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藏

食品保藏
食品保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食品的干藏

第三章 食品的低温保藏

第四章 食品的热加工与罐藏

第五章 食品辐射保藏

第六章 食品腌渍和烟熏保藏

第七章 食品的化学保藏

第一章 绪论

1、食品和食物的概念。

2、食品保藏中变质的原因。

3、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 食品的干藏

1、水分活度概念。

水分活度就是对介质内能参与化学反应和能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的估量,并随它在食品内部各微小范围内的环境而不同。低水分活度能有效抑制酶活力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食品保藏。

水分活度计算公式为:a w =

其中P 表示溶液的蒸汽压;

P 0表示纯溶剂的蒸汽压;

a w 表示水分活度。

又因a w X100=相对湿度,故a w 值在数值上和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相等。

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水分活度低,微生物生长率低。各种微生物所需最低水分活度各不相同。肉毒杆菌低于0.95就不能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0.86以下产生肠毒素的能力受限,若缺氧时,0.92时生长就受限,水分活度0.9时,霉菌与酵母仍能旺盛生长。a w =0.8~0.85,所有食品还会在1~2周内迅速腐败,此时霉菌为常见菌;a w =0.65时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可贮1.5~2年;a w 低于0.6时微生物不能生长,没有水微生物不能生存。

水分活度低,微生物生长率低, a w 低于0.6时微生物不能生长

水分活度对酶的影响

酶为食品所固有,需要水分才能有活性,水分减少,酶的活性降低,水分降到1%以下, a w <0.3,酶的活性才完全消失。

将食品中的水分活度降到一定程度,使食品能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受微生物利用而腐败,同时能维持一定的质构不变及控制生化反应及其他反应。

干藏原理

将食品中的水分活度降到一定程度,使食品能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受

微生物作用而腐

败,同时能维持一定的质构不变即控制生化反应及其它反应。

3、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

北方空气的长年相对湿度低于70%,而南方的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因而在北方贮存的食品水分湿度可以很容易控制在0.7以下,霉菌活力受到抑制,运至南方后,如没有保护措施,水分活度无法维持,会达到0.8,有些地区甚至在0.8以上,此水分活度下霉菌可以正常进行生命活动,因而发生霉变。

控制的方法是紫菜运到南方后降低贮存紫菜周围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并适时观察贮存效果,根据结果调整相对湿度。

4、外部水分扩散速率的影响因素很容易理解,取决于温度、空气、湿度、流速以及表面蒸发面积、形状等。那么内部水分扩散速率的影响因素或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食品干燥效果受食品内部水分扩散速率的影响。

5、食品干燥曲线变化规律分析。

食品干燥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W绝)和干制时间(τ)间的关系曲线,即W绝=f(τ)。食品绝对水分就是以食品干物质的重量作为计算基础的食品水分。

图一

如图所示,干燥初期水分沿曲线逐渐下降,图中AB段曲线。此阶段干燥速率则由零值增至最高值。此阶段也是食品初期加热阶段。下一阶段则为第一干燥阶段,图中的BC段,水分按直线规律下降。该阶段干燥速率不变,因而第一干燥阶段又称为恒率干燥阶段。食品干制到某一水分,即所谓第一临界水分()时干燥速率减慢,这就是第二干制阶段的开始,常称为降率干制阶段,图中CD段。此阶段水分又沿曲线变化,也即水分下降逐渐减慢,在干制末期则按渐近线向平衡水分靠拢。当水分到达平衡水分时,干燥就终止,图中DE段。

6、干燥机制。

干制过程是水分的转移和热量的传递,即温湿传递,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干制条件(由干燥设备类型和操作状况决定)以及干燥物料的性质。

7、预测微波干燥的干制过程特性。

8、若想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

使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尽可能等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力求避免在食品内部建立起和湿度梯度方向相反的温度梯度,以免降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

恒率干燥阶段,为加速蒸发,在保证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不超过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的原则下,允许尽可能提高空气温度。

降率干燥阶段,应设法降低表面蒸发速率,使它能和逐步降低了的内部水分扩散率一致,以免食品表面过度受热,导致不良后果。

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水分加以选用。

9、导湿性和导湿温性的概念。

水分扩散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即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导湿性。

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液态和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称导湿温性。

第三章食品的低温保藏

1、冻藏和冷藏的概念。

冷藏是低温保藏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常见的食品保藏方法。它是预冷后的食品在稍高于冰点温度(0℃)中进行贮藏的方法,冷藏温度一般为-2~15℃,而4~8℃则为常用的冷藏温度。

冻藏就是采用缓冻和速冻的方法先将食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常用的贮藏温度为-12~-23℃,而以-18℃为最适宜。

2、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和食品内固有酶的活动常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自溶就是酶活动下出现的组织或细胞解体的一种现象。食品冷冻保藏的原理就是利用低温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活动来保藏食品。

3、低温对酶的影响。

酶是催化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对温度很敏感,一般都有最适宜温度。高温时酶变性失活。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降低酶的活性,酶在低温条件下并不会变性失活。

4、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

1、温度的高低,低温条件下有部分适应低温的微生物和嗜冷菌逐渐增长,只有不适应的微生物逐渐死亡;

2、降温速度,食品冻结前,降温愈速,微生物的死亡率也愈大,但是速冻不会导致微生物大量死亡;

3、结合水分和过冷状态,当微生物含有大量结合水分时,介质极易进入过冷状态,不再形成冰晶体,不对微生物细胞造成损伤;

4、介质,高水分和低pH的介质会加速微生物的死亡,而糖、盐、蛋白质、胶体、脂肪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

5、贮期,低温贮藏时微生物数一般总是随贮存期的增加而有所减少;

6、交替冻结和解冻,理论上交替冻结和解冻将加速生物的死亡,实际上效果并不显著。

5、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酶活动下物质代谢的结果。温度下降,酶的活性将随之下降,使得物质代谢过程中各种生化反应迟缓,因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逐渐减慢。

(2)、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总是相互协调一致。但是各种生化反应的

温度系数Q10各不相同,因而降温时这些反应将按各自的温度系数(即倍数)减慢,破坏了各种反应原来的协调一致性,影响了微生物的生活机能。

(3)、温度下降时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粘度增加,胶体吸水性下降,蛋白质分散度改变,并且最后还导致了不可逆性蛋白质凝固,从而破坏了生物体物质代谢的正常运行,对细胞造成了严重损害。

(4)、冷却时介质中冰晶体的形成就会促使细胞内原生质或胶体脱水。胶体内溶质浓度的增加常会促使蛋白质变性。

(5)、同时冰晶体的形成还会使细胞遭受机械性破坏。

6、冷藏的常用温度。

冷藏温度一般为-2~15℃,而4~8℃则为常用的冷藏温度。

7、食品冷却方法及其优缺点。

(1)、接触式冰块冷却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简易的冷却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冷却法。利用冰块融化吸收热量使接触食品降温的方法。

(2)、空气冷却法,降温后的冷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流经食品时吸取其热量,促使其降温的方法称为空气冷却法。在食品无包装的情况下,因为存在干耗问题,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当尽可能高。风速一般1.5~5.0m/s,一般风速也不大于2-3米/秒。

(3)、水冷法,冷水冷却是通过低温水将需要冷却的食品冷却到指定温度的方法。冷水冷却是通过低温水将需要冷却的食品冷却到指定温度的方法。盐水常作为冷却介质来冷却鱼类。冷水冷却比空气冷却有一些重要的优点。分别是避免干耗;冷却速度快得多;需要的空间减少;对于某些产品,成品质量较好。缺点是大多数产品不允许用冷水冷却,因为外观会受到损害,同时冷却以后难以储藏。

(4)、真空冷却法,将食品置于容器中,并迅速抽空至容器内压力下降到和食品温度相当的蒸汽压时,食品中水分开始迅速蒸发。压力继续下降时,水分可以继续蒸发直至食品温度降到0℃时为止。真空冷却法优点是每千克食品为获得预期冷却效果蒸发掉的水量很少,而且对食品的危害或脱水的影响并不大。缺点是需要高价的大型设备、特种建筑和堆货场地,因此投资大,操作成本高。

8、影响冷藏食品冷藏效果的因素(包括新鲜和加工食品)。

影响新鲜制品冷藏效果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食品原料的种类、生长环境;制品收获后的状况(比如是否受到机械损伤或微生物污染、成熟度如何等);运输、储藏及零售时的温度、湿度状况;冷却方法。

影响加工制品冷藏效果的因素包括:

制品种类;加工时微生物去除的程度及酶失活的程度;加工及包装时的卫生控制状况;包装的阻隔能力;运输、储藏及零售时的温度状况;冷却方法。

9、冷藏工艺条件有哪些?如何影响冷藏加工的?

