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发展史

印刷发展史
印刷发展史

印刷业的发展及推广史

印刷业是个相当庞杂的行业,它不仅内部细分行业多,也牵及了很多相关的行业,可以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体系,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到近代欧洲的印刷机的问世,印刷技术就一步步深入生产、生活,并一步步壮大、发展,形成一整个大的工业。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印刷术处处闪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印刷术出现的条件

在印刷术发明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但是,一个个字的抄写实在是麻烦得很。一部书如果要制成一百部,就要抄上一百次。如果遇着卷帙浩繁的着作,就得要抄写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抄写时还会有抄错抄漏的可能,这样对于文化的传播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抄书既慢,数量也不多,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要求。这就为印刷术的发明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印章和石刻的长期使用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不过印章一般字都很少。石刻是印章的扩大。秦国的十个石鼓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石刻。后来,甚至有人把整本书刻在石头上,作为古代读书人的“读本”。公元四世纪左右的晋代,发明了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碑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入石碑罅隙处。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然后把纸揭下,就成为黑底白字的拓本。这是一种从阴文正写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正是在这些条件下,雕版印刷发明了。

雕版印刷的发明

根据《隋书》和《北史》等文献的记载来看,雕版印刷发明于隋代的可能性比较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雕版印刷所用的版料,一般选适于雕刻的枣木、梨木。方法是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字面朝下贴到板上,用刀把字刻出来;然后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纸张覆在版上,用刷子轻匀地揩拭,揭下来,文字就转印到纸上成为正字。

雕版印刷发明不久,佛教便利用它刻印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佛像和宗教画。据记载,唐代高僧玄奘每年就用大量的纸来印佛像。现在发现最早的印刷物,有1966年在韩国古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遗址出土的木刻《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是由唐代睹货逻僧人弥陀山(汉名寂友)在武则天天授二年到长安四年(公元691年到704年)在长安翻译又在长安印刷,以后传入新罗(今朝鲜半岛)首都庆州。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 年)在新罗佛国寺修建释迦塔时把它藏在金铜函里藏在塔中。还有在日本和韩国发现的刻印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陀罗尼经》,可能是当时的留唐学问僧在中国学到印刷术后在日本刻印的。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沸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公元868年。这是国内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的形式是卷子,长约一丈六尺,由七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的一张扉页是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说法的图,其余是《金刚经》的全文。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清晰显明,显然刊刻技术当时已经达到了高度熟练的程度。宋代以后,还出现了铜版印刷。铜版一般用来印刷钞票,这是因为铜版可以印制线条细、图案复杂的画面,印成之后,难于仿造。雕版印刷在后来的发展中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别开生面的彩色套印。

活字印刷的诞生和发展

雕版印刷比靠手工抄写确实方便得多,一次就可以印出几百部、几千部。但是,雕版依然很费工,印一页就得刻一块版,雕印一部大书,往往需要几年工夫;雕好后的板片,还得用屋子存放;同时要想出版别的着作,又得从头雕起。人力、物力和时间都很不经济。

宋代湖北英山布衣(平民)毕升(?—1051)生活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时代,他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活字印刷。这种方法节省了雕版费用,缩短了出书时间,既经济,又方便,在印刷史上是一大革命,影响深远。现在盛行的铅字排印的基本原理,和最初毕升发明活字的排印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毕升这一发明,在宋代着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八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 年到1048年),毕升用胶泥刻字,一个字,一个印,用火烧硬。先预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着松香、蜡、纸灰等,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里密密地摆满字印,满一铁框就是一板,拿到火上加热,药就熔化,用一平板把字压平。为了提高效率,用两块铁板,一板印刷,另一板又排字,这块板印完,第二板已准备好了,这样相互交替着用,印得很快。每一个单字,都有好几个印,最常用的字更多些,以备一板里有重复的时候用。至于没有预备的偏僻生字,就临时写刻,马上烧成了用。根据毕升的试验,印三五本显不出简便,如果印上几百本、上千本,就快得很。

