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著录标准著录项说明

档案著录标准著录项说明
档案著录标准著录项说明

●基建档案案卷目录

序号著录项

允许

空值

解释说明

1 全宗号字符型 6 是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法人的变更情况自行设定,需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全宗号另定。

2 档号字符型24 否应填写全宗号、分类号(项目代号或目录号)、案卷号。

3 项目代号字符型12 否是指科技档案所反映的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的代字或代号。

4 目录号字符型 4 否是指分类目录号。

5 分类号字符型

6 否是指按统一的分类规则划分本单位全部档案后所给定的类别号。

6 案卷号字符型 4 否是指科技档案按一定顺序排列后的流水号。

7 阶段字段型30 是产品类案卷按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工装、加工制造、生产定型等工作程序。

8 案卷题名字符型254 否应简明、准确地揭示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名称或代字、代号及其结构、阶段的名称等,一般由立卷人拟写。

9 文件件数整型 4 本案卷文件资料的份数;

10 总页数整型 4 否本案卷文件资料的总页数;

11 密级字符型8 否依据保密规定填写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最高密级;

12 保管期限字符型8 否依据有关规定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

13 起止日期字符型22 否填写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的起止日期。

14 说明字符型 4 否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件数、页数以及在组卷和案卷提供使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15 立卷人字符型8 否应由责任立卷人签名。

16 立卷日期字符型10 是填写完成立卷的日期。

17 检查人字符型8 是由案卷质量审核者签名。

18 检查日期字符型10 是填写审核的日期。

19 互见号字符型24 是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且另行保管的档案保管单位的档号。档号应注明档案载体形式,并用括号括起。

20 备注字符型30 是对案卷需要说明的情况;

●基建档案卷内目录

序号著录项类型长度

允许

空值

解释说明

1 全宗号字符型 6 是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法人的变理情况自行设定,需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全宗号另定。

2 档号字符型24 否应填写全宗号、分类号(项目代号或目录号)、案卷号。

3 项目代号字符型12 否是指科技档案所反映的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的代字或代号。

4 目录号字符型 4 否是指分类目录号。

5 分类号字符型

6 否是指按统一的分类规则划分本单位全部档案后所给定的类别号。

6 阶段字段型30 是产品类案卷按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工装、加工制造、生产定型等工作程序。

7 案卷号字符型 4 否是指科技档案按一定顺序排列后的流水号。

8 卷内顺序

字符型 3

应用阿拉伯数字从1起依次标注卷内科技文件材料件数的

顺序。

9 文件编号字符型40 否填写科技科技文件材料的文号或图样的的图号、设备代号、项目代号等。

10 责任者字符型40 否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部门或主要责任者。

11 文件材料

题名

字符型254 否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全称。

12 形成时间字符型10 否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日期。

13 密级字符型8 否依据保密规定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密级。

14 文件类别

代码

字符型 4 是

是指该份文件是文字性文件还是图纸文件。(T:表示图纸

文件,D:表示文字性文件)。

15 页数整型 4 是填写文件材料的页数;

16 页号字符型7 是填写每件科技文件材料首尾页上标注的页号

17 保管期限字符型8 是依据有关规定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

18 备注字符型16 是对文件或图样需要说明的情况;

照片档案库结构-案卷结构

序号著录项类型长度允许

空值

解释说明

1 全宗号字符型 6 否档案馆对其接收范围内各立档单位所编的代号。

2 档号字符型30 否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全宗号-保管期限-册号-照片起止号/底片起止号

3 年度字符型

4 否是指照片、底片所属年度。

4 类型规格字符型 4 否是指照片或底片。

5 分类号字符型 4 否采用《中国档案分类法》对文件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件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后形成的类目标记符号,揭示文件的分类结果。

6 册号字符型 4 否是指同一年度的册排列顺序号,如0001、0002、0003……

7 保管期限字符型8 否是指照片、底片的价值划定的存留年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8 密级字符型8 否是指照片或底片保密程度的等级。

9 案卷题名字符型200 否指本卷名称,一般由立卷人自拟。

10 本册情况

说明

字符型50 否填写册内照片、底片缺损、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11 立册人字符型16 是立册人签名。

