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商店商业模式探析

应用商店商业模式探析
应用商店商业模式探析

目录

一、引言 (3)

(一)选题意义 (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4)

二、应用商店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分析 (5)

(一) 以运营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7)

(二) 以操作系统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8)

(三) 以手机终端提供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8)

(四) 以独立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9)

(五) 四种商业模式的对比分析 (9)

三、应用商店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0)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1)

五、中国市场应用分析 (11)

六、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应用商店商业模式探析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的App Store模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口碑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模仿。在应用商店的产业链中,各利益攸关方都试图通过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模式从而实现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面对产业链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各方需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构建符合自己特色的商业模式,提高应用商店的运营水平,增强应用商店的效益。

本文在此着重分析了应用商店的产业链和四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并对这些商业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商业模式

A Study of Business Model of Application Store

Abstract:The app-store of apple company gains a lot not in money but also in reputation, so there are many “app-stores’’were produced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Every stakeholder want to create the model of self-centralized to control the industry chain of application store. Every role in the industry chain needs to revalue his role to differentiate the others in order to gain revenue, creating business model of specific features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level.

This essay analyses the four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of application store and its industry chain, and gives some advice to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t may countered.

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 store Business model

一、引言

(一)选题意义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3G时代。随着3G技术的成熟商用以及移动网络的宽带化,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朗,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以终端为核心,各种相关产业链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博弈,以求在未来重要的用户入口中获得主动权。应用商店是在3G时代作用大显的终端入口,尤其是苹果的App Store 将其发扬光大。应用商店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通道,进行手机应用、内容、服务等交易的销售平台和渠道,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基于该平台开发和销售自己的应用。应用商店极大的丰富了用户的日常生活选择,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苹果通过应用商店打破了运营商控制产业链的局面,于是终端厂商、互联网巨头、软件开发商等纷纷加入市场竞争,以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话语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用商店在国外发展的比较快,中国主要是去年8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的移动商城才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应用商店作为区别于同质化的语音业务,对于提供个性化的数据业务满足用户需求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盈利来源。自从App Store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效益后,才一年多时间里面各类应用商店迅速推出。其中包括谷歌推出的Android Market,诺基亚推出的Ovi应用商店,还有RIM公司和微软公司所推的应用商店。中国移动于2009年8月正式推出了经过一年时间准备的手机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简称“移动MM”)后,据报道中国电信早已开放应用商店的公测,中国联通的手机软件“沃商城”也已经上线。

目前国外的文献大部分是对于苹果的App Store的数据分析和模型研究,国内的文献也是以App Store为参考,进行一些小范围的比较。例如:Jakob Hagemann [1] 就从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的对比分析以及iPhone的特性阐述了应用商店带来的机会以及带给各方的挑战,并对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控制优势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Michael Lurye[2]更加全面和详细的分析了运营商的核心优势,并且提出了运营商可通过提供API的服务实现间接盈利模式和直接盈利两种模式;Distimo公司则专注于对苹果的App Store研究,通过对苹果应用商店的日常数据包括应用软件下载类型,价格,下载量,区域分布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给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决策咨询。IDC认为苹果的App Store有三大核心优势,即利益分享机制,对终端的统治力和契合用户消费习惯的应用定价策略使得苹果的成功很难被复制,由此提出了中国运营商应采取的对策。

国内的论文则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通过借鉴苹果的App Store运营模式,分

析这个产业链的各方力量,提出运营商的解决措施。例如:余晓晖[3]分析了产业链的各方力量将形成一个新的业务发展生态环境,并通过市场博弈形成行业的领导力,而且探讨了商店平台的开源和开放性以及中国移动商城应采取的对策;赵慧玲[4]则从移动互联网的战略高度提出在移动终端集成各种应用的重要性,实现移动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转型战略;钟致民[5]则从iPhone及其应用商店的发展动态结合当前国内运营商的移动增值业务运营情况,提出在移动互联网新时期运营应用商店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建议。薛立宏,张云华,曹敏[6]对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内容资源、资费策略、合作模式、显示方式、网络能力和终端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信运营商经营移动互联网的不同商业模式,提出了智能管道化运营建议;谢洪毅[7]认为运营商将主导中国手机应用商店,且从支付体系,联系渠道,对客户信息的了解和成熟的合作伙伴管理系统方面进行了说明;何廷润[8]指出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手机平台+软件商店”模式面临三重挑战,即如何吸引用户,如何掌控产业链良性发展,如何应对同质化平台及应用的竞争。

综上所述,国外的文献主要关注于苹果的App Store模式以及国外的应用商店的分析和研究,而国内的文献则主要是从苹果的App Store模式中总结出各种经验,探讨移动互联网下的产业链以及运营商如何与终端商竞争,比较的范围较小且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合作情况,有失偏颇。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鉴于上面应用商店商业模式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将从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对比分析入手,将所有的商业模式进行一个综合比较。首先,分析移动应用商店产业链的构成,总结出市场上应用商店的4种商业模式;其次,对四种商业模式的一个对比分析,指出各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再次,对目前应用商店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为应用商店的发展提出决策支持,从而促进应用商店的发展和推广。

二、应用商店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分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围绕智能终端形成了从运营商到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者、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平台体系,从而能够向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者说是产业生态系统(见图一)。产业链里面,各种利益攸关方通过技术或者价值的联系来保持这个产业链的平衡。但是苹果的App Store使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是固态的,他们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甚至是可以相互渗透的,苹果打破了这种相对固定的关系模式。因此在移动互联

网时代如何在这个生态圈里更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构建自己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链无疑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图一应用商店产业链

通过对应用商店产业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商店涉及的面广,是一个融合各个相关行业的新产业。在这个产业链里面,有几种角色定位还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技术或者形势的发展而采取更加符合自身利益的一种产业链定位,因此这就导致了应用商店产业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移动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各种手机业务,对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信息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为用户网络提供接入以及为开发者提供网络能力,因此实现营销有着天然的优势。移动终端生产商通过给开发者提供适配终端的各种技术信息和为用户提供终端,可以说是对用户的入口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影响。操作系统开发商属于移动终端生产商的上游,是智能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用开发者提供API接口以及开发平台。应用开发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形式,主要是把握市场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能够与应用商店运营商实现分成。应用商店运营商的角色随着苹果的App Store的迅猛发展而出现了多样化的模式,目前在市场上有以下四种不同的应用商店运营商商业模式(见图二)。

移动终端生产商:操作系统开发商:

苹果,微软,

诺基亚,Android,

LG, Symbian,

三星,Palm。

摩托罗拉。

移动运营商:独立第三方:

中国移动,手机中国,

中国联通,无忧智能,

中国电信,Handango,

沃达丰。Mobango。

图二应用商店商业模式

(一)以运营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移动运营商既非终端生产商又非操作系统开发商,应该更看重应用商店带来的数据业务的增加。有研究表明,现在电信业的发展趋势是语音业务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而数据业务会越来越大。这些数据业务的收入将成为3G时代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与开发者的分成不应该成为运营商收入的主要部分,否则就偏离了其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定位。以移动运营商为主的商业模式有如下特点:

1.移动运营商有完善的支付体系,用户支付时更安全也更快捷。而且运营商能够进行对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进行捆绑销售,资费策略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2.具有很强势的产业链地位,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以及丰富的数据业务运营经验;

3.移动运营商拥有丰富的客户信息,能够更深刻的把握用户的业务使用习惯从而为应用商店用户创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4.运营商和用户之间具有长期持续的联系渠道,具有更丰富的推广手段;

