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19-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19-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19-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19-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SO32?水解

C.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

D.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抑制Fe3+水解

2.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A. pH=11的溶液

B. c(OH?)=0.01mol·L?1的溶液

C. 1L溶液中含有4g NaOH的溶液

D. c(H+)=1×10?10mol·L?1的溶液

3.在常温下,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

A. NaCl溶液

B. NH4Cl溶液

C. Na2CO3溶液

D. CH3COONa溶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盐酸与足量锌片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物质的

②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③反应3H2(g)+N2(g)?2NH3(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充入氦气,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不变

④对于反应3KSCN(aq)+FeCl3(aq)?Fe(SCN)3(aq)+3KCl(aq),加入KCl固体,逆反应速

率瞬时增大,随后正反应速率增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5.将0.1mo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

的值减小 B. OH?的物质的量减小

[NH3·H2O]

C. [NH4+][OH?]

的值减小 D. NH?4+的浓度减小

[NH3·H2O]

6.已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 反应②中ClO3?作氧化剂

C. 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Cl?+6H+=Cl2↑+3H2O

7.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 锌锰电池

B. 氢燃料电池

C. 铅蓄电池

D. 镍镉电池

8.已知a1、a2分别为A在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C(g);2A(g)?C(g)中A

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1、a2均减小

B. a1、a2均增大

C. a1减小,a2增大

D. a1增大,a2减小

9.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图可知a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E1?E2

C.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平衡常数

D. 使用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保护天然气管道时,将铁制管道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 等物质的量的铁完全腐蚀生成Fe 2O 3后,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过程中消耗O 2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1:3

C. 电解精炼铜,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uSO 4溶液作电解质

D.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12. 将等物质的量的X 、Y 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g)+3Y(g)?2Z(g) △H <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0分)

13.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 4酸性溶液与H 2C 2O 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 5H 2C 2O 4+ 6H +=2Mn

2+

+10CO 2↑+8H 2O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左图。其中A、B的成分见下右表: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气密性。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______________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

(3)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结束后读数前需要移动量气管,使两个量气管的液面相平。

(4)请在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中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5)X=__________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号反应中,H2C2O4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

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3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250mL 0.2mol?L?1的醋酸溶液,用0.2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 0.20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

和______.

(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

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醋酸浓度(mol?

0.001 00.010 00.020 00.100 00.200 0

L?1)

pH 3.88 3.38 3.23 2.88 2.73

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文字加表格).

15.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较大,含铬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Ⅰ.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3+、Al3+、Ca2+和Mg2+等,且酸性较强.为回收利用,通常采用如下流程处理:

注: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氢氧化物Fe(OH)3Fe(OH)2Mg(OH)2Al(OH)3Cr(OH)3

pH 3.79.611.189(>9溶解)

Ⅰ.(1)氧化过程中可代替H2O2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填序号).

A.Na2O2

B.HNO3

C.FeCl3

D.KMnO4

(2)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pH=8时,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填下列选项)已知钠离子交换

树脂的原理:M n++nNaR?→MR n+nNa+,此步操作被交换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 .(填下列选项)

A.Fe3+

B.Al3+

C.Ca2+

D.Mg2+

(3)还原过程中,每消耗0.8mol Cr2O72?转移4.8mol e?,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Ⅱ.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的废水:该法用Fe作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

沉淀.

(1)电解时能否用Cu电极来代替Fe电极?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

(2)电解时阳极附近溶液中Cr2O72?转化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3)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 sp=1×10?32,溶液的pH应为______ 时才能使c(Cr3+)降至

10?5mol?L?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0分)

16.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

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 (FeO)

n(CO2)

=6,则Fe x O y的化学式为_______,“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lmol Fe x O y,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在一个1L密闭恒容容器中分别投入1.5mol CO2、5.0mol H2,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H;在不同温度下,用传感技术测出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0(填“>”“<”或“不能确定”);

②在T A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③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列举1项)。

④在T A温度下,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若按1mol CO2、2mol H2、1mol C2H4(g)、2mol H2O(g)进行投料,此时v(正)_____v(逆)。(填“>”“<”或“=”)。

(3)用氨水吸收CO2制化肥(NH4HCO2)。

①已知:NH3·H2O(aq)?NH4+(aq)+OH?(aq)△H1=akJ/mol

CO2(g)+H2O(1)?H2CO3(aq)△H2=bkJ/mol

H2CO3(aq)+OH?(aq)?HCO3?(aq)+H2O(1)△H3=c kJ/mol

则利用NH3·H2O吸收CO2制备NH4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已知常温下相关数据如表:

则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B

解析:解: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故A正确;

B.正常的雨水溶解二氧化碳,其PH为5.6,pH值小于5.6为酸雨,pH由4.68变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由弱酸转化为强酸,酸性增强,故B错误;

C.三价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水解且饱和氯化铁浓度较大,有利于胶体的生成,故C正确;

D.配制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盐酸,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抑制Fe3+的水解,故D正确;

故选:B。

A、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具有大的表面积,有吸附作用分析;

B.pH由4.68变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

C.三价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水解;

D.配制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盐酸,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抑制Fe3+的水解。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盐类水解的应用、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溶液的碱性强弱是由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A.pH=11的溶液,c(OH?)=10?3mol/L;

B.c(OH?)=0.01mol/L的溶液;

C.4g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c(OH?)=0.1mol/L;

D.c(H+)=1×10?10mol/L的溶液,根据Kw=10?14mol/L,c(OH?)=1×10?4mol/L;

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大的是C,故C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熟练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方法,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A.NaCl为强酸强碱盐,阴阳离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NH4Cl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发生水解呈酸性,故B正确;

C.Na2CO3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相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度不大。

①锌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而锌片足量,所以不影响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故正确;

②如为浓硫酸,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错误;

③充入氦气,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如果体积可变,则充入氦气,体积变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小,故错误;

④氯离子和钾离子不参与反应,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加水对氨水电离平衡的影响,明确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浓度的变化的区别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稀释时溶液的体积增大来分析解答。

A.加水稀释时,促进一水合氨电离,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

[NH 4+][NH 3·H 2O]

的值增大,故A 错误;

B.加水稀释时,促进一水合氨电离,OH ?物质的量增加,故B 错误;

C.加水稀释时,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电离平衡常数K =[NH 4+][OH ?]

[NH 3·H 2O]

只随温度变化,所以[NH 4+][OH ?]

[NH

3·H 2O]

值不变,故C 错误;

D.加水稀释时,以溶液的体积变化为主,所以NH 4+浓度减小,故D 正确。

故选D 。

6.答案:D

解析:解:A.反应①中Cl 2生成Cl ?和ClO 3?,Cl 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A 正确;

B.反应②中ClO 3?生成氯气,Cl 元素化合价降低,ClO 3?作氧化剂,故B 正确;

C.两个反应Cl 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正确;

D.反应②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3?+5Cl ?+6H +=3Cl 2↑+3H 2O ,故D 错误.

故选D .

反应①中氯气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 ?和ClO 3?,酸性条件下Cl ?和ClO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氯气,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A.锌锰干电池中电极反应式,负极:Zn ?2e ?=Zn 2+、正极2MnO 2+2NH 4

+

+2e ?=Mn 2O 3+2NH 3+H 2O ,所以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

B.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为2H 2?4e ?=4H +、O 2+4H ++4e ?=2H 2O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为2H 2?4e ?+4OH ?=4H 2O 、O 2+2H 2O +4e ?=4OH ?,所以符合题意,故B 正确;

C.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Pb?2e?+SO42?=PbSO4,正极电极反应:PbO2+2e?+4H++ SO42?=PbSO4+2H2O,所以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镍镉电池放电正极:2NiOOH+2H2O+2e?=2Ni(OH)2+2OH?、负极:Cd+2OH??2e?= Cd(OH)2,所以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A.锌锰干电池中,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氢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铅蓄电池中,负极上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二氧化铅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镍镉电池中,负极上Cd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NiOO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8.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物质的量与压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体积不变及反应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由信息可知,对于反应A(g)+2B(g)?C(g)中增加A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但本身A的转化率减小;

2A(g)?C(g)中增加A的物质的量,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综上所述a1减小,a2增大,

故选:C。

9.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A.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一定使用了催化剂,故A错误;

B.焓变△H=E2?E1,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加入催化剂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沉淀转化、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A.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Cu、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然后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故A错误;

B.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可能为NaOH、过氧化钠等,故B错误;

C.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发生沉淀的转化,向Ksp更小的方向移动,则K sp(AgI)

D.加热促进纯碱的水解,碱性增强,利于牛油的水解,则液体不分层,但二者不直接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难度不大,应注意在原电池中正极被保护,在电解池中阴极被保护。

A、在电解池中,阳极被腐蚀,阴极被保护,故为了保护天然气管道,应将管道连接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

