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86~1194 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118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张勇①②,冯万鹏②,许力生②*, 周成虎③,陈运泰①②?

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

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联系人, E-mail: xuls@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 责任作者, E-mail: chenyt@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收稿日期: 2008-07-25; 接受日期: 2008-08-13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404-4, 2001CB711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574025, 40474018)资助

摘要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 S8.0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特征, 探讨了汶川大地震近断层地震灾害的致灾机理. 反演中采用了单一机制的有限断层模型, 使用了从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方位覆盖较均匀的21个长周期地震台垂直向记录的P波波形资料. 通过反演得出: 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225°、倾角为39°、滑动角为120°, 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 ~2.0×1021 Nm, 相当于矩震级M W7.9~8.1. 汶川大地震是在破裂长度超过300 km的发震断层上发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 s的一次复杂的震源破裂过程. 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2.4 m, 但断层面上滑动量(位错)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4个滑动量集中且破裂贯穿到地表的区域, 其中最大的两个, 一个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 最大滑动量(也是本次地震的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震源(初始破裂点)附近, 达7.3 m; 另一个位于北川一带下方, 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下方, 其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北川地面上, 达5.6 m. 其余2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规模较小, 一个在康定以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 1.8 m; 另一个位于青川东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0.7 m. 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 MPa, 最大应力降约53 MPa. 由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滑动量分布计算得出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地表同震位移场表明, 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 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地震破裂过程同震位移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北京时间), 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的映秀镇附近(31.0°N, 103.4°E, 震源深度15 km)发生了面波震级M S8.0地震. 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了多处河流淤塞, 形成了3000个以上的堰塞湖(卫星影像图1(b)和(c)); 汶川大地震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坏, 大量房屋损毁, 公路桥梁坍塌(卫星影像图1(d)和(e)), 造成了近9万人死亡或失踪.

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长约500 km、宽约30~50 km 沿NE-SW方向展布的巨大断裂带, 其断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87

图1

由MODIS 卫星影像((a)~(e))显示出的汶川大地震(红色圆圈)造成沿龙门山断裂带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影像(b), (c))以及附近城镇遭受严重破坏、大量房屋损毁倒塌、公路桥梁坍塌(影像(d), (e))的情景. 图1(a)中带锯齿的浅黄色线表示逆冲断裂, 锯齿所指的方向表示断

层面的倾向; 1表示茂县-汶川断裂, 2表示映秀-北川断裂, 3表示彭县-灌县断裂

层滑动以逆冲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1]. 按照由西向东的顺序,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包含龙门山后山断裂(茂县-汶川断裂)、中央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山前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图2). 这些断裂都以逆冲滑动为主、兼具一定的右旋走滑分量; 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东北段, 右旋走滑分量更大[1]. 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近期中、小地震(震级M <7的地震)活动频繁[2], 但历史上未有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的记载. 与上述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地震活动特征形成强烈反差, 在我国西南地区、包括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区域的断裂带上, 不但历史上而且近期均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3,4](图2),

但震级都不超过8级, 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为1933年8月25日发生在茂县叠溪的M S 7.5级地震.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是平静多年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一次集中的能量释放.

地震发生后, 作者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简写为GSN)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 反演了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在震后数小时内测定完毕并随即于翌日公布了相关的震源参数(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汶川地震专题/地震情况/初步研究及考察结果(一).pdf), 及时地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析结果表

张勇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1188

图2

(a)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中(白色八角星)位置和震中区的主要断裂(深紫色线)、历史地震(黄色圆点)和沿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的主要城市(白色圆点). 浅紫色矩形框表示本研究所采用的平面断层模型在地面上的投影, “海滩球”为本文得到的汶川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走向

225°/倾角39°/滑动角120°)在震源球下半球的等面积投影. (b) 汶川大地震的构造背景

明, 这次地震的断层长度超过300 km, 破裂开始于汶川县的映秀镇地面下方约15 km 处, 终止于震中东北

方向的青川县, 地震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 s, 最大滑动量发生于汶川和北川附近.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89

本文将叙述作者以单一机制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5]反演全球地震台网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得到的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特征.

1 数据

本文选取震中距在55°~90°(1°约为111.1 km)范围内的台站的直达P 波的长周期波形记录反演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为使台站相对于震中的方位分布均匀, 我们按照大约5°的方位角间隔选取了21个台站(图3)的资料用于反演.

鉴于水平向P 波记录受干扰较大, 反演中只使用信噪比高的垂直向记录, 并只采用0.002~0.2 Hz 的3阶Butterworth 带通滤波器对波形记录进行滤波以确

图3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中(八角星)和本研究中使用的

长周期地震台(三角形)的空间分布

三角形旁的字母表示台站名称

保波形记录包含尽可能完整的震源信息. 采用全球标准的速度结构模型[6], 利用反射率法[7]计算相应的格林函数.

2 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地震发生后, 美国哈佛(Harvard)大学(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CMTsearch.html)、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eqcenter/eqinthenews/ 2008/us2008ryan/#scitech)以及陈运泰等(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汶川地震专题/地震情况/初步研究及考察结果(一).pdf)很快测报了这次地震的矩张量解的反演结果(表1). 3种结果一致表明, 汶川地震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具有一定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错动. 不过, 上述结果都是在假设震源时间函数为三角形函数的前提下得到的, 不涉及震源破裂时间过程的复杂性. 为研究震源破裂时间过程的复杂性, 我们运用新发展的方法[8], 通过对震源时间函数的适当约束, 在假定矩张量的各分量都具有相同时间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波形反演, 直接得到震源时间函数和矩张量的6个独立元素, 进而确定断层面参数[9].

