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三章 第五节数列的综合应用同步检测训练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第五节数列的综合应用同步检测训练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第五节数列的综合应用同步检测训练 新人教A版必修5

第三章 第五节数列的综合应用 同步检测训练

一、选择题

1.数列{a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a 6=b 7,则( ) A .a 3+a 9≤b 4+b 10 B .a 3+a 9≥b 4+b 10 C .a 3+a 9≠b 4+b 10

D .a 3+a 9与b 4+b 10的大小不确定 答案:B

解析:由数列的性质易得

a 3+a 9≥2a 3a 9=2a 6=2

b 7=b 4+b 10.故选B.

2.(2008·桂林模拟)数列1,11+2,11+2+3,…,1

1+2+…+n

,…的前n 项和为( )

A.2n 2n +1

B.2n n +1

C.n +2n +1

D.n 2n +1 答案:B

解析:a n =11+2+…+n =2n (n +1)=2n -2

n +1,

∴S n =(21-22)+(22-23)+(23-24)+…+(2n -2n +1)=2(1-1n +1)=2n

n +1

.故选B.

3.已知一个等比数列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其奇数项和为85,偶数项之和为170,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

A .4

B .6

C .8

D .10 答案:C

解析:设项数为2n ,公比为q . 由已知S 奇=a 1+a 3+…+a 2n -1.① S 偶=a 2+a 4+…+a 2n ②

②÷①得,q =170

85

=2,

∴S 2n =S 奇+S 偶=255=a 1(1-q 2n )

1-q

=1-22n

1-2

?2n =8.故选C. 4.如果数列{a n }满足:首项a 1=1,a n +1=?

??

??

2a n (n 为奇数),

a n +2 (n 为偶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该数列的奇数项a 1,a 3,a 5,…成等比数列,偶数项a 2,a 4,a 6,…成等差数列

B .该数列的奇数项a 1,a 3,a 5,…成等差数列,偶数项a 2,a 4,a 6,…成等比数列

C .该数列的奇数项a 1,a 3,a 5,…分别加4后构成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D .该数列的偶数项a 2,a 4,a 6,…分别加4后构成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答案:D

解析:列出数列的项如下:1,2,4,8,10,20,22,44,…观察可得,答案为D.

5.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数列{b n }满足b n =ln a n ,b 3=18,b 6=12,则数列{b n }前n 项和的最大值等于( )

A .126

B .130

C .132

D .134 答案:C

解析:∵{a n }是各项不为0的正项等比数列, ∴b n =ln a n 是等差数列.

又∵b 3=18,b 6=12,∴b 1=22,d =-2,

∴S n =22n +n (n -1)2×(-2)=-n 2

+23n ,

∴(S n )max =-112

+23×11=132.故选C.

6.(2008·衡水调研)设y =f (x )是一次函数,f (0)=1,且f (1),f (4),f (13)成等比数列,则f (2)+f (4)+…+f (2n )等于( )

A .n (n +4)

B .n (2n +3)

C .2n (2n +3)

D .2n (n +4) 答案:B

解析:∵f (x )是一次函数,且f (0)=1, ∴设f (x )=kx +1,

f (1)=k +1,f (4)=4k +1,f (13)=13k +1. ∵f (1),f (4),f (13)成等比数列,

∴(4k +1)2=(k +1)(13k +1),3k 2

=6k . ∵k ≠0,∴k =2,即f (x )=2x +1.

∴f (2),f (4),f (6),…,f (2n )构成以5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f (2)+f (4)+…+f (2n )=n (5+4n +1)

2

=n (2n +3).故选B.

7.(2009·北京海淀4月)对于数列{a n },若存在常数M ,使得对任意n ∈N *

,a n 与a n +1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 ,则记:{a n }>M ,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a n }>M ,则数列{a n }的各项均大于等于M

B .若{a n }>M ,{b n }>M ,则{a n +b n }>2M

C .若{a n }>M ,则{a 2n }>M 2

D .若{a n }>M ,则{2a n +1}>2M +1 答案:D

解析:对于A ,即若{a n }>M ,a n 与a n +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 ,则数列{a n }的各项不一定都大于M ,错误;对于B ,若{a n }>M ,a n 与a n +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 ,{b n }>M ,b n 与b n +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 ,但它们不一定是同一个n 值,则{a n +b n }>2M 不成立;对于C ,若{a n }>M ,

数列各项的正负及M 的正负不确定,则{a 2n }>M 2

不成立;则只有D 成立,故选D.

