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5.17

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5.17
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5.1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专业历史学(师范)

年级2008级

学号222008313011018 姓名章诩苓

指导教师杨光华

成绩

2012年5月7 日

目录

摘要 (1)

正文

引言 (1)

一、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提出的社会思想背景 (2)

1.向西方学习深入发展 (2)

2.对中国传统妇女观念的认识 (3)

二、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4)

1.前期的女子教育思想 (5)

2.后期的女子教育思想 (8)

三、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贡献 (11)

1.促成女性步出家门 (11)

2.促进男女平权观点的初步形成 (12)

3.呼吁女性自我觉醒 (12)

四、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浅析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

章诩苓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女子教育的奠基人。在维新运动期间积极主张男女平权,提倡女子教育,并撰写大量文章,对此进行广泛的宣传。他的女学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早期推广女子教育,是为女性争取受教育的机会,以此而达到“兴国民智”的目的,同时通过教育将女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贤妻良母。后期则是提倡女子应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能够藉由教育逐步争取自由与权力,不仅从奴隶地位挣脱成为“人”,还要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能行事政治权力的女国民。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有着巨大的贡献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影响

Analysis of Liang Qichao Women's Educational Thought

Zhangxuling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Ethnology, 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Liang Qichao modern reformist thinker and educator, i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Women's Education. An active advocate of equal rights for men and women during the reform movement, to promote girls' education, and has written many articles and this extensive publicity. Women idea is to change with the times change. Early promotion of women's education, the fight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wome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juvenating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 "through education, women's training to become the wife and mother of both ability and integrity. Late is to promote the woman should be given equal political rights, to fight for freedom and power gradually through education, not only to break free from slavery to become a "person", but also with independent thinking skills, and can act in the political power of female nationals. Women's Educational Thought of Liang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t that tim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liangqichao ; Girls' education;Thought;Influence

引言

在传统儒家礼教下,女性被局限于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世界中,而女子也成为维护父权社会的帮手。直至清末民初,维新派知识分子开展女学与不缠足运动,中国

女性才开始有接受正式教育的机会。其中梁启超在女子教育思想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将其思想化为实践,和一批关心女子教育的有识之士共同创办了中国自己的女子学校,女子教育才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目前国内关于梁启超女子教育与女权思想研究专门性的著作几乎没有,但有不少对梁启超女子教育与女权思想为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其中郭剑波在浙江师大学报所发表的《论梁启超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作者对梁启超维新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实践加以介绍并予以评价。而杜学元的《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刘秀英的《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评述》、与张玉麟的《试论梁启超的女性教育思想》也都是针对梁启超维新时期女子教育的推广、创办或女性接受教育的益处加以介绍研究。而张勃所著的《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评述》、贾春的《浅析梁启超兴办女学的思想主张》,及杨红辉、黄正泉两人共同著作的《论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除了将梁启超维新变法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做一介绍外,也略提及民国后梁启超所提出的女子职业及女权主张,做一全面概括研究,但未加以分期介绍。而江百炼的《略论梁启超对晚清妇女社会角色的定位》及黄炳深的《梁启超女学与女性社会化思想及其影响》两篇文章则是少数以梁启超的女性论述作为中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定位与社会化的研究。另外,向仁富的《梁启超女权思想探析》则以女权的观点将梁启超维新时期直至民国的女权主张概略叙述。

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主要讨论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以及前后两个时期思想的差异,并评价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影响。

一、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提出的社会思想背景

梁启超身处于清末民初社会变动急促的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剧烈动荡、迅速变化的时期。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1.向西方学习深入发展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入侵中国,同时西学东渐伴随而来,这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固有的运行轨迹,使之由封建专制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改变了中国教育的性质与走向,使之由传统教育演变为近现代新式教育。鸦片战争爆发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我国器物工艺不如西人,造成我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因此有向西方学习的必要。于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出现了学西语、学西艺的热潮,这就是开学习西方先声的经世致用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想的兴起。随着对西方学习的深入,人们发现教育虽然经过西语、西艺的变革,但数十年来,收效并不显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甲午战争,日本之所以能战胜中国,

不只是器物上占优势,更重要的是经过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了,国家富强起来了。因此,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症结不仅仅是“技艺”落后更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行,最值得向西方学习的应该是政治体制。与这种认识相适应,在教育领域中,出现了重视学习西政的维新教育思想。在学习西政的过程中,维新人士认为要达到像日本一样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目的,必须扫除统治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封建伦理纲常,而要扫除这些思想障碍,首先要以“开民智”为第一要义,“开民智”依赖于教育,于是教育改革成为维新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女子受封建伦理的毒害最深,女子的思想最需要开启,而封建社会却没有女子教育,女子教育就这样被提上日程。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一位主要领导者,对女子教育作了详细的论述,与其师康有为同道,积极主张男女平权,提倡女子教育,并撰写大量文章,对此进行广泛的宣传。仅两年时间《时务报》上刊登有关女子问题的论文,译文,消息20余篇,并在理论著作《变法通译》中专列《女学》一章。大力倡导设立女学,扶助创办中国第一所自办女学堂——上海经正女学,为女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对中国传统妇女观念的认识

第一,教育观。中国自古对男女教育就有不同规划,性别的差异使男女教育在幼时就已经开始有不同的方向。在童蒙教育学习的内容上多是简单的认知和礼仪教育。到十岁之后,女性教育追逐渐以出嫁作为准备,深居闺房,学习曲意顺从、养蚕取丝、织布制衣、祭祀等生活技能与家务,这些品性的熏陶与技能的学习是为了日后为服侍翁婆相夫教子做准备。此外对于女子道德品行的要求更是严厉,其中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就是“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是四德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内容就是教授女性处事待人的道理,详细规范女性生命中的每个角色,以道德约束的方式要求女性行为合于男性社会的规则。这也就导致传统女性的教育注重德性教育与家务技能,但是对于知识却不似男性般重视。这与“才可妨德”与“才可妨命”的观念有关,女子若拥有才华,很容易在家务上有所荒废,吟风弄月的情怀也可能使她们薄命。所以明清时期“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广为流传,对中国妇女影响深远。在此说法下,女子能读书识字的机会大减。总而言之,传统中国女性的教育趋于重视道德品行,而忽略女性才华知识的培育。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认识到教育是改变国家最快最有利的途径,能产生的功效是最大的。因此教育问题成为当时最重视的问题,这其中又以女子教育为重点。

第二,婚姻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的婚姻方式。婚姻是绝大多数女性所必经的生命历程,更是昔日女子唯一的出路,传统社会中女性生命意义的来源。但是,在传统婚姻的方式下,结婚的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没有直接表达意见的权利,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根据《清户律·婚姻门》规定:

?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具无者,以余亲主婚,其夫亡摧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

由此可知,父母有决定子女婚姻对象的绝对权利,而当事人没有拒绝的权利。虽然传统婚姻中男女双方当事人都没有婚姻的决定权,两性在婚姻中都赌上自己一生的幸福,但是传统社会对于男性却较为宽容。男性可以有机会拥有妾室以弥补遗憾,相对于女性的孤注一掷,男性在婚姻中显得较为有优势。但是随着国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思想的传入,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反对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的风潮。这其中以女性角度的反对最为突出。在中国随之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

第三,审美观。缠足曾经是中国妇女的代表,也曾深深左右中国女性的生活,但是缠足的风俗自何时起,则众说纷纭。但是缠足风气确实在中国盛行一时,天足成为女子一种耻辱的标记,在这种病态的审美观下,女子若有一双三寸金莲,即使容貌欠佳,甚至行动不变,也会受人赞誉。清代俞樾在《右台仙馆笔记》中就曾记载临平姚氏有位妇女,双足细小,走路必须有人搀扶,却因此赢得了“姚美人”盛名的轶事。同时在传统婚姻中非常注重女子是否缠足,社会上将女子缠足与美观、良好家世、出身及教养连结在一起,故缠足成为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每当婚礼新娘自花轿下来时,众家亲友便会围观驻足于新娘的足部。若新娘是自然天足,不但夫家脸上无关,娘家更会被认为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由此可知缠足对女性而言是一种华丽的装饰,在虚荣心的作祟下,女性必须忍受肉体的痛苦以迎合社会对美的追求。俗语说:“女为悦己者容。”但是这样的美丽却是以牺牲女子的健康而达到的,更使得女性沉溺于满足男性喜好追求之中,只能进一步成为男人的附庸。于是在这一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些人开展了不缠足运动,并且成立了不缠足会。百日维新后,由于康有为上书,不缠足会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

