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定干

浅析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定干

摘要:悠悠的历史缔造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国书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流勇进,历经千百年的变化造就了不朽的中国书画艺术。本文从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史出发,简要概述了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详细解说了我国书画艺术中的历

史文化价值含义,并且对新时期推动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最

后就传承和创新我国书画艺术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国书画艺

术的传承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书画艺术;传承;发展

前言:书画艺术集中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

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化科

技的崛起使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新的时代下,对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

与发展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书法艺术

历史上的书法艺术大致分为书法的产生、发展、成熟和个性化发展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商代中后期,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甲骨文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大小变化,疏密有致,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第二个时期,秦统一后,文字统一,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小篆;结构较为

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便于速写的草书蓬勃发展,为书法艺术的

成熟奠定了基础,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

成熟时期,博大的气象使当时的书法多体现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其中,书法艺术成

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第四个时期,宋以后,我国的书法

艺术进入个性化发展时期,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

发挥个性为主〔1〕。

(二)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的历史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

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

望以及用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秦汉王朝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其画风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

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但是

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

莫高窟等壁画。

隋唐时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

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

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进入鼎

盛时期。宫廷绘画盛极一时,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

特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采、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强调抒发主观情绪,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

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2〕。

二、我国书画艺术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含义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分析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朝代更替、时代变迁,留下的不仅是五千年的历史,更是五千年的文化。仅从思想文化上讲,儒家、道家、墨家等

诸子百家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造就了不同于他国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是影响深远,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添姿加彩。

(二)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

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载体〔3〕。我国的书画艺术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是国家的精神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 发表时间:2017-07-19T14:02:12.10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作者:杨晓翔[导读] 人们对个性化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突出,环境艺术设计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明显。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实用艺术与大众艺术两方面的元素,发挥着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或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要。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个性化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突出,环境艺术设计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明显。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影响因素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环境而开展的设计活动,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居环境。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艺术与环境相结合,艺术的塑造空间和实体。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很好地把握人与环境的空间关系、比例关系、尺度关系,能够很好地运用色彩因素及材质肌理等因素进行设计,来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环境的需求。从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艺术与环境的依存与融合,同时也可体会和感受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观念。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所能感受到的诸多事物都有关系,包括城市规划和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包括建筑和室内空间的设计,还包括壁画、塑像、架上艺术等相关艺术作品的设计与运用,同时也包含室内的相关设计。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关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艺术设计,对人居环境的改善有着一定的引领作用,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艺术。 二、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的特征 1.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在实用性方面表现突出,强度艺术与功能,具有服务属性。换句话说,环境艺术设计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环境本身。需要重视服务性和实用性,在完成相关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环境使用者的利益与需求,做到既注重环境的实用性、自然性或生态性,又对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加以重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环境中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2.无害性与积极性的协调统一。无害性主要是指设计时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生态性,既要体现出对环境空间的审美创造,又要满足人们生理上对环境生态的依赖,使设计作品能够让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不管是对自然还是人类的生活环境来说都体现出无害性。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非常重视无害性与积极性的协调统一。 3.多样性与整体性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人群,空间环境的营造是多元的。它表现在功能、文化、造型、风格的多元化,还表现在技术、材料、工艺的多元化。 多元化丰富了环境的构成,同时也会使空间构成显得丰富而杂乱,为此,环境设计作品无论大小都需要在作品设计时注重环境的整体性,注意协调区域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设计理念方面既要有个性、有特色,还要注重整体性、合理性或科学性。因此,多样性与整体性的协调统一可以被看作是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4.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二者不可分割,都是需要满足的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在营造审美意境的同时,对于功能的考虑要以实用为目的,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更加丰富人们对环境空间的审美体验。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还具有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特征。 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风格化因素。一方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环境主体的建筑就是风格最为多元化的载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政治环境下都会产生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它们限定了环境的风格特色,在一定的时期里代表着所谓的时尚的风格。另一方面,设计师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来反映其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风格特色的把控,由于设计师自身专业及文化修养的差异性,在进行设计时,风格化对于个性化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2.功能性因素。空间功能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环境的使用质量。设计师进行设计时要将环境的整体因素考虑在内,基于实际需求来有效地提高空间使用功能,分析或研究空间的形态构成,对其进行拓展,以此来体现个性化的功能因素。 3.整体化因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体现出实用性或科学性,同时也要具有艺术性。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科学性体现在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艺术性则体现在环境形态的构成和设置上,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在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设计表达时,需要考虑整体化因素,会对设计师个性化表达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关注到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其专业特色在于运用艺术个性来改善环境和发展环境。这也正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的特点。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是有限的,是在环境整体性基础上的个性。环境艺术设计在促进环境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多个方面的优势,在整体性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性来拓宽环境的内涵,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进而发挥其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阳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发展[J].艺术品鉴,2015,(10):33-34。 [2]王荣华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个性化[J].戏剧之家,2014,(3):241-241。

