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讲解课程(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规划 所属单位(院):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负责人:雷儒金教授 建设日期:2006.10---2009.10 二○○七年三月

目录 一、课程建设概况 (3)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6)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与特色 (6) 四、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6) 五、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表 (9) 六、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计划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教育部“5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9号文件”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的指示精神,学校党委历来就高度重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建设工作。早在1988年就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作为校级优质课程加以立项建设;1998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又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此门课历经变迁,现在定名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为早日将《概论》课程建成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现作出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概况 本《概论》课程1998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2006年申请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政法学院副院长雷儒金教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概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直受到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①中央对《概论》课程的重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就在各高校开设新马克思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而逐步调整完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1986年3月,国家教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精神,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老三门”(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改为“新四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8年4月经政治局常委批准,通过了“两课”课程设量新方案即“98方案”,共8门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门课程。 200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16号文件,提出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要加强宏观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有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据16号文件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 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又下发“9号文件”,确定了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即“05方案”,将思想政治政府课确定为四门,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5年5月,湖北省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地球物理课程设计报告样本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地质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三、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2台200kVA的厂用变压器课程设计内容讲解

一、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规模: (1)主变压器:2×60MV A。 (2)电压等级:110/35/10kV (3)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 1)110kV:电源进线2回,分别距本站13.6km、18.5km。 2)35kV:远期出线10回。35kV最大线路负荷为9.2MW。 3)10kV:远期出线12回10kV单回架空线路最大负荷为3MW,电缆线路最大负荷为1.5MW。 (4)站用变台数及容量 选用2台200kV A的厂用变压器。 2、系统电源 根据本变电所接入电网情况,假设110kV系统电源为无穷大电源。 3、环境条件 (1)当地年最高温度35°C;年最低温度-8°C;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6°C; 最热月平均地下0.8m土壤最高温度18°C。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选择 1.1电气主接线设计的要求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站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电气主接线又称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用规定的表示符号将电能生产、传输、分配的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成的单相接线图。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1、可靠性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停电不仅给人民的生活造成混乱,更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考虑主接线的可靠性。2、灵活性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操作的方便性、调度的方便性、扩建的方便性。3经济性、主要考虑一下方面:节省一次投资、占地面积少、电能损耗少。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择主要从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去论证,综合各个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论证得到工程要求的最优方案。

1.2电气主接线方案选择 1.2.1110K V侧电气主接线 方案一桥型接线方案二双母接线 QF1QF2 QF3 T1T2 WL1 T1 WL2 QF3 T2 QF1 QS1 QF2 QS2 双母接线内桥接线外侨接线 分析:双母线接线有两组母线,并且可以互为备用,每一回出线或进线有一个断路器和两个隔离开关,这两个隔离开关分别与两组母线连接,两组母线通过母联断路器联系。桥型接线适合于两台主变和两条线路的情况,分为外桥和内桥,外桥适用于线路较短和变压器经常切换的情况,内桥适用于线路较长,变压器不经常切换的情况。 比较:双母接线可靠性高,调度灵活,扩建方便,但是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所需的开关设备比较多,投资大,与双母接线相比,桥型接线所用的开关设备少,较为经济,但是桥型接线可靠性差,操作复杂,假若110kV侧停电,不考虑35kV侧连接的两座变电站倒送电,则会出现很大的停电范围,因此,110kV侧可靠性要求高一点,所以采用双母接线方式。 1.2.235K V侧电气主接线 考虑到该侧连接有两座变电站,并且出线较多,断路器故障几率大,为了不停电检修断路器考虑一下方案。方案一双母带旁路方案二单母分段带旁路方案三单母带旁路 分析: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可靠性高,两组母线互为备用,但所需的设备较多,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单母分段带旁路可靠性较高,可以对断路器进行检修,增加旁路占地面积大,设备较多。单母带旁路可靠性差,但是比较经济,由于35kV连接两座变电站,所以必须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必须保证不停电检修断路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考虑用单母带旁路,为了解决经济性问题,用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的接线。综上35kV侧采用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短路器的单母带旁路接线。

长江大学CADCAE软件实践课程设计课设答案

长江大学CADCAE软件实践课程设计课 设答案

CAD/CAE软件实践 课程设计 专业: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 班级:机械11007班 序号: 27 姓名:易卫明 指导教师:郭登明汪健华 起止日期: 1月1日至月17日 第一题(平面问题): 如图所示零件,所受均布力载荷为q,分析在该作用力下的零

