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依附性经济结构

印度依附性经济结构
印度依附性经济结构

印度依附性经济结构

一、英国殖民统治以前的印度经济

英国殖民统治前,印度经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自给自足的、封闭的村社经济;作为行政中心、宗教中心、商贸与手工业生产聚居地而发展起来的城镇经济。

(一)村社经济

村社是自原始社会就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制度。村社大致可分为两类:共有制村社和分有制村社。在共有制村社里,土地为村社共同占有,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他们结合在村社中耕种封建王公的土地;村社在向封建国家集体缴纳田赋的前提下,对所耕种的土地具有永久的占有权,村社占有的土地一般按人口的平均原则分配给社员耕种,基本不存在租佃剥削关系。在分有制村社里,土地由各农户所占有,分别缴纳田赋,并存在租佃剥削关系,村社的农民可分为拥有土地永久占有权的村社全权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和非村社农民三部分。英国殖民统治前,分有制村社是村社的主要形式

村社里农业和“附助性副业”[1]的手工业牢固结合在一起。村社成员之间有世袭的固定分工,分别从事土地耕种、牲畜饲养、手工业加工等。村社生产的大部分粮食由村民自己消费。村社还自己为各类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如此,村社内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密切结合起来,独立于外部世界自行运转,每个村社即是一个封闭的小国。自然,建基于村社基础上的印度经济便具有了特别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村社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多,最主要的联系是向地方王公或包税人缴纳贡赋。

[1] 亚历山大﹒I﹒奇切克乌:《16-18世纪印度经济结构的演变》,马诺哈尔,1998年,第21页。

村社的确是一个封闭隔绝、自给自足的社会单位,但英国殖民统治前夕,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较大发展,村社的经济关系开始发生改变。

首先,村社和市场的联系有所加强。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农民或是通过中间商人的收购买卖活动,或是通过在市场上的直接销售与市场加强了联系。同时,一些手中稍有货币的农民,开始购进一些廉价原料,发展起来与市场联系比农业生产更为密切的家庭手工业。印度农民最重要的传统家庭手工业是棉纺织业,此外,还有植物油加工业、动物油脂加工业、蔗糖加工业、棕榈汁加工业、席制业、棕榈纤维编兰业等。[1]无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加强了村社和市场间的联系,当然,也应该看到,当时这些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满足家庭和村社的需要。

[1] 亚历山大﹒I﹒奇切克乌:《16-18世纪印度经济结构的演变》,马诺哈尔,1998年,第25页。

其次,高利贷在村社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村社农民的分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7世纪时,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们为了支付侵略战争和镇压各种起义及反抗运动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对货币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越来越广泛地采取包收土地税的办法。包收土地税的通常是商业高利贷资本中最富裕的阶层,即扎吉达尔和柴命达尔。扎吉达尔和柴命达尔在签订包税合同之后,可自己规定征收的土地税率;同时,又因为包税期一般又较短,政府可能在包税到期时交给另外一个出钱更多的人承包。因此,扎吉达尔和柴命达尔为获得尽可能多的货币,极尽剥削农民之能事,迫使许多农民不得不把更多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

结果

一方面是农民和市场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村社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一些农民每逢欠收或者天灾人祸便依赖借债,从而失去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导致了村社的贫富分化。

(二)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大不相同。城镇有种类繁多的职业和行业,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它们因拓宽市场的需要应运而生。

城镇经济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类是作为朝圣之地或者神圣的宗教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镇经济。“据历史学家哈菲汗记载,在纪念穆斯林圣人和在寺庙附近庆祝节日时,经常有数十万人汇集在那里,买卖各种商品。”[1]这类城镇较为典型的有阿拉哈巴德、贝腊勒斯、加雅、那什克等。

[1] 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第二类是作为某王室所在地或者某省省会所发展起来的城镇经济。这类城镇较为典型的有德里、拉合尔、勒克瑙等。拉合尔是旁遮普省的“主要城市,建得很大,人和财富都很多,是全印度主要的商业城市之一。”[1]1581年的拉合尔“不亚于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城市”。不过,这类城镇经济的发展一般不甚稳固,如果城市自身不处于重要商道上的话,一旦失去王室的支持便会迅速衰弱下去。

[1] 拉梅什·钱德拉·马宗达、赫姆钱达·C·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高级印度史》,麦克米伦印度公司,1978年,第563页。

第三类是位于重要的商道上,作为贸易或商业中心的而发展起来的城镇经济。如米尔浦尔、阿默达巴德、班加罗尔等。据说,阿默达巴德是一个“高度繁荣,气势宏伟的城市”,[1]它陈列着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最优质产品,是印度的商贸中心之一。

(三)村社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的结果

1、村社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和城镇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长期以来,孟加拉就和远东、东南亚、非洲以及中东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14世纪时,孟加拉地区已大量出口部类、丝织品和农产品,同时进口香料、黄金和其它贵金属。16世纪早期,孟加拉与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土耳其、波斯、马六甲、苏门答腊岛、勃固等国家和地区间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

每年大约有四五船棉花、布匹、食糖和姜自孟加拉运往马六甲和爪哇。科罗曼德尔海岸各港口与波斯、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马来西亚群岛、勃固和中国的联系也有所加强。科罗曼德尔海岸各港口向他们出口举世闻名的戈尔康达棉花、棉线、铁、钢和各种农产品,同时又从非洲、勃固和中国进口白银,从阿拉伯半岛进口马匹,从巽他群岛和马鲁古群岛进口香料和贵金属,从中国进口丝绸。[1]

[1] 亚历山大﹒I﹒奇切克乌:《16-18世纪印度经济结构的演变》,马诺哈尔,1998年,第116页。

2、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大发展,自17世纪中期起,印度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孟加拉等地出现了不少棉纺织手工工场和制糖工场,这些工场雇工人数不等,从几十人到数百人,多实行计件工资,并有简单的生产协作。这些工场可算作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规模更大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是造船业和采矿业,每个矿区的雇佣劳工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

17世纪后半期,高康达钻石矿场的劳动组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时矿区工人总数高达60,000人。当时,与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并存的另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形式是包买商制度。商人们为了保证能获得足够的产品,普遍采取了提供定购预付款,交付产品时最后结算的做法。马德拉斯地区的大部分家庭手工业都被包买商卡罗·韦兰控制。包买商制度使得:接受预付款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在生产生上形成了对包买商的依赖,成了在包买商指挥下一系列生产过程的加工者。在印度,包买商生产实际上是一种较低级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