到了元代,农学家王祯创制木活字成功,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用简单的机械,增加排字的效率。关于他制木活字的方法和印刷经验,在他所着的《农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王祯以后,木活字印书一直在我国流行。明清两代更加盛行。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曾经用枣木刻成二十五万三千五百多个大小活字,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计二千三百多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活字印刷的另一发展,是用金属材料制成活字。王祯还提到,近世有人用锡做活字,这应当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但由于锡不容易受墨,印刷常遭失败,所以未能推广。到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到1505年),铜活字正式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我国用铜活字印书,工程最大的要算印刷清代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了。

印刷术的外传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唐代的雕刻印本书传到日本。公元十三世纪,欧洲人来中国多取道于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波斯当时已经熟悉了中国的印刷术,并且曾经用来印造纸币。波斯实际成了当时中国印刷术西传的中转站。公元十四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板雕刻的纸牌、圣像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

我国最初的木活字印刷术,大约在公元十四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具有聪明才智的朝鲜人民在吸取我国传去的木活字经验基础上,发扬光大,最早创制了铜活字,对世界印刷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公元十五世纪后,朝鲜铜活字印刷又对我国印刷术产生影响。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约翰内斯?古登堡被称为是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界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古登堡使用金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方式崭新的地方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过去的木刻的底板无法重新使用,它们只能印刻在上面的那一页,而无法用来印其它的页了。直到今天为止古登堡的圣经算做是印刷艺术中的一份珍宝。尤其它的排版非常美丽。

古登堡的发明在欧洲受到非常快的普及。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

维克多?雨果称印刷术为世界上最大的发明。古登堡使用的字母由铅、锌和其它金属的合金组成。它们冷却得非常快,而且能够承受印刷时的压力。印刷本身是使用转轴印刷法,印的是纸和羊皮纸。

古登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刷量增加。这为科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

世界上至少有7个城市自称是印刷机的诞生地,每一个城市都指认一个发明家。这样的争议,就本身而言,就印证了印刷机所带来的一个最惊人的影响:即它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名声和个人成就的追求。“这并非偶然……印刷机是让人类卷入争夺优先权和竞争国家占有权的一个发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印刷机,变化的动因》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在《印刷机:变化的动因》中指出,印刷使一个人说的话和写的着作得以万世流芳,从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和普遍的自我观念......印刷机捕捉住了时间,使之为人类服务,也改造了时间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它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第一节)2009-12-06 18:38

摘要

众所周知,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这五大品牌分布在日本和德国两个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五大品牌如此集中地分布呢?回顾历史,这两个国家挑起并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作为百废待兴的战败国,他们凭借实力挤身发达国家之列,德国、日本似乎成了一流印刷机械的代名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我炎黄子孙的智慧和勤劳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民族,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打造出国际一流的印刷机品牌呢?那么,一定有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力量深藏在这两个民族的血脉之中。

本文将深入到精神和思想领域的矿脉之中,来寻找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化石,来跟踪和揭示日耳曼民族与大和民族是如何打造出一流的印刷机品牌的。本文将从各个层面去分析这种信念,为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并坚定地相信,有朝一日,人们充满景仰地仰望东方,无比

羡慕道:

“看!那就是中国!”

信仰的任务

——————名牌是这样炼成的

第一章国际先进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公认有五大印刷机品牌:德国的海德堡、罗兰和高宝;以及日本的三菱和小森。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国外品牌单张纸胶印机代表机型先进的技术特点。

第一节海德堡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海德堡胶印机输纸方式普遍采用步带式标准输纸(对开机)或真空吸气带式输纸(四开及八开机),标准输纸机具有稳固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多种承印材料的印刷,而吸气皮带式输纸则使操作与调节方便快捷;纸台的上升采用无级方式,可针对纸张的实际厚度改变上升高度,使吸嘴与纸堆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下摆式递纸牙可保证递纸机构机构简单、调整方便;滚筒排列采用“七点钟”方式用于采用倍径压印滚筒的印刷机,可满足滚筒排列要求,方便传纸,有利于印刷质量的提高,特别适合于厚纸板类承印材料的印刷;输墨系统采用21根墨辊排列,满足“前重后轻”的上墨原则,并可实现墨流快速反应;润版系统是由5根水辊组成,水斗辊与墨斗辊相仿做分区处理,并采用一排轴向可调吹风扇将多余的润版液蒸发掉。润版装置具有自动速度补偿功能,可实现快速水墨平衡及在印速改变时保供水稳定;收纸装置采用吹气导纸垛,双增喷粉装置可使纸垛平稳齐整,还可节省30%的喷粉量。