食品冷藏工艺条件有贮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有无包装而异。

贮藏温度,贮藏温度是冷藏工艺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仅指冷库内的空气温度,更重要的是指食品温度。食品的贮藏期是贮藏温度的函数。在保证食品不致于冻结的情况下,贮温越接近冻结温度贮藏期越长,有时在较低的贮藏温度中作短暂的贮藏仍有可能,并不一定受到损伤。冷藏室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任何温度变化都有可能对食品造成不良后果。

空气相对湿度

10、食品冷藏时的变化(这个题目很大,需要仔细回答)。

食品在冷却冷藏时,由于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及加工制品的性质不同,组成成分不同,所以发生的变化也不一样。其变化程度与冷却方法、冷却温度、食品的种类、成分等都有关。所有变化除了肉类在冷却储藏过程中的成熟作用外,其他均会使食品的品质下降。(1)水分蒸发食品在冷却时,不仅食品的温度下降,而且食品中所含汁液的浓度增加,表面水分蒸发,出现干燥现象。当食品中的水分减少后,不但造成重量损失(俗称干耗),而且使水果、蔬菜类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

(2)冷害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冷害有各种现象,最明显的症状是在表皮出现软化斑点和心部变色,像鸭梨的黑心病,马铃薯的发甜现象都是低温伤害。

(3)生化作用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是有生命的活体。为了运输和贮存的便利,一般在收获时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收获后还有个后熟过程。在冷却贮藏过程中,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后熟作用仍能继续进行,体内所含的成分也不断发生变化。肉类宰后主要发生的是成熟作用。

(4)脂类的变化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会发生水解,脂肪酸会氧化、聚合等复杂的变化,同时使食品的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败、发粘等现象。这种变化进行得非常严重时,就被人们称之为“油烧”。

(5)淀粉老化普通的淀粉大致由20%直链淀粉和80%支链淀粉构成,这两种成分形成微小的结晶,这种结晶的淀粉叫β-淀粉。它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这种作用叫糊化作用。糊化作用实质上是把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开,水分子与淀粉形成氢键,形成胶体溶液。糊化的淀粉又称为α-淀粉。食品中的淀粉中以α-淀粉的形式存在。但是在接近0℃的低温范围中,糊化了的α-淀粉分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迅速出现了淀粉的β化,这就是淀粉的老化。老化的淀粉不易为淀粉酶作用,所以也不易被人消化吸收。淀粉老化作用最适水分含量20~60%,淀粉老化作用最适温度是2~4℃。

(6)微生物增殖水果、蔬菜;肉类;鱼类。

(7)冷藏过程中不良变化的控制采用气调储藏可以大幅度减小冷藏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1、冷害的概念。

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12、气调贮藏的概念、条件、方法。

气调贮藏,指人工调节储藏环境中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比例,以减缓新鲜制品的生理作用及生化反应的速度(比如呼吸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气调贮藏的湿度,一般采用比普通冷藏更高的相对湿度(90-95%),这可以延缓新鲜制品的皱缩并降低重量损失。

气调保鲜贮藏分为包括人工控制和自然调节两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保鲜措施。传统贮藏过程中,果蔬采摘后仍将继续呼吸渐趋成熟,最后腐败以至组织软化腐烂。气调贮藏条件,降低贮藏温度,减少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延缓呼吸作用和生理变化;空气含量,O2:21%,CO2:0.03%;不同水果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要求不同,应按各自临界含氧量进行控制。例如:苹果:3 ℃,85~90%相对湿度,CO2:2~5%,O2:3%效果最佳。

13、影响冻制食品最后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冻制用原料的成分和性质;冻制用原料的严格选用、处理和加工;冻结方法;贮藏情况。

14、速冻的定义,速冻与缓冻的优缺点。

速冻食品的质量总是高于缓冻食品。速冻的主要优点,形成的冰晶体颗粒小,对细胞的破坏性也比较小;冻结时间越短,允许盐分扩散和分离出,水分形成纯冰的时间也随之缩短;将食品温度迅速降低到微生物生长活动温度以下,就能及时阻止冻结时食品分解;另外迅速冻结时,浓缩的溶质和食品组织、胶体以及各种成分相互接触的时间也显著缩短,因而浓缩的危害性也随之下降。缓冻的缺点,缓冻的食品中形成的冰晶体较大,并且由于细胞破裂,部分食品组织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缓冻不利于保持食品品质。

15、影响冻结速度的因素。

(1)食品成分的影响

糖、盐、蛋白质、脂肪等具有不同的导热性,如其他条件不变,导热性愈强,冻结速度愈快;食品的结构不同同样可能对冻结速度产生影响;对呈一定结构状态的食品如分割肉,其导热率同样不一定相同,这取决于设备的制冷表面和肉块相互接触时它和脂肪层及肌肉层定向排列相互处于平行或垂直的方向。

(2)非食品成分的影响

非食品成分如传热介质、食品厚度、放热系数(空气流速、搅拌)以及食品和冷却介质密切接触程度将对食品冻结速度产生影响。传热介质和食品间温差愈大,冻结速度愈快;空气或制冷剂循环的速度愉快,冻结速度愈快;冻结过程中食品厚度对冻结速度的影响也较为重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食品厚度的不同,放热系数或空气流速对冻结速度的影响也将不同。食品与制冷剂间温差愈大,包装和块片状食品厚度愈薄,冷空气或制冷剂循环加速,食品和冷却介质间紧密接触程度愈高,以及制冷剂制冷效应或吸热力愈大,则冻结速度愈迅速。

16、最大冰晶体形成带的概念。

大多数冰晶体都是在-1~-4℃(-1~-5℃)间形成,这个温度区间称为最高冰晶体形成阶段

17、冻结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冻结食品会发生食品组织瓦解、质地改变、乳状液被破坏、蛋白质变性等,因此,合理控制冻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是保证冻制食品品质的重要条件。

(1)冻结对食品容积的影响

液态食品如牛奶冻结时,它的容积就会膨胀。因液体和冰块都无甚压缩性,瓶装牛奶冻结时常会出现跳盖或玻瓶爆裂的现象。为此,用硬质容器装食品时必须为冻结时容积的增长留有余地。

(2)冻结对溶液内溶质重新分布的影响

冻结速度越快分布越均匀,冻结溶液内的溶质将按几何形态重新分布。

(3)浓缩的危害性

极易出现色泽、质地和其他性质方面的变质现象;溶质结晶或沉淀,出现沙粒感;高浓

度溶液中仍有溶质未析出,蛋白质会因盐析而变性;溶质属酸性时,pH值下降到蛋白质的等电点,导致蛋白质凝固;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处于平衡,浓度增加或沉淀会干扰这种平衡;水形成冰晶体,溶液中气体浓度增加,导致气体过饱和而被排出;溶质增加会引起邻近组织脱水。

(4)冰晶体对食品的危害性

冻结速度越慢,水重新分布越显著。细胞内大量的水分向细胞间隙外逸,细胞内的浓度增加。细胞间隙内的冰晶体颗粒就会越长越大,破坏了食品组织,失去复原性。冰晶体越粗大,细胞组织越易受损伤,甚至被锐利的冰晶体戳破。

(5)干耗

食品在冷却、冻结、冻藏过程中都会产生干耗,且因冻藏时间过长,干耗问题更为突出。冻结食品的干耗主要是由于食品表面的冰结晶升华而造成的。

(6)变色

(7)液汁损失

18、食品冻结有哪些方法?

(1)缓冻方法

食品放在绝热的低温室内(室温一般为-18~-40℃,常用温度为-23~-29℃),并在静态的空气中进行冻结的方法就是缓冻方法。

(2)速冻方法

a、鼓风冻结,鼓风冻结法实际上就是空气冻结法,它主要是利用低温和空气高速流动,促使食品快速散热,以达到迅速冻结的要求。

b、间接接触冻结法,用制冷剂或低温介质(如盐水)冷却的金属板和食品密切接触下使食品密切接触下使食品冻结的方法称为间接接触冻结法。

c、直接接触冻结方法,散装或包装食品和低温介质或超低温制冷剂直接接触下进行冻结的方法,称为直接接触冻结法。一般食品可浸入液态介质内进行冻结。现在,也有在喷成雾态或喷淋的介质中冻结食品。

19、冻结食品解冻有哪些方法?