反演结果表明(表1), 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M 0=2.0×1021 Nm, 相当于矩震级M W =8.1, 最佳双力偶解的两个节面的参数分别为: 节面Ⅰ, 走向220°/倾角32°/滑动角118°; 节面Ⅱ, 走向8°/倾角63°/滑动角74°. 这一结果与全球矩心矩张量(GCMT)结果相近, 但略有差异[9].

反演得到的节面Ⅰ的走向(220°)与倾向(倾向西北)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走向(NE-SW)与倾向(倾向西北)一致, 也与NE-SW 走向的余震震中分布一致. 据此可以确定节面Ⅰ(走向220°/倾角32°/滑动角118°)为汶川地震的断层面. 在以下叙述的工作中, 将以这个结果作为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的初始模型.

表1 汶川大地震的地震矩M 0、矩震级MW 和断层面解

节面Ⅰ 节面Ⅱ

T 轴 B 轴 P 轴 来源 M 0

/1021 Nm

MW

走向 /(°) 倾角 /(°) 滑动角/(°) 走向/(°) 倾角/(°) 滑动角/(°) 方位/(°) 倾角/(°) 方位 /(°) 倾角 /(°) 方位/(°)倾角/(°)

哈佛大学 0.94 7.9 229 33 141 352 70 63 227 57 2 25 1149 美国地质 调查局 0.75 7.9 238

59 128

2 47 45 202 57 36 31 110

16 刘超等[9] 2.0 8.1 220 32 118 8 63 74 245 69 16 14 302 6 本文

0.94 7.9 225

39 120

8 57 68 230 69 21 18 103

20

张勇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1190

3 矩阵方程与反演参数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反演方法, 其中包括Kikuchi 和Kanamori [10]与Hartzell 和Heaton [11]发展的波形反演方法. 这些方法都对子断层的震源时间函数(地震矩率的时间历史)的“形状”作了假定,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破裂传播模式与破裂传播速度反演的客观性. 本文采用作者在研究2007年云南宁洱地震时所发展的方法[5], 在未对子断层的震源时间函数作任何先验假设的前提下, 以资料方程、空间光滑方程、时间光滑方程和地震矩最小约束方程构成如下的矩阵方程:

001230[],00G U D s T Z λλλλλ????????????=??

???

???????

(1) 式中, U 为经过处理后的地震台站的记录资料, G 为格林函数矩阵, s 为所有子断层震源时间函数, 是破裂过程反演待求解的参数, D 为空间光滑约束矩阵, T 为时间光滑约束矩阵, Z 为地震矩最小约束矩阵. λ0,

λ1, λ2和λ3代表不同方程组的权重, 其中0λ是一个稀

疏矩阵, 而λ1, λ2和λ3为常数. 采用非负约束的共轭梯度法[12]求解式(1)所示的矩阵方程.

取沿走向方向长510 km(在震中东北和西南方向分别为305和205 km)、沿倾向长50 km 的矩形区域作为断层面, 将这个510 km×50 km 的面积均匀划分为51×5 = 255个子断层. 每个子断层长10 km, 宽10 km. 鉴于震源(初始破裂点)深度为15 km, 在此断层

模型中, 将初始破裂点置于沿走向第31个、沿倾向第3个的子断层. 对每个子断层的破裂时间和破裂速度做了限定每个子断层破裂时间不超过25 s 、破裂速度不超过4.5 km/s 的约束. 反演中, 对子断层地震矩率函数的时间历史不作任何限制, 也没有预先给定子断层的破裂起始时间[13]. 在考虑各台站资料的权重时, 通过调整λ0, 给予各台站资料相同的权重以拟合所有的观测数据, 并调节各台站资料的最大幅值在1左右. 在此基础上, 约束方程的权重可以以λ0作为参考. 经过多次调整参数和反演试解, 最终选取

λ1 = 30, λ2 = 80, λ3 = 0.4.

按本节叙述的方法, 我们以上节提及的、反演得到的节面Ⅰ(走向220°/倾角32°/滑动角118°)作为时空破裂过程反演的初始模型, 运用试错法对不同的震源机制时空破裂过程进行反演, 最后得出残差最小的断层面解为: 走向225°/倾角39°/滑动角120°(表1第4行与图2中的“海滩球”).

4 静态滑动量分布

由图4可以看出, 汶川大地震的断层面上的滑动量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4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 最大的一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 沿断层走向长达180 km, 沿断层倾向宽达50 km. 最大滑动量达7.3 m, 位于震源(初始破裂点)附近. 第二大滑动量集中的区域位于北川一带下方, 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下方, 沿断层走向方向长达60 km, 沿断层倾斜方向宽达35 km, 最大滑动量达5.6 m. 第三大滑动量集中的区域在康定以北下方, 位于震中西南120~170 km 之间, 最大滑动量达1.8 m. 除此之外, 在青川东

图4 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面上的静态(最终)滑动量分布

白色八角星表示震源(初始破裂点)的位置, 白色线条和线条上的白色数字分别为滑动量等值线和滑动量幅值(单位: m). 图上方的箭头给

出了各重灾县、市在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上投影的位置. 图中纵坐标与横坐标采用不同的比例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91

北也存在一个较小的滑动量集中区域, 其最大滑动量为0.7 m. 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为2.4 m.

根据图4所示的断层面上的静态(最终)滑动量分布, 采用布龙(Brune)震源模型

[14,15]

计算了断层面上

的应力降, 得出断层面上的最大应力降为53 MPa, 平均应力降为18 MPa. 这个结果与板内地震的典型应力降(约10 MPa)在数量级上是一致的, 但其数值大约是板内地震的典型应力降的2倍[16]

. 从应力降的

数量级来看, 汶川大地震与典型的板内地震没有明

显的不同.

