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科技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举例说明科技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举例说明科技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举例说明科技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大江大河流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人类,灌溉着农田,净化着环境,以干支流航运为联系纽带沟通着全流域,以广阔的水域养育了千万种水生生物,以蕴藏着的巨大水能为流域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二次世界大战后,流域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因河制宜”,充分发掘河流的各种功能,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其中拦河大坝是人类开发河流资源、征服大自然的杰作,全球水库的总蓄水量相当于河流水量的5倍,地球表面的0.3%已被水库淹没。大坝通过对水沙过程的调节可产生巨大的效益,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由于原油、天然气相对短缺,中国目前能源供应仍以煤为主,能源发展受到了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约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水能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更是提供着1/5的电力需求。与煤炭等化学能源发电相比,水能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重要能源。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无序和过度的开发利用不仅制约河流服务功能的发挥,而且还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损害,人类也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大量的水电工程建设将破坏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导致水电工程自身无法正常运行。同时,水库的修建淹没了森林、沼泽及其野生动物的栖居地,而且大坝隔断了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因得不到补充,水位下降,河岸边的湿地消失,原有的沙洲、河滩和蜿蜒河道等交织在一起的河流系统变成相对笔直的单一河道,这大大减少了原有河道所能养育的动植物种类,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三峡工程建成后,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洪效益:防洪是中国政府决策修建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三峡工程蓄水至高程175 m后,有效防洪库容为221.5×108m3,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2)发电效益:三峡电站共装有26台70×104k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

量1 820×104kW,多年平均发电量846.8×108kW·h。据初步估计,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的装机容量约占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1/6,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中国水电发电总量的1/4。随着三峡输电线路的投运,初步形成了以三峡为中心、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联网格局,可以实现水火互补、跨区域电力交换,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航运效益:长江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年运量约占内河总运量的80%,是联系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纽带;但宜昌至重庆的660km河道,在天然状况下急流险滩密布,制约了长江航运的发展。三峡水库蓄水至175m以后,水库回水可以到达重庆,使大坝上游600km以上河段的通航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使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成本下降,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同样,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会导致重庆港出现泥沙淤积、水库水质下降、淹没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三峡工程还可能会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一些珍稀鱼类和植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可以看出,三峡工程通过水沙过程的调节,不仅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库防洪效益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洪水泛滥引起的环境恶化、灾后疫情等问题;水库拦沙有效地减少下游河湖的泥沙淤积,减缓湖泊萎缩,使水生动物的生存活动空间得以维持;水库还发挥了巨大的水环境调控功能,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有助于提高下游河道污水稀释能力,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的水质条件,在特枯年份,水库的水量调控还能直接缓解水生动植物因干旱缺水带来的生存压力;对于河口区而言,水库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枯水期海潮入侵,从而减轻了盐水入侵对河口湿地及水生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大坝对河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水库的修建在促进河流服务功能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旦超出了河流系统的承受能力,不仅阻碍了河流服务功能的发挥流开发,严重时使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失调或退化,破坏河流的健康。恶化的生态环境己成为许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如18世纪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19世纪到20世纪末电力的发明,以及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他新兴的科学技术。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提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而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因此,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1.科学技术的正作用。 在政治方面,科学技术对人类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经济生活方面,科学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它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文化方面,科学技术带来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对科学主体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所提出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格状态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构建起崭新的思想、观念和人格。 2.科学技术的负作用 第一,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驾

驭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并且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如海洋、大气和土壤等环境质量的空前下降,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全球变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在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社会公正的现象的产生。如代孕妈妈,试管婴儿等,已经严重的挑战了人类的伦理道德。第三,科学发展给人类自身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转基因食物与转基因器官移植已经对人本身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克隆技术的不成熟及其本身很可能存在着的固有的致命缺陷,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健康生存和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综上所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认为有这么两层意思:其一是科学技术本身存在着局限性,其本身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在好得药物也有副作用;其二是科学技术为谁掌握为谁所用的问题。科学之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造福了全人类,但恐怖分子使用炸药就要危害人的生命,正所谓利剑掌握在好人手里就是宝刀,而掌握在坏人手里就成了妖刀了。

