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钠检测试剂盒(天青A微板法)

肝素钠检测试剂盒(天青A微板法)
肝素钠检测试剂盒(天青A微板法)

肝素钠检测试剂盒(天青A 微板法)

简介:

肝素钠是一种黏多糖,在多糖链上带有很多阴离子基团如磺酸基、羧基等,因此肝素具有强负电性,能与阳离子或带正电荷的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天青A 是一种碱性燃料,其正电荷与肝素的阴离子结合,生成肝素-天青A 复合物。

肝素钠检测试剂盒(天青A 微板法)检测原理是肝素阴离子与天青A 阳离子结合,形成肝素-天青A 复合物,并能表现因光异色现象,即产生一种颜色反应,该反应程度与肝素的结合量具有一定比例关系,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在碱性条件下,肝素浓度与吸光度值符合郎伯-比耳定律,通过检查标准曲线,获得肝素(钠)的效价。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蒸馏水

2、 离心管或试管

3、 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稀释标准品: 取肝素标准(100U/ml),按肝素标准(100U/ml):蒸馏水混合,即得的肝

素标准。

2、 配制天青显色工作液:取适量的天青显色液,按天青显色液:蒸馏水混合,即为天青显

色工作液。4℃保存,1周有效。显色工作液最好现配现用。

3、 制作标准曲线:取干净离心管或试管,按下表进行操作,以0号管为空白对照,加入显

色液后均应混匀,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可重复检测,测定结果求平均值,以效价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标准曲线。

1

2

3

4

5

编号 名称

TC1331 100T Storage

试剂(A): 肝素标准(100U/ml) 1ml -20℃ 试剂(B): Heparin assay buffer 5ml 4℃ 避光 试剂(C): 天青显色液 1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肝素标准(1U/ml) 0 0.04 0.08 0.12 0.16 0.2 蒸馏水/μl 200 160 120 80 40 0 Heparin assay buffer/μl 50 50 50 50 50 50

天青显色液/μl 50 50 50 50 50 50

4、还原糖测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待测肝素钠样品,用蒸馏水溶解成溶液。检测之前,准确稀释成待测液。取96孔板,按下表进行操作,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加入显色液后均应混匀,酶标仪检测吸光度。

加入物(μl) 空白孔标准孔测定孔

蒸馏水200 200-X -

肝素标准-X -

Heparin assay buffer 50 50 50

天青显色液50 50 50

计算:

肝素钠样品的效价(U/ml)=(P×V)/(m×V i)

式中:P=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的单位数(U)

V=待测样品的总体积(μl)

V i=测定时用的样品体积(μl)

m=样品的质量(mg)

注意事项:

1、上述低温试剂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失效或效率下降。

2、待测样本如不能及时测定,应置于2~8℃保存,3天内稳定。

3、如果样品浓度过高,应用蒸馏水稀释后重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M0007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NR0001 DEPC处理水(0.1%)

PW0053 Western抗体洗脱液(碱性)

TC0099 植物总糖和还原糖检测试剂盒(硝基水杨酸法)

乳酸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微板法)