5 破裂的时空变化

图5表示地震断层面上的滑动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图像. 从破裂开始(发震时间)到发震后12 s, 破裂主要表现为双侧破裂形式, 即同时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扩展, 其中5 s 时错动最快. 随后停顿了大约4 s. 在发震后16~30 s 期间, 在震中东北方向约80 km 处开始新的破裂, 并快速向着西南方向传播. 在这个阶段破裂涉及的范围大, 是汶川大地震的一个主要过程. 在发震后30~42 s, 在震中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都有一些零星的破裂, 但规模较小、幅度较弱.

在接下来的

图5 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面上的滑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快照

八角星表示震源(初始破裂点)的位置. 图中每个矩形子图表示在长510 km 、宽50 km 的断层面上、在矩形内左下角所示的发震后的时刻的累积滑动量的分布. 发震后的第90 s 的累积滑动量即静态滑动量分布(参见图4). 红色细线表示地震破裂过程中破裂前锋随时间变化的

进程, 旁边的黑色数字表示相应的破裂传播速度的数值(单位: km/s)

张勇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1192

6 s 内, 没有明显的破裂发生. 在发震后的48~58 s 内,

在震中东北140 km 的北川附近和震中西南150 km 的康定附近下方相继发生破裂. 在发震后60~66 s 内, 震中东北200 km 处下方的断层面上有一次较小的破裂事件. 此后, 在震中西南方向的破裂基本结束, 而在震中东北280 km 处则零星地发生了一些破裂.

如前所述, 汶川大地震的震源过程错综复杂, 断层面上位错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图5的红色细线表示了地震破裂过程中破裂前锋随时间的变化的进程(图5). 从图5可以看出, 在整个地震破裂过程中破裂前

锋的扩展速度(破裂传播速度)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 我们对几个典型的时段估算了相应的破裂传播速度的数值(如图5中表示破裂前锋的红色细线旁的黑色数字所示). 根据破裂前锋沿断层走向的扩展情况, 可以估算出朝东北方向和朝西南方向的平均破裂速度分别约为3.4和2.2 km/s.

6 震源时间函数

根据图5的破裂时空分布图像, 可以计算出如图6所示的地震矩的释放率随时间变化曲线(震源时间

函数)[4]. 由震源时间函数的时间积分可以得到整个地震过程中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 Nm, 相当于矩震级为M W 7.9. 汶川大地震的整个时间过程有5个主要的能量释放阶段, 即由5次子事件组成. 第一次子事件发生在发震后的最初14 s, 在这个时间段内释放了汶川大地震释放的全部地震矩的约9%的地震矩; 第二次事件介于发震后14~34 s 之间, 是最主要的一次事件, 释放了全部地震矩的约60%的地震矩; 第三次事件开始于发震后34 s, 结束于43 s, 释放了全部地震矩的约8%的地震矩; 第四次事件为发震后43~58 s, 释放了全部地震矩的约17%的地震矩; 第五

图6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

次事件开始于发震后58 s 至全部地震破裂过程结束(发震后90 s), 仅释放了全部地震矩的约6%的地震矩.

7 地表位移场与近断层地区震灾的致灾机理

在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半空间中任一矩形断层引起的位移可以用解析式表示[17~19]. 据此可以计算有限断层震源模型引起的同震位移场. 将反演地震破裂过程得到的255个10 km×10 km 的正方形子断层的位错(滑动量)在震中区地表面引起的同震位移叠加, 便可得到汶川大地震在震中区引起的同震位移场(图7). 图7表示汶川大地震在震中区引起的同震位移场的空间分布. 作为比较, 图中还给出了汶川大地震的等震线[20]. 从震中区同震位移场的水平向位移(图7(a))可以看到非常清楚的右旋运动, 即断层的西北盘向东北方向运动以及断层的东南盘向西南方向运动. 从震中区同震位移场的垂直向位移(图7(b))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NE-SW 走向的汶川大地震发震断层的上盘(西北盘), 地面隆升, 而在下盘(东南盘), 地面下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由图7可见, 我们计算得出的地表水平向和垂直向同震位移的空间分布的特征都与震中区等震线的特征非常接近. 计算得出的地表垂直与水平位移最大的两个地区即汶川和北川地区正好对应于本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烈度都同为Ⅺ度的两个极震区. 在汶川地区, 地面最大水平向位移为3.2 m, 最大垂直向位移为2.8 m; 在北川地区, 地面最大水平相位移为 2.9 m, 最大垂直向位移为2.6 m. 地面最大位移均发生于出露至地表的断层面上. 在最大相对位移即位错所在地点(震中东北约50 km 处), 计算得出的的滑动量为6.1 m, 与地震现场调查的结果非常接近. 这些情况表明, 汶川大地震贯穿到地表面的逆冲断层错动是近断层地区震灾的主要原因.

8 讨论与结论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从全球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资料中挑选了21个方位分布较均匀的长周期台站的垂直向P 波记录, 通过波形反演得到了2008年5月12日M S 8.0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反演结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观测波形与理论(合成)波形的拟合程度得到反映. 为此, 我们利用反演得到的动态破裂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93

图7 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错动引起的同震位移场与等震线[20]

(a) 水平向位移; (b) 垂直向位移

图8 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观测地震图与理论地震图的比较

每个子图中, 上方的粗实线表示观测地震图, 下方的细实线表示理论地震图. 子图左方的数字从上到下依次为: 观测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观测地震图与理论合成地震图之间的相关系数、理论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 地震波形振幅的单位为m. 子图右边的字符从上到下依

次为对应的台站名、分量名和震相名

张勇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1194

过程模型计算了所用的21个台站所在观测点的理论(合成)地震图, 并与相应的观测地震图进行了对比.

从图8可以看出, 理论(合成)地震波形与观测地震波形的拟合很好, 大多数(多达13个台站)的理论(合成) 地震波形与观测地震波形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 有3个台站的理论(合成)地震波形与观测地震波形的相

关系数在0.7~0.8之间. 可以认为, 反演得到的汶川大地震动态破裂过程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观测地震图.

