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情】军医突击2008汶川地震大救援震撼回放(二)

第一军情】军医突击——2008 ,汶川地震大救援震撼回放

第一军情作者:原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

继卫

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原第三军

医大

学抗震救灾医疗队受命当晚挺进灾区,在执行抗灾救援任

中,这个光荣团队创下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第”,诸如:第

个外省医疗队到达地震重灾区、第一个展开大批量急救手术、第一次代表军队医疗队在央视发布灾区伤情判断和救治指导意见、第一次批量组织伤员跨省远程转送等等,也光荣地受到解放军四总部第一批通报表彰。

在汶川抗震救灾过去整整十周年之际,让我们用当时的珍贵文图资料来纪念这一伟大壮举。以下文图取自重庆出版社

2008 年6 月出版的《中国考场中国答卷》,为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又增加了部分医疗队存档资料图片。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5 月15 日大事记

1、手术车展开,规范手术车手术流程,全面开展急诊手术,并实现同时完成两台重大手术的记录,为手术车的高效使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2、通过救治流程规范和集中大批量手术,将原本预计需要

天的工作在短短3 天多时间内完成,医院从应急状态恢复

到相对正常有序的状态。

3、研究伤员转运事宜,学校拍板后,组织专家下科室全面

查房,掌握转运指征,为后续转运工作做好准备。

4、晚上11 时和次日凌晨3 时,新桥医院和西南医院接运伤员的救援人员到达德阳市人民医院。同时西南医院给德阳市人民医院送来大量慰问品,并给医疗队带来急需的药品、器械和生活物质;新桥医院给医疗队送来了水果等慰问品。

5、发挥手术车的优势,完成手术10 台,收治伤员108 名。

6、晚上重庆市卫生局屈谦局长来队慰问,了解医疗队的工

作、生活情况,并将有关救治工作情况通报大家,屈局长同时还慰问了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

珠联璧合:两台大型手术同时在手术车上进行,大大提高了手术通过率。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地震无情,一位伤员小姑娘的骨折

X 光片, 骨折断端清晰可见。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守望,麻醉师在行动。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手术成功,小患者酣然入睡。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回到阳光下,家长放心了。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不疼,我会坚强。这是六岁曹玉薇小朋友在德阳医疗队手术的情况。我们祝愿她早日康复,享有美好的人生未来。

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5 月16 日大事记

1、西南医院、新桥医院与德阳市人民医院和医疗队举行慰 问仪式,慰问医疗队和德阳市人民医院,并对德阳市人民医 院给医疗队的保障支持表示感谢。

果断决策,顺利转运 42 名伤员回校治疗,其中西南医院 名,新桥医院 20 名,另外大坪医院从第二人民医院转运

和海军陆战队等部队在汉旺镇成立临时指挥部,通过调研发 现,抗震救灾一线部队开始出现皮肤病、眼病、消化系统疾 病等,同时急需防疫知识。组织医疗队赴汉旺镇进行卫勤保 障服务,巡诊伤员 300 余名,给官兵送去药品、物资等 50 件。

4、根据救治工作进展及部队需要,连夜编写部队适合战士 使用的防疫知识传单,发放防疫宣传单 6000 份。

5、完成手术 4 例,收治伤员 78 名。

6、查房的同时, 积极开展伤员伤类调查工作, 调查伤员 300

余名

62 名灾区兄弟,全国首批伤员大转运:从幼儿园中生

62 名灾区兄弟,全国首批伤员大转运:转运前伤员核 实与登记。

为了 62 名灾区兄弟,全国首批伤员大转运:专家教授小心2、 22 20 名伤员回校。

3、 再次赴汉旺镇了解救援情况,寻访友邻部队,空十五军 为了 还的 5 岁儿童杨佳果从病房中准备转运。

为了

翼翼的把伤员搬运上车。

舍。

即将远离家乡赴重庆治疗的小伤员。

查伤员病情。

系部队,到战士临时驻地送医送药。主动保障救灾部队:在 清理废墟现场为战士讲解防疫知识。

主动保障救灾部队:为清废战士详细讲解皮肤病防治。主动 保障救灾部队:治疗战士的脚伤。

生生不息,野战手术车首次迎来抗震宝宝:抗震救灾期间, 在野战手术车上先后有一对地震宝宝、靓女问世。 生生不息,野战手术车首次迎来抗震宝宝:震后的第一缕微 笑,地震宝宝,妈妈永远呵护着你。