除此之外,海德堡还在增强印刷机自动化控制能力方面努力。从CPC油墨遥控与套准系统、CPTRONIC印刷机一体化控制系统到CP2000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印刷质量的自动监测及控制。通过配置全数字化电子显示系统,还可实现一体化操作与管理,从而能够达到更优秀的产品质量、更短的印刷准备时间和更少的印刷机维护、更高的印品产量。

第二节曼罗兰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罗兰700标准型印刷机采用下摆式前规和下摆式递纸牙,使纸张输送时平稳准确;双倍径压印滚筒,减少了多色机组间纸张交接次数,使纸张交接误差大大降低,并可使印品表面平滑,减小压印时的网点变形;采用“七点钟”滚筒排列,可以使印刷纸张完全通过橡皮滚筒压印后才交接给递纸滚筒,减少了由于印张尾部印刷过程中进行纸张交接所带来的网点变化及套印问题;供墨系统使用仅16根墨辊的快速反应墨路系统,供墨方式采用中央给墨法,并带有主窜墨辊“自动分级调节”及“墨链自动分离”功能,具有墨辊直径大、散热性能好、适用于高速印刷的特点;润湿系统采用Roland Deltanmatic三角式酒清润版系统,对消除“鬼影”,减少“白斑”有良好作用;采用无筒身筒腹的“一字型”传纸装置,可以防止对印张产生接触及蹭脏,还可以不必加装防蹭脏网布,操作十分方便,有利于减少印品损耗;印版的对角线套准,可利用传纸器的偏心自动调节完成,不必通过印版滚筒偏心调节,从而减少了过版纸浪费,克服了由于印版滚筒的偏心调节对橡皮滚筒及靠版墨辊所产生的平行度偏差。

大量采用气动控制系统取代传统机械装置是曼罗兰印刷机的一大特色,它采用真空输纸板,变速吸气皮带及气动侧拉规,大大减少了复杂的机械结构,降低了机械制造与安装、调试的难度。纸堆的左右位置及给纸机的关后位置可通过位动开关精确控制,从而保证了双面印刷的套印位置准确。为提高单张纸多色胶印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印刷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曼罗兰采用了PECOM控制系统,可进行电子印刷控制和预设置。在印前作业准备时将纸幅纸厚等数据输入控制台,便可自动精确地完成给纸机飞达头前后高低位置、前规、侧规、收纸真空吸气轮、喷粉装置及印压力等的精确快速预调,减少了准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益。曼罗兰公司不仅在传统胶印设备的开发领域不断进取,还在数字印刷方面有所造诣,从其独立开发的DICO Web卷筒纸数字胶印机上可以看出,曼罗兰将传统胶印技术与现代数字印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胶印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三节高宝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KBA105具有21000张/小时设计时速的极高印速,除采用目前流行的下摆式递纸、下摆式前规、倍径压印滚筒、气垫传纸、纸台自动居中、气动收纸装置外,还独创了“四提六送”的给纸飞达,吹、吸嘴均可电动调节,使调节更快捷、方便,输纸更稳定、准确;采用真空输纸,可实现四阶段变速传纸,四个气腔可以保证在靠近给纸台端吸气压力大,靠近前规一端气压为零,实现了纸张交接所需要的速度变化;气动侧拉规可实现精确定位,用光电控制拉纸不到位问题;超声波双张检测装置对厚纸、特殊印刷材料及墨色浓厚的印品十分有利;输墨装置是采用5根不同直径靠版辊的单墨路输墨系统,窜墨辊可抽向窜动,用以消除“鬼影”,墨辊数量少(15根),直径大,可实现印刷墨色快速变换,减少了纸张浪费和清洗时间;润湿装置采用直线式传水,可同时适用于普通润湿和酒精润湿;传纸及压印滚筒采用“锚爪式”叨牙,可省去了印刷过程中厚薄纸转换时必须的调节牙排工作;上版方式可采用全自动上版(有输、收版盒)或自动上版(有输版盒),减少了停机辅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传纸滚筒可进行对角线套准调节,而无需使印版滚筒单边偏斜移位,保证印刷机的运转精度。

