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张博学出兰州,过黄河,经停武胜驿驿站休息后,翻越乌鞘嶺,到达青藏高原地貌的牧场天祝。向西行,进入古浪峡。走出峡口,天高地阔,一望无垠,便是河西走廊。走廊南边一座祁连山蜿蜒起伏,插入西边走不到终点的天际,北边,一座长城老态龙钟,伸向西边没有尽头的空空荡荡时空隧道。一道天然屏障,一道人筑的防线,并行向西,中间包裹着一条车马大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我们家门前就是错不开的丝绸之路路径。向南祁连山阻隔。向北,戈壁沙漠阻隔。因此我们每天踩着古代中东和欧洲人留下的脚印在行走。这里散发的历史气味我特别熟悉。中东和欧洲人在这条路上揣着更多的一颗神奇的心。丝绸出在中国的南方,也穿在北方达官显贵的身上。丝绸在长江两岸和黄河中下游的中国人中,虽属贵重商品,但也是常见商品,因此并不贵重到称奇的程度。但在外国人眼中,绝对是稀世珍品,于是也就看得格外的重。走在丝绸路上的人,大量的是高鼻深目的外国商旅。不仅贩运丝绸,也贩运瓷器到国外,贩卖国外金银珠宝到国内。丝绸之路为什么不叫金银之路,珠宝之路,瓷器之路,而叫丝绸之路?显然,表达的是崇拜丝绸的外国人的心境,是由外国人把丝绸之路叫到了全世界。丝绸之路不是中国的专有名词,而是世界的通用名词,只要提到丝绸之路,全世界都知道特指那条路。兰州,武威,永昌,山丹、张掖,临泽、高台、酒泉、嘉峪关、玉门关、安西、敦煌、阳关、楼兰、鄯善、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是贩运丝绸的外国人必须落脚的唯一通道。后过中亚西亚,中东,土耳其,进入欧洲各国的那条特定路线就是丝绸之路。云南有一条茶马古道,马帮驮着茶叶进入西藏,再到南亚国家销售。茶马古道上行走的绝不止茶叶,也有丝绸。但茶马古道就叫茶马古道,而不叫丝绸之路。明代海上之路开通后,东海、南海进入太平洋,沿东南亚国家的海岸线到欧洲、美洲、非洲,有一条瓷器之路,大量的瓷器运往世界各地。在贩运瓷器的货船上,也装有丝绸。但叫做海上瓷器之路可能比较贴切,而叫海上丝绸之路就牵强附会。所以,丝绸之路应该是一个专有名词。进入中东和西方的丝绸并不完全是从丝绸的产地江浙和湖广采购的,也不是完全从长安和兰州起运的,也可能是直接就近从武威、永昌、张掖、酒泉的商人手中采购运往西方的。从前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运输成本很大。对于商人来说,到南方船运,转内陆地区马车运,再转山区马驮,每多一段距离,不仅运输成本大,而且很麻烦。而直接采购河西走廊商人从南方运来的丝绸,捆到骆驼背上,就可以径直跋涉到欧洲,缩短了路途、时间,是一条省时、省力、经济方便的贸易路线,所以河西走廊成了丝绸之路的别名。汉朝以来,河西走廊的经济因为商业的发达而十分繁荣。从武威、永昌、山丹、张掖、酒泉等各个古城的城市建设看,城墙宏伟,城门威严,除占地和规制小于皇城外,其余一色明代城长安城楼的建筑规模和风格。城内的街道两旁,全是木板拆卸门面的店铺,早上把一排的木板拆下来,临街的全是货架和商品,晚上把木板装上去,商铺就关门了。这种明清的建筑风格和商铺形式一直存在到二十世纪60年代,晚的残存到70年代中期。之后,历史上繁华的古城最后在“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雄心大志中消失了,从此,悠远的历史不见了,后人的后人再也不知道古城的模样了,商业的繁荣也成了研究的假设和考古的证实。古代河西走廊的繁荣,完全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货币和外国货币共同作用于丝绸的贸易,贸易又拉动了餐饮业、旅店业、服务业,进而拉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各行各业,就使河西走廊日趋发达。古代的张掖被类似现代的深圳,是开放的前沿,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敦煌壁画上的繁荣景象也是河西走廊的真实写照。哪里的商业发达,哪里的经济就发达。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河西走廊的落后是明清以后的事。由于航海业的发展,造船技术得到改进,海运能力提高,运输比陆地上的骆驼更为方便,所以陆运转向海运,丝绸之路就萧条了,河西走廊也就萧条了。今天,丝绸之路变成了旅游观光之路。路没有变,山川河流没有变,历史遗迹虽显露出岁月的沧桑,但年轻时的容貌仍依稀可辨,也没有变。变了的是路上的交通工具和

