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概况

欧盟概况
欧盟概况

欧盟概况

【成员】27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

【人口】5.011亿(2010年)

【面积】433万平方公里

【国内生产总值】16.28万亿美元(2010年,按当前价格计算)

【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盟旗】蓝底上12颗金色五星构成的圆环

【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主旋律

【庆典日】“舒曼日”5月9日

【轮值主席国】匈牙利(2011年上半年)、波兰(2011年下半年)、丹麦(2012年上半年)

【发展简史】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史称“舒曼计划”),建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1952年7月,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6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3个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演化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欧盟共经历了6次扩大: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10国入盟。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入盟。目前,克罗地亚、冰岛、黑山、马其顿和土耳其已成为欧盟候选国。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波黑已与欧盟签署《稳定与联系协议》。

【主要机构】(1)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又称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洲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委会主席组成。欧洲理事会设主席一职,任期2年半,可连任一届。首任主席是比利时人赫尔曼·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2010年1月1日正式就任,任期至2012年。

(2)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又称部长理事会或理事会。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各1名部长级代表组成,在理事会会议上代表其成员国政府进行投票表决。理事会按不同领域划分为若干个部长理事会。除外长理事会外,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任,任期半年。理事会设秘书长1人。现任秘书长为德国人乌韦·科塞庇乌斯(Uwe CORSEPIUS),任期到2015年6月。

(3)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又称欧委会或委员会。欧盟立法建议与执行机构。欧委会由每个成员国1名代表组成,共27人,其中设主席1人,副主席7人。本届欧委会任期从2009年11月计算,任期到2014年。主席是葡萄牙人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JoséManuel

BARROSO),2009年9月16日当选连任。

(4)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设议长1人,副议长14人,任期2年半,可连选连任。现任议长为波兰人耶日·布泽克(Jerzy BUZEK),2009年7月当选。

【经济】2010年,欧元区和欧盟全年经济增幅均为1.7%,欧盟失业率基本维持在9.6%左右,欧盟贸易逆差1433亿欧元,同比增长33%,欧元区贸易顺差为7亿欧元,同比减少96%。据欧洲经济机构评估,2011年德国和波兰的经济前景比较乐观,经济增长均有望达2%以上。

【内部建设】欧盟一体化建设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曲折中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欧盟已先后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贸易政策、农业和渔业政策,统一了内部大市场,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统一了货币,欧盟一体化建设逐步向外交、安全、司法、内务等领域拓展,并不断取得进展。欧盟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和《尼斯条约》,陆续将“申根协议”纳入欧盟法律框架,把民事领域司法合作纳入欧共体机制,并为解决欧盟第五轮扩大带来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对欧盟理事会表决份额、特定多数表决制和欧盟机构组成与规模进行了重大调整。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具备了国际法律人格,并正式取代和继承欧共体。欧盟机制机构改革陆续启动,当年欧盟选举产生了首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委会副主席阿什顿。2010年3月,欧盟提出了对外行动署组建方案。截至2011年3月,行动署主要职位任命和机构组建工作已初步完成。2011年1月1

日,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使欧元区扩大到17国。目前,欧盟已成为包含27国,人口逾5亿,世界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自2010年以来,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爱尔兰等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打击市场信心,拖累全欧经济复苏。为挽救危局,欧盟及成员国展开大规模联手救助行动,屡次升级救助方案,向希腊和爱尔兰两国提供紧急贷款援助,斥资7500亿欧元设立“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并有限修改《里斯本条约》,制定出台总额7000亿欧元的危机永久应对机制。欧盟还陆续出台了欧盟经济治理一揽子法案和《欧元公约》,启动了首个旨在加强成员国预算监管的“欧盟学期制度”,建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随着各项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危机恶化势头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希腊、葡萄牙等国债务问题仍很严峻。2011年4月,葡萄牙向欧盟求援,成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第三个接受救助的国家。2011年6月,希腊议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制定的经济紧缩计划。欧盟已决定向希腊发放第五批总额为120亿欧元的贷款,并抓紧研究制订第二轮救助方案。