印度封建社会母体中资本主义新质要素的出现表明,尽管印度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很嫩弱,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开始成长。不幸的是,印度的统治者没有及时革新除弊,审时度势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随着欧洲殖民的入侵,印度一步步沦落为西方的殖民地。

二、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的印度经济社会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入侵印度始自1498年。是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借助古吉拉特人的领航,抵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库特。之后,西方殖民者纷踏而至。1600年12月,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成立,从伊丽莎白女王手里获得了15年东方贸易的专利权;1602年,荷兰商人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由国家授权独占对东方的贸易,并在整个17世纪事实上保持着对东方香料贸易的垄断;1664年在,在科尔伯的建议下,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并于1668年在苏拉特建立了在印度的第一个商馆。各国东印度公司都以在印度谋求贸易特权、建立设防商馆和殖民据点为目标。当时,鉴于莫卧儿帝国帝国的强大,西方殖民者还不敢也无力对印度提出领土要求。

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为西方殖民者的征服提供了可乘之机。18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在印度的公司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次之,葡萄牙公司业已衰弱,荷兰公司虽商业势力雄厚,但其他方面较弱。因此,英法公司间的相互竞争势不可免,并由相互竞争演变到了武装冲突。经过三次卡尔那提克战争,法国人战败,仅保留了本地治理等5个不设防的商业据点。这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由成立初期的一个海上贸易公司,转变成了一个拥有军队、领土、宣战权和媾和权的权利机构,即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自此,印度进入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时代。

18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相应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政策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统治主要还是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剥削采取的是赤裸裸的直接暴力掠夺,如东印度公司从其傀儡米尔·贾法手中一次获得的礼物和赠品高达1,238,575英镑,克莱武的一份就达31,500英镑,此外,克莱武还在孟加拉得到了一大块富饶的地产。1760年,米尔·卡西姆被任命为印度的行政长官时,他获得的献礼总额为200,269镑。[1]以上掠夺无处不体现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掠夺特征。

[1] 罗梅什·琼德尔·达特:《英国统治早期时的印度经济》,伦敦,1950年,第32页。

在各种掠夺手段中,对土地税的掠夺最为突出。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为缓和广大群众强烈的反抗情绪,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同时也为了确保对印度农民土地税的搜刮,先后在英属印度各地区实行了三种正规的土地税制。

孟加拉的固定柴明达尔制。179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先在孟加拉管区建立了固定柴明达尔制。柴明达尔制是以当时的柴明达尔为纳税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柴明达尔多为有钱有势的东印度公司的“经纪人”和高利贷者,而主要不再是原来孟加拉的世袭包税人。孟加拉的土地税税率非常高。1793-1822年间,孟加拉的土地税固定为地租收入的90%。1794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征得的土地税总额为2,680,000镑,而1764年时,孟加拉的穆斯林统治者所征得的土地税只有817,553镑。[1]固定柴明达尔制后来又实行于贝拿勒斯和马德拉斯管区北方部分地区。19世纪初期之后,固定柴明达尔税制因被认为于政府财政有损而不再实行。

[1] 罗梅什·琼德尔·达特:《英国统治早期时的印度经济》,伦敦,1950年,第ix页。

马德拉斯和孟买的莱特瓦尔税制。莱特的阿拉伯文意为农民;莱特瓦尔制即指农民租佃制。1820年,莱特瓦尔税制经过在马德拉斯管区南部一些地区的一段时期实行以后,在整个管区普遍实行。1819年,东印度公司兼并了马拉特联盟诸王公的部分领地之后,又将莱特瓦尔税制推行于孟买管区。莱特瓦尔税制下,农民保留了较多的权利,被承认为土地所有者,但他们的税收负担却比柴明达尔制下的农民更为沉重,农民实际上成了英国殖民者的佃农。东印度公司在马德拉斯课征的土地税是土地总收入的一半;1817年,东印度公司开

始征服马拉特联盟时,孟买的土地税收入是800,000镑,东印度公司统治后不久,孟买的土地税收入就高达1,500,000镑。[1]

[1] 罗梅什·琼德尔·达特:《英国统治早期时的印度经济》,伦敦,1950年,第ix页。

北印度的马哈尔瓦尔税制。1822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德里、阿格拉和恒河流域地区推行马哈尔瓦尔税制。根据这种税制,耕地归农民占有,由村社统一纳税,税款由原村社头人交纳。在村社头人为纳税人的情况下,税率为地租额的83%,由村社共同纳税的地产,税率为净收入的95%,而且税率是可变动的。

三种土地税制的推行给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如上文数字所示,随着土地税制的推行,东印度公司获得了高额稳定的土地税收入。这些收入除用于维持东印度公司殖民政权的行政和军事开支外,“还有相当部分每年以‘输英购货’形式,换成商品运回英国。1793-1812年,用税收节余购货价值达25134672英镑,平均每年1332877英镑。土地税收入转化成商业资本,大大增添了公司的商业利润。”

[1]同时,印度财富迅速流入英格兰。据估计,1757-1780年间,从孟加拉流入英格兰的财富总价值约达3,800万镑。[2]单向财富外流的直接后果是印度农业的停止,手工业的颓废,商业的萧条。

[1] 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2] 拉梅什·钱德拉·马宗达、赫姆钱达·C·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高级印度史》,麦克米伦印度公司,1978年,第800-801页。

另一方面,土地税制的推行改变了印度农村古老的村社制度,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推动了农村的商品货币经济,在印度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然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业殖民政权为了榨取更多的财富,继承了已经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国家最高土地所有权,结果使得封建主和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变得残缺不全。

三、东印度公司统治的结束与印度依附经济的形成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资本主义进入工业资本统治阶段。工业资产阶级虽然也和商业资产阶级一样,需要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但二者目的有所不同。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向世界各地输出其工业产品,同时从各地输入工业原料,以便能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自然,工业资产阶级必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调整旧殖民主义政策。与之相适应,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主义政策从原始积累阶段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工业资本殖民主义政策阶段。