8.(2009·河南调研)数列a n =5×(25)2n -2-4×(25

)n -1,(n ∈N *

),若a p 和a q 分别为数列中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则p +q =( )

A .3

B .4

C .5

D .6 答案:A

解析:a n =5×(25)2n -2-4×(25)n -1,它是以(25

)n -1

∈(0,1]为元的一元二次函数,对称轴为

2

5

,则a 1和a 2分别为数列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则p +q =3,故选A. 二、填空题

9.(2009·湖北五市联考)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1,则a 1C 0n +a 2C 1

n +…+a n +1C n n =________.

答案:2n +3n

解析:∵a n =2n -1

+1,

∴a 1C 0n +a 2C 1n +…+a n +1C n n =C 0n (20+1)+C 1n (21+1)+…+C n n (2n

+1)

=(C 0n 20+C 1n 21+…+C n n 2n )+(C 0n +C 1n +…+C n n )=(2+1)n +2n =3n +2n

.

10.(2009·苏锡常镇调考一·13)已知数列{a n }(n ∈N *

)满足a n +1=

?

??

??

a n -t , a n ≥t ,t +2-a n , a n 2,若a n +k =a n (k ∈N *

),则实数k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

答案:4

解析:数列{a n }(n ∈N *

)满足a n +1=???

?

?

a n -t , a n ≥t ,

t +2-a n , a n

且t 2,则a 2

=a 1-t ∈(0,1),a 2t ,a 4=a 3-t =t +2-a 1

a 5=t +2-a 4=a 1,t +2-a 1

11.(2009·江苏南通一测·14)约瑟夫规则:将1、2、3、…、n 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放置在一个单位圆上,然后从1开始,按逆时针方向,隔一个删除一个数,直至剩余一个数而终止,依次删除的数为1、3、5、7、…….当n =65时,剩余的一个数为________.

答案:64

解析:将1、2、3、…、65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放置在一个单位圆上,然后从1开始,按逆时针方向,隔一个删除一个数,首先删除的数为1、3、5、7、…、65(删除33个,剩余32个);其次从2开始,删除的数的个数分别为16、8、4、2、1,最后剩余64,故填64.

三、解答题

12.(2009·北京市东城区)已知点P 1(a 1,b 1),P 2(a 2,b 2),…,P n (a n ,b n )(n ∈N *

)都在函

数y =log 1

2

x 的图象上.

(1)若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求证: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

(2)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1-2-n

,过点P n 、P n +1的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

形面积为c n ,求使c n ≤t 对n ∈N *

恒成立的实数t 的取值范围.

解:(1)因为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故设公差为d ,

则b n +1-b n =d 对n ∈N *

恒成立.

依题意b n =log 12a n ,a n =(1

2)b n .

由a n >0,所以a n +1a n =(12)b n +1-b n =(12

)d

是定值,从而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2)当n =1时,a 1=S 1=12,当n ≥2时,a n =S n -S n -1=(12)n

,当n =1时也适合此式,即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12

)n

.

由b n =log 1

2a n ,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是b n =n .

所以P n (12n ,n ),P n +1(12n +1,n +1),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y -n =-2n +1

(x -12

n ),该直线

与坐标轴的交点是A n (n +2

2

n +1,0)和B n (0,n +2).

c n =12|OA n |×|OB n |=(n +2)2

2

n +2.

因为c n -c n +1=(n +2)22n +2-(n +3)22n +3=n 2

+2n -1

2

n +3

>0. 即数列{c n }的各项依次单调递减,所以要使c n ≤t 对n ∈N *

恒成立,只需c 1≤t ,又c 1=98

可得t 的取值范围是[9

8

,+∞).

故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9

8

,+∞).

13.(2009·北京市东城区)等差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a 1=3,前n 项和为S n ,{b n }为等比数列,b 1=1,且b 2S 2=64,b 3S 3=960.

(1)求a n 与b n ;

(2)求和:1S 1+1S 2+…+1

S n

.

解:(1)设{a n }的公差为d ,{b n }的公比为q ,则d 为正数, a n =3+(n -1)d ,b n =q n -1,

依题意有?

??

??

S 3b 3=(9+3d )q 2

=960

S 2b 2=(6+d )q =64,

解得?

??

??

d =2

q =8,或?????

d =-6

5q =40

3

(舍去),

故a n =3+2(n -1)=2n +1,b n =8n -1

.

