时()分。 17、1时=()分 70分=()时()分 180分=()时 80分+40分=()分=()时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四、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 4.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 五、看谁连的对

认识钟表 整时 说课稿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整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的《认识钟表整时》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七单元85页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一般来说,一名6岁多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3、思维拓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让孩子们通过画钟面上所缺少的针、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谜语的图画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自己见过哪些钟的活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第一个步骤是说一说见过的钟面,再欣赏老师收集的各种不同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讲出来。同时观察老师收集的各种钟面,并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练习题26页

认识钟表专项训练(一) 班别:: 1、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 ()()()() 12 :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 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再过5分是 现在是::

2、用两种方法写时间。

3、根据时间画出时针。 4、根据时间画上分针。 5、根据时刻画出时针和分针。 6、小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请你用线连一连。

7、找朋友。 8、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 9、半个小时后是几时? 10、下面的时间对不对?正确的画“√”,错误的在()里改正过来。

10:00() 3:30() 12:00()1:30()11、连一连。 12、按照规律画出最后一幅图的时间。 13、哪个钟的指针转不了?画“×”。 14、下面哪个钟面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

认识钟表专项训练(二) 班级 【知识要点】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能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再过几分是几时几分。 一、填空。 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 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3、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4、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5、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6、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7、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时() 分从家里出发。 8、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能不能准时赶 上?() 9、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下午上课的时间是()时() 分。 10、1时=()分 70分=()时()分 180分=()时 80分+40分=()分=()时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 二、连线。

