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精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实现到2020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450亿元的目标,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打造健身休闲运动品牌

(一)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攀岩、自行车、马拉松、徒步、越野跑、探洞、露营等项目。支持企业、俱乐部、运动协会联合申办国际国内品牌赛事,精心打造紫云格凸河、安龙笃山国际攀岩节,六盘水、贵阳、安顺马拉松,赤水河骑行、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黔东南州环雷公山100公里跑等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山地户外精品体育赛事。加快清镇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贵州(老王山)生态型多梯度运动训练示范基地等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将贵州全域列为“全国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和“全国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示范区”。到2020年,各市(州)、贵安新区均建成1个以上山地户外运动基地,1条以上登山健身步道,打造1—2项具有国际影响的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赛事。(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二)发展水上运动。依托省内各地江河、湖泊资源,大力发展漂

流、皮划艇、赛艇、野钓、垂钓、溯溪以及龙舟、独竹漂等水上运动。加快国家红枫湖亚高原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六枝牂牁江滨湖户外运动度假区、黔东南州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兴义万峰林和贵阳市百花湖水上运动基地建设。到2020年,各市(州)、贵安新区均建成1个以上水上运动基地,打造1项以上水上运动赛事。(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旅游发展委、省民宗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三)发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民俗、民间体育资源,推广武术、龙舟、藤球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射弩、打花棍、踩鼓舞、秋千、丢花包、背锣球、斗角、摆手舞、独竹漂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点打造“三月三、六月六、红红火火过大年”等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民族特色体育品牌赛事。到2020年,每个市(州)有1个全国性民族体育品牌赛事及活动,每个县(市、区、特区)有2个以上民族体育品牌活动。(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民宗委、省文化厅,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政府)

(四)发展冰雪运动。落实国家冰雪运动“北雪南移西进”战略,支持钟山、水城、盘县、威宁等海拔较高地区修建冰雪场地,引导有条件的城市建造室内滑冰馆、滑雪场等冰雪运动设施。成立贵州省冬季运动协会,广泛开展冰雪竞赛表演和健身培训。到2020年,各类冰雪运动场馆达到20个,直接参与冰上运动人数达到20万人。(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各市

〔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五)发展低空运动。支持安顺市、盘县、荔波、兴义、施秉及赤水河谷发展热气球、滑翔、航空模型等航空运动项目,探索开发直升机观光旅游、低空跳伞、低空摄影、滑翔伞观光旅游、热气球观光旅游等低空旅游新业态。到2020年,建成10家左右航空飞行营地和俱乐部。(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发展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六)普及日常健身。推广适合公众广泛参与的健身休闲项目,加快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徒步、路跑、骑行、棋牌、台球、钓鱼、体育舞蹈、广场舞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支持贵阳拳击公开赛、电子竞技大赛等时尚运动项目健康发展,鼓励举办以时尚运动为主题的群众性活动。(牵头单位:省体育局、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团省委、省总工会、省农委、省直机关工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政府)

二、夯实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基础

(一)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大力实施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计划,支持各地将体育旅游与市民休闲结合起来,建设一批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码

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引导省内旅行社结合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健身设施的要求,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各类健身休闲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到2020年,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健身步道、自行车道里程达到300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设施达到15平方米以上,人均非标准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政府)

(二)支持健身休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健身休闲骨干企业,通过管理输出、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各类中小微健身休闲企业、运动俱乐部,强化特色经营、特色服务,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企业与各级各类运动项目协会等体育组织合作,通过赛事营销等模式,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健身休闲器材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对接健身休闲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特别是青少年、老年人需要,研发适应性强、多样化的健身器材装备。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有条件企业进军健身休闲装备制造领域。推动各市(州)成立体育企业商会。到2020年力争扶持2-3家体育企业上市。(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贵州证监局,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政府)

