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金融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拥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金融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能从事金融实务及金融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学分、双学士学位学分。

三﹑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语言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具备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技情报等部门从事英汉语翻译,或者文秘、管理、科研等工作。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学分、双学士学位学分。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说明:

为考查课程;为考试课程

本计划适用于第四学期开课的英语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班级

制定人:王娟学院审定人:谈宏慧

市场营销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学分、双学士学位学分。

三﹑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知识背景,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工具,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学分、双学士学位学分。

三﹑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会计学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会计与审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会计实务工作。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学分、双学士学位学分。

三﹑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会计学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版)

二〇一八年九月

目录 理论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应用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2)

理论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201) 一、学科概况 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和外国经济的理论、历史及其发展,为探索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的经济科学。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代经济学的有益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使得理论经济学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更为密切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理论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 西北师范大学理论经济的研究是伴随着学校由师范教育为主逐步向综合性大学转变而发展起来的。早在1984年经济系成立之前就有一定的基础,并于1982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之后,学校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通过人才引进、研究梯队搭建、学科平台的搭建等措施,对该学科进行了专门建设,使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加强,学科优势不断突出。我校理论经济学现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三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学科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突出理论经济学内部各学科方向之间的相互借鉴、渗透与交叉,研究方向以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为出发点,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突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对地区发展规律的探索,以及对相关理论与规律的实证检验,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特色。 二、培养目标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发现理论难题,创新理论思路,做出理论论证;具有较强的学术悟性和表达能力;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较为熟练地掌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熟练业务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具备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要求学生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金融学科必须具备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会计、管理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技能,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经济金融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要求达到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达到学校学位英语水平。 三、主干学科 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央银行学、信用管理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 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模拟实习、创新实践训练、创业就业教育、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事理论与训练等。 六、学制与修学年限 基本学制四年,修学年限3年-6年 七、学位 经济学学士 八、教学计划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案 (020301K) 一、专业介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货币金融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效率,影响经济安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形势和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都对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学类专业以市场经济中的各类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这些金融活动主要包括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金融学类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知识涉及数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 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前身为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始建于1972年,1986年取得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并于1986、1987、1988连续三年培养四名硕士研究生。1999年金融学本科专业独立招生,2000年获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生。在2003年获批的世界经济博士学位点中设立了“中外金融制度与政策比较”的研究向。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依托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强大的经济与管理学科,金融学专业培养既能到金融行业工作又能到工商企业工作的具备较高操作技能且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金融学专业拥有优秀的基础课教学师资队伍和以“双高一低”(职称高、学历高、年龄低)为特征的专业教师队伍,采用“开放式”教学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专业实验室教学,基本达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立足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实际,面向金融全球化进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国际化的金融人才。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数理分析基础与英语应用基础,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能够满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般要求,或者具备在国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等级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资格条件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能够在商业银行从事综合柜台业务与个人理财业务,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在投资公司从事项目融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在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分析、资本运营等相关业务。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Economics,02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中外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专业基础厚,分析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基本规格要求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管理、财经法学、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和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学制与基本修业年限 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 四、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或教育环节),获得相应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获得相应的学分,是指获得至少18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或教育环节)不少于154学分;选修课程(或教育环节)中的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教育环节不少于8学分。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取得本科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

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方经济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在理论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能在高等学校从事经济理论教学,能在实际工作部门担任经济管理工作的,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必须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勤奋敬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必须掌握坚实的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系统的西方经济学专业知识,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成果及其发展动态,对西方经济学的某些专门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现代经济分析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借鉴和运用西方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1. 专业简介 本专业具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所有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科研实力强,建立了与国内外同行的良好关系,完成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各类横向课题的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西方福利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发展经济学等领域具有研究特色。尤其是卢现祥教授在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毕业生就业良好,集中在跨国公司、政府部门、高校、金融部门及国内大企业集团就业。 2. 研究方向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全校公共课为6学分,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22学分,专业选修课(研究方向课程)为4学分,任意选修课为4学分。课程设置与学分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层次完整,在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商科银行学系,1997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原金融系、国际经济系国际金融教研室以及农经系农村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金融学院,1998年金融学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部货币信用教材《货币信用论大纲》就是由金融学科教师彭迪先编著,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书于1956年被译成日文在日本三和书店出版。1952年以后,彭迪先、留法博士梅远谋、何高著、留英学者程英琦、温嗣芳、柯瑞麒、汪桂馨等知名学者学成归国。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金融专家,如曾康霖教授、何泽荣教授、冯肇伯教授、刘锡良教授、林义教授、卓志教授、刘俊教授、殷孟波教授、陈野华教授、张桥云教授、赵静梅教授等。 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同时具备金融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熟练运用数学建模方法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能够解决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与风险管理、借贷与公司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并引领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系统掌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科技相关的各类问题。 在全部培养环节结束时,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了解金融领域的各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在现代金融应用的前沿动态,具备金融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 4.熟练掌握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有效运用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金融量化分析以及金融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和管理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熟练掌握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理论热点,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认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热点问题; (4)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规范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从事经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5)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深广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毕业生适宜在国家各级综合管理部门、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工商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2.能源工业经济与管理 3.国际石油合作 4.国际经济贸易 5.公司金融 6.金融市场与投资 7.银行经营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年2四、学分要求:学分。16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28总学分最低 五、课程设 学课程类学学备课程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362GS00001 公践研必 80基础外4GS00001-2 应用统计方56GS000031 二 选高级运筹48S080231 管理研究方3222必S0803 产业组织理S0*******