(2)∵S n =3+5+…+(2n +1)=n (n +2), ∴1S 1+1S 2+…+1S n =11×3+12×4+13×5+…+1n (n +2) =12(1-13+12-14+13-15+…+1n -1n +2) =12(1+12-1n +1-1n +2)=34-2n +32(n +1)(n +2)

. 14.(200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文)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

12a n +n (n 为奇数)a n -2n (n 为偶数)

且b n =a 2n -2(n ∈N *

).

(1)求a 2,a 3,a 4;

(2)求证: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

(3)若c n =-nb n ,S n 为数列{c n }的前n 项和,求证:S n <2.

解:(1)a 2=32,a 3=-52,a 4=7

4

.

(2)b n +1b n =a 2n +2-2a 2n -2=1

2a 2n +1+2n +1-2

a 2n -2

=12(a 2n -4n )+2n -1a 2n -2=1

2a 2n -1a 2n -2=12

.

又b 1=a 2-2=-1

2,

∴数列{b n }是公比为1

2

的等比数列,

且b n =(-12)·(12)n -1=-(12

)n

.

(3)由(2)知c n =n ·(12

)n

S n =12+2×(12)2+3×(12)3+…+n (1

2

)n ,①

12S n =(12)2+2×(12)3+…+(n -1)(12)n +n (1

2

)n +1,② ①-②得12S n =12+(12)2+(12)3+…+(12)n -n ·(12)n +1=1-(12)n -n ·(12

)n +1

∴S n =2[1-(12)n -n ·(12

)n +1

]<2.

15.(2009·湖北省重点中学联考·理)已知正项数列{a n }、{b n },对任意n ∈N *

,有a n

=1n

,b 2

n ≤b n -b n +1,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求证:

(1)b n

(2)b 1+b 2+b 3+…+b 2n -1

(3)当n ≥2时,S 2

n >2(S 22+S 33+…+S n

n

).

解:(1)因为0

n =b n (1-b n ),所以0

则1b n +1≥1b n (1-b n )=1b n +11-b n ,1b n +1-1b n ≥11-b n

>1, 所以1b n =(1b n -1b n -1)+(1b n -1-1b n -2)+…+(1b 2-1b 1)+1b 1

>1+1+…+1=n ,

则b n <1

n

,即b n

(2)由(1)得

b 1+b 2+b 3+…+b 2n -1<1+12+13

+…+

12n

-1

=1+(12+13)+(14+15+16+17)+…+(12n -1+…+12n -1)<1+12·2+14·22+…+12

n -1·2

n -1

=n .

(3)S n =1+12+…+1n ,当n ≥2时,S n -1=S n -1

n ,

∴S 2

n -1=(S n -1n )2=S 2n -2S n n +1n

2,

则S 2n -S 2

n -1=2S n n -1n

2,

依次类推,…,S 22-S 2

1=2S 22-12

2,上述n -1个式子相加得

S 2n -S 2

1=2(S 22+S 33+…+S n n )-(122+132+…+1n 2),

∴S 2

n =2(S 22+S 33+…+S n n )-(122+132+…+1n 2)+1,

又122+132+…+1n 2<11·2+12·3+…+1(n -1)n =1-12+12-13+…+1n -1-1n =1-1n <1,

∴S 2

n >2(S 22+S 33+…+S n n )-1+1=2(S 22+S 33+…+S n

n

).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一.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设a 、b 是两个正数,则 2 a b +称为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 a 、 b 的几何平均数 二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若0a >,0b >,则a b +≥,即 2 a b +≥2.基本不等式适用的条件 一正:两个数都是正数 二定:若x y s +=(和为定值),则当x y =时,积xy 取得最大值2 4 s 若xy p =(积为定值),则当x y =时,和x y +取得最小值 三相等:必须有等号成立的条件 注:当题目中没有明显的定值时,要会凑定值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1)()22 2,a b ab a b R +≥∈ (2)()22 ,2 a b ab a b R +≤∈ (3)()20,02a b ab a b +??≤>> ??? (4)()222,22a b a b a b R ++??≥∈ ??? . 三.跟踪训练 1.下列各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 ) A .1y x x =+ B .1sin sin y x x =+,(0,)2x π∈ C .2 y = D .1y x =+ 2.当02x π <<时,函数21cos 28sin ()sin 2x x f x x ++=的最小值是( )。