(三)大力发展“互联网+健身休闲”。依托我省大数据平台软、硬件资源,整合体育用品、赛事表演、场馆服务、健身康体等各类数据,建成集健身指导、运动分析、体质监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运营、山地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体育社会组织服务购买、体育赛事营销推广为一体的“体育云”大数据平台。以市(州)为单位建立“互联网+体育”网络平台,积极推动健身休闲在线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健身休闲产业生态圈。鼓励开发应用手机应用程序、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产品。(牵头单位:省体育局,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四)加强健身休闲队伍建设。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健身休闲项目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应用型专业人才。鼓励退役运动员投身健身休闲产业领域创业创新,符合条件的退役运动员可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全面推行体育社会组织“3+X”模式,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少数民族、残疾人、农民和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学校体育教师在保证正常上课的基础上,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到2020年,所有市(州)、县(市、区、特区)均建有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实现市(州)级行政区全覆盖,建立体育产业研究人才库和智库。(牵头单位:省体育局、省民政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政府)

三、强化政策支持

(一)强化投入保障。各地政府要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加大体育事业经费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争取中央财政、国家体育总局对贵州体育事业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体育产业运作。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体育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鼓励保险公司围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户外运动等需求推出多样化保险产品。完善抵质押品登记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对健身休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二)强化税收优惠支持。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条件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赞助、广告费等支出,符合条件的可按税法规定享受税前扣除政策。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创意、设计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按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捐赠体育服装、器材装备支持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对符合税收法律规定的捐赠,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依据有关税收法律法规享受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

税优惠政策。

(三)强化土地利用保障。将健身休闲产业用地纳入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关规划的重大健身休闲项目,要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土地建设的健身休闲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布局的重大健身休闲项目,可按照单独选址项目安排用地。利用现有健身休闲设施用地、房产增设住宿、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设施的,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健身休闲项目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健身休闲项目。

四、落实组织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建立体育、发展改革、旅游等多部门参与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各地成立相应工作机制,要把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健身休闲发展专项规划,引导健身休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标准和统计制度。加强健身休闲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健

身休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服务提供、技能培训、活动管理、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各方面提高健身休闲产业标准化水平。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以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为基础,完善健身休闲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健身休闲产业监测机制。

(三)引导健身消费理念。充分发挥运动达人示范作用,激发大众健身休闲消费需求。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应用程序(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促进消费者利用各类社交平台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标准、业余赛事等级标准,评选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吸引群众参与体育健身。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标 签】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 【颁布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文 号】鲁政发﹝2012﹞31号 【发文日期】2012-09-12 【实施时间】2012-09-12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其他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拓展体育发展空间,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健全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尚未形成,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按照国务院部署,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为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体育产业服务体系,不断繁荣体育市场,增加体育市场供给,推动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体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2.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园区,形成一批体育产业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体育彩票发行量、承办年度全国以上比赛数量保持在全国前列;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着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和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任务

七大新兴产业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昨日,上证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业内人士,对各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节能环保 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事实上,近期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上证报记者获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据环保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左右,预测到"十二五"末期,环保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推出的财政扶持力度,无疑会拉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投资规模有望翻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从节能领域引入到环保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海通证券本月的一份策略报告认为,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仅就环保产业废气领域而言,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其中除尘需求300亿、烟气脱硫需求1000亿、火电厂脱硝市场需求在1000亿。 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 信息技术 宽带建设是重中之重相关实施方案或9月出炉 昨日出炉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描绘的蓝图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由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以国发〔2010〕32号文下发公布,内容共分八方面,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用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产能部分 煤化工: 国内:在2015年9月10日举办的2015国际煤化工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了煤化工行业盲目投资热下潜在的过剩风险。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有53个,产能合计约3300万吨;煤制油项目7个,产能合计约139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19个,产能合计约47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18个,产能合计约740亿立方米。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将消耗煤炭约4.29亿吨,煤制烯烃产量将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及?十三五?展望》指出,?十三五?期间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行业仍将面临中高速增长常态化、能源需求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煤炭开发和利用环境制约增强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标准煤需求量达到45亿-48亿吨。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持续放缓,将维持3.5亿-4.5亿吨的煤炭转化规模。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新型煤化工领域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项目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合理安排煤化工产量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前提下,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未来5年中国煤化工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煤化工投资项目将逐步运作。预计到2020年,煤制油和煤制气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28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也将达到4100万吨。 内蒙古: ?经过‘十一五’及‘十二五’ 期间一大批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可以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现代煤化工示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 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体育改革、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体育健康服务水平,最终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趋势。 ?体育文化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等发展迅速,不断完善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体育旅游发展: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旅游业将向高品质和全域化发展,逐渐涌现多个体育小镇、综合体育公园、休闲旅游场所等体育旅游目的地及高端体育赛事游等体育旅游产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关于广东