5.运营商对终端的掌控力较弱,同时要面向多种手机和操作系统,平台和标准不统一。

该模式的典型例子可以以国内的移动商城来看,借助平台的开放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移动商城正成为中国移动吸引客户、增加业务收入的杀手锏。为了丰富移动商场的内容资源,中国移动在推出移动商城开放业务平台的同时,也建设了支撑其应用能力开放的8大业务基地:即四川成都的无线音乐基地、浙江杭州的手机阅读基地、江苏抚州的游戏基地、上海的手机视频基地、辽宁沈阳的位置基地、湖南长沙的电子商务基地,福建手机动漫基地、广东广州的应用商场基地。8大基地组成了中国移动发力业务的“内容工厂”。

(二)以操作系统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无论是微软、Android还是Palm都开始越来越注重用户上网体验和用户界面的设计,以求最大限度的贴近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预期。3G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操作系统开发商仅仅依靠硬件的升级换代为主体的生存模式已经逐渐不太适应市场的需要。仅仅是操作系统配置的提高已经不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是更好的体验和应用,软件服务和增值空间将成为未来的真正角斗场。现在的操作系统开发商不仅正在全面提升硬件、系统、应用等硬实力,还在加速推进应用内容产业的建设,以图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也能够持续盈利。以操作系统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有如下特点:

1.操作系统开发商基于自己掌控的软件平台构建应用商店,具有较强的产业链地位和终端用户掌控力。

2.能够对开发平台API 具有统一标准,利于应用的开发和销售。

3.操作系统开发商强大的设计实力和对用户体验的了解能满足市场需要。

4.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市场中的用户资源比较分散。

5.支付系统的流程相对较为复杂。

该模型的典型例子就是谷歌以手机操作系统为切入点,联合终端厂商,高调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2008年9月底,Google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G1,将其搜索、地图等最广为用户接受的应用移植到移动业务领域,给电信运营商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冲击。该应用商店对所有人开放,不需要进行审批申请。这为开发商们降低了门槛,提供更多吸引眼球的东西。

(三)以手机终端提供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移动终端承载着运营商的各种语音和数据业务,是距离用户最近的设备和最直接接口。目前终端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各种业务与终端平台深度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终端对业务能力的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自从苹果的模式成功以来,众多的终端生产商都试图学习iPhone的“终端+服务”方式强势介入并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力图掌控产业链。它改变了传统游戏规则中终端提供商只能通过制造终端来获取利润的固定模式,通过前后向的整合将互联网体验能够有效移植至移动终端。以手机终端提供商为主的商业模式有如下特点:

1.对开发平台和API具有统一的标准,利于应用的开发和销售。

2.对移动终端用户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对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有比较深的了解。

3.以手机终端提供商为主的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是终端封闭的模式,整个产品和服务时围绕手机终端设立的标准来开展的。

4.用户市场比较分散,受众范围比较小。

5.支付系统的流程较为复杂。

该模型的典型例子就是苹果的App Store,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7月开通的苹果App Store到今年2月截止已经卖出超过20亿个软件,市场覆盖全球77个国家,iPhone 和iPod 用户数已达5000万,参与iPhone和iPod touch应用开发计划的开发者和开发商数量则超过12.5万。在过去的2009年, 苹果独占了全球手机应用收入的99.4%, 下载量达到25亿次,收入达到42亿美元收入。除了经济效益外,苹果更是凭着丰富多样的应用推动了终端硬件的销售,增强了用户的黏性,占据了应用商店的统治地位。

(四)以独立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

独立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并不试图控制整个产业链或者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导者,因为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处于弱势,所以分享一部分利润更为实际。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各种应用将会层出不穷,而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润。2009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的下载量约为25.2亿次,市场规模达到42.4亿美元。根据Gartner的预测,2010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将达到45.1亿次,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7.7亿美元。由此可见,以独立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试图开辟自有渠道,已取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以独立开发商为主的商业模式有如下特点:

1.用户范围最为广泛,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对终端掌控力较弱。

2.开放程度高,有不同的应用标准。

3.应用规范程度不高,免费应用较多,容易出现侵权现象。

4.支付系统的流程较为复杂,且安全性不高。

该模型的典型例子就是无忧智能手机软件站,里面覆盖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手机品牌的大部分型号,品种类型相当丰富,应用范围广。截止到今年4月止,里面有应用38118项,总下载次数达到了71148595次。里面的大部分应用都是免费的,提供电脑和手机端两种下载方式。由于资源多且大部分免费,下载方便,因此对中国的应用商店市场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是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容易出现消费欺诈及陷阱,恶性竞争,传染电脑和手机病毒等情况。

(五)四种商业模式的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运营主体,版权保护,支付系统,平台开放性,用户资源,是否有利于产业链各方优势的发挥等角度来对商业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分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6个方面:

1.符合政策: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2.版权保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和手段。

3.支付系统: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及其安全性和方便性。

4.平台开放性:是否能够接受不同的API标准。

5.用户资源:用户数量的多少和目标客户的增长潜力。

6.是否有利于产业链各方优势的发挥:能够充分利用各方优势的商业模式才能够为应用商店的运营提供保障。

由于这只是一个宏观的评价标准,具体到每个评价细则,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各种力量对比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四种商业模式会因不同国家的情况而优势各不同。下面的总结对比分析表(表一)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状况而言的。

表一不同商业模式对比

模式1:

以运营商为主模式2:

以操作系统

开发商为主

模式3:

以手机终端

提供商为主

模式4:

以独立开发

商为主

典型代表中国移动商

Palm 苹果无忧智能

符合政策高中中中

版权保护高高高低

支付系统话费支付信用卡信用卡话费支付

平台开放性高中低高

用户资源多中中多

有利于产业链各方优

势发挥

高中中高

三、应用商店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虽然应用商店为苹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产业链领导权,但是随着产业链中各种相关方的一拥而入,相继加入到应用商店的热潮中来,情况就变得复杂多变了。无序的竞争只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商店基本是模仿苹果的App Store模式,缺乏有创新之处。无论是诺基亚的Ovi应用商店,谷歌的Android Market,还是中国移动的移动商城,都或多或少能够看到苹果App Store的影子。但是

不能否认的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应用商店模式确实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应用本土化问题。营销学上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国际视野,本土实践”,即应用商店在进入某个国家和地区时,应该在宏观的模式下采取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运营模式。苹果的App Store里面的热门应用不一定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为中美在文化,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上确实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苹果的信用卡支付系统让中国用户接受也有难度。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本土化,为本土的用户提供符合当地消费模式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了一个难题。

2.对于非本土服务提供商而言的牌照问题。对于国际化的企业在本土化实践的时候,一些硬性门槛是避免不了的。就来中国来说,要想在中国提供各种应用内容或者服务,必须获得运营商提供的牌照。要获得牌照得不得不进行一些规范化的操作和走一些流程,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合作,这对于一些国际化的企业的跨国运作速度放缓。

3.智能手机和应用服务的高价格问题。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还只是集中在极少部分人手中,大部分的人用的还是不带操作系统的普通手机。智能手机的高价格影响了应用商店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业务。而同时应用服务的定价也遇到难题,在互联网上人们普遍习惯的是“免费万岁”精神,如何让人们接受收费的应用和服务并且养成这个付费的习惯也是一个问题。

4.传统电子商务厂商或将进入应用商店领域。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由于传统的电子商务厂商在对用户有着深度的理解,支付系统多样且安全方便,而且有着范围比较大的付费用户资源,因此传统电子商务厂商有着良好的基础。应用商店其本质就是手机应用或服务等虚拟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未来传统电子商务厂商的进入将对现有的模式提出更大的挑战。