件的形变和应力状况,本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进行静力分析,零件材料为Q235。 序号 数据(长度单位mm,分布力单位N/cm) A B C D q 27 272 58 142 Ф58240 前处理 步骤一创立几何实体模型 1.生成关键点。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 >in Active CS

输入节点1(0,0) 点Apply 依次输入2(130,92) 3(272,92) 4(272,150) 5(136,150) 6(0,150) 输完点OK 2.连线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 >Straight Line 用光标点1,2点,连成直结;再依次点击(2, 3),(3,4),(4,5)(5,1)(6,1)连完点“OK” 3.生成一个面。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 >By lines 点击6条线段。

4,生成两个圆 建立左边的大圆 Main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Solid Circles. 输入: WPX=50 WPY=100 RADIUS=30点Apply 建立右边的小圆 Main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Solid Circles. 输入: WP X=201 WPY=122 1 RADIUS=15点OK 5在总体中减去2个圆 Main Menu>Pro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 Areas, 弹出对话框中后,用光标先点基体(即总体,此时总体颜色变红),点“OK”,再点左边的大圆和右边的小圆,再点“OK”。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赵军龙 专业地质学 班级地质0803 姓名娄春翔 学号200811030303 2010年12月20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二、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地震课设报告-长江大学

地震课设报告-长江大学

前言 石油天然气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质状况,认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探明油气田面积,摸清油气藏情况和产出能力。地震勘探原理在油气田勘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震勘探原理是资源勘查工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掌握好地震勘探原理,将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也为我们进一步深造及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地震勘探原理和此次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 有利于我们初步学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专业中的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渗透学科前沿问题,懂得所学的基本理论的意义及价值。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此次的地震课设学习,我们将掌握以下内容: 1、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绘制等t0构造图,包括断点组合,等值线的勾绘等; 3、绘制真深度构造图的一种方法,即将等t0构造图转换为真深度构造图; 4、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5、编写解释文字报告。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加深掌握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更提高了以后实际工作能力。 一、工区概况 1.1工区位置 本区位于黑龙江省松辽盆地北部龙南油田(大庆市泰康县境内),地震测线南起93.3,北至99.9,西起439.5,东至443.3,工区南北长6.6Km,东西宽3.9Km,面积约23.5平方公里。 地球坐标为东经124?18'—124?24' 北纬46?09'—46?14' 原点位置:439.5/99.3 原点坐标:x=5115246,y=21602618 主测线方位角90?,联络线与之正交,测网密度为0.3*00.3Km。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长江大学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长江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落实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改革现有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组织方式,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决定从2015级起,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为保证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分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宗旨,探索并建立更具活力和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教学的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学分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2015级开始,从招生入学、学费收缴、学生管理、教学组织等各个环节通盘考虑,按学分制改革要求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分阶段,有步骤,按照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学校开展学分制改革条件的成熟程度,逐步实施“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先期主要是对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面向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课,后期随着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的改善,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自主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 “配套改革,整体推进”:从招生入学、学费收缴、学生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条件建设、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组织方式,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 三、学分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实施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学业导师制、免修免听制、补考重修制等构成的教学管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内容讲解学习

《数据库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 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 12 月 20 日

目录 一、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1.3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二、需求分析 (2) 2.1 系统需求 (2) 2.1.1、数据需求 (2) 2.1.2、事务需求 (3) 2.2 数据字典 (4) 三、系统总体设计 (5) 3.1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 3.2 概念模型设计 (6) 3.2.1 局部E-R图 (7) 3.2.2 全局E-R图 (9) 3.3 逻辑结构设计 (9) 3.4 数据库建立实施 (9) 3.4.1 建立数据库 (9) 3.4.2建立关系表 (10) 3.4.3连接数据库 (10) 四、系统实现 (10) 4.1主窗体设计 (10)