12 检查人字符型16 是检查人签名。

13 立册时间字符型10 是填写立册完成时间。

14 册厚度整型 4 否指照片档案册的厚度。

15 备注字符型12 否留待册内照片变化时作说明之用。 照片档案库结构-卷内结构

序号著录项类型长度允许

空值

解释说明

1 全宗号字符型 3 否档案馆对其接收范围内各立档单位所编的代号。

2 档号字符型30 否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3 年度字符型

4 否是指照片、底片所属年度。

4 类型规格字符型 4 否是指照片或底片。

5 分类号字符型 4 是是指照片、底片的分类代号。

6 册号字符型 4 否是指同一年度的册排列顺序号,如0001、0002、0003……

7 张号字符型 4 否是指册内照片、底片的顺序号,如001、002、003……,以一组照片为单位著录时,张号应著录起止号。

8 题名字符型150 否应简明概括、准确反映照片的基本内容,人物、时间、地点、事由等要素尽可能齐全。

10 文字说明字符型512 是文字说明应综合运用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要素,概括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或仅对题名未及内容作出补充

11 拍摄时间字符型10 否是指事件发生或事物变化、产生的时间和拍摄时间。以一组照片为单位著录时,时间应著录起止时间。

12 拍摄部门字符型40 否是指拍摄照片的部门。

13 拍摄者字符型8 否是指照片或底片的拍摄人及移交人。以一组照片为单位著录时,摄影者可以著录多个。

14 照片、底片

字符型15 否

是指照片的编号或底片的编号。以一组照片为单位著

录时,照片号、底片号应著录起止号

15 张数字符型10 否是指相同内容相同地点相同时间照片、底片或数码的张数。

16 规格字符型12 是填写照片、底片属性与规格。

17 保管期限字符型8 否是根据档案价值确定的档案应该保存的时间,其值域包括:永久、长期、短期、30年、10年、[其他]

18 密级字符型8 否是指照片或底片保密程度的等级。

19 归档时间字符型10 是是指归档完成时间。

20 整理人字符型8 否是指归档立卷人。

21 参见号字符型10 是与本档案有联系的其他载体类型档案的档号。以一组照片为单位著录时,参见号可以著录多个。

22 备注字符型30 是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23 组号字符型 4 是是指册内组的顺序号。

24 组内序号字符型 4 是是指册内组内的顺序号。

江西省文书类电子档案著录规范

江西省文书类电子档案著录与数据格式规范(试行) 江西省档案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适用范围 (1) 二、著录项描述 (2) 三、著录项目 (2) 四、著录项定义与著录格式 (2) ㈠标识项 (2) ㈡内容描述项 (6) ㈢形式特征项 (8) ㈣管理与权限项 (8) ㈤附注项 (9) 五、文书类电子档案著录项简表 (9) 六、文书类电子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规范 (11)

江西省文书类电子档案著录与数据格式规范(试行) 为规范、统一我省文书类电子档案著录与数据格式,实现档案检索自动化与共享利用,现依据《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档案著录规则》(DA/T 18-1999)、《江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范》(DB36/T 380-2002)、《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T 7156-2003)等标准,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与国家综合档案馆,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所称文书类电子档案是指形成于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传输平台等业务系统,归档后保存于各级立档单位档案室或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原生文书类电子档案。馆(室)藏纸质文书档案及其经数字化转换形成的数字副本可按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建国后形成的文书类电子档案的著录与目录数据库建设,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数字副本的著录与目录数据库建设也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规定了单份文书类电子档案的著录项目,以及每个著录项目的定义、著录细则、约束性、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等属性。 本规范所称“份”是指构成档案的最小管理单元,也称自然件。本规范所称“件”是指单份文书类电子档案或由同一问题往来文书构成的组合件。 确保文书类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与长期可读性的元数据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暂不列于本规范范围之内。

档案文献检索复习题

档案文献检索复习题 论述: 1.试述档案文献检索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答: (1)数据覆盖率:数据覆盖率又称为收录范围,指一个检索系统已收录资料量与应收录数据量的百分比,它反映该检索系统的资源拥有状况。 (2)查全率和查准率:查全率和查准率实质上反映了系统运行结果与利用者检索要求的吻合程度,是衡量检索系统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 2.试述分类检索语言的特点与作用。 答: (1)分类检索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它是一部类目的汇编,对表达事物概念的类目起登录作用; b)它是一个类目的体系,从学科分类、事物分类或职能分类等角度揭示类目之间的关系; c)它是一部类目的词典,对类目起定义作用,即限定和说明类目的内涵和外延; d)它是一种类目的排列表,通过线性排列形式明确规定着各个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和次序。 (2)分类检索语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它是进行分类标引和组织分类检索工具的规范; b)它能作为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排架的依据,但档案除外; c)它是检索者从分类途径检索文献资料的指南; d)它是文献工作人员工作中常用的参考手册。 3.试述叙词法(主题词法)与标题词法、单元词法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 (1)叙词法是较晚出现的一种。它吸取了标题词法、单元词法等检索语言的原理与方法。 (2)它保留了单元词法的组配原理,采用了概念组配方法; (3)它采用了标题法对语词进行严格规范的方法并进一步完善了参照系统。4.试述将著录与案卷归档同步完成的流程。 答: (1)各机关在形成文件时,由撰稿人对文件进行主题标引,以揭示文件主题。(2)对需要审核的稿件,核稿人除对文件草稿的文字内容,等加以审核外,同时对标引主题词的准确性、规范性给以审核,以保证主题标引的质量。 (3)将主题词印制在文件上,正本发出,副本留存归档。 (4)将机关收发文登记与著录合为一体,即以著录项目作为在登记项目,其中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登记项目可简单一些。