5.应用商店面临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困惑。谷歌推出的Android Market提倡开源,短期内汇集了大量的应用与用户群体,但其他应用商店主要采用封闭的发展策略。除苹果已经形成忠实的消费群体外,其他应用商店用户更偏向于免费应用的下载,盈利前景尚未明朗。而且,现在垂直类应用商店逐渐涌现,如电子图书售卖平台、手机游戏售卖平台等,用户也许将出现分流趋势。

6.各类应用商店相继构建完全,但是同质化很严重。虽然中国移动的移动商城,苹果的App Store,还是谷歌的Android Market都构建完全而且早已对外营业,但是内容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还是很严重。大家都集中在大而全的方面,力求在主题,游戏,阅读等方面尽量覆盖,但是都鲜有个性,除了苹果占了先发优势成功外,大家都在竞争的红海,而且不断有其他厂商加入,使竞争更加激烈。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牌照问题。应用商店要在中国落地必定要拿到SP资质。由于中国的3G才刚刚起步发展,现在国家的政策是大力鼓励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这对于外商的应用商店的进入无疑是个好消息。外商的应用商店可以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采取各种有利的运营模式,或者是合资或者是独资,推进这个进程。

2.应用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支付系统问题。苹果的App Store成功的一个原因之一是苹果有6500万有过付费体验的i-tune账户,然而在中国信用卡目前还不是很普及,电子支付方式少,而且中国用户还没有养成为应用付费的习惯。因此,中国移动的移动商城在支付上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费支付系统,既方便又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熟悉。至于在付费习惯上,这个还要慢慢培养用户的习惯,但是在定价策略可以进行多种尝试。

3.面临传统电子商务厂商的介入问题。这涉及到开发者生态系统的问题。中国移动做移动梦网已经好多年,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开发者的生态系统,在中文应用服务的开发和设计上符合用户的需求。其他的已经上线的应用商店也有自己的一个开发者生态系统,因此可以采取策略或者说激励措施来不断巩固这个生态系统,从而在内容生产上能够领先于后进的电子商务厂商。

4.对平台开放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这个从本质上说就是对开发者的政策问题。无论苹果、微软都有一些自有应用和服务,如果开发者开发那些对他们现有的业务和软件有竞争和冲击的服务时往往不允许发布,比如苹果前段时间被报道过被开发者投诉这样的问题,微软在开发者准入上有更为严厉的政策,借此保护微软的浏览器、播放器、邮箱系统等。但由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开发的系统,过度的保护只是一种分流。虽然移动商城也有一些自有内容,但毫无疑问在对平台的开放性上它的心态将更为开放。

5.内容的同质化问题。这其实就反映出平台的综合性问题,综合性一方面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竞争者。因此,在综合性到一定程度上,可以考虑在其中设置一些垂直性的项目。对于后来加入到这个产业链中的新兴竞争者,采取垂直型的平台实现专业化的运营将会更加有效。最近我们也看到,诺基亚选择在中国移动商城中开“店中店”,这就超越了一般的竞争思维,出现了不同模式之间的合作,从而达到了融合垂直性和综合性,共同来占领市场。

五、中国市场应用分析

现在虽然不断涌现出新兴的应用商店,但是都属于上面已经讨论的四种模式。中国有个有着巨大潜在客户量的市场,因此在中国市场上应用商店竞争也是相当激烈。除业

已构建成熟的中国移动的移动商城、诺基亚的Ovi商城、摩托罗拉的智件园外,2010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想,三星等厂商的在线应用商店也将逐渐构建完全,而黑莓、苹果等厂商也选择通过与中国运营商的合作,将其应用商店进一步引入中国来抢占市场。此外,谷歌、微软的应用商店的中国策略也日渐明显。从厂商的构成中不难发现,应用商店是众多厂商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关键举措,抢占市场势必会使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在所难免,行业集中度会逐渐显现。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也会因为应用商店模式的成熟将变得更加开放,各方有实力的企业都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式构建自有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为此,开放的产业环境将逐渐使电信运营商更加注重产业合作,打造一个大蓝海战略符合各方的利益,尤其是与终端厂商在应用层面的合作趋势会进一步增强,“店中店”联合模式也许会成为一种流行模式。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由于有国家政策的优势,加上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和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在应用商店的市场博弈中可能更加有相对优势。

应用商店作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B2C或者C2C的交易平台,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中国广大的中小软件开发商提供了更为开源的发展环境,其参与此类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会逐渐提升。此外,中小软件开发商的加入,也为中国手机应用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用户也将会受益,用户会享受到竞争带给大家的多样化选择和符合个性化的需要,满足了人们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心理需求。

六、总结

对于蒸蒸日上的应用商店的发展而言,它需要构建一种合适的商业模式适合本地化需求的运营模式。对于在应用商店产业链中的利益攸关方来说,目前市场上的需求和未来蓬勃发展的用户消费群体很有吸引力,他们都希望能够在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都为应用商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极大地推动着它的发展。

只要应用商店在本地化,支付系统,内容构建以及行业内部的合作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应用商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就会有很大提高。通过国内外的应用商店各种模式的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应用商店在未来完全大有作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应用商店代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应用商店必将成为我们在未来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Jakob Hagemann.应用商店的走红以及衰落[J]. 通讯世界,2009.(10): 54-56

[2] Michael Lurye. 第三届“移动互联网研讨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d12600486.html,/z/imic2009/index.shtml

[3] 余晓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J].中兴通讯技术, 2009.(8): 19-23.

[4] 赵慧玲.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J]. 移动通信,2009.(1):58-61

[5] 钟致民.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软件商店的关键问题[J]. 广东通信技术,

2009.(10):2-11

[6] 薛立宏,张云华,曹敏.移动互联网运营关键问题及商业模式探讨[J].电信科学, 2009,

(5):11-16

[7] 谢洪毅. 运营商将主导中国手机应用商店[J].通信产报,2009,(12):20-22

[8] 何廷润。运营商“手机平台+软件商店”模式面临三重挑战[J].移动通信 ,2009,(8): 43-45

[9]舒文琼. 应用商店争夺升温竞合并举乃运营商上策[J]. 通信世界, 2009, (5):31-33

[10] 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为何走红[J]. 中国新通信, 2009, (06) .

[11] 项有建. 下一站:应用商店[J]. 通信世界, 2008, (41) .

[12] 林若宏. 在线商店渐成手机服务新产品[J]. 互联网天地, 2009, (01) .