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介绍其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科学技术计算机领域社会发展生产力经济影响双刃剑 科学技术,通常我们会认为与科学是两个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也就是科学可以说成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说成是科学,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但是,其实不然,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与技术,两者相区别但又紧密联系,两者辩证统一,趋于一体,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极大地促进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众所周知,继“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之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该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作为兴起的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可以说是此次革命的一大亮点。40年代后期,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59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截止到1964年已达到300万次。到了60年代中期,出现许多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集中在很小的面积或体积上的集成电路,每秒运算速度达千万次,它适应一般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的需要,使用方便。70年代发展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78年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80年代发展为智能计算机。90年代出现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大体上每隔5年~8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而从1980年开始,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也推动了情报信息的自动化。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过渡,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这也就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生产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技术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科学主要是认识世界,技术主要是改造世界。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技术就不能脱颖而出。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客观事实。就好比当上世纪末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后,有些人不是欢呼,而是忧虑,担心这种技术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为许多病人解除痛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已引发了大量的思考,怎样看待技术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乐观主义的,一种是悲观主义。乐观主义认为,科技显示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征服,对科技的应用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悲观主义对上述看法深表疑虑,他们确信科技已危及人的自由,希望以回到过去,复归自然的田园方式来解决目前的技术问题。这两种观点各自片面强调了科技的正面作用及负面影响,但又不乏合理内核,一条理性的科技发展之路应是对两者进行辩证评价,借鉴与整合以至于找到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两者之间的区别:科技悲观主义与科技乐观主义的区别是现而易见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方式不同;(2)关注的对象不同。 2.两者之间的联系: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看似矛与盾的关系。其实不然,针对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梅纽因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像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和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辩证地、系统地分析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为依据,却显示一定的片面性。科学技术的价值总是两面的,既能造福社会,也会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类如何去运用。我们不能因为科技悲观主义的批判而返回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但也不能盲目地坚信科技万能主义,而要使科技在施展其认识和改造世界作用的过程中接受价值理性的指导,而要正确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科技乐观主义和科技悲观主义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撇开任何一方来讨论另外一方,是不全面的,是不完整的。这两种思想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为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关于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的研究

关于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的研究 一、如何理解两重性的含义 科技的状况决定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文化进步,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古代科技的发明,将人类由野蛮带入文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使人类从农业文明社会迈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主导和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科技的挑战,承担着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的代价,如生态失调、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际关系疏远与隔阂、道德的畸形化、战争破坏、心理变态与疾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并日益严重化。 -------农猛吉卓阳标,试论科学技术进步的两重性,广西民族学院学 报,2001年6月 维纳的原话是:“因此,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刀,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但是,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这个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地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地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他的意思是技术是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毁灭人类。 根据维纳的原意,我们可以把“技术是双刃剑”作这样理解: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物质变化对人类生存既会产生有利影响,又会产生不利影响。维纳并未说科学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毁灭人类,并未希望大家要意识到科学给社会带来的威胁。 -------林德宏,“双刃剑”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10月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它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最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出现的日益加重的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非正义战争、人性的异化等现象也是科技的伴生物。 -------李静娟,科技的双刃性效应探讨,理论探索,2005年第1期 科技在本质上是至善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技能够为人类带来利益,使人类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对人类具有最大的“善”的价值。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希望和美好向往的同时,往往也在给人类带来麻烦和制造危险。在科技给人类带来无尽的好处同时,不良后果也不请自来。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又在破坏着人类居住的家园;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酸雨…...发达的科技和高度的物质文明并没有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和平、幸福、和谐的社会;在高科技最发达的国家里,它没有用来维护和促进和平事业,却反而成了推行霸权主义,屠杀无辜平民的手段。 -------王琼玉,论现代科技应用中的道德二重性,赣南示范学院学报, 2001年