地质资料工作有关标准、规范目录.doc

地质矿产调查部分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16819—97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17228—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98 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082—9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94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94 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94 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 侵入岩地质数据文件格式DZ/T0146—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4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95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95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95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8—95 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9—95 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95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万) DZ/T0167—95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9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0171—97 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97 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97 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80—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97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DZ/T0185—97 地学数字地理底图数据交换格式DZ/T0188—97 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文件格式DZ/T018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DZ/T0190—97 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91—97 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96.1~9—97

档案归档目录著录细则

档案归档目录著录细则 1通用格式 1.1责任者: 所有责任者须填写单位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如:单位全称:盐商集团人事行政部 规范的简称:人事行政部 不规范的简称:人事部 责任者在著录时应前后保持一致。 如该文件为若干单位联合发文,最多填写三个责任者,被省略的责任者用“[等]”表示,各责任者之间用“;”隔开。 个人责任者(如单位领导年度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一般只著录姓名,必要时在姓名后著录与文件相应的单位、职务、职称,并加“()”号。 会议责任者应写明会议全称、举行的届次数。如:盐商集团2015年度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 未署责任者或原责任者不完整、不准确时,应著录考证出正确的责任者,并加“[ ]”号。 1.2日期: 所有日期均为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为4位,月、日用2位数字,足用“0”补齐。 如:92年1月23日 正确写法为19920123 错误写法:920123 或者1992123 如果原文没有精确到日,又不能考证的,日期两位用“00”补齐。 如:原文日期为92年12月 正确写法为:19921200 如果若干份文件作为一份文件存档,则格式为“最早日期-最晚日期”如:19920101-19920321 1.3文号: 应写全称,年份为4位,括号用方括号“[ ]”表示。 如:原文写法:盐商(人事)发第2015-【011】号 正确写法:盐商[人事]发第2015-[011]号 如原文有两个以上文件编号的,两者之间以“;”隔开。

2案卷目录格式要求 2.1案卷目录著录项目: 包括目录号、案卷号、档号、案卷题名、责任者、年度、页数、卷内件数、起始时间、终止时间、保管期限、密级、备注。 2.2著录格式: 2.2.1档号: 格式为“年度号-分类号”目录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号用2位英文字母表示一级二级分类号中间用“?”隔开,目录号与分类号中间用半角横线“-”隔开。位数不足的,以“0”补齐。 如:年度号为2015,分类号为经营管理下资产管理类的档案,档号应为:2015-JG?zg 2.2.2案卷题名: 一般照录原文,原题名确有错误或不能揭示案卷内容时,应修改后再著录。2.2.3责任者: 一般照录原文,规范同1.1。 2.2.4归档年度: 该份案卷的归档年度,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归档年度为92年,应写为1992 一般文件发文年度即归档年度,个别情况下应注意区分。 例:文件《盐商集团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展望》,发文日期为2015年1月10日,如果该文件以总结为主,则应作为2014年文件归档,即归档年度为2014。 2.2.5页数: 填写该卷档案的总页数。 2.2.6卷内件数: 填写该案卷内总件数 2.2.7起始时间、终止时间: 分别填写该案卷中最早、最晚档案文件的时间。分别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规范同2.2。 2.2.8保管期限: 按原保管期限分别填入“永久”、“30年”“10年”。 一般将不同保管期限文件分开立卷。

文书档案著录细则与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 4 著录要求与数据库交换格式 5 机读目录数据组织与交换要求 前言 本标准是四川省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之一。目前,国家和省已有相关标准不能满足我省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的需要,为建立全省统一的档案信息计算机检索和管理体系,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GB/T3792.1—1983《文献著录总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的原则,结合四川省建国后文书档案的特点制定的。本标准基本上遵循了DA/T18—1999规定的档案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上采用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由四川省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档案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仕根马小彬彭哲张路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书档案著录细则与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的定义、著录要求与数据交换格式、机读目录数据组织与交换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国后机关文书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结构及其目录数据库的交换,亦可作为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中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参考。企事业单位可以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A/T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18 档案著录规则 DA/T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分类法》(1997年版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DAT1和下列定义: 3.1 档案著录 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中,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整理、检索并录入计算机的过程。

档案数据著录规范.