广州概貌 广州是一线城市,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 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 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是粤港澳大湾 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 纽城市。 广州具有优秀的体育基础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基础。广 州自2010年举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以来,体育产业发展 形势良好,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制造业加快发展,竞赛表 演业、健身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为主的体育 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扩大。

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2015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产业提升档次、农民增加收益”这一中心,按照“扩规模上设施,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不断扩大设施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品质、壮市场、强龙头、优服务、育品牌,千方百计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远学寿光、近学贯庄”,建立“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装备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市场信息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建成特色明显、绿色生态、产业高效的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先进市。 (二)具体目标 2013年重点在生产设施规模、标准园内外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作社建设、无公害产品认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具体目标为: 1.基地建设。新建改建温室、可盖苫大棚和网棚1万亩。 2.合作社建设。按照一社“五化”(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已建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西凝仁、堤上、徐村三个示范村建立完善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90%以上达到省级合作社标准,合作社所在村菜农入社率达到90%以上。 3.推广技术。完善推广番茄、黄瓜、甜椒、茄子、豆角、菠菜、大葱、大蒜、洋葱、大白菜等12个主要品种栽培操作规范,围绕“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重点推广膜下沟灌、微滴灌、防虫网与粘虫板应用、高垄栽培、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无公害技术普及率达到100%。 4.集约化育苗。完善已有两个(园区和故城)集约化育苗场,引导开展集约化穴盘育苗,年育苗1000万株以上。同时培育贯庄、杜村、西关、只照等示范村育苗场,提高服务能力。 5.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在原有12个示范村建立检测点的基础上,对新增示范村和有代表性的乡镇、村和产地批发市场配备农残速测设施设备,培训检测人员,开展上市产品检测,并与市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实现信息联网,建立统一的检测数据库,实现数据上传、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实时监控、超标预警。 6.培植蔬菜龙头企业。扶持建设藁城市双联蔬菜合作社,与示范村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固定的订单生产关系,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共同开发特色蔬菜品种,开拓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7.“三品一标”认证。认证蔬菜无公害产品4个以上、续展认证绿色产品7个、企业3家以上,扶持被市场认可的注册商标企业争创名优品牌。 8.示范村建设。积极推进13个示范村千亩蔬菜标准园建设,在落实设施、技术物化补贴的同时,重点扶持后坡覆盖、温室内铺设灌溉、运菜、行人为一体的综用垄沟,有重点的扶持观光台、田间路灯建设,全面提升标准园水平。 二、建设内容与地点 (一)“八大基地”建设 1.大棚黄瓜基地。以衡井线两侧为重点,发展高标准大棚、连栋多膜覆盖大棚、优型温室,重点扶持贾市庄镇贯庄、落生、卞家寨、刘海庄、耿家庄;梅花镇尚庄、高庄、崔家庄。 2.温室番茄基地。以新赵线和世纪大道两侧为重点,发展高效日光温室。重点扶持岗上镇西辛庄、杜村;廉州镇系井;丘头镇堤上、周家庄,九门乡黄庄、南孟镇西凝仁。 3.中大棚甜椒基地。以机场路两侧为重点,积极推进中棚改大棚。重点扶持岗上镇故献、双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完善 内容摘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现有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应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完善了扶持政策,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能力是重要且关键的能力,只有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持续优势,为我国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动态能力 日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被明文列入“十二五”规划,从而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国务院和发改委的推动下,我国政府选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一大批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以此帮助我国消除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技术创新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构,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更为健康、稳定地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由来和必要性 (一)汉密尔顿的奠基理论 美国汉密尔顿新兴战略产业扶持政策,不仅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奠基理论,也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理论的基本框架。时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敏锐地洞察了古典经济理论在发展落后国家经济方面的不足,而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提出了在美国运用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对于一些重点产业实施支持,通过发展工商业来引导美国的经济发展。然而当时的美国经济理论学界,古典经济理论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完全市场机制理论和汉密尔顿的扶持新兴制造业思想之间维持了长时期的争斗,最终引发了美国内战(1861-1865年)。战后,扶持新兴产业思想主导了此后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二)德国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扶持新兴制造业的思想指导下的美国经济的活力和发展态势,引起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注意和思考,并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系统地梳理和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构建出一个落后国家保护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制造业,利用保护性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后德国也正籍其提出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指导,才得以逐渐壮大,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三)战后日本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巨大成功 日本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巨大成功带来了现代新兴战略产业扶持政策的新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枣政发[2013]9号 【发布部门】枣庄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3.22 【实施日期】2013.03.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枣政发〔2013〕9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2〕31号)精神,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努力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将体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