【“欧洲2020”战略】2010年3月,欧盟出台“欧洲2020”战略。该战略强调促进欧盟经济实现“灵巧、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提出在就业率、科研投入、气候变化、高等教育和减贫等五项量化指标,并启动“创新联盟计划”、“青年人在行动计划”、“数字欧洲计划”、“资源效率型欧洲计划”、“全球化时代的工业政策计划”、“新技能和就业计划”以及“欧洲减贫计划”等七项发展计划,用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对外关系】欧盟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已同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战略伙伴建有定期首脑会晤机制。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大。欧盟强调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有效多边主义,积极引领国际能源及气候变化合作。

欧盟重视对美关系,双方在经济上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方,在政治上互为盟友。2010年11月,欧美召开峰会强调双边关系是各自对外政策的基石,宣布将在经济、安全和全球性问题上加强协调合作。2011年5月23日至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欧洲,对爱尔兰开展“寻根”之旅,对英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在英议会发表重要演讲,赴法国出席八国集团峰会,访问波兰并参加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欧盟重视同俄罗斯关系。欧盟是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主要外资来源地,俄是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也是重要的能源来源地。2009年以来,欧俄政治关系逐步走出俄格冲突阴影,双边关系有所改善。2010年6月,欧俄举行峰会宣布启动现代化伙伴关系倡议。12月,欧俄峰会签署了有关欧盟支持俄加入WTO的谅解备忘录。2011年6月9日至10日,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委会主席巴罗佐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第27次欧俄峰会。俄坚持要求于2011年年底前加入WTO,希望欧盟予以支持,还要求简化双方人员往来手续,最终实现免签,促欧方加快谈判。欧盟则对俄人权状况深感担忧和关切,称将监督俄杜马和总统选举,要求俄实现政治多元化和依法治国。欧俄双方就解决俄禁止从欧洲进口蔬菜问题达成妥协。

在周边地区,欧盟密切关注西巴尔干国家局势,积极推动西巴尔干各国为融入欧盟进行的各项改革。欧盟启动了针对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等6国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并与地中海沿岸国家构建了“地中海联盟”。2011年初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以来,欧盟提出与该地区加快构建新的“民主和共享繁荣伙伴关系”。

此外,欧盟重视发展与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和欧非、欧拉战略伙伴关系。欧盟积极关注中东和平进程,主张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阿以冲突。

摘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f8215532.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cf8215532.html,

欧元区的历史与现状、未来讲解

湖南大学《国际金融》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欧元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学院名称:金融与统计学院 专业班级:11级金融三班 小组成员:邓顾俊兰201118113** 肖蕾20111811314 廖凯20111811321 丛琳20111811311 周碧芸201118113** 指导老师:何娟文

2013年6月4日 目录 一、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欧元的产生 2、欧元产生的历史背景 3、欧盟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二、欧元的国际影响 1、欧元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 2、欧元与国际储备货币结构 3、欧元与国际汇率制度改革 三、欧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欧元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2、欧元与中国对外贸易 3、欧元与中国外汇储备 四、欧元给欧盟各成员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五、欧元存在的弊端 1、欧元区各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2、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度缺乏灵活性 3、联盟内部在政治上缺乏信任 六、欧元的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一、欧元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欧元的产生 欧元(EURO)是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是EMU国家的统一法定货币。经过漫长的孕育期,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2002年1月1日全面进入流通。作为欧盟15个成员国中11个国家的跨国货币,即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后又有 希腊加入)的统一货币,它的诞生不仅是欧洲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性的一件大事,在国际金融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一种无国界的、超越国家主权的和稳定比值的特殊信用货币。 2、欧元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欧洲国家一直偏爱固定汇率制度,也是在纷乱之中追求联合的一个 注脚。1914年之前,欧洲各国一直采用的是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自我调节结果看,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可以说是效果最佳的制度。但主战场位于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黄金储备大规模流向美国,严重削弱了欧洲金本位汇率制度的基础。1920年前后,彼时的欧洲霸主——英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惜压迫新兴的美国数次调低其国内利率,配合其恢复金本位制度。但后见之明的我们知道,结果只是造就了美国的一轮人造信用繁荣,并最终引发了大萧条。1931年,英国率先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度,宣告了欧洲金本位固定汇率制度的彻底失败。 二战之后,欧洲诸强反思孤军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得出结论:单独求发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联合起来才是出路。以法国总统戴高乐为首的政治家提出了从产业合作开始,经过贸易、关税、货币等方面共同合作发展,最终过渡到政治联盟的战略思想,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共 同发展,确实取得了内部互惠的便利,实现了比各个国家以单体发展更大的增长。为了要维持这一增长,求得进一步发展,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 更加自由的流动,就需要实现货币的统一,以便彻底排除各国分散的价格、利率、汇率所造成的客观障碍。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范文最新推荐------------------------------------------------------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enteglorieuses”,1945年至1975年)。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 1 / 10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现状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评估——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与欧盟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欧盟各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经济外交视角来看,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战略提升、贸易突破、瓶颈制约、难题待解”。 一、战略提升: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战略的提升源于2003年相继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份文件:一份是2003年9月欧盟发表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发展框架;另一份是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对欧关系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5月随着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地缘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现了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2005年欧中庆祝建交30年,进一步展现了二者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 二、贸易突破:欧盟成为中国首位贸易伙伴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以欧盟东扩为契机,这一良好愿望得以提前实现。在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欧双方进出口贸易达1772.8亿美元,增幅为33.6%,欧盟超过美国日本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