[13] 丁婕, 王圆. 借应用商店占领手机应用市场[J]. 通信企业管理, 2010, (01) :10-11

[14]鲁耀斌,邓朝华,陈致豫. 移动商务的应用模式与采纳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5] 秦成德,王汝林. 移动电子商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6] 毛屋堂.移动帝国诺基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九大要素分析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九要素的分析 京东商城一直保持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自摘要:。京东商城始终坚持以纯电高速成长,连续六年增长率均超过200%为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提供优质的产子商务模式运营,缩减中间环节,万注册用户,京东商城目前拥有遍及全国各地2000品及满意的服务。家供应商,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1200余万种优质商品,70服饰、母婴、图书、食品等11大类数万个品牌万。现在,京东3500日订单处理量超过15万单,网站日均PV超过个季度蝉联行业12商城已占据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份额33.9%,连续万人,完成订单量达到头名。截止2013年,活跃用户数达到4,740。JD日,京东在22纳斯达克挂牌,股票代码:3,233亿。2014年5月是成为仅次于阿里、腾讯、百度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关键字:京东商城;商业模式九要素; 首先,京东商城是B2C的商业模式。 一.价值主张 京东商城始终坚持以纯电子商务模式运营,缩短中间环节,在第一 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满意的服务。其商品不仅价格低,而且质量有保证。(一)目标:做中国最大,全球前五强电子商务公司(二)使命:让购物变得简单、快乐!(三)价值观:诚信,

客户为先,激情超越,团队精神,杜绝浪费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集中资源服务好目标客户是京东商城的宗旨。主要做网上3C的京东的主要顾客为20岁-35岁之间的人群,而在其中每年走出校门的600万大学生群体也是京东的一个重点市场。尽管35岁以上的消费群体有更强的购买力,但是高素质的大学生们却是“潜力股”的客户 战略。京东的服务范围遍及全国,主要是北上广。 三.分销渠道 一、营销管道分析京东商城在发展初期就制定的管道战略就以用 户体验至上,满足顾客的需求,正品无假货,并且低价销售。另外一条线是采购线,一定要和厂商保持直接的联系。不要看刚开始供货的管道,当条件适当的时候,把管道做好,一个一个往上走。 二、京东分销管道的构建 1、提高对百货业务的重视程度,尤其在服装品类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 2、与供货商和品牌商的关系构建 3、特色的物流体系和售后服务 4、加强管道诚信建设保证正品无假货。 四.客户关系 (1)京东承诺在运输“保价费”上永久免费,在配送环节上承担保险费用,运输过程的风险一律由京东承担,客户收到货物如果有损坏、遗失等情形,只要当场提出声明,京东立即发送全新商品先行予以更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顾客购买商品时更加放心。(2)“211限时达”服务使顾客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货物。(3)“售后100分”服务。“自京东售后服务部收到返修品并确认属于质量故障开始计时,

京东商城经营模式分析

京东商城全面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一、基本情况与功能结构 1、基本情况 京东商城(m如下图)就是中国B2C市场最大得3C网购专业平台,就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与最具有影响力得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京东商城目前拥有遍及全国各地2500万注册用户,近6000家供应商,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等11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日订单处理量超过30万单,网站日均PV超过5000万. 京东商城图 2、功能结构 京东商城网网页布局分类清楚,一目了然。 导航:品牌直销、团购、夺宝岛、积分商城、京东社区、全部分类 首页左侧:商品分类 首页中下方:促销产品、新上架商品 首页下方:帮助中心、配送方式、售后服务、购物指南、付款方式

二、京东商城得商业模式 1、业务模式 (1)主要商品 京东商城在线销售商品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用品;手机数码;电脑、软件、办公;家居、厨具、家装;服饰鞋帽;个护化妆;钟表首饰、礼品箱包;运动健康;母婴、玩具、乐器;食品饮料、保健品十大类逾10万种。其中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电脑商品及日用百货四大类超过3、6万种商品。

(2)主要服务 京东商城提供了灵活多样得商品展示空间,消费者查询、购物都将不受时间与地域得限制.依托多年打造得庞大物流体系,消费者充分享受了“足不出户,坐享其成”得便捷。目前,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得四大物流中心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2009年3 月,京东商城成立了自有快递公司,物流配送速度、服务质量得以全面提升。京东商城在为消费者提供正品行货、机打发票、售后服务得同时,还推出了“价格保护”、“延保服务”等举措,最大限度得解决消费者得后顾之忧,保护了消费者得利益.京东商城用自身得诚信理念为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树立了诚信经营得榜样。 2、目标客户 (1)从需求上分析京东得主要客户就是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得主流消费人群 (2)从年龄上分析京东主要顾客为20 岁-35 岁之间得人群 (3)从职业上分析京东得主要顾客就是公司白领、公务人员、在校大学生与其她网络爱好者。而在其中每年走出校门得600万大学生群体则又就是京东得一个重点市场。尽管35 岁以上得消费群体有更强得购买力,但就是高素质得大学生们却就是“潜力股”。京东网上商城做了6年,目前拥有超过800 万得注册用户.而在每年得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就拥有600万得潜在顾客群,京东得目标不就是跟国美、苏宁争抢客户,而就是把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京东得用户。 三、收入与利润来源 (1)直接销售收入赚取采购价与销售价之间得差价在线销售得产品品类超过3 万种,产品价格比线下零售店便宜10%-20%;库存周转率为12天,与供货商现货现结,费用率比国美、苏宁低7%,毛利率维持在5%左右,向产业链上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九大要素分析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九要素的分析 摘要:自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京东商城一直保持高速成长,连续六年增长率均超过200%。京东商城始终坚持以纯电子商务模式运营,缩减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满意的服务。京东商城目前拥有遍及全国各地2000万注册用户,1200家供应商,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等11大类数万个品牌70余万种优质商品,日订单处理量超过15万单,网站日均PV超过3500万。现在,京东商城已占据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份额33.9%,连续12个季度蝉联行业头名。截止2013年,活跃用户数达到4,740万人,完成订单量达到 3,233亿。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挂牌,股票代码:JD。是成为仅次于阿里、、的中国第四大上市公司。 关键字:京东商城;商业模式九要素; 首先,京东商城是B2C的商业模式。 一.价值主张 京东商城始终坚持以纯电子商务模式运营,缩短中间环节,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满意

的服务。其商品不仅价格低,而且质量有保证。(一)目标:做中国最大,全球前五强电子商务公司(二)使命:让购物变得简单、快乐!(三)价值观:诚信,客户为先,激情超越,团队精神,杜绝浪费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集中资源服务好目标客户是京东商城的宗旨。主要做网上3C的京东的主要顾客为20岁-35岁之间的人群,而在其中每年走出校门的600万大学生群体也是京东的一个重点市场。尽管35岁以上的消费群体有更强的购买力,但是高素质的大学生们却是“潜力股”的客户 战略。京东的服务范围遍及全国,主要是北上广。三.分销渠道 一、营销管道分析京东商城在发展初期就制定的管道战略就以用户体验至上,满足顾客的需求,正品无假货,并且低价销售。另外一条线是采购线,一定要和厂商保持直接的联系。不要看刚开始供货的管道,当条件适当的时候,把管道做好,一个一个往上走。 二、京东分销管道的构建 1、提高对百货业务的重视程度,尤其在服装品类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 2、与供货商和品牌商的关系构建 3、特色的物流体系和

微博与微信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 (1)

微博与微信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新闻学 微博与微信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 ○马庆贺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来临。微博与微信是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社交媒体,是新兴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分享与获取的平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后来居上,作为后起之秀的微信正在全力赶超曾经异军突起的新浪微博。本文主要通过新浪微博与微信的SWOT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经营模式的不同,探讨微信是否能在将来激烈的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取代新浪微博。 关键词新浪微博微信经营模式 一、微博概述 微博,也叫做微博客,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与分享140个字符之内的文字或者图像、链接、音频与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和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微博也是由国外传播到中国的舶来品。2006年,Twitter的推出红遍了世界,微博逐渐进入到中国的市场。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之后,依托新浪门户网站的大流量与其博客产品的好口碑,新浪微博成为了网民关注与讨论的焦点,2010年也被称作“微博元年”。2010年4月,腾讯微博上线,但因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高、粘性大,形成了用户规模壁垒、市场占有率高,腾讯在经过多方努力后仍未赶超新浪微博。此后,基本上没有实力相近的对手与新浪竞争,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约定俗成的“微博”产品。 二、微信概述 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由腾讯公司基于手机移动终端推出的一款即时聊