长点,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新枣庄”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现代体育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作规范、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1-2个具有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聚集区、2-3个体育产业重点企业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繁荣稳健的体育市场和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力争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不断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带动和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培育特色体育产业基地 1.建设新城综合类体育产业基地。发挥新城区各方面的优势,努力提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特别要发挥好新建市民中心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类体育经营企业;结合建设“幸福新枣庄”和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着力推进体育健身服务业项目的实施,努力推进新城、市中、峄城、台儿庄、山亭区体育休闲项目建设,重点发展自行车、登山、攀岩、动力伞、滑翔伞、钓鱼等体育休闲娱乐项目;进一步提高薛城区张范国家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赛车场品牌的知名度;积极举办承办有影响、有特色、高水平体育赛事、体育会展等大型体育活动,力争用五年时间,把以新城为中心的环城森林公园规划区建成综合类体育产业基地;加强体育中介组织建设,完善体育市场体系。 2.建设全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着力推进我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山东奥特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和滕州大富嘉实业有限公司等优秀体育器材制造企业,鼓励原有体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增强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体育器材品牌;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体育用品研发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股票分别有哪些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股票分别有哪些?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0-5-12 23:45 2010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七大新兴产业也就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具备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有三个: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提问者:mutton22 - 二级 最佳答案 政策推动五大新概念抢占先机2010年03月20日09:25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标签:金发科技600636 600143 烟台万华600309 导读: 第1页:新能源: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三驾马车"整装待发 第2页:新能源产业强势股之一 第3页:新材料:新兴产业基石六大条件铺就成功路 第4页:新材料产业强势股之一 第5页:新材料产业强势股之二 第6页:新材料产业强势股之三 第7页:节能环保业:调结构加速行业迅猛发展 第8页:生物技术行业:前沿科技的全新投资机会 第9页:生物技术行业明星股之一 第10页:生物技术行业明星股之二 第11页:生物技术行业明星股之三 第12页:三网融合:持续投资主题38只个股受益 第13页:三网融合强势股之一 第14页:三网融合强势股之二

国发〔〕号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决定国 发〔201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地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地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地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地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地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地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地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地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地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