为了增加机器运转的稳定性,提高运转精度和保证印刷质量,KBA105还采用下部机身一体浇铸、T型墙板安装方式,既减少了机器振动,又解决了润滑油泄漏问题。

第四节小森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小森印刷机的给纸装置采用了八吸嘴设计,可以对0.04mm -0.8mm 厚的纸张实现稳定输送;采用机械式、光电式及感应式相结合的双张、空张检测装置,可对给纸过程的歪斜、双张、空张等印刷故障进行控制,保证纸张输送准确无误;递纸机构在摆动递纸牙轴上安装了防散尾装置以补偿纸张散尾;同样采用双倍径压印滚筒及双倍径递纸滚筒,可满足印刷承印材料及印刷质量要求;传递纸滚筒上的牙轴采用了大直径扭力杆牙轴,可增加其强度,提高安全性及稳定性,叨纸牙垫调整装置则可以对厚薄纸作出快速反应,减少了调机时间;由于使用了特殊加苛进行±0.2mm 偏斜的滚筒轴承,印版的对角线套准调整可通过印版滚筒的轴向偏斜来实现;输墨系统采用长墨路方式,依靠四根不同直径的靠版辊和四根窜墨辊保证印版墨色均匀;输水系统采用反转传水的五辊连续供水方式,可直接为版面提供稳定、均匀的润版液;收纸采用防印张偏斜装置,还配有可自动分离有问题印张的双收纸装置。

第五节三菱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三菱单张纸胶印机主要包括F系列、H系列及钻石系列,其3F 系列胶印机印刷速度为13000张/小时,3H系列及钻石3000系列胶印机最高印刷速度可达16000张/小时。

三菱公司钻石(DIAMOND)3000系列胶印机。除使用广泛采用的倍径压印滚筒、“七点钟”滚筒排列及自动、半自动上版以外,其飞达装置采用仿真设计技术,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各种规定尺寸内4.5张/秒的平稳分纸;采用真空变速输纸及真空走纸调整,可实现纸张稳定走纸及交接准确;采用新式油墨键,减少了油墨与墨斗键的接触,使其反应灵敏并易于清洗;窜墨摇动停止机构,可以保证机器空转时窜墨停止,减少恢复印刷时的废张及机构的磨损;墨辊温度控制系统的使用,可使墨辊表面的温度不变,减少印品墨色偏差,稳定印刷质量;润湿系统可进行三重变换,减少印品墨色偏差,稳定印刷质量;润湿系统可进行三重变换,以适应各种印刷图案所需的润湿方式;翻转滚筒叨牙采用双叨牙结构,可保证高精度的叨纸和翻转;收纸装置采用厚薄两用真空减速收纸辊、收纸气动室,保证了各种规格的印张都能稳定收取,减少划痕和蹭脏。

为了建立从印前系统到印后加工系统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三菱公司研发了MAX-net系统,它不但能够具有印刷机的控制功能,还可以与工厂和办公室远距离联网,从而随时掌握印刷设备运转状况,及时发现印刷故障并迅速进行维修指导

第一节严谨认真造就精良的德国货

德国是海德堡、罗兰和高宝的故乡。面对海德堡、罗兰和高宝,你一定会感受到德国工业品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质地精良的钢材到合理的结构设计,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从中深深的体现出德国人对完美产品的无限追求。德国货是如此的高品质,以致在国际上成为“精良”的代名词。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严谨、认真闻名, 同德国人打过交道的人更会有切身体会。对于德国的工业产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独步天下的严谨与认真造就了德国货卓越的口碑。

第二节是什么造就了严谨与认真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而要是不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无法学到日耳曼民族打造精良产品的诀窍。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海德堡的历史:

1850年安得利亚斯·海姆先生,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的鼻祖,在德国的弗兰肯索地区建立了一个铸钟厂和一个印刷机厂。46年后,工厂迁到海德堡市。

1899年公司从合作制转为联合股份制,更名为“海姆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

1905年公司更名为“海德堡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

1914年在莱比锡“伯格拉”展会上展出了第一台自动平版印刷机。这是海德堡产品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每小时可印1000张,五年后速度翻了一番。

1926年该机开始进行组装线生产,每月产量为100台。

1929年收购盖斯林根机械制造厂,作为公司的工业化的铸造部门。

1932年T型海德堡平版印刷机售出第15,000台,并推出最大的GT型号,印刷幅面为34X 46CM 。

1935年海德堡滚筒印刷机投放市场,与平版印刷机一起,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海德堡的产品。