浅析中国汉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3951818.html, 浅析中国汉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作者:杨志刚 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09期 摘要: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散聚着祖国大地的古代雕塑艺术,是我们伟大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遗产。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很多文化艺术被湮没了,而凝聚民族文化 精神的硬质材料雕塑作品却被保存了下来。成了众多艺术文化中的至宝。也可以称为一部珍贵的 " 石头书" 他生动的记录了东方民族的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文化精气神。雕塑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之一,从古希腊时候的维纳斯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到米开朗基罗、罗丹的青铜雕 塑,再到现代的亨利摩尔雕塑。贾科梅蒂的架上雕塑。书写了人类艺术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中国汉代的雕塑艺术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也是东方美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凭藉着点 雄浑厚朴、神情兼备和不同材质的表现与运用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并且在传统艺苑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汉代雕塑;造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J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09-264-01 Content Abstract:inthevastlandofChina, theancientsculptureart thatgathersthelandofthemotherlandistheculturalandartistic heritage ofourgreatnationforthousandsof years. Under theerosionofalong history, manycultures andartshavebeenannihilated. Butthehard material sculpture whichcondenses thenationalculture spirithasbeenpre- served,hasbecomethemostpreciousartculture. Itcanalsobecalledaprecious"stonebook"hevividlyrecordedtheorientalnation's aestheticorientation. Andthe nationalcul- turespiritspirit.Sculptureisoneofthegreatestartof mankind,fromthestatueofVenusinancientGreecetothe statueoftheSphinxinancientEgypttothebronzesculptureof MichelangeloandRodin.AndthentothemodernHenryMooresculpture.Giacometti'sscaffoldingsculpture. Hewroteabrilliantchapterinthehistoryofhumanart.The sculptureartoftheHanDynastyinChinaisthemostuniqueorientalartintheworld. Itisalsooneof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of Oriental aesthetics. It hasbecomeaninde- pendentartcategory byvirtueofitsstrengthandmagnanimity,itsexpressionandapplicationofdifferentmaterials,andithasaveryimportantpositioninthetraditionalarts. Keywords: China; Han dynasty sculptur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1 雕其形、塑其美:雕塑艺术的发展 雕塑作为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表现之一。一方面,雕塑和人类的文明是相伴而生的,从远古旧石器时代打制石质工具开始,边开启了伟大的雕塑历史,成为雕塑艺术的源头;另一方面,雕塑又是少有一种能够经受的了时间涤荡并乘载文化意蕴的一门独特的艺术。早在人类社

居住区建筑与环境——中国传统住宅的传承与发展

居住区建筑与环境——中国传统住宅的传承与发展【内容摘要】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人们越来越关注景观环境,特别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居住区环境,因为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探讨居住区的景观环境,研究居住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规划居住区的必要。我国从古代就开始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古典园林不仅仅是古人留下的艺术品,也是现代居住规划中值得借鉴的典范。 【关键词】景观、建筑、生态、人性化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人们越来越关注景观环境,特别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居住区环境,因为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最重视的是建筑的使用与功能,建筑周围景观往往被当成建筑的附属而被忽略。因而探讨研究居住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规划居住区的必要。中国的古典园林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及其巧妙,真正将建筑与环境自然结合。 一、中国传统住宅环境 古人对于住宅很早的就开始有了户内和户外的生活要求。有条件的人家,家中必有园,而一般人家的户外活动空间即为庭。什么是庭呢?《玉海》中说:“堂下至门,谓之庭”。我国南方典型住宅建筑类型:即建筑沿中轴线排列,每有一厅堂,在堂前就围合成一个极小的内庭,俗称“天井”。而北方最典型的住宅建筑莫过于四合院了。