英国殖民政策的转变是英国国内工业资产阶级与商业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由英国议会以立法手段强制实行。这一转变以1813年的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法、1833年的特许状法和1853年的特许状法的出台为标志。1813年法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除茶叶贸易垄断权之外的其它对印度贸易垄断权,对印贸易向所有英国私商开放;1833年法案进一步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贸易的茶叶垄断权,自此,“公司仅仅作为政权机构而存在,公司股息由印度税收支付”[1];1853年法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任命官员的权利,规定了文官考试选拔制度,把自由竞争原则由贸易领域引入政治领域。“三个法案构成了殖民政策新阶段的宪章。”[2]

[1] 罗梅什·琼德尔·达特:《英国统治早期时的印度经济》,伦敦,1950年,第270页。

[2] 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9页。

英国新殖民政策的核心是把印度变成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印度经济发展成为英国经济发展服务的依附性经济。为此,英国通过各种手段,在试图限制并挤跨印度制造商的同时,竭力使英国农业商品化,从而增加原料的出口。

在以先进的近代工业为后盾的英国工业的排挤打击面前,印度的手工纺织业首当其冲。

印度一向是纺品出口国,尽管已经遭受了英国殖民者半个多世纪的摧残,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依然存在,其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能供以出口。这主要是因为:手工纺织工艺简单,织机简陋,只要手工艺人还活着,就能生产出纺织品。因此,英国纺织品要想打开印度市场,就必须首先摧毁印度的手工纺织业。

(1)实行差别关税是英国政府和英国殖民政权挤跨印度纺织业的重要手段。尽管英国是自由贸易的鼓吹者,但英国政府却对输入和输出印度的纺织品实行了差别关税。英国政府对印度纺织品进口采取了保护性关税政策,而同时却一再降低输入印度的英国纺织品关税。据罗梅什·琼德尔·达特的统计,1812年和1814年,英国禁止印度丝织品输入;1832年时英国虽然准许印度丝织品输入,但税率高达20%到30%。而英国输入印度的丝织品却只征收3.5%的关税。

对进口的印度棉纺织品,英国同样实行高额的保护性关税,1824年,棉布、细棉布和其它棉织品的从价关税分别为67.5%、37.5%和50%。而大约同一时期,英国却一再降低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的关税,1836年后,各类棉纺织品的关税仅为2%-3.5%。

英国的保护性关税政策提高了本国纺织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印度纺织品的外销之路被堵死,由纺织品出口国转变成了进口国。1813年,由加尔各答输入伦敦的棉织品总价值还高达200万英镑,而1830年时,加尔各答反而从英国输入了价值为200万镑的棉纺织品。[1]1850年,印度输入的英国棉纺织品约占英国棉纺织品总出口量的1/4。19世纪下半期,英国棉纱已进入英国农村,结果,“廉价英国商品的涌入导致了印度乡村手工业的衰弱”,[2]印度的手工纺织业被英国的大机器纺织业摧毁。

[1] 罗梅什·琼德尔·达特:《英国统治早期时的印度经济》,伦敦,1950年,第293-294页;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1-242页。

[2] R.C.维尔马尼:《印度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新德里,2000年,第84页。

除纺织业外,英国政府和英国殖民政权还通过差别关税严重打击了印度的五金业、造船业、玻璃制造业、陶瓷业、制糖业。英国制造品输入加尔各答只征收2.5%的关税,而印度制造品输入英国有时要交纳高达400%的从价关税。结果,英国的铜、铅、铁、玻璃和陶瓷等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印度。

印度加尔各答的造船业在19世纪初叶之前比英国还发达,这引起了英国造船主们的嫉妒。为了防止印度造船业的竞争,英国造船主们利用立法手段,使加尔各答的造船厂停业。到19世纪中期,印度的本土工业差不多全部破产了。“不列颠的蒸汽和不列颠的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跨了”。[1]印度成了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1]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5页。(2)新一轮的土地税改革

英国统治者在把印度变为英国工业品销售市场的同时,也开始了把印度变成英国原料供应地的过程。当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工业对棉花、黄麻、甘蔗等工业原料的需求迅速增加,这就要求英国殖民政权进一步打破印度农业的自给自足结构,引诱印度农民发展经济作物,实现印度农业的商品化。

为此,英国殖民政权通过了新一轮的土地税改革。

自1833年起,印度所有未实行固定柴明达尔制的地区,逐步实行新的土地税制。

新土地税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降低了土地税率。1833年,印度西北省的土地税率从地租的83%降低到了地租的66%;1856年又进一步降至地租的50%。

其次,延长修订土地税率周期,由5年一修订改为30年一修订,如此,税额能在一个长期内相对稳定。

再次,部分地区的土地税率根据土质分级,税额定到每块土地。

最后,再次明确规定纳税人可以自由支配其土地,包括抵押转卖。

新土地税制极大地刺激了地主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开始种植比粮食作物利润高的多的经济作物。同时,土地的流通激励了熟悉市场的高利贷者和商人们购买土地的热情。马土腊县从1799年到1853年,全县纳税的土地有33%左右过了户;阿利加尔县从1838年到1868年间,有84%的土地过了户;法特普尔县从1840年到1870年间,有72%的土地过了户;坎普尔从1801年到1870年,有62%的土地过了户。这些土地主要种植与市场联系密切的经济作物。结果,印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并且形成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区,商品化农业趋势进一步加强。[1]

[1] 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3页;鲁达尔·达特、K.P.M.桑达拉姆:《印度经济》,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6页;《联合省各县地志》,贝拿勒斯,1908-1913年,第2卷之第151页,第4卷之第134页,第19卷之129页,第20卷之第124页(转引自安东诺娃等主编:《印度近代史》,三联书店,1978年,第390-391页)。

随着新一轮土地税改革的进行,印度出口的农产品原料迅速增加。原棉是印度重要的出口产品。1849年,印度出口的原棉总值为177.5万英镑,1858年上升至430.2万英镑;从1859年到1864年间,印度出口到英国的棉花由51万包增加到140万包。印度的原棉出口总值约占总出口值的15%到20%。生丝、糖和黄麻的出口量也很大,1849年和1858年,它们的出口价值分别为71.4万英镑和76.7万英镑、181.4万英镑和117.6万英镑、6.9万英镑和30.3万英镑。

