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在文化部制定的十年规划的推动下,全国各昆剧院团新排了一系列新剧目,计有四十多个。本文以苏州昆剧院创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海昆剧院创演的全景式《长生殿》为例,从宏观角度考察昆曲传承发展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文中具体评析观众看好这两个戏的原因,从剧本整理、演唱艺术、伴奏音乐、舞台美术和演员传承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证,指出这两个戏既能以生动的活态展示出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及其深厚底蕴,又能与时俱进地注入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既坚守传统,又有所变革,使古典昆剧焕发了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18日在巴黎总部宣布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各地的昆剧院团备受鼓舞,人气飙升。文化部为此专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制定了十年规划;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又提出“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极大地激励了昆曲界的士气。那么,昆曲为什么能成为举世公认的活的人类文化瑰宝呢?今以青春版《牡丹亭》和全景式《长生殿》为例,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着眼,略叙一得之见。

一、昆曲的前世今生

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剧形态。它原称昆腔,又名昆剧,发源于元朝末年苏州府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特别是生、旦、净、末、丑各门角色的舞台艺术,精湛绝伦。它融合唱、念、做、打为一体,运用手、眼、身、法、步等高超的表演技能来塑造舞美形象,载歌载舞,雅致精到。自明至清,随着昆曲在全国各地的流行,南来北往的作家争相为昆曲的演出编写剧本,涌现了明清传奇的创作流派和大批出色的名家名剧。所谓明清传奇,大多是四、五十出的昆曲大戏。昆山人梁辰鱼曾创作《浣纱记传奇》,苏州人张凤翼写出了《红拂记传奇》。明神宗万历年间,剧坛双璧是临川人汤显祖和吴江人沈璟。汤氏富于才情,创作了《牡丹亭》、《邯郸记》等“临川四梦”;沈氏注重声律,写出了《义侠记》、《埋剑记》等《属玉堂传奇》十七种。

此时越中派的王骥德撰著《曲律》,吕天成撰著《曲品》等理论著作,推动传奇创作出现了热潮。如常熟人徐复祚写了《红梨记》,宜兴人吴炳写了《西园记》、《绿牡丹》等。而苏州派李玉写了《清忠谱》,朱素臣写了《十五贯》。他们能融合临川派与吴江派的长处,兼具才情与声律之“双美”,为昆曲的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初年,兰溪人李渔不仅创作了《风筝误》等《笠翁十种曲》,而且在继承明代昆曲理论的基础上,推出了个人专著《闲情偶寄》,书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记下了他自编自导的宝贵经验,为中国戏剧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圣祖康熙年间,昆曲创作出现了双子星座式的“南洪北孔”两位大家,那就是浙江钱塘人洪舁写出了《长生殿传奇》,山东曲阜人孔尚任写出了《桃花扇传奇》,双峰并峙,南北齐名。乾隆年间,昆曲鼎盛,折子戏大为流行,苏州人钱德苍编刊舞台演出本选集《缀白裘》,收录昆曲折子戏430折之多。乾、嘉之际,地方戏开始勃兴,当时评论家把昆曲称为雅部,把各种地方戏统称为花部。道、咸以后,在花部与雅部的竞争过程中,雅部逐渐衰落。1921年秋,苏州道和曲社的曲友们发起创办了昆剧传习所,聘请姑苏四大昆班之一的全福班老艺人执教,培养了一批“传”字辈演员,肩负传承昆曲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4月,周传瑛、王传淞担纲主演的《十五贯》进京演出,造就了一出戏救活昆剧的轰动效应。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昆曲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既充分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但也指出它濒临衰亡急需抢救保护的现状。2004年3月,中央批复了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建议》说:“像昆曲这样世界级的艺术经典,对它的抢救和保护必须保持它的纯正的经典品味。”“动用国家的力量来维护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维护民族文化经典的尊严,这是极其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这一举措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于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有着十分重大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这个文件的重要精神,文化部和财政部在2005年4月联合颁发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决定从2005年至2009年,国家财政每年投入一千万元,实施对传统剧目的整理保存,鼓励创新;同时加强人才的培养,在上海成立了“昆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在杭州成立了“昆曲创作人才培训中心”。具体措施是2005~7月举办了全国昆曲院团编剧培训班和昆曲旦行演员培训班,2006年8月举办了全国昆曲院团导演培训班和昆曲小生演员培训班,2007年7月举办了全国昆

曲音乐(作曲、鼓笛)培训班和昆曲老生演员培训班,2008年8月又举办了全国昆曲丑行、净行培训班。这种培养方式,每年持续进行,成效显著。在剧目建设方面,各昆剧院团除了抢救传统折子戏以外,又各显身手,编创了一系列面貌一新的新剧目。其中有些是剧团自筹资金或多渠道引资排演的,有些是“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专项资助的。综观2001年以来,各昆剧团新排了一系列新剧目,共计有四十多个,主要的如苏州昆剧院推出顾笃璜执导的传统大戏《长生殿》和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及郭启宏据《浣纱记》改编的新戏《西施》;上海昆剧团推出新编历史剧《班昭》和创新剧目《一片桃花红》,整理传统剧目《邯郸梦》和四本连台的全景式《长生殿》;浙江昆剧团推出新编历史剧《公孙子都》,排演移植新剧目《徐九经升官记》;永嘉昆曲传习所推出依据南戏名著改编的《张协状元》,永嘉昆剧团新排传统剧目《折桂记》和《琵琶记》;湖南省昆剧团推出整理本《彩楼记》,还有创新剧目《湘水郎中》;江苏省昆剧院演出依据南戏名著改编的《小孙屠》,以及精华版《牡丹亭》和整理本《绿牡丹》,还推出新制作的《1699·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演出依据南戏名著改编的《宦门子弟错立身》,以及新编的《百花公主》和《关汉卿》;香港京昆剧坊推出新编的《武松与潘金莲》;台湾昆剧团演出了新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传统戏《风筝误》,台湾戏曲学院推出新编自创的《孟姜女》,台湾兰庭昆剧团演出了整理本《狮吼记》等。这些新排剧目都取得了各自的艺术成就,这里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介,谨以“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昆”全景式《长生殿》为例,从传承发展的视角加以考察。

二、“苏昆”青春版《牡丹亭》三本连台的来历

汤显祖的《牡丹亭》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梦中情缘,完稿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原剧共55出,全本戏久已不演,苏州昆剧传习所从全福班老艺人身上继承下来的折子戏只有《劝农》、《学堂》、《游园》、《惊梦》、《寻梦》、《冥判》、《拾画》、《叫画》、《问路》、《硬拷》、《圆驾》等十一折。到了20世纪80、90年代,《牡丹亭》作为浪漫主义的经典名剧,受到了演艺界和观赏界

的青睐。从突出杜丽娘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出发,各昆剧院团新编新排了多种多样的《牡丹亭》本子戏。如江苏省昆剧院在1982年推出了张继青主演的单本五场,北方

昆曲剧院在1983年推出了蔡瑶铣主演的单本八场,浙江昆剧团在1993年推出了王奉梅主演的单本四场。上海昆剧团除了推出华文漪主演的七场和梁谷音主演的六场小全本以外,还排演了三十四出的大全本。