1957年在德威斯洛赫建立了当时最大,最现代化的印刷机总装厂,目前也仍然保持这一纪录。

1962年海德堡从铅印跨入胶印时代,推出首台海德堡KOR型印刷机,幅面为40X 57CM 。

1965年推出幅面为71X 102CM 的胶印机型,有双色与四色两种。

1967年胶印机业务仅仅次于铅印机业务,位列第二,公司更名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970年全球共有51家海德堡印刷学校,共有60,000名印刷人员接受了海德堡印刷培训。

1974年推出海德堡新生代印刷机的第一个机型,速霸四色72V,幅面52X 72CM 。

1975年首台海德堡速霸双色102ZP投放全球市场,幅面72X 102CM 。

1977年推出CPC计算机控制系统,这是海德堡速霸印刷机的全新电子监控技术。海德堡公司无论是在生产量还是在营业额方面都跃居世界胶印市场领导地位。

1980年推出新型中等幅面单双色印刷机M型胶印机。

1982年座落于海德堡市的总部新大楼落成;与此同时,位于阿姆斯坦顿的铸造工厂开始生产。

1988年收购哈里斯公司,三年后挂牌为“海德堡哈里斯”,开展专业的商业轮转印刷业务。

1989年海德堡新建的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1990年海德堡在德鲁巴展会上发布了GTO52四色、五色带数字控制功能的机型,该项技术在小幅面印刷机上是首次应用,从而将小幅面印刷带入工业印刷的王国。海德堡CP窗——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数字化的印刷控制系统,也是在这次展会上与用户见面。

1991年推出直接成像技术;首台自动化速霸机型面市。

1994年新型八开幅面快霸QM46单双色胶印机下线,同年,海德堡速霸QM74胶印机的全新生产线问鼎四开幅面(52* 74cm )印刷。1995年在第十一届展会上,快霸DI46四色机和速霸SM52机型首次登台亮相,海德堡成功打入直接成像印刷的未来市场。

1997年形成新的海德堡集团组织结构,单张纸胶印机业务部成为九个独立的业务部门之一。

1998年10个和11个色组的胶印机机型相继问世,一次走纸生产力应运而生,其中,速霸SM102是最先应用了翻转即使的海德堡胶印机,使多色组双面印刷、联机上光和干燥不在流于梦想;当年,海德堡速霸SM74DI直接成像胶印机在英国伯明翰印刷设备展览会上首度展出便轰动全球。

2000年在德鲁巴展览会上,海德堡速霸系列的新成员CD74胶印机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印霸系列中新一代的GTO52五色机及全新的PM74四开幅面单双色胶印机也同台亮相。

2002年海德堡速霸CD102DUO型印刷机横空出世,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在胶印机组前安装了柔性印版印刷单元的印刷设备。

一个企业发展得如此之大,靠得是产品精良的品质。

第三节路德派思想的内容和深刻影响

我们知道,德国是着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路德给德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职”。在德语Beruf (职业,天职)一词中,包含的是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样产品,并不是为了工资,为了谋生而做,而是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我们可以想象,这与干工作只是为了拿工资相比,在工作态度的严谨与认真上会有多大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在品质上又会有多大的不同。

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是造就伟大德国民族的最宝贵精神资源之一。考察一下“天职”这个词在文明语言中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还是在古代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职业”(就其是一种终生的任务,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此意义而言)概念相似的词,而在所有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民族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至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到,它并非源于有关语言的伦理特点,例如,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德意志精神的产物,相反,它的意思来自圣经的译文。体现的不是《圣经》的原文,而是译者自己的精神。在路德翻译的《圣经》里,这个词的近现代含义最先出现在J ·西拉德所着《智慧书》第11 章第30 和21 节中。此后,在所有新教民族的日常语言中,这个词迅速地带上了它目前的含义,而在此之前,在世俗作品甚至宗教着作中,连这一层的暗示都不曾有过。同这个词的含义一样,这种观念也是全新的,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并首先作用于路德所生活的德国。路德的职业概念中包含了对人民日常活动的肯定评价,这种肯定评价的某些按时虽然早在中世纪、甚至在古希腊晚期就已经存在,但是,有一点无疑是新的: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物的义务进行评价。正式这一点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的思想。