往来游人的心思。他们怀揣美元、欧元、日元,不是采购丝绸,而是采购古老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飘荡在空气中的汉唐遗风,明清气味。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返老还童,带给河西走廊新的繁荣。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在政治、经济、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战略地位,向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自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 去病征匈奴起,汉朝便开始了对河西走 廊大规模的屯田开发。《史记?平准书> 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令居、朔方、 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戊 田之。”这是河西经济发展的起点。也 是河西经济区形成的开端。大规模的屯 田有汉、唐、明、清四个时期。明清时期 是河西走廊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开 发时期。这时期统治者在汉、唐经营河 西的基础上,对河西进行了全方位的开 发,区内民户增加,大力垦辟土地、兴修 水利,开垦的地域甚至向绿洲边缘地段 扩展。这一时期无论是开发的规模,还 是范围均超过了汉、唐两代。但此时在 开发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 益加剧。 一、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 (一)移民屯田开发 由于河西走廊战略地位的重要。同时为了防止蒙古残元势力的南侵和确 保丝路贡使贸易的顺利进行,明政府在 河西走廊置兵十万人左右。为了减轻对 外地运粮的过分依赖,明朝实行军屯与 民屯相结合的屯田制度,规定军士“三 分守城,七分屯种”,争取做到粮食的 自足。在屯田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着54以战保耕,以耕促战的耕战思想。同时, 为了维持河西农业的发展。明朝还常用 国库的银两,无偿为农民提供耕牛、农 具、籽种等生产资料。如嘉靖元年 (1528年),户部“拨银一万两,委官收 买牛只种粮,制造犁铧,审堪贫且无力 者,人给牝牛各一头,犁铧各一张,粮一 石”。为了移民屯田,推行“量地力而区 别征科”的低税政策。官府规定:“凡膏 腴之田,一般每亩纳粮三斗六升左 右”,被其它地区每亩五、六斗都要低, 贫瘠之地之税则更低。为了鼓励军民开 垦荒地,规定新垦土地“岁不征科”,对 于商人投资开垦的荒地(即商屯),待 其三年成熟之后,只征收“十之一二”。 对于弃耕地,则鼓励垦殖。三年后征税。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凡“父子兄弟相率万田者,免税钱,买 办羊酒花红犒赏。”而对于:“惰农自安 者,各举数人,量加惩治,以警其余。” 以上措施大大刺激了人们的积极性,使 河西走廊广阔的土地得到了又一次大 规模的开发。 清初,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河西 走廊东部与内地都很凄凉,地旷入稀, 满目疮痍,加之新疆接连发生回部叛 乱。清政府派兵西征,河西走廊更要担 负军粮运输的重任。因此,安楫人民,恢 复生产,成为清廷稳定统治的第一要 务。其中在河西推广最力。收效最大的 是屯田垦荒政策。从顺治元年(1649 年)开始,由于实行奖励屯垦的政策。 加之清廷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 件和优良传统,并恻定了一套严格的奖 惩制度,使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有了更 大的发展。此外,屯户在生产过程中遇 到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清廷还多次减免 他们所借的牛具、口粮、银两等。对于主 管官员的贪污舞弊行为,将给予严厉的 惩处。这一切都从组织上及管理上保证 了屯垦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 雍正七年(1628年)陕西署督查郎阿 上奏:“招往安西、沙洲等处,地方屯垦 民户,今年到者统计共有两千零四十五 户,屯种既户,树艺益繁……,家给人 足,莫不欣欣乐业……” (二)水利事业的开发 河西走廊历来干旱少雨,但是水利 资源还是颇为丰富的,“大渠凡数拔 百,支流不下千记。”水利开发主要凭 借祁连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石羊河、 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河西走廊的膏 腴之地也往往与这些大大小小的渠坝 联系在一起。“该镇屯田,全资水利”, “欲兴团天,必开水利,欲为斯民筹干 旱之虞,亦必开水利”。 朱元璋称帝之后,就派朝臣巡视河 西水利。统治者在“兴水利而后有农 功,有农功而后有欲国”思想的指导下 兴修水利,有利的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 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嘉靖时,水利兴 修进入了高潮,酒泉先后修建了黄草坝 渠、洪水坝渠,使周围的土地亩产量显 著提高。甘肃巡抚扬博开凿了龙首渠, 使荒田尽为沃壤。经过明朝持续的水利 建设,河西走廊出现了许多渠坝,如甘 万方数据