B、设铁为1mol,发生析氢腐蚀时,氧气将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故1molFe2+消耗0.25mol氧气;而在吸氧腐蚀时,氧气将铁由0价氧化为+3价,1mol铁消耗0.75mol氧气,故两者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B正确;

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需要溶解,故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从而铜离子能在阴极上析出,含铜离子的硫酸铜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故C正确;

D、在原电池中,正极被保护,故在船体上镶嵌锌块,能减缓船体的腐蚀,故D正确。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解:A、由反应X(g)+3Y(g)?2Z(g)△H<0可知,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大压强体积缩小,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B错误;

C、充入一定量Y,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加的Y比反应的多,Y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C 错误;

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BC为易错点。

13.答案:(1)探究草酸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一次性

(3)秒表(或计时器)

(4)

(5)5;KMnO4过量

(6)0.00625mol/(L?s)

(7)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

(8)反应产物

解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1)根据题干信息,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草酸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探

究草酸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为避免实验误差,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一次性加入,不能逐滴加入,故答案为:一次性;

(3)根据反应速率v=Δc

Δt

,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秒表或计时器,需要测定时间从而比较反应速率,故答

案为:秒表(或计时器);

(4)实验②中其他量都与①相同,只有草酸浓度小于①,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小于①,反应结束时间大于①,实验③中的各物质的浓度都与①相同,而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则反应速率大

于①,反应结束时间小于①,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不足,则反应①②③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都相等,据此画出实验②③中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5)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4中溶液的总体积应该为20,则X= 20?10?5=5;根据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10mL酸性高锰酸钾需要消耗10mL草酸溶液,所以实验4中高锰酸钾过量,导致溶液没有褪色,故答案为:5;KMnO4溶液过量;

(6)2号反应中,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L×0.01L=0.005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2mol/L×0.005L=0.001mol,根据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

高锰酸钾不足,所以消耗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5

2

=0.0025mol,2号反应中,H2C2O4的反应

速率为v(H

2C2O4)=Δc

Δt

=

0.0025mol

0.02L

20s

=0.00625mol/(L·s),故答案为:0.00625mol/(L?s);

(7)根据表中数据知,20s时温度不最高,但20s前突然褪色,说明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故答案为: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

(8)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还可能是反应产物对反应的影响,故答案为:反应产物。

14.答案: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0.2000mol/L;0.0100mol?L?1醋酸的pH大于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1;增大

解析:解:(1):(1)根据仪器的用途选取仪器,用胶头滴管定容,用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根据NaOH的体积,第3次数据显然误差较大,舍去;另外三次所用NaOH平均体积为20.00mL,

=0.2000mol/L,

则醋酸溶液浓度=0.2000mol/L×0.02L

0.02L

故答案为:0.2000mol/L;

(3)孤立的看每次测量值,H+浓度远小于醋酸的浓度,说明醋酸不完全电离;联系起来看,浓度为0.1000mol?L?1、0.0100mol?L?1及0.0010mol?L?1的醋酸,pH变化值小于1,所以醋酸是弱电解质,

故答案为:0.0100mol?L?1醋酸的pH大于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1;

(4)以0.1000mol?L?1、0.0100mol?L?1醋酸为例,设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体积为1L,将其稀释至0.0100mol/L,体积变为10L,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2.88mol、10?2.38mol,可见溶液变稀,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增大,故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可以可得出的另一个结论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5)探究温度对醋酸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存在差异的醋酸溶液H+浓度有差异,能够对溶液中H+浓度区分度较好的仪器是pH计,

故答案为: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醋酸在几种不同温度时的pH.

(1)根据仪器的用途选取仪器;

(2)根据NaOH的体积,第3次数据显然误差较大,舍去;另外三次所用NaOH平均体积为20mL,代入计算;

(3)根据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判断;

(4)醋酸浓度越小,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

(5)探究温度对醋酸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存在差异的醋酸溶液H+浓度有差异,能够对溶液中H+浓度区分度较好的仪器是pH计.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及实验探究,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只改变一个条件,为易错点,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15.答案:A;AB;CD;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不能;因阳极产生的Cu2+不能使Cr2O72?还原到低价态;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5

解析:解:I.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3+、Al3+、Ca2+和Mg2+等,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同时Cr3+被氧化为Cr2O72?,加氢氧化钠调节pH=8,则Fe3+、Al3+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Cr2O72?、Ca2+和Mg2+等,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和Mg2+,然后加Na2S2O3把Cr2O72?还原为8Cr3+,再调节pH得到Cr(OH)(H2O)5SO4,(1)加氧化剂主要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以用Na2O2代替H2O2,故答案为:A;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pH=8时,Fe3+、Al3+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则Fe3+、Al3+被除去;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和Mg2+;