天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消息与好友进行聊天或者多人群聊。早在微信上市之初,其信息传递形式就不再拘泥于文字或20KB(部分压缩彩信可达50KB)以下的图片+文字形式。随着后续版本的不断更新,例如像talk box功能、“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等不断完善,不但丰富了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开创了信息无限传递的可能。随后,微信5.0版本的上线,让“游戏中心”、“微信支付”等商业化功能成为新的亮点,这也加速了微信打造综合性应用平台的进程,建立了自身盈利模式,填补了微信生态圈的重要一环。 三、微信与新浪微博经营模式的SWOT对比分析 1、微信对比新浪微博的Strength (1)用户粘性与用户体验。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社交软件,偏重于关系纽带,通讯属性强。注册微信需要绑定手机号码或者QQ号码与邮箱账号等,可以导入手机通讯录与QQ好友,是一个成熟稳定联系密切的熟人交际圈。通过线下真人互动带动线上好友沟通,用户粘性大,忠诚度高,信任度强。 新浪微博则是一种弱关系社交平台,偏重内容传播,媒体属性强。注册微博较为简单,准入门槛低,平台开放,没有实名制,陌生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进行人际互动。因为新浪微博传播内容的开放性,信息传播中,畅通无阻,速度快,互动性强。 作为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主打点对点的语音聊天,但其传播符号也非常多样化,语音,文字,图片,视频,链接,表情等都囊括在其中。语音聊天比其他传播符号能够更加准确的传递用户的心情与态度,通过语音这个载体,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沟通误差较小,沟通质量得到提高与增强。通过微信传递信息的成

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要素分析

小组成员: 0908821021 黄新广 0908821025 卢臣 0908821028 石朝虎 0908821029 杨庆国 0908821030 白康 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要素分析 京东商城简介: 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自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京东商城一直保持高速成长,连续六年增长率均超过200%。京东商城始终坚持以纯电子商务模式运营,缩减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满意的服务。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2012年第一季度,京东商城以50.1%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自主经营式B2C网站中排名第一。目前京东商城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在全国超过30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 为了更加直观的描述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将从8个方面对其进行一一描述。 1.价值体现 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是,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一句“顾客就是上帝”就形象的将商家同顾客的关系描绘出来。在京东商城的核心企业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客户利益第一、为客户着想、为客户多做事。正是凭借着这种以客户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京东商城才得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走出一条越来越宽阔的阳光大道。 全场免运费为用户“零化”配送成本 在网上购物,动辄就要十多元的运费,往往是令许多网购消费者和商家踌躇于网购及销售的成本。就在买方卖方都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京东做了一个表率性的举动。自2010年6月起,京东商城发布了正式的公告:不限金额,不分会员级别,不分品类实行全场免运费。这是一个有利于所有会员的优惠措施,也是促进B2C良性发展的开元。 移动互联网“多元化”掌上应用 2011年2月17日,京东商城在业界“第一个”推出基于iOS平台的移动设备客户端应用系统,除了下单、查询等常用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直接拍摄商品的条形码实实查询京东商城的相应商品价格。随后,于3月10日,发布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设备客户端软件。5月5日,iPad客户端上线,6月17日,Symbian客户端上线,等其他智能平台移动设备的软件也将陆续发布。2011年6月,京东商城手机客户端下载量近百万。 211限时达”极速配送

深度剖析:微信微商的四大盈利模式

深度剖析:微信微商的四大盈利模式 最近微商、微信营销越来越火,之前以为就是一阵风,单现在看来是源源不尽啊! 微商的百度指数已经2万多一天了,微商可以说是继淘宝之后的又一个全民创业的东西。 每个人朋友圈里面都有那么几个做微商的而且这个趋势还在蔓延跟当年做淘宝的一样,多如牛毛,但是真正赚钱的很少,现在做微信能够赚钱的一共是四种模式. 第一种直接从0起步切入,代理产品,然后零售,成功率非常低 第二种是卖代理,这种方式现在很普遍,能赚钱,但是也不长久,除非你是自己的独家产品,或者一级代理这样。 第三种是结合自己的本身的业务做微信,比如说我们有些同学qq空间卖减肥的,你可以把客户慢慢引入到微信,然后继续卖相应的其他产品。 第四种就是,搞微信营销附带产品的,比如培训,比如软件,比如教程,比如说圈子等等。 先说第一种,就是直接从0起步直接卖产品的 这个是不太建议你们做的,尤其是一些已经烂大街的面膜,新百伦鞋服什么的,去了基本上就是炮灰,那如果你要做的话,最好是能够结合自己的本身的独特资源、货源、优势去做,比方有人卖当地特产,我老家的特产猪肉脯,我老家有一个人就在微信上卖的很火,薄利多销。 但是我是做惯了暴力产品,做不来薄利多销的玩意儿的,比较喜欢玩高价钱的,之前有人做养生类的产品,还有做收藏的玉器等,其实也就是蓝海策略,面膜,鞋服都玩烂了,搞点偏门或许有出路。当然这种模式还需要有足够多的粉丝,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流量,数据库。现在微信流行的加粉方法,其实都不太精准,我还是比较推崇让客户来加我们。 比如在贴吧,豆瓣等社区论坛做广告,吸引客户直接加你的qq,这样来的一般都比较精准这样做的目的也省去了后面的营销环节,因为来的客户就是直接有需求的,就是来咨询购买的,就省得你天天在朋友圈点赞,嘘寒问暖跟傻逼一样了! 总之,我们以前玩的pc端的推广方式,都强调吸引客户加qq,其实你换成直接吸引客户加微信就是一个套路而已,产品定了,流量也有了,后面就是营销了,同样在朋友圈里面做营销最好的方式也是发客户见证了! 我前几天加了一个专门卖泡妞培训的一个人,他的朋友圈就是他的会员参加培训之后,不断的把妹成功,td炮友的聊天截图,说实话,还是很有效的,我们卖产品也是一样,这个跟昨天说的qq空间狂刷见证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要狂刷见证,你肯定会疑问,你的那些同学也是每天在朋友圈狂刷屏,狂刷见证,为什么你会反感,为什么他们根本卖不出去,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点,就是他们的流量要么是自己原来的同学朋友同事,要么就是到各个微信群里面硬生生加来的人,根本就不是精准客户 所以我上面说到,你去主动加人,不如让真正有需求的人来加你咨询。把微信变成一个聊天咨询工具,而不是神话微信的营销能力,说白了,微信有毛线营销能力,只是一个app而已,只是很多人在用,做到最后,还是要还原微信营销的本质,微信就是工具,我们运用好工具就行! 也可以这么理解,pc端大家聊天用qq比较多,所以我们有了qq空间营销,移动端大家聊天用微信毕竟多,所以我们有了微信朋友圈营销,本质都是一样。 第二种就是卖代理的模式这个模式争议比较大 玩的好是带一帮人致富,玩的不好那就是朋友同学远离你,还被带上传销的名号。一开始就是奇迹面膜用这个方式做到了极致,一片面膜成本才几毛钱但是卖十几二十块钱而且面膜消费者都是批量购买,那作为代理更需要批量批发了。 那么大量批发就给了面膜这种产品的大量的利润空间,所以可以无限制的发展代理。一般鞋服衣帽的代理也就是两三级就到顶了,但是我们看到很多面膜可以无限制的发展代理,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因为他的利润足够支撑的住,以至于你们看到很多卖面膜的到最后全部成了代理,代理再招代理,但是,怎么说呢,人家把钱赚到了,也无可厚非,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赚到钱才是真的。 代理这种模式确实很值得去学习去做,六期的学员 @郭见上一次也是搞代理,两三天时间,一天收两三万的现金,一下子把货全部出手,并且让钱落袋为安,自己还啥事不用操心。 说到卖代理,首先你想要做成功,你必须有一个独家的资源,必须是独家,市面