生生不息,野战手术车首次迎来抗震宝宝:愈震愈奋,小帅 哥的哭声宣告新一批生命的到来。

生生不息,野战手术车首次迎来抗震宝宝:历尽地震灾害的 苦难,妈妈总算放心了。

生生不息,野战手术车首次迎来抗震宝宝:大功告成,大家 把产妇送下手术车。

灾区灿烂的花朵:你们长大 10 岁了,今天都好吧:大地震 中跳楼生还的小学生为医疗队表演节目。灾区灿烂的花朵: 你们长大 10 岁了,今天都好吧:伤员小妹妹说她长

为了 62 名灾区兄弟,全国首批伤员大转运: 14 日筹划, 15 日启动的首批伤员大转运,伤员们徐徐离开, 队员们依依不

为了 62 名灾区兄弟,全国首批伤员大转运: 军医在逐个检

主动保障救灾部队:许多救灾部队陆续到达, 医疗队主动联

大了想当舞蹈家,这个愿望实现了吗?灾区灿烂的花朵:你们长大10 岁了,今天都好吧:在废墟中被掩埋3 小时的男孩,告诉我们希望长大后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灾区灿烂的花朵:你们长大10 岁了,今天都好吧:在野战手术车上手术的小伤员,她的愿望是快点能走路。

灾区灿烂的花朵:你们长大10 岁了,今天都好吧:灾区小朋友给医疗队员送来鲜花,永远爱你:医疗队阿姨!