进入21世纪,在《牡丹亭》问世四百年之后,其演出形态又出现了新格局新气象。2003年2月,著名的旅美作家、昆曲评论家白先勇应邀到苏州昆剧院访问,提出了新的创意,他在海内外募集资金,动员并组织海峡两岸的文化精英与苏州昆剧院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作为总策划和总制作人,他的主旨是立足于昆曲的传承发展,他对“青春版”的构想有四层含义:第一,《牡丹亭》名剧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第二,起用青春俊美的青年演员来演出,这不仅与培养昆曲的接班人有关,而且与解决兴亡救绝的传承危机也密切关联;第三、从观众学的角度着眼,借“青春版”的号召力吸引并培植大量的青年观众,向校园进军,走向大学,再争取走向世界;第四,归根结底是为了振衰起敝,打开昆曲市场,推动古老的昆曲剧艺恢复青春活力,希望昆曲能永葆青春。

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表现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得到了理想的结合。剧本由华玮、张淑香、辛意云和白先勇集体讨论,对汤显祖的原著进行整理而不是改编,从原著五十五折中精选出二十七折,分上中下三本(九小时演完)。每本九折,各折的曲白完全是继承原词,只删不改。三本的主题定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以“情”字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折目如下:

上本“梦中情”:训女,闺塾,惊梦,言怀,寻梦,虏谍,写真,道觋,离魂。

中本“人鬼情”:冥判,旅寄,忆女,拾画,魂游,幽媾,淮警,冥逝,回生。

下本“人间情”:婚走,移镇,如杭,折寇,遇母,淮泊,索元,硬拷,圆驾。其中传统折子戏的精品均依原样保留,在唱腔方面也完全是继承原谱而不是重新作曲。为了显示剧情的时代背景,也适当选录了反映宋、金征战的戏,如上本的《虏谍》,中本的《淮警》,下本的《折寇》,既勾出戏剧矛盾的副线,又拓展了大花脸和小花脸等不同角色的表演空间。对于《春香闹学》(《闺塾》)、《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硬拷》、《圆驾》等传统折目中的经典唱段,纹丝未动,保持了原汁原味。至于其他各折,有清代乾隆年间叶堂的《纳书楹牡丹亭全谱》可依,乐师据情节的起伏作了些修饰和润腔的工作。此外,乐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渲染舞台气氛,设计了幕间配乐和舞蹈音乐,它们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

有了继承传统的本子和谱子之后,角色的搬演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恰好苏州昆剧院有一批青春年少的“小兰花班”艺员,特别是小旦沈丰英、小生俞玖林冒了尖。他俩风华正茂,扮演杜丽娘和柳梦梅确是珠联璧合。但“小兰花”毕竟稚嫩,还处在成长阶段,唱功做功尚未达到理想的水平。白先勇有鉴于此,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青春版《牡丹亭》剧组的艺术培训,特邀浙江昆剧团的首席小生汪世瑜担任总导演,江苏省昆剧院的首席旦角张继青担任艺术总监。他俩都是昆剧“传”字辈的嫡派传人,都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有了他俩的联手教导和优化组合,剧组总体水平的提高就有了保证。而且白先勇还敦请张继青收沈丰英为徒,汪世瑜收俞玖林为徒,特地举行了传统方式的拜师仪式,强调了师徒的传承关系。经过一年多的“魔鬼式训练”,终于排出了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三本。把老一代“传”字辈南昆正宗的演唱艺术传承了下来,维护了昆曲剧艺“正宗、正统、正派”的风格。

至于舞台造型和舞美设计,这是最大的难题。如果按照“一桌二椅”的传统方式来处理,那就显得过于简陋陈旧,不足以展示现代剧场的时尚气势,难以适应新生代观众的审美意识和鉴赏需求。如果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大制作、大包装,又冲击了传统观众欣赏写意艺术的思维定势,往往引起反弹。总策划白先勇权衡利弊得失,斟酌再三,为了使“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他决定在“古典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下,集合两岸各地的专家出谋划策。在舞台装置、服饰道具、舞蹈技法、书画布景、灯光设计等各个方面均有所革新,既保持写意、抒情、象征的传统意境,又放手打造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舞台场景,气象一新,满台生辉。

2004年4月29日,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剧组在台北首演成功,5月21日到香港演出,6月11日在苏州大学演出,9月17日在浙江大学演出,11月21日在上海大剧院演出,2005年3月7日到澳门文化中心演出,4月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出,接着到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演出。2006~9月,又应邀到美国加卅I大学四个校区巡演,回国后又到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演出。2007年从5月到11月,巡演于北京、西安、成都、兰州等地。2008年2月14日,又进京在北展剧场演出,接着在4月中巡演于武汉和合肥,6月中“走出去”到英国伦敦和希腊雅典巡演,8月上旬又应邀参与了奥运文化展演。至此,共演出一百五十多场,观众累计超过二十二万人次。剧组中的两位主角沈丰英(饰杜丽娘)、俞玖林(饰柳梦梅),由于得到名师张继青和汪世瑜的悉心教导,再加上经历了几年舞台实践的磨砺,演艺大进,已双双荣获第23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真是出戏、出人、出精品。

三、“上昆”全景式《长生殿》四本连台的来历

《长生殿》写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生死情结纠葛,作者洪异完稿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全剧共五十出,当时的昆班争相以全本献演。据金埴《巾箱说》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邀请洪舁到南京,观看了连演三天三夜的《长生殿》原真全本,轰动于时。掐指算来,这是三百年以前的盛事。到了昆剧传习所时期,传承下来的折子戏只剩下十二个:《定情》、《赐盒》、《酒楼》、《絮阁》、《鹊桥》、《密誓》、《惊变》、《埋玉》、《闻铃》、《迎像》、《哭像》、《弹词》。“传”字辈演员曾把这些折子戏连成本子戏,集折串演。20世纪80、90年代,北方昆曲剧院、浙江昆剧团和上海昆剧团都各自推出了《长生殿》的改编本,“北昆”在1982年演出的是五场加序幕、尾声,“浙昆”在1984年演出的是七场加尾声,“上昆”在1987年演出的是八场。到了21世纪初,苏州昆剧院又有新的举措,名家顾笃璜策划了上中下三本连台的《长生殿》。顾笃璜亲自整理剧本,并担任总导演和戏剧总监。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传统,以原汁原昧的舞台艺术形态展现出来,一方面继承已有的折子戏,另一方面挖掘、抢救那些被人遗忘的折子。他整理的演出本不是改编,而是节选二十七折,强化李、杨的爱情主线,淡化安史之乱的政治背景,所以不选《骂贼》和《弹词》。“苏昆”挑选了一