体育产业化前景如何

体育产业化前景如何 作为中国体育产业之父,魏纪中直言中国体育还没有达到真正产业化。依据是,中国的体育产品多是官商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体育产业资源多掌握在政府手中,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国内还没有独立设计的产品,都是从国外引进。 魏纪中认为限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体制问题;二是认识问题。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该借鉴其他领域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体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现状多是官商结合 新京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的体育产业究竟发展到了一个什么阶段? 魏纪中:要弄清楚体育产业发展到什么阶段,首先要弄清楚体育产业是什么。现在看来,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确。什么是产业?产业是从经济基础来的,所以要回到它的本源。第一必须有产品,第二产品必须社会化,必须有市场,有交换,必须不断扩大。交换的扩大,就需要规模的生产,有规模的生产,就有企业,企业群构成了一个产业。 新京报:按照您这个标准,中国是否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体育产业? 魏纪中:我国的体育产业还没有达到真正产业化。第一在于现在还没有独立设计的产品,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其次是现在的资源没有在市场上,主要资源还在政府的手里。第三,我们生产和制造的产品并不完全在于企业,多数是官商结合的产物。 新京报:可是我们也有一些体育产品了? 魏纪中:我们可以逐一分析。像中超、cba都是官商结合的产物,都有政府的支持,而且很多资金也要依靠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支撑。当然,有一些项目起步比较快。比如网球公开赛,无论是北京的网球还是上海的网球,政府已经有所下放,他们和运动员签约。网球基本已经生存、持续和发展。还有上海的f1,也是市场的产物,但是由于走得过快,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中国市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政府还要支持一把。 改革借鉴其他领域 新京报:如何跨越这个阶段,向更高层次发展呢? 魏纪中:应该借鉴其他领域的改革。比如文化产业改革,他们先是从体制改革。从体制上开始,有事业和产业区分,事业和产业的关系是怎样?不同的事业和不同的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对此有一个明确方向,所以中央下发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从另一个方面看,文化体制改革是体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所以我们都可以叫它们产业。从经济基础来看,是不一样的。除了文化外,还有教育和医疗。以前把教育和医疗推向市场,现在都走回来了。这些领域都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不能忽略其公益性,不能全部产业化,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对体育产业改革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新京报:限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魏纪中:两个问题。一是体制问题;二是认识问题。 新京报:可是其他领域也有体制问题,为什么就可以改,比如文化改革。 魏纪中:这是因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问题受到了影响。文化改革就是下定决心,把文化改革贯彻下去。他们在研究文化改革的时候,我也去了,发表了意见。只要能够确定改革方向,体育改革也是可以执行的。只要中央抓了,就能有效果。 新京报:体育产业改革的认识问题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魏纪中:应该认识到体育产业有很强的公益性,我们在发展体育产业的时候,不能把体育的公益性忘记了。 前景发展取决于市场 新京报:从体育产业发展程度衡量,我们距离美国有多长的距离?

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最新)

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最新) 为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先行点的培育壮大,提升我镇文创业态布局,打响XX镇“融·创”文化品牌,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X文创办〔X〕4号)文件精神,经党委研究,特制定本意见。 一、适用对象 (一)支持对象 1.在XX镇依法登记注册,依法纳税并具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财务记录的文创企业,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社会组织可比照适用。 2.经区文创办发文认定的文化创意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先行点和文创众创空间(文创街区)创建单位。 3.文创高层次人才及具有传承技艺的XX籍手工艺人。 (二)支持范围 1.文创类产业认定: 主要是指信息服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设计服务、软件产业、艺术品制作、电子商务、创意传承等相关产业。具体业态的认定由XX镇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进行审核认定。 2.重点支持:

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和影视与传媒出版业:主要是指数字内容创意、文化类电子商务、网页游戏、手机游戏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和以信息化、数字技术为依托所发展的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等,具体包括影视、动漫、漫画、游戏的制作发行、新闻出版、版权交易等,鼓励开拓文化创意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 设计服务业:主要是指工业设计、建筑和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平面设计、软件设计、广告设计等,鼓励制造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创意生活业:主要是指以创意整合旅游、培训、会展、艺术品等生活业态,具有深度体验及高质美感的产业,以创新的经营方式提供食、衣、住、行、育、乐等领域的商品或服务。 二、扶持政策 (一)鼓励招引和推进文创产业项目 1.鼓励各村、社区积极盘活存量闲置集体资产,招引文创产业项目落户本地。招引落地成功(在XX镇依法登记注册,财政级次属XX 镇,依法纳税超过10万元并具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财务记录)的,对该村、社区一次性奖励2万元/个,每年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5万。对入驻的该文创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5万元。 2.鼓励入驻的文创企业代表XX镇参加各级政府或有影响力的团体举办的创意大赛。对在国际级创意类比赛中获奖的,经审核后,给予8万元的奖励;在国家级创意类比赛中获奖的,经审核后,给予4