B2C商业模式分析(京东)

金融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四、实验结果 (包括程序或图表、结论述、数据记录及分析等,可附页) 1、公司简介(京东) 主要包括公司网址、首页页面、创办时间、创始人、管理团队、主要发展阶段。 ●公司网址:JD. ●首页页面: ●创办时间:1998年6月18日,强东先生在中关村创业,成立京东公司 ●创始人:强东先生 ●管理团队:创始人强东担任京东集团CEO,皓瑜出任京东商城CEO, 生强担任京东金融负责人,原华为终端电子商务部总裁徐昕泉出任京东 海外事业部负责人,京东开放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蒉莺春为拍拍业务负责

人。此外,京东其他高管还包括CFO黄宣德、CMO蓝烨、CHO隆雨、 技术研发高级副总裁大学。 熟悉TMT圈子的人可以看得出,京东的高官可谓遍布业界--皓瑜来互联网公司百度,徐昕泉出身通信巨头华为,蓝烨先后在联想、方正、 宏碁做了17年的PC,黄宣德2013年加入京东前传统软件公司文思海辉 联席总裁,蒉莺春,此前在美银美林做投资并购,隆雨之前是通信企业 UT斯达康的法律总顾问…… ●主要发展阶段: ?创业阶段:1998年6月18日,强东创建京东,原以光磁产品代理起家,仅2年时间就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磁代理商 ?京东的快速崛起阶段:京东自2004年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专注于该领域的长足发展,凭借在3C领域的深厚积淀,先后组建了及全资子公司, 富有战略远见地将华北、华东和华南三点连成一线,使全国大部分地区都 覆盖在京东的物流配送网络之下;同时不断加强和充实公司的技术实力, 改进并完善售后服务、物流配送及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和服 务条件。京东还组建以、、和为中心的四大物流平台,以期能为全国用户提 供更加快捷的配送服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公司的业务空间 ?上市阶段:2014年5月22日上午9点,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美国也迎来了中国最大的赴美IPO。京东分拆后涉 及金融、拍拍及海外业务。京东提出了渠道下沉的战略,正式启动农村电 商项目。京东与多个领域的佼佼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采购、O2O、金 融、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2、商业模式分析 2.1 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及服务:

(方案)小米商业模式分析-小米的顾客价值.doc

小米商业模式分析 一、小米简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定位于高性能发烧手机。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下面是一组市场数据:·2013年9月,中国10款最活跃的安卓机器里面,只有两个品牌,一个是三星(占6款),一个是小米(占4款) ·2013年第二季度,小米已经成为全球第13大手机制造商,排在摩托罗拉移动的前面。·四项第一: 单店销售额第一:5.5亿 单店破亿速度第一 手机和影音电器类单店销售额第一 手机品牌关注度第一 ·十万台手机,几分钟就能卖完 二、模式分析一 雷军强调小米公司的未来是一个做“铁人三项”:硬件+软件+互联网。这是小米的具体商业模式,具体来说: 1、软件: 1)通过软件和服务提升体验,每周发布miui新版本,定制主题,开设小米应用商店,超越客户心理预期。 2)米聊:曾经影响力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比微信早)。 2、硬件: 1)小米手机以性能最好的配置,卖中档的价格,让用户感受到性价比的诱惑。 2)硬件不只有手机,还包括:小米盒子、小米电视、紫米pad、银米电脑。 3、互联网: 1)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直销砍掉传统实体店成本,支持整体的低价战略。 2)米粉文化:小米论坛每天80万人访问量。 在上述服务中、收益可有来源于硬件产品的销售利润、软件带来的长尾收益和售后服务的收益等等。在这个模式中,对于消费者最大的卖点其实是“性价比”。而小米产品的性价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端领先的硬件配置和超级低廉的价格。 三、模式分析二 1、管理架构 1)核心能力——“高配置,低价格”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企业能够提供高配置的手机产品。手机行业的经营传统是“用低端机冲击市场份额,用中高档机赚利润”,而小米颠覆了这个传统,它的最大卖点是“高配置、低价格”,这就是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市场上的手机企业主要提供的产品组合是“高配置+高价格”、“中配置+中价格”模式,当然还有大量的“低配置+低价格”模式,而小米手机独辟蹊径,在高配置和低价格之间进行了结合,探索出了“高配置+低价格”模式,这是其他企业目前为止难以复制的。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与发展建议

4 摘 要:在对国内外商业模式的定义和评价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别从用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核心资源和流程四个角度对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其商业模式的成功原因,并根据京东商城所面临的竞争状况,探讨了京东商城商业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对京东商城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模式评价;发展建议 全球著名的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Rappa,2006)。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自主平台的领军企业——京东商城,以一己之力在2012年搅动了整个电商行业大规模开展促销活动,引发了传统商业巨头进入到电商行业的浪潮,体现了其在业界的巨大影响。对其商业模式进行研究: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评价京东商城的未来盈利能力;于京东商城而言,可以认识到商业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于竞争对手而言,可以通过京东模式审视自身模式的优劣;于整个电子商务产业而言,有利于管窥全貌,促进整体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模式的界定与评价 商业模式的界定,至今尚未完全统一。不同的专家、机构由于各自研究的目的、研究角度不同,给出的界定、定义也各有千秋。较早将商业模式与互联网企业联系在一起的是Allan Afuah(2003),他认为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公司利用互联网在长期内获利的方法,它是一个系统,包括各组成部分、连接环节、动力机制。 综合相关阐述,本文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定义为互联网企业为获得利润而采用的交易结构以及采用的一系列管理、营销、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其构成要素为用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与发展建议 文/李宏伟 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核心资源和流程五个方面。 总体来看,国内外商业模式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多数研究者往往只采用商业模式表面层次的指标如盈利性。事实上,商业模式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必须从多环节、多视角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本文侧重对企业实施某种商业模式后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做出诊断。将从企业的战略角度,以具体的电商企业——京东商城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汇总相关资料,关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探究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及创新点,突出企业策略实施的利弊分析,以期为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二、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 (一)京东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1.京都商城的用户价值定义 用户价值定义是为目标用户群提供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向用户提供的产品、服务及销售渠道等价值要素的某种组合。截止2011年底,京东商城注册用户数3000万,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8000万,日均订单处理量超过30万单,日交易额超过1亿元。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等11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物流配送覆盖了华北、华南、华东等多个地区,70%以上的订单都由其自建物流团队负责配送。 2.京东商城的利润方程 利润方程包括收入来源,成本结构,利润额度等。 (1)直接销售收入 京东商城的直接利润来源为赚取采购价和销售价之间的差价。京东产品价格比线下零售店便宜10%—20%;库存周转率为12天,与供货商现货现结,费用率比国美、苏宁低7%,毛利率维持在5%左右,向产业链上的供货商、终端客户提供更多价值。2011年,京东此项收 入为211亿元人民币。 (2)开放平台商家 此项收入包括年费、技术服务费、仓储运输费。京东商城的开放平台在2010年12月上线,2011年,京东商城开放平台基本上保持200%-300%的增速,收入为57亿元人民币。2012年的主要建设方向为团购、虚拟产品、服装、鞋帽,以及对并购垂直B2C网站的整合。 (3)广告费 2010年京东广告收入达到了1000万,2011年实现5000万左右的收入。刘强东预计到2015年,广告平台收入将达到5亿至7亿。 3.京东商城的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充当的角色。京东商城将自己定位为零售业态的网上销售,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销售环节,其模式的商业逻辑与传统零售业同出一源,通过销售服务,获得进销差额和供应商的返点。 4.京东商城核心流程 商务模式中的核心流程包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作为商业企业,京东商城的运作流程包括购入、销售、配送、支付等环节。 购入环节:厂商不需要缴纳进场费、装修费、促销费、过节费。免去各种费用之后,京东销售利润率比通过传统渠道销售的要高很多。此外,京东给厂商的返款周期为20 天。 销售环节:纯电子商务企业,无实体店相依托,全面实施网上销售承诺在运输“保价费”上永久免费,运输过程的风险一律由京东承担,实施“售后 100分”服务。 配送环节:京东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建立了的四大物流中心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在天津、苏州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了城市配送站,实施了“211限时达”服务承诺。配送方式有包括上门自提、快递运输、E邮宝等。 支付环节:支付方式包括公司转账、货到付款、邮局付款、在线支付、分 DOI:10.14011/https://www.360docs.net/doc/d12600486.html,ki.dzsw.2013.05.021