故答案为:AB;CD;

(3)每消耗0.8molCr2O72?转移4.8mole?,则1molCr2O72?转移6mol电子,所以生成Cr3+,S2O32?被氧化为SO4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故答案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II.(1)若用Cu电极来代替Fe电极,在阳极上铜失去电子得到的阳离子是铜离子,该离子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和重铬酸根之间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不能;因阳极产生的Cu2+不能使Cr2O72?还原到低价态;

(2)Cr2O7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2Cr3+,反应的实质是: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故答案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3)当c(Cr3+)=10?5mol/L时,溶液的c(OH?)=310??32

mol/L=10?9mol/L,

10??5

c(H+)=10??14

mol/L=10?5mol/L,pH=5,

10??9

即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故答案为:5.

I.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3+、Al3+、Ca2+和Mg2+等,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同时Cr3+被氧化为Cr2O72?,加氢氧化钠调节pH=8,则Fe3+、Al3+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Cr2O72?、Ca2+和Mg2+等,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和Mg2+,然后加Na2S2O3把Cr2O72?还原为8Cr3+,再调节pH得到Cr(OH)(H2O)5SO4,

(1)加氧化剂主要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和Mg2+;

(3)每消耗0.8molCr2O72?转移4.8mole?,则1molCr2O72?转移6mol电子,所以生成Cr3+,S2O32?被氧化为SO4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

II.(1)铜失去电子得到的阳离子是铜离子,该离子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和重铬酸根之间发生反应;

(2)Cr2O7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2Cr3+,据此书写方程式;

(3)根据溶度积常数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来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操作及方法应用、电解原理、难溶物溶度积的计算等,题目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注意掌握电解原理、难溶物溶度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6.答案:(1)Fe3O4;2mol;

(2)①<;②0.5;③增大压强或增大H2(g)浓度;④>;

(3)①NH3?H2O(aq)+CO2(g)?NH4+(aq)+HCO3?(aq)△H1=(a+b+c)KJ?mol?1;

②1.25×10?3。

解析: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应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

=6,根据Fe (1)①由示意图可知,重整系统中CO2和FeO反应生成Fe x O y和C,发生的反应中n(FeO)

n(CO2)

原子、O原子守恒可知x:y=6:(6+2)=3:4,故F e x O y的化学式为Fe3O4,

故答案为:Fe3O4;

?②热分解系统中是Fe3O4分解为FeO与氧气,分解l mol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3×(8

3 2)=2mol,

故答案为:2mol;

(2)①图象分析可知,TA时升温氢气物质的量增加的快,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H<0,

故答案为:<;

②在一个1L密闭恒容容器中分别投入1.5molCO2、5.0molH2,发生反应:平衡时氢气物质的量为2mol,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

2CO2(g)+6H2(g)?C2H4(g)+4H2O(g),

起始量(mol/L)1.5 5 0 0

变化量(mol/L)1 3 0.5 2

平衡量(mol/L)0.5 2 0.5 2

平衡常数K=0.5×24

0.52×26

=0.5,

故答案为:0.5;

③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需要平衡正向进行,除改变温度外,增加氢气量,增大压强都可以提高二氧化碳转化率,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或增大H2(g)浓度;

④在T A温度下,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若按1molCO2、2molH2、1molC2H4(g)、2molH2O(g)进行投

料,此时浓度商Qc=1×24

12×26

=0.25v(逆),

故答案为:>;

(3)①已知:Ⅰ.NH3?H2O(aq)?NH4+(aq)+OH?(aq)△H1=aKJ/mol

Ⅱ.CO2(g)+H2O(1)?H2CO3(aq)△H2=bKJ/mol

Ⅲ.H2CO3(aq)+OH?(aq)?HCO3?(aq)+H2O(1)△H3=c KJ/mol

盖斯定律计算Ⅰ+Ⅱ+Ⅲ得到利用NH3?H2O吸收CO2制备NH4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NH3?H2O(aq)+CO2(g)?NH4+(aq)+HCO3?(aq)△H1=(a+b+c)KJ?mol?1;

②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c(H2CO3)c(NH3?H2O)

c(NH4+)c(HCO3?)

=

c(H2CO3)c(NH3?H2O) c(NH4+)c(HCO3?)×c(H+)c(OH?)

c(H+)c(OH?)