不管是“院”还是“庭”,除了用来满足住宅的通风、采光要求,同时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可在其中栽培花木,点缀环境,这样就创造出优越的户外生活条件了。 大一些的私家园林,对于建筑与环境景观的处理方法就更多、更巧妙了。所以说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注意居住环境中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园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建筑与山水要素、植物要素达到完美的融合。 1、园林建筑与植物 首先古典园林中多依附侧墙来建造亭台廊榭,外轮廓充满了起伏与变化,此外加上建筑周边林木的高低迭起,使二者和谐共处于一体,形成此起彼伏,极富变化的节奏感。其次,建筑可起到背景、框景的作用。古典园林中多以墙为纸,以植物为画,构成像“海棠春坞”这样的小景。园林建筑是静的,而植物是动态的,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姿态,植物不仅丰富了建筑构图,也赋予建筑季节感。可见古典园林建筑与植物相互因借,相得益彰。 2、园林建筑与水 古典园林中水是不可缺少的,几乎“无园不水”,故有人将水比喻成园林的灵魂。大面积的水域能给人空间广阔的感觉,曲曲折折的驳岸,时而远离、时而靠近构筑物,让岸边的空间极富变化。同时,岸边建筑倒影水中,虚实对比,协调相容。 3、园林建筑与山石

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文化和艺术之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犹如一只常开不败的鲜花怒放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中。然而面临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如何衔接传统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这是书法文化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书法的历史演变 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王朝,共计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这~时期的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的发展。从开始的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的出现至篆体、隶体、楷体等书体.在数百种杂体中筛选淘汰逐步定型。 从秦始皇统一大业后,丞相李斯在大篆基础上创造的秦篆到魏晋时代的篆、隶、真、行、草诸书体日渐完善。在这段时期内更是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再看唐代书法家将草书之狂放不羁、篆书之圆润瑞丽.行书之风骨清婉推向极致和宋四家苏、黄、米、蔡,行草、楷皆备。在之后的元、明、清时期,中国书法都有自己的特色。当时的书法代表人物有赵孟颛、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唐寅、朱耷等等。 二、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创新是最好的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书法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值得所有关心书法的人欣慰的事情。它表明,中国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天依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参与者及受众,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当代书法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弱化、变异,书法创作外在形式的张扬与内在文化的萎缩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应怀有一种忧患意识,保持传统,坚守文化,使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的时代得以传承与发展。 繁荣书法艺术,首先要正确对待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古人将书法的技巧创造得几乎尽善尽美,今天的书法艺术远没有达到历史上的高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实现书法创新,继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继承为创新找到根据、把握方向,创新为继承展示成果、注入活力。一方面,我们要研究经典,继承传统。书法要继承传统技法,坚持书法本源,克服美术化倾向,提升书法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合理创新。所谓合理,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打着创新旗号,任意丑化汉字。所以我们要确立书法艺术标准,净化书法创作环境,加强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抓好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结合汉语教育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读、写能力,培养对书法的兴趣,涵养学生文史方面的知识。另外还可以以孔子学院为载体,从普及汉语入手,吸引世界各国更多的人学习书法。使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同时,也要以书法为纽带,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两岸书法的交流,增强民众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每当我拿起《玄秘塔碑》的时候,我既感受到自己对书法的喜爱,也感到了肩上的重任。中国书法这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中常开不败的鲜花,一定有它更美丽夺目的一天。 参考文献: ·由“狂飙突进”到“重温经典" ——改革开放 3 O年中国书法发展回顾与思考 刘宗超(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 7 1 0 0 2 ) ·论传统书法艺术演变王学俊(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培养书法思维,传承中华文明----黄循龙