A. 1 B. 2 C. 4 D. 3.x >0,当x 取什么值,x +1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4.用20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应该怎样折? 5.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墙长18m,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6.设0,0x y >>且21x y +=,求11x y +的最小值是多少? 7.设矩形ABCD(AB>AD)的周长是24,把?ABC沿AC向?ADC折叠,AB折过去后交CD与点P,设AB=x ,求?ADP的面积最大值及相应x 的值

高中数学必修5 数列经典例题集锦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典型例题】 (一)研究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1. 研究通项的性质 例题1. 已知数列}{n a 满足 1 111,3(2)n n n a a a n --==+≥. (1)求32,a a ; (2)证明: 312n n a -= . 解:(1)2 1231,314,3413a a a =∴=+==+=Q . (2)证明:由已知1 13--=-n n n a a ,故)()()(12211a a a a a a a n n n n n -++-+-=---Λ 1 2 1313 3 312n n n a ---+=++++=L , 所以证得312n n a -= . 例题2.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11,1,21(1)n n n S a a S n +==+≥ (Ⅰ)求{ }n a 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 }n b 的各项为正, 其前n 项和为n T ,且315T =,又112233 ,,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n T . 解:(Ⅰ)由121n n a S +=+可得121(2)n n a S n -=+≥, 两式相减得:112,3(2)n n n n n a a a a a n ++-==≥, 又21213a S =+=∴213a a = 故{}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 3n n a -= (Ⅱ)设{}n b 的公比为d ,由315T =得,可得12315b b b ++=,可得25b = 故可设135,5b d b d =-=+,又1231,3,9a a a ===, 由题意可得2 (51)(59)(53)d d -+++=+,解得122,10d d == ∵等差数列{}n b 的各项为正,∴0d > ∴2d = ∴2(1) 3222n n n T n n n -=+ ?=+ 例题3. 已知数列{}n a 的前三项与数列{}n b 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212322...a a a +++ 128n n a n -+=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数列{} n n b b -+1是等差数列. ⑴求数列{ }n a 与{}n b 的通项公式; ⑵是否存在N k * ∈,使得(0,1)k k b a -∈,请说明理由. 点拨:(1)2112322...28n n a a a a n -++++=左边相当于是数列{}12n n a -前n 项和的形式, 可以联想到已知n S 求n a 的方法,当2n ≥时,1n n n S S a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 222a b c +<,则90C >. 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

2021年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全册完整版)

2021年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基础知识点复习提纲 (全册完整版) 第一章: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其中R 为AB 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 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 ==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用途:⑴已知三角形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元素; ⑵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元素。 2、余弦定理: 222222 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222 222222 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 = ?? ?+-= ?? 用途:⑴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其它元素; ⑵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它元素。 做题中两个定理经常结合使用. 3、三角形面积公式:

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 1 sin 21sin 21=== ?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 222 C A B π+? =- 222()C A B π?=-+. 5、一个常用结论: 在ABC ?中,sin sin ;a b A B A B >?>?> 若sin 2sin 2,.2 A B A B A B π ==+=则或特别注意,在三角函数中, sin sin A B A B >?>不成立。 第二章:数列 1、数列中n a 与n S 之间的关系: 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 ≥2,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 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 11122 n n n n n a a S na d -+=+ = ⑸常用性质: 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 1.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n *=+-∈N 等差中项:如果2 a b A += ,那么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 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若n a 是等差数列,且k l m n +=+,则k l m n a a a a +=+ ? 等差数列的通项求法应该围绕条件结合1,a d ,或是利用特殊项。 ? 等差数列的最值问题求使0(0)n n a a ≥≤成立的最大n 值即可得n S 的最值。 例1.{}n a 是等差数列,538,6a S ==,则9a =_________ 解析:513113248,33362 a a d S a d a d ?=+==+ =+=,解得10,2a d ==,916a = 例2.{}n a 是等差数列,13110,a S S >=,则当n 为多少时,n S 最大? 解析:由311S S =得1213 d a =- ,从而 21111(1)249()(7)2131313n a n n S na a n a -=+?-=--+,又10a >所以1013 a -< 故7n = 2.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11(0)n n a a q q -=≠ 等比中项:2G ab = 前n 项和: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 a q q q q =??=--?=≠?--? 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例.{}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2431,7a a S ==,则5S =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 第一章 三角函数 一.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二.余弦定理: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ABC S bc A ac B ab C ?= ==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a n+1-a n =d (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d m n a a m n ?-+= 3.求和公式:()()d n n n n a a a S n n 2 1211-+=+=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 m,2m,32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定义: )0(1 ≠=+q q a a n n 2.通项公式:q a a n n 1 1-?=或q a a m n m n -?= 3.求和公式: )(1q ,1==na S n )(1q 11)1(11≠--=--=q q a a q q a S n n n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m,2m,32q 1m 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比数列或为奇数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1.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求和. 注意(1):若数列的通项可分成两项之和(或三项之和)则可用(分组求和法)。 (2)若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采用(错位相减法). 过程:乘公比再两式错位相减 (3)若数列的通项可拆成两项之差,通过正负相消后剩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为(拆项相消法). 常见的拆项公式:11 1)1(1. 1+-=+n n n n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11(1)(1.2k n n k k n n +-=+)121121(21)12)(12(1.3+--=+-n n n n ] ) 2)(1(1 )1(1[21)2)(1(1. 4++-+=++n n n n n n n ) 1(1 n 1 . 5n n n -+=++