事实上,路德的职业思想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而这责任和义务,就是他的天职。路德在其作为改革家而活动的最初10 年中发展了这一思想。路德认为,修道士的生活不仅毫无价值,不能成为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修道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责任。与此相反,履行职业的劳动在他看来是博爱的外在表现。他以劳动分工迫使每个人为他人而工作这一事实来证明这一点,路德的这一观点同经济学鼻祖亚当·史密斯对同一问题的论述可以说形成强烈的对照:在亚当·史密斯看来,人为利己而劳动;在马丁·路德看来,人是为利他甚至是爱他而劳动。

由于马丁·路德的改革,履行世俗义务是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的论述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路德进而提出,在各行各业里,人们都可以得救。既然短暂的人生只是朝圣的旅途,那么,没有必要注重职业的形式。

随着路德日益卷入世俗事物,他对世俗事物,他对世俗事物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不过,路德的职业观念依旧是传统主义的。他所谓的职业是人们所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正统的路德派更多的强调从事职业是上帝安排的一项任务,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上帝安排的唯一任务。

在天主教里,人们要得救,需要进教堂,并要苦修。在路得改革后的新教教义中,工人的工厂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师,他的职业就是侍奉上帝的旅途,而这一切,成为了海德堡的最坚固的精神基础。

总体来说,路德及其后来路德派的职业思想深刻的影响了德国人:一是将世俗工作视为神圣,并以最神圣的态度去从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三是极其安分于本职工作,有着良好的职业精神。正是凭借全世界工作态度最好的工人,全世界最好的分工与合作精神,以及全世界最良好的职业精神,德国产品后来居上,赶法超英,成为世界精良产品的代名词。

德堡印刷机有那几型号

SM系列,专印薄纸,CD系列,专印卡纸,XL系列,商业印刷机,GTO系列,小开幅纸张。

海德堡曼罗兰高宝小森三菱良明樱井.国产的有北人,景德镇,光华等。

罗兰﹑海德堡﹑米勒﹑三菱﹑小森﹑秋山﹑富士﹑良明﹑滨田﹑桑纳﹑捷克等印刷机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综述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关键词:中国计算机晶体管 . 大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银河I”巨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CPU)遭重创龙芯 一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起步与发展 ..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 .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并生产了50台左右 . .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生产了约200台 . .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中国用了7年时间我国研制的第三代计算机品种非常多。例如,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50机于1973

年完成;借鉴美国IBM公司16位小型机技术的DJS-100机也于该年(1973)研制成功,它的硬件为自行设计,软件兼容;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013机” .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今天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这个过程美国用了9年研制的ILLIAC-IV中国用了8年。77型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6位微型计算机。另外,参照美国Intel8008机型的国产DJS-050微机,也于该年(1977)由清华大学等单位仿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 二.中国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 .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 . . 中国从小规模集成电路经过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时间,这以1972年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标志,而美国用了8年 .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 (参考时数:40学时) 一、课程代码:5215311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印刷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印刷技术的全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印刷复制的基本原理,明了常用印刷设备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地位和应用,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印刷工艺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了解印刷技术发展史及印刷技术发展的动态; 2.了解制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使用设备; 3.了解平、凸、凹、孔及特种印刷的工艺及印刷机的类别、特性; 4.了解纸张、油墨及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基本知识; 5.了解印刷品质量检查的方法。 四.教材选用: 《印刷概论》冯瑞乾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印刷工艺设计》刘丽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数字印刷技术》刘全香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3)、《现代网版印刷工艺》郑德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4)、《胶版印刷工艺原理》刘昕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文字,语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产生的过程:“结绳记事”、“刻木记事”—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简化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开始的。人们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按着不同的情节,在绳子上结成不同大小和形状扣结。事大绳结大,事小绳结小。刻木,就是在木板、竹片、石上刻下不同长短的宽窄的条痕,留作记忆的凭证,以便日历查考。 随着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画图记事。亦即把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联的动、植物和各种物体的实际形状,作为符号刻画在石木或穴壁上,用以记事。这些画图就是文字的原始形状。画图记事方便了记忆,但仍无法明白无误地传达信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习惯、修改、约定、规范的演进过程,产生了以字像物形为特征的文字——象形文字。 中国汉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历了简化、统一的演进过程,加进了大量的以依从声音、附会含义为造字准则的形声字和会意字,逐渐形成了今天流行的系统、规范的汉字体系。 几千年来,汉字构造的原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字体的变化比较大。最古的汉字字体是甲骨文,即用尖石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出的象形文字,年代约在殷商。稍后是周代,以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直至今天的简化字(见图1—5)。 二、笔、纸、墨的产生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