乳酸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微板法) 简介: 乳酸(Lactic acid ,LD)又称2-羟基丙酸是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含有羟基的羧酸,分子式是C 3H 6O 3,参与生物化学很多反应过程。 乳酸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微板法)其检测原理是在NAD 存在条件下,乳酸脱氢酶(LDH)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同时生成NADH 。在碱性条件下显色剂与丙酮酸生成复合物,并使平衡偏向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方向,驱动反应完成,生成的NADH 与乳酸为等量摩尔。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酶标仪)测定340nm 处吸光度,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LD 水平。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乳酸含量。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_x0001_ 血浆、血清、尿液及其他体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20℃冻存。 ②_x0001_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20℃冻存,用于LD 的检测。 ③_x0001_ 高浓度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LD ,可以使用原有的裂解液或 PBS 等进行稀释,如鸡血清、血浆可稀释5~10倍后检测。 2、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取乳酸标准(20mmol/L) 0.1ml 溶解于0.3ml 乳酸标准稀释液,使 浓度达到5mmol/L ,即为标准品工作液-乳酸标准(5mmol/L)。4℃避光保存2个月有效。 编号 名称 TC0731 110T Storage 试剂(A): 乳酸标准(20mmol/L) 1ml -20℃ 避光 试剂(B): 乳酸标准稀释液 1ml RT 试剂(C): LD 显色液 C1: LD Assay buffer 5ml 4℃ 避光 C2: NAD 2支 -20℃ 避光 C3: LDH solution 15μl -20℃ 避光 试剂(D): LD 终止液 3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CD4细胞内因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CD4细胞内因子检测试剂盒步骤 一.样本收集准备 血样收集要使用肝素钠及其他抗凝剂以中和淋巴细胞作用。使用前可放于室温条件避免血小板活化,收集后8小时内使用!长时间存放可影响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运输也可合并细胞功能丧失。 二.步骤 1.标记2只15ml聚丙烯活化试管: 1管:加入0.5ml肝素化全血,稀释后的刺激剂PMA(取5ul 8×分装以1×PBS 35ul稀释至总体积40ul)和INOMYCINE(取2ul 4×分装以1×PBS 6ul稀释至总体积8ul)各1ul,5ul CD28/CD49d单克隆抗体混合物。 2管:加入0.5ml肝素化全血,5ul CD28/CD49d单克隆抗体混合物。 轻轻振荡每只试管,然后37°孵化2小时。注意:离心管盖子拧松!! 2.从冰箱取出一只分装好的BFA,以消毒的1×PBS 1:10稀释(加90ul1×PBS稀释至总体积100ul),每管加入稀释液10ul,振荡,然后37°孵化4小时。注意:离心管盖子拧松!! 3.每管加50ulEDTA的PBS溶液,剧烈振荡,室温孵育15分钟,再次最高速振荡10秒。 4.如果细胞马上用来染色,可参照4a执行;如果是冻存待染,参照4b。 4a: ?标记4只聚苯乙烯试管 1管:活化的同种型对照(AIC) 2管:未刺激同种型对照(UIC) 3管:活化样本(AS) 4管:未刺激样本(US) ?往AIC管和AS管各分装100ul活化全血 ?往UIC管和US管各分装100ul未刺激全血 ?接第5步。 4b: ?每管0.5ml全血样本(已活化和未刺激)均加5ml 5 mL of 1X BD FACS Lysing Solution (使用前用去离子水1:10稀释) ?振荡,室温孵育10分钟,直接放入-80°冻存。 ?染色时,37°水浴箱简单溶解细胞,加入7ml wash buffer,500G室温离心10分钟。 ?去上清,以0.5mlwash buffer 重悬沉淀颗粒。 准备染色时 ?标记4只聚苯乙烯试管,此同4a操作。 ?接第7步。 5.每管加入1ml 1X BD FACS Lysing Solution (使用前用去离子水1:10稀释,每个样本需取 400ul 10×BD FACS Lysing Solution加去离子水3.6ml稀释至4ml),轻轻混匀,室温孵育10分钟。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PNP微板法)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PNP 微板法) 产品简介: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简称ALP 或AKP)为一类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内,其活性所需最适pH 9.2~9.8。此酶主要存在于物质交换活跃之处(细胞膜),如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附睾上皮之静纤毛、肝的毛细胆管膜以及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部之内皮,还见于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吞饮小泡、肠上皮之溶酶体、中性粒细胞之中性颗粒以及平滑肌的细胞膜。 Leagene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PNP 微板法)(Alkaline Phosphatase Colorimetric Assay Kit)采用PNP 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 (pNPP)为一种常用的磷酸酶显色底物,在酸性条件下,可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p -nitrophenol 。在碱性条件下p -nitrophenol 转变成醌式结构,呈较深的黄色,产物黄色越深,说明碱性磷酸酶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处吸光度,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尿液等样品中内源性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产品组成: 自备材料: 1、 水浴锅或恒温箱 2、 96孔板 3、 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显色工作液: 取出1支pNPP ,恢复至室温后溶解于ALP Assay buffer ,混匀, 冰上预冷备用。新配制的显色工作液应在6h 内用完。 2、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取出p -nitrophenol(10mM)恢复至室温后,取10μl 溶解于190μ 编号 名称 TE0002 100T Storage 试剂(A): ALP Assay buffer 15ml 4℃ 试剂(B): pNPP 2支 -20℃ 避光 试剂(C): p -nitrophenol(10mM) 0.1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试剂溶解方法

试剂溶解方法(供参考) 试剂名称 溶解方法 ABA 脱落酸 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乙醚,微溶于苯和水。 ACES 该品0.1ml/L水溶液(20℃),PH值为3.0-4.5 丫啶橙 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带橙黄色荧光。PH值8.4-10.4(由无色至黄绿色) 丙烯酰胺 无色透明片状结晶。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醚和三氯甲烷,微溶于甲苯,不溶于苯和庚烷。 腺苷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 ADP Na2 5′-二磷酸腺苷二钠 溶于水。 琼脂 缓溶于热水成湖状,呈中性。不溶于冷水和乙醇。 琼脂糖 溶于热水,遇冷凝结成胶 L-丙氨酸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丙酮。 卵清白蛋白 溶于水和缓冲液 BSA V 牛血清白蛋白V 溶于水、氯化钠溶液及缓冲液后,成澄清溶液。 过硫酸铵 溶于水,但能缓慢水解并生成过氧化氢,热至120℃开始分解。 苦杏苷 味苦,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