档案数据著录规范 一、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是指在档案目录信息进入数据库前规范档案目录内容,提供准确有效档案目录信息的工作。案卷不符规范要求的应改正,如没有页码的要补编、松散的案卷应重新装订等。数据准备工作应符合《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DB35/T161-2002)及有关规定,著录目录时,对照档案逐“件”录入,不可直接按原有的目录进行录入。 二、数据录入 (一)文件级目录数据著录要求 1、全宗号:是档案馆给定每个立档单位的代码。全宗号用4个字符(半角)表示,如:“中共建宁县委宣传部”的全宗号为3,应著录为“0003”。全宗号的格式是:×××× 2、案卷目录号: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采用按不同保管期限、不同门类或不同载体形态设置,注意,一个全宗内的案卷目录号不得重复)。用3个字符(半角)表示,如:第12号目录应为012,一个全宗内的目录号不能重复。 3、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每个目录内的案卷号不能重复;用4个字符(半角)表示。(建议各立档单位只编制归档号,案卷号待档案移交进档案馆后由档案馆编制) 4、归档号:是档案室赋予归档文件或案卷的排列顺序号,应据实著录。 5、页号:页号是案卷内文件每页的顺序号,文件中有图文页面为一页;页号著录每份文件首页所在的页号,页号不应有重号,用4个字符(半角)表示,如:102页应著录为0102。(案卷内文件首页的号码存在重码、跳码的现象,应重编页码) 6、文件题名:即文件标题。(是字符型,不得超过80个汉字,全角状态下著录)

(1)原则上照实著录原文标题,不能断章取义,如:题名“建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就应照实录入,而不应录入为“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原文有错或漏字的,应照实录入,用“[]”在其后加以说明,如“中共建宁县委关于×××同的任通知”,应录为“中共建宁县委关于×××同[志]的任[职]通知”。 (2)文件题名冗长,超过规定字段长度的,在不丢失重要信息和损伤原意的情况下,可删去冗余部分,节略内容用“…”表示。 (3)对题名中出现“我省”“你局”“本府”等不规范简称的,应据实著录并在其后注明全称或规范的简称,用“[]”标识。如“关于本局……工作总结”应录成“关于本局[××局]……工作总结”,而不应录成“关于××局工作总结”。 (4)文件有正题名、副题名或题名说明的,正题名能够反映文件内容,按正题名著录;正题名不能反映文件内容的,应同时著录文件的副题名或题名说明,在著录副题名之前加上“:”,如正题名为“开拓创新,实现新的跨越”、副题名为“二○○五年工作总结”,应录为“开拓创新,实现新的跨越:2005年工作总结”。如果字段长度不够,可归纳后著录,用“[]”标识。 (5)文件没有题名的,应依据文件内容拟定题名,用“[]”标识;原文件题名不能揭示文件内容的,如“通知”、“报告”等,应依据文件内容另拟题名附后,用“[]”标识,如:“通知[×××]”,要把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拟写出来,题名拟写应力求反映文件内容,一般包括责任者、内容、文种。 (6)应在字段长度之内,尽量多著录原题名中未提及的其他人名,并在增加的人名两端加上“[]”。例如:“关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应著录为“关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7)题名中所涉及到的数字,一般都要采用全角阿拉伯数字著录,但是对专用名称则要按原文进行著录。如“一九九一年”应录成“1991年”(如“九一年”应直接录成“1991年”)、但“三中全会”不得录成“3中全会”。 (8)题名中不能出现空格或半角字符,否则数据会出错。标题中出现的英文字母、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9)上级简报信息若干期为一件时,应录为:工作简报“[第××期至第××期]”,但本级简报信息应一期录一条,如、“简报(1)[……]”。 (10)会议记录本的著录:有卷内目录的按目录著录,没有卷内目

档案著录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档案著录规则 Bibliographical description for archiv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档案著录规则 DA/T18-1999 (代替GB/T3792.5-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1999-05-31批准1999-12-01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份或一组文件、一个或一组案卷的著录项目、著录格式、标识符号、著录用文字、著录信息源及著录项目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档案的著录。对于某些内容和形式极其特殊的档案,可遵照本标准制定细则。 本标准不包括以全宗和类别为对象的著录,也不包括目录组织的方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 GB/T7156-1987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GB/T9704-1988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 GB/T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T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DA/T1-19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著录 在编档案目录时,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DA/T1中5] 3.2 著录项目 揭示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记录事项。包括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稿本与文种项、密级与保管期限项、时间项、载体形态项、附注与提要项、排检与编号项。 3.3 条目 又称款目,档案著录的结果,是反映文件或案卷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著录项目的组合。 3.4 著录格式 著录项目在条目中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达方式。