高中数学必修5试题及详细答案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 .15 B .18 C .19 D .23 2.数列{a n }中,如果n a =3n (n =1,2,3,…) ,那么这个数列是(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C .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D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a n }中,a 2+a 6=8,a 3+a 4=3,那么它的公差是( ). A .4 B .5 C .6 D .7 4.△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4,∠C =60°,则c 的值等于( ). A .5 B .13 C .13 D .37 5.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6.△ABC 中,如果A a tan =B b tan =C c ta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7.如果a >b >0,t >0,设M =b a ,N =t b t a ++,那么(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8.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 A .a n =-2n +3 B .a n =-n 2-3n +1 C .a n = n 21 D .a n =1+log 2 n 9.如果a <b <0,那么( ).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测试题

必修五阶段测试二(第二章 数列)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山西朔州期末)在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 =-2,且a 3a 7=4a 4,则a 8等于( ) A .16 B .32 C .-16 D .-32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3n +1(n 为奇数),2n -2(n 为偶数),则a 2·a 3等于( ) A .8 B .20 C .28 D .30 3.已知等差数列{a n }和等比数列{b n }满足a 3=b 3,2b 3-b 2b 4=0,则数列{a n }的前5项和S 5为( ) A .5 B .10 C .20 D .40 4.(2017·山西忻州一中期末)在数列{a n }中,a n =-2n 2+29n +3,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 A .102 B.9658 C.9178 D .108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等差数列{a n }中,a 10<0, a 11>0, 且a 11>|a 10|, S n 是前n 项的和,则( ) A .S 1, S 2, S 3, …, S 10都小于零,S 11,S 12,S 13,…都大于零 B .S 1,S 2,…,S 19都小于零,S 20,S 21,…都大于零 C .S 1,S 2,…,S 5都大于零,S 6,S 7,…都小于零 D .S 1,S 2,…,S 20都大于零,S 21,S 22,…都小于零 7.(2017·桐城八中月考)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a ,b ∈R ),且S 25=100,则a 12+a 14等于( ) A .16 B .8 C .4 D .不确定 8.(2017·莆田六中期末)设{a n }(n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且S 5S 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 <0 B .a 7=0 C .S 9>S 5 D .S 6和S 7均为S n 的最大值 9.设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 2=-6,a 8=6,S n 是前n 项和,则( ) A .S 4<S 5 B .S 6<S 5 C .S 4=S 5 D .S 6=S 5 10.(2017·西安庆安中学月考)数列{a n }中,a 1=1,a 2=23,且1a n -1+1a n +1=2a n (n ∈N *,n ≥2),则a 6等于(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5_教材电子课本(人教 版).pdf 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1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 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和指数幂的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 对数函数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一)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二)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 3.1.1 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目录 必修一、二、四、五章节内容 必修一必修四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概念第一章三角函数1.1 集合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函数及其表示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使用举例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3.2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及其解法3.4 基本不等式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5 函数y=Asin(?x+?)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使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使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和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5测试题(基础)