AMV反转录酶 溶于PH缓冲液中,一般试剂1ul含有10-100单位。 α-淀粉酶 溶于水 L-精氨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L-精氨酸盐酸盐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抗坏血酸(维生素C)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苯、三氯甲烷和石蜡醚等。 L-天门冬酰胺 无色或白色晶体。溶于酸和碱溶液,不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L-天门冬氨酸 溶于热水和稀酸,不溶于乙醇。 ATP Na2 溶于水。 BCIP 5-溴-4-氯-3-吲哚磷酸 BCIP的钠盐用水溶,BCIP游离酸用DMSO溶。 6-BA 6-苄氨基嘌呤 溶于稀碱、稀酸溶液,不溶于乙醇。 BES 溶于水。 生物素 较易溶于热水和稀碱溶液,水溶液极易生长霉菌。 Bis-Tris 溶于水。 溴酚蓝 溶于乙醇、乙醚、苯和稀碱溶液,微溶于水。 CAPS 溶于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赖氏微板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赖氏微板法) 简介: Leagene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赖氏微板法)其检测原理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在ALT 催化下,其反应公式如下: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L-谷氨酸。 二硝基苯肼与α-酮酸反应,生成相应的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二硝基苯腙的吸收光谱有差异,通过酶标仪检测在500-520nm 处差异最大,以等摩尔浓度计算出丙酮酸的生成量,进而计算酶的活性。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_x0001_ 血浆、血清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 测定,-20℃保存1个月有效,用于ALT/GPT 的检测。 ②_x0001_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进行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20℃保存 1个月有效,用于ALT/GPT 的检测。 ③_x0001_ (选做)样品准备完毕后可以用BCA 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以便 于后续计算单位蛋白重量组织或细胞内的ALT/GPT 含量。 2、 制作ALT 标准曲线:取适量的丙酮酸标准(100mmol/L),按丙酮酸标准(100mmol/L): 丙酮酸标准稀释液=1:49的比例混合,即为丙酮酸标准工作液-丙酮酸标准(2mmol/L),按下表制备标准曲线。最好设定平行检测管,求平均值。 编号 名称 TE0121 100T Storage 试剂(A): 丙酮酸标准(100mmol/L) 1ml 4℃ 避光 试剂(B): 丙酮酸标准稀释液 2ml RT 试剂(C): 标准对照液 2ml 4℃ 试剂(D): ALT assay buffer 3ml -20℃ 避光 试剂(E): 二硝基苯肼显色液 3ml 4℃ 避光 试剂(F): ALT 显色基液 25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加入物 0 1 2 3 4 丙酮酸标准(2mmol/L)(μl) 2 4 6 8

苹果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OAA微板法)

苹果酸脱氢酶(MDH)检测试剂盒(OAA微板法) 简介: 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是合成苹果酸的关键酶之一,催化苹果酸和草酰乙酸(OAA)的相互转化,参与众多生理代谢途径如TCA循环C4循环脂肪酸的氧化呼吸作用氮同化等,因此MDH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存在于线粒体、细菌细胞膜上,为三羧酸循环中的一种酶,由于酶的来源不同,其某些性质也不尽相同。MDH在细胞多种生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活性氧代谢和抗病性等。根据不同的辅酶特异性,MDH分为NAD-依赖的MDH和NADP-依赖的MDH,细菌中通常只含有NAD-MDH,在真核细胞中,NAD-MDH 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Leagene苹果酸脱氢酶(MDH)检测试剂盒(OAA微板法)检测原理是在弱碱条件下,以草酰乙酸(OAA)作为显色底物,OAA在MDH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苹果酸(Mal),每催化1分子OAA消耗1分子NADH,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酶标仪)测定处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出NADH的消耗速率进一步推算出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水平。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植物样本、血清等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研钵或匀浆器 2、离心管或试管 3、低温离心机 4、96孔板 5、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编号 名称TE0461 100T Storage 试剂(A): MDH Lysis buffer 250ml 4℃避光试剂(B): PMSF 1ml -20℃ 试剂(C): MDH Assay buffer20ml RT 试剂(D): NADH 1支-20℃ 试剂(E): ddH2O 10ml RT 使用说明书1份

丙酮酸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比色法)

丙酮酸检测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比色法) 简介: 丙酮酸(Pyruvic acid)又称2-氧代丙酸,是参与整个生物体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可通过乙酰CoA 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丙酮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科研工作者常将丙酮酸和乳酸一起研究,并用二者的比值推算循环衰竭的程度。丙酮酸检测可采用酶催化法,该发是使用乳酸脱氢酶(LDH)催化丙酮酸氧化,生成乳酸和NAD +,通过分光光度法或荧光光度法测定NADH 的减少量,进而计算出丙酮酸含量。 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自动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测定340nm 处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PA 水平。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丙酮酸含量。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 血浆、血清、尿液及其他体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 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20℃冻存。 ②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低速离 心取上清,-20℃冻存,用于PA 的检测。 ③ 高浓度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PA ,可以使用原有的裂解液或PBS 等进 行稀释,如鸡血清、血浆可稀释5~10倍后检测。 2、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即为标准品工作液-丙酮酸标准(0.5mmol/L)。4℃避光保存24h 编号 名称 TC0755 50T Storage 试剂(A): 丙酮酸标准(25mmol/L) 1ml 4℃ 避光 试剂(B): 丙酮酸标准稀释液 5ml RT 试剂(C): PA 显色液 C1: PA Assay buffer 90ml 4℃ 避光 临用前,按C1:C2=30ml:1支的比例混合,即为PA 显色液。 试剂(D): LDH solution 0.4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单胺氧化酶(MAO)检测试剂盒(醛苯腙微板法)