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

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规范全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投入、运作和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总体要求 (一)我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五大”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均遵循本规定。 (二)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应按照“由事后为主向事中事前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直补企业为主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转变”的思路,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 (三)产业扶持政策资金以当年财政实际安排数为准,实行总量控制。 (四)坚持政策传承和政策创新相结合、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给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使产业扶持政策更好地适应我市产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 (五)实行市和县(市)区、开发区政策联动。市收缩战线,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县(市)区、开发区“跟进补充”,

与市扶持政策衔接配套、捆绑投入,发挥全市产业扶持政策整体推进效应。 (六)市各产业政策执行部门要依据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状况,每年对“五大”产业扶持政策分别提出动态调整意见。 (七)有偿方式投入收回的资金,作为下年度安排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来源之一。 第三条风险控制 (一)建立风险容忍机制,对采取基金、“借转补”、财政金融产品等有偿方式投入的资金,允许存在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和偿还的情况。 (二)建立风险补偿与预警机制,降低风险投资成本,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保证财政有偿资金良性运转。 第四条管理职责 (一)市财政局负责设计政策总体框架,明确扶持方式和政策资金总量,负责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二)市各产业政策执行部门为产业政策制定、执行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根据本规定,提出专项资金的投入重点,拟定具体政策条款和实施细则,并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确保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 (三)市审计局应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政策资金安全。 (四)对违规制定和执行政策,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问责。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12〕6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我省建设体育强省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川委发〔2005〕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以建设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以争创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示范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政府保障群众基本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产业新格局,努力促进体育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指导原则。 ——坚持统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统筹产业在区域、城乡、行业间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走具有四川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市场主导、多元投入,有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体育产业投融资体系。

——坚持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多业并举,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 ——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开放合作、品牌引领原则。充分整合全省体育存量资产,努力扩大体育产业的开放合作,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体育发展规律,突出重点,做牢基础、做大市场、做强产业、做优产品、做好队伍、做活机制,实现体育资源大省向体育产业强省转变。 (三)发展目标。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我省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地、国际高端体育赛事的基地、世界户外运动的天堂,初步建立起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四川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产品和品牌,产生一批从事体育产业的优秀团队和领军人物。 ——到2015年,我省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5%,年均增长率达到25%;体育及相关产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0.4%;全省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居全国中等水平。 ——到2020年,我省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年均增长率达到20%;体育及相关产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0.8%。全省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居全国前列;形成以大众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旅游、户外运动、冬季培训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体育服务业体系。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任务 (一)大力拓展体育健身运动休闲服务业。在我省现有发展基础上,大力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繁荣健身娱乐市场,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加快形成门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部委年终传强音新兴产业绽放2010 2009年12月30日07:22:01 来源:新华网综合 税务总局:税收政策支持 国资委:国有资本投入 银证保:金融创新、信贷扶持 工信部:重点培育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岁末年终,七部委相继召开的年终工作会议纷纷传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强音。对投资者而言,七部委的强力支持,新兴产业必将成为2010年的投资主题。 记者昨日了解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税收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表示,明年将实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今年9月份,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产业进行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表示,要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 肖捷称,在今年结构性减税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明年仍将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在税收支持具体产业发展方面,肖捷说,明年要实施好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税收政策,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并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除了税收支持之外,新兴战略性产业明年还将获得国有资本青睐,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国有资本将在明年布局新兴战略性产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4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明年,国资委将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引导国有资本向高技术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大投入。 在本月22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中,银、证、保提出,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并加大扶持力度。 工信部把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明年的培育重点。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表示,初步考虑把信息网络、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培育重点,并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等。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兴战略性产业将会是明年A股市场的一大热点。(记者张牡霞)