谈谈你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1)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劈开新世纪的双刃剑 人类正在走进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以信息科学为先导,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在自身加速发展的同时,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此呼彼应地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演进。有人估计,人类现在所掌握和运用的科技知识将仅为2050年人类知识总量的1%。今天,科学技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弥漫渗透到社会肌肤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科学技术———描绘世界政治版图的巨笔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面貌与社会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使世界的政治版图一再改写。正是数学、天文学、地理学、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为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壮举提供了可能,人类世界因而联为一个整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16世纪;而近代国际政治体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这一系列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地位。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工业革命中建立在物理学、化学进步基础上的物质生产技术的飞跃。蒸汽机之于轮船与火车,使浩渺的海洋和广袤的大陆在空间与时间上骤然缩小,同时使我们看到国际政治军事战略理论从“陆权论”向“海权论”、“空权论”的转变。电力、内燃机、生产自动化成为古典资本主义走向自己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催化剂。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政治经济矛盾在空间的发展,使其时代特征必然是殖民主义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总和。科学技术这柄双刃剑的特点从未被表现得如此透彻。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的历史位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科技置换军事并同经济紧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人类社会从18世纪中叶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科学技术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现在也在酝酿之中。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通过对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可以说,科学技术的革命,既是生产力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本文拟就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科学技术革命的事实 18世纪中叶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在欧洲兴起。这场变革中,科学技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第一次凸显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同时,这次技术革命所引发的机器大生产迅速巩固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19世纪后半叶,以电磁理论的发展为基础,以电动机、发电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革命在欧美全面展开,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把生产力推进到了电力时代,使得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垄断形成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金融资本开始形成并迅速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率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大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技术革命,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来说,都远远超过了前面两次。技术革命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成千倍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使得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约二十年的罕见的高速增长,被誉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它不仅将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急剧提高了资本垄断的程度。这次技术革命,不仅将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急剧提高了资本垄断的程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甚至有学者提出“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同时,金融资本逐渐脱离生产资本开始独立运作,并发挥领导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新的、重大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创造财富的力量已经不再看你使用的劳动时间的多少或劳动数量的大小,而是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推进着。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生产力的新革命。 科技水平的进步首先改变了劳动者的结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作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于所耗费体力的多少及手工手艺是否熟练。因为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大型机械拥有了自动控制的能力,这就为机器部分代替体力劳动提供了条件。而且在很多新兴工业当中,由于所要求的技术十分精密,人类的体力劳动本身就不再适合。因此,科技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劳动智能逐渐转变为研发、设计、控制、管理等高技术密集型工作,且这些工作必须以先前的学习为基础,需要前期进行大的准备,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前期对熟练工的要求。 随着这种过程的继续,从事传统的体力劳动的工人数必然大幅度下降,工人阶级内部的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甚至是金领工人的区别。在这种情况

由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由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姓名:张杨学号:139310003 [导语]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已先后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为人们公认,并引起了不仅仅是科学界的深入探讨和关注。[关键词]科学技术、科学、规律、自然辨证法、人类社会、双刃剑效应 前言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三者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一经渗透到生产力的各种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大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愈来愈大的革命性作用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正是在此基础上,邓小平通过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在1988年9月会见外国客人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它的发展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作用具有两重性

举例说明科技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例如: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作用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科技是把双刃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科技是把双刃剑 ——关于科技进步的两点反思 一引言 科学首先是一种人文意识,但不是宗教。现代科技的发展,解决了许多千百年来悬而未决的事情。当代医学的发展,延长了人的寿命,降低了死亡率;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得以分担;太空技术更是将人类的活动范围得以突破大气层的限制…… 故而许多对科技顶礼膜拜,成了“唯科技主义者”——用“科学产品”武装自已的身体,用唯物主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百度百科 ⑴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⑵...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⑸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定义- 1825年英...- 1847年蔓...- 原因概括- 可能性理论- 查看全部>>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1724405.html,/view/4290...htm 2012-9-17 - 百度快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关系_百度知道 4个回答- 提问时间: 2011年04月03日 最佳答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1724405.html,/question/2473872... 2011-4-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3个回答 2006-05-0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3个回答 2012-03-08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2个回答 2011-10-10 更多知道相关问题>>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_百度文库 评分:4/5 13页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讲: 赵新宇制作人: 赵丹李鹏周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1724405.html,/view/27caf986ec3a87c... 2011-9-19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txt评分:4.5/5 3页

论科学技术的两重性——论文+总结报告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气信息类10-25班 姓名:h 学号:h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得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如纺织和化工科技为人们提供了琳琅满目、舒适美观的衣着用品,洗衣机、洗涤剂免除了人们手工洗衣之劳,农业和食品科技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美味佳肴,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使得人们的出行如添翅翼,还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影、电视、广播、录象以及各种各样的书刊报纸、计算机网络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精神享受,成了左右人们思想、情操的主要传播媒介。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的生活将会回到一种怎样的状态。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 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在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力这三种不同质态的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不同。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占居第一位,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对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的最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走高度科技化、智能化的道路,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明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美国微软公司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亿美元。 但是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具有双重作用。在它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灾害。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被人利用,造成原子弹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精美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即使是现代医学,在增进人类健康、益寿延年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已经成了严重的全球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把这些观点教给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所具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对科学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偏面理解,另一方面能自觉地关注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积极参与各种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的行动,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就其本身而言是中性的,然而科学应用却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造福人类使人类沐浴着科学的阳光,享受科学带来的福音。另一方面却给地球打上无情的烙印,使其千疮百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频频向人类亮起红灯。因而如何确立科学的