二、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关于女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发表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对传统社会礼教较多批判的维新变法时期,第二个时期为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到日本受西方思想影响较大,而对女子教育及女权观点的论述。这两个时期,梁启超对女性议题的关怀重点有所

不同,因为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与其生活的历练,使得梁启超早期对于女性议题的关怀主要基于救国图强的目的,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引领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主张;后期由于梁启超受大量西方思想的熏陶及本身思想的逐渐成熟,对于女性观点有所继承也有所转变,希望女性成为真正的“人”,具有真正的人权。

1.前期的女子教育思想

(1)女子教育的主要思想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提出了“开民智、育人才”的观点,认为启发民智,培育人才是救国之本之法。而女子教育是“兴国智民”的一部分,他将女子教育特别提出来,藉此引起知识分子对于女子教育的重视,他甚至把中国落后挨打归结为女子未受教育,指出“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1]38因此梁启超认为要“开民智”就必须依赖教育,而他认为女子是受封建伦理毒害最深的阶层,她们的思想最需要被开启。虽梁启超的女子教育观点不脱于兴国民智,但是仍有传统中国贤妻良母的要求。所以这一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主要以“兴国民智”、“贤妻良母”为目的。

第一,救国强国的“兴国民智”女子教育之路。

国家振兴。梁启超说:“言自强於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2]14把女子教育与国家的强盛结合在一起,这就加强了女子教育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他将国家积弱不振的主因与女学联系起来,认为是由于世人不重视女子教育的缘故。根据他的推论来说女学与国家强盛成为一种因果必然联系。此外,他更进一步以美、英、法、德、日等强国女学兴盛而国盛;以印度、波斯、土耳其等国女子教育不受重视而国力衰微,说明女子教育对国家的影响力。他举例说:“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1]43他一方面反映中国妇女知识浅薄、地位低下,致使中国衰弱不振,另一方面提出对策希望能藉由西方的经验改变中国的现状。并明确认定兴办女学是强国富民的必要途径,在分析欧美强盛之因后得出“欲强国必兴女学”的结论。而女子教育的观点是以“兴国智民”出发。他甚至指出“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1]38而要“开民智”就必须依赖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成为了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举措。于是梁启超积极投入到开启女子思想的活动中,他对教育改良寄予热切的期望并倾注大量心血,力图以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智民兴国的目的。

国家经济增长。他从“生利分利”的角度论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管子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此非空言也。盖合一国之人民物产,而以决疑数术,盈虚消息之,其所得之率,实如此也。中国即以男子而论,分利之人,将及生利之半。自公理家视之,已不可为国矣。况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惟其不能自养,而待养於他人也。故男子以犬马奴隶畜之。於是妇人极苦。?[1]38-39

由于妇女不从事生产,“而男子不能不养之”,这又拖累了男人,使之“终岁勤勤之所入,不足以赡其妻孥,於是男子亦极苦”。[1]38这样,男女组成的家庭也免不了贫困的缠绕。他主张女子应当“有职业”,以便“各能自养,则国大治。”[1]38认为女子受教育是谋求职业的基础,“然则学也者,业之母也。”[1]39要求女子应努力学习,掌握谋生的技能,如果广大女性都成为生利者,则可“夫使一国之内,而执业之人,骤增一倍,则其国所出土产作物,亦必骤增一倍”,[1]39国家也就能逐步兴旺发达。

第二,德才兼备的“贤妻良母”女性教育。

梁启超的女子教育目的除了兴国民智外,还呼应传统贤妻良母的教育主张,他希望通过教育将女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女性,在1897年所著的《倡设女学堂启》便将女子教育目的作了一个概括性的归纳,他说: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3]19

相夫教子、宜家善种是女子教育的益处,这样的益处受惠者不是个人家庭,更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与强盛。梁启超所要求培养的“贤妻良母”,是从国家主义出发,从“保国、保种、保教”的目的出发,超越了历史和所处时代对女性的束缚,有很大的进步性。

家庭和睦。他首先驳斥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指出:妇人无学,“则以其于天地间之事物,一无所闻,而竭其终身之精神,以争强弱讲交涉于筐箧之间。”[1]39女子因为没有接受教育,以至于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也就导致她们的活动范围狭窄,目光短浅,成天在鸡毛蒜皮之类琐事上争强斗胜,使得“家庭之间,终日不安”。[1]40在这样母亲教育下的子女,则“舍床第筐箧至猥极琐之事,概乎无所闻见”。[1]40女子不受教育会严重影响子女健康成长。但在梁启超眼中德才并不想冲突,“吾之所谓学者,内心拓其心胸,外之以助其生计,一举而获数善,未见其于妇德之能为害也。”他所谓的女子才能并非能作伤春惜别之语的诗词才华,而是能开拓她们的视野,陶冶她们的性情,提高她们自身的素质,能忧心天下国事的知识能力,他认为学习不但可以拓展心胸,又可以帮助家庭生计,并无害于传统根深蒂固的妇德与四德,他认为女子受教育后所拥有的智慧有助于妇德的提升。女子有了才德,就可以为社会和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使家庭免于贫穷;也就能明达事理,通古博今,心忧天下,从而不再把精力和时间局限

于家庭的窄小范围内,就不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搬弄是非。如果这样,则妯娌之间就能像姊妹一样相处,就能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互相勉励,这样家庭可以其乐融融,生活必定十分美满幸福。总之,女子接受一定的教育,对家庭的发展是会产生积极作用的。

善种。天下知识分子所重视有三件事,即保国、保种、保教。在梁启超的想法中,只要办好女学,便能间接与直接促进保国、保种、保教三件事。《戒缠足会叙》中他表明这样的想法:

?中国之积弱,至今极矣。今强国本,必备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欲振母仪,必由女教。?[4]120

梁启超将女学视为幼学的根基,他认为母亲若是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便无法端正孩子的思想;而幼学又是培育人才的根源,幼童需要有完善的教育培训,才能成为有用之才;而国家的强盛则需要许多人才的辅助。梁启超将幼学分为两个阶段来看,首先从胎儿教育来看,女子受教育是保证优生的基础,是胎教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以西方为例,认为“西人言种族之学者,以胎教为第一义,其思所以自进其种者,不一而足。而各国之以强兵为意者,亦令国中妇人,一律习体操,以为必如是,然后所生之子,肤革充盈,筋力强壮也。此亦女学堂中一大义也。”[1]41中国要保种保国,不能不实行胎教。于是他把胎教视作女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幼儿教育来看,梁启超深刻阐述了女子的学识、素质对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坚信:“春秋万法记於始,几何万象起於点;人生百年,立于幼学”[5]44在儿童教育中,早期家庭教育则是婴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母亲的学养至关重要。孩提时代的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可塑性强,梁启超曾说:“少成若性,长则因之,此实言教育学一切之始基也。”[1]40强调幼时形成习惯的重要性。女子不学就会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母亲的素质又会影响儿童:?然孩提之童,母亲於父,其性情嗜好,惟妇人能因势而利导之。以故母教善者,其子之成立也易;不善者,其子之成立也难。?[1]40

梁启超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论证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他说:“西人分教学童之事为百课,而由母教者居七十焉。”[1]40而在中国则不然,孩童很难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贪恋嬉戏,视野狭窄,即便能学到点滴知识,也不过是陈旧的东西。家庭教育的多少和内容的差异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西方人志趣广泛,胸怀祖国;而中国人则营私趋利,以光宗耀祖为至荣。针对这种情况,梁启超认为:?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1]40