级演员赵文林饰李隆基,梅花奖二度获得者王芳饰杨贵妃。此剧在2003年得到台湾石头出版社董事长陈启德的鼎力资助,经过一年多勤奋排练,于2004#2月17日至19日在台北新舞台首演,一举成功。6月底在苏州公演,12月中到北京公演,此后又到南京公演,并应邀赴比利时巡演,大得赞誉。王永健《评顾笃璜的(长生殿)节选本》认为,这个节选本的优点是“取舍得当,整合合理,删节巧妙。经过苏州昆剧院的舞台实践,证明顾节本是一部既忠实于原作,又适合当今观众口味的优秀演出本”。但同时也指出,“其美中不足主要表现在基本上删除了有关抒发兴亡之感的折子”,因此建议增补李黾年演唱兴亡的重头戏《弹词》②。

这时候,上海昆剧团异军突起,有识之士把原任“上昆”团长的蔡正仁推到风口浪尖上,

要他出头露面竞演大制作的《长生殿》。因为蔡正仁得“传”字辈之嫡传,专工小生行当,特别是继承昆剧泰斗俞振飞擅演大冠生的衣钵。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扮演唐明皇李隆基的形态气质越来越出色,无论是唱工还是做派,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在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的巡演中,他被公认为扮演唐明皇的最佳名角和不二人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著名的笔杆子唐斯复看准了这一点,积极与“上昆”联手,经过多年的酝酿、琢磨,于2005年12月18日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拿出了她整理的《中国昆剧全本长生殿》。原计划是要恢复三百年前在南京曹府演出三天三夜那样的规模,把原著五十出分为五本连台,但考虑到人力物力,还考虑到观众是否能连看五本的承受能力,最终减去八折,缩成四本四十二折(十小时演完),场序是:

第一本《钗盒情定》:[传概],定情,贿权,春睡,禊游,傍讶,倖恩,献发,复召;

第二本《霓裳羽衣》:[传概],闻乐,制谱,疑谶,进果,舞盘,权哄,夜怨,絮阁,合围。

第三本《马嵬惊变》:[传概],侦报,窥浴,密誓,陷关,惊变,埋玉,冥追,情悔,神诉,尸解,闻铃。

第四本《月宫重圆》:[传概],骂贼,刺逆,剿寇,收京,迎像哭像,弹词,仙忆,见月,觅魂,寄情,补恨,得信,重圆。

折目和唱词全依原著,没有改写,只作了些删减,对折目序列则进行了必要的重组。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传统折子戏可以继承,分布在四本中成为耀眼的亮点,如第一本中的《定情》,第二本中的《疑谶》(《酒楼》),第三本中的《惊变》、《埋玉》,第四本中的《哭像》、《弹词》等,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折目需要导演和演员设计捏戏,担子很重。好在大雅班艺人殷淮深留有《长生殿》全本工尺谱,可以参照。《传概》是原著的第一出,但为什么每本都用作开场呢?这是剧本整理者唐斯复匠心独运的结果。她借鉴章回小说的方式,虽说是四本连台,但每本自成首尾,可以独立成章,所以每本开头都有《传概》,用说书人来串讲家门大意,观众如不能连看四本,可以选看其中任何一本,且均能领略昆曲《长生殿》唱做之美。从主题定格来看,四本连台的优势是全景展现了原著双线结构的史剧全貌,弥补了单线之不足。既充分表露李、杨爱情的主线,同时也显示安史之乱的时代风云,把李、杨爱情放在朝政军国之事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观照,有文有武,文场与武场相互穿插,论者称之为“全景式《长生殿》”。

此剧的排演得到“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的拨款,又得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卢湾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具体执导由“上昆”团内的沈斌和张铭荣两位昆艺行家担任,演出风格融入现代审美意识,但不蓄意追求包装,基本上保持昆曲的传统风格。

上海昆剧团的总体实力十分雄厚,它积累了昆大班、昆二班和昆三班的人才资源,老中青三代优化组合,阵容强大。全景式《长生殿》由昆大班的蔡正仁和昆二班的张静娴担纲主演,分饰唐明皇和杨贵妃,由昆大班的计镇华扮李黾年主演重头戏《弹词》。但蔡正仁为了传承昆艺,培养新生代接班人,趁着排演四本头大戏的机缘,采取了“传、帮、带”的有力措施,把昆三班的青年演员全都推上舞台中心,构筑了一个强大的第三梯队。他和张静娴带领昆三班的年轻人一起上阵,重点辅导张军和黎安在第一本第二本中出演唐明皇,沈呋丽和余彬在第二本第四本中出演杨贵妃(“北昆”青年旦角魏春荣在第一本中出演杨贵妃),既分工又分劳。蔡、张的黄金搭档,则在第三本联袂登场,压住阵脚。经过前后三年倾情投入的排练,四本连台的《长生殿》于2007年5月29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一直演到6月20日,共演五轮,每轮四场,合计演出二十场,吸引了一万二干多人进场观看,反应热烈,票房收入达到七十万元,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演出成效。同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该剧又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了三轮十二场。2008年欣逢“上昆”三十周年团庆,又逢洪舁创作《长生殿》在北京问世320周年纪念,乃于4月1日在故宫举行了《长生殿》重返京城舞台的新闻发布会,并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北京保利剧院献演,观众踊跃,好评连连。

对于上昆的这部大全本《长生殿》,报刊上发表的剧评很多。如戴平的《盛世中的盛事——看全本昆剧(长生殿)》,文中指出:“这个演出本的整理,既保持了《长生殿》的原汁原昧,保留它的抒情性,又突出了它的戏剧性,加强了它的可看性。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传统,摈弃急功近利而力求还原本体。”“每一本戏都有引人注目的亮点,新老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审美的焦点”④。陈燮君则在《全本(长生殿)整理演出的艺术智慧》一文中,特别赞扬整理者采取的“李、杨爱情”和“历史跌宕”双线并行的结构,重点指出:“安史之乱是造成唐王朝由盛至衰、帝妃爱情悲剧的原动力,在演出整理本中,凸显了它那贯穿的、跌宕的、快节奏递进的戏剧性。”“对野心家安禄山、大奸臣杨国忠的描写异常成功,展示了安禄山和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⑤。这些评论,充分肯定了“全景式”《长生殿》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总的来说,观众看好青春版《牡丹亭》和全景式《长生殿》的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戏在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方面是活态地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及其深厚底蕴,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地注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既坚守传统,又有所变革,使古典昆剧焕发了时代生机。

青春版《牡丹亭》和全景式《长生殿》都尽力保持昆曲唱腔和表演的传统规范,而在舞台音乐、美术方面作了适度的创新。为了烘托现代化剧场的气氛,在演出配乐中加了前奏、间奏和尾奏。传统的昆曲音乐是单声部,没有和声,如今乐师适当采用现代交响乐中的和声,变单声为复调。这种创新在幕前、幕间和幕尾加以运用是行之有效的。如青春版《牡丹亭》以《游园》[步步娇]、[皂罗袍]传统曲调的旋律作为和声的基调,丰富了伴奏音乐。在全景式《长生殿》中,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既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心态,又维护写意、诗化、精致、典雅的昆剧本质特征。“那段只有文字记载的‘霓裳羽衣’舞蹈,则多方请教研究唐代舞蹈的专家,并结合昆曲身段的特征,做了最接近原貌的恢复”。青春版《牡丹亭》没有大搞舞台装置,而是采用淡雅