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古登堡于1394年到1404年间出生于一个美因茨的城市贵族和商人家庭。他家庭原来的名字是根斯弗莱希,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将他的名字改为他家庭的主要住址的名称(古登堡府)。尽管在中国活字印刷术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被发明了,但在欧洲他是这个技术的发明者。他一生的头40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斯特拉斯堡度过的,从事金银匠工作,有相当丰富的切割和铸造金属模的经验,同时致力于活字印刷书的研究。从1434年到1444年古登堡住在斯特拉斯堡,在那里他办了一个公司。1439年他为去亚琛朝圣做了许多金属的镜子,但由于在亚琛爆发鼠疫,这次朝圣被推迟到1440年。他的交易人觉得他们受了古登堡的欺骗,因此双方打到了法庭上。关于古登堡的生平中只有很少确切可知。他发明印刷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他将当时已知的许多不同的技术有效地组合到一起。此外他在斯特拉斯堡铸镜子的经验也为他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研究出了特别的作为字母的合金和铸造法。用这个方法他建立了一套字母库,用此他印刷了他著名的《古登堡圣经》和其它一些书记和文件。在建立他的印刷厂之前他首先得为了筹备基金而奔波。他从一个当地商人约翰内斯·福斯特那里借了一笔高利债来办这个印刷厂。由于两人对如何分配赢利以及如何命名他们的合办公司发生分歧,两人在法庭前分手。古登堡雇佣了彼得·瑟法做印刷厂的主持人,瑟法使得他的印刷厂成为第一家商业的赢利的印刷厂。《古登堡圣经》一共被印刷了约180份,其中49份今天尚存。据今天的研究,他的这个项目不是一次经济上的灾难,而是他以此挣了不少钱。 1434年–1444年住在斯特拉斯堡(附近),办过多个企业,一些与“印刷”有关1448年–1457年住在美因茨,印了他的圣经 1465年美因茨的大主教保障他的经济来源 1468年在美因茨逝世和埋葬 古登堡使用金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方式崭新的地方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过去的木刻的底板无法重新使用,它们只能印刻在上面的那一页,而无法用来印其它的页了。直到今天为止古登堡的圣经算做是印刷艺术中的一份珍宝。尤其它的排版非常美丽。古登堡的发明在欧洲受到非常快的普及。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首次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器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随着微电子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不断提高。CPLD/FPGA、ARM、DSP、A/D、D/A、RAM和ROM等器件之间的物理和功能界限正日趋模糊,嵌入式系统和片上系统(SOC)得已实现。以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为物质基础的EDA技术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设计界限,使硬件系统软件化。这已成为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的很快。库仑在 1785 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

1820 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以后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上,楞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1833 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楞次定则)。其后,他致力于电机理论的研究,并阐明了电机可逆性的原理。楞次在 1844 年还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分别独立的确定了电流热效应定律(焦耳 - 楞次定律)。与楞次一道从事电磁现象研究工作的雅可比在 1834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从而证明了实际应用电能的可能性。电机工程得以飞跃的发展是与多里沃 - 多勃罗沃尔斯基的工作分不开的。这位杰出的俄罗斯工程师是三相系统的创始者,他发明和制造出三相异步电机和三相变压器,并首先采用了三相输电线。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麦克斯韦在 1864 年至 1873 年提出了电磁波理论。他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88 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但实际利用电磁波为人类服务的还应归功于马克尼和波波夫。大约在赫兹实验成功七年之后,他们彼此独立的分别在意大利和俄国进行通信试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人类在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电子科学技术就是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 1883 年美国发明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想必大家对印刷机肯定不陌生吧,那印刷机到底是如何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印刷耗材行业网分享下印刷机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下印刷机的一个概念,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