单胺氧化酶(MAO)检测试剂盒(醛苯腙比色法) 简介: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是一组催化多种单胺类化合物氧化脱氨的酶,属于细胞外酶,含有铜离子,分布于肝脏、肾脏等组织的线粒体内,其含量分布为肝脏>心脏>肾脏>脑>肺>骨骼肌。血小板、胎盘中也含有MAO 。线粒体中的MAO 与膜紧密结合,仅少量为可溶性的,存在于细胞质中,血液和结缔组织中的MAO 为水溶性。 Leagene 单胺氧化酶(MAO)检测试剂盒(醛苯腙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待测样品在MAO 作用下,氧化底物苄胺生成苄醛,后者经催化反应生成醛苯腙,呈棕红色,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即可测出MAO 活力。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蒸馏水 2、 离心管或小试管 3、 比色杯 4、 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冻存,用于MAO 的检测。 ②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进行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冻存,用于MAO 的检测。 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MAO ,可以使用MAO Assay buffer 稀释。 编号 名称 TE0251 100T Storage 试剂(A): 苄醛标准(5mmol/L) 1ml 4℃ 避光 试剂(B): MAO Assay buffer 50ml RT 试剂(C): 苄胺缓冲液 5ml 4℃ 避光 试剂(D): 苄醛显色液 2.5ml 4℃ 避光 试剂(E): 苄醛显色缓冲液 5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5-核苷酸酶检测试剂盒(钼蓝微板法)

简介: 5′-核苷酸酶(5′-NT 或NTP)广泛分布于肝脏、胆道及其他各种组织中,该酶活性变化常与ALP 活性相平行。但在骨骼系统的疾病中,如肿瘤骨转移、畸形性骨炎、甲亢、佝偻病等,ALP 活力增高,但是5′-NT 活力正常。 Leagene 5′-核苷酸酶(5′-NT)检测试剂盒(钼蓝微板法)先检测ALP 和5′-NT 总的活性,利用镍离子能选择性的抑制5′-NT 的特性,用总活性减去ALP 活性即获得5′-NT 活性。通过酶标仪检测680nm 处吸光度。该酶的检测对于研究自由基代谢平衡,抗衰老和肿瘤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价值。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 ① 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 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70℃冻存,用于5′-NT 的检测。 ②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进行裂解,可以采用Leagene Western 及IP 细胞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70℃冻存,用于5′-NT 的检测。 ③ 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5′-NT ,可以使用AMP 酸性缓冲液稀释。 ④ (选做)样品准备完毕后可以用BCA 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以便于后续 计算单位蛋白重量组织或细胞内的5′-NT 含量。 2、 配制对照NT Assay 工作液:取适量的NT Assay buffer Ⅰ、Ⅱ、Ⅲ,配制对照NT Assay 工作液,4℃保存备用。 3、 配制测定NT Assay 工作液:取适量的NT Assay buffer Ⅰ、Ⅱ,配制测定NT Assay 工 作液,4℃保存备用。 编号 名称 TE0261 100T Storage 试剂(A): NT Assay buffer Ⅰ 15ml RT 试剂(B): NT Assay buffer Ⅱ 2ml RT 试剂(C): NT Assay buffer Ⅲ 1ml RT 避光 试剂(D): 5′-AMP buffer 2ml 4℃ 试剂(F): 磷标准(6mmol/L) 1ml 4℃ 试剂(H): 定磷还原液 3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血栓弹力图(肝素酶杯)检测试剂盒(粘度测定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血栓弹力图(肝素酶杯)检测试剂盒(粘度测定法) 适用范围:与血栓弹力图仪配合使用,用于体外检测人全血的血凝时间(R)指标,用于评价肝素治疗前后全血的凝血功能。 1.1包装规格 5人份/盒、1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试剂盒外观整洁,标识清晰。试剂盒内的各液体组分澄清透明,无沉淀或絮状物,无漏液。样品测定杯无破损,无变形。 2.2 有效性 用本试剂盒检测临床确定的3例无肝素残留的普通全血样本,用普通杯和肝素酶杯试剂分别测得的普通杯血凝时间(R1)、肝素酶杯血凝时间(R2),R1-R2<1min;同时用本试剂盒检测临床确定的3例含有肝素的全血样本,用普通杯和

肝素酶杯分别测得的普通杯血凝时间(R1)、肝素酶杯血凝时间(R2),R1-R2≥1min。 2.3 批内精密度 将无肝素的质控血浆Level 2用同批试剂盒的普通杯和肝素酶杯各检测10次,计算血凝时间R1、R2的变异系数(CV),均应小于15%;将含有0.0033mg/mL 肝素钠的质控血浆Level 2用同批试剂盒的肝素酶杯检测10次,计算血凝时间(R)的变异系数(CV),均应小于15%。 2.4批间精密度 将无肝素的质控血浆Level 2用三个批次的试剂盒的普通杯和肝素酶杯各检测10次,计算血凝时间R1、R2的变异系数(CV),均应小于15%;将含有0.0033mg/mL肝素钠的质控血浆Level 2用不同三批试剂的肝素酶杯各检测10次,计算血凝时间(R),均应小于15%。 2.5 抗干扰性 含有0.0033mg/ml肝素钠的质控血浆Level 2中分别加入甘油三酯(终浓度 10mg/L)、胆红素(终浓度5mg/L)、血红蛋白(终浓度5mg/L),用肝素酶杯进行测定,血凝时间(R)应在质控血浆Level 2的质控范围内(2.0 min

