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兵力到底是多少

南昌起义兵力到底是多少
南昌起义兵力到底是多少

南昌起义兵力到底是多少

——兵力详解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雕塑;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备策动参加起义主力并不等于可以策动成功,所以,预备参加起义兵力才是最终落实的计划数量。

要搞清楚这点,就必须搞清楚叶挺所指挥部队的演变。朱晖日第25师组建时,叶挺担任副师长,实际掌握该师权力。该师由叶挺独立团扩编,原独立团改变番号缩编为周士第第73团,缩编出兵力另外扩编组建为张弛第74团、李江第75团。叶挺后转任第24师师长,又抽调原独立团人员编组卢德铭武汉政府警卫团(正式编制番号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实际就是张发奎的警卫团)。

综合而言,叶挺除可以亲自指挥的第24师外,还可以让第25师、武汉政府警卫团完全或基本听命于自己,这些部队的基本班底都来自于独立团体系。

这样,最后预备参加南昌起义之主力为:贺龙第20军、蔡廷锴第10师、叶挺第24师、李汉魂第25师之两团、卢德铭武汉政府警卫团及韦杵第28师。

预备参加南昌起义主力不等于预备参加的全部兵力。7月20日谭平山决定起义之后,一方面找武汉张国焘、周恩来汇报,一方面迅速向江西、广东、湖南、湖

北等地中共人员可以控制的武装发出集中南昌准备起义的指令,并通知了大量农军组织。

比如,军队方面,属于唐生智系统的陈嘉祐第13军所部陈东日团,中共党员、代理团长龚楚(陈东日也是中共党员,但不在位)于7月21日即接到通知,然后寻找借口征得陈嘉祐军长同意,向南昌开进(注4)。至于农民乃至工人武装,赣、粤、湘、鄂等地区更是大量得到通知,应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之巨数。

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1927年卷内保留的当年叶挺报告称:“当时我们军队的武装势力:张发奎所部内9团;湖北警卫团一团;程潜所部二团;公安局的400枪;政治军事学校约一团;工会纠察队约1000余支枪;襄阳方振武所部一师长是我们的同志,亦有一部分的力量;陈嘉祐所部约两营;农民训练所学生约500人,有枪;其他各处工人、农民的武装未计。”(注5)

叶挺此说包括了没有实际参加起义的部队,显然指的是中共有控制把握的预备参加起义兵力。解读该说法必须掌握数点:

1,叶挺所谓“张发奎所部内”按当时派系习惯,指的应是张发奎第4军“铁军”体系,未包括贺龙部。所谓“张发奎所部内九团”,除叶挺本人直接指挥的第24师(第70、71、72团共3团兵力)外,尚有李汉魂第25师之第73、75团,蔡廷锴第10师(第28、29、30团共3团兵力),共8团兵力。

蔡廷锴参加南昌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叶挺所担保,所以,叶挺应是十分信任蔡廷锴,理应将其计入兵力数量。另有一团应是指朱晖日第11军许志锐第26师黄新第77团,该团原团长是中共党员蒋先云,蒋先云于不久前5月28日战亡,该团中共力量基础仍然很好,应是被计划入可以策动参加起义之一团。

2,湖北警卫团即卢德铭武汉政府警卫团。政治军事学校是指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共可以控制的武装也相当于一个团。

3,“程潜所部二团”应指程潜第6军中,由中共党员周保中(时任团长)等控制的部队。

4,襄阳方振武所部为冯玉祥第2集团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方振武。“一师长”是指担任方振武前锋部队的中共党员张兆丰,张兆丰此时正率领所部师在襄樊地区与徐寿椿作战。

5,“陈嘉祐所部约两营”即龚楚所指挥的一个兵员不足的团。

6,朱德可以控制的武装有第五方面军军官教育团之一营(该团曾被朱德遣散后保留一个营)、南昌市公安局警察武装,但叶挺等可能对朱德没有多少信心,所以只是说“公安局的400枪”,不过,军官教育团之一营系军官组织,并非战斗部队,叶挺估算兵力这说法跟实际情况差别不大,对于大局无碍。