(2)女子教育思想的实践——上海经正女学

梁启超对于女子教育的主张并非只是坐而论道,他除了做文章宣传女子教育的重要性,更身体力行的协助经元善创办女子教育学堂,落实他的教育主张。他还亲自拟定了《女学堂试办略章》,其中包括“立学大意”一条、“办事人员章程”五条、“招选学生章程”五条、“学规”五条、“堂规”四条、“学成出学规则”二条等。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梁启超起草了《创设女学堂启》和《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作为女子学校创办的蓝图,同年冬天,属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女学堂——上海经正女学正式成立。该学堂的课程以日本的女子学校作为借鉴,日本女学约分为十三科,在《论女学》中有介绍:

?日本之女学,约分十三科:一、修身,二、教育(含教授及蒙养之法),三、国语(谓日本文),四、汉文,五、历史(兼外国史),六、地理,七、数学,八、理科(谓格致),九、家事,

十、习字,十一、图画,十二、音乐,十三、体操。?[1]37

在课程设置方面,梁启超从日本女学中吸取经验,在《女学堂试办略章》上,梁启超大体构筑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文西文各半,皆先识字,次学文法,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次读史志、艺术、治法、性理之书”。学校课程设置中西文兼重,要求中西文比例一致外,还具备教学法的初步概念,课程由简入难安排,先学识字,再学文法,具备了语言文字学习工具之后,再教以粗浅的知识,最后进入专科学习。梁启超为女子学堂规划四门专门学科,分别是算学、医学、法学和师范。在招生规则方面,首先它的规模不大,仅预计招收四十人,且招生对象是八至十五岁已识字或精通文法的良家闺秀。创办初期因为缠足的风俗非一日可变,所以缠足与天足的妇女皆可以入学,但数年之后将再设规则仅招收天足女性,藉此提倡禁止缠足运动。但“凡奴婢娼妓,一切不收”。在评鉴方面,梁启超认为女学堂应设置考试评鉴制度,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例行性小考,评定甲、乙两等,每季则定期进行大考一次,“课卷送通人评定,列等第,设奖赏。”同时规定,学生学成以后发给文凭,让她们充当医师、律师、教师等社会职务,使女子得以谋其业而自养,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减轻社会负担,发挥女子应有的社会作用。

2.后期的女子教育思想

维新变法失败使梁启超离开祖国远渡重洋,在流亡日本的十四年期间,他受到国家主义的影响,致使他的思想有所转变,对于维新变法时期的“开民智,育人才”的教育目的有全新的反省。他的教育目的由原先的“开民智,育人才”转变为具有国家意识与

民族特性的“新精神国民”,而其女子教育目的也一脉相承以培养现代女国民为主。他开始认识到女性为独立的个体,将女性由被美化的女奴地位提高到人的地位,并且注意到男女教育、职业、政治方面追求平等的要求,视教育为自我觉醒的基础,希望女性能够藉由教育逐步争取自由与权力,不仅从奴隶地位挣脱成为“人”,还要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能行使政治权力的女国民。

(1)因材施教,培养女性专门职业才能的女子教育主张

梁启超一直以来对于女性的能力都报以肯定的态度,他在《新民说·论生利与分利》一文中说:

?凡人当尽其才,妇人之力虽有劣于男子之点,亦有优于男子之点;诚使能发挥而利用之,则其于人群生计增益实巨。?[6]

他认为男女能力相较而言,女性有些方面能力确实比不上男子,但是在有些方面能力则更优于男性。而这种差异并无所谓的高低优劣之分,只要能人尽其才,使个人发挥自身的优点,便能有益于整个社会。基本上,他认为男女在智力发展上并无差异,但他坚信男女各有其特质,此特质造就能力、兴趣上的差别。男女各有其特质与思考面向的观点,与许多近代研究呈现相同的看法。梁启超赞同当时学者对于男性较具有创造力,而女性较具有整理能力的观点,提出适于女性学习与就职的领域。他说:“无论为男为女,都各有特长,那是不消说得。就男女两性而论,男性有男性的特长,女性有女性的特长,教育家也不能轻轻看过。”[7]14据此一论可知,梁启超对于男女特质的看法,教育应该为不同性别天赋的学生,加强不同的学科,强调适应性教育,发挥因材施教的功能。这种根据男女特质进行专门的教育规划,希望兼顾有教无类与具体的建议,对当时的女子教育而言,激起了许多的涟漪,也间接影响了之后中国女性对于职业方面的选择。一直以来,梁启超对于女性参与社会工作是保持着绝对赞成的态度的,他认为女性若能步出家门,从事社会生产,不仅可以增加家庭生计,更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繁荣。但是他早期所支持的女性经济活动,是倾向于辅助家庭经济,根本上还是以相夫教子为女性主要工作范围。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所发表的《新民说·论生利与分利》中对于女性从事生产事业进行分析,他认为一国的妇女大约有十分之六从事家庭方面的生产工作,例如:养育儿女、家务工作。而只有十分之四能步出家门,从事家务以外的其他工作,但从事室外生利事业的女性在中国却寥寥无几,梁启超分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然而,女性居于教育劣势的情形,在五四时期已经得到逐渐的改善,世人对于女性权力的争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教育方面,更一步重视女性职业上的独立

性。梁启超认为,女性具备细心、耐心的特质,对于事物的整理方面相当有能力,他在《我对于女子高等教育希望特别注重的几种学科》一文中,强调男女在智力上无所差别,他说:“男女的聪明才力不能认他有差等,却不能不认他各有特长。据多数学者所说:女子的创造力,不如男子。男子的整理力,不如女子。这个原则,我是承认的。”[7]25所以女子高等教育应重视女性整理特质,培养女性专门的人才。他说:

?女子将来基本的高等职业,应该利用他们整理力的特长去找出来,据我所见有四种职业现在人才甚缺乏,前途开拓的余地甚多,而确与女子特长相适应。?[7]43

进而他提出几门适合当时女性专门发展的学科,分别为:史学、会计学、图书管理学、新闻学,他认为这几门学科不仅可以发挥女性的精细与整理能力,还可以使女性在这几门新兴行业中得到充分发挥。他说:

?专就编辑方面论,男子特长固然甚多,女子却也很不少,头一件,女子观察社会事物,有些地方比男子精细;第二件,女子无论对于何等事项比较的不含党派的色彩持论易得公平;

第三件,女子充当访员,社会对于他们,总有相当的敬礼,在交际上先自占了便宜,用访问方法去收集资料,所得能够格外丰富。?[7]34

在他的观点中这几门学科不仅未来在社会的发展性大,对于社会职业中的男女竞争而言,女性也可以取得先机与优势。并且他也说明这几门学科只是举例,在女子高等教育中凡是可以发挥女性整理能力特质的学科,都可以作为女子教育中专门发展的学问。

(2)追求女权,鼓励女性觉醒的女权主张

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有“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在封建社会为了让女子心甘情愿的被奴役,男性们提出了一系列“女子天生就地位低下”,“女子智力低于男子”,“女子是祸水”等理论。在这样的社会中,女子的参政权力被剥夺殆尽。直至民国初年,妇女在中国社会中仍然没有独立的人格与人权。这种社会现象让梁启超深感遗憾,于是他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尖锐的反驳,他认为男女“同是圆颅方趾横目睿心”之人,理当处于平等的地位,拥有同样的权利,包括扮演社会政治角色的权利。同时男女“必智慧平等,然后能力可以平等,故开女智为第一义”。他认为男女基本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人权运动却不包涵女性,如此女权运动才油然而生。为此,他将女权运动视为广义的人权运动。但当时有人主张“女权尚早论”的说法,认为人权实施之后女权才有发挥的空间。梁启超却认为人权与女权不是先后的因果关系,此两者之间是彼此相容且紧密的,所以他认为既然中国要推行人权运动非但不该排除女权,更应该两者一块儿进行。

梁启超除了对于人权中排除女权的社会现象感到不平之外,也主张女性要自觉自己是个“人”,并且鼓励女性能够挺身而出为自己争取权力。他认为人权运动的发端完全

在于“人的自觉”,正因人发觉自己与贵族同样为人,所以才会起身争取本身应有的权力,他说:

?他们有了‘人的自觉’,便发生人权运动:教育上的平等权、职业上的平等权、政治上的平等权,便是人权运动的三大阶段。?[8]

他认为女性若要争取女权,自身的自觉性很重要的,并且女性必须实际投入为自己争取权力才有价值,这也就是他所谓的自动。若是男性为女性所设想而给女性权力,这样缺乏了女性的自觉自动,即使女性拥有女权也没有价值,所以女性必须主动捍卫自我的权力。

那么女性如何去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力呢?梁启超向来重视教育,然而在女权运动的问题上,他仍然不改对教育重视的态度,提出知识是所有权力争取的基础。1922年他在南京女子师范进行演讲,特以《人权与女权》为题,明确地将女权运动划分为教育上的平等、职业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平等三个递进的阶段,而政治上的平等及作为其重要前提的职业上的平等都是以教育上的平等为条件和基础的。他认为男女不论是政治上的平等,或是职业上的平等,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欲达成政治与职业平等,必须先达到教育上的平等,与女性的自我觉醒。女性要有独立的人格、自我的生活,必须有独立的经济作为后盾,而教育是专门知识的基础,也是奠定职业竞争力的来源。

三、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贡献

1.促成女性步出家门

中国的传统女性形象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部分的女性生活空间局限在家庭之中,妇女必须依附家中男性的经济能力方能生存,而以男性为尊的父权社会俨然形成。梁启超有鉴于清末国家时局的衰亡与人口居半数之多的女性息息相关,所以他开始重视中国妇女问题,认为女性应该接受相当程度的教育,方能为中国解决燃眉之急。他鼓励妇女迈出家门接受新式教育以扩充就业能力,并支持女性从事经济生产工作。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中国的女子因为缠足的关系,非但无法读万卷书,更不用提行万里路。因此,他还鼓励女性走出传统,摆脱缠足恶习。为了达成这些目的,梁启超在晚清的女子教育推动上以救国图强为宗旨,附和当时社会所重视的国家图强议题,并以男性观点为核心,让父权社会中的男性不排斥协助女性教育的落实,因此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的效应,不但促进女性放足运动达到鼎盛,更使国人纷纷成立女子学校,推广女子教育,这一切的活动成果促使原本身居闺中的女性得以步出家门,展开与传统截然不同的生活,也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就如黄嫣梨所说

的:“梁启超的女学思想,从早期提倡兴办女子学校,培养新贤妻良母,到后来提出培养女子国民,主张把女子培养成和男子一样具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进取精神的国家公民,到二十年代,提倡女子要在职业上抢占先机,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得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女子自身的发展。梁氏女学思想发展的逻辑,也正好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走过的历程。”[9]总而言之,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对于中国女性步入社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与影响,不仅使得中国女性有机会从传统束缚中挣脱,更让迈入社会后的中国女子有机会持续发展与生存,这或许正是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对中国女性最大的贡献。

2.促进男女平权观点的初步形成

在生理差异和悠久历史环境的演变下,中国父权社会逐渐形成,使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动摇,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深受世人诟病。而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为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叫屈,早期他以西方天赋人权与自由主义的观念提出男女皆具有相同理性、天赋,自然应有相同的教育权利。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一场革新。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渐开化与其思想的日趋成熟,他后期的女子教育主张,不仅要求男女教育的平等,更要求女性职业、参政的权力。他认为人权的基本内涵包括教育、职业、参政三种权力,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往往忽略了女性在人权中的地位。所以梁启超呼吁女性重视女权,并主张教育职业与参政的基础是具备教育权。他提出男女在职业权上应该平等,职业教育应该根据男女特长进行规划,以为以后的男女职业竞争做铺垫。其女子教育主张焦点从教育平等拓展到职业平等。而在女性参政权方面,他在《新民说》中就要求中国人民提高本身素质,培养权力、义务、自由、道德等精神,以让中国人能成为参与国家事务的国民。但后期,他认为中国人民的参政权仅仅是虚设,所以虽然他赞成男女皆应具有参政权力,但认为女性争取权力的焦点应该放在教育、职业上,提出教育、职业达到平权后男女参政权的平等才有机会落实。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中的男女平权观念,以现今的观点而言虽不够成熟,但是却也初步承认男女平权的重要性,为中国女权的争取奠定了基础。而他将教育视为女权基础的观点可以说是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观点。正如台湾学者卢燕贞指出的那样,“女子教育能在中国普遍展开,迅速推行,梁氏之鼓吹宣扬,力排众难,其为千百年之中国教育奠新基,为亿兆女子争取教育之机会,其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所做之贡献,实在是无法估计的。”[10] 3.呼吁女性自我觉醒

中国女性长期以来便没有自我的存在,也没有机会聆听自我内在的声音。女性一生都担任了多重角色,既是女儿又是妻子母亲,这样身兼多职的情形或许和男性相同,但

是众多的角色中女性缺少了自我。女性的生命意义是为他人而存在,这种社会普遍存在的情况,连女性自身都没有察觉到。在这样的情形下,女性是无声的、隐性的,自然也是没有权利的。面对这样的现实,梁启超不仅鼓励女性充实自己的内涵,培养职业的专才,以迈入社会职业中,而且更提出女性要自我觉醒,他认为中国的妇女不应该被动的接受男性为她们安排的权力,而是要挺身而出为自己的权力而奋斗。梁启超要女性站出来的观点不仅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还点出女性在女权运动中自动参与的责任。然而,女性是否能够自我觉醒,并主动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力,攸关着中国女性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平等共处的机会。梁启超呼吁女性自我觉醒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主张很难论定成效,但可以肯定的是梁启超开始注重女性自我的声音,不再将女性视为无声、隐形的角色,而是可以自我争取权力“人”。梁启超唤醒女性自觉的思想,与要求女性自我争取权力的主张,或多或少都为中国的女权运动奠定了基础。史莉琴就提出“这一时期,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影响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也较系统地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口号。妇女开始觉醒,并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斗争。她们建立组织,创办报刊,进行宣传和鼓动,造成了一定的声势和影响。在以后的革命运动中,女子解放与女子教育也都成为运动的重要内容。从中不难看出,梁启超的禁缠足、禁早婚、兴女学等思想和主张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11]

四、结语

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主张让女子走出深闺,接受教育,在当时的情况下强烈地冲击了封建传统的道德观念,同时又倡导了一种新的社会观念。女子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倡导和推行女子教育也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但是世界范围内女子教育的状况仍令人担忧,女性文盲率绝对超出男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失学和面临失学的女童,因此重视女童教育、落实男女平等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梁启超重视女子教育的思想在现今仍然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M].上海中华书局,1941.

[2] 梁启超.学校总论[M].上海中华书局,1941.

[3]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M].上海中华书局,1941.

[4] 梁启超.戒缠足会叙[M].上海中华书局,1941.

[5] 梁启超.论幼学[M].上海中华书局,1941.

[6] 梁启超.新民说·论生利与分利[M].上海中华书局,1941.

[7] 梁启超.我对于女子高等教育希望特别注重的几种学科[M].中华书局,1941.

[8] 梁启超.人权与女权[M].北京出版社,1941,4051-4053.

[9] 黄嫣梨.梁启超与近代妇女解放[J].文史哲,2004,3:88-90 .

[10] 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M].文史哲出版社,1989.