革命历史档案著录细则.doc

革命历史档案著录细则 DA/T 17.1-1995 为了进一步提高革命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国家级的革命历史档案目录数据库和计算机检索体系,健全馆际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革命历史档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著录项目、标识符号、格式和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编制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机读目录。编制其他革命历史档案目录可参照使用。 1.3本标准不包含档案目录组织的方法。 2引用标准 GB 3792.1文献著录总则 GB 3792.5档案著录规则 3名词术语 3.1革命历史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军队、团体形成的档案。 3.2其它名词术语见《档案著录规则》。 4著录项目 4.1档案馆代码 4.2档号 4.2.1全宗号 4.2.2目录号 4.2.3案卷号 4.2.4文件号

4.3份数 4.4页数 4.5缩微号 4.6密级 4.7文件状况 4.8载体类型 4.9文件时间 4.10责任者 4.10.1个人责任者 4.10.2团体责任者 4.11受文者 4.11.1个人受文者 4.11.2团体受文者 4.12题名 4.13分类号 4.14主题词 4.15自由词 4.16地名 4.17人物 4.18组织机构 4.19会议 4.20备注 5标识符号 + 附件。 :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

()有关说明文字。 〔〕考证符号。 □表示每一个残缺文字和未考证出的中文文字。 ?外文缩写。 ~起止连接符。 ,责任者,主题词等项目内著录两个以上内容的分割符。 6著录格式 6.1著录格式见《档案著录规则》 6.2本标准只提供著录标引的参考工作单,见附表2。 7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 7.1必要项目:档案馆代码、档号、时间、责任者、题名、分类号、主题词。 7.2选择项目:除必要项目外均为选择项目。 8著录使用文字 8.1著录使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简化汉字。 8.2档案本身文字出现错别字、繁体字和非标准字时,在所著录条目中予以改正。 8.3著录中所用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8.4少数民族文字的档案著录时必须依照少数民族文字书写规则,亦可根据实际需要翻译成中文(外文亦同)。 8.5各著录项目使用文字类别见附表1。 9载体类型标识 革命历史档案的载体类型分为:纸、录音、录相、照片、印信、缩微制品、机读磁性制品等。10著录来源 10.1著录来源是被著录档案的本身。 10.2在著录的档案本身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参阅其他有关资料。

分类标引复习重点(打印)

第一章 1:什么是类、分类、图书分类、分类标准? 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 分类: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的区分和类聚并按照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活动 图书分类:依据一定的分类体系,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分门别类的系统的揭示与组织图书馆馆藏的方法 分类标准:一类事物彼此之间的共同点称为分类标准 2.如何确定图书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 (1)要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和检索要求 (2)要适应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 (3)要遵守学科专业分类的一般规则 3.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有哪些优缺点? 含义:将所有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优点:(1)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按学科专业有层次的揭示文献,类目展开比较系统 (2)采用等级列举方式将分类结构加以完整显示,类目体系概括直观,易于掌握和使用 (3)标记符号简短明了,号码单纯,适合组织图书分类排架,也适合组织分类检索工具 缺点:(1)不能详尽无疑的揭示各种复杂主题,无法满足确切分类的需要(2)列举式类表的等级结构,单线序列和先组式的标记,使类表具有一定的凝固性,不能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不能进行多角度检索(3)列举式类表的静态结构具有一定的拘束性,无法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自动生成新类,难以与科学的发展保持同步,必须经常修 订 (4)大型等级列举式的分类法,一般类目详尽,但篇幅较大 4.分面组配分类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 基本思想:任何复合主题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单元概念,同样也可以通过相应单元概念的组 合加以表达,根据这一特点,分类法编制时没有必要详尽列 举所有主题只要在类表中按照范畴列出各种基本概念,并分 别配于相应号码,使用时先分析文献主题,根据主题分析的 结果,通过相应概念的组配,表达文献主题,以各个概念标 识的组合表示该主题在分类体系中的次序 优点:(1)可以通过基本概念的组配充分揭示现代文献中的复合主题,对