综上,叶挺报告中的兵力情况,除没有加入贺龙、韦杵所部以外,是符合基本事实的。

这样,预备参加起义兵力为:贺龙第20军(约6个团)、蔡廷锴第10师、叶挺第24师、李汉魂第25师之第73、75团及许志锐第26师原蒋先云第77团、卢德铭武汉政府警卫团、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一团、程潜第6军周保中等二团、方振武部张兆丰师部分、龚楚团(一团不到)、朱德控制兵力(一团不到)、农民训练所约两营、各地工农武装和韦杵第28师(约3个团),除张兆丰师、各地工农武装数量难以确定外,总计兵力约相当于20多个团。此外贺龙第20军、叶挺第24师还有教导队,军、师编制还有其他直属队,当时一团兵力一般在1,000-1,500人之间。

因此,除张兆丰师、各地工农武装外预备参加起义总兵力应在25,000-35,000人之间。

实际参加8月1日南昌起义主力

虽然,预备参加8月1日南昌起义的兵力十分之大,但不等于实际参加南昌起义。最终实际参加主力为:贺龙第20军、叶挺第24师、蔡廷锴第10师、由周士第指挥之李汉魂第25师两团。

这正是刘伯承1928年报告《南昌暴动始末记》的依据,主力总兵力为20,500人之概数:贺龙第20军全部,下辖贺锦斋师(约3,000人)、秦光远师(约2,000人),总兵力约7,500人;叶挺第24师,总兵力5,500人;蔡廷锴第10师,总兵力4,500人;李汉魂第25师周士第指挥之第73、75两团3,000人。

曾祥健《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一文所谓15,580人,一大致命处是在刘伯承报告基础上将蔡廷锴第10师兵力去除。以之后该部脱离起义队伍为取舍,实属太不顾历史事实之荒诞。曾祥健分不清楚参加与参加后脱离的概念区别。

此外,尚有龚楚团、受朱德指挥之少量武装,等,这部分不属于主力部队。刘伯承仅汇报了主力部队的概数,其它不具有主力意义的武装就不予提及了,这是当时经验丰富的老资格军人出于可作战目的估算兵力习惯,完全合理。

8月1日胜利后经整编军队序列和兵力

8月1日南昌起义胜利,起义部队进行了简单整编,继续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由贺龙代理张发奎的总指挥职,叶挺任代理黄琪翔的前敌总指挥。贺龙兼第20军军长,辖贺锦斋第1师、秦光远第2师。叶挺兼第11军军长,辖蔡廷锴第10师、古勋铭第24师(后董朗为师长)、周士第第25师。韦杵第9军,副军长朱德。

韦杵第9军番号的宣布,显然是起义领导层及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将领给足了老将朱德面子,承认韦杵所辖第28师仍然会如朱德所许诺的那样加入起义军队伍。实际参加起义组建第9军的,不过就是军官教育团一个营(由军官组成的非

作战部队),加上部分愿意加入军队的南昌警察,总数也就是无法作战的杂色人群1000人左右,其中虽然不乏可以担当责任的人才。

但是,指挥部并未加以利用而给予扩编。贺龙第20军有教导团、第6团,基本属于新扩编之新兵(注6)。叶挺第11军获得了较多扩编机会,但蔡廷锴第10师没有能够得到什么补充。

起义部队新增兵力有一个过程,主要是按照通知赶来参加起义的工农武装,这当中分两部分,一是在起义部队南下前赶到南昌地区的人员,二是未能赶到南昌地区,但在起义军南下过程中赶到并加入,后者给予考虑的意义不大,主要应注意的是前者。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涉及南昌起义失败责任追究,该报告回避了太多问题,在这方面参考意义不大。现有历史文件最可参考者,还是品格更为坦诚的叶挺所写《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1927年)》,该报告谈到工会纠察队约1000余支枪、农民训练所学生约500人及其他各处工人、农民的武装,但该部分武装人员到底有多少很难详细估计。

在这问题上,底层军官印象可能更真实。当时贺龙部警卫部队连长说:“参加南昌起义的我军号称3万人。”(注7)这一记忆既实又虚。实在之处:1,当时有3万人兵力一说,这种说法作为低级军官不会是起义前获悉,而只能在起义后获悉;2,汇聚到南昌的武装人员确实有3万人之数,而不能只是虚张声势的“号称”。