4.1.1设计登录界面 (10) 4.1.2添加数据组件 (10) 4.1.3生成数据集 (11) 4.1.4设计代码 (11) 4.2 读者信息 (12) 4.2.1设计显示界面 (12) 4.2.2添加数据组件 (12) 4.2.3功能实现 (12) 4.3 显示报表 (13) 4.3.1添加读者信息报表 (13) 4.3.2添加借阅情况报表 (14) 4.4 综合查询的实现 (14) 4.4.1添加数据组件 (14) 4.4.2窗体功能实现 (15) 4.5系统流程图 (16) 4.6程序调试情况 (16) 4.7 功能显示 (16) 五、系统评价 (20) 六、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源代码: (22)

长江大学机械专业 CAD CAE课程设计

CAD/CAE软件实践 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11001班 序号: 27 姓名:夏忠伟 指导教师:魏巍、王利成 起止日期:2014年2月18日至3月9日第一题(平面问题):

如图所示零件,所受均布力载荷为q,分析在该作用力下的零件的形变和应力状况,本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进行静力分析,零件材料为Q235。 序号 数据(长度单位mm,分布力单位N/cm) A B C D q 27 272 58 142 Ф58240 (1)前处理 步骤一创建几何实体模型 1.生成关键点。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 >in Active CS 输入节点1(0,0) 点Apply 依次输入2(120,96)3(272,96)4(272,150) 5(0,150) 输完点OK 2.连线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 >Straight Line 用光标点1,2点,连成直结;再依次点击(2, 3),(3,4),(4,5)连完点“OK”

3.生成一个面。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 >By lines 点击6条线段,结果如图: 4,生成两个圆 建立左边的大圆 Main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Solid Circles. 输入: WPX=50 WPY=100 RADIUS=30点Apply 建立右边的小圆 Main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Solid Circles. 输入: WP X=178 WPY=122 RADIUS=15点OK 5在总体中减去2个圆 Main Menu>Pro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 Areas, 弹出对话框中后,用光标先点基体(即总体,此时总体颜色变红),点“OK”,再点左边的大圆和右边的小圆,再点“OK”,结果如图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长江大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 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备注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02.产业布局与结构 (含区域经济发展) 03.金融与财税 04.国际贸易与投资 05.产业政策与法规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 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02.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 03.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制建设 黎东升 傅立民* 马敬桂 朱新方 刘平洋 韦鸿 胡进 陈元芳* 余家凤 周中林 姜学勤 汪发元 金明珠 雷儒金 贾廷秀 陈松林 尹业香 蔡贤浩 管华 尹家经 胡承武 徐前权 徐莹 周从标 雷儒金 15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 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38微观经济学 ① 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21中共党史 ④ 858科学社会主 义原理(含马列 原著) 复试科 目:专业 综合测试 复试科 目: 英语;毛 泽东思 想、邓小 平理论 及“三个 代表”重 要思想概 论

04.中国民商法030505 思想政治教 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政治教育 治教育 治教育 040106高等教育学 0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02.高等教育管理 张忠家 朱业宏 尹业香 蔡贤浩 贾廷秀 李玉泉 梁次红 刘贵华 胡成功 吴淑娟 刘纯朝 白宗新 杨显贵 高晓杰* 陈解放* 刘在洲 徐金燕 张忠家 朱业宏 黄义武 王军* 赵映川 刘昌明 孙首臣 金焱明 张相乐 金鑫 陈竟蓉 彭先桃 芦苇 别业舫 * 吴锡改 郑雪艳 10 30 ① 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22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含马 列原著) 育学原理 1 101思想政治理 论 2 201英语一 3 311教育学专业 基础综合 复试科 目: 英语;毛 泽东思 想、邓小 平理论 及“三个 代表”重 要思想概 论 复试科 目: 英语口语 及专业英 语; 高等教育 学; 高等教育 管理学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12-9-3 14:58:11 作者:罗昆霞点击:118 -------------------------------------------------------------------------------- 语文课程设计思路解读 第一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课程目标是每一门课程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是本世纪之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三维目标作为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在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被正式表述的,后在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作为总目标呈现,但其课程设计思路的导向作用实质上是没有变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这个课程目标设计思路的基础是:对广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提炼,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对当代中外先进教育理论的汲取。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被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认为是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设计的一大特色。 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在早期课程改革的某些阶段,都存在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教学评价的首要内容,将知识与能力人为地分离开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识记被分解出的几十成百的知识点,极端的做法是教师根据知识点命题并做出标准答案,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考试时再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完全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这样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是难以运用的知识,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更别说发挥语文课程“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的作用了。许多语文教育的有识之士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爆炸的近几十年,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比过去几千年发展的总和还要多,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得知识冰山之一角,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其有限的生命用来储存无限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知识素养尤其是能力素养是人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精选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知识供学生学习,更要着力于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因此,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绝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普遍重视起来,尤其是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关学生能力培养的专题研究也风靡一时。通常知识目标的表述往往运用“了解、明确、知道、认识、积累”等词语,而能力目标表述的方式通常是“能……”或“能够……”。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只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知识才会学得牢记忆深,才会逐渐形成能力,才会使学习活动事半功倍。因此,对于人的发展来说,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缺一不可,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培养不可分离,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设计就体现了这一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doc