欧洲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

欧洲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 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 19世纪末是欧洲后工业革命时期,这个时候大工厂林立,电报的发明更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2. 一战后,欧洲的经济经历的低迷下降阶段,此时德国和意大利逐步形成轴心国,建立法西斯政权。3二战后的布伦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为强有力的支持了欧洲经济的复苏。4.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确立。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业资本主义。19世纪末期,欧洲经济主要掌握在大财团手中,受到垄断经济的控制。商业资本主义在贵族的控制下较平稳的发展,随着大银行的崛起,逐步向金融资本主义转变。 一战后的欧洲经济也遭受了较大的破坏,大衰退一直持续到了

1920年代,还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和全球性的经济低迷。1945年以前,少数人希望利用他们的政治权利守护他们的特权地位,而多数人期望利用国家来剥夺少数人的权利和特权。他们两者又都希望利用国家权利去寻求解决经济危机之道。而德国二战前希特勒的上台便是利用德国经济衰退,利用政治手段强硬复苏经济博得的政治地位的升高。不过这种二元论的斗争随着1945年经济和社会多元论的兴起后便逐渐势微了。 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1947年6月5日,时任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弗大学发表演说中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当时欧洲经济经受了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粮食和燃料等物质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十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下表是马歇尔计划中对欧洲各国的援助数额。

欧盟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欧盟简介 ●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EU)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 市场)发展而来的 ●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圆圈,象征着欧共体 12个成员国,袁泉中间为各个成员国国名 ●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 ●欧盟的铭言:“多元一体” ●欧洲日:每年5月9日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1992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 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成立的背景和原因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在战火中丧生,各国人民受尽了战乱之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面临两个强悍的近邻:西边是强大的美国,东边是崛起的前苏联。美、俄的迅速强大对西欧构成了巨大威胁。而欧洲已经脆弱到没有美国的援助便难以复苏的境地。在这种新的国际秩序下,欧洲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欧洲唯有联合才能避免重燃战火,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独立地发挥作用。在让·莫奈看来,当时的西欧只有两种选择:不在联合中自强,就得甘心情愿当二流国家。为此,让·莫奈提出:“为了适应世界新形势,西欧必须联合起来”,并建议组织一个“民主的、有效的机构”促进西欧各国团结,相互补充,改变西欧国家经济极度虚弱的局面。不久,他又进一步提出在西欧“建立国际贸易、货币、安全联盟”和一系列具体设想,以应付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西欧国家痛定思痛,在让·莫奈的“西欧联合”思想影响下,当时一些明智的、有远见的政治家越来