[11] 史莉琴.梁启超女学思想研究[A]. 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7,11-12.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杨光华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论文写作期间,杨老师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在此谨向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的室友,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论述

近三十年来梁启超教育思想研究概述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不仅悉心培育出了三个院士,还缔造出满门才俊的又一个传奇。 不仅如此,这与梁启超先生对近代的教育也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并且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不仅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而且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下面,笔者就针对学术界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一、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 对于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谓颇丰。有许多学者曾经就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如谢毓洁的《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①、刘先飞的《少年新国民:论梁启超的儿童观》②都对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以谢毓洁的《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一文为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梁启超对于儿童教育的方法及加强对儿童教育的原因,作者在文中认为:梁启超之所以会对儿童的教育如此关心,是因为他认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就是国民没有普及文字阅读,而在先进的西方国家,国民文字阅读的普及率远远要高于中国。 同时,梁启超十分重视女性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他认为妇女的知识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到儿童蒙养的效果,而蒙养则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发展。而《少年新国民:论梁启超的儿童观》的作者刘先飞则认为梁启超认为要提高儿童蒙养的质量与水平,就必须要改编蒙学之书,并且指出梁启超极力推崇少儿歌谣,在梁启超的心目中,音乐、诗歌是改造国民品质的重要手段,歌谣可以用来塑造刚健雄壮的国民气质。于是,歌谣作为儿童教育的手段而被梁启超所选中。 梁启超强调要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反对对儿童施加暴力,认为那样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是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谢毓洁的《梁启超 ①谢毓洁,《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②刘先飞,《少年新国民:论梁启超的儿童观》,《学术探索》,2011年06期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浅谈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一代学术宗师,但很少有人把他当做一位教育家来研究。从戊戌变法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后发表了《变法通议》、《倡设女学堂启》、《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教育与政治》等十几篇教育论文,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许多方面均有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主张。其晚年又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研究院等多所大学任教和讲学,参与教育实践,因此对近代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也不为过。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 关键词:近代教育; 国民教育; 教育思想. 一、教育之宗旨 梁启超一直强调教育应该有正确的目的。可以说,他是第一位写出教育重要性的教育家。在他的“关于教育的永恒原则”中,文章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有目的,他认为人与动物、植物、文明与野蛮最大的区别在于自觉而有目的性的活动。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人类活动,它不能没有目的,必须是正确的。他认为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目的都是可以接受的,而教育也是有目的的[1]。 梁启超在批判传统教育和外交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并随着时事的变化不断完善教育使命。 在1898年的改革时期,梁启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国和西方的政治人才。他呼吁以政治科学为基础学习西方。他认为过去的“在中国西部,皮毛,只有运行时间的技能,以及法律的管理,所以方言、数学、制造、武器都是建立起来的,而宫廷的政治是腐烂的。”于是他总结道:“今天的学校,当涉及到政治时,这就是艺术的教义。”因为政治更容易学,也更难学;政治的使用范围更广,艺术的使用也更狭窄。为了使他的州政府不能够做艺术,行政人员,振兴艺术,直耳!……它不是政府的权力让它公开,但是统治者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它将永远被其他人使用。 梁启超是教育的目标是“以学为根本”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富裕的西方国家和日本在这方面,他说:“泰西州,第一个重量级的政治学院,也是它的学习。基于公理公法,古希腊和罗马的古代历史被用来作为建国的第一正义。日本的法学院是第一个,而日本的学校在政治上是最重要的。就日本而言,日本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也不是十年就能完全改变的。 在学习如何学习的过程中,梁启超在《南方隐藏历史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形象”为校本,以《公法公理》为补充,以校核世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为了使古代人民统治世界;要利用当前形势,寻求当今世界的治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学者们就知道了当今的制度。他是复古的,他是古老的。古人的系统,今天认为是好的,今天不太好。什么是可行的在今天是不可行的。

梁启超教子有方

(梁启超画像,来自网络) 梁启超教子有方 梁启超共有九个孩子,个个出类拔萃,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为院士。梁启超教子有方,概括起来,有三个突出特色: 一是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梁家子女都受到了很好的学校教育,梁思顺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梁思成先就读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梁思永先就读于清华学校,后往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梁思忠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校和西点军校;梁思庄先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梁思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梁思懿,先入燕京大学学医,后又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梁思宁,先入南开大学学习,后因日本侵华,参军抗日;梁思礼先入美国普度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为弥补孩子们国学根底不够的不足,梁启超在家中开设国学训练班,还经常给子女购买图书和各种学习用品。1912年流亡日本多年刚刚回国的梁启超,就为远在加拿大的大女儿梁思顺买《东坡集》《韩柳合集》等。为使二儿子梁思永在考古学研究上有所进步,梁启超亲自为他联系自费参加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的考古发掘,甚至还和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联系,让梁思永自费参加其在西北的考古活动。为了让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建筑学上大展宏图,他特意花巨资安排他们到欧洲度蜜月,细心考察欧洲建筑艺术。 二是给子女传输科学的人生理念。作为思想理论家的梁启超,总是从哲理的高度,把人生的一些基本理念,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将这些论述概括起来,精华的东西是:做人应该尽兴、理智、随缘。 所谓尽兴,就是将兴趣和能力发挥到极致。梁启超视兴趣为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基石。他时常教诲子女对生活、对事业要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还特别强调支持兴趣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希望是成功的阶梯,他一再告诫子女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万万不可悲观。他在家信中说:“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以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梁启超总是告诉子女们要时刻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了,就应该心满意足。他说:“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所谓理智,就是用理性约束感性。他告诉子女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用自己的智慧去理性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给孩子们的信中,他说:“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梁启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一定要以理智超越情感,发乎情止乎礼,不可随心所欲。即使是交友,梁启超也希望子女们要理智,他告诫二女儿思庄说:“庄庄多走些地方,多认识一些朋友,性格格外活泼些,甚好甚好,但择交是最要紧的事,宜慎重留意,不可和轻浮的人多亲近。” 所谓随缘,就是对得失顺其自然。梁启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败或挫折首先要平静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妥善寻求解决的办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_杨晓梅

2004年5月 学 术 交 流 May,2004 总第122期 第5期 Academic E xchange Serial No.122 No.5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研究 杨晓梅 (哈尔滨学院历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 要]尽管人们对梁启超的认识和了解不在教育方面,但作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颇有见地地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主张。他的教育宗 旨随着时世的变迁不断发展,从戊戌维新时期主张培养政治革新人才到20世纪初培养现代 国民,逐渐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到更广泛、更普遍的人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特别强调女 子教育的重要性,把女子教育同国家强盛联系在一起,这种主张可谓前无古人;他借鉴日本所 制定的学校教育的四个阶段,为近代学制的颁布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关于义务教育和教育经 费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近代教育史的内 蕴,也为近代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梁启超;教育思想;教育宗旨 [中图分类号]G40-0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4)05-0166-06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一代学术宗师,但很少有人把他当做一位教育家来研究。从戊戌变法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后发表了 变法通议 、 倡设女学堂启 、 教育政策私议 、 论教育当定宗旨 、 教育与政治 等十几篇教育论文,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许多方面均有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主张。其晚年又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研究院等多所大学任教和讲学,参与教育实践,因此对近代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也不为过。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 一、教育之宗旨 梁启超一直强调教育应该有正确的目的,可以说他是最先撰文论述教育目的的重要性的教育家。他在 论教育当定宗旨 一文中首先提出教育必须有目的,他认为人与动植物、文明人与野蛮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教育是人类一种非常重要而复杂的活动,不能没有目的,而且这种目的还必须是正确的。他认为任何事情没有宗旨都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没有宗旨是寸毫不能有成的。 首先,梁启超对封建教育的错误目的进行了抨击。中国的传统教育自从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始终将儒学及儒家的经典作为学校惟一的教学内容。隋朝实行的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一直沿用到明、清,前后达1300年的时间,这种制度把学校教 [收稿日期]2004-03-18 [作者简介]杨晓梅(1965-),女,四川威远人,哈尔滨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166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的教育改革思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弟子,也是康有为从事变法维新活动的主要骨干和助手。1897年与他人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并任中文总教习,这所学堂以培养知识广博的变法人才为目的,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传授经学、诸子学和公理学、中外史治格算之粗浅者,专门学从入学后第七个月开始学习,从公法学、格算学和掌故学三个门类中任选一门。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也坚持保皇立场。但民国成立后他在政治上不再追随康有为,晚年主要从事学术活动。梁启超是近代学术最为渊博的学者之一,著述多达七百余万言,重要的有《饮冰室文集》、《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等。 ㈠论培养新式国民 梁启超也像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强调变法是使国家富强的关键,而改良教育又是变法的关键。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由“力”而趋于“智”,所以他指出:“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针对封建时代只注重培养少数治国精英,对民众则只讲道德教化,乃至实行愚民政策。梁启超提出“开民智”,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其意义不仅是促进国家富强,而且能促进社会进步。他指出民权来源于民智“昔者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曰欲兴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开民智可以说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必备条件。开民智的基本途径自然是兴办教育。他说:“欲求新政,必兴学校,可谓知本矣。” 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之意义,在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结团体,以自立竞存于列国之间,不徒为一人之才与智也。”他认为传统教育最大缺点是培养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这些主张已显然具有反封建的色彩。 ㈡论变科举、兴学校 梁启超对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将八股文取士视为中国锢塞文明之一大根源,结果是“愚其士人,愚其民,愚其王公”。在当时世界以智慧竞争的形势下,“人皆智而我独愚,人皆练而我独闇,岂能立国乎?”只是因为科举是整个传统教育的指挥棒,所以他断言:“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他还提出了变革科举的三种方案:上策是“合科举于学校”,即废除科举制度,使学校毕业生具有相当于科举及第的身分(如小学毕业生相当于秀才,中学毕业生相当于举人,大学毕业生相当于进士)。中策是“多设诸科”,例如明经、明算、明字(中外语言文字)、明法(中外刑律)、绝域(各国公法)、通礼、技艺、学究(师范)、明医、兵法等科目,以选拔各种专门人才。下策是“略变其取士之具”,即在维持现有科目的情况下,加试一些实学知识,使应试