=Kw

Ka×Kb

=10?14

4×10?7×2×10?5

=1.25×10?3,

故答案为:1.25×10?3。

2019-2020学年天津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天津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 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 B.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3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沿着三角板直角边,从最下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铅笔笔尖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笔尖的轨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B.笔尖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C.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昀始终保持不变 D.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3.(3分)河宽d=60m,水流速度V1=4m/s不变,小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为V2=3m/s,则() A.小船能垂直直达正对岸 B.若船头始终垂直于河岸渡河,渡河过程中水流速度加快,渡河时间将变长 C.小船渡河时间最短为20s D.小船渡河的实际速度一定为5m/s 4.(3分)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P和v Q,则()

A.ωP<ωQ,v P<v Q B.ωP=ωQ,v P<v Q C.ωP<ωQ,v P=v Q D.ωP=ωQ,v P>v Q 5.(3分)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在同一竖直面内从不同高度沿相反方向水平抛出,在P 点相遇但不相碰(理想化)。其平抛运动轨迹的交点为P,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球先落地 B.a、b两球同时落地 C.a球比b球先抛出 D.a球落地时的动能一定比b球落地时的动能大 6.(3分)过山车的轨道可视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圆轨道。质量为m的游客随过山车一起运动,当游客以速度v经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 A.处于超重状态 B.向心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C.速度v的大小一定为 D.座位对游客的作用力为m 7.(3分)如图所示,一小钢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AB直线运动,C处有一小球门,BC 垂直于AB.现用同一根细管分别沿甲、乙、丙三个方向对准B处吹气,可将钢球吹进球门的是() A.甲方向B.乙方向C.丙方向D.都有可能8.(3分)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甲、乙、丙三轮的轴均为水平轴,其中甲、乙、丙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I 卷(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2、若a,b 为实数,且a+b=2,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3、与不等式 x x --23 ≥0同解的不等式是 ( ) (A )(x-3)(2-x)≥0, (B)00 6、已知L 1:x –3y+7=0, L 2:x+2y+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L 1到L 2的角为π43, (B )L 1到L 2的角为4π (C )L 2到L 1的角为43π, (D )L 1到L 2的夹角为π4 3 7、和直线3x –4y+5=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 (A )3x+4y –5=0, (B)3x+4y+5=0, (C)-3x+4y –5=0, (D)-3x+4y+5=0 8、直线y=x+23被曲线y=21 x 2 截得线段的中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 ) (A )29 (B )29 (C ) 429 (D )2 29 11、双曲线: 的准线方程是19 162 2=-x y ( ) (A)y=± 7 16 (B)x=± 516 (C)X=±7 16 (D)Y=±516 12、抛物线:y=4ax 2 的焦点坐标为 ( ) (A )( a 41,0) (B )(0, a 161) (C)(0, -a 161) (D) (a 161 ,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若不等式ax 2 +bx+2>0的解集是(– 21,3 1 ),则a-b= . 14、由x ≥0,y ≥0及x+y ≤4所围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15、已知圆的方程? ??-=+=θθ sin 43cos 45y x 为(θ为参数),则其标准方程为 . 16、已知双曲线162x -9 2 y =1,椭圆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椭圆与双曲线的离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一)

高二上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或中和热的是() mol–1 A.2H+(aq) +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 mol–1 B.KOH(aq)+ HAc(aq) =KAc (aq)+H2O(l);△H=-57.3 kJ· mol–1 C.C8H18(l)+ 12.5O2 (g) =8CO2 (g)+ 9H2O(l);△H=-5518 kJ· D.CH4(g) + 2O2(g) == C O2(g) + 2H2O(g);ΔH== -533KJ·mol—1 2.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溶解的氢氧化钙全部电离,所以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3.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 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 NH3·H2O+H3O+B.HCO3–+ H2O H3O+ + CO32– C.NH3 +H2O NH4+ +OH–D.Cl2+H2O H++Cl–+HClO NH)分别5.在25℃时,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各溶液的c(4 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c>b D.c>a>b 6.下列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A.NaClO的ClO–B.碳酸氢钡溶液中的CO32– C.氯化钡溶液中的Ba2+D.氟化钠溶液中的F– 7.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室温时,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7 B.25度时测得0.1mol/L的稀醋酸PH值大于 1 C.10mL 1mol/L的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 D.将Vml pH=4的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所需加入的水量大于10Vml 8.反应m A(固)+n B(气) e C(气)+f 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后,加催化剂,C%不变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化学方程式中m+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9.已知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 1.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① 电离 ② 电解 ③ 电镀 ④ 电化学腐蚀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2.在蒸发皿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 .Fe 2(SO 4)3 B .MgCl 2 C .K 2CO 3 D .NaCl 3.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HCl ,这种试剂是: A .NH 3·H 2O B .NaOH C .Na 2CO 3 D .MgCO 3 4.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而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_ A .将水加热到100℃时,水的pH=6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晶体 C .向水中滴加少量NaHCO 3 D .向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5.A 、B 、C 、D 4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 盐溶液里,有金属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6.下列各图的水槽中盛装的是海水,其中铁被腐蚀的得最慢的是: 7.25℃时,某NH 3·H 2O 与HCl 溶液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 (NH 4+ )>c (Cl ˉ) B .c (NH 4+ )=c (Cl ˉ) C .c (NH 4+ )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2、若a,b 为实数,且a+b=2,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3、与不等式x x --23≥0同解的不等式是 ( ) (A )(x-3)(2-x)≥0, (B)00的解集是(–21,3 1),则a-b= . 14、由x ≥0,y ≥0及x+y ≤4所围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15、已知圆的方程?? ?-=+=θθsin 43cos 45y x 为(θ为参数),则其标准方程为 .