文书档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61-2002 文书档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 2002-01-25发布 2002-03-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建设我省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之一。为了规范我省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分为案卷和文件两个层次,但案卷级有所省略,并要求案卷级和文件级一体化著录,这既考虑到传统档案,又兼顾到今后立卷改革的方向。 本标准是根据GB/T 3792.1—1983《文献著录总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的原则,结合我省建国后文书档案的特点制定的。本标准基本上遵循了DA/T18—1999规定的档案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本标准具有以下特点:规定了文书档案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基本结构、著录项目与交换格式;对著录规则和著录格式进行必要的细化;规定了档案著录与计算机档案目录数据库之间的联系;规定了文书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库与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上采用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标准从2002年3月1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福建省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福建省档案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虹黄建峰。

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著录细则》的定义、数据交换格式、数据交换要求、著录细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国后文书档案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建库和传递,亦可作为 编制相关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目录管理系统以及建立其 他专门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了1988—1989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7位编码字符集 C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 3469—1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GB/T 7156—1987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C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层、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DA/T1—19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 DA/T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分类法(1997年)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国档发[1991]20号) 国家档案局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国挡发[198714号]

(档案管理)文书档案著录细则与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著录要求与数据库交换格式 5、机读目录数据组织与交换要求 前言 本标准是四川省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之一。目前,国家和省已有相关标准不能满足我省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的需要,为建立全省统一的档案信息计算机检索和管理体系,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GB/T3792.1—1983《文献著录总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的原则,结合四川省建国后文书档案的特点制定的。本标准基本上遵循了DA/T18—1999规定的档案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上采用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由四川省档案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档案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仕根马小彬彭哲张路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书档案著录细则与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的定义、著录要求与数据交换格式、机读目录数据组织与交换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国后机关文书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结构及其目录数据库的交换,亦可作为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中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参考。企事业单位可以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A/T1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18 档案著录规则 DA/T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分类法》(1997年版)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DAT1和下列定义: 3.1、档案著录 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中,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整理、检索并录入计算机的过程。 3.2、机读目录 将档案目录依照一定的格式输入计算机内,可以由计算机读取、管理检索的档案目录信息。 3.3、著录项目和数据字段 3.3.1、著录项目 揭示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记录事项。如正题名、责任者、文件编号、成文时间、保管期限等。 3.3.2、数据字段 DBF数据库文件中与著录项目相对应的描述档案某一内容或形式特征的数据集合。 3.4、著录条目和数据记录 3.4.1、著录条目 档案著录的结果,由反映一个著录对象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若干著录项目组成。 3.4.2、数据记录 DBF数据库文件中与著录条目相对应的描述一份文件或一卷案卷著录信息的数据集合,由若干数据字段组成。 3.5、DBF数据库文件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城市建设档案着录规范(GB/T50323—2001,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03-05联合发布,2001-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城建档案检索体系,提高全国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建档案的着录工作,不适宜用作城建档案目录的组织方法。 1.0.3城建档案着录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城建档案(urbanconstructionarchive) 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成的历史记录。 2.1.2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 具有计划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基本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可以有多个单项工程,也可以只有一个单项工程。 2.1.3单项工程(singleproject)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2.1.4工程档案(projectarchive) 工程档案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包括从立项、审批到竣工验收备案等一系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 2.1.5案卷(file)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2.1.6城建档案着录(descriptionofurbanconstructionarchive) 编制城建档案目录时,为提取城建档案信息,对城建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2.1.7城建档案着录项目(itemofdescriptionforurbanconstructionarchive)

分类标引规则

分类标引规则 要使分类标引准确、一致、充分、适用地揭示信息资源的主题,除了按照分类标引的要求弄清文献的内容特征,掌握分类表的使用方法外,还必须按照分类标引的特点和要求,制订详细的分类标引规则。 分类标引的规则一般是根据检索系统的需要,根据分类表的特点并结合信息资源的特点确定的。按照分类标引规则的特点和涉及的内容对象范围,分类标引规则一般可以分为基本标引规则、一般标引规则、特殊标引规则三类。其中,特殊标引规则是指只适用于各个知识门类的规则,是基本规则和一般规则在各基本大类的延伸,与各类的类目体系联系密切,比较具体,可参看有关的分类使用手册。本书将主要讨论前两类规则。为便于说明,本章的分类标引实例主要以《中图法》为工具。 一、基本分类标引规则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是整个分类过程中始终必须遵循的规则。基本规则是从信息资源分类原则中引申出来,并结合分类标引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资源的分类根据信息资源的性质,按照其各自的特点进行标引 科学性质的资源,一般应以其内容属性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其他特征,如国别、时代、形式、类型等。传统文献分类体系是学科为中心建立的,在应用传统分类法类分文献时,一般应在分析文献讨论的主题对象的同时,考虑其内容的学科属性。如《华北地质构造》这一文献,应首先按学科归人“P54区域大地构造学”,然后再按地区,归人中国华北,其号码为:P548.22。网络分类体系往往同时按主题或学科为中心建立类目体系,在此情况下,各种主题或学科内容的网络资源,应注意根据类目的设置特点,确定其归属。文学、艺术形式的资源,通常应根据其特点,则按照其体裁、形式等标引。 (2) 信息资源的分类必须能体现分类法的逻辑性、等级性、次第性 即凡是能归入某一类的文献,必然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这是分类体系中从属关系类目的性质决定的。 (3) 信息资源必须归人最切合其内容的类 即应依据资源的内容,将其分人分类体系中内涵外延最符合其内容、最确切的类目。这是分类法准确、专指地揭示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分类时就不仅应准确确定信息资源的学科归属,而且还应按照学科展开的层次,区分总论和专论、理论和具体应用的区别,将其归人最确切的类目。这就要求在了解类目体系展开的引用次序