1号店的经营分析

1号店的经营分析 一、1号店的概述 一号店,电子商务型网站,2008年7月11日,“1号店”正式上线,由上海益实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创办,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网上超市”的先河。公司独立研发出多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并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在系统平台、采购、仓储、配送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高质量的商品能以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流通,让顾客充分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实惠方便的购物。一号店网上超市是在中国规模、品类均占行业领先地位的B2C电子商务企业。自上线以来已拥有上千个供应商,数百个品牌合作商。线上销售商品涉及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厨卫清洁、母婴玩具、电器、家居、营养保健、礼品卡等十大类,共计10万多种商品。志在为顾客提供生活用品的一站式网上购物服务。 二、1号店的商业模式分析 1、战略目标 1号店的使命是“用先进的系统平台和创新的商务模式为顾客和商家创造最大价值”,它的目标是打造“网上沃尔玛”,打造一个综合性电子商务B2C平台。“1号店,只为更好的生活”,这是1号店对自己的定位,让用户可以以“比超市更便宜的价格”购买到与家息息相关的各类商品,包括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家居家电、厨卫清洁、母婴玩具等几大类产品。1号店要为顾客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客户不一样的体验与价值。 2、目标用户 1号店的目标用户主要定位于网络购物活跃的用户,尤其是白领阶层。现代白领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零碎时间多,这为网购提供非常有利的契机。1号店从技术上实现实时购物,让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完成原本琐碎、耗时的家庭日常采购“任务”。 三、技术模式 1、系统和平台建设 1号店的第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开发软件系统,除基本功能软件如财务软件外,所有系统软件都是其自主开发的。整个系统包括会员管理、仓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等十几个模块。1号店很注重技术的研发,1号店在武汉、南京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用于后台系统的优化和进一步研发 四、经营模式 1、低价竞争 与所有网上购物网站一样,1号店也是主要靠价格优势拉住客户,并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在1号店销售的商品中,日用快消、美容护理和母婴产品是销量最大的三类。由于这些商品的购买量大、重复购买次数多,人们对价格的敏感度也比较高。1号店的主打商品每天都提供五折产品分时段限量抢购,颇有“天天秒杀”的意味。一号店在其与其他商家的价格竞争中下足了功夫。但与其他打着“价格战”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同的是,1号店要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圈”,不烧钱打价格战,而是靠优化供应链、物流配送等降低成本,真正让消费者得到实惠。1号店的低价原因有二:首先,就客观而言,1号店省去了传统超市的实体店面和大量人员,仅多了配送和包装的费用,成本算下来比传统超市还低3-5个百分点。其次,主观来说,1号店主要是通过减少和优化物流配送等中间环节

微信的商业模式

微信引爆商业模式 曲延明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什么是微信? 微信,腾讯旗下的一款语音产品,是当前比较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相信喜欢体验移动APP的用户手机里都会有这么一款应用,而作为深度体验用户的笔者也使用将近一年了。

在移动社交应用风靡全球的时代,我们能从近期热门的微信中看到什么营销的商机呢?作为互联网的资深投资人,蔡文胜也已经表明了,他今后再也不投资互联网,而只投资移动互联网。并且,在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之间,他更看好微信营销。 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即时通讯应用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2013年8月2日,时隔一年多,腾讯官方公布微信用户已经达到4.9亿。在腾讯QQ邮箱、各种户外广告和旗下产品地不断宣传和推广下,微信的用户也在逐月增加。 根据2013年微信团队宣布的官方数据,在5000万的用户中有活跃用户2000万,而25-30岁用户估计超50%;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最多的用户职业是白领(超过24%)。iOS / Android / Symbian 平台上用户分别占25%、25%、50%,而大部分微信用户都是从腾讯旗下各种产品过渡而来的。 微信特点 1、对讲功能 轻轻按住说话 松开后对方就能收到您的声音 2、多平台 支持iPhone、Android、S60 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 3、省流量 语音优化,更省流量 30M流量可以发上千条语音消息作用 您可以通过微信与您的好友进行文字或图片消息的传送。 微信平台让企业草根再次旋起微信营销热潮 微博营销已经不在是新鲜的事了,也让许多商家许多草根微博群体得到了许多商机,更多的人利用微博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可能许多人年收入上百万以前想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yu与发展建议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与发展建议 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自主平台的领军企业一一京东商城,以一己之力,在2012年搅动了整个电商行业,大规模开展促销活动,引发了传统商业巨头,进入到电商行业的浪潮,体现了其在业界的巨大影响。 对其商业模式进行研究: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评价京东商城的未来盈 利能力;于京东商城而言,可以认识到商业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于竞争对手而言,可以通过京东模式,审视自身模式的优劣;于整个电子商务产业而言,有利于管窥全貌,促进整体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商业模式的界定与评价 本文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定义为互联网企业,为获得利润,而采用的交易 结构,以及采用的一系列管理、营销、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其构成要素为,用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核心资源,和流程五个方面。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 (一)京东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1.京东商城的用户价值定义 用户价值定义,是为目标用户群,提供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向用户提供的 产品、服务及销售渠道等,价值要素的某种组合。 截止2011年底,京东商城注册用户数3000万,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8000 万,日均订单处理量超过30万单,日交易额超过1亿元。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等11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物流配送覆盖了华北、华南、华东等多个地区,70%以上的订单,都由其自建物流团队负责配送。 2.京东商城的利润方程 利润方程包括收入来源,成本结构,利润额度等。 (1)京东商城的直接利润来源为,赚取采购价和销售价之间的差价。 京东产品价格,比线下零售店便宜10%—20%;库存周转率为12天,与供 货商现货现结,费用率比国美、苏宁低7%,毛利率维持在5%左右,向产业链 上的供货商、终端客户提供更多价值。2011年,京东此项收入,为211亿元人民 币。 (2)开放平台商家。此项收入包括年费、技术服务费、仓储运输费。 京东商城的开放平台,在2010年12月上线,2011年,京东商城开放平 台,基本上保持200%—300%的增速,收入为57亿元人民币。2012年的主要建 设方向,为团购、虚拟产品、服装、鞋帽,以及对并购垂直B2C网站的整合。