16、已知双曲线162x -9 2 y =1,椭圆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椭圆的方程为 . 三、 解答题:(74分) 17、如果a ,b +∈R ,且a ≠b ,求证: 4 22466b a b a b a +>+(12分) 19、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作线段PP 1,求线段PP 1中点M 的轨迹方程。(12分) 21、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 3,深为3m ,如果池 222、131719x=x 2 000000将 x 44)1(2,2200=+==y x y y x 得代入方程 即14 22 =+y x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21、解: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x 米,则另一边的长度为米x 34800, 又设水池总造价为L 元,根据题意,得 答: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米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

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2019~2020年度(上)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骊龙 审题人:陈焕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 .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 .“碳海绵”吸收泄露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纤维素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硝化纤维 2.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乙醇、苯酚中都有羟基,推测两种有机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B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推测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 .Cl 2与NaOH 常温下反应得到NaClO ,推测F 2与NaOH 常温下反应得到NaFO 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反应可以生成乙烯,推测溴丙烷可以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能生成丙烯。 3.有机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均属于苯的同系物 B .a 和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 和b 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D .1mol a 物质与足量氢气加成,消耗的氢气为5mol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将3.4g H 2S 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 -和S 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B .常温下1LpH=2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0.01N A C .将含有0.1molFeCl 3的饱和溶液制成Fe (OH )3胶体,胶粒的数目小于0.1N A D .400℃,1.01×105Pa ,密闭容器中64gSO 2与16g O 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N 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AlO 2-+2H 2O B .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2222445SO 2H O 2MnO 2Mn 5SO 4H -+-+++=++ C .223Na S O 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32S O 6H 2S 3H O -++=↓+ D .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233Cu 2Fe 2Fe 3Cu +++=+ 6. 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 —与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Y 与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W 的单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氧气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要求的. 1.命题〝假设2x =,那么2 320x x -+=〞的逆否命题是〔 〕 A 、假设2x ≠,那么2320x x -+≠ B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C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D 、假设2x ≠,那么2 320x x -+= 2.〝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AB ,AC 〞是〝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BC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3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假设AB 中点M 到抛物线 准线的距离为6,那么线段AB 的长为〔 ) A 、6 B 、9 C 、12 D 、无法确定 4.圆 042 2=-+x y x 在点)3,1(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023=-+y x B 、043=-+y x C 、043=+-y x D 、023=+-y x 5.圆心在抛物线x y 22=上,且与x 轴和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 A 、0 122 2 =+--+y x y x B 、041 222=- --+y x y x C 、0 122 2 =+-++y x y x D 、 041222=+ --+y x y x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为分别为(0,0,2),(2,2,0), (0,2,0),(2,2,2).那么该四面体在xOz 平面的投影为〔 〕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B . S2﹣的结构示意图: C . 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符号为: R D . 次氯酸的电子式: 2. (2分)(2015·潮州模拟)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B . 用CO2做喷泉实验