忠诚:帐篷中的党员大会,会上发展两名医疗队员入党。

我们的全家福(早期)我们的全家福(后期)作者5 月13 日在灾区。战略协作伙伴:同方工业有限公司。

2008年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2008年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距离汶川大地震已逾整月。这一个月,灾区人民饱受磨难和痛苦,全国人民及世界人民都在关注汶川这以前并不知名的城市。这一个月,所有的灾区人民经历着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却为抗震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一个月里我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感恩”……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危难时刻,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发挥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强大能量,彰显出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展示出我们党的组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先锋队形象。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层党组织在危急关头迅速行动,就地组织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实施救援,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所有受灾群众感受到党组织无处不在,体会到党组织最可依靠。危难之中,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生命重于一切,与受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受灾群众不抛弃、不放弃,使灾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医生一定不能离开病人!”在人们惊慌失措逃避地震的时候,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党总支全体成员以高度的奉献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短短十几分钟,带领医护人员迅速把百余名患者和部分病床转移 1 / 13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5.12 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大型公益节目已经在四川卫视播出了12期,近期节目中,四川卫视将爱的焦点锁定那些为灾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 《80后最牛志愿者》节目中,来自成都双流县的志愿者尹春龙今年20出头,去年5月14日,他步行一天赶到灾区,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凭借个人力量打通一条“生道”,使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后来,尹春龙又参与了万人搜寻抗震救灾中失事飞机任务,并将失事飞机机长邱光华的遗体背出深山。因此,尹春龙被网友们誉为“最牛80后志愿者”。 然而,尹春龙因为救灾,荒废了自己的蘑菇大棚,急需技术支持和社会帮助。身在北京的时装设计师马艳丽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成都帮助尹春龙申请绿色种植认证,并在当地街道办的帮助下实现尹春龙的产业经营梦。 《将爱心接力进行到底》节目中,今年61岁的沈翠英老人,拍卖了自己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套房屋,所得450万元全部用于重建都江堰柳街小学。沈翠英频繁前往都江堰,建立专项基金资助灾区困难家庭,成立公司帮助都江堰企业恢复生产,被大家称为“最牛退休女教师”。沈翠英老人的心愿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香港艺人应采儿为沈奶奶的事很受感动,得知柳街小学因地震图书被毁,便通过四川卫视联系四川文轩集团为柳街小学捐赠900多册图书,将沈奶奶的爱心接力传递开来。 《大爱情缘跨越千里》讲述的是去年大地震中东北三省第一位带物资挺进灾区的周家代。周家代在得知汶川灾情后,曾带着自己的司机从大庆出发,经过5天5夜长途跋涉,为当地百姓送去了粮油。时过一年,除了周家代本人,周妈妈也一直非常想去汶川看一看。于是知名演员房子斌专程赶往大庆接周妈妈去汶川看望灾民,帮助其完成心愿,并同周妈妈一起看望了地震中被救出的手指部分被截但仍乐观生活的小学生邹红梅。 节目中讲述的只是抗震救灾志愿者中的代表,还有千千万万名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们在默默的奉献着,对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节目制片人周小姐说:“一年来,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时刻守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们已经从外乡人变成了四川人。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86~1194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256736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2567365.html, 118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张勇①②,冯万鹏②,许力生②*, 周成虎③,陈运泰①②? 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 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联系人, E-mail: xuls@https://www.360docs.net/doc/d212567365.html, ? 责任作者, E-mail: chenyt@https://www.360docs.net/doc/d212567365.html, 收稿日期: 2008-07-25; 接受日期: 2008-08-13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404-4, 2001CB711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574025, 40474018)资助 摘要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 S8.0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特征, 探讨了汶川大地震近断层地震灾害的致灾机理. 反演中采用了单一机制的有限断层模型, 使用了从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方位覆盖较均匀的21个长周期地震台垂直向记录的P波波形资料. 通过反演得出: 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225°、倾角为39°、滑动角为120°, 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 ~2.0×1021 Nm, 相当于矩震级M W7.9~8.1. 汶川大地震是在破裂长度超过300 km的发震断层上发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 s的一次复杂的震源破裂过程. 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2.4 m, 但断层面上滑动量(位错)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4个滑动量集中且破裂贯穿到地表的区域, 其中最大的两个, 一个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 最大滑动量(也是本次地震的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震源(初始破裂点)附近, 达7.3 m; 另一个位于北川一带下方, 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下方, 其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北川地面上, 达5.6 m. 其余2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规模较小, 一个在康定以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 1.8 m; 另一个位于青川东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0.7 m. 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 MPa, 最大应力降约53 MPa. 由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滑动量分布计算得出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地表同震位移场表明, 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 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地震破裂过程同震位移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北京时间), 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的映秀镇附近(31.0°N, 103.4°E, 震源深度15 km)发生了面波震级M S8.0地震. 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了多处河流淤塞, 形成了3000个以上的堰塞湖(卫星影像图1(b)和(c)); 汶川大地震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坏, 大量房屋损毁, 公路桥梁坍塌(卫星影像图1(d)和(e)), 造成了近9万人死亡或失踪. 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长约500 km、宽约30~50 km 沿NE-SW方向展布的巨大断裂带, 其断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顷刻间,恐慌、悲痛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全国人们的心头。 这场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就是这场地震,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 5.12日,虽然摧毁得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摧毁不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镜头:那是被困80个小时以后,解放军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另人震惊的是,这名女孩没有昏迷,也没有哭泣。她给了我们一抹灿烂的微笑!她说:“我没事!”尽管她的眼里还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尽管她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是暴雨过后的一株小草。给人以温暖,给人一坚强! 5.12日,虽然扼杀得了我们的生命,但是扼杀不了我们心中的真情!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教师正在上课。当他感觉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先逃走,教室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呀!于是,他赶忙疏散学生。只剩下两个

孩子了,可,墙就要塌了!这位年轻的教师想也没想,把两个孩子紧抱在一起扑在地上。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挖开了废墟。年轻的老师已经牺牲了。可两个孩子还在他的胸前,两个孩子还没死!可当人们试图将孩子从老师手中拉出来时,却怎么也拉不出来,没办法,尸体已经僵硬了。当医护人员说要把他的手锯掉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呵,老师!我不想感谢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励那两个孩子坚强地活下去! 一点儿小爱心乘以13亿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大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四川灾区的人们,你们要坚强!中国人从不会在灾难面前倒下!从哪儿跌倒,我们就从哪儿爬起!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2:感悟2008年汶川地震二零零八年在我们看来,不知应说是祸,还是应说是福呢? 还记得在五月十二号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8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 汶川八级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 不过这次的地震也让我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团结。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紧急时刻,全中国人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家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问候... ...