甘油三脂(TG)检测试剂盒(GPO-PAP单试剂微板法)

甘油三脂(TG)检测试剂盒(GPO-PAP 单试剂微板法) 简介: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又称三酰甘油,是3分子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 Leagene 甘油三脂(TG)检测试剂盒(GPO-PAP 单试剂微板法)又称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或磷酸甘油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等,甘油三脂被LPL 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使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反应,生成红色苯醌亚胺(Trinder 反应)。酶标仪在500~520nm 处进行比色测定。本试剂盒用于人或动物的血清、血浆、脑脊液、细胞、组织等样本中的甘油三脂含量定量测定。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样本处理: ①血清、血浆、脑脊液样本:从待测样本中分理出的血清或血浆不应有溶血,直接检测,如超过线性范围,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检测。 ②细胞样本: a 、取适量的细胞(一般推荐>106以上),弃上清,留取沉淀。 b 、用PBS 或生理盐水清洗1~2次,弃上清,留取沉淀。 c 、加入200~300μl 的PBS 或生理盐水匀浆,冰浴条件下超声破碎细胞,功率300W ,每次3~5s ,间隔30s ,重复3~5次。亦可手动匀浆,制备好的匀浆液不可离心,待用。 d 、③组织样本:准确称取适量组织样本,按质量(g):生理盐水或PBS(ml)=1:9的比例, 编号 名称 TC1241100T Storage 试剂(A): GPO-PAP 工作液 Tris-HCl buffer 30ml -20℃ 避光 LPL 、GK 4-氨基安替比林 对氯酚 试剂(B): Glycerol 标准(1.7mmol/L) 1ml RT 试剂(C): ddH 2O 1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ABO血型全自动微板检测法

本站最近研究开发了ABO血型全自动微板检测法,并对2857名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一次判读准确率达到99.83%。该法的应用大大地降低了实验者的工作强度,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错判血型,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笔者着重对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干扰因素进行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2857份献血者血液标本( 2.5mgEDTANa 2/ml抗凝全血);Genesis RSP-100型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SLT自动扫描酶标仪及随机购置的支持软件Soft2000(瑞士TECAN 公司产品);T.S温控孵育振荡仪(奥地利Anthos公司);KUBOTA Ks-5000平板式离心机(日本久保田公司);9 6孔硬质U型板(丹麦);单克隆抗-A、抗-B血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5% 3 人份以上混合试剂红细胞(自制);A2亚型红细胞(Ortho公司产品), 经盐水洗涤2次配成5 %的盐水悬液。 1.2 全自动微板检测法(简称微板法)用96孔U型微量反应板,通过全自动加样器处理样本和试剂。正定型中,分别加入标准抗血清30μl和5%样本红细胞30μl,反定型中,分别加入样本血浆50μl和5%标准红细胞30μl。经孵育、离心、悬浮和静止,再用自动酶标仪取 620nm波长对反应板进行扫描、判读,随后在电脑中进行正反定型结果配对比较,确认无误后,将最终正确结果经站电脑网络与相应献血者资料存放在一起。经多次正交试验检测和各参数指标间的对比试验,优化得出ABO正反定型检测最终试验条件为,孵育:3min,500r/min,2level;离心:400g,90s;悬浮:3min,900r/min,3 level;静止:正定型1~2min,反定型5~6min;判读:620nm波长,40点扫描,Tc>15%为凝集反应,Tc<10为非凝集反应,10≤Tc≤15为可疑,需手工法重新鉴定。依据Soft20 00支持软件结构,微凝板经扫描后每孔都可获得一最小透光率(minimum transmission, Tn)和最大透光率(maximum transmission,Tm),非凝集孔Tm与Tn的差值(contrast transmission,Tc)较小,凝集孔Tc值较大;当Tc值超过一特定值时,提示细胞凝集,结果判为阳性;反之,Tc值较小时表明细胞不凝集,结果判为阴性。根据ABO正反定型原则 [3],确定其血型。 1.3 试管法,平板法见文献[3]方法。 2 结果 2.1 方法的可靠性 2.1.1 可重复性取8份样本,连续进行20次反定型,每次得阳性Tc 值9个,阴性Tc值7个,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Tc值,然后对20份阳性和阴性的平均Tc值分别进行数理统计,依次得标准差(s)为2.091、0.295和变异系数(cv)为2.91%、8.03%,均<10%, 说明该试验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2.1.2 稳定性取48份标本,连续进行3次正反定型,每次间隔11 d,显示:正定型凝集试验中均为4+,无任何变化;而对反定型凝集试验中的Tc值按配对资料的两两比较进行数理统计,无显著性差别、(t=0.387,n=62,经查表,t0.05 =2.000,故P>0.05)。 2.1.3 准确率通过2857份献血者样品的正反定型,得出正反定型试验1次判读准确率为99.83%,证明该试验方法完全可靠。异常结果主要出现在反定型中,其中3份样本 为严重脂血,2份为血型抗体极弱。 2.1.4 敏感性将单克隆-抗A血型试剂倍比稀释,每种稀释度加样30 μl,再分别加入5%A型和A2亚型红细胞悬液30μl,按上述3种方法进行操作,分别测得其结果(表1)。用B型血浆代替上述单克隆抗-A,加样量改为50μl,其余不变,分别测得其结果 (表2)。 表1 A和A2亚型红细胞在3种方法中测得单克隆抗-A效价