的书画作背景,合乎写意性、象征性的传统风格。如第一出《训女》,因杜丽娘之父杜宝自称为杜甫之后,便以杜诗《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书法屏幕作为布景;又如第四出《言怀》,因柳梦梅自称为柳宗元之后,便以柳文《永州八记·袁家渴记》“草则兰芷,又为异卉”的书法屏幕作为布景,既显得高雅有味,又让出足够的舞台空间,不侵占演员的表演区。在全景式《长生殿》中,舞美设计沉着古朴,不标新立异,也不抱残守缺,时尚而不时髦;灯光运用十分考究,但不过分张扬。如《舞盘》的台面上装配了一个琉璃翠盘,便于杨贵妃翩翩起舞。演员舞蹈时不用折扇而用彩绸,并借鉴敦煌壁画中“飞天”的手足姿态。这种创造符合“风肷仙袂飘飘举”、“一身飞上翠盘中”的诗意场景。而杨贵妃的形象经历了人、鬼、仙三个阶段的演化,从《定情》、《惊变》、《冥追》到《仙忆》、《见月》、《觅魂》,服饰和场景的设计,都有出色的更新。至于《陷关》、《骂贼》、《剿寇》诸出,为了凸显风云突变的安史之乱的过程,舞台动作加快了节奏,设计了浓烈的强悍的武打场景,增强了戏剧效果。总之,这两个大戏做到了古典与时尚相呼应,使昆曲美学与

现代剧场相结合,努力适应21世纪观众的审美需求。

昆曲演出的行情之所以越来越好,与文化部门的积极运作是分不开的。再加上两岸四地具有昆曲自觉意识的剧评家互相配合,传扬鼓吹,其作用也不可低估。他们不仅写出一系列研究评介文章,举行多次研讨会,在肯定继承创新的同时,也指出这两个大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如苏州大学发起,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于2005年7月7日至8日举行了《青春版<牡丹亭)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发起,于2006年4月21日举行了《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专家研讨会》;由香港大学昆曲研究发展中心(筹)发起,为配合青春版《牡丹亭》到北京国家大剧院公演,于2007年10月8日至11日举办了《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出了论文集)。另外,昆曲义工白先勇选辑了有关青春版《牡丹亭》的评论文章,先后结集出版了《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牡丹还魂》(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曲高和众》(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2005年版)、《圆梦》(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研究中心为配合全景式《长生殿》的首演,与上海昆剧团联手,于2007年6月2日至4日举办了《让古典走进现代——(长生殿)与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2007年全本(长生殿>演出丛书》。这些出版物给《牡丹亭》和《长生殿》插上了传承发展的翅膀,从舞台飞向了五湖四海,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昆曲之美的深刻印象。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艺术,大家都认识到: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同时,还必须“推陈出新,传承发展”。昆曲不应沦为博物馆艺术,而应该是活态性地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艺术。我们期待着昆曲艺术能得到更为切实的传承,得到更加美好的发展。

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年第$ !"!%"#&期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其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能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一#古筝艺术的优秀传统 漫长的历史长河"流淌着我国各民族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水脉#古筝艺术就是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水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世纪("古筝就广泛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人们常常称之为$古筝%#当时它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在秦国’今陕西省(流传#)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夫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因而"古筝又有$秦筝%之称+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秦筝也随着东渐南移"并在和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的结合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主要有在河南大调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两部分的河南筝派,有在演奏中常与山东琴书的演唱活动结合在一起!以大板曲为主体的山东筝派,有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以及闽南一带"以演奏潮汕地区特有曲调弦乐和细乐为风格特点的潮州筝派,有流行于广东大埔!梅县!汕头一带与洞萧!琵琶!三弦!椰胡一起合奏的!极具古朴典雅风格的客家筝派,还有由杭州滩簧!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等演变而来!以活泼明快的$四点%为技术特点的浙江筝派以及在陕西地方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的陕西筝派+ 这些异彩纷呈的古筝流派在历代筝家的不断创造革新下为古筝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它们是在特有的土壤上生长开放的花朵"无论秦汉时期古韵古声的)呜呜歌*!)相和歌*阶段"还是在唐代绚烂多彩的歌舞艺术和音乐中,无论是在明清以来的$西调%戏曲音乐"还是在质朴独特的$榆林小曲%的地方民间音乐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筝自古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绵亘久远"形成了筝乐传统割不断的血脉+ 二#古筝艺术的继承 任何一个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既有继承性"又伴随时代的进程!审美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纵观我国各门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这个规律"古筝艺术也不例外+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时代的产物+古筝艺术和整个音乐艺术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观念意识+只要我们研究一下传统筝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首先是社会生活对筝曲作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任何一首传统筝曲必然反映出时代生活特征"从而带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印记+人们常说-$民歌是时代的镜子和回音壁+%优秀的古筝乐曲与民歌一样"也是源于生活原形的$艺术变形%"通过演奏者的弹奏"在琴弦上唱出时代的旋律"是另一种形式的时代的$回音壁%+ 近年来"古筝艺术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多种多样的流派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曲目及新创作品在群众中较广泛地流传,老一代筝家为培养后继者呕心沥血,中青年筝家人才不断涌现,业余古筝爱好者越来越多,演奏形式也由独奏!为歌唱伴奏发展为重奏及合奏+古筝从一种民间流传的乐器"普遍走上音乐学院的课堂和音乐厅"成为一种规范性乐器+曹正!曹东扶!王省吾!任清志!赵玉斋!高自成!王巽之!苏文贤!罗九香等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心血潜心研究古筝"并将他们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使大量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筝曲流传至今"这些原汁原味的地方风格筝曲成为中国古筝演奏的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已故教育家曹正教授"他在继承传统筝曲"挖掘!整理方面做出功不可没的业绩"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提倡以 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盛 霞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 !((%%%#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盛 霞!&+,-#"#女#安徽安庆人#铜陵学院艺术系音乐教师$ 摘要$作为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筝"素以古朴$典雅$端庄$传情而赢得人们的称誉%历代的诗词歌赋中"都不 乏对筝的赞美"喻为&仁智之器’$&众乐之师’%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历史$古筝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古筝艺术(传统(继承(发展中图分类号$.-/!0/! 文献标识码$1 文章编号$$-,!*%#(,%!$$%&$&#%$%!*%! $%!**

昆曲的繁华转身与传承困境

六百年寂寞前世,终走到十年的浮华重生,两种迥然的命运,到底是昆曲的幸,还是不幸? 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可替代并深以为傲的艺术,就像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而谢天谢地,中国人有昆曲。 这么说并不夸张,与其他戏曲艺术相比,对于太多的中国人而言,昆曲作为大众艺术的存在,也许不过短短十年——十年前,昆曲成为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遗成功由此开启这一古老贵族艺术通往大众的亲民之旅,其古绝寂寞面目褪去,转而以青春的容颜重生: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玉簪记》、《怜香伴》的轮番上演并意外引来追捧。入遗十年,昆曲终复兴。 一次次场景变换,一年年人物更迭,昆曲的大幕合上又拉开。恐怕谁也不曾想到,自诞生六百年后,昔日王谢堂前的昆曲,如今已然是寻常百姓的茶歇消遣。六百年寂寞前世,终走到十年的浮华重生。两种迥然的命运,构成的到底是昆曲的幸,还是不幸? 昆山一曲唱到今 “我相信,这个民族是太爱好戏曲表演了。这个国家有很多年轻人从事这种活动。戏班的旅程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忙于公众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会都要雇佣这些戏班。客人们一边吃喝