经历操作过程 领悟数学本质认识周长案例分析

经历操作过程领悟数学本质 《认识周长》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以及练习十六1、2题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西师版第六单元的第一个内容。内容包括认识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两部分。其中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的周长概念基础上的具体运用。认识周长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十六。其中例1是用“围一围”的方法认识生活中的封闭图形周长,例2是用看一看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周长的理解,例3是用量一量的方式,在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测量图形周长。 学情分析 “认识周长”是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内容,教材将它置于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之后,目的是要为将要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铺垫,将两个较为熟知的内容进行整合,产生新的知识系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应该明白“边线”的含义,因此学生在“摸一摸”“指一指”“量一量”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桌布树桩面 学具:纸杯、长方形纸片、直尺、软尺、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动物赛跑(课件展示) 师:孩子们,喜欢锻炼身体吗?这儿有3只小动物也特别喜欢一项体育运动,你们看看,猜一猜是哪项体育运动吗?生(跑步) 师:对!他们很喜欢跑步,今天,这3只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要来跑一跑,大家想看看吗?生:想 但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时带上这3个问题。 课件出示:(1)从哪儿开始跑的? (2)围着哪儿在跑? (3)跑到了哪儿结束? 师:接下来,我们可要根据这3只动物跑步的情况去一一解决,看仔细了。 课件演示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这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谁来回答?生:都是从起点开始跑。师:那第二个问题呢?(生:围着跑道边线在跑)板书:围 师:那第3个问题,谁先来说说小熊跑到哪儿结束?引导学生说:从起点出发围着跑道跑,又回到了起点。 师:也就是说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点上,是吧?那小熊到底跑了多远?生:一圈或一周。(根据学生生成:一圈也就叫做一周) 师:也就是小熊刚好跑了一周。板书:一周。 那小狗呢?(超过一周)那小老虎呢?(不到一周)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与写整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程性以及活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看钟表的整时 2、如何去写整时 教材分析: 这一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学习这一课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这一节课的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都要建立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对于生活经验的笼统要加以细化,即对新知识的细化:时针及其特点,分针及其特点,12个数字及其走向,读时与写时等等。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圣诞节到了,瞧,圣诞老人来送礼物来了,猜猜看,会是什么礼物呢? 生猜一猜,个别汇报。 课件出示钟面。 师:瞧,圣诞老人送来了一个小闹钟呢,小朋友,你知道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生:看时间的。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1、课件出示钟面 师: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钟面上有1到12的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一根长长细细的针和一根短短粗粗的针。 2、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板书:分针、时针)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华蓥市双河小学张群兰 教具准备:课件、茶叶筒、软尺、11个长方形和11个三角形。 学具准备: 1、直尺或三角板 2、软尺 3、课堂作业本 一、引入课题(5分) 1.师:深秋时节,秋风瑟瑟,落叶纷飞,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告别了树枝,洒落在广袤的大地上。此情此景,让外出游玩的小蚂蚁、小瓢虫们无比感伤,他们三个一道拾走了一片又大又漂亮的叶子留作纪念。半道上,红色的瓢虫突发奇想,说要与大家一起玩个游戏,于是他们三个约定,各自沿着树叶跑一周,让自己记住树叶的外形。(板书:一周)约定好以后,红色瓢虫首先自告奋勇,选择了叶子的根茎处作为起点,来开始它的行程。红色瓢虫跑完后,小蚂蚁也从这个起点出发,开始跑起来了,咦,小蚂蚁在这里停下了。轮到绿色瓢虫了,它跑起来虽然慢吞吞的,但看得出他非常地不怕辛苦,在这里才停下。 2.师:同学们,看了三个小动物的游戏行程,你有什么发现?他们三个都按规则沿着树叶跑了一周吗? (蚂蚁的游戏行程不足一周;绿瓢虫游戏行程超过一周;红瓢虫游戏行程正好一周; 3.揭示课题:像红瓢虫这样,从起点出发,绕树叶边缘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就正好是一周。他所跑的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10分) 1.观察桌布。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这张桌布的“一周”吗? ①抽1名学生上台指桌布周长。 ②再抽另一位学生,要求另外选择一个起点。 师:两位同学指桌布一周时,虽然起点确定得不一样,但都是从起点绕桌布边缘又回到了起点,他们所指的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布的周长。(板书:长度)屏幕揭示: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学生齐读) 师:如果要给这张漂亮的桌布镶上花边,花边的长度也正好是桌布的周长。2.观看树桩面。 师: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抽生上台指树桩面的周长) 屏幕揭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是树桩面的周长。 3.摸一摸。 师:不仅桌布和树桩面有它的周长,同样,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也有各自的周长,比如数学课本,你能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吗? (课本封面一周的长度是课本封面的周长) 4.学生举例。 师: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周长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形(6×4)、正方形(8×8)纸各一张; 学生:2张题单,各种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 一、概念探究 导入: 课件展示:三个不同形状(长方形、圆形、五角星)的花坛,3只小动物以同样的速度分别绕各自的花坛走一圈。 师:猜一猜:谁最先回到起点,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争执不下。 教师课件演示他们的行走路线。 师:猜对的同学都非常高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瞪大眼睛望着老师) 认识图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花坛的图片,用手指一指哪是它的周长?(学生借助图片描画周长)借助图形说出它的周长 课件演示:先隐去花坛显示出长方形、五角星,再顺次出示各边的长度。 请说出三角形、五角星花坛的周长 师:同学们,长方形、五角星的周长周长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我们如何来求呢? 生一:用线围一圈,再量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二:让圆在直尺上滚一圈。 教师课件展示: 师:长方形、五角星、圆形都有周长,角有周长吗? 课件出示四种图形。 学生各抒己见。 师:角和其他的图形有什么区别? 生:长方形、五角星、圆形绕一圈都可以回到起点,但角不可以。 师:图形符合什么要求就有周长了? 生:围起来、没有缺口、可以绕一圈。 师:这些图形我们可以叫它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二、算法探究: 给出一个图形,你会计算出它的周长吗?(电脑出示图形) 让每个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动手测量,并尝试计算上面各图形的周长。之后,进行汇报和交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尺、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察操作,初知周长。 1.摸一摸。 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快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谈话: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周长)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 2.找一找。 出示挂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指名说一说,动态画面演示出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谈话:游泳池池口黑色的边线长就是池口的周长。组织学生独立指出课桌桌面,三角尺的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 3.围一围。 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图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4.教学“试一试”。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 (2)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3)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二、量量算算,理解周长。 1.描一描。http://w ww.x kb1. com 出示“想想做做”第2 题中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上图形的边线。 展示交流学生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