中国档案分类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档案分类表

中国档案分类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档案分类表 Catalogue for the archives of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under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archives SN/T0003—1995 前言 中国档案分类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商检档案分类表》)是《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商检类的档案分类详表。“商检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是进行分类标引使用,以确保商检档分类标引方法统一。“商检档案分类表类目细分规则”是提供给各使用单位对《商检档案分类表》最低一级类目进行扩展和细分。 附录A商检档案分类标引规则、附录B商检档案分类表类目细分规则均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商检档案分类表》使用说明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商检局办公室机要档案处负责组织,进出口商品检验档案分类表编辑委员会负责起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文兰、元达礼、朱光沛、刘瑛、迟长月、李秀芳、任开鸿、陈鹏、金善祥、周克仁、俞晓丹、钟宝琦、徐庸德,黄慕让、蔡毓德。 本标准参与编制人: 周醒海(国家商检局副局长,负责标准审定工作)、李桂霞。 本标准由国家商检局办公室机要档案处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商品检验档案(以下简称商检档案)分类原则、编码方法、体系结构及分类和编码。 本标准适用于商检各类档案的分类标引。也适用于某种专业档案进行档案实体的分类整理和排架。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商检档案分类表 以商检系统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并紧密结合商检档案记述和反映的事物属性,按照《中档法》的体系结构及编码方法编制而成的商检档案分类规范。 2.2档案分类 根据档案内容或形式的异同,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使用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的过程。 2.3类目 亦称类名。一组在性质上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称,用以表示一类事物的概念。 2.4类号 类目的标识符号,用以表示和固定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 3分类原则 3.1以进出口商品检验职能活动分工为主要分类基础,紧密结合商检档案记述和反映的事物属性关系,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体系。 3.2类目的设置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既客观反映我国商检档案的现状,又考虑今后商检档案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基本类目稳定的前提下留有扩充的余地。 3.3从商检档案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4编码方法 4.1本标准采用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编号法。汉语拼音字母“LD”体现了本标准在《中档法》中的位置,字母之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类号。

档案目录数据采集标准

南宁市档案目录数据采集标准 1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包括了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档案目录数据字段著录细则和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 1.2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综合档案馆、档案室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亦可作为编制相关档案管理软件、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目录管理系统的参考。 2引用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88-1989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7位编码字符集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DAT1-19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TA/T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GB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GB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GB7156-87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GB/T15418-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DA/T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 DA/T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13-94 档号编制规则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分类法(第二版)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国家档案局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档案目录数据库 将描述档案內容和形式特征的数据按一定格式存入计算机存储器所形成的数据集合。具有数据的检索、存取、修改、增删和整理等功能。 3.2数据记录 描述某一案卷或文件所有特征的数据集合。每条数据纪录由若干数据字段组成。 3.3数据字段 描述案卷或文件的某一方面特征的数据。 3.4字段类型 字段类型规定数据字段的基本属性。本标准涉及两种字段类型:字符型和数字型。 3.5字段长度 字段长度规定字段所包容字符的最大个数。 3.6代码 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7档案著录 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3.7.1文件级著录 以单份文件或多份内容密切相关的文件组合为著录对象的档案著录。 3.7.2案卷级著录 以一个案卷或多个内容密切相关的案卷组合为著录对象的档案著录。 3.8目录数据交换 指在网络上传输或以磁性介质、光盘等为载体,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档案目录数据交换。 4 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 4.1文件级.DBF目录数据库结构 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由21个数据字段组成。字段名称、字段名、字段类型及字段长度见表1。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