C . 验证NH3易溶于水 D . 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 3. (2分)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塑料直尺 B . 尼龙提包 C . 纯羊毛手套 D . 塑胶地垫 4. (2分) (2018高二下·鞍山开学考)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M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M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 . M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 M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 M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5. (2分)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 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6. (2分) (2018高二上·田阳月考) 由溴乙烷合成乙二醇依次发生的反应为() A .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B . 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C . 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 .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7. (2分) (2015高二下·大名期中) 满足分子式为C4H8ClBr的有机物共有() A . 11种 B . 12种 C . 13种 D . 14种 8. (2分) (2016高二下·宿迁期末)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6 g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A B . 1 mol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部分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a—23 第I卷(共36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核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⑧ C.①②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2、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为:Cu2++2e–= Cu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Ba2+、Cl–、NO3–B.Na+、Ca2+、I–、NO3– 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 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 ,K 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 AgBr B.AgCl> AgBr>AgI C.AgBr >AgCl>AgI D.AgBr >AgI>AgCl 6、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向量(2,0,1)a =-,向量(0,1,2)b =-,则2a b -=( ) A .(4,1,0)- B .(4,1,4)-- C .(4,1,0)- D .(4,1,4)-- 2.设P 是椭圆22 221x y a b +=(0)a b >>上的一动点,则P 到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 A .2b B .2a C .b D .a 3.抛物线214x y = 的准线方程是( ) A .116x = B .116x =- C .2x =- D .1x =- 4.中心在坐标原心、焦点在x 轴,且长轴长为18、焦距为1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22 x y 18172+= B .22x y 1819+= C .22x y 18145+= D .22x y 18136+= 5.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M 为11A C 的中点,若1,,AB a AA c BC b ===,则BM 可表示为( ) A .1122a b c -++ B .1122 a b c ++

C .1122a b c --+ D .1122 a b c -+ 6.已知双曲线1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22:2(0)C x py p =>的焦点到双曲线1C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2C 的方程为 A .23x y = B .23x y = C .28x y = D .216x y = 7.若两个向量()()1,2,3,3,2,1AB AC ==,则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 A .()1,2,1-- B .()1,2,1 C .()1,2,1- D .()1,2,1- 8.已知抛物线2:8C x y =的焦点为F ,为原点,点P 是抛物线C 的准线上的一动点,点A 在抛物线C 上,且||4AF =,则||||PA PO +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 9.设12F F 、分别为双曲线22 221x y a b -=(0,0)a b >>的左、右焦点,A 为双曲线的左顶点,12F F 、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某条渐近线于M N 、两点,且满足120MAN ?∠=,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23 D .3 二、双空题 10.若向量(,1,3)a x =-,向量(2,,6)b y =,且//a b ,则x =_____,y =_____. 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2,2,2)a x y =--,(3,2,3)b x y x =-, 且12a b ?=,则22 2m x y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2.若双曲线22 1916 x y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4,则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 13.若方程22 151 x y m m +=--表示焦点在y 轴的椭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不同。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危机,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 B . 我国油品从国IV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C . 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 D . 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脂是纯净物 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NA个CO32-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小于2 NA B .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4NA C . 常温下,1L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10 L 时,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0.01NA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KOH溶液,若阳极产生5.6 L 气体,则电路中通过0.5NA电子 3. 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聚维酮的单体是 B . 聚维酮分子由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 图1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B . 用0.0100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0.1000 mol/L 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2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C . 图3表示在N2+3H2 2NH3达到平衡后,减小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D . 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c>c>c>c>c 5.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 .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 ̄、S2 ̄ B .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 ̄、SO42 ̄、I ̄ C .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 ̄、HCO3 ̄ D .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 ̄、SO42 ̄ 6. 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②700K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④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 ⑤对于反应2HI H2+I2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A . ②③⑤ B . ②⑤ C . ④⑤ D . ①②③ 7. 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通渭期末) 一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同时并入u=311sin 314t V的交流电源上,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电饭煲的电流是5A,洗衣机的电流是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饭煲的电阻是44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电阻是440Ω B . 电饭煲消耗的功率为1 555 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155.5 W C . 1 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 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 J D . 电饭煲的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2.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m2 ,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带电小球,分别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已知:q1>q2 , m1>m2 ,两球静止平衡时的图可能是() A . B . C . D . 3. (2分)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E,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将放入该点的电荷从电场中移出,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变为0 B . 若将放入该点的电荷量增加一倍,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将减少一半 C . 放入该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D . 电场强度的国际单位是N/C 4. (2分)如图所示,电流表A1(0~3A)和A2(0~0.6A)是由两个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现将这两个电流表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1、A2的读数之比为1:1 B . A1、A2的读数之比为5:1 C . 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5:1 D . 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5 5. (2分) (2019高二上·唐山月考)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 d、e、f为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 a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 C . 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西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调查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数列1 ,- 1 2 ,4 -,14,…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1 12n -?? - ??? B. 2n ?- ?? C. ( )1 12n n -? ?- ? ??? D. ( )1 112n n -+? -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可知该数列是一个以1 为首项,2 -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可求出通项公式. 【详解】根据数列可知,该数列是一个以1 为首项, 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1 1 1 21+11111222n n n n n ----?? ?? ?-=-?-?=-? ? ? ?? ???? . 故选:D. 2. 设函数2()1f x x =-,当自变量x 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 ) A. 2.1 B. 0.21 C. 1.21 D. 0.1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变化率的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1.110.1x ?=-=,2 2 (1.1)(1) 1.11(11)0.21y f f ?=-=---= 所以函数2 ()1f x x =-在区间[1,1.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1.1)(1)0.21 2.10.1 y f f x x ?-===??.