【素材】《最苦与最乐》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北师大)

《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最苦与最乐》拓展阅读 巢湖市柘皋中学葛庆国老师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但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过去很多人批判他是保皇派和反革命直到近几十年才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予正确的评价。我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并归纳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十四大贡献。 一、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先生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促使了国人的觉醒,使国人产生了近代化意识。以戊戌变法为界,中国思想此前是封建正统思想,此后是启蒙思想兴起。他将民权思想引进实务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开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他的启蒙思想还影响到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国际意义。 二、梁启超先生坚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宪政,开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和法律制度化的新时代。 三、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宣传家。 梁启超先生把报刊作为宣传思想的阵地,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实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闻报》、《大中华》、《申报》等有重大影响的报刊。他的文章反映了当时最科学的思想,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影响广泛。他将西方的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和法学等当时先进的学科和学说介绍到中国。 四、梁启超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政治家。

梁启超先生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主将,君主立宪的倡导推动者,革命共和的大力鼓吹者和立宪派领袖。辛亥革命后任进步党党魁,熊希龄主阁时任司法总长兼财政总长。袁世凯称帝,他愤然拒绝重金收买,发表著名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讨袁,与蔡锷等组织护国运动。一战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极力主张力争国权。他事先探听到日本欲接管山东这一帝国主义图谋,及时将消息传回国内并在报纸上发表,引发了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的五四运动。 五、梁启超是坚决反帝的旗手。 梁启超组织领导了公车上书反对签定《马关条约》。发表文章《瓜分危言》揭露帝国主义欲瓜分中国的野心。坚决地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六、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 由于过去对他主要是大力批判,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没引起国人的重视。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1)倡导教育救国,提出培养人才是基础的教育救国论。(2)兴办学堂等教育机构,主张废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和国内各级学堂。他率先引进西方学制和管理制度,制定教育方针。(3)设立图书馆,他先后设法组建了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松坡图书馆,组织建立了中国图书馆学会。(4)实地讲学,早年在东莞办学,后任万木草堂学长,主讲于实务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为清华题写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5)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主张首先教学生做人,次则传授知识,贯彻“立志,爱国,成才”的教育理念。他的九个儿女中有八个出国留学,又都学成归国,其中三个是院士。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七、塑造国民精神。 梁启超毕生致力于倡导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精神,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首先提出改造国民懦弱性的学者,主张塑造新智新力的新国民,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梁启超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梁启超先生把当时几乎所有的西方社会科学都介绍到中国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推广。他广泛研究中国历史,指出二十四史只是为帝王作谱牒,提出了新的史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梁启超先生是中国旧学的终结者,新时代中西结合新文化的开创者,是划时代的文化人物。 九、首创思想解放,反对儒训。 梁启超开创了中国学术的新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并不是李大钊,而是梁启超先生。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宣传这一学说,李大钊是

梁启超成才之路的教育启示

梁启超成才之路的教育启示 黄秋琳 工商三班 1116103013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对于推动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本身的成才之路对现代教育具有典型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成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启示 一、论梁启超成才的主观因素 梁启超从小便天赋过人,颖慧异常且勤奋好学。他热爱读书,涉猎面极广,而且很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绝非泛泛而读。他深许康有为的名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对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和新闻学等等都颇有研究。“他求知欲,创新与极强,学一门爱一门,学一门钻一门,一头扎进去,孜孜不倦,务求有心得,有造诣。”(《梁启超评传》P6)他生平著述极多,涉及各个领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留下了一笔丰硕的文化遗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问的增长往往有赖于阅历的丰富。梁启超年少时,就已博览群书,游历八方,到县城、省会去观光求学,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但他不甘局限在国内,短短几年间,他便游历了新加坡,澳洲,美洲,考察了多个国外知名城市,并拜会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他还亲眼目睹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各个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常人难以做到的丰富阅历,锤炼了他的性格,陶冶了他的情操,使之拥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光学理论,而不加以改进和应用,便是纸上谈兵。不同于只知读死书,死读书的孔乙己,梁启超坚持独立思考,善于举一反三,将所学的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从中顿悟并发掘出新的认识和见解。他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专题性历史研究,从西方诸哲和国学大师,尤其是先秦诸子两方面汲取营养,而后借助早期改良派所用的方法,将西学和中国古典文说有机的融为一体。他用西学改造中学,重建新国学,这对于当时思想还未彻底解放的国民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他还综合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经验,倡导由政府监督,行政立法,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梁启超之所以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得力于他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正是这样的爱国之情时刻激励着他奋发图强,走上政治舞台,为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奔走呼号,寻找新出路。在《少年中国说》中他曾激扬文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其实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范围和时间。学生花了大部分时间跟着老师的引导,学习与考试科目相关的书籍。由于考试的标准答案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的答案也摆脱不了课本内容的桎梏,他们创新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时间随着作业,考试与