因为,作为国民革命军的起义,其他未参加起义和反对中共起义的军队领袖,本就对参加军队序列的兵力概况很清楚,无法过分夸张。

虚在之处:1,当时惯例党、政、军不分,以穿军装为荣甚至掌握武器,但未必就属于军人,3万人之数应该包括了不小数量之非战斗的政治、行政人员;2,即使未穿军装之工农武装等,也会属于3万人之数,但未必全部计入兵力总数,可能部分编入军队,部分随即派遣回去或派遣到南下沿途民间活动和策应。总之,南昌起义后形成的兵力在3万人当大致不错,但未必都属于补充正式序列军队后之人数。

8月18日壬田战役之前兵力

起义部队于8月3日开始陆续出发,5日基本全部离开南昌。原定8月18日经壬田到瑞金再继续南下广东,结果在壬田受钱大钧部(正在组建之第32军)两个团阻击。之前起义部队系经抚州、宜黄、广昌而来。经抚州之临川时,驻军有杨如轩第27师,起义军先锋司令为朱德,杨如轩系朱德最至好之一名老同学、把兄弟、老下级,朱德曾策动其参加起义未被理睬,但杨如轩不战而退出临川。所以,一直到壬田,南昌起义部队没有过作战。

到抚州后,起义军序列作了微调。朱德应是这时候正式担任第9军军长(注8)。贺龙部新编第3师,由周逸群担任师长,第20军教导团、第6团划归其指挥。

半个月路程中,起义军兵力发生重大变化,一是蔡廷锴第10师完整脱离,不再参加南下之起义;二是大量官兵个别脱离逃跑和大量伤病减员。

8月5日蔡廷锴第10师完整脱离,从而在刚出发时候就军心大大动摇,成为起义军所遭受的第一个重创。

零星、个别之官兵脱离逃跑和伤病减员也大量发生。

周逸群说:“兵伕因负担太重,沿途倒毙者甚多。又卫生队无人挑卫生材料,以致病者无药,死者无人安埋,其惨况有非笔墨所能形容者。”周逸群所率部队,“至抚州时,教导团仅余学生800余名,第6团亦仅余兵700余名,将近损失一半”。(注9)

在抚州才第一次对朱德有了解的龚楚说:朱德的“教导团学员大部逃亡,随他起义的只有200多人……比较我领导参加南昌暴动时的广东农军,还差了两倍的人数呢”。(注10)

龚楚所说自己领导的广东农军,就是他从陈嘉祐处带出那个团(约两个营600人),该部是他从广东带出来的农军编成。他所说朱德第9军只有200多人,应是经过大量逃跑后,在抚州时候的数量。

关于起义军脱离逃跑和伤病减员的当事人证据很多,但到底发生多少数量,已经难以确证。不过,原主力老部队不会发生太多,主要应该发生在新兵部队中。刘伯承估算8月18日壬田战役前,贺龙、叶挺两部主力人数:“贺龙的兵力约有5,600人,叶挺的兵力约有7,800人,两共约13,400人,而战斗兵员则无此数。”(注11)

出发南下过程中,也同时收编过一些土匪武装,该部分兵力未跟随南下,所以不在刘伯承所估算主力兵力当中。

8月30日会昌战役后主力

经过壬田,续占瑞金,又攻会昌,于8月30日占领会昌,起义部队结束了南下过程中以钱大钧为主要作战对象的阶段。这时,“叶、贺两军共有兵额11,600人(战斗员无此数)”。(注12)

9月19日占领三河坝时主力

起义军从会昌、瑞金继续南下,9月19日占领战略要地三河坝。这一路没有发生大的战事,主要损失由伤病、逃跑造成,由于该逃跑的已经逃跑,高峰期已经过去,所以兵力损失不太大。“此时我军全体约10,700人(叶挺兵员约6,300人,贺龙兵员约4,500人),除叶挺之第25师约2,500人尚在上杭途中外,到大埔与三河坝者全体约8,500人,而战斗员只6,000余人。”(注13)

9月30日汤坑战败后,10月初残兵兵力

除由朱德率周士第第25师约2,500人留守三河坝外,主力于9月30日在汤坑与粤军决战,当天即基本明确战败,随即起义部队主力崩溃,四处突围、逃跑。三河坝周士第第25师也于10月初突围。

