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icillin resistance gene, ampr)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是基因操作中使用最广泛的选择标记,绝大多数在大肠杆菌中克隆的质粒载体带有该基因。青霉素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与有关的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抑制转肽反应。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编码一个酶,该酶可分泌进入细菌的周质区,抑制转肽反应并催化 β-内酰胺环水解,从而解除了氨苄青霉素的毒性。青霉素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其分子结构由侧链 R-CO- 和主核 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两部分组成。在 6-APA 中有一个饱和的噻唑环(A)和一个 β-内酰胺环, 6-APA 为由 L- 半脱氨酸和缬氨酸缩合成的二肽。
α-互补是指 lacZ 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与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的 β-半乳糖苷酶(β -galactosidase ,由 1024 个氨基酸组成)阴性的突变体之间实现互补。α-互补是基于在两个不同的缺陷 β-半乳糖苷酶之间可实现功能互补而建立的。大肠杆菌的乳糖 lac 操纵子中的 lacZ 基因编码 β-半乳糖苷酶,如果 lacZ 基因发生突变,则不能合成有活性的 β-半乳糖苷酶。
lacZ 基因是乳糖 lac 操纵子中编码 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乳糖及其衍生物可诱导其表达。 乳糖既是 lac 操纵子的诱导物,也是作用的底物。异丙基-β-D- 硫代半乳糖苷(IPTG)是乳糖的衍生物,可作为 lac 操纵子的诱导物,但不能作为反应的底物; 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 可作为 lac 操纵子的底物,但不能作为诱导物。底物 X-gal 还可充作生色剂,被 β-半乳糖苷酶分解后可产生兰色产物,可使菌落或噬菌斑呈兰色。
图!!

pUC19
pUC19 大小只有 2686bp ,是最常用的质粒载体,其结构组成紧凑,几乎不含多余的 DNA 片段。由 pBR322 改造而来,其中 lacZ (MSC) 来自 M13mp18/19 图 3-4 是其质粒图谱。
pUC 系列载体含有一段 lacZ 蛋白氨基末端的部分编码序列,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可表现 α-互补作用。因此在多克隆位点中插入了外源片段后,可通过 α-互补作用形成的蓝色和白色菌落筛选重组质粒。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