在印度输出的农产品原料中,鸦片作为特殊的出口农产品一直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殖民政权种植罂粟和出口鸦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鸦片这一特殊商品打开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鸦片产于孟加拉、比哈尔等地,英国占领孟加拉后实行专卖,殖民政权收购罂粟后,加工成鸦片,向中国等地走私。1834年前,在印度出口产品中,鸦片出口居于首位。之后,特别是由于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的出口量有所下降,蓝靛取代鸦片成为印度的首要出口品。不过,鸦片战争后不久,鸦片再次成为印度首要的出口品。1850年,印度出口的鸦片的总价值约占出口总价值的35%,而蓝靛只占10%。1858年,印度出口的鸦片总值为910.7万英镑。[1]

[1] 迪特马尔·罗瑟尔蒙德:《印度经济史》,伦敦和纽约,1988年,第26页;罗梅什·琼德尔·达特:《维多利亚时代的印度经济史》,伦敦,1956年,第131-132页;S.S.M.德赛:《印度经济史》,孟买,1980年,第52页。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英国殖民政权在把印度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让他们头痛的问题:印度境内交通不便。在1853年连接孟买和塞恩的铁路修通前,印度境内还没有铁路,且道路年久失修。为了更便捷便宜地把英国的工业品输送到印度内陆,同时把内地的原料运到各口岸,英国殖民政权决定在印度兴筑铁路。另外,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也让英国统治者感受到了修筑铁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英国殖民当局希望能通过铁路迅速集结调动军队,以保护英国人未来的安全。

1849年,东印度铁路公司和大印度半岛铁路公司签订了共同修筑连接加尔各答和孟买间铁路的协议。东印度铁路公司自加尔各答修起,而大印度半岛铁路公司自孟买修起。当时的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和英国国务秘书查尔斯·伍德都积极支持英国在印度的铁路修筑事业,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英国政府保证:东印度铁路公司和大印度半岛铁路公司投资铁路的最低股息为5%。当铁路的净收入少于投资额的5%时,其差额由殖民当局的收入来补足;如果超过5%,其超过部分的半数归殖民当局。当时,英国铁路的净收入大约只是投资额的3%,因此,最低5%的投资收入对铁路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到1869年,印度已修筑铁路4,225英里,共投资890百万卢比。之后,铁路兴筑速度有增无减,到1900年时,印度

共有铁路25,000英里。[1]

[1] 迪特马尔·罗瑟尔蒙德:《印度经济史》,伦敦和纽约,1988年,第31页。

不过,铁路的兴筑并没有带来印度经济的发展。铁路的兴筑急遽扩大了对钢材、机车、煤炭等的需求,但这些都主要从英国输入,对印度的工业经济发展促动不大。虽然早在1865年就已经在孟买建造的第一台铁路机车,但1865至1941年间,由在印度生产的机车总共只有700台,而从英国进口的机车却有12,000台。[1]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英国和印度间的运费进一步降低,孟买的英国煤的价格比加尔各答的孟加拉煤的价格还要低。由此可见铁路兴建所带来的英国商品在印度市场上倾销之一斑。

[1] 迪特马尔·罗瑟尔蒙德:《印度经济史》,伦敦和纽约,1988年,第31页。

当然,这并不是说印度的工业毫无发展。英国作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印度进行殖民剥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工厂移植到印度。在向印度倾销工业制成品的过程中,一些精明的资本家发现,与其把印度的原材料运到英国加工后再返销印度,不如在印度就地设厂,然后就地倾销或销往其它地方更为划算,这自然促进了印度的工业发展。

1855年,英国人乔治·阿克兰在印度建立了第一个黄麻厂,1873年,加尔各答的黄麻纺织厂已拥有黄麻纺织机1,000台;1854年,印度拜火教企业家C.N.达瓦尔建立了第一个棉纺厂,到1879年时,印度棉纺织厂已雇佣纺织工人100,000人。与一战前黄麻工业几乎完全由英国资本控制不同,棉纺工业的印度资本所占比例较大。和C.N.达瓦尔一起建立印度第一个棉纺厂的其余50名投资者中,只有两名英国商人,另除几名印度教徒外,都是拜火教教徒。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印度资本实力相对弱小,所以发展速度远没有由英国资本控制的黄麻工业快。19世纪最后25年间,棉纺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黄麻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0%。[1]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开始大规模向印度输入资本,印度工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到19世纪末,印度已建成194座棉纺厂和36座黄麻厂,煤炭年产量已增加到600万吨以上。[2]

[1] 迪特马尔·罗瑟尔蒙德:《印度经济史》,伦敦和纽约,1988年,第50-58页。[2] 鲁达尔·达特、K.P.M.桑达拉姆:《印度经济》,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然而,尽管19世纪末时,印度的工业化程度已经迅速提高,并且利用煤、铁资源发展近代工业的基础也业已奠定,但印度事实上却正在逐步沦为一个农业国家,仍然以种植棉花、靛蓝植物、茶、黄麻、稻米等作物为主。而且随着铁路的兴建,印度的原材料外运量大幅度增加。1868年,印度出口产品总价值508百万卢比,1887年时上升至884百万卢比。在出口的原材料中,原棉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871年时,鸦片、蓝靛和原棉的出口总价值占印度出口总价值的60%。后来原棉的出口量有所下降,黄麻的出口迅速增加。1901年时,黄麻和茶叶的出口总价值占印度出口总价值的19%,而1871年时仅占7%。出口构成数据的变动并没有改变印度仍然是原材料出口国这一事实,因为无论是原棉,还是黄麻都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而不是工业制成品。

结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仍然还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国和英国工业品的进口国,是英国的一个农业殖民地。印度的对外贸易由英国商人控制,并且已经被纳入世界市场。印度经济主要是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是一种明显的依附性经济。