此时,所剩兵力为:

1,董朗率叶挺部(第24师)残兵约1,300-1,400人逃往赴海陆丰地区。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认为是1000余人(注14),张太雷也报告为“约千把人”(注15),叶挺认为第24师尚有2,000余人(注16)。此数字应以海陆丰方面苏维埃组织当时接受溃兵数字为准,应为1,300-1,400人(注17)。

2,贺龙第20军约2,000人由贺锦斋率领赴海陆丰地区(注18)。

3,朱德、周士第率第25师约2,000人突围。(注19)

残兵最后兵力及去向

1,贺龙第20军第1、2师残部由第1师师长贺锦斋率领,全部投降。“原来20军第1师师长贺锦斋带了1师及2师之两团(流沙之役与2师师部隔绝了)到陆丰之后已向海陆丰逆军团长接洽投降。”(注20)

2,叶挺部董朗第24师残兵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师,1928年初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海陆丰的残兵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师长叶镛,后为徐向前),该两师都于1928年夏、秋之交被李济深粤军歼灭。

3,由朱德率领之周士第第25师比较完整撤出三河坝,但迅速减员,发生大量逃跑,也同时搜罗所遇到起义主力失败后的散兵,至1927年10月下旬仅剩700-800人(注21)。在周士第离开部队后,朱德整顿部队,完成了整训和重新编制,维系了中共武装正统血脉,演变为中共最有战斗力和最主要之红军。

注释:

1,见《军事历史》1997年第一期。

2,见《军事历史》1997年第四期。

3,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P6。

4,参见龚楚:《我与红军》第2、3章。南风出版社,1954年。

5,叶挺:《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1927年)》。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79。

6,见周逸群:《周逸群报告——关于南昌起义问题》。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73。

7,黄霖:《南昌起义亲历记:贺龙警卫连长随军见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P49。

8,龚楚说:到抚州后,“宣布第9军成立,派朱德为军长”。(龚楚:《我与红军》。南风出版社,1954年。P61。)又,第9军经理部部长陈子坚证明说:“我担任9军经理部部长时,委任状上写着‘军长朱德’字样。”(陈子坚:《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后》。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话说朱德——知情者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P63。)

9,见周逸群:《周逸群报告——关于南昌起义问题》。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73。

10,龚楚:《我与红军》。南风出版社,1954年。P62。

11,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92。

12,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93。

13,原文如此,数字计算略有上下,乃粗略概算,无碍基本事实。见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96。

14,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100。

15,见《张太雷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联席会议上的报告——“八一事件”之经过、失败原因及其出路(1927年10月15日)》。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14。

16,见叶挺:《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1927年)》。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84。

17,见《海陆丰的苏维埃(1928年3月1日)》。军事学院资料室藏。P34。

18,见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P96。

19,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1927年10月3日》。人民出版社,1986年。P52。

20,《海陆丰的苏维埃(1928年3月1日)》。军事学院资料室藏。P32。

21,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1927年10月下旬》。人民出版社,1986年。P52。

腾讯网<大家>

建军节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建军节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考点: 考点名称: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八七会议: 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代表们在发言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发言,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最后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进行镇压革命群众。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共产党要不要进行反抗,要,如何反抗——武装起义同时,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军队的领导权在国民党手中。 2、时间:1927年8月13日 3、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4、结果:歼灭南昌守敌3000余人,起义取得胜利;接着,国民党调重兵进行反扑,损失惨重。起义军,一部分进入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南昌起义的意义:(归结为四个第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创建了第一支革命军队,这也是为什么把南昌起义定为建军节)的开始,拉开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十年对峙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 (1)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军旗升起的地方 ——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回顾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的时间里,古老的神州大地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是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深重的灾难;五四爱国运动、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这些是中华民族面对历史奋起的抗争。 为了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历史,借着我们优越的地理条件,我和室友一起参观了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纪念馆正馆,一进门口,看到的是一杆朝天的步枪,南昌起义是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打的第一枪,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这入门的枪象征了当时的共产党人反抗的决心。从偏门进入,依次往里走,仿佛进入了历史滚滚的车轮之中,一幅幅当年的图片,一件件陈列品,起义军用过的草鞋,机枪大炮,还有反映革命根据地和谐的蜡像,都将历史一幕一幕还原在眼前。 墙上那幅周总理面对起义战士 激情演说的油画多次出现在课 本中,画中总理坚毅的眼神恰 如中华民族的抗争那样坚持。 馆的二楼是历史进入今天的发展,四代领导人,四代共产党集体一步一步将中国发展的更稳定。 从正馆出来,我们走进了当时作为总指挥部的江西大旅社旧址,