汶川地震简介 (2)

5·12汶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最惨重的一次。震后中国政府宣布投入一万亿元人民币进行灾区重建,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 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泰国、台湾、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实际应该为八万多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km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震源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报告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安管1203班 姓名:徐邦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3) 2.防灾减灾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 3.应急准备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 4.决策过程 (4)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 5.处置行动 (5) 5.1事态界定 (5) 5.2响应迅速 (5) 5.3采用心理干预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 6.信息管理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 7.恢复重建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 7.2恢复速度迅速 (7) 8.结果与影响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2008汶川地震作文初中作文精选4篇

2008汶川地震作文初中作文精选4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2008汶川地震作文初中作文精选1:感悟2008年汶川地震二零零八年在我们看来,不知应说是祸,还是应说是福呢? 还记得在五月十二号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8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 汶川八级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 不过这次的地震也让我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团结。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紧急时刻,全中国人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家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问候... ... 在那次2008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战士的行为让我至今难忘。 消防队员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余震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就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命令让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几个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让其他的战士给死死拖住,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即使现在看到这篇故事,我还是会潸然泪下。 “患难见真情”,海外侨胞、上至、下至百姓,都对祖国都怀有一份真挚深沉的爱,情况越是困难,这爱便越温暖。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有多少孩子成为孤儿,又有多少人失去生命,但我只知道,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

思想汇报2008年6月(汶川地震)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消息一出便牵动了数亿中华儿女的心。中国人民纷纷捐款、捐物,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各大媒体也对于地震情况给予了跟踪报道,使普通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根据受灾状况以及个人经济能力为灾区的人们提供帮助。而我们的党也在第一时间派出武警等众多军人抢救受灾民众,并且紧急调动帐篷等灾民必备的生活用品运往灾区,尽量减少地震对居民的生存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紧急抽调数千亿元重建资金运往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我们的党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救灾行动无疑是极其迅速而有效的,这要感谢我们的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经济建设及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交通运输情况较过去有了显著改善,仅上海就有了内环、中环、外环等城市高架,并且全国还有三类国道,分别是编号为1开头的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线国道,编号为2开头的南北走向国道(纵线国道),以及编号为3开头的东西走向的国道(横线国道),比如通过318国道就可以驾车从上海快速通向武汉、成都等地。这些国道在汶川地震的物资输送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然,除了这些路面交通以外还有我们更为熟知的铁路交通。正是因为多年来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功,以及对于道路建设的重视,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才能够将大量的帐篷等灾民必需的物质在极短时间内送达灾区附近。对于一些重灾区,由于道路被毁,无法将救灾物资直接送达受灾地区,我们党也通过派出直升机及飞机的方式运送物资及救援人员,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的挽救了灾民们的生命,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灾民们露宿街头的困苦。 我们的党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救援行动无疑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当天的15时55分就下达四川地震的重要指示,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即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到达都江堰市在现场指挥救援。此次汶川地震破坏力十分强大,地震重灾区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然而在这救灾形式十分严峻的时刻,我们的党并未因此退缩,我们的党依旧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当时温家宝总理一知道这一情况便当场要求部队指战员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进入受灾地区,就能早抢救生命。这样的话语无疑使千万中华儿女的被灾难所撕裂的心得到了抚慰,这样的话语更体现了我们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各大媒体快速地对于地震实况的跟踪报道也对于地震的救援给予了帮助。地震在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以后,央视在当天15时32分就报道了灾情视频,让广大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汶川地震这一灾难。各大媒体的报道使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灾区人民的情况,从而积极捐赠物资。而各大媒体之所以能做出如此详尽的报道,也要感谢我们党多年来的解放思想,使百姓们更加团结互助。而多年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成果也体现在了本次地震后的各大基金会或其他民间组织对于灾区人民提供的积极的救援。比如:在发生地震的当天晚上11点,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新浪网紧急募捐倡议,全国总工会也向四川紧急拨款100万元等等。 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儿女悲痛万分,然而我们的党就像是大海中的灯塔,始终为我们的人民照亮了前方的路。今后我更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样就能像我们的党那样,平时稳扎稳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英勇斗争。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时段的思想总结,望党组织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