地理河西走廊

渗透生态安全教案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地形特点。 2.通过图片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讲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旅游宣传片”,今天我们来了解河西走廊这个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1. 读图:了解河西走廊在甘肃省的位置。 提问:河西走廊是一个怎样的地带,“河西”是指什么?地形地势如何?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结合地形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原因。 2. 提示: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大家已经知道甘肃属于西北地区,想一想:河西走廊应该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在这种气候影响下,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突出怎样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河西走廊种子产业问题及对策

河西走廊种子产业问题及对策 1 基本概况 河西走廊位于海拔1 100~1 700m 的内陆河域、绿洲与戈壁、沙丘相间, 地势平坦开阔, 耕地分布于大小绿洲之上,依靠横亘于南侧祁连山融化的涓涓雪水, 以及内河自流灌溉和部分地下水资源, 构成了发达的灌溉农业,“天然高山水库”滋润着农作物旱涝保收。但气候干燥, 降雨偏少, 年降雨量52~155mm, 而蒸发量却高达2 300~2 700mm, 干燥度在4~15 之间。年平均温度7~9 ℃, ≥10 ℃的积温80%保证率为2 756~3 500 ℃, 生长期161~181d, 昼夜温差达14 ℃。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 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 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 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 使河西走廊成为全国最理想、规模最大、最具有竞争力的制种基地。 河西走廊五市的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 嘉峪关、酒泉、金昌、张掖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在2~5 位, 武威列第7位( 兰州列第1、白银列第6) 。河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速度, 明显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具有集中开发和超前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潜力, 制种业在这里已初具规模。仅酒泉市的制种面积就相当大, 2001 年仅有10 万亩, 2002 年发展到25 万亩, 2003 年超过30 万亩, 2004 年达到31 万亩,2005 年已突破33 万亩, 2006 年达到40 万亩, 并基本开始趋于稳定状态。 制种业为河西走廊地区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优化了产业结构。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三、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四、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制种田规范种植, 技术性和时间性要求严格, 用机械代替人力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促进了制种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种子产业成为河西走廊地区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和区域性主导产业。 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河西种子产业已经历了“过渡期”, 逐渐步入了“成熟期”, 但与之相随的是, 在种子生产中却出现了许多难题, 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2 存在问题 2.1 制种企业无序竞争 种子企业大举进入河西地区使制种用地骤然紧张, 很多种子企业不研究市

河西走廊基本状况

河西走廊基本状况 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 两汉魏晋时的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平原,属石羊河水系。 在整个走廊地区,以祁连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绿洲农业较盛。走廊自古为沟通西域要道,北「丝绸之路」也经过这里。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目前兰新铁路也由此通过。 编辑本段范围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 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其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数山峰的高度。祁连山北侧和南侧分别以大起大落的明显断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的相对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多米。在祁连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着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覆盖,这些积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节融化,为这一地区大量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北侧则为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北山),绝大多数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个别高峰达到了3,600米。这里山地地形起伏,逐渐趋于平缓,可以算准平原。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的狭长平地,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得名。[1] 西汉初期,河西走廊是匈奴人游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汉武帝使者张骞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他就在这里被匈奴截住,软禁了十年,娶妻生子。他壮志未酬誓不休,终于逃离西去,完成了使命,但在归中原途中,又在这一带被匈奴截留,一年多后,才回到长安,可见,通西域必须经过河西走廊。 张骞第二次去西域在公元前119年,这次行走比较顺利。因为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鏖战河西走廊,将匈奴驱赶出去,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 编辑本段地位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不绕路走,而非要经过当时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原因就在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上。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其中的“天山”即指祁连山。河西走廊就位于祁连山山脚下,它的兴衰存亡完全依赖与祁连山的雪水。