朝阳教育暑期辅导中心数学必修5测试题(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卷人:毛老师 考生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1 = 9 a ,5=9a ,则3=a ( ) A 、1 B 、3 C 、±1 D 、±3 2.在△ABC 中,若=2sin b a B ,则A 等于( ) A .006030或 B .006045或 C .0060120或 D .0 015030或 3.在△ABC 中,若SinA :SinB :SinC=5:7:8,则B 大小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4.已知点(3,1)和(- 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7或 a >24 B. a =7 或 a =24 C. -7的解集是11 (,)23 -,则a b +的值是( )。 A. 10 B. 10- C. 14 D. 14- 8 1 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1± D . 12 9.设11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 11a b < B .11 a b > C .2a b > D .22a b > 10.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且a 2+ a 3+ a 8+ a 11=48,则a 6+ a 7= ( ) A .12 B .16 C .20 D .24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ABC 中,=2,=a c B 150°,则b = 12.等差数列{}n a 中, 259,33,a a ==则{}n a 的公差为______________。 13.等差数列{}n a 中, 26=5,=33,a a 则35a a +=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教案

m n a a d n a a d d n a a d m n a a d n a a d a a m n n n m n n n n --=--=--=-+=-+==-+1 ; )1()()1(1 111变式:推广:通项公式:递推关系:必修5 数列 二、等差数列 知识要点 1.数列的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n i i n n a a a a a S 1321 ?? ?≥-==-2 111n S S n S a n n n 2.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1(),(),,n n a dn a d a f n kn b k b =+-==+特征:即:为常数 (),,n a kn b k b =+为常数?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 3.等差中项: 若c b a ,,成等差数列,则b 叫做c a 与的等差中项,且2c a b += ;c b a ,,是等差数列?c a b +=2. 4.前n 项和公式:2)(1n a a S n n += ; 2 )1(1d n n na S n -+= 221(),()22 n n d d S n a n S f n An Bn =+-==+特征:即 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n a 的基本性质),,,(* ∈N q p n m 其中 ⑴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反之不成立; ⑵d m n a a m n )(-=-; ⑶m n m n n a a a +-+=2; ⑷n n n n n S S S S S 232,,--仍成等差数列. 6.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1n n a a d n N *+-=∈常数 ?{}n a 是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5试题及详细答案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等差数列3, 7, 11,…中,第5项为()? A. 15 B . 18 C. 19 D. 23 2?数列{a n }中,如果a n = 3n (n = 1, 2, 3,…),那么这个数列是(). A.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C.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D.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 sh }中,a 2 + a 6= 8, a 3 + a 4= 3,那么它的公差是() 则c 的值等于() A. 5 B . 13 C. ,13 D. . 37 5. 数列{a n }满足 a 1= 1, a n +1 = 2a n +1( n € N+),那么 a 4的值为() A. 4 B . 8 C. 15 D. 31 6. A ABC 中,如果— = —^ = —,那么△ ABC 是 () . tan A tanB tanC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7. 如果 a > b >0, t > 0,设 M= - , N= 口,那么() . b b t A. M >N B . M k N C. M =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2 A. a n = — 2n + 3 B. a n = — n — 3n +1 1 C. a n = 一 D. a n = 1 + log 2 n 2n A. 4 B . 5 C. 6 D. 7 4.A ABC 中,/ A Z B,Z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c .若 a = 3, b = 4,Z C = 60° ,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金太阳教育网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题目精选精编 【典型例题】 (一)研究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1. 研究通项的性质 例题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 111,3(2)n n n a a a n --==+≥. (1)求32,a a ; (2)证明: 312 n n a -= . 解:(1)2 1231,314,3413a a a =∴=+==+= . (2)证明:由已知1 13 --=-n n n a a ,故)()()(12211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1 2 1313 3 312 n n n a ---+=++++= , 所以证得 312 n n a -= . 例题2. 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记为11,1,21(1)n n n S a a S n +==+≥ (Ⅰ)求{ } n a 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 n b 的各项为正,其前n 项和为n T ,且315T =,又112233,,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n T . 解:(Ⅰ)由121n n a S +=+可得121(2)n n a S n -=+≥, 两式相减得:112,3(2)n n n n n a a a a a n ++-==≥, 又21213a S =+=∴213a a = 故{}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1 3 n n a -= (Ⅱ)设{}n b 的公比为d ,由315T =得,可得12315b b b ++=,可得25b = 故可设135,5b d b d =-=+,又1231,3,9a a a ===, 由题意可得2 (51)(59)(53)d d -+++=+,解得122,10d d == ∵等差数列{} n b 的各项为正,∴0d > ∴2d = ∴2 (1) 3222 n n n T n n n -=+ ?=+ 例题3. 已知数列{ } n a 的前三项与数列{}n b 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2 12322...a a a +++ 1 2 8n n a n -+=对任意的*N n ∈都成立,数列{} n n b b -+1是等差数列. ⑴求数列{ } n a 与{}n b 的通项公式; ⑵是否存在N k * ∈,使得(0,1)k k b a -∈,请说明理由. 点拨:(1)21 12322 (2) 8n n a a a a n -++++=左边相当于是数列{} 1 2 n n a -前n 项和的形式, 可以联想到已知n S 求n a 的方法,当2n ≥时,1n n n S S a --=.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全套教案