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汇总800字

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汇总800字 写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1 当母亲们沉浸在母亲节的喜悦中,当孩子们徜徉在儿童节的向往中,当所有人期盼在奥运会的倒计时中时,突然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2008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大地震让汶川的时间在这一刻终止。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就那么几秒钟,一切都完了!崩塌扭裂的楼板,街道旁的一排排尸体,幸存者惊慌失措的眼神,仿佛在发出最深沉悲怆的叹息。亲人离去了,家园毁灭了,整个城市躺在了废墟里,一片死气沉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毁灭的是汶川,但牵动的是全球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志愿者,解放军,医护人员迅速赶到最前线,不分昼夜地线拯救被埋在残垣断壁里的生命。接连不断的余震,连绵不绝的大雨,不时发生的崩塌泥石流,始终动摇不了他们坚持救援的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努力”温家宝总理的坚定的话语鼓励着所有人要继续坚持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距离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经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在期盼能有更多的人被救出。有时晚上关了灯,闭上眼,我却辗转无法入睡,总是反复的想:我可以躺在舒服的床上,吃饱喝足盖着被子睡觉,可就在几千公里之外,就在同时同刻,很多人还正在被冰冷沉重的楼板和砖头压着,在残垣断壁的缝隙中挣扎着,他们的心在或许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苦苦等待救援人员,又或许正在慢慢绝望。。。我不知道那种自己动弹不得,疼痛和寒冷一并袭来,只能把生

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心情有多么难受! 地震后的第4天,第5天,第6天。。。生命的奇迹在上演,生命的顽强在被完整地诠释。可是,我们分明看到,死亡人数早已远远超过了被救出的人数,而且每天还在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上升着,无数的生灵正在离我们远去——这一刻,我们再也不能不感到悲怆。5月19日14时28分,长鸣的笛声回荡在中华大地,13亿中华儿女向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叁分钟。从北国边境到南国海岛,从雪域高塬到东海之滨,天地同悲,万民齐哀,这一刻,十叁亿中华儿女的泪水打成漩涡,在眼眶里执着,这一刻,十叁亿中华儿女唱起五月的挽歌,伤心又落寞。然而,我们哭泣不代表我们放弃,哀悼日是壮行日,是凝聚日,是奋发日!我们是在用泪水浇灌希望,获得信心和力量!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韧不可战胜的民族,从98年洪灾到03年非典,从年初的罕见雪灾到西藏破坏事件,从护卫圣火到抗震救灾,每当这种天灾人祸发生时,我们中华民族总会表现出不屈服,不认输,众志成城的无畏精神,才让我们风雨同舟地战胜一次又一次灾难。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我们所有的同胞都行动了起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灾区人民,而奋斗在前线的救援人员,更是与他们同甘苦,共进煺。大灾面前,我们凝聚大爱,灾难从来没有将我们摧垮,它只能让我们更加团结,这次,我们必将共渡难关! 灾难发生已经一个月了,但救灾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爱也不能像潮水一般来,又像潮水一般煺去,让我们与灾区人民心手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 2008/06/27 21:26 1、教师谭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为了四个学生,他张开了双臂 “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她的丈夫、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保住了4名学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说,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恸哭失声…… 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中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记下了这一切。 2、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已

08年汶川地震各国救援队万象

08年汶川地震各国救援队万象: 俄罗斯救援队是唯一一个救出人的国外救援队;韩国救援队丢了两只狗;台湾救援队救了两只狗;日本救援队朝九晚五上班,37个救援人员随行32名记者。 夜里,日本,韩国,台湾的救援队集体迷路到了绵阳九院。 PS:绵阳九院,中国唯一核武器研制中心,国家高度保密单位。. 其实最简单的一点就能看得出来日本救援队的效率____2011年的311大地震+海啸,日本的救援可以说是丢尽了脸,应急和善后各种不力,而汶川是三年前还是外国还就派出了那么点儿人,你觉得日本人的效率怎么样?