2020 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治理 【考情分析】 【知识精讲】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判断 材料中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等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面积减少;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原 因????? 自然原因????? 地形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拓展延伸 湿地的概念、作用及减少原因和保护措施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其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摘要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关键词万里长城地理界线过渡地带农牧界线文化界线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重要的地理界线。 纵观历代长城的地域分布,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早期的燕、赵北长城,还是最长的秦汉长城,或是最坚固的明长城,其分布地域和走向都大体一致。它们都位于我国高原,山地到平原地形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和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这个地带又是朴实淳厚的农业民族与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碰撞、对峙的融合带。至今,仍然是我国农牧业生产地域分布的重要界线。更确切地说,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空间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称为长城地带。为什么长城地带恰处于各种地理现象的过渡地区呢?我们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长城形成的基础;然而,“人”,不同时期的各种政治力量,对地理环境有很强的选择。长城地带正是历代各政治集团,为了地域扩张或防御,选择并逐步形成的“力”的平衡带。 1 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以秦汉、明长城为代表的万里长城,由西向东,自甘肃玉门关外,沿着河西走廊北侧,东行径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再循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交错带,蜿蜒在燕山和太行山山岭的背脊上,随山势而转,直抵大海边缘。它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除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外,大部分为海拔200以下的平原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边片;北部,自西向东有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山地,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是我国天然草场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城所在地域,大部分是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低山地区。长城布设选择在这样的过渡地形是因为:一方面,不十分高峻的山地在古代战争中历来是被重视的地形。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相互争战以步兵、骑兵为主的情况下,大江、大河及丛山峻岭等天险,不需要修筑军事设施,其本身就可作为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峻的山地上修筑大规模的城墙,也是当时的运输手段、物质来源、技术水平所难以完成的。所以早期古代战争防御体系的布局主要利用天然设施。各代长城真正建在高峻山地上的段落是少数。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长城,以及金长城、明长城,几乎都是利用了我国这条东北——西南、东——西向的由高原到平原的低山丘陵为主的过渡地表;另一方面,地形过渡带的特点往往是地势的绝对高度不一定很高,而相对高差大,地形崎岖,变化多端,成为既可攻,又可守的绝佳区位。特别北部长城带的中段和东段。中段,包括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西部等省区,在地质时期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在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形成一系列界山,如贺兰山、狼山、大青山等,山地呈不对称状,北缓南陡;长城带的东段,包括今山西北部、河北、辽宁、内蒙古东部等地段,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主要山脉有燕山、太行山、大兴安岭、长白山及辽东、辽西丘陵。山地由于地壳运动多次抬升高度较大,两级阶地间相对高度大、地势陡峻、险要。长城带北部的内蒙古高原却是地面平整、没有高峻的山岭,只有起伏和缓的残丘和岗阜;长城带的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真所谓北去大漠辽阔,南望平川沃野。居中崎岖的过渡地带当然成为进行埋伏、了望、控制咽喉的最好军事基地。 水分条件是这一区域十分敏感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区域人畜的生存和区域经济的

关于敦煌生态问题的思考

关于敦煌生态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30日08:49 来源:《求是》期号:2008.11作者:陆浩 近年来,敦煌的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就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作了重要批示。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我们认为,敦煌绿洲的生态问题不是孤立的,是与全球气候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是与河西走廊西端的冰川、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周边湿地状况密切相关的一个生态有机系统。解决敦煌的生态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统筹湿地与绿洲的保护,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问题的表现及由来 敦煌的生态变化是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水资源短缺加剧,暴露的问题愈加引人注目。最初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月牙泉水位的下降和水面的缩小。月牙泉是处在绿洲边缘沙漠中形似弯月的一泓泉水,是由地下水露头形成的,它同鸣沙山相伴而成为大自然的一道奇观。根据记载,1960年月牙泉的水域面积为22.5亩,最大水深达9米之多;到1980年,水域面积缩小到9.8亩,最大水深下降至2.5米;而到1999年,水域面积仅为7.8亩,最大水深下降到1.49米。 随着月牙泉的急剧缩小,人们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感受越来越深。近年来,大风及沙尘暴的强度在不断加大,敦煌年均出现8级以上的大风高达15至20次之多,累计日数为15.4天,且多集中于农作物幼苗生长期,强烈的风沙和浮尘天气使莫高窟壁画的保护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绿洲区内原有的1万余亩咸水湖和1千余亩淡水湖,80%已经干涸,农业病虫害逐年增多。井灌区土地盐渍化逐年加剧,绿洲外围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自1994年以来,绿洲区外围沙化面积增加了20多万亩,平均每年增加近两万亩。 绿洲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而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分布于绿洲周边的湿地在不断萎缩和退化。在敦煌绿洲四周的戈壁沙漠中,分布着被称为东湖、西湖、南湖、北湖的大面积天然湿地。这些湿地曾经水草丰茂,胡杨成林,飞禽走兽栖息繁衍,在茫茫戈壁沙海中成为绿洲的天然伙伴。但随着生态的变迁,东湖湿地已经消失,北湖湿地濒临消亡,西湖、南湖湿地在逐年退化。随着湿地的萎缩,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减少,原有的猴、豹等8种野生