浅谈中国书法艺术之美

浅谈中国书法艺术之美 古人云:“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国书法有它独一无二的艺术美。它对美学追求和对艺术真谛的把握,使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美学家赞叹不已。西方现代艺术更是把书法奉为楷模。从中国美学自身系统来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书法美学包含了可与其它各门艺术相通的最基本的审美规律。可以说,不懂书法美学,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可见,对中国古代书法美学进行研究、学习,不仅可以把握书法美学自身的系统的本质规律,而且对充分理解中国古代艺术和美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是大有裨益的。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在艺林中独树一帜。当人们涉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时,总会感觉到中国的传统书法有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且高深莫测。书法作品像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一样,能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神秘而和谐的精神世界。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的具体形式。书家的笔法、笔墨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堪称为中国美术之魂。 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浅谈学校中的红色文化传承

浅谈学校中的红色文化传承 夏邱中学王燕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当代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知识主体和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中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在各学校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提升中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应该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把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要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形势,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的模式;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模式传播红色文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红色文化;校园;教育与传承模式;文化传承爱国主义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它既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纪念地、标志物、标语、规章制度、文件文献等;也包括革命历史、革命照片和艺术图片、革命文学、革命歌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不仅蕴藏着革命

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热情和高尚品质,而且承载着红色的历史、革命的精神、光荣的传统、思想的境界。具体的说,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物质形态,指革命战争年代留下来的革命旧址旧居,以及诗歌、歌曲、戏剧、标语、出版物和革命文献等历史遗存;二是精神形态,指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语言、中国气派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 二、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而且红色文化对于提升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中学生沿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和深造。“少年兴则中国兴”,中学生只有具有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浓厚的爱国激情,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业才能早日实现! 2、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整个社会生活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也必须丰富多彩。你可以唱红歌,也可以唱流行歌、唱通俗歌。但是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必须弘扬主旋律,必须正面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就是我们必须弘扬的文化主旋律。 3.红色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永葆青春、与时俱进的。像延安时期的红色文化就吸纳了西北文化,苏区时的红色文化则融合了客家文化,当时很多文化形式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比如把西北民歌改编

[美学,艺术设计,内涵]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涉及美学、哲学、建筑学、工程学、设计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美学特征是其重要的艺术灵魂。可以说,美学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纲”,抓住纲,就能纲举目张。因此,系统地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同仁们一些启示。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人们创作出具有科学的生存环境的一种艺术活动。它的美学内涵蕴藏在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空间之中。一个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适应人的行为需求、具有独特风格的空间特征和文化意蕴的和谐统一的空间艺术整体,可见环境艺术设计是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体。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我们在旅游时看到的许多风景,大部分是经过设计师在原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而得来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系统的艺术设计来增加场景空间的美感。不管是室内设计还是室外设计,努力地使空间环境具有美的时代感是环境艺术设计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人们运用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来愉悦身心、美化生活。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体现是设计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主要通过色彩、景物造型、特定的装饰等来体现环艺设计中的美感;通过不同颜色的相互融合、相互排斥、相互混合或者相互反射,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引起人们的联想,使环境艺术设计达到有效、积极的心理审美反应。例如,绿色让人感觉清新,红色让人感觉热情,灰色让人感觉忧郁,橙色让人感觉明媚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增加了更多的人文色彩。不同的装饰能够突出不同的景物特点,增强设计的表现力,不管哪一种形式都能够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不同的美学特征。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才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完整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特征的表现具有完整性。“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环艺设计的重要核心理念就是环境整体意识的确立,通过整体意识的综合表现来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诸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要求的美感是能突出各类空间的艺术特征,又能将其统一于环境艺术空间的整体之中。此处的“完整性”不但是指单个设计的完整性,还要求它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每个设计构成建筑组群,同时又是作为该组群的一部分而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总是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从美学的角度