由反演得到的静态(最终)滑动量分布模型计算得出的地表同震位移场与野外地震灾害调查的结果对比表明, 计算得到的地表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沿断层的地震灾害分布特征非常接近, 地表位移值较大的两个地区正好对应于两个极震区, 显示了极震区与贯穿到地面的逆冲断层错动的密切联系.

若干细节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例如, 本文的反演结果表明, 在震中西南的康定东北方向也有明显的、滑动量最大达1.8 m 的断层错动, 这点尚有待野

外地震调查的印证. 又如, 尽管本文反演得到的汶川大地震动态破裂过程模型比较好地解释了观测地震图, 但在有的台站, 理论(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的拟合程度并不高, 其原因有待查明.

本文通过反演得到了汶川M S 8.0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时间函数和断层面上滑动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 并利用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的静态位错模型计算了震中区地表位移场. 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和破裂过程表明,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以逆冲断层错动为主的地震事件, 地震破裂过程以朝北东向破裂为主的不对称双侧破裂方式进行, 最大错动量达到7.3 m, 且大幅度、大面积的破裂在多个区域贯穿到地表.

根据反演得到的静态(最终)滑动量分布模型计算的震中区地表位移场特征与地震的烈度分布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区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致谢 作者对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王世新研究员在图1准备中给予的帮助以及两位审稿专家提出的

建设性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陈国光, 计凤桔, 周荣军, 等.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地震地质, 2007, 29(3): 657—673

2 Yang Z X, Waldhauser F, Chen Y T, et al. Double-difference relocation of earthquakes in central-western China, 1992—1999. J Seis-mol, 2005, 9: 241—264

3 闵子群, 主编.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 地震出版社, 1995. 1—514

4 闵子群, 主编.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1912年—公元1990年, M S ≥4.7). 地震出版社, 1995. 1—636

5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等. 2007年云南宁洱M S 6.4地震震源过程.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 38(6): 683—692

6 Kennett B L N, Engdahl E R. Travel times for global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phase identification. Geophys J Int, 1991, 105: 429—465

7 Kennett B L N.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Stratified Me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1—339 8 张勇.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1—158

9 刘超, 张勇, 许力生, 等. 一种矩张量反演新方法及其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序列的应用. 地震学报, 2008, 30(4): 329—339 10 Kikuchi M, Kanamori H. Inversion of complex body waves. Bull Seism Soc Am, 1982, 72: 491—506

11 Hartzell S H, Heaton T H. Invers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and teleseismic waveform data for the fault rupture history of the 1979

Imperial Valley, California, earthquake. Bull Seism Soc Am, 1983, 73: 1553—1583

12 Ward S N, Barrientos S E. An inversion for slip distribution and fault shape from geodetic observations of the 1983, Borah Park,

Idaho, earthquake. J Geophys Res, 1986, 91(B5): 4909—4919

13 Chen Y T, Xu L S. A time domain inversion technique for the tempo-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lip on a finite fault plane with applica-tions to recent large earthquakes in Tibetan Plateau. Geophys J Int, 2000, 143(2): 407—416

14 Brune J N. Tectonic stress and the spectra of seismic shear waves from earthquakes. J Geophys Res, 1970, 75: 4997—5009 15 Brune J N. Correction. Tectonic stress and the spectra of seismic shear waves from earthquakes. J Geophys Res, 1971, 76: 5002 16 Kanamori H. Mechanics of earthquakes. Ann Rev Earth Planet Sci, 1994, 22: 207—237

17 陈运泰, 林邦慧, 林中洋, 等. 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18(3): 164—182 18 陈运泰, 黄立人, 林邦慧, 等.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22(3): 201—216 19 Okada Y. Surface Deformation due to shear and tensile faults in a half-space. Bull Seism Soc Amer, 1985, 75(4): 1135—1154 20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 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8. 1—105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一、《叔叔,别锯我的腿!》 “叔叔,别锯我的腿,我宁愿自杀!”昨日(14日)下午,12岁的北川县曲山小学东学区四(3)班学生李月,用哀求的语气和一旁的叔叔李宗刚说话,小李月被压在废墟中不得动弹,叔叔李宗刚站在废墟外泪眼婆娑。二、 《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 孩子都在上学,死亡率的是他们。 曲山镇茅坝小学四(三)班学生李悦求援之中。她的爷爷李顺贵在一旁心神不宁。小孩能看见,也能与她通话,但就是救不出来。李悦12岁,已很懂事:“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但昨天记者发稿时止,仍没有她被救出的消息。三、 《他算不清自己死了多少亲人》 52岁的肖四平的8个亲人在这次地震全部没有了。是哪8

个亲人?老婆、小孩、大舅子、家里老人……他当着记者的面算了5分钟,但算来算去就是算不清楚。最后,他突然哭了,眼泪止都止不住。四、 《深爱的人死去,他们还在刨》 说起获救的一刻,金晓娟很是感动,“当时我们和另外几个女的被埋了,是她们的丈夫救我和女儿出来的,但是她们的妻子已经死了。”金晓娟哽咽着说,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已经死去,但他们一边大声哭喊,一边继续用满是鲜血的手刨开废墟,救出了更多的人。五、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

5.12汶川大地震的真相,两个老科学家的血泪倾诉 这就是中国

5.12汶川大地震的真相;两个老科学家的血泪倾诉这就是'中国 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笔者翟明磊 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看完请大家分享一下在这里先谢谢了! ——笔者翟明磊 半个台测出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1晚上,北京民族学院南路一间屋子的灯通宵未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老先生的老花镜只有一条腿,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有点滑稽。——他们是全世界唯一知道地震马上就要发生的人。 凌晨两点时,他们知道的是:距四川红格55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中,12日至13日将发生七级到八级的大地震。 他们不知道的是:震中的方位与具体地址。 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只剩下半个台站。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