河西走廊纪录片解说词

第1集:《使者》 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第2集:《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信息坚定了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本集主要讲述公元前121年,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战。一年之内,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 第3集:《驿站》 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汉朝的势力范围也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过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再现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4集:《根脉》 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第5集:《造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恒河两岸的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大规模进入中国。以昙无谶、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这里弘扬佛法,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也为河西走廊留下了宝贵的佛教遗产。 第6集:《丝路》 魏晋南北朝,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连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第7集:《敦煌》 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 第8集:《会盟》 河西走廊不仅连接了古代中原与西域,也连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讲述在蒙古帝国的时代,来自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的游牧部落首领在河西走廊举行了一次关于和平的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9集:《苍生》 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期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虽然这时的河西走廊已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时期,但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及振聋发聩的塞防论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第10集:《宝藏》 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河西走廊之一 使者 公元前138年·西汉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例如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分析)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4、土壤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 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④碱性土壤(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尤其以夏季为盛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③静风;④海域相对封闭。(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

中国一些重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中国一些重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一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积温4500℃经过地区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 ●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界线 ●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2.大兴安岭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3.昆仑山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 ●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界线4.祁连山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 ●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 ●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5天山 ●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 6.阴山(长城) ●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 ●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族界线 7.贺兰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8巴颜喀拉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9横断山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界线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界线 ●西藏自治区与云南、四川界线 10.太行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 ●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 11.巫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 ●重庆与湖北省界线 12.雪峰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 13.武夷山 ●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界线 ●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14.南岭 ●积温7500℃经过地区 ●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界线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15.怒山 ●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线 ●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怒江、澜沧江分水岭 16.大巴山 ●江汉谷地与四川盆地界线 ●四川省与陕西省界线 ●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生态环境问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生态环境问题 一、选择题 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由于严重老化、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积干枯死亡,威胁当地及京津生态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从生态的角度分析,目前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杨树出现大面积死亡情况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发动群众,迅速补种新的杨树苗 B.全部采伐后,更换新的森林树种 C.改进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 D.实行乔灌草结合或种植耐旱树种 2.该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对京津地区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 A.加重酸雨危害B.加剧风沙危害 C.加速地面沉降D.加大洪水威胁 1.D 2.B [第1题,杨树需水量大,不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造林绿化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林、草植被相结合,才能巩固造林成果,提高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第2题,张家口坝上地区位于京津的西北方向,为冬春沙尘天气的尘源地,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使森林防风固沙能力迅速下降,会加剧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 ) A.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天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C.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D.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4.有利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的措施有 ( ) ①生态退耕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南水北调④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⑤铺设防渗地膜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①②⑤D.①③④ 3.B 4.A [第3题,图中显示吉林省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但湿地总面积增加,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第4题,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为华北、西北供水,铺设防渗地膜影响水循环,降低湿地环境效益。]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5~7题。 5.“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 A.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6.“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 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7.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录 一、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长环境分析………………………………………… (二)、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二)竞争力分析……………………………………………………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四、主要建设项目……………………………………………………(一)、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二)、甘肃省国家级农作物改良、研究、培训中心………… (三)、甘肃省种子生产基地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分中心和区域站建设……(四)、西北种子贸易中心建设……………………………… 五、计划进展……………………………………………………… 六、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八、保证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和政府引导………………………………… (二)、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合理管理………………………………(三)、加强基地规范化管理………………………………………