这里曾是商量起义事宜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发出了起义的命令,上楼以后我们看到了周总理住过的25号房间。虽是伟人的房间,却显得简朴,也使我更加敬佩总理的伟人。 从纪念馆出来,我的心依然沉浸在那段过去的历史中,从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老一辈革命者为了我们用血与汗创造了一片天空。历史也发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陷入存亡之际,为什么共产党人拯救了中国。我个人一直认为是思想和精神的问题。1840年的国人,思想完全与世界脱轨,随后开始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但方法不完善。直到新文化运动,一大批青年带着拯救中国的理想和抱负大刀阔斧的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到了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则体现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加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提。 仇恨可以被淡忘,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局势,面对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面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面对多变的半岛局势,我们能做的不是去骂街,游行,我们应该拿出知识分子应该有的自信和从容,扎实的学,牢固的掌握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技能,建设国防,贡献科研,增加我们国家的实力,不落后就不会挨打,要想不被欺负,就要足够强大。

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率领下,两万多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随着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诞生了,中国历史由此刻开始改写。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的经过: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结。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8月1日上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摘要: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了反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屠杀与迫害,为了建立自已的革命武装,用革命的力量反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而举行的两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这两次起义在我党我军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革命道路先农村后城市的探索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中共早期的两大起义,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区别,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一、军事力量

南昌起义部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据记载,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这些部队装备整齐,训练有素,并经历了北伐战争的洗礼,有着强大的战斗力。相反,秋收起义部队的组成则复杂得多,它包括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湖南工农义勇军及安源武装力量。 二、起义使用的旗帜 南昌起义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占领南昌后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且起义部队身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部队的称谓及番号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名称及序列。秋收起义第一次使用“工农革命”的旗帜,穿的是工人、农民自己的便服,戴着红袖标。即便是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以后也统一称为“工农革命军”,红色成为军旗的特有颜色。两次起义的旗帜不同表明:南昌起义所高举的旗帜深深打下了共产

第13课南昌起义与红军长征

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 2、能够分析红军建军和万里长征的原因; 3、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南昌起义(阅读课文66页,回答下列问题) 1、勾画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物。(A 级) 2、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B 级) 知识点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阅读课文66-67页) 1、勾画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A 级) 2、找出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谁创建的。(B 级) 3、勾画井冈山会师部队、改编部队、会师意义。(B 级) 知识点三:红军长征(阅读课文68-70页) 1、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经过。(B 级) 2、勾画长征期间的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和意义。(B 级) 3、红军长征的结果及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B 级) 【展示提升】 展示一:小组对抗,抢答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展示二:用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红色旅游圣地”井冈山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示三: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展现红军长征过程和长征精神。 班级 姓名 级段 八C 科目 历史 课型:新授 时间 2 013.10. 10 编写人:彭雪伟 审核: 密 封 线 二 次 编号: 13

【课堂检测】 创作 一、基础题 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确定为每年的8月1日,这是为了纪念()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军北伐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意义在于()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创建了人民军队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 4、“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行军... ...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 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5、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③四渡赤水河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6、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遵义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A.开天辟地B.焕然一新C.生死攸关D.光明前途 7、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 神”。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D.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8、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 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生活 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这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进入纪念馆,首先看到一栋大楼。苍松翠柏辉映下,一切显得那么的庄严肃穆,浸入历史。 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 记忆的闸门刹那间打开。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就发生在眼前这个地方! 进入展厅,看到了墙壁上气势磅礴的雕像,生动的展示了那个年代的英雄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派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形象。 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到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再进入里面可以看到当年他们用过的枪,马缰。展厅里还看到了方志敏烈士的画像和介绍。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啊,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人们永远不会忘了这群英雄! 向英雄致敬! 现在的中国,虽然不再受列强的蹂躏,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

