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安庆市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安庆市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16206.html,

安庆市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作者:赵君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6期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安庆市面临着其地理位置、自然灾害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困难。安庆市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精准扶贫道路。

[关键词]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识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1 安庆市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

1.1 地理位置决定精准扶贫带来的挑战

由于安庆市地理位置特殊,南临长江,背靠大别山,有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枞阳五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2014年,全市共有79.13万贫困人口,共172个贫困村,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湖区,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是脱贫攻坚任务中的“硬骨头”。再加上贫困人口大多都文化素质比较低,缺乏生产经营技术,要想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任务艰巨。

1.2 自然灾害频发致精准扶贫难度加大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安庆市的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市内多暴雨、洪涝、冻害、滑坡、泥石流、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流行病和环境污染。如2016年6月19日的洪涝灾害造成安庆市419479人受灾,因灾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9297公顷,倒塌房屋5431151间,直接经济损失达66817元,由于暴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

1.3 乡村治理现状给精准扶贫带来困难

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与儿童问题,导致的农村日益空心化是我国转型时期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乡村空心化与乡村精英治理的精英六十对精准扶贫的实施带来严峻挑战。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有无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村民代表大会于村民大会难以召开,这就导致了各种讨论与监督会议的参会代表缺乏广泛性和代表。这就容易造成村两委及其留在村庄的精英群体权利过大,资源分配不公平。

2 安庆市精准扶贫路径

2.1 精准识别贫困户

高校教育扶贫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校教育扶贫现状及路径研究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教育扶贫是高校开展社会帮扶的一项重要手段。高校不仅集中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硬件设施,还具有丰富的科技文化资源。近年来,全国部分高校陆续开展了“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纵观教育扶贫现状,很多现实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现况出发,通过对高校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不仅要加大物质资本的保障,更要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素质和教育水平。教育扶贫关系长远,关乎根本。高校储备着大量的人才资源,能为贫困地区提供最有力的智力支持,且高校基本都拥有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室,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以及海量的图书资源,因此高校在教育扶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高校教育扶贫现状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当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教育扶贫工作,但是扶贫的实施效果有待加强,扶贫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育扶贫形式单一化 当前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教育扶贫工作都是以“三下乡”、“三支一扶”等实践活动为载体,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由于大部分高校和受助地区远隔数千里,地理位置成为了最大的阻碍,也限制了扶贫工作的开展。高校想要在实地组织活动,只能选择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假期,且受物质条件的约束,实地派遣的人员有限,这些条件下,教育扶贫工作形式只能通过最简单的形式来进行,很难“广而深”的开展。 (二)教育扶贫对象同质化 教育扶贫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高校应当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帮助谁,又能帮什么。目前来看,高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主要帮扶对象就是家庭条件艰苦、无力支付学费的贫困大学生。但帮扶对象同质化,只能解决短期的燃眉之急。有的贫困生入学后并不努力学习,荒废学业后更是无法改变命运脱贫致富,这种帮扶并不利于长远发展。想要解决问题还要从根本和源头入手。教育扶贫的对象不应局限于贫困大学生,应当拓展为贫困地区的教师、贫困家庭的家长,双管齐下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果。 (三)教育扶贫内容表面化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世纪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型,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扶贫政策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十三五规划”中,精准扶贫计划成为会议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就“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一题进行详细探究,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扶贫政策的转变,其次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扶贫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Abstract】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 major transformati 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century. In 1980s,China began to help the poor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onference. Under this background,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topic of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novation Path”. Firstly,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s briefly introduced. Secondly,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Finally,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some innovativ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标签:精准扶贫;扶贫政策;政策创新 1 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贫困问题一向是各种社会性质以及各种经济形式所面临的共同话题。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显著提高,我国数以亿计的国民拜托了贫困生活,逐渐走向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另外,我国北上广地区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的进步这就导致我国南北经济收入差距相对较大的特点,我国经济的发展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因此,精准扶贫的开展能够更好地缓解贫困地区经济滞后问题,所以,精准扶贫的创新途径在目前扶贫政策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2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挑战 我国农村贫困化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出现的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城市与农村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类型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因此,贫困整治政策也是不同的,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与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扶贫体系,我国经济扶贫政策经历了以农村制度改革减少贫困的发展阶段、以貧困区域为主要对象的有计划的大规模扶贫政策、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的开发阶段的扶贫政策、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的巩固温饱问题的扶贫计划、提高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精准”扶贫计划五个阶段[1]。我国扶贫计划由“解决温饱问题”逐步提升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精准扶贫计划,体现出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适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征,更加符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实际