(1)从提供热量的方法来看,冻制食品解冻方法有下列两种:

a、预先加热到较高温度的外界介质向食品表面传递热量,而后热量再从食品表面逐渐向食品中心传递。

b、高频或微波场中食品内部各部位上同时受热。

(2)从外界介质和食品热交换方式来看,食品解冻方法可列为下述几种:

a、空气解冻法,又分0~4℃空气中的缓慢解冻法,15~20℃空气中的迅速解冻法以及25~40℃空气蒸汽介质解冻法。。

b、水或盐水解冻法,用4~20℃水或盐水介质浸没式或喷淋式解冻法。

c、在冰块中的解冻法。

d、在加热金属面上的解冻方法。

20、影响解冻的因素有哪些?

(1)缓慢冻结的食品经过长期冻藏后,在解冻时就会有大量的水分析出;

(2)冻藏温度对解冻肉汁损耗量也有影响;

(3)动物组织宰后的成熟度(pH)在解冻时对汁液流失有很大影响;

(4)解冻速度对肉汁损失也有影响。

第四章食品的热加工与罐藏

1、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

罐头的酸性和低酸性食品以pH4.6分界线。

罐头食品的这种分类主要取决于肉毒杆菌的生长习性。罐头内缺氧对其生长和产毒较适宜,pH值低于4.6肉毒杆菌生长受抑制,只有在pH大于4.6的食品中才能生长并有害于人体健康。肉毒杆菌能生长最低pH值为两类食品分界的标准线。

2、罐头食品主要有哪些腐败变质现象?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哪些?

罐头食品贮运中常出现胀罐、平盖酸坏、黑变和发霉等腐败变质现象。此外有中毒事故。(1)胀罐,现象是隐胀,轻胀,硬胀。非细菌性胀罐,a、假胀:食品装量过多,罐内真空度不够,杀菌后会出现;b、氢胀:罐内食品酸度高,罐内壁腐蚀,锡、铁溶解并产生氢气,常在贮藏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细菌性胀罐,杀菌不足残留下来;罐头裂漏从外部入侵微生物。(2)平盖酸坏,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下降0.1~0.3,导致平盖酸坏的微生物称平酸菌,大多为兼性厌氧菌,平酸菌常因受酸的抑制而自然消失,即使采用分离培养也未必能分离出来。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糖、面粉及香辛料是常见的平酸菌污染源。

(3)黑变或硫臭腐败,在细菌活动下,含硫蛋白质分解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与罐内壁铁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硫化物,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以致食品发黑并呈臭味的现象称黑变或硫臭腐败。原因是致黑梭状芽孢杆菌的作用,杀菌严重不足。这种腐败变质罐头外观正常,有时会出现隐胀或轻胀。

(4)发霉,罐头内食品面层上出现霉菌生长的现象称发霉。一般不常见。只有在容器裂漏或罐内真空度过低时才有可能在低水分及高浓度糖分的食品表面生长。

(5)产毒,如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耐热性看,只有肉毒杆菌耐热性较强,其余均不耐热。因此,为避免中毒,食品杀菌时必须以肉毒杆菌作为杀菌对象考虑。

2、影响微生物耐热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1)菌种与菌株。不同菌种的耐热性不同,有耐热和不耐热之分。同一菌种的菌株不同,耐热性也不同。正处于生长繁殖的细菌耐热性比其芽孢弱。各种芽孢中,嗜热菌芽孢耐热性最强,厌氧菌芽孢次之,需氧菌芽孢最弱。同种芽孢耐热性也因热处理前菌龄、培育条件、贮存环境的不同而异。

(2)热处理前细菌芽孢的培育和经历。生物有抵御周围环境的本能。食品污染前腐败菌及其芽孢所处的生长环境对其耐热性有影响;在含磷酸或镁培养基中生长的芽孢有较强耐热性;在含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环境中培养芽孢的耐热性很强;高温培养比低温培养形成芽孢耐热性强;菌龄与贮藏期也有一定影响。

(3)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a、酸度。大多芽孢杆菌在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低于5细菌芽孢不耐热,耐热性强弱受其它因素控制;芽孢耐热性减少程度随酸种类而异,顺序:乳酸,柠檬酸,醋酸;加工蔬菜和汤类常加酸,提高内容物酸度,降低杀菌温度和时间,保存食品品质和风味。b、糖。高浓度糖液对受热处理细菌芽孢有保护作用。原因是高浓度糖液导致细菌细胞中原生质脱水,影响蛋白质凝固速度,增强芽孢耐热性。c、盐的影响。通常食盐的浓度在4%以下时,对芽孢的耐热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8%以上浓度时,可削弱其耐热性。这种削弱和保护程度常随腐败菌种类而异。c、食品中其它成分的影响。

苛性钠,碳酸钠或磷酸钠对芽孢有一定的杀菌力,在含有一定量芽孢的实验溶液中,加入苛性钠,碳酸钠或磷酸钠时,杀死芽孢所需的时间可大为缩短。淀粉对芽孢没有直接影响。蛋白质如明胶、血清等能增强芽孢的耐热性。脂肪和油能增强细菌芽孢耐热性的作用。如果食品中加入少量的杀菌剂和抑制剂也能大大减弱芽孢的耐热性。香料中的芳香油,芥末,丁香,洋葱,胡椒,大蒜有防腐性能,均能明显减弱芽孢的耐热性。

(4)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温度越高,杀死一定量腐败菌芽孢所需要时间越短。提高温度会加速蛋白质凝固,降低微生物的耐热性。

(5)原始活菌数。腐败菌或芽孢全部死亡所需要时间随原始菌数而异,原始菌数越多,全部死亡所需要时间越长。因此罐头食品杀菌前被污染的菌数和杀菌效果有直接关系。

3、D值、Z值、F值的概念?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三者如何互相计算?

D值的定义,是指在一定处理环境和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时间(min)。Z值的定义,是指直线横过一个对数循环时间所需要改变的温度数(℃)。也就是Z值为热力致死时间按1/10或10倍变化时相应的加热温度变化(℃)。F值的定义就是在121.1℃温度条件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F值与原始菌数是相关的。

第五章食品辐射保藏

1、辐射有哪些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

一、辐射化学效应

电离辐射使食品产生各种粒子、离子和质子的基本。过程有两个:初级辐射,使物质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或分子碎片。次级辐射,使初级辐射的产物相互作用,生成与原始物质不同的化合物。初级辐射一般无特殊条件,而次级辐射与温度等其它条件有关。氧气、水、氨基酸与蛋白质、酶、糖类、脂类和维生素。

二、食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生物学效应指辐射对生物体如微生物、病毒、昆虫、寄生虫、植物等的影响。这些影响是由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造成的。对某些物质的辐射效应可分直接和间接的,有机体含水分而产生间接效应是辐射反应重要部分,在干燥和冷冻组织中很少有这种间接效应。辐射不会产生特殊毒素,但某些机体组织中有时发现带有毒性的不正常的代谢产物。辐射对活体组织的损伤主要是有关代谢反应,视其机体组织受辐射损伤后的恢复能力而异,还取决所用辐射总剂量的大小。

2、辐射保藏食品的原理(从辐射效应对微生物、酶、病虫害、果蔬等影响角度回答)。

食品辐射保藏就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新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粮食、水果、蔬菜、调味料、饲料以及其他加工产品进行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后熟等处理。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的损失,使它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发芽、不腐败变质,不发生食品品质和风味的变化,由此可以增加食品的供应量,延长食品的保藏期。

(1)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

a、病毒,病毒是最小的生活实体,它没有呼吸,是以食品和酶为寄主。辐射可以抑制病毒的活动,但是不同的病毒需要的剂量不相同。有些病毒需要很高剂量的辐射才能抑制活动。但是用过高剂量时对新鲜食品的质量有影响。若采用加热与辐射并举的办法,可以降低剂量达到使病毒抑制活动的目的。

b、细菌,辐射的直接或间接效应是能够破坏微生物,所涉及的条件包括辐射剂量的大小、菌种及其菌株、菌数及其浓度、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培养基的物理状态,以及食品辐射后的贮藏条件等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同样辐射也不能去除已经产生的微生物毒素。

c、酵母和霉菌,酵母与霉菌对辐射的敏感性与无芽孢细菌相同。霉菌会造成新鲜果蔬的大量腐败,用200Kard左右的辐射剂量即可抑制其发展。酵母可使果汁及水果制品腐败,可用热处理与低剂量辐射结合的办法杀灭。