氯霉素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模板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一、概要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CAP) 是应用广泛的抗菌素, 曾对畜禽疾 病控制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氯霉素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能 引起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 缺乏症等疾病,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 相继禁止或严格禁止使用。 本试剂盒是应用ELISA技术研发的新一代药物残留检测产品,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误差和工作强度。操作时间仅需1.5小时。 二、试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 方法, 在酶标板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 样本中残留的氯霉素和微孔条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抗氯霉素抗体, 加入酶标二抗后, 用TMB底物显色, 样本吸光值与其残留物氯霉素的含量成负相关, 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倍数, 即可得出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三、适用范围 可定性、定量检测动物组织( 肌肉、肝脏等) 、尿液、血清、肠衣、牛奶、奶粉等样本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四、交叉反应率 氯霉素……………………………………100%; 琥珀氯霉素…………………………………92%; 氯霉素-葡萄糖苷酸………………………57%。 五、使用单位需自备的设备及试剂设备: ┅┅微孔板酶标仪450nm/630nm ┅┅旋转蒸发仪/氮气吹干装置 ┅┅均质器 ┅┅振荡器 ┅┅涡旋仪 ┅┅离心机

┅┅天平: 感量0.01g ┅┅刻度移液管: 10ml ┅┅洗耳球 ┅┅容量瓶: 100ml、500ml ┅┅玻璃试管: 10ml ┅┅聚苯乙烯离心管: 10ml、15ml、50ml ┅┅微量移液器: 单道20ml~200ml、100ml~1000ml 多道250ml 试剂: ┅┅乙酸乙酯( 分析纯) ┅┅乙腈( 分析纯) ┅┅正己烷( 分析纯) ┅┅二水合亚硝基铁氰化钠( 分析纯) ( 供奶样用) ┅┅七水合硫酸锌( 分析纯) ( 供奶样用) ┅┅葡萄糖苷酸酶(Merck,Art.No.4114)( 供尿样本用) ┅┅醋酸钠( 分析纯) ( 供尿样本用) ┅┅肝素钠( 分析纯) ( 供血样本用) ┅┅醋酸( 分析纯) ( 供尿样本用) ----去离子水 六、提供的材料与试剂 1、96孔酶标板×1块( 包被有偶联抗原) 2、标准液×6瓶: ( 2ml/瓶) 0ppb,0.025ppb,0.075ppb,0.225ppb, 0.675p p b,2.025p p b 3、高浓度标准品: ( 2ml/瓶) 100ppb 4、酶标二抗…………………………7m l 5、抗体工作液…………………………7m l 6、底物液A 液…………………………7m l 7、底物液B 液…………………………… 7ml 8、终止液……………………………7ml 9、20×浓缩洗涤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磷酸苯二钠微板法)

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磷酸苯二钠微板法) 简介: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简称ALP 或AKP)为一类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内,其活性所需最适pH 9.2~9.8。此酶主要存在于物质交换活跃之处(细胞膜),如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附睾上皮之静纤毛、肝的毛细胆管膜以及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部之内皮,还见于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吞饮小泡、肠上皮之溶酶体、中性粒细胞之中性颗粒以及平滑肌的细胞膜。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磷酸苯二钠微板法)(Alkaline Phosphatase Colorimetric Assay Kit)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磷酸苯二钠在碱性条件下,可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游离酚和磷酸。在碱性条件下酚与氨基安替比林结合,并经氧化生成红色醌式结构物,呈深浅不一的红色,产物红色越深,说明碱性磷酸酶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碱性磷酸酯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96孔板 2、 水浴锅或恒温箱 3、 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取出Phenol 标准(1mg/ml)恢复至室温后,取溶解于ddH 2O ,使 浓度达到,即为标准品工作液-Phenol(0.05mg/ml)。按照下表稀释系列标准品溶液。 编号 名称 TE0005 50T TE0005 100T Storage 试剂(A): ALP Assay buffer 2.5ml 5ml 4℃ 避光 试剂(B): ALP 显色液 2.5ml 5ml -20℃ 避光 试剂(C): 显色基液 7.5ml 15ml -20℃ 避光 试剂(D): Phenol 标准(1mg/ml) 1ml 1ml RT 试剂(E): ddH 2O 1ml 1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1 2 3 4 5