欧盟发展历程

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欧盟几经扩大,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25国,从单一经济一体化组织走向包括政治、外交、防务等多方面联合的国家联合体,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4年10月29日,25国领导人在罗马召开的欧盟峰会上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向更深层一体化发展的里程碑。 欧盟风雨半世纪 欧盟全称欧洲联盟,它的诞生和发展是战后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同德国建立煤钢共同体。这一建议史称“舒曼计划”。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条约生效。1957年3月25日,6国领导人又在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两个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罗马条约》被认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式起步的象征。1965年4月8日,6国在布鲁塞尔签署条约,将上述3个共同体合而为一,统称欧洲共同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1991年12月11日,在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上,欧共体首脑们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确立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1月1日,条约生效,自此,欧共体发展成欧洲联盟。 在半个多世纪中,欧盟5次扩大,成员国从最初的6个,发展到今天的25个。最近一次扩大是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莎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尔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国被接纳为成员国,这10国多属原苏联东欧势力范围,人们将这次扩充称为欧盟“东扩”。东扩后,欧盟开始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接壤。 欧盟,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50多年来,欧盟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目前,欧盟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多,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0%以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0%。人均收入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欧盟已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强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可与美国比肩。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积极发表对国际重大问题的意见,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欧盟主张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奉行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强调各国都应该尊重国际法,主张尊重世界多元文明,反对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单极战略和一国的价值观主宰世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法、德等欧盟一些国家公开向美国说“不”。它们反对美国撇开联合国执意对伊拉克开战;反对美国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以及推翻伊朗现政权,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对欧盟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地位和角色的变化,美国极不情愿,非常担忧,但又无可奈何。欧盟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的势头不可逆转。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就屈尊飞往欧洲,企图同欧盟弥合分歧,修补裂痕。但布什的欧洲修好之行成果有限,双方在对待国际事务的理念和如何解决当前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依旧。欧盟联合自强,追求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出强大声音,对抑制世界力量对比失衡,阻碍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欧盟经济的特点与形势.pdf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 ”(“trenteglorieuses”,1945年至1975年)。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式”。[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平与效率(equityandefficiency)孰为先的问题。“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TitoBoeri、比利时学者AndréSapir、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MartinWolf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Nordic)、“莱茵河流域模式”(Rhineland)和“地中海模式”(Mediterranean)[1][2][3]。如果加上上述的“盎格鲁模式”,欧盟经济则可以划分为四种模式,即“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2004年欧盟东扩后,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欧盟25国疆域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七位;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欧盟拥有4.5亿人口,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人口的7%。 与此同时,200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173亿美元,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提前8年实现中欧领导人2003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累计最大技术供应方地位,同时还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欧盟25国经济划分为5种经济模式,即西欧模式、南欧模式、英爱模式、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 第一种欧盟经济模式:“西欧模式”。“西欧模式”成员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和卢森堡,共5个欧盟成员。 第二种欧盟经济模式:“南欧模式”。“南欧模式”成员包括意大利、希腊、塞浦路斯、马耳他、葡萄牙和西班牙,共6个欧盟成员。 第三种欧盟经济模式:“英爱模式”。“英爱模式”成员包括英国和爱尔兰,共2个欧盟成员。 第四种欧盟经济模式:“北欧模式”。“北欧模式”成员包括瑞典、丹麦、芬兰和荷兰,共4个欧盟成员。 第五种欧盟经济模式:“东欧模式”。“东欧模式”成员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共8个欧盟成员。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第一,该国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发展路径相似。 第二,具有较强的地缘政治关系和相近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一是基本延续“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的划分方法,同时在“地中海模式”中添入了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新成员。二是将8个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与前4种经济模式并列。三是为了便于认知,按地域方位,重新对5种经济模式进行了更名。 第四,关于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的分类考虑。2004年5月1日新加入成员中,塞浦路斯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世界银行已将塞浦路斯确定为发达国家。马耳他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且1964年12月已经加入了英联邦。2003年3月8日,马耳他就加入欧盟全民公投时,同意率仅为54%,远低于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从地理位置看,塞浦路斯比邻希腊,马耳他靠近意大利。因此,将这两个新成员列入“南欧模式”。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区别并不很严格。不过,本文认为,欧盟经济原本就不是国别经济,欧盟成员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各异,动用经济政策的权限有所不同,欧元区成员和区外成员的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相差较大。因此,欧盟经济模式类型上的区别相当可以说明问题。