区域经济322S08061 发展经济S0******* 能源经济S0******* 国际经济322S08032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S0******* 金融衍生产品与金融工S0******* 风险管S0******* 高级经济S0******* 2 232计量经济S08046公共体1611-2GS0000次以上学术报告,参3 S08001交一篇学术报必 环31专业外S0800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1S08002 自然辩证法概18 GS0001必1 投资322S08072 2232S0804技术贸 2S0807系统动力322 1高效生态经济专题研32S08022 2S080532跨国公司经营管2 22GS000132技术经济 1世界经济专2S080632 2国际石油经S0804232 2国际贸S0803232 1S0804金融经济232 1金融市场与金融工232S08041银行经营管S0807232 2公司理S0802322 2322S0800财务战略与财务分132S0803国际金融研2 2博弈232S08004 1 2 32 管理决策计算机方法S08030.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修订版)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修订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方法、善创新”的理念,突出“政治思想素质与社会担当、身心健康与科学人文素养、沟通协作与通用能力、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与前沿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六个方面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到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等相关部门开展经济调查、统计分析、行业预测、综合管理等工作,毕业后五年左右可以发展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部门领导、优秀的公务员等。也可以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相关学科进一步学习或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素质要求: QU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QU2)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QU3)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QU4)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QU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知识要求: KN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KN2)具有良好的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知识; KN3)具有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学科前沿; KN4)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了解中国

应用经济学培养方案(湘潭大学)

附件: 湘潭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在应用经济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2)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一至两门统计软件,能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与计量工具独立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阅读经济学专业外文文献。(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前三个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三个学期主要进行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 因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培养计划要求者,必须按规定提出延长时间的书面报告,经学院审核,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延长学习六个月。符合学校有关提前毕业条件的,在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缩短培养年限,时间为半年至1年。 三、研究方向: 1.区域经济学 2.金融经济学 3.消费经济学 4.产业经济学 5.国际贸易与投资 6.数量经济方法与经济预测

四、课程设置

(不够可加页。) 课程名称应规范、一致。同一门课程应当避免使用不同的名称。 课程代码由研究生教务干事在学校研究生教育信息系统中查询。 “开课学院”一栏中注明教师姓名的课程为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特色自主申报的选修课。 五、学分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6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5学分,其他必修4学分,专业方向4学分,选修课至少8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前景,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硕士生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于第4学期的第一个月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由各学位点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 2.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本人的研究思路和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开

经济学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金融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拥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金融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能从事金融实务及金融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0学分、双学士学位51.5学分。 三﹑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经济学(金融)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制定人:刘玉成学院审定人:韦鸿

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语言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具备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技情报等部门从事英汉语翻译,或者文秘、管理、科研等工作。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0学分、双学士学位50学分。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说明: 1.T为考查课程;E为考试课程 2.本计划适用于第四学期开课的英语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班级 制定人:王娟学院审定人:谈宏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和双学位)面向计算机应用,培养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人员。通过辅修和双学位,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结合本专业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学分规定: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课程获得34.5学分后,方可获得辅修证书;修满规定课程获得51.5学分后,方可获得双学位证书。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4.5学分、双学士学位51.5学分。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制定人:钟宝荣学院审定人:崔艳荣