浅析大足石刻的思想与艺术

浅析大足石刻的思想与艺术 摘要: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 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 石刻因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石刻艺术;宗教;思想内涵 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 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上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人类石窟艺术上的最后一座丰碑。从唐朝开始开凿,主要石窟是宋朝开凿完成的。作为一个宗教造像群,大足石刻能在石窟艺术 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原因不光是其高超的石刻技艺以及宏大的造像群,更是由于其 融合了“道”、“释”、“儒”这三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宗教,这是中华民族包容 思想的具体体现。纵观世界上各种宗教的斗争,多数是血腥与残酷的,即便是同 样信仰基督的基督教,他们分为“东正“、”天主“、”科普特“以及更多的分支,互 相视之为异端,对其他教派进行残酷的镇压与斗争。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宗教最 和平的国家,即便有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斗争。从大足石刻这种宗教相融 能真切可以看到中国的宗教的和谐与包容。 现存的大足石刻主要以宝顶山与北山石刻为主,宝顶山的石刻更多的是“释“、”儒“相融的体现,而北山更多的是”道“、”释“两家的相融。每年的农历二月一 十九,大足会浓重地举行香会节,人们多会到宝顶山去争得子时香以求得平安与 吉祥,这一习俗延续千年,人们在朝圣的时候一样对三大宗教的各路神灵一视同 仁共同祭拜,在农历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也会有类似于香会节的祭拜活动,这三 个日子都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大足人最为信仰的就是观音菩萨,很多事情都会请 观音菩萨庇佑。这是大足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习俗,这寄托着大足人民对平安幸 福的追求的淳朴民风。与其他大多宗教的礼拜祭祀不同,这种祭拜并没有这么正式,无论是否信教无论男女老少甚至是否相信这一切都能参与,没有任何传教之 倾向。我家就在南山脚下,这些节日的主要地点就在宝顶与北山,自打小时候到 高中在市里面读书前,每逢这些日子全家人都会上北山烧香拜佛,每逢这些日子,山上专供烧香蜡纸烛总是烈火不灭,鞭炮声不绝,好不热闹,除了祈祷之外,这 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更是增进家人感情的大好时机。 无论如何,虽然石刻是宗教融合的良好体现,但终究是以佛教为主,佛教也 有众多分支,有些更多地倡导通过个人修行以接近佛之境界,有些更倡导通过念 佛等形式普渡众生。大足的佛家思想更加倾向于后者,这也是整个中国佛教的主 流思想,就算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积攒功德,它更淡化了“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这一佛家思想,而更加强化了因果报应的这一观念倡导人们行善,积攒功德, 以得到一个美好的来生的思想。大足石刻以“密宗”为主,但也将禅宗,净土宗, 华严宗等派的思想融入其中。大足石刻集“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别具一格。是不可 多得的中国三教融合的研究参考资料。大足石刻不仅有规模巨大的佛教总爱想和 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石窟造像中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有为数众多的两教,三教合一的雕塑。大足石刻的这钟文化现象作为实物例证,反映出在中国文 化史上儒、道、释三家长期以来的既斗争有融合,到宋代“孔,老,释迦皆至圣”,

浅谈中国书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书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所学专业:艺术设计 准考证号:240707300015 学生姓名:孔浩 指导教师:钱涛 二0一二年八月

浅谈中国书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准考证号:240707300015 学生姓名:孔浩 指导教师:钱涛 摘要:中国书法、绘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章概述了中国书画的简单历史和中国书画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平面设计的现状。并从中国书画的特点入手浅析了它们同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举例证实了合理运用中国书画元素能够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书法中国画平面设计运用