(2)辐射对病虫害的影响

a、昆虫,采用辐射杀灭昆虫非常有效,特别是粮食中的害虫的消灭起着保粮的作用。昆虫的细胞对辐射相当敏感,特别是幼虫的细胞。低剂量辐射会造成遗传紊乱如雄性不育等。用稍高剂量即可将昆虫杀死。

b、猪旋毛虫不育剂量为12Kard,抑制其生长约需20~30Kard,致死剂量为750Kard。牛肉绦虫致死剂量为300~500Kard。

(3)对果蔬的影响

食品类的植物中主要为水果和蔬菜。

a、水果,对有呼吸转换期的水果,在其呼吸率达最小值时是辐射处理的关键时刻,在此时辐射能抑制其后熟期,主要是能改变体内乙烯的生产率从而影响其生理活动。辐射还会导致水果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b、蔬菜,辐射可以改变蔬菜的呼吸率,防止老化,改变化学成分。

3、辐射的诱惑放射性概念

一种元素若在电离辐射的照射下,辐射能量将传递给元素中的一些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激发反应,引起这些原子核的不稳定,由此而发射出中子并产生γ-辐射,这种电离辐射使物质产生放射性(由电离辐射诱发)被称为诱惑放射性。诱惑放射性的可能性取决于被辐射物质的性质以及所使用的射线能量,若射线能量很高,超过某元素的核反应能阈,则该元素会产生放射性。

第六章食品腌渍和烟熏保藏

1、腌制速度的影响因素(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

腌制速度取决于渗透压

渗透压和温度及浓度成正比

为加速腌制过程,应尽可能在高温和高浓度溶液条件下进行

但盐腌若用高温,则原料在尚未腌透前常已出现腐败迹象,因此腌盐时以采用低温(低于10℃)为宜,有时温度可低达2~4℃左右

2、腌渍保藏原理。

食品腌渍中,盐、糖或酸味剂等原辅料形成溶液后,扩散渗透进入食品组织内,溶质增加,降低食品组织内的水分活度,提高其渗透压,这种渗透压的影响,抑制微生物活动和生长,起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保藏目的。因此,渗透扩散和渗透理论成为食品腌渍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3、腌制剂的作用。

4、腌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5、腌制方法。

6、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7、食品发酵保藏的原理

8、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9、烟熏保藏的基本原理

10、熏烟的组成及其作用

11、熏烟发生的条件

第七章食品的化学保藏

食品保藏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专业术语解释 1.食品品质: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 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 反应→降低糖的消化性,减少维生素C含量,但是也有一些呈味成分产生→赋予 食品以或优或劣的风味。 3.酶促褐变:酶促褐变主要是在酚类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酶 的作用下发生某些成分的氧化反应,造成氧化物的积累而变色。 4.淀粉老化:糊化后的淀粉称为α-淀粉。α-淀粉在贮藏中会发生老化现象,也 就是,α-淀粉中相邻分子的氢键结合,形成微晶结构→降低食品的口可性,也降 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5.脂肪酸败:分为自动氧化酸败和酶解酸败。脂肪酸链中不饱和键被空气中的氧 所氧化,产生小分子的游离脂肪酸→令人不快的气味。使脂肪失去营养,而且也产生 毒性。 6.Vant Hoff (范特荷夫)定律:反应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率增 加2-4倍。 二、思考题 1.简述食品品质的概念、以及食品的品质因素。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①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维持生命活动)、感官品质(嗜好)、卫生品质(安全);②附加品质:可贮藏、携带方便、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保健食品(功能)、旅游食品(功能)、体育饮料(功能)等;包装装

潢、环保材料等。 2.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①新鲜度下降; 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淀粉老化; ④脂肪酸败; ⑤维生素降解。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水分、营养成分、色素、香气等);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 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是食品品质变化的速度和影响变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温度影响着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E越大,Q10越大,降低环境温度能减慢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的适度,并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的保持使用品质。 5.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①抑制食品生命活动:冷冻、高压渗透、烟熏;②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气调保藏;③无菌原理:热处理、辐射、过滤杀灭腐败微生物;④微生物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产物建立起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第二章食品低温保藏 一、专业术语解释 1. 初始冻结点:一定压力下物质由液态转向固态的温度点。 2. 冻结点下降现象:溶液中溶质和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较纯水低,也使得溶液的冻结点低于纯水的冻结点。

食品保藏学重点

1.食品变质因素: 微生物污染、酶促生化反应、非酶化学反 应。 2.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 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3.与食品变质有关的酶类: 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果胶 酶、氧化酶等 4.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⑴多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氧化, 引起褐色聚合物的形成。⑵果胶酶促使果蔬植物中的果胶物质分解,使组织软化。⑶脂肪氧化酶催化脂肪氧化,导致食品产生异味。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抗坏血酸氧化,导致营养素的损失 5.非酶褐变定义:在食品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常发生与酶无关 的褐变作用,称为非酶褐 6.非酶褐变的机制:羰氨反应褐变作用,焦糖化褐变作用, 抗坏血酸氧化褐变作用7.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与保藏技术的四大类:⑴无生机原理: 无菌原理[加热、辐射、过滤、罐头保藏方法、乳类的高温瞬时灭菌处理、密封等工艺过程] ⑵假死原理: 抑制微生物和酶活性[冷冻、高渗透压、烟熏、糖渍、干制及使用添加剂] ⑶不完全生机原理: 发酵原理[乳酸发酵、腌渍保藏方法、应用防腐剂保藏方法] ⑷完全生机原理: 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低温保藏方法、果蔬的气调保藏和冷藏] 8.干制品品质的评价指标: 复水性、复原性、复水比[R复]、 干燥比[R干]、复重系数[K复] 9.复水性:指干制品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 10.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其组织结构、外观品质 和内在质量恢复到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11.复水比[R复]:干制品复水后的沥干重[G复]与干制品复水 前的重量[G干]之比 12. 13.干燥比[R干]:干制品的干前重量与干后重量之比 % ) =( 干 原 干 100 /? G G R % ) =( 干 复 复 100 /? G G R

食品保藏知识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果胶物质为水果中普遍存在の高分子化合物,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三种不同形态存 在于果蔬组织中。 2.冷藏过程中主要控制の工艺条件包括冷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の流速等。 3.食品干燥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中水分蒸发の过程。 4.目前在工业上应用较成功の膜浓缩主要有以压力为推动力の反渗透和超滤,以及以电力为推动力の电渗析。 5.食品の辐照装置包括辐射源、防护设备、输送系统、自动控制与安全系统. 6.中剂量辐照处理可以使食品中检测不出特定の无芽孢の致病菌,延长食品保质期及改善食品品质等目の,所使用の辐照剂量范围为1-10KGy。 7.在果蔬加工和保藏中,过氧化物酶是最耐热の酶类,常以它の钝化作为热处理对酶破坏 程度の指标。 8.静电除菌是利用静电引力吸附带电粒子而达到除菌除尘の目の。 9.表面硬化、干缩干裂、热塑性の出现和物料内多孔性の形成都是食品干燥中常见の物理变化。 10.人们常把在溶液中产生过饱和度の方式作为结晶方法和结晶工艺技术分类の依据,将结晶方法分成3种:冷却法结晶、蒸发法结晶、真空结晶法; 11.辐照是一种能量传输过程,根据对物质产生の效应,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食品辐照采用の是电离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和电子束辐射 12.在烟熏腌制品中,酚主要有四种作用:抗氧化作用、抑菌防腐作用、形成特有の熏香 味促进烟熏色泽の产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高压蒸汽杀菌:利用饱和水蒸汽作为加热介质,杀菌时罐头处于饱和蒸汽中,杀菌温度 高于100℃,用于低酸性食品の杀菌。由于杀菌时杀菌设备中の空气被排尽,有利于温度 保持一致。 2.食品の非热杀菌技术:是指采用非加热の方法杀灭食品中の致病菌和腐败菌,使食品达到特定无菌程度要求の杀菌技术。 3.介电常数:指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电常数。 4.冻结曲线:是描述冻结过程中食品物料の温度随时间变化の曲线。 5.食品冷藏:是在高于食品物料の冻结点の温度下进行保藏,其温度范围一般为15~-2℃,而4~8℃则为常用の冷藏温度。 6.水分活性(aw):为溶液の水蒸气分压(p)与同温度下溶剂(常以纯水)の饱和水蒸气分压(p0)の比值。