你知道日本救援队到中国后提的第一个要求是什么吗?是要中国答应它们到平武、青川搞所谓的救援! 为什么那么广大的灾区它们要选择那里你知道吗?因为九院的材料研究所就在那里!因为zg最大最先进的超高频风洞就在那里你又知道中国正负拒绝了它们这个要求,把它们安排到都江堰去救援时候它们又干了什么吗? 它们在那里“忙碌”了两天就挖出了一对遇(去掉)难母女的尸体,而且好象它们那个队长在离开前还责怪中国正负对它们的“救援”不支持。而就在它们说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在它们身边,就在都江堰,还有不少生还者被我们的子弟兵和俄罗斯救援队从废墟下面营救出来!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来自日本的救援! 请不用用你的奴性和虚伪的人道来挑战当年日本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三千万祖辈的在天之灵!!! 在这里我再说明一点,关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前的1894年,中日已经有过甲午战争,有可比性的是,近代史上,日本一共对中国发动过两次侵略战争:关东大地震之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关东大地震之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历史已经给予我们血的教训,当年我们抛却甲午战争之痛恨,为日本人默哀,祈福。给予了日本以人道主义救助,那会的中国,可谓国内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华夏民众是从牙缝里挤出的救助款曲帮助日本人,那日本给我们中国人的回报呢,是短短两三年养精蓄锐之后对中国接踵而至的侵略,进而是***后的全面侵华!!!

最新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汇总800字

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事迹汇总800字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汶川下一个平行四边形一样,轻轻一拉就全变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写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1 当母亲们沉浸在母亲节的喜悦中,当孩子们徜徉在儿童节的向往中,当所有人期盼在奥运会的倒计时中时,突然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2008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大地震让汶川的时间在这一刻终止。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就那么几秒钟,一切都完了!崩塌扭裂的楼板,街道旁的一排排尸体,幸存者惊慌失措的眼神,仿佛在发出最深沉悲怆的叹息。亲人离去了,家园毁灭了,整个城市躺在了废墟里,一片死气沉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毁灭的是汶川,但牵动的是全球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志愿者,解放军,医护人员迅速赶到最前线,不分昼夜地线拯救被埋在残垣断壁里的生命。接连不断的余震,连绵不绝的大雨,不时发生的崩塌泥石流,始终动摇不了他们坚持救援的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努力”温家宝总理的坚定的话语鼓励着所有人要继续坚持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距离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经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在期盼能有更多的人被救出。有时晚上关了灯,闭上眼,我却辗转无法入睡,总是反复的想:我可以躺在舒服的床上,吃饱喝足盖着被子睡觉,可就在几千公里之外,就在同时同刻,很多人还正在被冰冷沉

重的楼板和砖头压着,在残垣断壁的缝隙中挣扎着,他们的心在或许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苦苦等待救援人员,又或许正在慢慢绝望。。。我不知道那种自己动弹不得,疼痛和寒冷一并袭来,只能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心情有多么难受! 地震后的第4天,第5天,第6天。。。生命的奇迹在上演,生命的顽强在被完整地诠释。可是,我们分明看到,死亡人数早已远远超过了被救出的人数,而且每天还在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上升着,无数的生灵正在离我们远去——这一刻,我们再也不能不感到悲怆。5月19日14时28分,长鸣的笛声回荡在中华大地,13亿中华儿女向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叁分钟。从北国边境到南国海岛,从雪域高塬到东海之滨,天地同悲,万民齐哀,这一刻,十叁亿中华儿女的泪水打成漩涡,在眼眶里执着,这一刻,十叁亿中华儿女唱起五月的挽歌,伤心又落寞。然而,我们哭泣不代表我们放弃,哀悼日是壮行日,是凝聚日,是奋发日!我们是在用泪水浇灌希望,获得信心和力量!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韧不可战胜的民族,从98年洪灾到03年非典,从年初的罕见雪灾到西藏破坏事件,从护卫圣火到抗震救灾,每当这种天灾人祸发生时,我们中华民族总会表现出不屈服,不认输,众志成城的无畏精神,才让我们风雨同舟地战胜一次又一次灾难。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我们所有的同胞都行动了起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灾区人民,而奋斗在前线的救援人员,更是与他们同甘苦,共进煺。大灾面前,我们凝聚大爱,灾难从来没有将我们摧垮,它只能让我们更加团结,这次,我们必将共渡难关!