第五框题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第五框题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一、课程标准: 5.15概述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解析欧洲联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欧盟的诞生和成长 课堂探究: 1999年1月1日,欧盟15国中,除英国、丹麦、瑞典、希腊外,11个成员国决定统一欧洲货币,使用欧元。2000年,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钞在欧盟12国流通,欧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欧元硬币一面的设计是一样的,另外一面的设计则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民族特征。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你对欧盟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了解多少? 欧元问世后,世界为之震动。你怎样看待欧元诞生的意义? 1、诞生: (1)、欧洲一体化正式启动的标志——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2004年5月1日,欧洲联盟已经成为一支囊括东西欧25国、面积397.3万平方千米、人口4.5 亿、国内生产总值逾十万亿美元的强大力量,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相关链接: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迟早有一天,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惨烈的历史教训促使许多欧洲人重新思考先哲们的思想,探讨欧洲和平与发展的未来。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建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 2、成长历程: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 (3)、欧洲联盟的成立 (4)、欧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经历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欧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等几个发展阶段。 相关链接: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952年7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73年,欧共体第一次扩大,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 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1969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目的是实现欧洲货币制度的稳定和统一,协调成员国的经济与货币政策。1979年建立了欧洲贷币体系,促使成员国实施严格的经济政策。1981年,欧共体第二次扩大,希腊加入。1986年,欧共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题目: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紫怡,卢阳艳,吴昊 夏天,宋秋雨,沈怡 指导教师徐敏 所在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06月 目录 1 引言 (3) 2 英国退欧始末 (3) 2.1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 (3) 2.2 退欧原因 (4) 2.3 退欧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6) 3 英国脱欧的政治影响 (7) 3.1 不利于欧盟政治环境的稳定 (7) 3.2 改变欧盟的权力格局 (7) 3.3 削弱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8) 3.4 引发欧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8) 4 英国脱欧的经济影响 (9) 4.1 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市场强烈反应 (9) 4.2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成员国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外贸 (9) 4.3 英国脱欧将使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 (11) 4.4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受挫.............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机构业务受到冲击1错误!未定义书 签。 4.6 英国脱欧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未来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5)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摘要:英国公投脱欧,是欧盟多重危机与“例外主义”欧洲观导致的结果,体现了一体化市场以及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变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基础,对欧盟的未来发展与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欧盟也将被迫进行方向性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联盟影响 1.引言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的乌克兰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关于救助希腊的讨论以及难民危机等等多重危机,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是一系列历史与现实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于欧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英国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以及欧盟预算第三大贡献国。英国历来主张贸易自由化、深化欧洲单一市场、减轻行政负担和提高欧盟竞争力。英国脱欧不仅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向心力以及影响力,改变了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还会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与英国关系密切的中东欧新成员,影响到国际格局。 公投过后,英国内政、英欧关系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最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事态,英国脱欧都将成为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政治历史上的转折性事件。本文就英国脱欧过程的事实问题,对英国脱欧进行原因分析,以此来详细深入地解读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波折,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欧盟资料

联合的构想 历史上,曾有数个帝国用武力统一了欧洲的广大地区,像是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纳粹德国。而王朝联盟(Dynastic union)则是统一欧洲领土的和平手段,另外也有少数的国家联盟,如地处中东欧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地处中欧的奥匈帝国和地处亚洲西部、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2] 欧洲统一的思想,在20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中世纪时期的法兰克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都将欧洲许多地区统一在其疆域之内。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破后,波希米亚国王乔治就于1646年建议,欧洲基督教国家应该组成联盟,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当时就有欧洲人设想欧洲仿效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欧洲合众国,支持此提议者包括拉法耶特侯爵、泰狄士·高斯士高等。19世纪初,拿破仑曾在大陆封锁期间在欧洲大陆实行关税同盟。最初于1948年由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组成的关税联盟,主要是免除关税,开放原料、商品的自由贸易。该关税同盟对今天欧盟的建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2] 欧洲土地上的战争带来的破坏,让许多人开始支持某些形式的欧洲统合,知名人士有威廉·宾(William Penn)、Abbot Charles de Saint-Pierre、维克多·雨果、Richard Coudenhove-Kalergi和朱塞佩·马志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的伤亡使得这些想法在西欧逐渐茁壮,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才开始采取实际手段。但在地处东欧和北亚的俄罗斯,或许是坚持其共产主义的政治思想,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并未带起与西欧各国同样的看法。 国际泛欧联盟是世界大战时期和开始宣扬欧盟思想之间的代表性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力与经济损失,带给欧洲极大的打击。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等事件证明了战争与极端主义的可怕。特别是核武器的问世,使得世人希望能避免过去的错误,避免战争。另外,西欧国家再也无法巩固他们原有的列强地位,使得让世界上出现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对立的超级强权。为了确保德国不会再次威胁到和平,德国部分重工业遭到拆除,煤炭开采区被隔离(萨尔、西里西亚)或由国际控管(鲁尔区)。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1946年9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其他人士的类似声明不断提出,1949年成立的欧洲委员会成为第一个泛欧组织。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整合欧洲煤钢工业的共同体,这两项产品是军事武器的必要原件,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接管鲁尔区的管理权并取消部分德国工业生产的限制,同时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2] 虽然这两个新的共同体与欧洲煤钢共同体享有一样的法院及共同议会,但双方是互相独立的。新共同体的行政机构称为“委员会“(Commission),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最高总署”作区隔。欧洲经济共同体由华特·哈尔斯坦(Walter Hallstein)担任主席,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领导人则为路易斯·阿曼德(Louis Armand)。前者将发展会员国间的关税同盟,后者将整合核能部门。[2]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 在防御(欧洲防卫共同体)和政治(欧洲政治共同体)共同体成立失败之后,各国领导人召开墨西拿会议,成立斯巴克委员会,并发表斯巴克报告。1956年5月29至30日召开的威尼斯会议承认该报告,并决议组织一个“政府间会议”。“共同市场与原子能共同体政府间会议”将焦点放在经济统合,并促成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2]