食品安全保藏学

第一部分 1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关系 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不是由含水量决定的,而是由水分活度决定的 不同的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时对水分活度的要求不同 ●细菌对低水分活度最敏感 ●酵母次之 ●霉菌的敏感性最差 各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 Aw>0.91 ,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水分活度< 0.91 ,就可以抑制一般细菌的生长 当在食品原料中加入食盐、糖后,水分活度下降,一般细菌不能生长,嗜盐菌却能生长 Aw <0.90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酵母和霉菌引起的 食品中重要中霉菌生长的最低水分活度在 0.86 - 0.97,真空包装的水产和畜产加工制品,流通标准规定Aw<0.94 2.食品的形态 液态食品 ●液态食品泛指一切宏观上能流动的食品 分类 真溶液 ●原子、原子团或小分子物质为分散介质的溶液食品 ●清凉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 胶体溶液 ●以高分子物质为分散相的液体 ●脱脂牛乳、豆奶 乳胶体 ●由比较大的脂肪球在水中分散的液体 ●牛乳、稀奶油等 ● 固态食品 半固态态食品 ●固态和半固态食品主要包括凝胶状食品、凝脂状食品、细胞状食 品、纤维状食品和多孔状食品等。 3.食品的失重原因 ●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 ●也有一部分是因呼吸消耗而造成,但所占比例较小 ●苹果在 3.0 ℃时,每周由于呼吸引起的失重约为自重的

0.05 % ,而由于蒸发引起的失重约为自重的 0.5 % 影响干耗的因素 1.内在因素影响 食品的种类、品种 食品表面积与重量比值 成熟度 保护层、表皮组织 成分 原生质中亲水胶体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食品水果、蔬菜冷藏时,因表皮成分、厚度及内部组织结构不同,水分蒸发存在着差 异 龙须菜、蘑菇、叶菜类等在冷藏中,水分蒸发作用较强 桃、李、无花果、番茄、甜瓜、萝卜等在冷藏中水分蒸发次之 苹果、柑橘类、柿、梨、马铃薯、洋葱等在冷藏中水分蒸发较小 未成熟的果实要比成熟的果实水分蒸发量大 肉类水分蒸发量 肉的种类、单位质量表面积的大小、表面形状、脂肪含量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贮藏中可以调节的环境因素 ●空气湿度、温度、空气流速等 1)空气湿度(RH) 空气湿度是影响食品水分蒸发的直接因素 ●相对湿度越大,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越慢。 不同性质的食况,在贮藏过程中所要求的相对湿度不同 ●叶菜、幼嫩黄瓜等组织较脆嫩的蔬菜,相对湿度需要 90%- 95 % 或更高 ●多数果品或蔬菜要求相对湿度为85%- 90% ; ●鳞茎、块茎等休眠器官相对湿度一般要小于70% 高的相对湿度会打破休眠,引起腐烂表 (2)温度 贮藏温度升高时,食品表面水分子运动加快,蒸发加快,干耗增大 绝对湿度相同时,温度上升,饱和湿度增加,相对湿度下降,蒸发加快 同一相对湿度而温度不同的贮藏室中,温度高的饱和湿度大,达到饱和状态时所需的水蒸气更多,水分蒸发更快些,干耗也多 食品在冷藏中的水分蒸发或冻藏过程中冰晶升华都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供给的热量越多,则干耗速度越快 通常,冷藏或冻藏温度越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干耗也越小 (3)风速 空气流速的增大使干耗增加 ●促使贮藏室内壁、冷却设备和食品之间的湿热交换,加快食品水 分的蒸发 空气流速对干耗的影响会因食品种类而有所差异 虽然风会带走食品的水分,加快蒸发速度,但室内也必须适当通风,以排除不良气体

食品保藏学重点试题

最低水分活度;任何一种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生长的水分活度范围,这个范围的下限称为最低水分活度,即当水分活度低于这个极限值时,该种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代谢和繁殖,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在食品储藏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控制水分活度,就能抑制或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一般为0.70-0.75作为微生物生长的下限。 导湿性;水从高水分向低水分扩散,从内部向表面迁移,水分迁移的现象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促使水分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 食品抗氧化剂;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物质称为食品抗氧剂。 增效剂;本身无生物活性,但与某种药剂混用是能大幅度提高药剂的毒力和药效之助剂。 脱氧剂;又叫吸氧剂、除氧剂、去氧剂,能在常温下与包装容器内的游离氧和溶解氧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并将密封容器内的氧气吸收掉,使食品处在无氧状态下储藏而久不变质。 呼吸强度:每小时每千克鲜重的果蔬放CO2或吸收O2的量,单位是mg(ml)/(kg.h)。呼吸强度大,说明呼吸旺盛,组织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快,加速其成熟衰老,产品寿命短,储藏期就短。 O2的临界浓度:鲜活食品的呼吸作用随空气中O2含量下降而下降,释放出的CO2也随之减少,当CO2释放量降到一个最低点后又会增加起来,这是因为发生了缺o2呼吸的结果。当CO2释放量达到最低点时,空气中O2的浓度 自然呼吸降氧法:普通气调冷藏,即MA储藏,指的是靠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来降低O2的含量和增加CO2的浓度。 快速降氧法:即CA储藏,指的是在气调储藏期间,选用的调节气体的浓度一直保持恒定的管理,该法是用机械在库外制取所需的人工气体后送入冷藏库内,又称“人工降氧法”。他有两种形式:机械冲洗式气调冷藏,机械循环式气调冷藏。 同位素:一种元素的原子中其中子数(N)并不完全相同,若原子具有同一质子数(z),而中子数(N)不同就称此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不稳定同位素衰变过程中伴有各种辐射线的产生,这些不稳定同位素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或称之为放射性核素。一般可以放射a,β+,β=,r射线。 1、影响食品稳定的主要因素 影响食品保存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食品的抗病能力、食品的加工方法与有效性以及食品的包装类型和方式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等因素。 2、简述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导致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食物中所含酶的作用,化学成成以及降解和脱水。 3、说明镀锡薄钢板的结构。 五层构造:钢基;合金层;锡层;氧化膜;油膜; 4、简述二重卷边的结构。 (1)结构分为五层板材;盖钩3层;身钩2层;(2)四要素:圆边后的罐盖;具有翻边的罐身;盖钩内的胶膜;具有卷边性能的封罐机;(3)结构对于容器有良好的封口作用,完善的致密性能,从而保证罐头食品的罐藏效果。 5、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 酸性食品:PH<4.6常压杀菌,即杀菌温度不超过100℃。 低酸性食品:PH≥4.6 高温高压杀菌,即杀菌温度超过100℃; 原因: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孢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食品的酸度与微生物的耐热性这一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酸度高的食品与酸度低的食品相比杀菌温度可低一些,杀菌时间短一些。 6、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食品在杀菌钱的污染情况a.污染微生物的种类b.污染微生物的数量 2.食品的酸度(pH值)绝大多数微生物,在pH值中兴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值升高或降低都可以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讲解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 开课系部:粮油食品与轻工工程系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 课程编号:0913113 课程负责人:王莉 编制日期:2015年7月13日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性质 《食品保藏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食品保藏技术是为食品加工、食品物流及营销过程服务的,是进行食品加工、食品物流及营销的理论和技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食品保藏基本原理、食品低温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干制保藏技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技术、以及食品化学保藏、生物保藏技术,达到对所学课程综合应用的目的,起到由学生向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过渡的桥梁作用。所以,本课程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工程思想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

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 1.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岗位需求定内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将《食品保藏技术》作为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进行建设,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建设思想,在课程体系架构中,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环节,删减理论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强化应用性。 2.依据企业生产设定主要实践项目,经过对生产现场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削减了课程中高深难懂的数学推导等理论教学内容,重点阐述粮油食品保藏基本原理、食品低温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干制保藏技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技术,以及食品化学保藏、生物保藏技术等内容。对食品保藏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适当删减、重点讲授技术应用。对食品保藏设备的结构部分,采用多媒体和在实训现场对照设备实物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重实践,采用“阶梯式”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为期2周的食品保藏技术综合实训,目的是进一步掌握食品保藏技术及常用的食品保藏设备的使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考核,其中又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考核主要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与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较大比重,尤其强调实践能力占较大比重。