论经济法的理念

论经济法的理念 内容摘要: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通过界定经济法理念,明晰当中的内涵,探索其内在价值及实现方式,有利于深化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经济法的本质,提炼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理念的确定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执法和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理念社会本位 一、经济法理念的基本界定 (一)法理念诠释 汉语当中的“理念”一词出现较晚,最初是由日本人从德语Idee翻译(意译)而来的,是指在一定世界观主导之下的某种基本观念。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过:“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最高理性,告诉人们所应做之事,禁止人们所不应做之事。”因此,法律不能仅限于条文的表面含义,应该注重法律的思想内涵。“理念”,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指的是“一个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1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也给理念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理念论中,柏拉图剔除了“理念”一词的感性色彩,以此来表述存在于彼岸世界的每一类事物及其特性的原型、渊源,它是事物最真实的存在和极致状态,而我们所看到的此岸世界的各种事物不过是它的影子,这些事物因“分有”了理念而存在。2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并不与事物相分离,而是与质料相结合,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当中。康德认为理念是指“纯粹理性的概念”,“它在感官中是不能有任何与之重合的对象的……它们把一切经验知识都看作是由诸条件的绝对总体性所规定的。它们不是任意虚构出来的,而是由理性的本性自身发出的,因而是与全部知性运用必然相关的。最后,它们是超验的,是超出一切经验的界限的,所以在经验中永远不会有一个与先验理念相符合的对象出现。”3黑格尔认为理念可以理解为理性,也可以理解为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5页。 2严存生:“论法的理念——兼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279页。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而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关键。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亿(1997年), 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约占26%。印度在独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15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 平的国家之—。贫富差别悬殊,社会条件极差,全国有%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寿命只有41岁。印度政府为了尽快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 条件,于1951年起,制定和实施了发展经济的计划。在过去的40年里,印度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50/51年度的亿 卢比增加到1990/91年度的亿卢比,平均增长率为%,居世界第12位。人均寿命延长到59岁,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好转。1991/92年度,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卢比。1995年11月的汇率是卢比兑换1美元。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印度1993年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 印度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51—1991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粮食产量从1950/51年度的5100万吨增加到1990/91

年度的17622万吨,增加倍。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1994年谷物总产量为212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1公斤。在个人消费支出中,食 品开支的份额,从1960/61年度的%下降到1992/93年度的55%。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 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 积的36%。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22%,草地约占4%。 印度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年降雨总量为39300亿立方米。全国36%的地区年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的地区750—1150毫米,%的地区为750毫米。印度境内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恒河,全长2700公里,支流10余条,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马普 特拉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9月为西南季风雨季,10—12月为东北季风期。北方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 (一)地理位置 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 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 (二)资源与能源 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 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 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 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 2.3%,中国为美国的1%) 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 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 (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 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 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 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 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 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 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 (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 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 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 (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 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 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 3.2亿美元 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 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

[印度人的生活]印度人

[印度人的生活]印度人 【其他范文】 印度人一:印度公主的致命失误 人难免会因粗心而犯错,犯错没关系,但要懂得“吃一堑长一智”,不能重复犯粗心的错。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印度公主的致命失误,希望能帮到大家! 努尔·艾娜雅特·汗本是印度公主,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二战期间被英军招募,成为代号“特工马德琳”的美女间谍。 1943年6月17日,努尔被派往巴黎充当无线电发报员。努尔来到巴黎后,第一次执行秘密传递情报的任务时,她把获取的德军驻防图拿在手中,未采取任何反跟踪措施便径直来到指定的接头地点。接头时,粗心的她竟忘记了接头暗号。还有一次,努尔一时大意,居然将密码本和记有巴黎全体地下抵抗组织人员名单的工作手册遗忘在旅馆房间里。 努尔的粗心表现远不止这些。两个多月后,努尔选中的

新发报地点与盖世太保的秘密总部竟然只有一街之隔。努尔每次发报的时间都固定在深夜11时至凌晨2时,由于她房间隔音性极差,而她敲击按键的力道又极重,经常吵得邻居难以入睡。没过几天,她就成了这条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邻居中有一个叫蕾妮的法国奸细,她把努尔出卖给了盖世太保。 后来,努尔被纳粹枪毙,年仅30岁。英国皇家空军特别行动署给她的评语是:“不善于保护自己,总是一次次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最终害了她自己。” 人难免会因粗心而犯错,犯错没关系,但要懂得“吃一堑长一智”,不能重复犯粗心的错。正如被一块石头绊倒一次不要紧,但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 听很多同学抱怨过,说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逮着一个错误不停地批评他们,根本不给他们改错的机会。在这里,小编想提醒一下,或许不是长辈们太较真,或许是你们同样的错误犯了太多次,让他们失去了耐心,更失去了对你们的信任,他们不再认为你们会知错就改呢? 印度人二: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礼仪

浅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浅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摘要:本文认为,经济法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在历史和时间纬度上,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干预失灵的特定历史下产生的法律部门。它并非是政府干预出现伊始便产生,而是在政府干预失灵后为解决政府干预失灵应运而生。第二,在内在精神追求上,现代经济法具有双重职能。它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干预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同时,现代经济法法益保护也具有双重性。既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又兼顾市场经济个体私利的保护,实现社会公益和个体私益的最大协调和平衡。经济法的现代性是经济法独立于传统私法和公法的显著特征,对全面认识经济法的特征和功能,论证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经济法产生条件历史起点内在精神追求现代性 一、引言与解题 社会是法律发展的基础,法律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受一定的社会需要所制约,立法者必须以社会客观事实为基础,以事物的本质为前提,以事物的必然性为依据。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1,他还指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2,“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3。因此,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是法律创制活动的深厚渊源,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也直接同社会经济生活相关联。研究经济法的现代性,必须首先理解经济法起源的社会历史基础,理解经济法的成长机理。亦就是说,经济法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有何特点?这些社会因素和条件是怎样影响并作用于法律生活从而形成了经济法(部门)?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从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关系入手,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法现代性的历史奥秘。 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界在系统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条件这方面,著述较少,较早对此有过专门研究的著作仅有两本:一是张守文,于雷合著的《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93年版),二是周奎正等人合著的《中国当代经济法论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93年版)。此后,纷繁众多的各类经济法教材对

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与投资环境

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与投资环境 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库斯蒂亚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持续发展,双方在洋溢着希望与憧憬的气氛中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提高信任,拓宽合作领域;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双边贸易与投资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 印度尼西亚政府欢迎中国投资者在印尼开展业务,对中国政府的“走出去”战略表示赞赏。印尼驻华使馆希望以下信息能有助于中国投资者在印尼直接投资,开发资源,发掘机遇。 经济结构 ⒈国内生产总值。印尼1996-1997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在4.70%至8.16%之间。但亚洲金融危机使经济增长率在1998年大幅度降至负13.13%,1999年则为0.79%,2001年达到3.32%,到2002年进一步增至3.53%, 2003年恢复到4.1%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年终降至5.1%,参考利率回落,卢比对美元比价上升。 私人与政府消费仍是2003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私人消费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4.1%的增长率做出了2.8个百分点的贡献,这得益于利率的下降与银行消费支出贷款的增加;政府消费做出了0.8个百分点的贡献;净出口则做出了0.7个百分点的贡献,净投资缩减了0.2个百分点。 投资支出在过去5年中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20-25%,比危