一边看戏,十分惬意,以至宴会有时要长达十个小时,戏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会结束。”《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如是记载万历年间中国人看戏的场景。 这个来自歌剧故乡意大利的传教士看到的正是昆曲,巧合的是,彼时歌剧也正在意大利兴起,不过和昆曲相比,它的黄金时代要滞后差不多两百年。 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三百年前,两部传奇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先后唱响大江南北,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 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用尽毕生心力守护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传字辈艺人演出新编《十五贯》,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从被尊为“盛世元音”,至清中叶后日渐衰微,再发展到近代一度从舞台上绝迹,回看昆曲一路,颇有沦落之感。在昆曲最为衰微的时候,昆曲艺人曾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直到进入21世纪,历经沧桑的昆曲再次焕发激情和光芒,北京大学教授骆正认为“当前昆曲形势大好,不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而且‘千里莺啼绿映红’”。

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大 众 文 艺大 22摘要:古筝艺术近些年在国内外空前繁荣,学习人数呈几何式递 增,对古筝艺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近十年来,有关古筝艺术研究的硕士论文以及核心期刊的代表性文章进行搜集和整理,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流派的风格特点、具体的筝曲分析、演奏技巧与审美、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 古筝艺术;研究现状;理论思考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筝”一词,最早见丁《史记?李斯列传》的谏逐客书“大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后汉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筝。历来素有“千年琵琶,万年筝”之说,由于流传年代久远,史学家们常在筝前冠以“古”字,故人们习惯称其为古筝。 古筝艺术近些年在国内外空前繁荣,学习人数呈几何式递增,对古筝艺术的研究也不断延伸。本文通过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近十年米,有关古筝艺术研究的硕士论文以及核心期刊的代表性文章进行搜集和整理,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视角。 一、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十年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对古筝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对古筝传统流派风格特点的研究 以古筝流派风格特点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形成的为基本出发点,展开研究。魏军的《高自成筝演奏艺术》、郝晓红的《浅谈北派古筝艺术的艺术风格及特点》及李婷婷的《从四首同名筝曲<高山流水>管窥浙江、河南、山东筝派的风格》等文章,分别从流派的代表人物、历史渊源和代表曲目的角度,介绍了这些古筝流派的形成以及风格特点。曾玉珍在《秦风格古筝曲教学刍议》中指出,陕西派的特点是以陕西关中地区普遍流行的秦腔、迷胡、碗碗腔等戏曲音乐为主要素材编创而成。王夏婕的《我国东南三个传统筝派之比较研究—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则从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三个流派的形成以及风格特点。上述文献,对古筝传统流派的风格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对比等,诸方面都进行了十分详细且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对古筝艺术代表曲目的分析 已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对古筝艺术代表曲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曲目和新创作筝曲的研究上。王莉萍的《潮州筝曲<寒鸦戏水>四种不同演奏版本》、赵一的《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海青>的研究》以古筝传统曲目的研究为契机,通过对具体的曲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在演奏传统曲目时要注意:1.对曲目各种版本的传谱都要进行全面的掌握,往此基础上才能更加准确的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2.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人物背景等,都要进行深入的认识。3.运用传统的技法来演奏传统曲子。事实证明,广为流传的古筝创新曲目,其创作源泉一定是植根于民族音乐之中,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辅以近现代的作曲技法,使传统理念与现代方法相融合。以郁茜芮的《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成功谈筝乐发展》、陆媛媛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分析及演奏》为例,二者都是以中国古文学中的词作为创作灵感,运用现代的作曲技巧,附之乐队协奏。阎爱华《在同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筝曲<汉江韵>分析》中认为,现代曲目的创作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为传统提供新的东曲。 通过对古筝艺术代表曲目的研究分析,为更好的诠释作品利表现作者的意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古筝曲目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3)对古筝艺术演奏技巧的研究 古筝曲目创作中大量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也成为演奏技法发展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赵毅的《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及其当今教学中的问题》、杨红的《对古筝艺术发展的思考》和汪莎的《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等文章,对古筝演奏技巧的研究集中在:1.传统演奏指法的门类。2.各流派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对比。3.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技巧等。汪莎的《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和李晗的《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中都指出,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还不够平衡,表现在:1.手指间技法的发展不平衡;2.左右手技法发展不平衡;3.音阶排列的不平衡。魏军的《筝演奏指法符号的规范与统一》和戴晓青的《关于当前古筝演奏技法符号规范化的思考》中指出,目前国内古筝演奏技法标记符号不统一,也是制约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因素。 笔者从事古筝学习教学十几年,对演奏技法标记颇有感触,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教材上的标记都不尽相同,同是摇指,标记方法至少在三种以上,对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4)对古筝艺术审美取向的研究 蔡晓璐的《古筝“悲情”乐曲声韵研究》中,认为筝曲中有大量曲目在审美取向上,以悲为美。丘霁的《删繁就简 诸法归一 浅论古筝的基本演奏形态》中指出,古筝演奏艺术中“气息”的重要性,气息顺畅,音乐才能流畅。以及对古筝演奏的最佳状态“返璞归真”的阐述。樊艺风的《筝乐表现的本质考察及审美细节把握》认为,古筝艺术在表现中要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望象取意、得意忘形,乐器演奏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琴无谱”。陈静的《论古筝演奏中的气与韵》指出,古筝演奏要“以韵补声”,通过左手对琴弦的控制,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综上所述,古筝艺木在传统曲目的审美取向上注重:以“悲”为美;“返璞归真”;“形神合一”;“以韵补 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兰庆炜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8级研究生 830000) 也可以不发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被动员起来的记忆痕迹是否强大到可以利用眼前图形模糊性的程度,换言之,主要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较量的结果。”⑽这里的“记忆痕迹”正是画家过去的技术能力,或者说是已经掌握的形式语言,它的强弱直接影响我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上述分析表明,对“模糊性”规律的运用必须与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高相结合,使想象力的发挥与技术能力的发挥形成良性互补,从而把新颖的构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⑴叶纪彬.《艺术创作规律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版,第114页. ⑵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⑶〔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⑷叶小红、汪小明译.《 美术译丛》,1986年第一期,第29页. ⑸ 选自《美术译从》,列勃译,1986年第一期,第33页. ⑹《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编,张坚,王小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5页. ⑺选自《美术译丛》,1981年第一期,第12页. ⑻ 李嘉熙译.《德拉克洛瓦日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561-562页. ⑼[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7-358页. ⑽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8-59页. 作者简介 祁韶亮,男,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理论研究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 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所能见到的资料,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所以被称为南戏。南戏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发展过程中,南戏逐步吸收了唐宋以来多种成熟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走向丰富和细致。但由于缺少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它一时还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有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缺陷,以致于长期徘徊在一个不太高的层次上。 明代初年,南戏一方面从以北方曲调演唱的杂剧中汲取宝贵艺术经验,一方面吸引部分知识精英加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读到高明(?―1359)编写的南戏剧本《琵琶记》后,大为称赏,专门叫人在宫廷中排演。可见明初的南戏已经开始向更高雅的艺术境界迈进,由此得到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 南戏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取得进展,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灵活性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灵活性集中体现在它演唱曲调的繁衍变化之中。从南宋到明代,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曲调。它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而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必须注意的是,这时的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还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明代中叶以前,昆山腔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大,仅在苏州一带流行。当时的苏州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遥遥领先,是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昆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社会文化大舞台