难忘的2008.5.12汶川大地震8.0级(感人事件)

《荷叶·母亲》素材补充 难忘的2008.5.12汶川大地震8.0级(感人事件)(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龚晋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龚晋掩面而泣。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相信每个人看到这里的时候,都禁不住想要流出的泪水。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多么令人震惊的母爱,母亲用最后的力量救起了自己的孩子,我们都能体会到母亲在临死的那一杀那还在关爱自己的骨肉,那种生死离别的感觉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她不知道孩子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结果,是生?是死?她跟本无法想象。但她做到的是只要她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孩子受半点委曲。也正是这样她的付出感动了上天得到了回报,让这几个月的孩子奇迹的活了下来。我们为这个婴儿悲哀,也为这个婴儿感到幸福,悲哀的是她失去了这永远的生母爱,幸福的是她能够拥有这么伟大的母爱。 孩子啊!你还小,你还不懂你的母亲为你做了多么珍贵的一件事,是母亲给了你又一次的生命,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比这个更值得珍惜的。在你母亲去世的一瞬间,她多么想再亲亲你,抱抱你,但她做不到了,她能做到的是用她的生命换取你的生命,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爱你。等你长大了要好好的活下去,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珍惜这用母亲的永别换来的生命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你曾经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导语:似乎汶川地震是所有国人的痛,在这场苦难中,有无数感人的事迹发生,直指人性,散发光辉。以下文章为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欢迎浏览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以恐迟迟归.世间真情无限,但是我觉得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母爱又让我们认识了她巨大的威力。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这就是母爱的无私,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母亲用柔弱的肉体为自己的孩子在废墟下顶起爱得空间。我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感谢自己的母亲,他会感谢伟大的母亲给了他2次生命。是的,我们应该感谢母亲...她们不希望长大了我们给她多少金钱,不希望给她多少好看的衣服.好吃的东西.她们希望的是让我们健康成长,快乐的成长,让我们回报社会,让我们回报祖国.而她们别无所求 2008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后,让我觉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献出爱心,拯救四川! 下午2点28分,都江堰聚源中学1800余名师生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学校一栋高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坍塌,近千名师生被埋在了废墟中,情况十分危急!数百名武警官兵连夜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救援。截至昨晚7时,距事发已接近30小时,现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现场千人关注师生安危昨日上午11时,距事发地不远的聚源镇上人来人往,不时有参与救援的官兵赶往聚源中学。在学校大门处,10多辆120急救车整齐排开。在大门口几米远就是一个操场,密密麻麻挤满了上千名等待消息的学生家长和附近群众,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望着正在施救的废墟。此时,3

【第一军情】军医突击2008汶川地震大救援震撼回放(二)

第一军情】军医突击——2008 ,汶川地震大救援震撼回放 第一军情作者:原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 郭 继卫 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原第三军 医大 学抗震救灾医疗队受命当晚挺进灾区,在执行抗灾救援任 务 中,这个光荣团队创下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第”,诸如:第 个外省医疗队到达地震重灾区、第一个展开大批量急救手术、第一次代表军队医疗队在央视发布灾区伤情判断和救治指导意见、第一次批量组织伤员跨省远程转送等等,也光荣地受到解放军四总部第一批通报表彰。 在汶川抗震救灾过去整整十周年之际,让我们用当时的珍贵文图资料来纪念这一伟大壮举。以下文图取自重庆出版社 2008 年6 月出版的《中国考场中国答卷》,为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又增加了部分医疗队存档资料图片。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5 月15 日大事记 1、手术车展开,规范手术车手术流程,全面开展急诊手术,并实现同时完成两台重大手术的记录,为手术车的高效使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2、通过救治流程规范和集中大批量手术,将原本预计需要