食品保藏方法

食品保藏技术结课论文 辐射保藏食品的发展与前景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5 姓名:鲍鑫 2016.1.9 关键词:辐射保藏发展历程食品安全应用方面 食品辐射保藏就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新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粮食、水果、蔬菜、调味料、饲料以及其他加工产品进行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后熟等处理。辐射保藏技术作为一门新的技术,比现有保藏技术更优越性的一面。是继传统的物理、化学保藏之后又一发展较快的食品保藏新技术和新方法。 辐射现象是1895年发现的,但直到1921年才有人用X射线杀死肉类中的致病菌而获得专利。食品辐照消毒技术在20 世纪20 年代X-射线发现后已有探索,美国于40 年代开始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958 年,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规的修正案,从法律上确定了电离辐射是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对全世界的食品辐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实际上,把电离辐射归类为食品添加剂是不正确的,因为食品辐照并没在食品中加入任何物质,而是引起食品发生某种化学变化;烘烤、油炸、装罐、微波、辐照、冷冻干燥等都能引起这些变化,应归类为加工过程。随后各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对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研究,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曾多次召开国际辐照食品科学讨论会,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讨论。 其后在1976 年,由各国食品专家在国际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上确认食品辐照不同于化学加工,不属于添加剂范畴,第一次无条件地批准了鸡肉、番木瓜、马铃薯、草莓和小麦等5 种辐照食品;同时还暂定批准了辐照稻米、鱼和洋葱供人食用。接着又批准了香料、酶制剂和鲜猪肉3 种辐照食品。到了1980年,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确认“为贮存的目的,任何食物受到10 kGy以下的辐照……不再需要进行毒物学方面的检测”。1983年,FAO与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正式颁发了《辐照食品通用法规》,为各国辐照食品卫生法规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世界上最早正式批准辐照食品供人食用的国家是前苏联(土豆抑制发芽,1958 年3 月),此后是加拿大、美国等。 1991 年,第一个商业食品辐照工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Tampa 开业。目前世界上已有38 个国家正式批准224 种辐照食品的标准。我国食品辐照的研究开始于1958 年,当时中科院同位素委员会组织粮食等部所属的12 个单位组成了粮食辐照保藏研究协作组,对稻谷的辐照杀虫、土豆的辐照抑制发芽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目前我国约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了鉴定,到1998 年国家已颁布批准了6大类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在28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 多个商业化规模的辐照装置,到2002 年底已达64 座。食品辐照规模不断扩大,1999 年的辐照量已达86万吨,2002年己超过100 万吨,位居世界首位;消费者对辐照食品接受性良好,我国食品辐照已步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消费者对辐照普遍存在恐惧心理,食品经辐照后,是否具有放射性或毒副作用,营养价值是否受到破坏?中国核工业第二研究院辐照研究所总工程师唐在民认为,人们对辐照食品心存疑虑,主要是把辐照同原子弹爆炸以及核电站泄漏后产生的放射性沾染联系在一起了,其实二者存在本质区别。他说,原子弹爆炸后,具有强烈放射性的核物质暴露在大气中,造成核污染。而辐照采用的是封闭放射源,放射性

食品安全保藏学期末试卷

《食品安全保藏》期末考试试卷(A)编号:JWC-JL-075 版号:D/0 命题老师朱晓燕审题人 班级姓名学号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50 13 15 22 100 得分 评卷 老师 第一部分:闭卷部分(30min)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表,每题1分,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通常将贮藏期较短食品的保藏称为() A、保鲜 B、贮藏 C、冻藏 D、储存 2、大米的“三低”储藏法不包括() A、低温 B、低湿 C、低氧 D、低药量 3、植物油脂储藏中的质量检查的项目不包括() A、气味 B、色泽 C、油脚 D、水分 4、腌制肉加工中添加的()具有发色、防腐的作用。 A、硝石 B、食盐 C、砂糖 D、苯甲酸钠 5、下列属于半成品食品的是() A、面包 B、罐头 C、茶叶 D、糖果 6、食糖按晶粒大小分为三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粗砂糖 B、中砂糖 C、细砂糖 D、幼砂糖 7、大米的储藏特性不包括() A、容易腐败 B、稳定性差 C、容易爆腰 D、容易陈化 8、食物腐败主要是由哪中微生物引起的()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病毒 9、胚胎发育蛋中胚胎发育程度最低的是() A、血坏蛋 B、热伤蛋 C、血圈蛋 D、血筋蛋 10、马铃薯发芽不能使用,是因为会产生() A、花青素 B、龙葵素 C、叶绿素 D、甜味素 11、放置一段时间的肉表面呈()色,是因为() A、紫红色,肌红蛋白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肌红蛋白 B、褐色,还原型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 C、鲜红色,肌红蛋白 D、紫红色,肌红蛋白没有与氧结合是还原型肌红蛋白 12、花椰菜贮藏中出现()是花椰菜衰老的象征。 A、花球褐变 B、松球 C、腐烂 D、花球出现黑点 13、下列不属于食品包装的功能的是() A、可产生商业利益 B、保护食品 C、方便贮运 D、促进销售 14、我国的第一大果品是()。 A、梨 B、苹果 C、柑橘 D、香蕉 15、下列关于茶叶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 A、陈化性 B、吸湿性 C、吸收异味性 D、还原性 16、牛乳被挤出后,必须很快冷却到()以下,并在此温度下保存。

食品保藏学复习题

食品保藏学复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IMF:(Intermediate moisture food)半干半湿食品(又称半湿润食品,中等水分含量食品):部分脱水而可溶性固形物浓度较高的食品。 复水比:复水是把脱水菜泡在水里,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之尽可能恢复到干制以前的状态。R复=G复/G干 湿度梯度:若用W绝表示等湿面湿含量或水分含量(1kg/kg干物质),则沿法线方向相距△n 的另一等湿面上的湿含量为W绝+△W绝,那么物体内水分梯度grad W绝则为: grad W绝=lim(△W绝/△n) W绝——物体内的湿含量,即每1kg干物质内水分含量(千克) △n——物料内等湿面间的垂直距离(米) 冷冻干燥:是利用冰晶升华的原理,将含水物料先行冻结,然后在高真空的环境下,使已冻结了的食品物料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冰态升华为水蒸气,从而使食品干燥的方法,所以又称为真空冷冻干燥或升华干燥。 恒率干燥阶段:物料水分呈直线下降,干燥速率稳定不变。 二、问答 1、什么是食品干藏?它有哪些优点? 答:干藏即使食品脱水干燥后进行贮藏。 优点:在室温下可长期保藏(作军备粮,随战争而兴衰);重量轻(如灯亮杏子制成罐头与干制品的重量比为7:1,而蔬菜更甚),容积小(节省包装、贮藏、运输费、便于携带等)2、简述干制过程中表面硬化形成的原因。 答:产生原因:V表蒸>>V内扩;具体:a、表面因高温而结膜;b、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留下粘性溶质于外表面,堵塞空洞;c、毛细管收缩或变形。 结果:干燥速率下降(干硬膜渗透性低),品质恶化 3、干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答:干燥分为(1)初期/物料加热阶段:提高空气的流速,温度,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加速蒸发。(2)恒率/速干燥阶段:降低空气的流速,温度,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减慢蒸发。(3)降率/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性质,属于物料内部水分移动控制阶段。小心控制条件。 4、试分析比较给湿系数、导湿系数和导湿温系数。 (1)给湿系数:物料的给湿系数主要取决于空气速度,也与蒸发表面积形状和大小,空气与环绕表面的条件及温度有关。潮湿物料表面的给湿系数可按 C=0.0229+0.017v进行计算,空气垂直流向液面时C值加倍。 (2)导湿系数:导湿系数为水分传递系数,它与物料水分,温度有关。导湿系数和绝对温度14次方成正比。 (3)导湿温系数:温度梯度为1°C/米时物料内部能建立的水分梯度。随物料水分增加而有所上升。 5、干燥过程中食品原料发生了哪些物理变化? 答:⑴物理变化。①干缩和干裂:快速干制:质地疏松,易吸水复原,品质好,费用大,易氧化;缓慢干制:质地紧密,费用少,复水慢;②表面硬化:a表面因高温而结膜;b内部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留下粘性溶质于外表面,堵塞孔洞;c毛细管收缩或变形。导致干燥