昆曲传承之市场化道路探究

昆曲传承之市场化道 路探究 昆梦小组 2010年8月26日

目录 目录............................................................................ - 1 - 实践背景.................................................................... - 2 - 实践目的.................................................................... - 3 - 研究方案.................................................................... - 4 - 实践纪实.................................................................... - 4 - 活动后期制作 ............................................................ - 5 - 问卷样本.................................................................... - 6 - 问卷分析.................................................................... - 7 - 问卷小结.................................................................. - 14 - 实践总结.................................................................. - 15 - 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4800765.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作者:包春吟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7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两千多年来,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无数的经典与辉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是保护和传承的重中之重,古筝艺术只有传承与创新,才能在艺术的大舞台上重新绽放出生机与活力,才能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才能科学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传承;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起步较晚,传承与保护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科学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保护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步入科学、有序、规范、健康的轨道。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新机遇,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古筝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探索 (一)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发展的重要平台 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传承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古筝项目传习、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将古筝演奏等非遗项目引进课堂,吸引众多古筝艺术传承人进入学院,为师生传授古筝演奏技艺,同时通过名家驻校确立“古筝艺术大家谈”学术品牌,构筑面向大众、多学科发展的美育艺术沙龙。开创古筝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高校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资源的协同发展。 (二)古筝艺术的传播新模式 2017年,中国第一台以古筝乐器为核心的春节晚会成功举办,文化界、艺术界、音乐界 多位名家与古筝跨界合作,同时结合全球各地古筝采风作品展播,融合歌曲、舞蹈、曲艺、语言等多类别节目,通过对互联网、新媒体、视频直播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及多家权威网络媒体录制播出,立体化展现古筝的最高艺术魅力。古筝文化与艺术体验展是融合当代古筝艺术家、古筝演琴家近年来对古筝艺术的理解,通过筝、书画、茶、花等传统美学元素,运用现代创意设计出具有文化意境的东方美学空间,通过筝型、筝文、筝意、筝音等多种视角诠释当代古筝文化与艺术之美,同时通过筝展示东方美学的魅力,引起社会各界对古筝艺术的关注与热爱。 (三)让观众感受古筝艺术所蕴含的真善美

对昆曲的认识及其传承的思考

昆曲承载着高度凝聚的中华文明对美的追求和思考,包括文学美、音乐美、舞蹈美。作为一个有责任将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的中国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可谓是一种遗憾;对于昆曲艺术本身,没有年轻一代的弘扬和传承,就是灾难与悲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没有年轻一代的关注,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能力与空间,更会阻碍年轻一代对祖国文化认同感的树立。 一、昆曲之衰的原因: 从社会方面看,1.市民审美情趣成为昆曲不断走向衰落的决定性因素。2.狎优风气导致观剧者审美情趣的低落,不理于以“贵艺”著称的昆曲以“重色”见长的花部戏的竞争。3.统治阶级文化上的高压政策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伤害。从经济方面看,昆曲演出成本高,昆班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从事昆曲艺术的人中缺少经营之才、昆曲演出上座率不高、票房收入低等都是导致昆曲衰落的重要因素。从文学方面看,清中叶以后,曲学衰微,文人染指昆曲者日少,创作上一味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加之昆曲本身曲词太雅,因雅致隔,妨碍了观众对他的理解,逐步失去以普通市民为基础的观众群。最后,从音律与演出方面看,由于昆曲严格守律,“声协”与“辞工”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因而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昆曲在演唱上又要求极严,具有难学难传的特点,不容易普及。昆曲扮演又以文戏为主,词哑戏冷,不够热闹,综合性不如后起的京剧。由此可见,昆曲最终失去戏坛盟主的地位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对昆曲在高校传承的难点以及可行性的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态文化正发生巨大变化,昆曲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困境—不对昆曲作较大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做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为昆曲了。因此,昆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需要更新思路和观念,突破以往的旧有模式,创造全新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了解喜爱昆曲这一传无疑是一种统艺术。 昆曲这一雅文化,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内涵与艺术鉴赏能力,无疑是一种精英文化,要以俗文化的依托而生存同时不能将自己俗化。然而,流行音乐、卡拉OK等的流行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审美特征与昆曲艺术的审美形成对抗的态势。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昆曲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不知道为什么演员要将一句话唱那么“久”;旋律为什么要这么“绕”;走路为什么要用那些步子……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很难从这些表演规范中感受到昆曲的魅力所在。 但是,昆曲在高校传承是可行同时也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渴求的。于丹的《昆曲审美之旅》从昆曲的“梦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让当代大学生感受我们先人创造昆曲的优雅、从容、高贵,甚至是获得充满时尚气息的精神享受,让他们感觉昆曲离现代人非但没有距离感而且同样需要,唤醒了大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其次,“人性”是相通的,昆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doc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学了一个多学期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对中国古代器乐更感兴趣,以前只是觉得那些老古董使人听起来很吵,甚至有些嘈杂,但经过过一学期的鉴赏与学习,发现中国的传统乐器同样能表达人的情感,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从前对古筝很感兴趣,所以找了这篇关于古筝的文章,拿来与大家分享。论文内容摘要: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演奏上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可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本文主要探讨古筝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发展以及古筝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古筝艺术民间特色美育功能 古筝,这门被称为“仁智之器”的古老民族乐器。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的多民族大国里.能在无以数计的民族乐器中.经历历史淘金般的选择发出熠熠光彩.逐步从一种作为自娱自乐的工具跻身于具有教化、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等作用的高品位音乐文化行业。自古以来,人们把弹奏古筝作为高雅圣洁的象征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近十余年来。伴随政治的稳定,经济、文化建设的腾飞。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弘扬民族文化,使古筝艺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个爱筝、学筝的热潮,全国习筝者已达百万之多,其繁盛景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一、古筝艺术的优秀传统 漫长的历史长河。流淌着我国各民族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水脉,古筝艺术就是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水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2世纪),古筝就广泛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人们常常称之为“古筝”。当时它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在秦国(今陕西省)流传《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夫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因而“古筝”又有“秦筝”之称。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秦筝也随着东渐南移。并在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的结合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主要有:在河南大调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两部分的河南筝派:以演奏潮汕地区特有曲调弦乐和细乐为风格特点的潮州筝派,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以及闽南一带:流行于广东大埔、梅县、汕头一带。与洞萧、琵琶、三弦、椰胡一起合奏、极具古朴典雅风格的客家筝派:由杭州滩簧、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等演变而来、以活泼明快的“四点”为技术特点的浙江筝派:以及在陕西地方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的陕西筝派。这些异彩纷呈的古筝流派在历代筝家的不断创造革新下为古筝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它们是在特有的土壤上生长开放的花朵。无论秦汉时期古韵古声的《呜呜歌》、《相和歌》阶段,还是在唐代绚烂多彩的歌舞艺术和音乐中,无论是在明清以来的“西调”戏曲音乐,还是在质朴独特的“榆林小曲”的地方民间音乐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筝自古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绵亘久远,形成了筝乐传统割不断的血脉。 二、与琴“空更”相对照的“充实”——雄厚高亢的中国传统美学品格 琴和筝象征着中国传统音乐主流的两种美学品格,即“空灵”和“充实”。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空灵”,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写照,与“虚实”、“言意”、“形神”等审美范畴相联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古琴“空灵”的审美品格不同,筝的美学品格可用“充实”两字概括。此词源自“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的命题。所谓“充实”,即韩愈的“本深”、“形大”、“行峻”、“心醇”、“优游”(《韩昌黎文集答尉迟生书》):即司空图的“雄浑”、“劲健”、“豪放”、“精神”、“悲 概”(《诗品》):就是刘勰的“风骨”(《文心雕龙》)、元好问的“刚健雄壮”《论诗三十首》):或者黄钺的“沉雄”、“圆浑”(《二十四画品》)等等。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这种“精力弥漫”(周济《宋四家词选》)的“充实”显而易见。它在生动、活泼、率直的民间艺术中得以发扬,进而也成为民间艺术的美学品格。