Discuss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the modern plane design application value Abstract:Chinese calligraphy, painting has a history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impl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history and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lastic arts of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m. Briefly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graphic design. An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re analyzed them with the modern plane design relationship, for example proved reasonable us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lement can add artistic charm,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words: Chinese calligraphy Chinese paintings graphic design use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建特色校完方案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构建特色校园 -----新华书店希望小学 为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有特色,铸就校园浓郁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县教育局打造特色学校、注重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根据本校本地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优势,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以“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拟定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石塘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我校结合实际开展红色乡土教育,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经典文化及红色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展现地方文化,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进乡土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三、特色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 1、特色学校的工作的基本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内涵特色发展,建设红色校园 依托两个载体:活动为载体、班队为载体 促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队集体建设。 突出四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 特色校园的创建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 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2、培养目标: 了解并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优良传统,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起点,逐步培养“自信、自尊、自主、自强”的人格意识;以“细节养成、积淀习惯”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文明守纪、孝敬感恩、积极上进,为自己一生负责”的卓越品质,最终成为“重健体、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会创新”的时代新人。 四、实施途径与要求 (一)德育理念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 一、创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创意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文化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制约,现代设计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脱离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融使用功能、享受功能、欣赏功能于一体,是历史文化与科学技术对现代设计文化提出的高要求。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时刻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 文化一直被设计界所瞩目。设计是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物中,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切文化层面的东西都会通过设计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设计的产品,通过自身的存在,向大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其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审美经验物化的过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具有文化与艺术含量,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享受需求,而且还应有欣赏功能。设计是在文化的基础上设计,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用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它包括广告、建筑、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出版、多媒体艺术、工艺品、影视动画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它通过强调创造性与个性,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和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证明,今天的艺术设计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和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创意的艺术价值也愈加得到重视和彰显。在这种形势下,艺术设计对于产品走向市场、创造产品附加值以及文化建设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艺术设计来说,“创意”是核心要求,那么“产业”则指明了设计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而发展,能够使其内涵的界定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土壤,为艺术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将造就艺术设计的繁荣。同时,艺术设计的繁荣也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润。