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提起当年,最难忘的是邢台百姓拔了他们架下的电线,三十岁钱复业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邢台人对没报出地震的钱说:“你们为人民屁服务。”八年没有休息日,没有回家,孩子管父亲叫“叔叔。”活得象野人一样,常年住帐篷吃干粮,15分钟观测一次仪器.在特大洪水中是老百姓救了她们。地电的方法是将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入地下,当地层受压时,地下三百立方米的体积电阻变大,电阻率变小,从而测出地震前兆。得到李四光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 1、教师谭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为了四个学生,他张开了双臂 “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她的丈夫、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保住了4名学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说,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恸哭失声…… 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中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

生命,手臂上的伤痕记下了这一切。 2、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

2008年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2008年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距离汶川大地震已逾整月。这一个月,灾区人民饱受磨难和痛苦,全国人民及世界人民都在关注汶川这以前并不知名的城市。这一个月,所有的灾区人民经历着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却为抗震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一个月里我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感恩”……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危难时刻,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发挥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强大能量,彰显出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展示出我们党的组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先锋队形象。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层党组织在危急关头迅速行动,就地组织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实施救援,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所有受灾群众感受到党组织无处不在,体会到党组织最可依靠。危难之中,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生命重于一切,与受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受灾群众不抛弃、不放弃,使灾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医生一定不能离开病人!”在人们惊慌失措逃避地震的时候,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党总支全体成员以高度的奉献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短短十几分钟,带领医护人员迅速把百余名患者和部分病床转移 1 / 13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例

*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例 13岁女生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困50小时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15岁少年救出七名同学 雷楚年,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 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9岁小林浩背出两名同学 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18岁男孩救出三名幼儿 5月19日,四川平武县阔达乡仙坪村,一个名叫任冬的18岁男孩,他的右手臂有一个长约15厘米,深约1厘米的伤口。因为没有处理过,伤口化脓了,感染很厉害。地震发生时,他跑进幼儿园,先后抱出了3个孩子。他的右臂就是在那时受伤的。 *让同学躲在自己肚皮下 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三?二班的学生,15岁。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时,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他让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学一条命。 *10岁女生救出两名同学 10岁的董玉培在映秀镇小学读四年级。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5.12 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大型公益节目已经在四川卫视播出了12期,近期节目中,四川卫视将爱的焦点锁定那些为灾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 《80后最牛志愿者》节目中,来自成都双流县的志愿者尹春龙今年20出头,去年5月14日,他步行一天赶到灾区,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凭借个人力量打通一条“生道”,使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后来,尹春龙又参与了万人搜寻抗震救灾中失事飞机任务,并将失事飞机机长邱光华的遗体背出深山。因此,尹春龙被网友们誉为“最牛80后志愿者”。 然而,尹春龙因为救灾,荒废了自己的蘑菇大棚,急需技术支持和社会帮助。身在北京的时装设计师马艳丽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成都帮助尹春龙申请绿色种植认证,并在当地街道办的帮助下实现尹春龙的产业经营梦。 《将爱心接力进行到底》节目中,今年61岁的沈翠英老人,拍卖了自己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套房屋,所得450万元全部用于重建都江堰柳街小学。沈翠英频繁前往都江堰,建立专项基金资助灾区困难家庭,成立公司帮助都江堰企业恢复生产,被大家称为“最牛退休女教师”。沈翠英老人的心愿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香港艺人应采儿为沈奶奶的事很受感动,得知柳街小学因地震图书被毁,便通过四川卫视联系四川文轩集团为柳街小学捐赠900多册图书,将沈奶奶的爱心接力传递开来。 《大爱情缘跨越千里》讲述的是去年大地震中东北三省第一位带物资挺进灾区的周家代。周家代在得知汶川灾情后,曾带着自己的司机从大庆出发,经过5天5夜长途跋涉,为当地百姓送去了粮油。时过一年,除了周家代本人,周妈妈也一直非常想去汶川看一看。于是知名演员房子斌专程赶往大庆接周妈妈去汶川看望灾民,帮助其完成心愿,并同周妈妈一起看望了地震中被救出的手指部分被截但仍乐观生活的小学生邹红梅。 节目中讲述的只是抗震救灾志愿者中的代表,还有千千万万名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们在默默的奉献着,对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节目制片人周小姐说:“一年来,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时刻守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们已经从外乡人变成了四川人。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饶扬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1 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附近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震区人口稠密、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大,破坏性余震频度高、分布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截至2008年6月22日,地震造成69 181人遇难,18 522人失踪,374 171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4 616余万人。房屋倒塌779万间,损坏2 459万间。初步估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 本文在分析震区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影象、余震分布特点和目前已经获得的相关观测与理论模拟成果、尤其是陈运泰等(2008)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发震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 2.1 大地构造背景 震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其北部为秦岭地槽褶皱系。早古生代扬子准地台与其西部的羌塘—昌都陆块,均为“泛扬子陆块”的一部分。从泥盆纪开始,泛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羌塘—昌都块体与扬子陆块裂张解体,其间形成南古特提斯洋盆,洋壳向西俯冲,并使羌塘—昌都陆块不断向东增生而闭合,扬子板块同时向北俯冲于昆仑地体之下,于是在东西和南北方向形成双向俯冲收缩(许志琴等,1992)。 自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整个青藏地块强烈隆升并向周缘扩展,在东部受到扬子板块俯冲构造莫霍面上隆区的强烈阻挡,青藏地块向东挤出物质被分流成向东南和东北两股,东南股形成川滇菱形逸出体,东北股形成东昆仑-秦岭逸出体。其中,在高原东缘与扬子板块的交接地带,形成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断裂系。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 震区所在区域位于南北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大致分布于东经102°~107°之间,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包括宁夏西部、甘肃和青海东部及其邻近地区;中段包括四川西部和其邻近地区;南段包括云南和其邻近地区。根据《中国地震简目》和近年强震目录,南北地震带共发生≥7级地震63次,其中7.O~7.4级地震38次,7.5~7.9级地震18次,M≥8.0级地震7次,以1920年l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为最大。其中北段发生M≥7级地震21次,包括7.0~7.4级地震l2次,7.5~7.9级地震5次,≥8级地震4次,以海原地震为最大。中段M≥7级地震23次,其中7.0~7.4级地震12次,7.5~7.9级地震9次,≥8级地震2次,即1879年7月1日武都8级和本次汶川8级地震;南段发生M≥7级地震l9次,其中7.0~7.4级地震14次,7.5~7.9级地震4次,≥8级地震1次,即1833年9月6日嵩明8级地震。 雍幼予(1990)将南北地震带划分出4个地震期。第4个地震期从1920年开始,可分为5个地震幕。第4地震幕从1988开始到2007年结束。以汶川地震为标志,第5地震幕从2008年开始。每个地震幕活动时间为18~27年,平均为23年。 3 岷山—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活动 3.1 岷山断块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1186~1194 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118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张勇①②,冯万鹏②,许力生②*, 周成虎③,陈运泰①②? 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1; 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联系人, E-mail: xuls@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 责任作者, E-mail: chenyt@https://www.360docs.net/doc/228646095.html, 收稿日期: 2008-07-25; 接受日期: 2008-08-13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404-4, 2001CB711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574025, 40474018)资助 摘要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 S8.0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特征, 探讨了汶川大地震近断层地震灾害的致灾机理. 反演中采用了单一机制的有限断层模型, 使用了从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方位覆盖较均匀的21个长周期地震台垂直向记录的P波波形资料. 通过反演得出: 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225°、倾角为39°、滑动角为120°, 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 ~2.0×1021 Nm, 相当于矩震级M W7.9~8.1. 汶川大地震是在破裂长度超过300 km的发震断层上发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 s的一次复杂的震源破裂过程. 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动量约2.4 m, 但断层面上滑动量(位错)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4个滑动量集中且破裂贯穿到地表的区域, 其中最大的两个, 一个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 最大滑动量(也是本次地震的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震源(初始破裂点)附近, 达7.3 m; 另一个位于北川一带下方, 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下方, 其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北川地面上, 达5.6 m. 其余2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规模较小, 一个在康定以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 1.8 m; 另一个位于青川东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0.7 m. 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 MPa, 最大应力降约53 MPa. 由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滑动量分布计算得出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地表同震位移场表明, 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 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地震破裂过程同震位移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北京时间), 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的映秀镇附近(31.0°N, 103.4°E, 震源深度15 km)发生了面波震级M S8.0地震. 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了多处河流淤塞, 形成了3000个以上的堰塞湖(卫星影像图1(b)和(c)); 汶川大地震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坏, 大量房屋损毁, 公路桥梁坍塌(卫星影像图1(d)和(e)), 造成了近9万人死亡或失踪. 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长约500 km、宽约30~50 km 沿NE-SW方向展布的巨大断裂带, 其断