论昆曲最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论昆曲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 戏曲诞生以来,能做二百多年的舞台霸主,又具有四百多年艺术生命力的剧种,迄今为止,只有昆剧了。所以,昆曲又被称为“百戏之祖”,不仅因为她在现存的二三百个剧种中最为年长,还因为许多剧种,如川剧、京剧、秦腔、越剧等都接受过她的哺育。比如,京剧的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曲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曲文具有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之中,都是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的舞台景象。可以说,一部昆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吴新雷说,昆曲凭借其丰厚的文化含量、鲜明的艺术特色,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成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即使在昆曲已经成为隔世遗音的今天,我们也不难从昆曲的代表作中真切地体味到当时中国上层知识界的集体文化心理。社会政治道义感、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历史沧桑感、人生孤独感、兴亡感、苍凉感以及从人本立场出发,对人生、至情、生死的感叹,而所以这些,不仅仅是上层知识界的真诚吐露,也体现着中国封建时代晚期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韵。或许这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其情有独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昆曲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最杰出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优秀。深厚的文学造诣,独特的声腔系统、完整的表演体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起过的广泛、深远的影响,都不得不使人相信,昆曲确实能无愧地站在世界戏剧艺术的颠峰。

对昆曲的认识及其传承的思考

昆曲承载着高度凝聚的中华文明对美的追求和 思考,包括文学美、音乐美、舞蹈美。作为一个有责任将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的中国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可谓是一种遗憾;对于昆曲艺术本身,没有年轻一代的弘扬和传承,就是灾难与悲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没有年轻一代的关注,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能力与空间,更会阻碍年轻一代对祖国文化认同感的树立。 一、昆曲之衰的原因: 从社会方面看,1.市民审美情趣成为昆曲不断走向衰落的决定性因素。2.狎优风气导致观剧者审美情趣的低落,不理于以“贵艺”著称的昆曲以“重色”见长的花部戏的竞争。3.统治阶级文化上的高压政策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伤害。从经济方面看,昆曲演出成本高,昆班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从事昆曲艺术的人中缺少经营之才、昆曲演出上座率不高、票房收入低等都是导致昆曲衰落的重要因素。从文学方面看,清中叶以后,曲学衰微,文人染指昆曲者日少,创作上一味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加之昆曲本身曲词太雅,因雅致隔,妨碍了观众对他的理解,逐步失去以普通市民为基础的观众群。最后,从音律与演

出方面看,由于昆曲严格守律,“声协”与“辞工”之间 矛盾十分突出,因而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昆曲在演唱上又要求极严,具有难学难传的特点,不容易普及。昆曲扮演又以文戏为主,词哑戏冷,不够热闹,综合性不如后起的京剧。由此可见,昆曲最终失去戏坛盟主的地位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对昆曲在高校传承的难点以及可行性的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态文化正发生巨大变化,昆曲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困境—不对昆曲作较大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做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为昆曲了。因此,昆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需要更新思路和观念,突破以往的旧有模式,创造全新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了解喜爱昆曲这一传无疑是一种统艺术。 昆曲这一雅文化,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内涵与艺术鉴赏能力,无疑是一种精英文化,要以俗文化的依托而生存同时不能将自己俗化。然而,流行音乐、卡拉OK等的流行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审美特征与昆曲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学了一个多学期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对中国古代器乐更感兴趣,以前只是觉得那些老古董使人听起来很吵,甚至有些嘈杂,但经过过一学期的鉴赏与学习,发现中国的传统乐器同样能表达人的情感,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从前对古筝很感兴趣,所以找了这篇关于古筝的文章,拿来与大家分享。 论文内容摘要: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演奏上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可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本文主要探讨古筝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发展以及古筝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古筝艺术民间特色美育功能 古筝,这门被称为“仁智之器”的古老民族乐器。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的多民族大国里.能在无以数计的民族乐器中.经历历史淘金般的选择发出熠熠光彩.逐步从一种作为自娱自乐的工具跻身于具有教化、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等作用的高品位音乐文化行业。自古以来,人们把弹奏古筝作为高雅圣洁的象征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近十余年来。伴随政治的稳定,经济、文化建设的腾飞。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弘扬民族文化,使古筝艺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个爱筝、学筝的热潮,全国习筝者已达百万之多,其繁盛景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一、古筝艺术的优秀传统 漫长的历史长河。流淌着我国各民族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水脉,古筝艺术就是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水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2世纪),古筝就广泛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人们常常称之为“古筝”。当时它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在秦国(今陕西省)流传《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夫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因而“古筝”又有“秦筝”之称。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秦筝也随着东渐南移。并在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的结合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主要有:在河南大调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两部分的河南筝派:以演奏潮汕地区特有曲调弦乐和细乐为风格特点的潮州筝派,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以及闽南一带:流行于广东大埔、梅县、汕头一带。与洞萧、琵琶、三弦、椰胡一起合奏、极具古朴典雅风格的客家筝派:由杭州滩簧、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等演变而来、以活泼明快的“四点”为技术特点的浙江筝派:以及在陕西地方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的陕西筝派。这些异彩纷呈的古筝流派在历代筝家的不断创造革新下为古筝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它们是在特有的土壤上生长开放的花朵。无论秦汉时期古韵古声的《呜呜歌》、《相和歌》阶段,还是在唐代绚烂多彩的歌舞艺术和音乐中,无论是在明清以来的“西调”戏曲音乐,还是在质朴独特的“榆林小曲”的地方民间音乐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筝自古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绵亘久远,形成了筝乐传统割不断的血脉。 二、与琴“空更”相对照的“充实”——雄厚高亢的中国传统美学品格 琴和筝象征着中国传统音乐主流的两种美学品格,即“空灵”和“充实”。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空灵”,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写照,与“虚实”、“言意”、“形神”等审美范畴相联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古琴“空灵”的审美品格不同,筝的美学品格可用“充实”两字概括。此词源自“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的命题。所谓“充实”,即韩愈的“本深”、“形大”、“行峻”、“心醇”、“优游”(《韩昌黎文集答尉迟生书》):即司空图的“雄浑”、“劲健”、“豪放”、“精神”、“悲概”(《诗品》):就是刘勰的“风骨”(《文心雕龙》)、元好问的“刚健雄壮”《论诗三十首》):或者黄钺的“沉雄”、“圆浑”(《二十四画品》)等等。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这种“精力弥漫”(周济《宋四家词选》)的“充实”显而易见。它在生动、活泼、率直的民间艺术中得以发扬,进而也成为民间艺术的美学品格。 在筝乐中,“充实”的美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为“气势”。筝弦长则音量足,筝弦设柱,多弹散音,其弦音明亮厚实。弹筝用义甲,与筝弦接触准确,弦音灵活,为筝乐之“气势”奠定了良好的技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发源于江苏太仓南码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南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曲”。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系统。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为主,辅以、、、、等(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的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和北曲。南昆以白话为主,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为昆曲之。明朝年间,杰出的家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让昆曲以清唱的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对伴奏乐器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为主。 昆曲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坚信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密切联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论文 昆曲的发展史