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

科学技术变迁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 ①按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不一定与社会整体变迁的方向和速度一致。 ②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 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尽管人们对“进步”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但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 ③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程,是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革命的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在社会革命时期,全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造和重组,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形态。 ④按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变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从网上转过来的,看对你有帮助么? 科技对人类的功过是非,已经成为人类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技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服务。本文主要讨论了重建科技价值观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价值观",并就这一科技价值观作了粗浅的哲学分析,以希望引起人们对科技价值观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科技价值观;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在科学技术的问题上,应该趋利避害,努力造福人类社会。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双面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1 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正面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取得了全面的、长足的进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空前发展。 1.1科技技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2]。 1.2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改造

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1.3科技进步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在这里,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而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 1.4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正是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才从愚昧、落后、狭隘中摆脱出来,通过自身的不断改造,逐渐成为文明的人。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改变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许多内容和研究方法,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例如,在文化发展中,科学理论为政治学说和经济理论提供了依据,文艺复兴就是以科学反对迷信的文化活动。 1.5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各种变化,而这些变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通信,交通,娱乐等各个方面。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的通讯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手机、qq、msn是如今最为常见,最为方便的通讯方式。而这些,正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进步。 2.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但是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处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恩格斯也曾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新版科学技术社会简答题

1.怎样认识科学的本质属性? 答:(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种探索真理、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 (3)科学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建制。 (4)科学是特殊的社会生产力。 (5)科学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 2.怎样认识技术的本质特征? 答:(1)技术是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3)技术是人们改造、控制、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一种动态过程。 3.STS提出了哪些新的理念? 答:(1)新的科学观。 (2)新的价值观。 (3)新的发展观。 (4)新的教育观。 1.简述STS学科产生的背景。 答:(1)科学和技术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与社会兴起的历史条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是科技发展带来重大的社会问题;三是对科技发展需要深刻的社会人文反思。 (2)社会运动的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兴起的社会条件有:和平运动、环境运动、人权运动。 (3)学术思想的演变。从学术条件的角度看,对STS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二是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转向;三是交叉学科的兴起。 2.简述STS的形成历程。 答:STS形成和成熟的标志是获得学科化发展,形成三大导向,实现了基本立场的转变。 (1)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科化。学科是具有教育、训练、方法和内容等可传授的专门知识体系。根据通常看法,STS 的学科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和教育的制度化;二是STS课程的开发;三是博士学位的出现;四是学术交流渠道的形成。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导向。STS自诞生以来可谓百花齐放,呈现出相当大的多样性。随着STS的学科化发展,它大致形成了三种基本导向:其一,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其二,科学技术研究导向;其三,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 (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立场。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着重关注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开始转向重视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STS也逐步开始了基本立场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功能的两重性,肯定其积极影响,否定它的消极负面结果,这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立场。 3.简述21世纪STS的发展趋势。 答: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化,STS有了新的发展趋势,表现在: (1)全球化趋势。 (2)多样化趋势。 (3)有机化趋势。 (4)技术化(主导)趋势。 (5)人文化趋势。 (6)生态化趋势。 4.筒述交叉学科的基本形态。 答:交叉学科有多种类型或多种形态。交叉学科主要有三种形态: (1)边缘学科。即时现实世界不同层次的交叉点进行研究,在两门以上的学科的结合点上成长起来的学科。 (2)综合学科。即以特定的物质世界的客体为对象,采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之进行研究的学科。 (3)横斯科学。即以许多种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某一个特定的共同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1.简述古代中国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答:古代中国在辉煌的历史文化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和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 (1)技术。 ①陶瓷技术。中国瓷器经历了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发展过程。造瓷技术于11世纪传到波斯和阿拉伯国家,1470年传到意大利及西欧国家。 ②丝织技术。丝织品是中国人民的发明和创造。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开始养蚕和织丝,约在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丝织品就远销国外,汉代以后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③建筑技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达到过很高的水平;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风格,这一风格大概在汉代就已形成。 ④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整个世界近代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科学。 ①农学。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已开始了农耕作业,在此后数千年中,农业一直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并形成具有特色的农学体系。 ②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成熟的学科。春秋战国时期,医学体系得到初步建立;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代表那个时代医学昀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一直沿用至今;《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的集大成著作,书中提出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中医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③天文学。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约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有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到春秋战国时期,