欧盟贸易概况

欧盟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欧盟主要成员国中的法国、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英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环境;了解其人口、宗教、风俗习惯等人文地理环境;熟悉其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地理环境,掌握其主要城市及港口、对外贸易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欧盟 德国 一、自然地理环境 1. 地理位置 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2. 地形地貌 地势北低南高,北部,北德平原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大,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以畜牧业为主,也有种植业。南部,高原山地、河流谷地,受海洋影响小,且日照时间长,河谷地带,土壤肥沃。 3. 气候条件 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至19℃,1月5至1℃。年降水量500至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 4. 自然资源 德国属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在工业原料

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进口。矿物原料(钢、铝土矿、锰、磷酸、钨和锡)对外国的依赖特别大。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国内满足,硬煤、褐煤、钾盐的贮量较丰富。褐煤是采矿工业中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褐煤矿主要分布在莱茵兰勃兰登堡州南部和萨克森州。德国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针叶林为主。 5. 河流 德国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坡降不大,利于航行。多瑙河发源于黑林山东坡,莱茵河在境内长865公里,通航里程778公里,水量丰富,水位变化小,航运意义大,内河货运量居世界各河首位。干流及美因河、内卡河、鲁尔河等支流,经过全国主要工农业区,是国内经济意义最大的河流。威悉河境内长440公里,全部可通航,下游有不来梅港。易北河境内长793公里,由东南向西北注入北海,海轮可直达汉堡港。基尔运河,是沟通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捷径,也是重要的国际运河。 二、人文地理环境 1. 德国人口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人口8231万,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数丹麦人,索布族人,弗里斯兰人和吉普赛人。有725.6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8%。 2. 宗教信仰 约5300万人信奉基督教,其中2600万人信奉罗马天主教,2600万人信奉基督教新教,90万人信奉东正教。首都柏林(Berlin),人口340.5万(2008年1月29日),年平均气温约8.6℃。8237万(2001年底),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30人,是欧洲人

浅析中国与欧盟现状和未来发展)

浅析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 摘要 关键词 1 欧盟简介 欧洲联盟(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共同体的27会员国,位于主要在欧洲。其 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 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 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欧盟成立于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加入新领域的政策,以现有的欧洲社会。与5亿市民,欧盟相结合产生的估计有30 % 的份额,世界各地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 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 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 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进出口的国家集团(如表1,欧盟自2008年开始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 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 重要。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表1 世界主要商品贸易国家和地区进口额占比 Tab1 Trade in goods, by main world traders (单位%)geo\time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EU (27 countries) 19.5 19.3 19.2 18.8 19.5 19.2 19 19.1 19.1 19.1 18 EU (25 countries) 19.6 19.3 19.3 18.9 19.6 19.3 19.1 19.1 19.1 : : Canada 5.3 5 4.8 4.7 4.4 4.1 4.1 3.9 3.7 3.5 3.4 United States 26 26.4 25.8 25.5 24 22.9 22.5 21.6 19.6 17.9 17.1 China 4.1 4.7 5.3 6.3 7.6 8.4 8.6 8.9 9.3 9.4 10.8 Japan 7.6 8 7.6 7.2 7.1 6.8 6.7 6.5 6 6.3 5.9 资料来源:Eurostat