汶川大地震的个人心得感受

汶川大地震的个人心得感受 当时,我们正在教室里考试,我正在做文科卷子的政治,里面有一道题是说生命既是脆弱也是坚韧的,后来我的头忽然感到很晕了,我以为我是午休的时候没有睡觉的原因,如此了几次,我发现我的课桌也在左右摇,我在看看班上的同学,他们都有异常的反映,后来学校的主任在广播里说叫我们立即离开教室到操场,他们说是地震,我吓坏了,我的心好紧张,好胆怯,疑惑该如何办,我用劲的往下走去。我当时也疑惑地震到底有多惊险,也别是很了解地震的常识。在同学的诉说下。我知道了地震的伤害性和惊险性。学校别久就有了最新的消息。四川发生了8级的地震。顷刻之间让四川的人们沉醉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我们是幸运的,不过余震,可是那一刻我确实胆怯及了,我胆怯我的一生就如此完了,我还有好久好多的人一辈子没有过哩······可是将心比心的说,那些在地震中受苦受难的人们,那些痛苦挣扎,别放心离去的人们又会是怎么样的心情,他们又是会如何办?想到这些,别禁让人伤心,流泪了。 回家的时候看了电视,看到了一幕幕揪心的场景,一具个英勇,可爱的身影,我既感动又伤心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全国人民多为汶川的人们哀悼,为活着的人幸喜,祈祷。有钞票的出钞票,有力的竭力了,为的是让我们的四川能重现辉煌,让四川的人们感觉人间的温暖,13亿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关爱。 我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发扬大灾有大爱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具伟大,顽强别屈的民族。我们有强大的民族凝结力,能够战胜困难,别记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也许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考验和磨砺。只要我们用坚毅的毅力去克服。我们的民族会更加繁荣,更加坚别可摧。 我们中国人是坚毅的,是博爱的。! 朋友,快伸出你们的手,扶一扶灾区受苦难的人民,用你们的胸怀去温暖它们担惊受怕,冰冷的心。用你们的真诚去安抚他们受创的心灵。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温暖,少一点严寒。 衷心的祝愿汶川的人民要坚毅的活下去,别要过分的可怜,化悲愤为力量,用你们的双手去重建你们的家园,让四川变的更加漂亮。我相信你们的亲人会在天堂默默的看着你们,保佑你们的。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关于成都区域经济的进展有怎么样的妨碍?上午,成都抗震减灾局在金牛宾馆举办一具论坛,我应邀做《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区域经济进展妨碍》的演说。“5.12”地震短期效应是引起的消费需求下落以及以后别确定性因素增多会妨碍行为人对以后的收益预期和信心,这直接会妨碍投资需求。招商引资形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妨碍。 凡事都有二重性。距离震中70公里,成都怎么说经受住了8级地震的考验,这在世界地震史上,也属罕见。其实,成都在别经意间,差不多赢得可能在以后会逐渐显现出来的巨大的投资机会。 (1)对成都地质环境稳定性的重新认识 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地质结构稳定,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身边地震可不能对其造成大的破坏。成都处于扬子板块以西最边缘,紧挨青藏板块与龙门山断裂带,在后者的冲撞中向下凹陷,填集了大量沙泥、石灰岩等密度相对松软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也同样有延缓应力的作用。 (2)对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的重新认识 地震未来,人们特别关怀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也特别关注成都楼市的进展前景。除了经济宏观因素的妨碍外,我认为,由于成都西北附近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峻,成都主城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凸现出来,这关于促进成都楼市良性进展有积极作用。 (3)对成都投资环境优越性的重新认识 成都平整的地貌和宜人的气候,加之闲适的文化和发达的创意产业,是最佳投资环境。经过地震考验的成都平原,在自然条件的稳定性方面又赢得加分。应该加大关于成都投资环境别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优越的宣传。 (4)抗震救灾带来新的进展机遇和条件 由于抗震救灾,使得成都成为全国和全世界目光的交汇点,其实也带来巨大的人气、信息、资金、项目和政策关注。成都实际上是全国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质、资金和信息的集散地,这关于成都的中心枢纽作用有新的提升;抗震救灾的特殊任务,也会加速一些重大项目的发展并放大其效应,比如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预计1010年5月建成,成都至都江堰只需30分钟行程,这将形成成都和都江堰新的物流机会和产业进展会。 (5)建议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国家法定的“减灾与志愿者日”,此间一周为“全民应急活动周”。惟独当全民的减灾意识和活动,转变为一种适应和能力时,那个社会的进展才是稳健、和谐和有力的。并且,我们一定要记住大量志愿者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成都有理由成为中国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成长进展的见证者和促进者。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1: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顷刻间,恐慌、悲痛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全国人们的心头。 这场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就是这场地震,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 5.12日,虽然摧毁得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摧毁不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镜头:那是被困80个小时以后,解放军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另人震惊的是,这名女孩没有昏迷,也没有哭泣。她给了我们一抹灿烂的微笑!她说:“我没事!”尽管她的眼里还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尽管她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是暴雨过后的一株小草。给人以温暖,给人一坚强! 5.12日,虽然扼杀得了我们的生命,但是扼杀不了我们心中的真情!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教师正在上课。当他感觉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先逃走,教室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呀!于是,他赶忙疏散学生。只剩下两个