科技对我们生活影响

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科技发展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且越变越好,这是由于科技融入了生活,丰富了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舒适,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还记得我妈曾经对我说过他们小时候,从小就帮家里人干活,不敢想象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我妈说从前只想着只要不再推磨,每天能吃饱穿暖,那就感天谢地了,真的是不敢想象现在翻天覆地的生活。 以前人们穿的衣服,质量一般,面料单一,如今我们衣服,品种多样,质量也很好,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的丰富多彩了。以前我们的食物只能是离家很近的的地方生产的,但是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吃到南方的蔬菜也能吃到北方的水果,还能品尝到国外的很多美味食品。以前我们出门只有,自行车,汽车,火车,现在我们有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这为我们的出行节约了不少时间,使得我们的时间得到了高效的利用,让我们不必再因为交通而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前小孩们玩的游戏是跳格子、打陀螺、弹玻璃珠、丢沙包等,现在的孩子们玩手机、电脑、电玩等游戏。以前人们住的都是平房,现在到处是高楼林立。总之科技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科技不单单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改变了我们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农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革新,通讯技术的提高,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幸福。 科技对农业的影响非常之大,以前播种、撒种、收割都是人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产量也提不上去,但是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全部都是机械化操作,免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产量也是翻了几番;随着生物技术的提高,现在小麦、水稻的品种要比以前的提高产量好几成,成活率也大大的提高;以前农民浇水都是肩挑手提的,既费力又费时,并且还浪费水,效率也不高,现在随着滴灌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民种粮更是如虎添翼,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可以说科技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很难想象中国怎样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来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 科技使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医疗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挽救了大量生命垂危的病人,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得到了提高,以前人们认为的绝症,现在都顺利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生活的世界越来越成为技术化的世界,人们深深认识到,技术与人类同样古老,人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物,他要依赖技术而生存。技术是人们具有的智慧的放大器或强化剂,它的价值在于提高物的使用效率和人的能动性。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们感到科学越发达,技术发展就越迅速,技术给人类安全带来的威胁就越大。凡是使用技术的地方,就有安全问题存在,应把安全从技术的附庸变为独立的科学门类,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来研究和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科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技术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技术就不能脱颖而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客观事实。那么,技术应用也是把双刃剑,但技术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责任在人而不在物。 内容: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正负面效应的反思前进了一大步,一方面,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知识的巨大威力,从而把科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因而形成了全社会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科技不仅有着生产力的功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精神塑造功能,并能够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另一方面,人们还看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社会出现了隐忧和后患,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人在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威胁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恐惧。面对现实的反思,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交汇的趋势下,安全的范畴就不仅仅局限于工程技术,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应当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等科学体系。(举例)安全的内涵可以从与安全相关的行为中得到描述,如避免受到攻击、侵犯、伤害乃至灾难等显在或潜在危险;消除种种由不确定感、不稳定感、无保障感等导致的恐惧心理;控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瘟疫传播、环境恶化等;努力防止使用武器、扩散武器、爆发战争。所以从广义角度来看,安全的含义包括身体上没有受伤害、心理上没有受损害、财产上没有受侵害、社会关系上没有受迫害的无危险的主体存在状态。实际上,安全本身的规律已经突破了各专业技术的束缚,需要不断完善,特别要与灾害科学与环境科学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安全科学。原子弹的杀伤力、无孔不入的电脑黑客、困扰地球的太空垃圾,使人面目全非的生物工程等安全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科学的积极作用1、科技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好处、方便,使生活质量提高、长寿…2、科技揭示了许多社会、自然现象的本质,对破除迷信、发现规律起了重大作用3、科技与宗教之间的斗争中茁壮成长并且有强大的生命力4、科技是生产力。科技给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二、科学的消极作用1、科技发展给地球带来污染,比如汽车、塑料袋….2、为了治理污染,采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农药、化肥….3、破坏生态平衡,比如水电站… 4、科技带来了新的污染源,比如手机、电波辐射… 三、怎样对待科技进步1、科技是双刃剑。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不能抹杀的,同时消极作用也值得重视、反思2、对于科技的过分依赖也是迷信,是迷信科技或科技迷信3、科技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解决有的问题要依赖宗教、哲学、心理学等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远古时期,科学和技术不分,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分。根据以下考虑,有理由认为在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中,技术位于科学之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较远,而与社会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