故选:A 3.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 12n n a a -=-,则5a =( ) A. 65 B. 76 C. 54 D. 56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递推关系依次求出2345,,,a a a a 即可. 【详解】 12a =,1 12n n a a -=- , ∴211322a a =- =,321423a a =-=,431524a a =-=,541625 a a =-=. 故选:A. 4. 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24a a +=,648S =,则{}n a 的公差为( ) A. 1 B. 2 C. 4 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列出关于首项与公差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公差. 【详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则45111342724a a a d a d a d +=+++=+=, 61165 6615482 S a d a d ?=+ =+=, 联立11 2724 61548a d a d +=?? +=?,解得4d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的简单应用,注意计算,属于基础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made the woman’s personal website? A. She herself B. Her friend C. The man 2.How does Liz usually get to work? A. By bus B. By car C. By taxi 3.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a second-hand bike? A. Expensive B. Convenient C. Troublesome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travel agency 5.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broken door B. A television C. A thef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 A. Help him stop smoking B. Go running with him C. Talk with his friends 7.Why does the man plan to stop smoking? A. Smoking costs him a lot B. He suffers from bad health C. His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实验班)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实验班)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下列有关0.1mol/LNa2S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七种粒子 B . 该溶液中K+、NH4+、NO3﹣、Al3+可以大量共存 C . 滴加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D . 通入足量S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2﹣+SO2+2H2O═3S↓+4OH﹣ 2. (2分)(2015·梁山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 、Cl﹣能大量共存 B .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 C . 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中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 D . 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O﹣、SO 、NH4+可能大量共存 3.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 . 试管 B . 胶头滴管 C . 玻璃棒 D . 漏斗 4. (2分) (2018高三上·宝坻期末) 现有常温下0.1mol/L的Na2SO4溶液。欲使此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pH<7,有下列措施:①给溶液加热;②加入少量稀硫酸;③加入NH4Cl晶体;④加入CH3COONa固体;

2015-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和答案(理科)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命题“若p则q”的逆命题是() A.若q则p B.若¬p则¬q C.若¬q则¬p D.若p则¬q 2.(3分)已知向量,,则等于()A.﹣5 B.﹣4 C.2 D.1 3.(3分)已知命题p:?x∈R,使得x+<2,命题q:?x∈R,x2+x+1>0,下列命题为真的是() A.(¬p)∧q B.(¬p)∧(¬q)C.p∧(¬q)D.p∧q 4.(3分)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过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1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为() A.+=1 B.+y2=1 C.+=1 D.+=1 5.(3分)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 C. D. 6.(3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 近线方程为() A.y= B.y= C.y=±x D.y= 7.(3分)给定两个命题p,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3分)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P为C上一点,若|PF|=4,则△POF的面积为()

A.2 B.2 C.2 D.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9.(4分)命题“?x∈[0,+∞),x3+x≥0”的否定是. 10.(4分)如果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1.(4分)已知A(2,﹣5,1),B(2,﹣2,4),C(1,﹣4,1),则向量与 的夹角等于. 12.(4分)直棱柱ABC﹣A1B1C1中,∠BCA=90°,M,N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则BM与AN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3.(4分)已知双曲线(a>0,b>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2=2px (p>0)的准线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AOB的面积为,则p=. 14.(4分)已知p:(x﹣m+1)(x﹣m﹣1)<0;q:<x<,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 15.(8分)已知. (1)若,求实数k的值 (2)若,求实数k的值. 16.(8分)求经过点(﹣5,2),焦点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求出该双曲线的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17.(8分)已知p:函数y=x2+mx+1在(﹣1,+∞)上单调递增,q:函数y=4x2+4(m﹣2)x+1大于0恒成立.若p∨q为真,p∧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18.(8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AB=5,点D是AB的中点. (1)求证:AC⊥B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