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 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

八一建军节之南昌起义历史

八一建军节之南昌起义历史 关键字:八一南昌起义历史点击数: 第一部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师北伐。北伐军在出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伐战争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愤起抗争。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邓寅达愤然发表宣言,辞去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 这一时期,江西人民在中共江西地方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这是群众书写的反蒋标语和反蒋示威中张贴的漫画。 第二部分南昌起义的酝酿与决定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摒弃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7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在军事部,宣布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指示他们前往九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开展工作,为起义作好准备。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7月19日,国民党下令在军中清党,加快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组织武装起义的进程。[]中央又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指派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这是前敌委员会委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7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由庐山赶到九江。在九江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二人不去庐山开会,率领部队分别于25日和26日乘火车开赴南昌。 7月27日,周恩来来到南昌,当晚住在朱德同志的寓所--花园角2号,与朱德同志共商起义大计。 第三部分南昌起义的准备及战斗经过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晚。 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同志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

南昌起义,论文

南昌起义,让中国走上了布尔什维克道路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那一晚天空中电闪雷鸣,还夹着滂沱的雨滴,整晚没有人入睡。那一晚在中国江西南昌,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南昌起义爆发了。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九十二年后的今天,同样是那样一个天气,天空依旧是那样的沉闷。走进南昌起义纪念馆,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当年他们为了实现共和浴血奋战,为了实现共和奋勇冲杀的那一幕幕都生动的展现在眼前,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壮人心魂。 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师北伐。北伐军在出师不到一年时间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伐战争的高潮。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愤起抗争。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邓寅达愤然发表宣言,辞去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武装斗争的

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摒弃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7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在军事部,宣布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指示他们前往九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开展工作,为起义作好准备。7月19日,国民党下令在军中清党,加快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组织武装起义的进程。中央又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指派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当时前敌委员会委员还有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7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由庐山赶到九江。 在九江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二人不去庐山开会,率领部队分别于25日和26日乘火车开赴南昌。7月27日,周恩来来到南昌,当晚住在朱德同志的寓所--花园角2号,与朱德同志共商起义大计。7月30日,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南昌,前委立即召开会议,会中张国焘指出起义应积极拉拢张发奎,得到张之同意,否则不可动,前委一致反对张国焘的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经过二天一夜的激烈争论,起义的时间决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由于军中出现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路线:南昌站2路公交车——珠宝街——直走到达目的地(万寿宫商城隔壁) 注意事项: 1.门票免费,每天发放3500张参观券,凭身份证领取 2.开放时间:9:00——18:00(排队人很多,要早些去,周一闭馆不开放) PS:姑娘去得早了,八点左右到,等了将近1小时才开馆,时间要注意哈,9点才开而非传说中的8点。 闲话不多说,上图: 拍了蛮多照片的,二楼还特别有向雷锋学习的一系列图文并茂的资料以及其他与起义相关的图片,本人就不一一上图。 花了一个来小时的时间参观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看了下时间,准备回酒店入住,着实有点累,身上还背个大包,原路回。 路线: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直走珠宝街——2路公交车——永叔路口(浦发银行)——直走,见路牌顺路左拐滕王阁。 去了南昌,滕王阁那是必去的吧,悲催,早上阳光灿烂,临出门发现原来外面已然下雨,还好姑娘准备充裕,提着伞,出发。