《测井方法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 班级: 姓名: 年月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长江大学省级课程建设项目

长江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表 所属院(系):医学院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基础医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免疫学 课程负责人:丁建中 申报日期:2010年3月1日 长江大学病原生物学部 二O—O年三月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简况表

1. 温燥致病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00 48(11):1024-1026 2. 外燥对小鼠气管上皮纤毛运动与呼吸道液分泌的影响 科学研究 (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5项) 近5年主 持或参加 的教学研 究项目 近5年以 第一作者 公幵发表 的教研论 文 近5年以 来科研成 果获奖情 况 近5年以 1. 护理学本科专业技能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 教育厅,NO: 2. “三点一线”法教学模式强化护理学生职业素质 的研究与 实践 湖北省教育厅,N0:2009y042 3.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长江大学 2006- No: JY06035 (含题目、刊物名称与时间)(不超过5项) 1. 试论《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医学与 社会,2007,20( 2): 63-64 2. 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项目设计与内涵的思考 .医学 育探索? 2008,7 (2): 120-129 3.免疫学实验的主要与将要教学目标的思考 .山西医科 学学报. 2008, 11 (1): 55-56 4. 对免疫学理论模块教学目标的思考.医学教育 索.2009,8(7): 757-759 5. 医学高校人文学科教育之社会性内涵的思考 .医学与 会.2006, 19(12):39-40 (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过 项) 1. 外燥致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获湖北省优秀省级博士学位 文(湖 省教育厅,第九批,2007,鄂学位[2007]17号 2. 医学生素质调查分析与素质教育探讨.长江大学科技 步奖一 等奖,2008J-23-cd-1-R04 (含题目、刊物名称与时间) (不超过5项) 来第一作 者公幵发 表的学术

课程设计题目资料讲解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 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e.设计学院网站,写出功能版块及初步描述。 题目三 校园网络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测井解释课设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2013年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席文婷 班级:测井10902 学号: 200901027 指导老师:张冲 课设日期: 2013年1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任务 (2) 三、课程设计内容 (2) 四、课程设计过程 (2) 五、课程设计成果 (9) 六、课程设计总结 (10)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一口实例测井资料的人工解释,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2 学习掌握实际生产中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实际裸眼井测井曲线,能读出对应深度的测井曲线值。 2 岩性识别根据测井解释原理,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曲线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 3 物性评价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 电性分析根据裸眼井电阻率曲线,判断储层的含油性。 5 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出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冲洗带油饱和度。 6 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是含油层还是含水层。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识别测井曲线 2 划分渗透层、识别岩性 3 读取测井曲线值 4 计算储层参数 5解释成果表 四、课程设计过程 1测井曲线的识别: 实验的一口井-test one 井常规九条曲线(3道): 1)岩性3条: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 、井径CAL; 2)电阻率3条:深感应测井ILD、中感应测井ILM、八侧向测井LL8; 3)孔隙度3条:中子孔隙度测井CNL、中子密度测井DEN、声波时差AC; 2划分渗透层,识别岩性: 岩性识别:以GR、SP等为主,结合其他测井曲线; 划分储层:对砂泥岩剖面井,找出砂层,并画出层界面。依据各测井曲线在渗透层的特征。 井径测井曲线CAL: 1) 渗透层井径数值略小于钻头直径值。 2) 致密层一般应接近钻头直径值。 3) 泥岩段,一般大于钻头直径值。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 1)一般以泥岩为基线,砂岩处有明显的异常。 2)异常的方向SP:一般以泥岩为基线,砂岩处有明显的异常。 3)幅度取决于Rmf/Rw大于还是小于1。如果Rmf> Rw,则为负异常,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