机前的30%以上大大减少。国家发展计划局估计,投资效率有所下降,与危机前相比,一定数量的投资引致的GDP增长减少。投资构成也有变化,过去3年里,投资于不动产的比例增至投资总量的80%以上,而2003年投资于资本货物的比例降至18%以下。尽管强劲的建筑业投资在短期内会使经济增长,并增加就业,但从长期内看,不能提供工作机会。 ⒉通货膨胀。面对20世纪8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有较大的通胀压力,但印度尼西亚有效地把通胀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一位数之内。这些压力包括卢比对美元的逐渐贬值,对日元的大幅贬值等因素。 投资环境 对于投资来说,印尼有几大竞争优势:1.国土广阔、肥沃,农业、林业、渔业、矿产与油气等资源丰富多样;2.人口超过2.1亿,构成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和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3.处在跨越数条重要国际海洋运输路线的战略位臵。4.是稳定的民主国家。5.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外币自由兑换。 法律环境 ⒈1967年《第1号外国资本投资法》。外国直接投资(FDI)主要由此法调整,并经1970年《第11号法》修订。政府依法对外国直接投资设立了各种政策和措施,努力促进对印尼的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公司有权在法定成立后经营30年,如在经营期内增

德宏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1

德宏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德宏州情介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是著名的孔雀之乡。全州辖三县两市一区,即:中国咖啡之乡州府芒市、葫芦丝之乡梁河、中华翡翠毛料城盈江、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东方珠宝城瑞丽和中国边关名镇畹町,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德宏州深入实施“生态立州、科教兴州、产业富州、开放强州、和谐稳州”五大战略,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德宏的州情可以用“五个特殊”来概括。 (一)特殊的自然环境。德宏属南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800~1300米,年均气温18.4℃~20.3℃,年降雨量1436~1709毫米,年日照时间2281~2453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美称,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德宏境内主要有怒江、伊洛瓦底江两大水系,江河湖泊和地热资源极其丰富,水资源总量21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60多万千瓦。全州共有70余个湖泊、70多个地热温泉,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独具优势。优越的光热水土气,为发展生物特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德宏成为了中国小粒咖啡、柠檬、坚果、橡胶、香料烟、优质大米的重要生产基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德宏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吸引了众多的中外人士到德宏安居

乐业。另外,德宏紧邻世界著名珠宝玉石、名贵硬木产地缅甸,使德宏成为全国最大的珠宝翡翠、红木制品交易市场和集散地之一。 (二)特殊的民族文化。德宏州是全国30个、云南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州内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傣民族的发祥地,德宏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傣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德昂族的“浇花节”、中缅胞波狂欢节、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中缅边境交易会等节会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中缅友谊、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促进边疆和谐稳定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德宏地处中华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中原文化与边境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交相辉映,形成了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文化。德宏的爱国文化历史悠久。近代以来,德宏在抵御外侮、保家卫国中演绎了一幕幕壮丽的英雄传奇。1875年,发生在德宏盈江县的“马嘉里事件”震惊中外。抗日战争时期,十万远征军从德宏畹町奔赴东南亚战场,45吨援华物资、10万南洋华侨机工从这里入境进入抗战大后方,为抗战胜利扮演了重要角色。著名作家艾芜、王小波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南行记》和《黄金时代》等作品中,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精彩的德宏故事。著名音乐家施光南和杨非,通过他们的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将德宏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提炼成了醉人的旋律,传唱不衰。独

试论经济法的经济性特征

试论经济法的经济性特征 【摘要】无论在经济法理论的研究,还是在整个经济法体系的构建中,对经济法的特征的探讨与定位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焦点。它关乎经济法的法律地位,以及它在整个法律框架中的存在必要性问题。本文在汲取了我国经济法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适当应用经济学理论后,认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在于经济性,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强调经济性在经济法特征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性HHI指数技术规范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经济法研究以来,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审视当前经济法学界,大部分的经济法学者仅仅运用传统的法学分析方法,通过经济法与传统法律部门的比较,试图揭示经济法的特征。然而,毕竟经济法是一门与传统法律部门差异极大的法律部门,这样的研究方法有它固有的局限性,唯有将经济法置于整个市场经济,并将其与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紧密结合,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经济法的特征。 分析经济法规群的共同特点,笔者认为经济性是而且应该成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法的经济性进行论述,这也是笔者的一点思考。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性 分析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秩序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以及社会分配关系。 从市场主体调控关系来看,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的有效运行和整体利益,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等制度,对市场主体进行经济调控。以《商业银行法》为例,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主要经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由于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国家对商业银行的设立规定了极为严格的准入条件。《商业银行法》第13条以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金融业做出了调整。商业银行在设立后仍要受到持续调控,由于商业银行主要是经营负债业务,负债率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新《巴塞尔协议》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各成员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高于8%。我国也根据这一协议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规定无不显示出经济法对现代经济关系的积极调控,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才引发了国家通过经济法进行有效的调控。 此外,国家为实现一定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社会公平目标,也经常通过产业政策、再分配政策、财政政策等对经济发生作用。这在日本等发达国家集中表现为《产业政策法》《结构不景气法》等法规。无论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哪一方面,源于经济法的产生正是客观经济关系出现而传统的民法、行政法都无力调控,它们天生就具有强烈的经济性,这也内在地决定了经济法具有经济性,并且经济性理应成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二、经济法调整工具的经济性 经济法的发展与干预主义的出现密切相关。干预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凯恩斯主义。但干预主义并没有提出可供操作的干预经济的调控工具。随着西方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西方国家逐渐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调控工具。