氯霉素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一、概要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CAP)是应用广泛的抗菌素,曾对畜禽疾病控制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氯霉素存在严重的副作用,能引起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疾病,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相继禁止或严格禁止使用。 本试剂盒是应用ELISA技术研发的新一代药物残留检测产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误差和工作强度。操作时间仅需1.5小时。 二、试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在酶标板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样本中残留的氯霉素和微孔条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抗氯霉素抗体,加入酶标二抗后,用TMB底物显色,样本吸光值与其残留物氯霉素的含量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倍数,即可得出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 三、适用范围 可定性、定量检测动物组织(肌肉、肝脏等)、尿液、血清、肠衣、牛奶、奶粉等样本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四、交叉反应率 氯霉素……………………………………100%; 琥珀氯霉素…………………………………92%; 氯霉素-葡萄糖苷酸………………………57%。 五、使用单位需自备的设备及试剂 设备: ┅┅微孔板酶标仪450nm/630nm ┅┅旋转蒸发仪/氮气吹干装置 ┅┅均质器 ┅┅振荡器 ┅┅涡旋仪 ┅┅离心机 ┅┅天平:感量0.01g ┅┅刻度移液管:10ml ┅┅洗耳球 ┅┅容量瓶:100ml、500ml ┅┅玻璃试管:10ml ┅┅聚苯乙烯离心管:10ml、15ml、50ml ┅┅微量移液器:单道20μl~200μl、100μl~1000μl 多道250μl 试剂: ┅┅乙酸乙酯(分析纯) ┅┅乙腈(分析纯) ┅┅正己烷(分析纯) ┅┅二水合亚硝基铁氰化钠(分析纯)(供奶样用)┅┅七水合硫酸锌(分析纯)(供奶样用) ┅┅葡萄糖苷酸酶(Merck,Art.No.4114)(供尿样本用) ┅┅醋酸钠(分析纯)(供尿样本用) ┅┅肝素钠(分析纯)(供血样本用) ┅┅醋酸(分析纯)(供尿样本用) ----去离子水 六、提供的材料与试剂 1、96孔酶标板×1块(包被有偶联抗原) 2、标准液×6瓶:(2ml/瓶) 0ppb,0.025ppb,0.075ppb,0.225ppb,0.675ppb,2.025ppb 3、高浓度标准品:(2ml/瓶)100ppb 4、酶标二抗…………………………7m l 5、抗体工作液…………………………7m l 6、底物液A液…………………………7m l 7、底物液B液……………………………7ml 8、终止液……………………………7m l 9、20×浓缩洗涤液………………………40m l 10、2×浓缩复溶液………………50m l 七、溶液的配制 配液1: C液(供奶样专用) 0.36M 二水合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溶液 称取10.7g二水合亚硝基铁氰化钠加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00ml。 配液2: D液(供奶样专用) 1M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溶液 称取28.8g七水合硫酸锌加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00ml 。 配液3: pH4.8 100mM醋酸钠溶液(供尿样本用) 称取2.4g醋酸钠,加入1.2ml 醋酸,再加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500ml 配液4:乙腈-水溶液 量取84ml无水乙腈加入到16ml去离子水中混匀 配液5: 复溶工作液 用去离子水将2×浓缩复溶液按1:1体积比进行 稀释(1份2×浓缩复溶液+1份去离子水)用于提 取样本的复溶,复溶工作液在4℃环境可保存一 个月。 配液6: 洗涤工作液 用去离子水将20×浓缩洗涤液按1:19体积比进行稀释(1份20×浓缩洗涤液+19份去离子 水)用于酶标板的洗涤,洗涤工作液在4℃环境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微板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微板法) 简介: 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是催化直接脱掉L-苯丙氨酸上的氨而生成反式桂皮酸的酶。该酶多存在于高等植物、酵母、菌类可溶性部分物质,是1961年J.Koukol在大麦中发现的,推测其分子量约为30万,这是一个可把苯丙氨酸用于酚类化合物合成的酶。在组织中的活性可随外界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用光照、病伤害、植物激素处理等会使活性显著增加。在多数情况下,在组织中活性增加时,酶发生失活作用,这时组织中具有活性酶的量很快就会减少,据认为这种失活是与类蛋白质物质作用有关。测定细胞木质素合成途径中间代谢物及关键酶活性,可以探讨多种生物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代谢机理,为减少水果石细胞含量提高其品质提供依据。 Leagene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微板法)检测原理是以苯丙氨酸作为底物,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下采用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产物生成量的方法,于酶标仪290nm处检测吸光度,以吸光度变化所需酶量进行计算。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植物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水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蒸馏水 2、研钵或匀浆器 3、离心管或试管 4、低温离心机 5、恒温箱或水浴锅 6、酶标板 7、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编号 名称TE0401 100T Storage 试剂(A):PAL Lysis buffer250ml4℃避光试剂(B):PAL Assay buffer5ml4℃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

原卟啉(FEP)检测试剂盒(荧光比色法)