城市建设档案着录规范 (GB/T50323—2001,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03-05联合发布, 2001-07-01 实施) 1总则 1.0.1 为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城建档案检索体系,提高全国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建档案的着录工作,不适宜用作城建档案目录的组织方法。 1.0.3 城建档案着录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术语 2.1.1城建档案(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 ) 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 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成的历史记录。 2.1.2建设工程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 具有计划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 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 基本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可以有多个单项工程,也可以只有一个单项工程。 2.1.3单项工程( single project )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 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 效益的工程。 2.1.4工程档案( project archive ) 工程档案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包括从立 项、审批到竣工验收备案等一系列 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 2.1.5案卷( file )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2.1.6城建档案着录( descrip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 ) 编制城建档案目录时,为提取城建档案信息,对城建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 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2.1.7城建档案着录项目( item of description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 ) 揭示城建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记录事项,分大项、小项和单元。大项主要包括题名与责任者、稿本与文种、密级与保管期限、时间、载体与数量、专业记载、附注与提要、排检与编号等八项。各大项下又分若干小项,小项下又分若干单元。 2.1.8条目( entry ) 档案着录的结果,是反映工程(项目)、案卷、文件内容和形式特征的着录项目的组合。 2.1.9着录格式(description form and format ) 着录项目在条目中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达方式。

精品课程招标书

软件招标项目技术规格书 目录 一、招标软件一览表: (2) 二、项目建设目标: (2)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 (2) 精品课程网: (2) 1、软件架构 (3) 2、软件平台 (3) 3、数据处理能力 (3) 4、安全设计 (3) 5、功能模块流程设计 (4) 5.1 教室管理中心: (4) 5.2课程管理中心: (4) 5.3资料管理中心: (4) 四、项目应遵循的规范体系: (4) 五、技术支持与服务: (5) 六投标供应商的报价: (5) 七、报价回函内容应包括: (5) 八注意事项: (6)

一、招标软件一览表: 本次公开招标的内容为++++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精品课程网项目,具体内容如下表: 项目名称规格配置数量单位交货期交货地点 计算机科学系精品课程网 具体见 技术规格书1套 四川文理学院计 算机科学系 中标供应商签订 合同后60天 四川文理 学院 备注: 1、参加投标供应商需保证所提供产品符合本次招标要求及国家相关产品,符合ISO 质量体系认证、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具备知识产权保障的最新质量标准的产品软件。有产品质保书或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时所必须的各类相关使用操作、系统管理、培训等资料; 2、参加投标供应商须保证所有提供的产品软件包含系统分析、架构开发、安装调试、运维等所有费用。提供相关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与软件的修改、定制。 3、参加投标供应商应充分考虑软件应具备先进、成熟、可靠、安全、开放、实用、易扩展、性价比好的产品参加项目投标,确保软件使用的稳定性、安全性、后续升级架构可行 性与扩展能力。 二、项目建设目标: 1、课程建设主要功能为满足精品课程网站制作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网站模板满足教师个人性化需求,支持课程介绍、课程特色等介绍性栏目的内容在线编辑,同时提供在线的课件编辑工具,可以上传申报表或评审材料。典型的精品课程建设工具有“可视化精品课程软件”,教师日常可以动态维护精品课程网站内容。 2、性能要求: 1)、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大于100人; 2)、系统无故障运行时间大于5000小时; 3)、系统恢复时间:系统恢复时间小于4小时; 4)、批量PDF转换、OCR识别、水印添加等均支持大批量数据一次性实施; 5)、因特殊原因导致的性能问题,最后性能的验收由用户的可接受度为标准。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 精品课程网: 精品课程网的设计需要有良好的总体构架,包括软件架构、技术架构、安全体系架构、存储架构、规范体系等内容。

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

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的术语和定义、数据库结构和著录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档案室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亦可作为编制相关档案管理软件、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目录管理系统以及建立其他专门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88-1989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DA/T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

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 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分类法(1997年) 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主题词表(1995年) 国家档案局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国档发[1987]4号) 3 术语和定义 DA/T 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著录项目 items of description 揭示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记录事项。包括题名、文件编号、责任者、密级与保管期限、控制标识、时间、分类号、档案馆代码、档号、缩微号、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文档号、脱机载体编号、稿本、载体形态、主题词和关键词、人名、附件、提要与附注等。 3.2 著录格式 format of description 著录项目(3.1)在条目中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达方式。 3.3 数据库 database 按照概念结构组成的存储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数据的集合。 3.4 数据字段 data field 数据库(3.3)中与著录项目相对应的描述档案某一特定内容或形式特征的数据集合。 3.5 字段名 field na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