一、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长环境分析 ◆气候:河西走廊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 但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仍然非常优越。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发育十分有利。气温日常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物质积累,特别适于瓜果糖分积累。 ◆地形: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 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隔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其嘉峪关以西隔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少。 在河西走廊山地周围,以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积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交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主要的分布地区。 (一)、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河西走廊的绿洲,是中国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其农业生产也较为发达,如今人口占全省的18.62%,耕地占全省的26.1%。新中国成立后,河西走廊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到1995年已达到93.96万公顷,人均0.20公顷,高于本省(0.14公顷)和全国(0.10公顷)的平均水平,绿洲农业的用水主要是祁连山雪水、、地下水、冰川,历年来河西走廊对水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以水渠引水为主,而且渠口多,渠系错乱,大水漫灌、串灌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使得绿洲农业的面积有所减少,因而河西走廊对水资源的利用通过建库和修渠等水利工程建设,为绿洲农业灌溉提供了用水保障。据统计:引水渠道485处,渠道工程已建干支渠2200多条,总长度1.25万千米,干支渠衬砌6310千米,衬砌率达50—75%,农渠道总长度5万千米,衬砌率低配套机井1.95万眼,装机2524万kw,由黄河引水—景电二期延伸民勤引水工程是穿腾格里沙漠最长的引水工程,长100 千米,最大流量每秒6立方米,年调水量6100万立方米,可灌溉民勤绿洲8800公顷,这对缓解河西走廊水资源的短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河西绿洲农业区,玉米制种、蔬菜、啤酒大麦为三大优势农业产业………如今,随着人口的迅速发展,人们寻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农业的发展问题日渐突出,已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局面,进一步加剧了绿洲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联合,在现阶段虽说是一种较理想的过渡方式,但由于体制原因,产权、人权、财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 河西走廊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河西走廊 一、单选题 河西走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且有“风电走廊”之美誉,但是目前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弃风”(放弃使用风能)现象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气候D.资源 2.河西走廊成为“风电走廊”的原因是 A.距夏季风源地近,风力大B.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 C.植被覆盖率高,蓄积风能D.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风能季节差异小B.风能分布分散 C.电力输送能力不足D.技术力量薄弱 1.B 铁路布局一般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工程的难度、造价等问题。图中河西走廊铁路布局沿河西走廊的低缓地形分布,沿途没有河流,这里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与铁路布局关联度不大,铁路是为沟通西北区域联系而建,并非针对沿线资源开发而建,据此选B。 2.B 河西走廊两侧都是山地,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风力大;走廊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风从这里经过时会被加速加大,因此区域风能丰富;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区域的工业不发达。据此分析选B。 1

3.C 能源开发不仅需要区域能源丰富,而且还需要有能源市场,河西走廊风能季节差异大,分布集中,风能丰富,开发风能技术力量较强,但区域电力市场较小且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因此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率低。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大规模发展以塑料大棚(图10)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限制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地形崎岖D.昼夜温差大 5.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不利于 A.抵挡风沙B.增强光照C.保持土壤肥力D.减少水资源消耗 4.A甘肃河西走廊降水少,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5.B 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可以抵挡风沙、保水保肥,但塑料大棚遮挡了光照,选B。 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之间一块狭长的高平地,目前我国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良种。这里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耐储存,正常情况下储存3 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4以上。下图示意河西走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西汉河西走廊农牧业发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汉河西走廊农牧业发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怡玲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汉河西走廊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的论述,通过移民实边、设置郡县、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使河西农牧业得到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垦,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结合历史时期对河西开发的经验教训,浅谈当今河西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西汉;河西走廊;农牧业;生态环境 The development of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the west Han Dynasty and Its Impact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ng Yiling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He 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Abstract: The essay based on the simple elab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the west Han Dynasty,Through immigranting many people to the frontier, setting up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military opening-up of wasteland, building irrigation projects etc, the government effect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of the Hexi Corridor. While developing, however, unreasonable cultivation 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bining with the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of the historical exploitation, the laws of nature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wes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West Han Dynasty;Hexi Corridor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ecological environment 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古今依然。河西归汉之后,武帝为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 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