食品保藏学 (2)分析

第一章食品原料特性及影响保藏的主要因素 ?1、食品保藏原理有哪几类?各举1~2个例子。 食品保藏四大原理1,无生机原理2,假死原理3,不完全生机原理4,完全生机原理 2、简述油脂酸败的类型?自动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油脂酸败类型:水解型酸败酮型酸败自动氧化 (2)影响自动氧化的因素有: ①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不饱和度及双键位置。) ②温度(温度增高,氧化加快。温度也影响反应机理,常温下,氧化多发生在 与双键相邻的亚甲基上,而温度>50℃时,氧化多发生在双键上) ③光和射线(以紫外线影响最大,β及γ射线也能显著提高脂肪氧化酸败的敏 感性。) ④催化剂(重金属离子是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催化剂。Pb>Cu>Sn>Zn>Fe >Al>Ag) ⑤氧气(自动氧化的速度随氧分压增加而增大,增加到一定值时,氧化速度保 持不变。比表面积很大的食品氧化速度很快,几乎与氧分压无关。所以真空 或充N2包装对分散性很大的汤粉等含脂食品效用有限) ⑥水分活度(Aw很低或很高时,氧化发展快;在0.3-0.4之间时,氧化则慢。)?3、淀粉老化对食品质量有何影响?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如何?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 温度(高温下淀粉糊稳定,<60℃开始老化,至2-5℃老化速度加快,<0℃老化速度减慢,) 水分(<10%或过高老化速度慢;水分30-60%间最易老化。如面包(30~40%) 米饭(71%)馒头(44%)等食品冷凉后易老化。), PH值(pH=7.0左右时淀粉易老化,pH值>10或PH值<2时老化受到抑制。), 淀粉类型(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老化;同为直链淀粉,小分子较大分子易老化,分子过小时不易老化。) 4、蛋白质变性的类型?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1)蛋白质变质的类型:可逆变性,不可逆变性 (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化学因素(酸、碱、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等)、重金属盐类、脲、胍、表面活性剂等)和物理因素(温度、紫外线、超声波、高压、表面力、剧烈震荡、搅拌、研磨等)。 5、果胶的三种形态及其与果蔬质地变化的关系? ①原果胶(在未成熟果蔬组织中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不溶于水,形成较牢 固的细胞壁,使组织比较坚硬)②果胶(存在于植物细胞汁液中,易溶于水,细胞 间失去了黏结作用,因而形成松弛组织)③果胶酸(没有粘结能力,这时的果实会 变得绵软以至于水烂) 6、什么叫食品的变质?引发变质因素主要有哪些? (1)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常温下存放,由于附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及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低,时间加长,食品会腐败和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 (2)引发变质的因素:微生物、酶、化学反应、其它因素(物理因素) 7、食品中酶的主要来源?微生物分泌、食品原料自身具有 8、如何降低美拉德反应? ①控制食品转化糖的含量②降低温度③调节食品水分含量④调节pH值⑤降低

食品保藏文献综述

低温贮藏保鲜技术 摘要:本文叙述了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动植物性食品低温 贮藏原理。介绍了制冷技术、低温技术、低温贮藏的冷却冷冻保鲜技术发展概况。最后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温贮藏;速冻;保鲜技术 The Technology of Low-temperature Storage Abstrac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ow temperature preserve, including the low temperature preserve technology of the animal and vegetative food. Development overviews of some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low temperature technology, low temperature preserve freezing technology to maintain freshness,cool chain. Finall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low temperature preserve technolog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Low temperature preserve; Quick freeze; Technology of Maintaining freshness 0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已从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对食品的需求不但追求数量,而且关心质量和花色品种,经济、实惠、方便的食品已经成为消费者优先选择的对象。近年来,低温贮藏食品愈来愈多,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冻鸡、冻鸭、速冻水饺等低温贮藏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1 食品低温贮藏的原因 食品低温贮藏就是利用低温技术将食品温度降低,并维持在低温状态以阻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低温保藏不仅可以用于新鲜物料的贮藏,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品,半成品的贮藏。因各种物料的特性不一定相同,其具体要求也各不相同。 1.1 植物性食品低温贮藏原理 呼吸作用是植物性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变质过程主要发生了呼吸作用和耐藏性(延缓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的能力)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须控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要长期贮藏植物性食品,就必须维持它们的活体状态,同时又要减弱它们的呼吸作用。低温是能够减弱果蔬类食品的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1.2 动物性食品低温贮藏 动物性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和酶的作用。要解决这个主要问题,需控制微生物的活动和酶对食品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水分结晶成冰,使微生物的活力丧失而不能繁殖,酶的反应受到严重抑制,其对食品的作用就微小了,食品就可以较长时间的贮藏。所以动物性食品可以通过低温来维持它的新鲜状态。

食品保藏学重点试题

最低水分活度;任何一种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生长的水分活度围,这个围的下限称为最低水分活度,即当水分活度低于这个极限值时,该种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代和繁殖,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在食品储藏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控制水分活度,就能抑制或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一般为0.70-0.75作为微生物生长的下限。 导湿性;水从高水分向低水分扩散,从部向表面迁移,水分迁移的现象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促使水分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 食品抗氧化剂;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物质称为食品抗氧剂。 增效剂;本身无生物活性,但与某种药剂混用是能大幅度提高药剂的毒力和药效之助剂。 脱氧剂;又叫吸氧剂、除氧剂、去氧剂,能在常温下与包装容器的游离氧和溶解氧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并将密封容器的氧气吸收掉,使食品处在无氧状态下储藏而久不变质。 呼吸强度:每小时每千克鲜重的果蔬放CO2或吸收O2的量,单位是mg(ml)/(kg.h)。呼吸强度大,说明呼吸旺盛,组织体的营养物质消耗快,加速其成熟衰老,产品寿命短,储藏期就短。 O2的临界浓度:鲜活食品的呼吸作用随空气中O2含量下降而下降,释放出的CO2也随之减少,当CO2释放量降到一个最低点后又会增加起来,这是因为发生了缺o2呼吸的结果。当CO2释放量达到最低点时,空气中O2的浓度 自然呼吸降氧法:普通气调冷藏,即MA储藏,指的是靠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来降低O2的含量和增加CO2的浓度。 快速降氧法:即CA储藏,指的是在气调储藏期间,选用的调节气体的浓度一直保持恒定的管理,该法是用机械在库外制取所需的人工气体后送入冷藏库,又称“人工降氧法”。他有两种形式:机械冲洗式气调冷藏,机械循环式气调冷藏。 同位素:一种元素的原子中其中子数(N)并不完全相同,若原子具有同一质子数(z),而中子数(N)不同就称此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不稳定同位素衰变过程中伴有各种辐射线的产生,这些不稳定同位素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或称之为放射性核素。一般可以放射a,β+,β=,r射线。 1、影响食品稳定的主要因素 影响食品保存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因素主要包括食品的抗病能力、食品的加工方法与有效性以及食品的包装类型和方式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等因素。 2、简述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导致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食物中所含酶的作用,化学成成以及降解和脱水。 3、说明镀锡薄钢板的结构。 五层构造:钢基;合金层;锡层;氧化膜;油膜; 4、简述二重卷边的结构。 (1)结构分为五层板材;盖钩3层;身钩2层;(2)四要素:圆边后的罐盖;具有翻边的罐身;盖钩的胶膜;具有卷边性能的封罐机;(3)结构对于容器有良好的封口作用,完善的致密性能,从而保证罐头食品的罐藏效果。 5、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 酸性食品:PH<4.6常压杀菌,即杀菌温度不超过100℃。 低酸性食品:PH≥4.6 高温高压杀菌,即杀菌温度超过100℃; 原因: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孢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食品的酸度与微生物的耐热性这一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酸度高的食品与酸度低的食品相比杀菌温度可低一些,杀菌时间短一些。 6、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食品在杀菌钱的污染情况a.污染微生物的种类b.污染微生物的数量 2.食品的酸度(pH值)绝大多数微生物,在pH值中兴围耐热性最强,pH值升高或降低都可以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