欧盟法的特点和影响

欧盟法的特点和影响。 作为一个由诸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拥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欧洲联盟法律体系。欧洲联盟虽然是以条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间组织,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法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从主体上看,欧洲联盟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各成员国国家、欧洲联盟机构,还包括各成员国的法人和公民。在欧洲联盟法律关系中,除各成员国外,欧洲联盟机构和一定范围内的公民和法人都直接承受权利和义务,成员国公民同时具有成员国和联盟公民的双重身份。从欧洲联盟法的制定来看,欧洲联盟的立法与决策机关有权根据基础法自主制定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条例、指令和决定,有权以欧洲联盟的名义直接与非成员国及国际组织缔结条约。从欧洲联盟法的效力来看,欧洲联盟的各个条约和欧洲联盟的各机构所指定的条例、指令、决定等法律规范可以在各成员国直接适用。从欧洲联盟的执行来看,欧洲联盟设有自己的法院,有权审理由成员国、欧洲联盟机构和个人向欧洲法院提起的诉讼,法院的判决具有约束力。欧洲联盟法明显不同于国内法。欧洲联盟法与成员国国内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是独立于国内法的单独的法律体系。除在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体系、立法机关及立法程序等方面,两者有明显不同外,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欧洲联盟法与国内法也是相互独立的。欧洲联盟法不仅兼有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某些因素,同时也是在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强烈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欧洲联盟的创始国都是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法国法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最初的欧共体法是按照大陆法系的模式塑造的,以成文法的唯一的法律渊源,实行立法和司法想分离的原则。 欧洲联盟法开创了新的法律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相互融合,不但对欧洲联盟各成员国,而且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联盟法是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共同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本身已经上升为兼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因素的法律,它在成员国的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必然给这些国家的法律带来另一法系的影响。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来说,适用欧洲联盟法意味着其法院正式承认判例渊源的合法性,并必须对其成文法传统作必要的理论变更。对英美法系国家来说,这种最初整个大陆法系模式创造出来的法律体系的直接适用,意味着必须调整本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大量接受大陆式法律术语和原理。欧洲联盟法已经成为使两大法系融合的一个重要动力。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近几年,广州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广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着多种因素。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增长加快,这对于经济外向度高的广州非常有利。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与落实CEPA 的不断加强,给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Ⅰ〗2003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受“非典”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市坚持防治“非典”与经济建设“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出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年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创8年来新高。 2003年,广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典”过后的下半年,经济增势强劲,增速不断加快,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快,动力强,结构优,质量好”的特点。全年广州市生产总值达3466.63亿元,比上年增加465.15亿元,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好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亏损总额下降。2003年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37%,比上年同期提高24.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9.93%。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加快增长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广州重点加快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影响的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增长26.5%,增速比上年加快11.5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3%。 三、投资、出口需求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增长14.7%,增速为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3年我市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全市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40亿元,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和资金到位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投资增势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81.66亿元,增长17.7%。支柱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民间投资能量进一步释放,投资渠道多元化。全市民间投资达443.70亿元,增长9.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四成。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民营经济发展加快。 利用外资形势喜人。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广州利用外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喜人态势。利用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制造业项目多、大项目多"的特

浅谈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8215532.html, 浅谈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郝娜 来源:《商情》2015年第16期 【摘要】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快速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如今欧盟已逐步摆脱由2008年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中欧双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以达 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一、当前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中欧经贸合作是双边合作中最可圈可点的。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中欧贸易快速、均衡发展。欧盟连续10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4673亿欧元,占欧盟贸易总额的14%。 二、中国与欧盟的经贸特点 (一)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世界上两个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依赖性。欧盟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存量市场、与欧盟差异较大的产业结构和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所需求的。 (二)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自入世以来,中国始终保持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在2002年只有96.7亿美元,随后的2008-2009年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从2007年2451.9亿美元降至2009年1431.9亿美元,2010年以来,随着欧盟经济的缓慢回升,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止跌回升,我国对欧盟出口较2009年增长21.8%。2013年,我国对欧盟贸易已基本摆脱欧盟内需下降的影响,实现贸易顺差9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总体上看,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增长幅度虽在后危机时期有所收窄,但从长期来看或将持续存在,而这种持续性的不平衡状态不会过多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