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作者:新文章来源:《法学家》1997年第5期更新时间:2013年06月07日梁启超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法学家。他在系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热情宣传西方的法治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早在本世纪之初,他就大声疾呼:中国要救亡图存,必须实行法治主义;法治必须与民权相结合;法治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实行法治要加强中西法律文化交流,走中法与西法相结合的道路。他这些见解,对我们当前的与法制建设和法制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必须实行法治主义 梁启超很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认为为政必须实行法治。他反复强调:“非发明法律之学,不足自存矣”;“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法治主义是今日救时唯一之主义。”〔1〕他首先从法理学上深刻论证实行法治的必要性: 1.法是国家的意志。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的必要性,是由法的本质与特征决定的。而法的首要特征就在于法是国家的意志。他说:“凡人必有意志然后有行为”,“国家之行为何?行政是已。国家之意志何?立法是已。”〔2〕他从西方资产阶级抽象的国家观与法律观出发,把国家比作个人,认为个人有个人的意志,国家有国家的意志。法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只有通过立法,才能表达自己的意志,维护国家与国民的利益。因此,国家必须“立法以治天下”。 2.“法者,天下之公器”。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已提出的观点。所谓“法者,天下之公器”,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倡“刑无等级”、“同罪同罚”;二是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能没有法律。梁启超把法说成是“天下之公器”〔3〕,意在阐明法是治理国家普遍而有效的工具,世界上没有无法之国。“有国斯有法,无法斯无国。故言治国而欲废法者,非直迂于事理,亦势之必不可得致者也”,“今世立宪之国家,学者称为法治国。法治国者,谓以法为治之国也。夫世界将来之政治,其有能更微于今日之立宪政治者与否,吾不敢知。藉曰有之,而要不能舍法以为治,则吾所敢断言也。”〔4〕梁启超把是否实行法治,视为区分国家文明与野蛮的标志。“文明之根源有定者何?其法律愈繁备而愈公者,则愈文明;愈简陋而愈私者,则愈野番而已。”〔5〕 3.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界限的工具。梁启超认为,人为了生存,要结成社会。人在社会中,要享有自己的权利,也要尽一定的义务。这样,才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就是由法律规定的。所谓“以法治国”,就是“一国之人各有权,一国之人之权各有限之谓也。”〔6〕同样,人在社会中,也要有自由。但自由也应有限度。“人人自由,而以不侵人之自由为界。”〔7〕自由应以服从法律为前提。不受约束的自由,不服从法律的自由,对社会的危害,犹如洪水猛兽。因此,侵犯他人自由者,应该受法律的制裁。“最文明之国民,能自立法而自守之,其侵人自由者益希,故政府制裁之事,用力更少。”〔8〕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述论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述论 摘要:面对国势衰落、民族危亡的形势,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梁启超,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倡导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主张废科举、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主张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与女子教育。同时,梁启超突破了洋务教育人才观的思想局限,提出了培养具有近代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新国民”的教育目标。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教育救国、教育兴国 梁启超生活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他带着拯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强烈责任感去研究中外民族兴衰史,他发现国家兴亡与民众素质高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他提出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主张。他多次指出:“夫教育为立国之根本”,“今日为中国前途计,莫亟于教育。”[1] 在《学校总论》中,他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智恶乎开?开于学!学恶乎立?立于教!” [2]梁启超把“育人才”、“开学校”和“变科举”都看做是“开民智”即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主要手段,认为它们是实行维新变法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他就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2]总之,在梁启超看来,只有变法,改科举,兴学校,育人才,才能开民智,使国家富强,摆脱民族危机。 二、废科举、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兴学校、建立近代教育制度 梁启超是一名举人,本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但同时也遭受过科举制度的磨难,对科举制度的陋习和烦琐的程式有着深刻的感受,亦深刻认识到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他指出:“八股取士,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千年,使学者坠聪塞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其蔽皆由此。”[2] 因此,他极力主张变革科举,说:“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2] 同时,他在《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中,他列举八股取士的危害,他说:“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3],梁启超不仅要求改革科举,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即“合科举于学校”;“多设诸科,与今日帖括一科并行”;“一仍今日取士之法,而略变其取士之具。”[4] 这些主张无一不反映了梁启超废除科举、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主张。在不久之后的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虽不是梁启超个人的行为,但他改革科举制度中作出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汲取的。 三、“趋变求新”的教育理论与“新民教育”的教育实践 梁启超在教育理论方面是激进的,是“趋变求新”的,而在他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就是他的“新民教育”。他在《论新民》一文中对“新民”的解释是: “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曰,淬历其所本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缺一,时乃无功。”[7]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国民”培养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民”。他认为中国之弱在“人才乏绝”,而“欲振中国,在人才”。但人才必须是“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思想、新精神。 梁启超的教育言论丰富而广泛,绝非短短数千言、寥寥几个条目所能包含的,本文以上述三个层面阐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意在说明梁启超在近代教育转型时期所起的筚路蓝缕的开创作用。从教育实践上看,梁启超或许无法与张謇、蔡元培、陶行知相比,但他在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创和教育理论的建立方面,可谓先行一步,独领风骚。尤其是梁启超突破了洋务教育人才观的思想局限,提出了培养具有近代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新国民的教育目标从而把晚清教育改革提高到普及国民教育的高度上,贡献极大,影响深远,亦非他人可比。正如现代学者所誉:“梁启超堪称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8]。

梁启超之教育方式浅谈

父亲 —浅谈梁启超之家庭教育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从公车上书到维新变法,梁启超先生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政坛,其与时俱进,远见卓识的身影早已深入人心。然,培养出“一门三院士”的他,同时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其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在生活上,先生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孩子。思成车祸的那次,他真是急坏了,守在身旁,呼唤着:“思成,你醒醒,大夫一会儿就到,你不会有事的。不要紧,别害怕。”可是他心里却念叨着:医生怎么还不来?医生快来吧!只要让我孩子活下来,哪怕落下残疾我也认了。有这样悉心照顾的父亲,孩子怎么可能会有事。另外,关于思成和徽因的婚礼,先生对他们的婚事事无巨细,一一操心。他觉得孩子们在国外,可以从美国到加拿大,按西方风俗,在教堂举行仪式,婚后赴欧洲旅游,同时考察国外建筑,然后回国举行国内婚礼。他对孩子的爱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意识,虽然操办一切,却始终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这是相当难得的,至少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其开明程度也是很多家长难以企及的。还有,我们知道在思成和徽因赴美读书期间,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因政而亡,先生的信中溢满温情,足以让孩子重燃希望。他告诫思成:“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要靠你,你要自己镇定着,才能安慰她。……林叔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她要鼓起勇气,发挥她的天才,完成学业,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叔的孩子……”先生之关怀备至,从儿媳身上可见一斑。 在精神上,先生循循善诱地引导着孩子。徽因和思成毕业在即,国内社会却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两人不知所向时,先生以他的博大和通达排解了孩子们的苦恼:“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一面不可骄傲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而于社会总有多少贡献……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若何,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贡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先生可谓精神向导,随缘又不放任,自律又不苛求。 在学业上,他高标准地要求孩子,为了弥补孩子国学根底不足,他每个假期专门为子女授课,为他们讲:“国学源流”,讲“前清一代学术”,讲《孟子》、《墨子》等。思成生病住院疗伤期间,还为其安排了学习计划,“吾欲汝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可益神志,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荀子》颇有训诂难通者,宜读王先谦《荀子集解》。”梁思成后来回忆道:“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对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 先生为孩子们的成材提供可能的一切条件。1912年流亡日本多年刚刚回国的梁启超,就为远在加拿大的大女儿梁思顺买《东坡集》《韩柳合集》等。为使二儿子梁思永在考古学研究上有所进步,梁启超亲自为他联系自费参加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的考古发掘,甚至还和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联系,让梁思永自费参加其在西北的考古活动。为了让梁思成和徽因在建筑学上大展宏图,他特意花巨资安排他们到欧洲度蜜月,细心考察欧洲建筑艺术。 梁启超,这位合格的父亲,以他无所不在的思想情感力量,潜移默化地引领者梁家下一代的人生道路。在风雨如晦,时局维艰,学术研究难以为继的情势下,梁家后代却薪尽火传,成为不同学科的顶尖人物。 是的,一位伟大的父亲。

浅谈梁启超的新史学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在西学影响下,本着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宣传进化论,批判旧史学,对传统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倡导“新史学”并以“新史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史学的变革。“新史学”所论述的史学问题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世界史学史上完全有理由占有一席之地。像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广至深,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新史学虽有一些片面性影响,但其所倡导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四病二弊民史影响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梁启超纵观中外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状,联系中外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状,联系中外史学之差异,乃大声疾呼:“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文章主旨在于批判"旧史学",倡导”新史学”,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力于此优胜略败之世界。”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良主语者,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等等。在民族危难,国人哀婉之际,,那些站在历史潮流前头、面对民族危机的人们,都在选择民族自强之途。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世的。 一新史学的历史影响 新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从古代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的过程中,新史学占有重要地位。五四时期的史学,正是沿着20世纪出的思想主张,与梁启超提出“除心奴”以求真自由的观念以及新民智、新民德的新民理想,有一定的前后继承关系。五四以后兴起的疑古史学,主要是对中国旧史学较为深层次的批判,受新史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较新史学和旧史学可以得出几点认识:(1)在内容上,旧史学多偏于政治方面。质言之,就是旧史学眼光,注重朝廷一方面,新史学则注重全部民生。观察点不同,而其作用自迥异也。(2)在历史观上,旧史学主张循环说,新史学则主张进化说。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者,是教人了解现代社会之所以为如此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是由百千万年进化而成。因为要认识现代社会,所以非研究现代历史不为功。研究过去,应用现在,所以期未来之效果。(3)在时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有史时代,以及有史时代中某个时期。新史学眼光,是向有史以前时代去推求,而步步向以后时代去推究。故新史学不能单恃书本,必须借助语言学文字学,而于考古学、人类学尤为且要。(4)在空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一部,新史学眼光则扩充范围及全部。旧史学所研究之空间范围小,新史学所研究之范围大。(5)在历史的构成上,旧史学以特殊史迹为个人所造成,新史学谓一切史迹,为人类公共合作而成。(6)在价值论上,旧史学往往囿于成见,偏于一种目的,不能恪尽天职。新史学家居于科学地位,不偏不倚,以阐明正义公道,期人类共趋于太平之