产业经济学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 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040316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22全年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0403168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上) 22秋季 040317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4全年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经济学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是山东政法学院为适应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山东政法学院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济学专业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综合性特色的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该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和法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懂经济、懂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注重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培养,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合理性;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模拟实训和校外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经济活动和实践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研究、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3.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综合运用现代经济方法与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掌握和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运用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熟悉市场机制运行规律,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能力。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2) (学科代码:0201 授经济学学位) (2) 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5) (学科代码:0202 授经济学学位) (5) 西方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8) (学科代码:020104 授经济学学位) (8) 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12) (学科代码:020209 授经济学学位) (12)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201 授经济学学位)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研究生院校研【2008】9号文件的要求,理论经济一级学科从2008级开始执行如下新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并有开拓创新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现代数量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胜任本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际经济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西方经济学专业: (1)发展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4)金融经济学;(5)新制度经济学 2. 世界经济专业: (1)国际经济学;(2)国际投资;(3)发展中国家经济 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全日制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2008级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从2009级开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3年,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具体见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表: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类(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类(金融学)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301K) 一、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应用能力,着重培养金融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和长期自我学期能力,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金融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外语水平、知识面宽广、富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能力胜任国内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及政府部门金融实际工作,具有规范使用语言意识和应用能力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创新金融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和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注重金融拔尖人才思想政治、身心健康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3.系统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拓宽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熟悉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强专业知识、工具和手段性知识等全方面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范围。 4.具备金融和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开拓能力。了解金融理论研究和实务的前沿动态,具备较强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重视金融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结合从业资格考试如CFA(注册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及CFP(金融理财师)等内容进行课程设置,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并恰当使用现代工具。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应用软件

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案例考试题重点

一、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省汽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我省生产各类汽车整车、改装车14.3万辆,摩托车173万辆,三轮汽车、低速货车25万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比2005年增加2.45倍,年均增长51.1%,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公路客车、高档皮卡和专用半挂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居同行业首位,转向器总成、减振器总成、传动轴总成等10多种零部件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以郑州宇通、郑州日产等整车企业和新航集团、中轴集团、中原内配等零部件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体迅速壮大,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郑州日产、海马、宇通等汽车产能提升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但是我省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仍然比较明显,特别是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档次较低、产业布局分散、区域配套水平不高等问题尤为突出。 (二发展趋势 1.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汽车产业进入新的结构调整期,发展重点从过去的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变为着力提高市场竞争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体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世界汽车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受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发达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组装环节将加速向要素成本较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市场潜力较大、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地区转移。继南美之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中东欧地区将成为重点转移地区,产业格局将由日韩、欧洲、美国三足鼎立向日韩平稳增长、欧系快速扩张、美系逐步萎缩、中印迅速崛起方向发展,汽车制造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也将随着产业的调整重新布局。二是发达国家仍将占据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依托低成本研发人才优势,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制造中心的业务附加值逐步提升,但研发和制造能力仍局限于中低端车型,整车设计、核心部件及模块研发、高档车生产等高附加值业务更加向西欧、北美和日韩地区集中。三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重要发展趋势。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的压力下,世界主要汽车厂商针对各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

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2)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正确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在大数据时代能熟练地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数量分析、预测与决策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统计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统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统计学分析方法,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以及应用统计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科学的采集社会、经济和技术信息数据资料,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统计模型,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综合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统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 (2)掌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数据的基本技术; (3)具备从事统计分析、应用与管理,市场调查与策划,统计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应用技能; (5)熟悉国家统计、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 (6)了解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7)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统计理念并具有较强的统计思维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

产业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产业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20205 (所属一级学科:0202 应用经济学)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本学科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产业系统发展和运行的基本经济规律,以现代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为指导,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掌握解决产业经济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较深广的产业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毕业生适宜在国家各级综合管理部门、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银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工商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2.石油工业经济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2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28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备注 必修课 公共 必修 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中: S121001 自然辩证法32 2 1 S121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 1 2 S111001 基础外语(含听、说、读、写)100 5 1-2 公共 基础 课 S091005 应用统计方法56 3 1 任选 1门S081011 运筹学48 3 1 专业 基础 课 S121008 产业规制与产业政策48 3 2 任选 3门S121014 产业组织理论48 3 1 S122018 发展经济学理论48 3 2 必修S000001 参加8次以上学术报告,提交一篇 学术报告 1 3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Finance 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了解中外金融发展现状,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以及WTO关于国际金融业务的规则,能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人才。 The speciality is set to cultivate practical management talents who ha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n Finance, and master basic theories and knowledge in subjects of monetary and banking、International finance、securities investment and insurance, and understand financial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know our country’s financial guiding principles,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finance and WTO regula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siness very well, and can be engaged in the relevant job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 (such as commercial bank, securities company, investment bank and insurance company ) and enterprises. 二、基本规格要求(Skills Profile)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 Master basic theories and knowledge in Finance major. 2. Have the basic ability handling the business in bank,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etc. 3. Know country’s financial guiding principle, policies, law and regulation about finance very well. 4. Understand new theories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in Finance major. 5. Obtain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searching documents and data, and have the ability of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三、学制与学位(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修业年限(Duration):4年(4 years) 授予学位(Degrees Conferred):经济学学士(Bachelor of Economics) 四、学时与学分(Hours/Credits) 总学分(Total Credits):173 课内教学学时/学分(Curriculum Class Hours/Credits):2706/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