孩子了,可,墙就要塌了!这位年轻的教师想也没想,把两个孩子紧抱在一起扑在地上。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挖开了废墟。年轻的老师已经牺牲了。可两个孩子还在他的胸前,两个孩子还没死!可当人们试图将孩子从老师手中拉出来时,却怎么也拉不出来,没办法,尸体已经僵硬了。当医护人员说要把他的手锯掉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呵,老师!我不想感谢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励那两个孩子坚强地活下去! 一点儿小爱心乘以13亿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大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四川灾区的人们,你们要坚强!中国人从不会在灾难面前倒下!从哪儿跌倒,我们就从哪儿爬起! 初二年级汶川地震作文精选2:感悟2008年汶川地震二零零八年在我们看来,不知应说是祸,还是应说是福呢? 还记得在五月十二号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8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 汶川八级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 不过这次的地震也让我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团结。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紧急时刻,全中国人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家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问候... ...

汶川地震的资料

汶川地震的资料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8.0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在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暂停传递。 [编辑本段]伤亡统计 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1万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大超过了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损失。 其中:中央企业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 [编辑本段]救援情况 救援行动(时间为新闻发表时间,以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008年05月12日15:31 云南省地震局正组建队伍准备支援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5:32 中央电视台首条报道灾情视频 2008年05月12日15:43 国家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已经启动 2008年05月12日15:55 胡锦涛就四川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赶赴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6:28 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二级救灾应急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6:36 四川地震十余省区市有震感地震局启动I级响应

【2019年整理】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感悟

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感悟 5.12大地震给四川省的汶川、北川等地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的报道向我们彰显了自然灾害的残酷!谱写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拯救生命的英雄诗篇! 这一周来,我无数次被媒体的报道感动着: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婴儿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水泥板,婴儿只是擦破点皮。伟大的母亲却已断了呼吸,顷刻间、多少生命被恶魔夺取了生命,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孩子昨天还拥有幸福的家庭,而今天却沦落为孤儿。 一个孩子在地震时正往外跑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就可以跑出来。然而一块水泥板掉了下来,被砸去了生命。他被抬出来的时候,仍保持跑步的姿势。一个救援人员不顾自己的危险想在余震前再救一个儿童,他的同事拚命的拦住他,他哭着喊着“再让我救一个、一个救好”余震后那里面的儿童无一幸存,那个救援人员跪地抱头痛哭…… 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带走了多少亲人,带走了多少梦想,带走了多少欢乐、带走了多少甜蜜和微笑。坚强的人们在废墟中苦苦挣扎着,他们身上有着中国人不屈的精神,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 看看我们最可爱的解放军叔叔,他们不分日夜,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危险,看不到累,他们身上那种军人的气息,军人的品质,在他们眼里是没有不能做的事,就算知道再向前一步就会牺牲也不怕,这就是我