原卟啉(FEP)检测试剂盒(荧光比色法) 简介: 原卟啉(Protoporphyrin IX)分子量为562.66,CAS 号为553-12-8,在生物体内原卟啉的含量可间接反应铁的缺乏与否。Leagene 原卟啉(FEP)检测试剂盒(荧光比色法)是利用酸化液破坏红细胞并提取原卟啉(FEP),后者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可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定FEP 含量。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人、动物血液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的测定,反映缺铁性贫血的程度,但应事先或者事后检测相应的红细胞比容。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生理盐水 2、 漩涡振荡器、离心机 3、 荧光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肝素抗凝全血:按新鲜全血:肝素钠溶液(125U/ml)=9:1配制。 2、 配制原卟啉Ⅸ标准工作液: 室温溶解原卟啉Ⅸ标准(5mg/L),取FEP 酸化液,混匀, 即为原卟啉Ⅸ标准工作液(50μg/L)。4℃可保存1周。 3、 按下表进行操作,并以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 4、 置于漩涡振荡器,振荡离心,取上清。 5、 荧光分光度计进行荧光度测定(激发滤片400nm ,发射滤片600nm)。以空白管作为调 编号 名称 TC0266 50T TC0266 100T Storage 试剂(A): 肝素钠溶液(125U/ml) 0.5ml 1ml -20℃ 试剂(B): 原卟啉Ⅸ标准(5mg/L) 1ml 1ml -20℃ 避光 试剂(C): FEP 酸化液 2×100ml 4×1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空白管 标准管 待测管 肝素抗凝全血 — — 0.05 原卟啉Ⅸ标准工作液(50μg/L) — 0.05 — 生理盐水 0.05 — — FEP 酸化液(ml) 3.5 3.5 3.5

过氧化氢酶(CAT)检测试剂盒(紫外微板法)

过氧化氢酶(CAT)检测试剂盒(紫外微板法) 简介: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又称触酶,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由四个相同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酶,共含4分子的亚铁血红素作为辅基,分子量约为24KD。CAT 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过氧化氢迅速清除,可与GSH-Px 共同保护巯基酶、膜蛋白、过氧化氢解离。 Leagene 过氧化氢酶(CAT)检测试剂盒(紫外微板法)检测原理是血清或血浆等样品H 2O 2在240nm 处有强烈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H 2O 2,使待测溶液吸光度随反应时间而减少,通过紫外酶标仪测定240nm 处吸光度,该酶的检测对于研究植物代谢强度及抗旱、抗病能力有一定的价值。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蒸馏水、生理盐水 2、研钵或匀浆器 3、离心管 4、96孔板 5、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配制CAT Assay buffer 工作液:按CAT Assay buffer(2.5×):蒸馏水=的比例稀释, 即获得CAT Assay buffer 工作液,4℃预冷,待用。 2、配制100mM H 2O 2基液:本试剂盒提供的H 2O 2基液中的H 2O 2浓度约为1M。由于过 氧化氢不是非常稳定,使用前需自行测定过氧化氢的实际浓度。而计算出本试剂盒提供的H 2O 2基液中的H 2O 2的实际浓度。然后再根据实际的过氧化氢浓度,配制100mMH 2O 2基液。3、准备样品: ①植物、动物样品:取正常或逆境下的新鲜植物组织(或动物组织),清洗干净,擦干,切碎, 编号 名称 TO1072100T Storage 试剂(A):H 2O 2基液 2×1ml RT 试剂(B):CAT Assay buffer(2.5×)500ml 4℃避光使用说明书 1份

总谷胱甘肽(T-GSH)检测试剂盒(DTNB速率微板法)

总谷胱甘肽(T-GSH)检测试剂盒(DTNB 速率微板法) 简介: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存在于几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参与细胞许多功能活动,是一种氧自由基消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含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能可逆的转变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其存在形式会随着细胞内代谢的情况而发生相互转变。 总谷胱甘肽(T-GSH)检测试剂盒(DTNB 速率微板法)(T otal Glutathione Assay Kit)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总谷胱甘肽(T-GSH)的试剂盒,其检测原理是谷胱甘肽还原酶把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由GSSG 还原成的GSH 和样品本身含有的GSH 都与发色底物DTNB 反应,生成黄色的TNB 和GSSG 。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血浆、血清、组织、细胞等样品中总谷胱甘肽(T-GSH)含量。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GSH 标准储存液:取10mg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标准加入3.25ml ddH 2O ,溶 解并混匀,即为还原型GSH 标准储存液(10mM)。一部分立即使用,其余适当分装后-20℃保存。 2、 配制50×GSH 还原酶:按GSH 还原酶原液:GSH assay buffer =1:49的比例混合, 即为50×GSH 还原酶。-20℃保存,3个月有效。 3、 配制T-GSH 检测工作液:按下表配制T-GSH 检测工作液。 1个样品 10个样品 50个样品 GSH assay buffer 0.2ml 2ml 10ml DTNB 储存液 2.5μl 25μl 125μl 编号 名称 TO1048 100T Storage 试剂(A):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标准 10mg 4℃ 避光 试剂(B): GSH assay buffer 100ml RT 试剂(D): 蛋白沉淀剂 0.5g RT 避光 试剂(E): NADPH 10mg -20℃ 避光 试剂(F): DMSO 1.5ml RT 避光 试剂(G): ddH 2O 3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