崑曲的發展史一數曾潔文32號 崑曲(崑劇)是中國古典戲劇的付表劇種,是中國最優雅的文學和最精緻藝術結合的典範。 崑曲形成於仍末明初江蘇崑山一帶,故而得名。它有著近仐百年漫長的歷史,劇目豐富、名作林立、文詞典雅;表演技藝載歌載舞、細膩傳神;唱腔音樂清麗婉轉、淡雅飄逸,在戲曲史、藝術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上,都有著足以傲人的至高地位。從十仐世紀到十八世紀末,崑曲曾在華夏大地縱橫數千里,上下數百年,形成了空前絕後的社會性癡迷,創造了中國古典戲劇的高峰,它對許多後起戲曲劇種的生成和發展都有著重大影響,素有「百戲之師」之盛譽。二OO一年五月十八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崑曲世界文化遺產即「人類口述和非物賥文化遺產付表作」之殊榮。 崑劇,是指用崑山「水磨調」來演唱的戲曲劇種。它既可用以演唱體製劇種中的「明清傳奇」和「雜劇」,也可用以演唱金仍「北曲雜劇」和宋仍「南曲戲文」,其中以「明清傳奇」為主。 從北宋永嘉鄉土歌舞小戲和南宋「永嘉雜劇」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南戲」,從它的發源地浙江永嘉(溫州)九流十折,逐漸流傳至江西南豐、浙江杭州、江蘇崑山等地,並與瑝地居民所唱的「土腔」和所講的「土語」相融合,於是大約在仍末明初產生了被稱為「南曲戲文」的四大聲腔-即江西的「弋陽腔」、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江蘇的「崑山腔」。 初始的崑山腔,從腔調上說,還是一種比較粗糙的地方土腔。據史籍記載,仍末瑝地聲樂家顧堅尌曾對演唱加以改進。瑝時所唱的唱詞體裁多為「月兒彎彎照九州」之類的民間歌謠、小調和一些南戲曲詞。據明付《涇林續記》記載:明付開國皇帝朱仍璋,曾設宴邀請一些有社會名望的高壽老人,應邀赴宴瑝中有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叫周壽誼。朱仍璋知道周壽誼是崑山人,便問周壽誼:「人們都說崑山腔好聽,你會唱嗎?」。周壽誼尌用崑山腔唱起了「月兒彎彎照九

古筝的介绍与发展

筝,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的乐器之一。古筝演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变化,形成多层次的表达音乐内涵的音乐线条,这些客观存在的音乐美震撼着听众的心弦。而只有在古筝音乐鉴赏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美中震撼心弦。此外,鉴赏的环节还将有助于我们形成、影响以及完善自身的审美观。每个演奏家、弹奏者都希望将最好的古筝音乐感觉呈现出来,而古筝鉴赏是让我们在鉴别、对比以及分析的环节上不断提炼好的感觉的手段,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古筝鉴赏过程的基本特征 很少有谁说他对戏剧和小说一窍不通,但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很喜爱音乐,可就是听不懂音乐”。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这样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只要你相信自己的音乐潜能,不断地倾听音乐,你就会越来越多地获得音响美感。同时,要在倾听音乐的前提下主动地体验音乐,这样就会产生你自己的音乐感受和理解。也就是说“聆听”与“主动体验”是古筝音乐鉴赏过程的基本特征。 从古筝鉴赏的角度看,对一首古筝作品的把握首先要依赖听觉,没有听觉体验就没有音乐鉴赏。古筝创作和表演归根结底是以广大古筝鉴赏者为对象的,古筝鉴赏者是古筝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赏心悦“耳”是音乐艺术的直接目的。也是人们进行音乐活动的第一需要。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演奏家的表演,这些活动的价值只有通过鉴赏者的聆听才能得以最终的实现。古筝音乐的美首先为人的听觉所拥有,音响感知是鉴赏音乐的基础。 古筝音乐鉴赏还要感悟筝曲的意境和深邃内涵。如果鉴赏者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古筝音乐的形式美感,期待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愉悦,这就需要在感悟筝曲的意境和深邃内涵上下点功夫。 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经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对于鉴赏者来说,意境不能直接获得,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感悟而得到。不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由于有诉诸视觉形象、直观可感的艺术品供鉴赏,所以,鉴赏者往往可以透过作品的具体内容较快感受到意境、内涵。但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仅仅是一些比较抽象的音响组合,这就需要鉴赏者调动丰富的听觉联想,培养“音乐耳朵”。在首先获得一定的音乐形象后,进而进入音乐营造的意境,最终得以深刻理解作品的深邃内涵。 二、古筝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鉴赏是人们观看艺术表演时对各种艺术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而音乐鉴赏则是对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审美。音乐鉴赏是一种复杂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包括人们对音乐形式美的感知,情感深入体验,想象联想以及创造性思维等不同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通过音乐鉴赏,我们可以获得美的感受,可以陶冶情操。 作为古筝习奏者、弹奏者,其审美能力可以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并得到强化。音乐的鉴赏首先是要对音乐作品声音感性形象也即形式美的接触,然后是在作品形式美的基础上所引起的对音乐内涵的体验、联想等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比较好、效率高的学习方法是有自己探索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同于盲目接受、完全听任教师灌输,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