浅谈近代中国的艺术发展历程

浅谈近代中国的艺术发展历程在2012年,回顾一下中国近年来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差异巨大、彼此矛盾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共存。它们纠缠杂糅在一起,形成一道奇异的共生景观。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孕育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一、85新潮美术运动的影响 对当代中国美术,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火热记忆。尽管到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它在褒贬难辩的争吵中匆匆落幕。但仍然给整个美术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对90年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事隔十多年,我们已经能以较为冷静客观的目光评价这场运动。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文革”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是一次向美术艺术本体回归的潮流。80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美术”话语权力压抑,获得解放的美术界表现出对美术艺术本体——形式和情感因素的强烈渴望。伤痕美术、惟美画风、乡土自然主义一时间成为潮流。但是时代并没有赋予它足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充分稳定的环境,随着85文化运动的兴起,它很快就被卷入了这场急风暴雨式的文化思想运动中。 85新潮美术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群体和宣言的众多,写着不同道德理想和艺术主张的旗帜在彼时的美术界触目皆是。伴随着文化热潮中西方哲学文化艺术理论的大量引进,清算传统文化、呼唤现代人文精神成了美术界压倒一切的声音。但是在当时,等待他们的只有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85新潮美术运动对后来的中国美术仍然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 85新潮美术运动确立了当代美术作为文化批判与重建之一员的角色地位,其自身实践是对这种角色意识的极端张扬。作为85文化运动的一部分,85新潮美术运动具有浓重的文化关怀倾向是必然的。事实上,艺术家的文化关怀不仅是一种文化发展策略,更是美术作为人的精神显现方式这种特殊属性的必然要求。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证明特别是在文化蜕变时代,艺术不可能是自足的文化存在,担当理想与道义是它无法回避的使命和责任。同时,85新潮美术运动中对西方艺术思维和艺术手段的大量引进和搬演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 进入90年代,在文化界陷入徘徊转入沉潜状态的同时,另一场意义的变革不事声张地在这块土地上悄然展开,这就是物质生存方式的逐渐改变。消费成了新的时代生活主题,工作之余人们已不再愿意聚起来谈论,而是涌上街头,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书店里曾经是一代人精神食粮的诗歌、文化理论书籍少人问津,热销的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游戏光盘;通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整个社会的运转节奏,也改变了人们之间的联结方式,拓展了整个社会的视界,在网络铺天盖地而来的年代,抒情时代终于宣告彻底结束。 90年代社会物质生存方式的改变渗透到精神领域,使社会文化面目也逐渐蜕变,最为直接显著的,是日常生活中道德观念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漂移。90年代是一个真正在精神和心灵上无所期待的时代,人们不仅从理智也从情感上接受了救世主的幻灭,不再愤懑、伤感。开始从真实的下界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根基与动力。 90年代这种新的物质与精神现实,从两个方面对这个时代的美术风貌发生着影响: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李舜禹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李舜禹 发表时间:2020-04-07T10:11:52.3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作者:李舜禹 [导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建筑文化发展速度越快,其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 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天津 300381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建筑文化发展速度越快,其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本文就对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传承;发展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文化,在我国地域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建筑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年代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当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受到了大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 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之源,当今的建筑设计师,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因此失去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很难进行现代建筑的设计工作。通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价值观、审美观是不同的,这样才使现代的建筑呈现多样化;不同的地域才会有不同的特色现代建筑,体现着建筑师对某一时期文化风貌的理解。建筑师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依照历史的一些印象来进行加工、发展的,因此,现代建筑设计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综上所述,现代建筑设计只有在充分的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现代文化的发展特性,建筑设计师只有不断地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的进行现代建筑的设计工作。 2、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 2.1实用性 人们在谈建筑时往往关注其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尤其是在传统建筑建造时期,那时建筑与审美之间几乎不存在实质性关联,而且由于传统建筑设计思想都是通过一代代传承下来,其传承的完整性及系统性很难保证,对房屋样式进行创新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传统建筑形式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工匠关注更多的还是房子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是需要其他诸如功能、空间感及尺度是否满足居住需要来保证的。此外,传统建筑在空间和尺度的要求上往往有着统一的标准,只是功能根据居住的实际需要略有不同。因此,实用性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所在。 2.2哲学性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而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也强调了自然、人生、思想的统一,并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大特点。 2.3生态性 生态学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传统建筑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且比较注重水文、景观、气候等生态因素的全面考虑,从而建造融入生态理念的传统建筑物。另外,在实用主义、唯物主义、生态理念的影响下,生态性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要点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3.1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是对于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还是对于传统建造技法和材料的学习和继承。传统的建筑材料是传统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更加地多元化和多样化,可以选择的范围和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建筑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所以对于传统的建筑材料不能够一味地摒弃,需要进行研究、发展与应用。有些传统的建筑文化只能够通过传统的建筑材料进行表达,这种应用优势是现代建筑材料所不具备的。建筑材料能够完整地表达建筑理念,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需要重点考虑与选择的。所以近年来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尝试,如木质材料的应用、竹材的应用等,都是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3.2传统形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形制一般来说指的就是建筑的构造和外观特征,是传统建筑文化中外在特征的重要体现,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较为常见的3种传统形制是居住形制、传统园林形制和局部形制。但是在经历一系列变革之后,现代建筑体制与传统建筑形制明显形成了差异,现代建筑形制更多的强调建筑规整的重要性,这与传统建筑形制要求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若要将传统形制融入现代建筑中,依据现代建筑特点对其进行调整是在所难免的。研究者需要系统分析传统形制特点并总结归纳,深度挖掘传统建筑形制结构及建筑风格此类本质属性,根据研究结果将传统形制进行演化和调整,如此方能促成传统体制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局面的出现。 3.3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应用传统文化符号,可直观表述事物的概念,凸显内涵,进而深化公众对现代建筑的认知,了解其内在意义和价值。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特征和最突出的文化元素。但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寻求不同时代文化特征的融合,会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概括、提炼和精修,在保留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增添地方特色,然后重新塑造,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同时,还可完善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突出内涵。此外,在建筑设计领域,应实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目的,不能仅依靠设计的复古性特征和传统元素符号的重叠来达到目的,而是要全面体现传统文化符号的引申含义和艺术价值,只有切实掌握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才能进一步强化现代建筑设计效果,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求。比如,我国台北101大厦、上海金茂大厦和德国的凡尔赛宫等,都是合理应用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代表,其建筑设计极富文化内涵。当下,将传统文化符号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三个重要内容是:整体构造、建筑装饰和局部处理。 3.4色彩搭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传统建筑文化中,色彩的搭配既是突出元素特征的载体,又是彰显整体建筑风格的表现手段。传统颜色多以黄、白、赤、青、黑等常用色彩为主,如紫禁城的朱楼绿阁、苏州园林的白墙青瓦、徽派建筑的白灰色搭配等。根据传统建筑色彩搭配可知,建筑装饰色彩的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