☆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

一、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清末民国初期著名的改良主义者、教育家。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讲学任教。梁启超首论师范教育,批判传统教师教学中的流弊,倡行教学革新及新教学方法实践,他的教师思想既带有时代特征,更寓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但梁启超更多的是一位师范教育思想家与理论家,而非一位师范教育实践家。 名师出高徒,梁启超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著名学生有:蔡锷、秦力山、林锡圭、范源廉、周宏业、唐才质、田邦璇、李炳寰、冯自由、郑贯一、徐志摩、徐中舒、蔡尚思、谢国桢、吴其昌、周恩来等。鲁迅、毛泽东等一代著名知识分子,无不受梁启超的影响。特别是他倡导文体革命,以流利畅达的文学代替死板僵硬的八股文,开创了近代新文体的时代,对教育界有巨大影响。因此说,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杰出教育家。他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9个儿女中8个留学异国,个个回国报效,卓有成效,其中有3位院士。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二、师范教育: 我国自古重视师资培养。许多教育家都论及师德、师术、师表等为师之道,对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和学问,以及身教和言教的方式方法,提出过许多严格的要求。但创办师范学校,建立系统的师资培训制度,却是在晚清时期出现的。 现代汉语“师范”一词,系来自日语。古汉语中也有师范这个词,原义是“学习的模范”,名词,如《后汉书?赵壹传》,“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引申为动词“效法”,如《文心雕龙?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宋元以后有了“教师、师傅”义。该词传到日本后,成为日语中的“汉字”,其义大致与古汉语同。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西方设置专门的师资养成机构,名之曰“师范学校”。19世纪70年代,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广注》中将其介绍回中国,后渐流行。

梁启超家风教育故事启示

梁启超家风教育故事启示 历史上,诸如梁启超、曾国藩等很多名人的家风教育为世人所称道,其中,梁启超更是家风教育的成功典范,他在培养子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关怀无微不至,虽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这并没有阻断他与子女间的亲情。梁启超通过书信的方式时刻关心子女的学习与成长状况,从这些书信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趣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寒士家风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培养独立能力五方面的内容。 一、以爱国主义作为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梁启超经历坎坷、世事多变的一生中,爱国之心坚如磐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在子女小时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怀是教育子女的重中之重。 子女们远在重洋之时,梁启超仍以书信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子女要努力学习,为将来能够报效祖国尽一份力。梁启超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们,在其子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在国外完成学业后,他们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将毕生所学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二、以趣味教育引导子女好学。身为趣味主义的倡导者,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将趣味作为学习的动力,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子女。他始终强调趣味学习的重要性,极力反对对于子女未来不负责任的填鸭式、注射式教育。梁启超一直教育子女要为学问而学问,所有的学问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只有这样,趣味才能够持久,才能够终身不忘。 他曾在其所著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由此可见,趣味学习及教育不仅只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梁启超的学术追求。在他看来对求知时刻保持兴趣就需要通过趣味教育来实现。 三、将寒士家风作为家庭教育的永远追求。梁启超认为,人在不断的奋斗中,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财富和地位也都会随之而提升。然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物质环境容易使人丧失斗志变得得意忘形,此时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磨练人格”是梁启超对传统的“内圣外王”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家庭教育中强调人格修养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梁启超子女的成就上不难看出,他们对梁启超的人格、思想、以及学术方面都有着相当的继承。

论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于阿专

[收稿日期]2011-06-28 [作者简介]于阿专(1986—),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民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研究】 论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于阿专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作为近代中国 教育发展的主要奠基人,梁启超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必须改革教育制度、培养人才,为此他提出了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倡导创办女子学堂以及“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等教育思想,是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创举。尽管在某些方面受历史的局限存在瑕疵,但其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仍为我们当前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梁启超;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 40-0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11)05-0066-03 一、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近代史,是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色历史”,面对当时封建教育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以及国家、民族所处的“内忧外患”的窘境,梁启超发出了“今日为中国前途计,莫亟于教育”[1]32的呼喊,倡导通过教育来摆脱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首倡教育当定宗旨 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首先指出,与动物有所不同,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而教育作为人类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没有宗旨是行不通的,“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 [2]53 梁启 超否定了前人所认定的培人才、开民智是教育宗旨的判定。他针对古雅典、斯巴达以及英德日等国家的教育宗旨,对比分析了其存在的优缺点,指出教育宗旨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各个国家国民的特性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同时注重吸纳其他国家的精髓,使国民“备有人格,享有人权”。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对这一宗旨展开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具有国家思想、权利自由思想,能合群、尚武,且有毅力、自尊等优秀品质的新国民,只有这样的国民才能肩负起国家繁荣富强的重任。而梁启超对教育宗旨的认识在其《教育与政治》一文 中逐步走向了成熟:“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3],因为个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的,唯有融入团体,恰当地处理好其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接受团体生活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初衷。 2.改革学校教育制度 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分析了西方强盛的根源在于强调“以开民智为第一义”[4]9,开民智的关键则在于兴学校,“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4]19。因此在他看来,当时改革学校教育制度成为走向强国之路的根基。八股取士作为中国锢蔽文明的一大根源,使得学校教育演变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梁启超作为一名举人更是感同身受。由此,他指出要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以走上富强道路,废除科举制度成为首要任务,取而代之,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开办新学堂,彻底撕破西方国家侵略中国时“公理公法”的虚伪面具,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同时,他还主张效仿日本的学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规律,设定相应的教育制度表。在他所设置的学制中,比较突出的一大特点是其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概念,“及年之子弟,皆有不得不入学之义务”[1]36。同时,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 e 2011年10月第11卷第5期 Oct.2011Vol.11No.5 66

叶圣陶与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

叶圣陶与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 摘要:在近代教育史上,梁启超可谓新式教育的开山巨匠,而叶圣陶则是苏派教育的先驱领航人,对于二人的教育思想,既有承继趋同的一面,又存在变革差异的一面。本文从下述几个层面对其进行异同辨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通过对二人教育思想的比较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梳理,必然有益于当下教育改革进行借鉴与创新,为现代教育事业提供有力的思想启迪。 关键词:梁启超叶圣陶教育思想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学术大师,而且是一位著述丰赡的教育家。自戊戌变法至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教育论文,在教育宗旨、制度、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论述,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主张,不仅有体系严谨的理论以资后人研究,其成功的教育实践更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鲜活范本。而作为苏派教育先驱者的叶圣陶,不仅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在其70多年教育实践及研究中,更是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体大思精,提出诸多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教育命题,影响到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教育。对两位大师关于教育思想的辨析与梳

理,必然有益于现代教育研究及新课程改革进行借鉴与创新,为现代教育事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思想启迪。 一、教育目的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意识及自主能力,能够有目的有宗旨地进行活动,宗旨是人类活动特有属性,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活动,同样需要宗旨;对于教育的宗旨,他认为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关键,独立人格不仅在品行、智识、体力方面皆完备,更要能享有人权,在政治自由方面具有独立的法人意识。可以说,此时的梁启超倾向于将教育的宗旨定格为:培养社会变革所需的政治人才。 在教育理论上提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同时,在教育实践方面,梁启超更是身体力行,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著名的有:蔡锷、徐志摩、谢国桢、吴其昌、周恩来等。而在他所培养的十四个子女中,除了早夭的五位外,其余九位全部成才,且每一个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一流专家。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1948年中研院院士和 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20世纪, 算是极为罕见的。梁启超正是通过自身的实践验证自己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教育宗旨。 关于教育的目的,苏派名师叶圣陶在其教育论述中认为:“教育事业的目标在辅导下一辈人的发育生长。”①“我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