一号店商业模式分析

一号店商业模式分析 一、一号店介绍 1.简介 1号店,是由世界500强Dell前高管于刚(全球副总裁)和刘峻岭(全球副总裁,中国和香港区总裁)联合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创立的电子商务型网站。 2008年7月 11日,“1号店”正式上线,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网上超市”的先河。公司独立研发出多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并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在系统平台、采购、仓储、配送、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高质量的商品能以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流通,让顾客充分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实惠方便的购物体验。 2.发展 2008年7月1号店网站正式上线,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网络购物。 2009年9月第100万个用户诞生。 2010年3月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网络购物网站排行“最佳售后服务奖”。 2010年9月荣获“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称号,同时荣获“综合类B2C电子商务企业奖十强”。 2010年12月1号店全年实现销售额超8亿。 2011年5月,沃尔玛宣布投资1号店,双方达成战略合作。 2011年6月线上销售产品达10万种。 2012年2月沃尔玛宣布增加对1号店的投资,持股比例增加到51%。 2012年3月注册会员达到2000万。 2012年4月在线销售商品超过25万种。 2013年7月11店庆日,1号店单日流量突破了1000万,晋身中国电商前三甲。1号店移动客户端“掌上1号店”销售额超过2011年同期销售额的100倍,掌上1号店推出3.0版本。同时,1号店注册用户突破4000万。 3.现状 2012年2月,1号店拥有超过1800万注册用户,超过5400名员工,营业额从2008年的417万元升至2011年全年营业额达到27.4亿。 据国际调研机构DDMA2011年发布数据,上海地区网上超市市场份额,1号店占比达到88.9%。1号店大力投入在高科技创新,系统开发,和供应链管理上,已经获得100多个软件著作权和多个专利。 2013年10月10月23日,1号店携手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成立“舌尖上的联合国”,在成为国内B2C领域最大的进口食品线上销售平台后,继续发力进口领域。 2015年7月沃尔玛从创始人和平安手中收购一号店股份。沃尔玛收购尚未持有的一号店股份,将对后者全资控股。一号店将继续以现有名称运营。由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亚洲区总裁王路将执掌1号店。 4.特点

浅谈微信的商业模式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微信的商业模式 院系名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11营本2班 学生姓名:方露 学号:2013040105 指导老师:蒋堃 年月日

浅谈微信的商业模式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眼界的开阔,思想观念的转变。无论男女老少都开始跟随时代的潮流,接受电子商务改变世界的事实,人人都用起了微信。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却不知这个小小的聊天软件背后隐藏着智慧的化身和巨大的商机。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个软件,知己知彼,更加运用自如,本文将从微信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将详细解释微信的基本概念和存在的几种商业模式;其次,对目前微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微信;商业模式;公众平台

Talk lightly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chat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vision is open as well as the transition of the thought idea. Both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began to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ccepted the fact of that e-commerce is changing the world, everyone is using the wechat. Everyday a lot of people are in the use of wechat, but don't know this small chat software behind the incarnation of wisdom and great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let everybody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softwa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from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chat. Firstly , I will explain the basic concept of wechat and existence of several business models in detail; Secondly,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echat and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I will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wechat; Business model; public platform

京东的商业模式分析图文

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 1.业务模式 (1)主要商品 京东商城在线销售商品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用品;手机数码;电脑、软件、办公;家居、厨具、家装;服饰鞋帽;个护化妆;钟表首饰、礼品箱包;运动健康;母婴、玩具、乐器;食品饮料、保健品十大类逾10万种。其中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电脑商品及日用百货四大类超过3.6万种商品。 (2)主要服务 京东商城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商品展示空间,消费者查询、购物都将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依托多年打造的庞大物流体系,消费者充分享受了“足不出户,坐享其成”的便捷。目前,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的四大物流中心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2009 年 3 月,京东商城成立了自有快递公司,物流配送速度、服务

质量得以全面提升。京东商城在为消费者提供正品行货、机打发票、售后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价格保护”、“延保服务”等举措,最大限度的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京东商城用自身的诚信理念为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树立了诚信经营的榜样。 2.赢利模式 (1)直接销售收入赚取采购价和销售价之间的差价在线销售的产品品类超过 3 万种,产品价格比线下零售店便宜 10%—20%;库存周转率为 12 天,与供货商现货现结,费用率比国美、苏宁低 7%,毛利率维持在 5%左右,向产业链上的供货商、终端客户提供更多价值。实现的京东的“低应力大规模”的商业模式。(2)虚拟店铺出租费店铺租金、产品登陆费、交易手续费(3)资金沉淀收入利用收到顾客货款和支付供应商的时间差产生的资金沉淀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赢利。京东商城上第三方支

付平台有财付通、快钱和支付宝。 (4)广告费目前,网络广告逐步被人们接受,对于一些大型的媒体网站而言,网络广告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经营收入来源之一。 3.目标客户 (1)从需求上分析京东的主要客户是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流消费人群 (2)从年龄上分析京东主要顾客为 20 岁-35 岁之间的人群(3)从职业上分析京东的主要顾客是公司白领、公务人员、在校大学生和其他网络爱好者。而在其中每年走出校门的 600 万大学生群体则又是京东的一个重点市场。尽管 35 岁以上的消费群体有更强的购买力,但是高素质的大学生们却是“潜力股”。京东网上商城做了6年,目前拥有超过 800 万的注册用户。而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就拥有600万的潜在顾客群,京东

1号店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论文

“一号店”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摘要】经济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超市成为了可能。“1号店”打破传统电商从垂直型逐步向综合型过渡的商业模式,直接采取了以家庭日常消费需求为核心,其他辅助需求为依托的“网上超市”综合式电商模式。“1号店”的经营以低成本高效率使顾客能在最便捷、实惠的超市体验购物的乐趣,不用出门,送货到家。本文主要介绍了“1号店”的公司背景,它的电子商务各种运营模式,并分析了“1号店”的优势与挑战,预测了“1号店”的未来发展。 【关键字】网上超市;电子商务;配送;服务 一、公司背景介绍 随着刘峻岭和于刚2007年在戴尔的离职,2008年7月 11日,“1号店”正式上线,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网上超市”的先河。“1号店”网上超市凭着其优势与超前的经营管理方式用了仅三年半的时间成长为在中国规模、品类均占行业领先地位的B2C电子商务企业。 “1号店”从2007年的孵化到2008年的上线运营到2009年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到2011年联手沃尔玛到如今在线销售超过25万种商品,涵盖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厨卫清洁、母婴玩具、数码电器、家居运动、营养保健、钟表珠宝、服装鞋帽、机票服务、品牌旗舰店等十二大类,还在业内率先拓展了众多虚拟产品服务项目,如手机充值、生活费用付款、火车票查询、机票订购等在线服务。截至2012年2月,“1号店”的员工人数达5400人,仓储面积达22万平米,配送涵盖34个城市140个站点且月均销售增长趋势不低于28%,不愧走在B2C电子商务的前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电子商务的后起之辈,“1号店”用独特的商务模式和创新技术平台为顾客和商家创造最高价值。目前,公司独立研发出多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并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系统平台、采购、仓储、配送、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以低成本高效率使顾客能在最便捷、实惠的超市体验购物的乐趣。 二、“1号店”的电子商务经营概况 (一)运营模式 “1号店”作为上网上沃尔玛,电子商务B2C平台运作的前线,其主要的运营模式也是别具独特的,及时准确的订单跟踪系统、完全透明的返利标准,为“1号店”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与利益,更是为网上购物爱好者提供便利。 1、会员营销 “1号店”注重会员营销,到目前为止,“1号店”的会员已超达2000万。“1号店”网上超市设有统一的积分体系和制度,通过购买商品的积分,通过不同等级的会员享有的不同积分,积分可以直接用于支付购买商品,以积分的形式来吸引用户,此外,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组织购物工会等也可以赚取几份赢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