食品保藏技术综述

食品保藏技术综述 班级:X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传统,与欧美相比,具有发展纯天然,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的独特优势。中国的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天然香料等天然植物抽提物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因此,在继承现有的基础上仍需采用高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加快发展高质 量的食品添加剂。一日三餐的食品工业发展了,食品添加剂才能得到更多、更快的发展。要重视发展为满足不同人群生产营养强化食品所需要的食品添加剂;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替代进口所需要的食品添加剂要加快发展;要采用生物技术和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不断扩大应用新领域。 【关键词】食品保藏、保藏方法、保藏原理特点、新鲜食品 一、食品保藏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一)历史 1. 《诗经》“凿冰冲冲,纳于凌阴”,天然冰保藏食品。 2. 我国劳动人民利用井窖、地沟和土窑洞等保藏食品。 3. 19 世纪上半期冷媒的出现使食品保藏技术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 4. 1834 年,英国人发明了以乙醚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冷冻机。 5. 1860 年,法国人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以水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冷冻机。 6. 1872 年,美国人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冷冻机,人工冷源逐渐代替自然冷源,食品保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7. 20 世界 50 年代,气调贮藏技术开始应用于果蔬、粮食、鲜肉、禽蛋及加工食品的保藏。 8. 50 年代,我国没有水果和蔬菜冷藏库。 9. 1968 年,我国有了第一个水果冷库。 10. 八十年代,迅速发展,引进了气调和调气设备。 11. 近二十年,各种类型的冷库 3 万多座,总容量近600。腌制保藏技术在公元前3000年到前1200年,犹太人、中国人、希腊人低温保藏和烟熏保藏技术;公元前1000年,古罗马人的干藏技术,2000年前,西方人、中国人的罐藏技术《北山酒经》记载。 (二)发展

食品保藏原理复习参考题(答案)

食品保藏原理复习参考题 常压杀菌、水分活度、低酸性食品、商业无菌、速冻、超高压杀菌、最大冰晶生成带、热力杀菌D值、F值、Z值、冷冻食品、腌制、过冷点、罐头、HTST、UHT 二、判断题 1.食品水分活度越低越容易败坏( ) 2.所有食品品质劣变都与微生物有关( ) 3.干制食品能够长期贮藏是因为其中的微生物被杀么灭( ) 4.含有高浓度糖的食品具有长期保藏性( ) 5.亚硝酸盐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防腐作用( ) 6.食品干制过程的导湿温性由水分梯度所致( ) 7.水果罐头可以采用UHT杀菌( ) 8.巴氏消毒奶可以在常温下贮藏1周( ) 9.如果月饼能在室温下保藏45天,只是因为其水份活度很低( ) 10.腌制的咸肉在冰箱里贮藏也会发生氧化变质( ) 11.食品中的酶是引起食品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 ) 12.并非所有食品品质劣变都与微生物有关( ) 13.干制食品能够长期贮藏是因为其中的微生物被杀灭( ) 14.食品的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有关( ) 15.食品脱水到某一含水量时的水分活度低于干制品回吸到相同含水量时的水分活度( ) 16.导致干制食品败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 ) 17.所有干制食品含水量都低于10%( ) 18.糖制食品的含糖量达到20%即可使产品具有长期保藏性( ) 19.食盐腌制蔬菜时,如果产品含盐量低可以结合杀菌或者添加防腐剂延长保藏期( ) 20.微波杀菌与超过声波杀菌都是利用电磁波起作用( ) 1、肉被烹饪后产生的风味主要来自脂肪,而水果的风味则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对)

2、不管食品是否经过加工处理,在绝大多数场合,其变质主要原因是霉菌。(错) 3、根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发育程度和PH值的关系,对于耐酸性而言,霉菌>酵母菌>细菌,酸性越强,抑制细菌生长发育的作用越显着。(对) 4、水分活度高的食品则水分含量大,同样水分含量大的食品水分活度也高。(错) 5、糖在低浓度时不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故传统的糖制品要达到较长的储藏期,一般要求糖的浓度在50%以上。(错) 6、美拉德反应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都能进行,但在碱性介质中更容易发生,一般是随介质的ph值升高而反应加快,因此高酸性介质不利于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对) 7、a化淀粉在80摄氏度以上迅速脱水至10%以下,可防止变老化,如加压膨化食品、油炸食品就是利用此原理加工而成。(对) 8、就食品杀菌而言,真正具有威胁的微生物是细菌,因此,一般都将细菌作为杀菌对象。(对) 9、两种食品的绝对水分可以相同,水分与食品结合的程度或游离的程度不一定相同,水分活度也就不同。(对) 10、微生物生长的PH值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乳酸菌生长的最低PH值取决于所用酸的种类,其在柠檬酸、盐酸、磷酸、酒石酸等酸中生长的PH值比在乙酸或乳酸中低。(对)

食品保藏技术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食品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姓名: 肖超男 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食科122班 学号: 124031238 指导教师: 朱璇职称: 2013年12月15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食品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朱璇作者:肖超男 摘要:介绍了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上的应用和优点,以及电离辐射对食品营养成分和活细胞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对辐照食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食品;辐照保藏;安全性 Irradi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storage Teacher:Zhu Xuan Author:Xiao Chaonan Abstract: 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of irradi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preservation and effects ofirradiation on food nutrient composition and living cells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safety of ir-radiation food was explained from different angles.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future of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of food were also studied. Key words: food;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safety 正文: 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r),又称“食品照射”或“电离辐射”,它是利用射线照射食品(包括原材料),延迟新鲜食物某些生理过程(发芽和成熟)的发展,或对食品进行杀虫、消毒、杀菌、防霉等处理,达到延长保藏时间,稳定、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种食品保藏技术。目前,食品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具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成为人们选择食品时首要考虑的方而。食品辐照技术具有营养成分损失少、易操作、无污染、残留少、节省能源等优点,因此引起了国内外食品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 辐照技术的原理 食品辐照技术是对食品进行非热加工的新技术,食品在辐照过程中食品本身的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等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或5 MeV以下的X射线及电子加速器产生的10 MeV以下的高能电子束辐射食品,使食品中生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灭菌、延长食品贮藏时间、减少损失的目的。 2 辐照保藏技术的优越性 辐照技术属于冷处理技术,是一种物理保藏法,与许多传统保藏法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节约能源,与热处理、干澡和冷冻保藏食品法相比,能耗降低几倍到几十倍; (2)杀菌效果好,可通过调整辐照剂量满足对各食品杀菌的要求; (3)射线能快速、均匀、较深的穿透物体,与热处理相比,辐照过程交易得到精确的控制; (4)辐照为“冷处理”,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 (5)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6)可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消除了在食品生产和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交叉污染问题; 3 辐照技术的特点 辐照技术作为一种食品保藏方法,不同于化学熏蒸法和腌制法,不需要加入

食品保藏探秘-单元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食品的腐败变质只与微生物污染有关 A.是 B.否B正确 2.食品的变色也是一种腐败变质现象 A.是 B.否A正确 3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CCP)标准可提高食品安全性 A.是 B.否A正确 4.《齐民要术》里记载的“密泥瓮头肉”属于食品保藏范围 A.是 B.否A正确 5.食品保藏课程是联系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桥梁 A.是 B.否A正确 第二章单元测试 1.果蔬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细菌引起的 A.否 B.是A正确 2.葡萄采后常发生灰霉病和炭疽病 A.否 B.是B正确 3.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是肉制品的主要腐败菌 A.否 B.是B正确 4.新鲜乳的腐败主要是乳酸菌产酸引起的 A.是 B.否B正确 5.可滴定酸度越高,表示乳的新鲜度越好 A.是 B.否B正确 6.下列那些酶与食品的变色关系不密切() A.过氧化物酶 B.叶绿素酶 C.多酚氧化酶 D.果胶酶D正确 7.下列哪些因素不参与酶促褐变()。 A.氧化底物 B.氧气 C.温度 D.酶C正确 第三章单元测试 1.食品辐照保藏的安全剂量是()。 A.5kGy以下 B.1kGy以下 C.10kGy以下 D.100kGy以下C正确 2.下列抗氧化剂哪些归属脂溶性抗氧化剂()。 A.植酸 B.BHT C.VE D.VC E.BHA F.茶多酚BCE正确 3.熏烟成分中哪类化合物具有致癌性()。 A.羰基类 B.硝酸盐类 C.醇类 D.烃类 E.酚类D正确 4.下列抗氧化剂哪些归属水溶性抗氧化剂() A.BHT B.VE C.茶多酚 D.VC E.BHA F.植酸CDF正确 5.食品中常用的超高压压力范围是() A.1-10 atm B.100-600atm C.10-100 D.1000-6000atm D正确 第四章单元测试 1.食品的冷却速度表示食品温度下降的速度() A.是 B.否A正确 2.食品的冷却时间与食品的形状等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