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精品002

目录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2) 二、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3) (三)发展目标。 (4) 三、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 (4) (一)节能环保产业。 (4)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4) (三)生物产业。 (5)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5) (五)新能源产业。 (5) (六)新材料产业。 (5)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6) 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6)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6)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6) (三)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 (6) (四)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7) (五)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 (7) (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7) 五、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7) (一)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7) (二)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 (7) (三)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8) 六、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8) (一)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8) (二)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8) (三)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8) 七、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8)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8) (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9) (四)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9) (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9)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 (9)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9) (二)加强宏观规划引导。 (10) (三)加强组织协调。 (10)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体育是金色的,耀眼的不仅仅挂在健儿胸前的金牌,还有一座远未被充分开掘的“金矿”——体育产业。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此次常务会议,从国家层面力挺体育运动产业,这无疑为这一产业的深化改革吹响了号角。 体育产业成为下一个“金矿”已经若隐若现。在业界看来,简政放权,给体育产业不断松绑,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其前景值得期待。 2013年,体育产业领域并不平静,如期而至的改革大潮和社会各界要求改变体育发展现状的倒逼与追问,当然还来自于体育界自身在改革破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困惑与纠结;2014年,体育产业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求新求变所积聚的内在动力,改革大势所释放的利好与激励,当然也还来自于改革所必然触动的自身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 (一)政策红利释放 2014年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并制定了取消审批、优化环境等具体措施。国务院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其灿烂前景值得期待,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似乎在一夜之间,体育产业成为产业政策红利的一个释放窗口。 继财政部发布9月初调整体育彩票竞猜规则后,备受关注的体育产业改革政策也相继落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三方面具体提出了改革体育产业的措施。 1、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姚明就曾吐槽,要想办一个简单的街头3人球赛都得经过审批。下放赛事审批权限,将激发民间资本参与举办体育比赛的热情;转播权的出售,也可以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些都会带来很大的商业效应。 2、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近期,“大妈广场舞”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抛开其中的种种议论不谈,老年人对健身场地的“争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滞后,也表明体育消费尚有巨大潜力有待开掘。城市里的体育场馆,很多都建立在市中心,供给重要比赛使用,不仅利用率低,也不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的健身需要。

安庆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

安庆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7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扩大开放合作,着力强化龙头引领,着力提升创新 能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扎实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积极培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为顺利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行动和实现“四个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县(市)区以及各类园区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创新驱动,龙头引领。坚持创新发展,以构建产业新体系为抓手,聚焦专业化园区,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系统创新。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全面提升人才、技术、资金的供给质量,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3.开放合作,集聚资源。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效调动和运用优势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4.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立足当前、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谋划中期、培育新兴产业后备力量,布局长远、努力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形成“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在下一代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在智能汽车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3.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建成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各类转化平台比较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比较发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 二、战略重点 未来5年,立足市场前景、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壮大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 意见 【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吉政发[2015]50号 【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12.21 【实施日期】2015.1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吉政发〔2015〕50号 2015年12月21日)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精神,落实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促进体育消费和丰富人民生活为目标,以创新服务、开放融合、广泛吸引社会资本

投入为动力,以冰雪体育、山地运动、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特色体育和中介服务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不同体育需求相结合,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丰富市场供给,推动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和促进全省服务业的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吉林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产业基础基本形成,重点扶持5-10家龙头企业,产业环境更加优化,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不同门类和档次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0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主要任务 (一)转变职能,创新体制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体育行政部门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体育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职能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鼓励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健全足球职业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营模式,制定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将体育场馆的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鼓励发展体育会展、体育商贸、康体休闲、文化演艺等多元业态。 (二)突出特色,构建产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