雨是越下越大了,有点想打退堂鼓的意思,可是到门口又不大甘心,在路口吃了饭,还是决定前进。 路线:永叔路口2路公交车——滕王阁站 注意事项: 1.门票:50元 2.开放时间:7:30——19:00 2.滕王阁在的市区,有很多公交车都有经过,交通非常方便。 雨中初见滕王阁 滕王阁一楼华夏博物馆 临近19:00,博物馆员工开始清场,俺依依不舍滴回走,再见滕王阁 原来返回,万能的2路公交车,在酒店楼下买了许多零嘴,回酒店咯,10点左右入睡,许是认床抑或是开灯的缘故,睡得不安全,夜里醒来几次。 D3-4.30 八点醒来,梳洗后出发,今天路程挺满滴,第一站,绳金塔 路线:2路公交车——219路公交车(临时看到219跳车,故而哪个站转不晓得)219路直达绳金塔 注意事项: 1.门票15元 2.首柱香要喜题,半随喜,有点小反感,去掉姑娘几十块大洋。 叮,拍得不错哈,这张 大成殿,被师傅招去上香,首柱香,替俺祈福念经点了莲花座,还给了幸运红绳,叮,去掉俺几十块大洋,后续上香的都不用钱哇,好运哪,淡定淡定 好难拍的绳金塔,当然,技术有限是关键,艰难上照。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的针对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新时期。8月3日开始,前委按照中共中央的原定计划率领部队陆续撤离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途中,于9月底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武装,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继续坚持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福建南部、江西南部和粤赣边境打游击。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揭发和批评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在组织上作了必要的调整,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会后,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这之前,他还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理论著作。这些著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总结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三个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进一步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些著作表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相应的一整套具体政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举行。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的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各党员。毛泽东在大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大会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联系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一)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

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和先烈。 总之,《南昌起义》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键入文字]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导读:8 月1 日2 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 军第1、第2 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 军第24 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 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 余支(挺),子弹70 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 师第73 团全部、第75 团3 个营和第74 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 年8 月2 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 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 月1 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 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 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 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 军(辖第24、第25、第10 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 军(辖第1、第2 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 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 万余人。 1927 年8 月2 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 年8 月3 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 1

南昌起义的背景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民吓倒、征服为挽救革命挽救人民挽救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起义原定7月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依中央原定方针转兵广东,相机夺取广州,再次北伐。 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它来源于中国国内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民共和国成立后

南昌起义

标题人民武装第一枪——南昌起义 姓名陈业锐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302班 学号 0133124517 任课教师傅锁根 日期2014年6月3日 得分

南昌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关键词: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背景: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一、南昌起义简述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

八一起义

八一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8月1日凌晨2时,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的起义部队按照预定的部署,向敌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南昌卫戍司令部等处的守敌发起猛烈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灭南昌守敌30000多人,起义部队占领南昌城。起义胜利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公布了《八一起义宣言》、《八一起义宣传大纲》。8月2日,南昌各界群众数万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在南昌起义前前后后的短短几天中,南昌人民和起义部队结成了亲密的鱼水关系。 南昌起义,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春雷,报道革命的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它是旗帜,在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给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指明了武装斗争的方向。 秋收起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927年9月1日至4日,毛泽东在江西萍乡安源的张家湾召

开军事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研究确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计划。会议决定将党所掌握的在湘赣边界地区活动的革命武装5000余人,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9日,下辖第一团首先在修水县城起义,向平江进攻。9月10日,下辖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兵分两路进攻萍乡城。安源工人1300多人参加。9月11日,下辖第三团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在铜鼓县城起义。工农革命军切断铁路,捣毁敌团防局,声势浩大。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受挫。 9月19日,毛泽东同志子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决定改变原来支取浏阳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领导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创建工农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猛烈冲击。特别是在进攻长沙的计划遭到挫折后,毅然决定把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成为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井冈斗争 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起点,开始于井冈山的斗争。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三湾改编”。将1个师缩减为1个团,采取了“支部建立在连上”的组织形式,在部队中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原则。建立党的各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命名为工农革命军★1933年7月11日“八一”成为我军建军节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19日长征结束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40年8月至12月“百团大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9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 ★1950年3月上旬海南岛战役 ★1950年3月进军西藏 ★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 ★1955年1月18日解放江山岛 ★1955年9月军衔制度实行 ★1966年7月二炮领导机关成立 ★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 ★1974年1月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至1989年10月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87年8月新的军衔制度实行 ★1997年7月1日我驻港部队顺利进驻香港 ★1999年10月1日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 ★1999年12月21日我驻澳部队顺利进驻澳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后,在22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国防的巩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宁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们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我军已经从革命战争时期在党领导下为夺取全国政权而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这是胡锦涛主席在回顾总结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后作出的精辟论断。 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的任务决定我军的使命和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执行的政治任务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对这一时期我军历史使命的形象概括。 “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创建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实际和特点出发作出的正确抉择。“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1927年8月1日,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根据“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党又相继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伟大实践。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里,如何将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改造和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使之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着力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实行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