天的工作在短短3 天多时间内完成,医院从应急状态恢复 到相对正常有序的状态。 3、研究伤员转运事宜,学校拍板后,组织专家下科室全面 查房,掌握转运指征,为后续转运工作做好准备。 4、晚上11 时和次日凌晨3 时,新桥医院和西南医院接运伤员的救援人员到达德阳市人民医院。同时西南医院给德阳市人民医院送来大量慰问品,并给医疗队带来急需的药品、器械和生活物质;新桥医院给医疗队送来了水果等慰问品。 5、发挥手术车的优势,完成手术10 台,收治伤员108 名。 6、晚上重庆市卫生局屈谦局长来队慰问,了解医疗队的工 作、生活情况,并将有关救治工作情况通报大家,屈局长同时还慰问了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 珠联璧合:两台大型手术同时在手术车上进行,大大提高了手术通过率。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地震无情,一位伤员小姑娘的骨折 X 光片, 骨折断端清晰可见。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守望,麻醉师在行动。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手术成功,小患者酣然入睡。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回到阳光下,家长放心了。 每天无数次的急救手术:不疼,我会坚强。这是六岁曹玉薇小朋友在德阳医疗队手术的情况。我们祝愿她早日康复,享有美好的人生未来。 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5 月16 日大事记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27卷第4期501~509页2009年7月 山 地 学 报J O U R NA LO FMOU N T A I N S C I E N C E V o l .27,N o .4p p 501~509 J u l y ,2009收稿日期(R e c e i v e dd a t e ):2009-03-27。 基金项目(F o u n d a t i o ni t e m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专题:干旱河谷区土壤退化过程对植被的作用及水土保持技术研究(K Z C X 2-X B 2-02-01-01)资助。[T h i s r e s e a r c hi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K n o w l e d g e I n n o v a t i o nP r o j e c t M a j o r I s s u e T o p i c :A r i d R i v e r V a l l e y A r e a S o i l D e g r a d a t i o nP r o c e s s t o V e g e t a t i o n s F u n c t i o n a n d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f S o i l a n d Wa t e r T e c h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K Z C X 2-X B 2-02-01-01).] 作者简介(B i o g r a p h y ):谢洪(1959-),男,四川成都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泥石流及其防治研究。[X i e H o n g (1959-),m a l e ,b o r n i nC h e n g d u o f S i c h u a n ,m a j o r i n go nd e b r i s f l o wp r e v e n t i o n .]E-m a i l :x h o n g @i m d e .a c .c n 文章编号:1008-2786-(2009)4-501-09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谢洪 1,2 ,钟敦伦2,矫震 1,3 ,张金山 1,2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 要: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后,随着降雨的发生,地震重灾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尤其是对一些地震灾民安置点板房区造成了危害,累计造成人员伤亡(含失踪)达450余人,进一步加重了灾情。按照地震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顺序分类,区内的泥石流属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其特征主要为:泥石流活动频率增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流体性质一般以粘性为主,密度值多在2.0~2.3t /m 3之间;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降雨关系密切,活动范围还受地形因素控制,主要集中在龙门山等中高山区;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因此,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这样的区域选址恢复重建,实质上是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不稳定区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可供选择的场地极为有限。故恢复重建居民点时应因地制宜,尤其是岷江等江河峡谷区等地的居民点重建,宜保持当地居民传统的分散、多点居住的特点,而不宜于搞成规模较大的集中成片的居民点。这样既有助于场址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灾害发生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重灾区2008年的泥石流活动显示,龙门山及邻近的邛崃山等山区因汶川地震的影响,泥石流已进入强烈活动时期。其强烈活动时间,可能持续10~30a ,甚至更长。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开展的各种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泥石流危害。 关键词:汶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灾害;活动特征;恢复重建;场地安全中图分类号:P 642.23 文献标识码:A “5·12”汶川M s 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导致极震区瞬间山崩地裂、山河改观,激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落石及形成数以百计的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1] ,截止到2008-09-25T 12:00,造成 近46.2万人伤亡与失踪[2] ,同时还对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据遥感资料分析,“5·12”地震当时,并没有激发泥石流。但其后,随着降雨发生,在地震灾区相继发生了泥石流,尤其是进入汛期后,在震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按照地震区内地震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顺序分类,其泥石流属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地震后的泥石流,不仅对地震灾区的 恢复重建造成巨大困难,还造成了新的人员伤亡,导 致一批已重建的基础设施被毁,并迫使北川、彭州等县(市)的一些灾民临时安置点搬迁,进一步加重了灾情,使已逐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又一次次的被打乱。 1 地震重灾区震前的泥石流概况 2008-07-22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结果》,极重灾区县(市)10个,全部在四川省;重灾区县(市、区)41个,分布在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表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