印度农业概况精选文档

印度农业概况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亿(1997年), 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约占26%。印度在独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15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 平的国家之—。贫富差别悬殊,社会条件极差,全国有%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寿命只有41岁。印度政府为了尽快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 条件,于1951年起,制定和实施了发展经济的计划。在过去的40年里,印度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50/51年度的亿卢比增加到1990/91年度的亿卢比,平均增长率为%,居世界第12位。人均寿命延长到59岁,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好 转。1991/92年度,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卢比。1995年11月的汇率是卢比兑换1美元。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印度1993年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 印度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51—1991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粮食产量从1950/51年度的5100万吨增加到1990/91 年度的17622万吨,增加倍。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1994年谷物总产量为212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1公斤。在个人消费支出中,食 品开支的份额,从1960/61年度的%下降到1992/93年度的55%。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 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 积的36%。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22%,草地约占4%。

2020年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印度自1991年政府实施大刀阔斧的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稳定地增长,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世瞩目的亮点,也因此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列成为“金砖四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一、前言 同中国相似,面对不温不火的经济状况,印度在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以上,2011年印度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甚至有机构预测印度在20年后其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软肋。研究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印度经济全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长迅速。 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印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挪威,芬兰这样的发达程度才会有这种比例。服务业出口业绩喜人,在2004- 2005年度服务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出口增长高达71%,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服务出口增长创75%的高记录,创汇328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出口在2004- 2005年度增长34.4%,创汇172亿美元,在2005-2006年度上半个年度软件服务出口额103亿美元,增速为32% ,全球近一半的外包业务被发往印度,印度因其发达的外包服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2、IT产业世界领先。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3、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4、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印度的旅游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6年去印度旅行的游客多达440万旅游收益达67亿美元,旅游业的腾飞将也带动印度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针对旅游业制定的排行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旅游业最具竞争力。 5、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2年印度制造业出口约370亿美元,2004年很快上升到540亿美元。印度政府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改革重点,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成

印度女人额头上的红点

印度女人额头上的红点 印度妇女额头上点的红色点,那是印度妇女独特的一种饰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习俗,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印度人称为吉祥痣,即“迪勒格”。 印度妇女额上的痣,以红色最为普遍,也有少数妇女点上紫黑色。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意义不同。一般说来,额头上点红痣的妇女,说明该妇女已婚;其次,表示她丈夫健在;其三,表示她的家庭平安、如意。未婚女子点痣不用红色而用紫黑色;生孩子或回娘家的妇女,也以紫黑色痣作点缀。在印度教的婚礼仪式上,点吉祥痣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地方是在婚礼之前请婆罗门祭司为新娘点吉祥痣,有的地方则是在婚礼仪式最后,由新郎为新娘点上吉祥痣,预示着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 从前,吉祥痣只用红色,是女子已婚的标志。未婚的姑娘或寡妇不能使用。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认为,在额头上点个红痣非常时髦,因此,不管是印度教痣徒还是其他教徒,已婚,还是未婚,甚至几岁的女孩,也都开始点红色吉祥痣了。但是一般寡妇无资格,也不敢在头上点红色吉祥痣,不过也有例外的。现在吉祥痣的颜色有很大变化,除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绿色、黑色等等,视衣着条件而定。若一个女子身着以红色为主的纱丽,她就点个红痣,其余类推。当然主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并无一定之规。虽有黑痣但比较少见。如有的小孩长得又白又胖,活泼可爱,人人喜欢,也许就会故意给小孩的前额上点个黑痣,主要是为减少其美丽程度,避免夭折。吉祥痣的形状除圆形外,还有三角形的、五角形的等等,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吉祥痣的做法也有变化,从前点吉祥痣时要用朱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材料捣成糊状,点在前额的眉心,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用朱砂点吉祥痣的方法正逐渐被淘汰,妇女们大都用市场上出售的一盒盒做成的吉祥痣,用时取出贴在前额上,不仅方便,而且颜色多种多样,可供挑选,搭配不同色泽的衣服和首饰。每逢喜庆活动,女子非点吉祥痣不可。平时有夫之妇也必点,否则,会受到家中老人和亲友的批评。 额痣不仅仅是印度妇女的一种装饰,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教徒们用来表示对神的虔诚。婆罗门教的妇女每天早晚沐浴以后都要点一下额痣。出门旅行之前也要点一点,而且还要家中的年长妇女或其兄弟、姐妹代点。印度人认为点痣的部位是灵感的中枢,点上后在心里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安全感。在古代的印度,当战士出征前,家里人也为男子点上额痣,祈求他们凯旋而归。

困惑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剖析_印度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 2004年第8期 困惑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剖析 ———印度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谭晶荣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发展中大国印度农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粮食、土地、失业、贫困、地区差距、城乡差别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也存在与印度相似的许多问题。两个国家在对待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上虽有一些差异,总体而言多数处理方式都很相似。印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样也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两国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印度 中国 农业问题 作为世界人口第二的发展中大国印度,自1947年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之后,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农业始终制约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1991年印度政府对传统的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政策效力微乎其微,长期以来困惑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问题依然严重。如何使印度农业走出困境,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是摆在现任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人口问题、粮食及食物问题 (一)由于人口增加导致对粮食及食物需求扩大 印度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人口方面的压力,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根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的初步统计结果,截止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率高,因而对粮食和其他各类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农业增长的大部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如果农业出现波动,印度的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印度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保证粮食和食物供给是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务。 (二)印度政府用以解决粮食和食物供给的办法 印度在独立之前,经常闹饥荒。独立之后,印度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发起了“绿色革命”,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及北方邦西部等地,推广高产品种,增施化肥,扩大灌溉,加强植保,提高机械化程度,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印度注重从西方科技中吸收营养,继“绿色革命”后,印度为了保障国民的食物供给,又先后发起了“白色革命”(奶牛产业)和“蓝色革命”(渔业产业)。这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印度的粮食危机,还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牛奶生产大国”,鱼类与水产品的出口也给印度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实践证明,印度的“三次革命”是成功的,它在农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一个主要成效是促进了印度农业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