课题: §1.1.1正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 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 Ⅱ.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图1.1-1)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 义 , 有 sin a A c =,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 =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C a B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 4131211,,,,…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4 5 6 7 8 9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 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n n n S n a S S n -=?=?-?≥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2+=n s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题型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题型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5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5公式大全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 ,sin 2b R B =,sin 2c 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 A + B +A B . (正弦定理主要用来解决两类问题:1、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余的量。) ⑤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无解三中情况) 如: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a 、b 、A (A 为锐角)求B 。具体的做法是:数形结合思想 画出图:法一:把a 扰着C 点旋转,看所得轨迹以AD 有无交点: 当无交点则B 无解、 当有一个交点则B 有一解、 当有两个交点则B 有两个解。 法二:是算出CD=bsinA,看a 的情况: 当ab 时,B 有一解 注:当A 为钝角或是直角时以此类推既可。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 A == B . 4、余弦定理:在 C ?AB 中,有2 2 2 2cos a b c bc =+-A ,2 2 2 2cos b a c ac =+-B , 2222cos c a b ab C =+-. 5、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222cos 2a c b ac +-B =,222 cos 2a b c C ab +-=. (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三边求角) 6、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 C 的对边,则:①若222a b c +=,则90C =o ; ②若2 2 2 a b c +>,则90C o .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A 、B,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5数列习题及知识点 第二章 数列 1.{a n }是首项a 1=1,公差为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005,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A .33 B .72 C .84 D .189 3.如果a 1,a 2,…,a 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 ≠0,则(). A .a 1a 8>a 4a 5 B .a 1a 8<a 4a 5 C .a 1+a 8<a 4+a 5 D .a 1a 8=a 4a 5 4.已知方程(x 2-2x +m )(x 2-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41的等差数列,则 |m -n |等于(). A .1 B .43 C .21 D .8 3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A .4005 B .4006 C .4007 D .4008 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 则a 2=(). A .-4 B .-6 C .-8 D .-10 8.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 35a a =95,则59S S =(). A .1 B .-1C .2 D .2 1 9.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 212b a a 的值是(). A .21B .-21C .-21或2 1D .4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0,a n -1-2n a +a n +1=0(n ≥2),若S 2n -1=38,则n =(). A .38 B .20 C .10 D .9 二、填空题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教材分析 高三一轮复习已经进入中期,刚刚复习完不等式、数列及解三角形部分,在此将所涉及的教材必修五进行简要的分析。本册教材包含: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三章内容。具体课时分配如下:第一章解三角形8课时 第二章数列12课时 第三章不等式16课时 本模块的地位和内容: 解三角形在数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在本模中,学生该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展并掌握三角形中的变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理解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他们一些几门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管饭运用,并利用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数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式关系与处理等量问题是同样重要的。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式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认识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 “解三角形”的主要内榕树介绍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及其简单应用。旨在通过对任意三角形变与角之间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以及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常作为解斜三角形的工具,有时也用于立体几何中的求三角形的边,角的计算中。在三角形中,常与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的相连联系,解决相关问题。另外,解三角形问题与知识综合,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因而是高考观察的一个热点,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填空题,也可能在中档解答题中出现。

高中数学必修5试题及详细答案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 .15 B .18 C .19 D .23 2.数列{a n }中,如果n a =3n (n =1,2,3,…) ,那么这个数列是(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C .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D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a n }中,a 2+a 6=8,a 3+a 4=3,那么它的公差是( ). A .4 B .5 C .6 D .7 * 4.△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4,∠C =60°, 则c 的值等于( ). A .5 B .13 C .13 D .37 5.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6.△ABC 中,如果A a tan =B b tan =C c ta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7.如果a >b >0,t >0,设M =b a ,N =t b t a ++,那么(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 8.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 A .a n =-2n +3 B .a n =-n 2-3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