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编年(1956-2006)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 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 计算技术发展道路” 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1956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58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331型军用数字计算机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制成功。 1959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该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该机字长39位,采用磁芯存储器,容量为2K~4K,并配备了磁鼓外部存储器、光电纸带输入机和1/2寸磁带机。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5 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字长32位,运算速度每秒10万次,内存容量为双体24K字。 1967年9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109丙机交付用户使用。该机为用户服役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平均使用效率94%以上,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72年华北计算所等十几个单位联合研制出容量为7.4兆字节的磁盘机。这是我国研制的能实际使用的最早的重要外部设备。 1974年8月DJS 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分别在北京、天津通过鉴定,我国DJS 100系列机由此诞生。该机字长16位,内存容量32K字,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软件与美国DG公司的NOV A系列兼容。该产品在十多家工厂投产,至1989年底共生产了1000台。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是工艺技术,属科学技术范畴;印刷又是工业。当今的印刷工业,已经形成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多种学科、跨行业的庞大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被孙中山先生列于食、衣、住、行之后,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五大要素之一。如此重大的工艺技术的发明,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偶然事件。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任何工艺技术的发明都不是偶然的,都要经过从设想、萌芽,到雏型,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印刷术也不例外。印刷术从萌芽到雏型,到完善,大约经历了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的长达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完成了印刷材料、印刷工具、印刷技术等印刷术所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为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中国传统的印刷术而言,印刷必有印版,而印版是手工雕刻的。可见,手工雕刻技术的出现实乃印刷之源。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手工雕刻技术在大约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晚期,已经用于陶器的制作和树皮布印花。这是印刷工艺技术的开端。到了商朝,手工雕刻技术被广泛用于在龟甲、兽骨之上雕刻文字。此后,手工雕刻技术日益成熟,并用于钟鼎彝器、碑文、玺印、砖瓦,从而引发

出封泥、盖印、印染、拓印等与印刷术颇为近似的转印、复制技术,为印刷术的发明和完善奠定了技术基础。 印刷是复制术。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墨和承印物这些原材料于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承印物主要是织物和纸张。织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很早很早就有了。纸张出现较之织物为晚。现存最早的纸是西汉文景时期的麻纸。东汉蔡伦对造纸术做重大改良后,才广泛用于书写和印刷。人工制墨出于先秦。此前人们用天然矿物质,譬如用硃砂、黑土等矿物质书写。东汉韦诞改良制墨术,为书写、印刷提供了“一点如漆”的理想材料。织物、印墨、纸张的发明和完善,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印刷术作为转印复制术,其复制对像和内容,概而言之,无非图像和文字两大类.其中,由于社会文化事业的需要,尤以文字的复制为多。同时,由于社会对文字的广泛需求,直接促成了手工雕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因此,文字的诞生、发展和规范,就成为印刷术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了。 中国的文字──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刚刚从图画中衍生出来的文字,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尚在朦胧之中,我们称它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逐渐演变成象形文字。到了商殷时期,这种象形文字已演变成较为成熟的、现在可以见到的甲骨文字了。此后,汉字经过几次大的整理工程,由古文而大篆,由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隶书,由隶书而楷书,几经整简、划一,到楷书,中国的汉字已演变成为笔划省简、规范,易于刻版印刷之文字了。笔的发明和发展,于汉字的演进和规范,功不可没。由于有了挥洒自如的毛笔,中国的文字才得以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首次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器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随着微电子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不断提高。CPLD/FPGA、ARM、DSP、A/D、D/A、RAM和ROM等器件之间的物理和功能界限正日趋模糊,嵌入式系统和片上系统(SOC)得已实现。以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为物质基础的EDA技术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设计界限,使硬件系统软件化。这已成为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着《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的很快。库仑在1785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1820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1826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它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服役长达9年。尽管ENIAC还有许多弱点,但是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开辟了提高运算速度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它的问世,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从此,电子计算机在解放人类智力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ENIAC问世以来的短短的四十多年中,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异常迅速。迄今为止,它的发展大致已经了下列四代: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一)电子管(1883年到1904年电子管问世)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5-3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 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738厂)共同承担。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根据(前)苏联提供的M-3机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958年6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后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6台。103机,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当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十次,后来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 1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子技术发展历程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它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服役长达9年。尽管ENIAC还有许多弱点,但是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开辟了提高运算速度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