经济法考试题

绪论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法学 学科。 2.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特点社会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即市场——社会——政府的关系。 3.经济法产生的标志,美国1890年的《谢尔曼法》(反垄断法)、德国1896年 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4.摩莱里和德萨米分别在《自然法典》和《公有法典》中认为经济法是分配法, 他们的经济法理念都体现国家对经济关系干预的思想。 经济法学的体系 1.经济法总论,或称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学总体上的、具有共通性的理 论。经济法总论包括本体论、发生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等诸论。 2.经济法分论,是对经济法各类具体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分析与分解。 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制度,包括财税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另一类是市场规制制度,包括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等。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经济法是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2.界定调整对象的意义:(1)有利于有效提炼经济法的概念,进一步研究经济 法的特征、宗旨、本质、原则、地位、体系等理论问题。(2)有利于界定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3)有利于界定经济法的主体类型以及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制度安排。 3.两个失灵的问题:(1)市场失灵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妨害竞争、信 息不对称、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公平分配、币值稳定等。(2)政府失灵问题,信息不足、不透明不公开、权力滥用、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畅。 4.在解决两个失灵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类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 关系,他们是传统发所不调整的。 5.宏观角度,自洽性:市场失灵-结构失衡-经济失衡-宏观调控-政府失灵-依法 调控-宏观调控法 6.微观角度:市场失灵-竞争失效-市场失序-市场规制-政府失灵-依法规制-市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一课: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唯一出路 ?第二课: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第三课:营造宽容氛围,优化创新环境?1、【单选题】“创新的道路是用失败的砖头铺出来的”说的是 A. 创新的成功率高 B. 创新的失败率高 C. 创新不可能成功 D. 创新不可能失败 答题结果: ?2、【多选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需要遵守的定律 A. 拴桩定律 B. 公正定律 C. 鲇鱼定律 D. 人本定律 答题结果: ?3、【判断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是环境的重要性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 ?4、【判断题】“鲶鱼定律”告诉我们,要为创新型人才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 A. 正确 B. 错误 答题结果: ?5、【判断题】中央反复强调自主创新意味着今后我们就不需要技术引进了 A. 正确 B. 错误 ?6、【多选题】()等企业是我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 A. 丛林集团 B. 万华化学 C. 泰和新材 D. 正海集团 答题结果: ?7、【多选题】原始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A. 首创性 B. 突破性 C. 持续性 D. 带动性 答题结果: ?8、【多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A. 原始创新 B. 集成创新 C. 管理创新 D.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题结果: ?10、【多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 A. GDP质量 B. GDP结构 C. GDP总量 D. GDP速度

答题结果: ?11、【单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是()。 A. GDP的总量 B. 科技创新能力 C. GDP的结构和质量 D. 人口规模 答题结果: 7、【单选题】70年代我国大飞机项目下马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我们可以引进技术了 ? B. 我们不可能研发成功了 ? C. 我们不需要该项技术了 ? D. 我们没有能力继续研发下去了 ?答题结果: 8.【单选题】()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 A. 创新驱动 ? B. 资源驱动 ? C. 要素驱动 ? D. 资金驱动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经济法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在历史和时间纬度上,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干预失灵的特定历史下产生的法律部门。它并非是政府干预出现伊始便产生,而是在政府干预失灵后为解决政府干预失灵应运而生。第二,在内在精神追求上,现代经济法具有双重职能。它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干预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同时,现代经济法法益保护也具有双重性。既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又兼顾市场经济个体私利的保护,实现社会公益和个体私益的最大协调和平衡。经济法的现代性是经济法独立于传统私法和公法的显著特征,对全面认识经济法的特征和功能,论证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关键词] 经济法产生条件历 史起点内在精神追求现代性一、引言与解题社会是法律发展的基础,法律的 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受一定的社会需要所制约,立法者必须以社会客观事实为基础,以事物的本质为前提,以事物的必然性为依据。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 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1,他还指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2,“社会不 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3。因此,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是法律创制活动的深厚渊源,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也直接同社会经济生活相关联。研究经济法的现代性,必须首先理解经济法起源的社会历史基础,理解经济法的成长机理。亦就是说,经济法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有何特点?这些社会因素和条件是怎样影响并作用于法律生活从而形成了经济法(部门)?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从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关系入手,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法现代性的历史奥秘。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界在系统研究经济法 产生的社会条件这方面,著述较少,较早对此有过专门研究的著作仅有两本:一是张守文,于雷合著的《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93年版),二是周奎正等人合著 的《中国当代经济法论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93年版)。此后,纷繁众多的各类经 济法教材对此问题偶有触及,但多是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提,甚而还有一些让人费解的论述(本文第五部分将对此展开反思)。令人欣喜的是,在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由杨紫煊教授主编的《经济法研究》第1卷中,刊登了两篇有关此问题论述的力作: 漆多俊教授的《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周林彬教授的《经济法的经济根源——兼论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边界》。但遗憾的是,漆文对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以及由此对经济法的影响未加以分析,而周文虽有所论及,但由于文章论述的中心议题并不在于此,也未加予深入分析,但窃以为,正是在这里,现代经济法才得以真正产生!毋庸置疑,政府 干预经济必然带来经济政策立法,但是否可以认为经济法就由此产生了呢?不能!因为政府干预失灵后,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大量经济政策立法的失灵和废除即经济法律的失败。而任何一个法律部门意义上的立法,必须考虑其计划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和合理性。在这一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解读十八大报告: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摘自十八大报告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 一是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高投资、高消耗、高浪费导致的经济低效率,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愈益突出,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缓解,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和出口方式粗放,等等,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是可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促进经济增长一靠需求,二靠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保持供给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保持供需结构一致。需求结构处于不断变动中,供给结构也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需求结构。经济结构合理的重要标志,就是需求结构要适应供给结构,没有需求,质量再好也只是产品,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收入的快速增长决定了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小汽车、住房和旅游将成为主导产业,对文化、教育等消费也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只有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等方面量的指标,更包括产业、城乡、区域结构改善等方面质的指标,没有结构改善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是可以牢牢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发达国家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纷纷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从机遇来看,我国可以直接承接国外产业结构的升级浪潮,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从挑战来看,一方面,发达国家不可能把关键技术转移到中国,如果不加快结构调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现有一些产业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产业空心化倾向,必须加快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协调原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结构,协调有不同的含义。就产业结构而言,就是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部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对于区域结构来说,就是各个区域能够根据各自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区域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对于城乡结构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城乡相互促进和分工合理的结构。对于需求结构而言,就是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原则。经济结构调整本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在未来几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有两大目标,短期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要在21世纪中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目标,都有赖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要在经济增长中调整经济结构,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更好地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