们中华民族的一支令人敬佩的军队。 此时此刻,我们要好好珍惜那些在平日生活中无视的拥有,珍惜那些已经成为习惯让你感到有些发腻了的爱,珍惜能看见阳光的每个平淡的日出日落。因为和逝去的生命相比,我们还能感受太阳之神的光芒和温暖,感受地球母亲的无数惠泽。 拥有生命,这,也就足够了。 我们是不是应该客观的看待地震局? 5月12日的大地震之后,各路军兵直奔现场的同时,各路网民也一路指责地震局,众口一声地诘问,这么大的地震,地震局为什么没有向公众预报?! 诚然,面对这场灾难,中国地震局有其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地震局也在震前震后竭尽全力履行着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迎着唾沫,谁都知道现在绝不是一个回应指责的恰当时候。我想,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这个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自是地震局留到事后严厉思索的重要题目。 作为国家机关,中国地震局拥有其法律规定的职责,这些职责我附在本文之后,不做赘述。趁着下班,我来说说汶川地震中地震局都做了什么,一是讲一讲道理,二是短暂地回顾一下过去的两天。 (一)快速准确的情况通报 这样的速度有赖于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000多个测震台站,而这些台站平日的看护、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存储以及部

汶川地震简介 (2)

5·12汶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最惨重的一次。震后中国政府宣布投入一万亿元人民币进行灾区重建,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 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泰国、台湾、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实际应该为八万多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km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震源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震撼心灵(心得体会)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震撼心灵(心 得体会)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震撼心灵 温总理,我们的好总理。在灾后几小时之内就踏上了开往四川的飞机。胡主席在灾后几小时内就作出批示。全军开始奔赴四川灾区。全国人民自觉的开始动员。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无论多大的灾难我们都在一起!灾区现场的视频和相片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泪水不止一次的流淌。看到温总理看望孤儿时哽咽的声音。听到他在飞机上指示军队不管有多大代价,必须进城。当他知道彭州被困的10万群众危险!!!彭州被困的10万群众危险时,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说完他把电话摔了。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的爱护他的人民。总理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们最可爱的人——伟大的人民解放军。灾难的时候是他们冲在第一线,冒着余震,泥石流,滑坡的危险,不顾疲惫,不顾个人安危。哪里危险,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大雨之中他们在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生命。泥泞之中他们坚定的前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只有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爱!!向

我们最可爱得人敬礼!! 我们伟大的人民,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满地的狼藉我们心痛着。在自然灾难面前我们的生命显得多么的脆弱,那么多遇难者的遗体。。那么惊恐的眼神。。还有那们多哭泣的人们。。。我们的同胞,你们不要哭泣。你们要坚强!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么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心连着心,你们的一切牵动着我们。于是捐款的,捐衣服的。献血的。提出倡议的。。。我们的真情融化着灾难的冰凉!我们的行动温暖着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伟大得人民,我们伟大的党,灾难面前我们更显示了我们民族的团结互助,爱国,坚韧不屈的伟大品质和光辉传统! 祝福我们灾区的同胞平安!愿生者健康!死者安息!! 同时我强烈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中国地震知识普及日”。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与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影响有限所不同的是,这次汶川地震因为其震感强烈,从而让半个中国的民众体验了一次眩晕。这样的经历与其说是一场意外,毋宁说是来自大自然的警示和启发,它说明灾害和危机可能离我们很近。那么,人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还需要知识方面的储备和经验方面的积累。在唐山大地震之后,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地震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记忆,但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安管1203班 姓名:徐邦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3) 2.防灾减灾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 3.应急准备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 4.决策过程 (4)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 5.处置行动 (5) 5.1事态界定 (5) 5.2响应迅速 (5) 5.3采用心理干预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 6.信息管理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 7.恢复重建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 7.2恢复速度迅速 (7) 8.结果与影响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这次因四川汶川8级的特大地震使许多人不幸遇难,包括不

这次因四川汶川8级的特大地震使许多人不幸遇难,包括不少的老师和学 生,还倒塌了不少校舍,这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我每天做完作业也跟 着爸爸妈妈一起看新闻。当看到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教室即将倒塌的那一瞬间 奋不顾身地救出了2个同学,然而他的年龄却只跟我一样大,他真是勇敢啊! 我心里默默地向他致敬,向他学习!还有一位老师在倒塌的废墟里被发现,他张 开双臂紧紧地护着4个学生,虽然他们都遇难了,但老师那感人的形象已经深 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样的动人场面在新闻里每天都会看到许多许多……我有 时会忍不住会哭出声来。 尽管上海与四川相距遥远,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在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中, 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甚至有同学把一千多元的 压岁钱全捐了出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参加了《小主人报新闻学校》举办的为汶川 灾区重建家园的募捐活动,我们3人一组,在商场门口、肯德基店、影院广场 等人群中募捐。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们都积极地响应我们的募捐 活动,有捐几元的,几十元的,甚至一百多元的…… 钱不在多少,然而他们的 爱心却深深地感动了我,当每一份捐款塞入我的捐赠袋里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 跳起来,汶川的哥哥姐姐们,你们马上又可以回到明亮的课堂里读书了!我们每 一位上海的小朋友都在为你们加油! 终于,我们的募捐袋在短短的二个小时后已经是满满的了,我们非常激动和 兴奋!我们高声呼喊:“汶川加油!中国加油!”团结就是力量,一切困难都会 过去。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虽然今天没有象以往那样玩的尽 兴,但我觉得今年的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 陈泓宜 培佳双语学校 二(5)班 2008.6.1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 Power of their mothers' love The extraordinary efforts of mothers to save their children are unforgettable. The young woman buried beneath debris looked as if she performing an ancient ritual. The palms of her hands were placed flat on the ground and she was bent over. A rescuer cried out to her, but there was no reply. The rescue team was about to move on and look for more survivors, when the team captain returned to have one more look. He found a baby under her body. "A baby is still alive!" he said. The three- or four-month-old baby was wrapped in a quilt. Uninjured, the baby was sleeping quietly. His sweet, chubby face brought some comfort to those around him at the disaster site. Holding the baby up, a mobile phone was revealed. On the phone's screen, a text message read: "Dear baby, if you survive, please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 forever " The rescuers, hardened by the horrors of the disaster zone, could not help crying.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