(文献综述)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概念也随之不断地深化,由最初绝对贫困视角下的收入贫困,逐渐发展到相对贫困视角下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单靠政府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利用教育扶贫的力量,对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定义出发,浅析目前国的教育扶贫模式。 关键词: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教育扶贫,经济因素 1 浅析“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1.1 绝对贫困的定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财富被分离,劳动者包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的一切物的财富被剥夺了,就是绝对贫困。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被剥夺的原因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1]。绝对贫困指工人只是持有自己的劳动能力,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情况。马克思认为[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表现了基本阶级的对抗关系。“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3, 4]。 1.2 相对贫困的定义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持有的资料,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可是不足以使其到达整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一般只能维持比平均生活水平低很多的状态。此外,相对贫困还包括以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为对比所能感觉到的相对剥夺的社会心态[5]。所以,相对贫困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中心。 1.3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 通常来说,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是,实际生活状况(有没有到达生活需要的最低水平)来确定绝对贫困;而相对贫困是根据统计标准来确定;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比较,人们满足生存的需不是处在匮乏的状态。而相对匮乏的程度到哪里,具体的标准是怎么样,这个说法都不完全一样[6, 7]。 2 教育对消除贫困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8],贫困就是剥夺个人基本生活能力,而不止是收入低下;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止保证了个人生活处于高质量的状态,而且通过提高个人能力避免其陷入贫困。不同的扶贫方式中,教育脱贫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脱贫方式。从财政学角度,教育扶贫应当是贫困家庭脱贫和政府扶贫最有效的方法[9-11]。 2.1 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 从经济学方面看,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10]。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有一个论断:从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来看,土地的差异是不重要的,资本投入的多少是重要的,素质的差异是最重要的。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12][13]。现代经济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3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秦巴山片区教育扶贫路径优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秦巴山片区教育扶贫路径优化研究 1.1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再次成为我国改革的前沿。“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扶贫重在扶智,扶智教育为本。”。实现全民可持续稳固脱贫,主要是要实施好教育扶贫,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升其“造血”能力。 湖北秦巴山片区80%以上的县市区为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底,湖北秦巴山片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万人,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总人数的18.6%。该片区的贫困不仅是收入和资源的贫困,更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自生能力的匮乏。“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增强人才“造血”能力则是重中之重。教育扶贫作为一种除根性扶贫,已成为湖北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湖北秦巴山片区的教育扶贫仍然局限于收入和物质方面,主要为兴建校舍、配置教学设施、选派师资等“输血式”扶贫,路径较为传统。教育扶贫帮扶项目与贫困者需求脱节、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教育扶贫成效不显著,乡村脱贫攻坚进程受阻,势必严重影响2020年该片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影响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无疑对现有的教育扶贫内涵及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有效开展教育扶贫,将教育扶贫资源精准传递给贫困人口,提升其“造血”能力,帮助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从乡村振兴战略层面到精准扶贫战术层面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下各级政府和学界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1.2课题界定 (1)“教育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下位概念,其实质是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 (2)“湖北秦巴山片区”位于鄂西北,与陕西省、重庆市、河南省接壤,规划范围涉及10个县(市、区),包括十堰市所属的郧西县、丹江口市、竹溪县、竹山县、房县、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襄阳市的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本课题将重点综述以下两方面相关研究: (1)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组成员、农经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及时进行了政策解读和理论阐释(韩俊(2017);韩长赋(2017);李国祥(2017)等),且认识较为统一。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们主要从基本涵义、总体要求、主要路径、关键举措和主要目标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廖彩荣等(2017))。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从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关键要素、工作部署等方面展开(马玉荣(2017);陈锡文(2018)等),而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是进行理论阐述,较少有学者对该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间较短。通过查阅文献,也有少数学者(如王景新(2018);陈美球(2018)等)结合部分地区具体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或案例研究。 经过文献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扶贫的相关问题研究较少,仅有余应鸿(2018)专门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姜明房(2018);张志增(2017)),而暂未有学者具体以某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对象展开该问题的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16206.html,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作者:李智马丽卿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庞大。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截止2016年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加快完成扶贫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优势。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区,所以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完全可以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策略的重要途径。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涵义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在贫困的乡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旅游为手段,扶贫为目的,精准识别出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对象,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从目前所收集的有关材料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扶贫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分歧主要体现在旅游扶贫概念的差异性。从字面意思理解,旅游扶贫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贫穷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区域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的概念主要有PPT以及ST-EP(Pro-P Tourism和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liminating Poverty)。PPT主张通过各种能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旅游形式,给贫困人口带来净收益,较贴近扶贫本质。ST-EP则着眼于旅游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很多学者将PPT理解为扶贫旅游,但是旅游扶贫和扶贫旅游却有很大的差异 性。前者重点在于发展各种形式旅游业以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范围远远大于后者,发展空间也大于后者。因此,乡村旅游业精准扶贫就可以理解成在贫困乡村,通过发展不同形式的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精准确定帮扶目标,着眼于他们的净收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导向。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关注个体及社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注重激发案主的主体能动性和抗逆力,与精准扶贫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注重脱贫效果的持续性等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优势视角具有降低负面标签效应、避免扶贫对象被客体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等优点。通过对扶贫对象个体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并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推动社区资产建设;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等路径,将优势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工作,能够使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优势视角;赋权;资产建设;链接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4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老人生活困境与干预模式研究” (17YJC84004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精准与有效:社会扶贫的理念创新及其实现路径”(201610304010Z)

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梅书(1974- ),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季甜甜(199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在脱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关键词。精准扶贫是反贫困系统的综合实践过程,它更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实践。精准扶贫要把目标的精准考量同效果意义上的精准联系起来,即脱贫效果要有持续性[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需求、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评估,激发案主的能动性,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可见,优势视角与精准扶贫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优势视角引入农村扶贫社会工作,阐述其基本理念、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优势视角扶贫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让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

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现如今,中国的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已经全面展开,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统一体系,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研究相关政策下,结合当地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试图寻找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标签: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且有相当多的农村贫困人口,以贫困地区为主的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贫困地区旅游的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我国进一步提升人均收入的重要途径,还可以逐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不断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一.清水河县走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子是必然之选 旅游精准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在2000年之前,当地经济的发展单是依靠农民的劳作来推进,农民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没有什么先进的科技供农民使用,几乎都是要依靠农民勤劳的双手和简简单单的农耕器具,农民们很难单纯依靠农耕使自己过上好的生活,贫困地区经济的停滞不前,全县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直到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推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借着政策的指引,为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走旅游扶贫的路子是必然之选。 二、清水河县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清水河县旅游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走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风土人情进行旅游建造,与此同时,在改造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扶贫的思想,要帮助农村真正的走出贫困,而不是让村里的个别人富裕,同样也不是让农村里一部分人摆脱贫困,这是让贫困地区整体摆脱贫困,增加农村的造血功能。清水河县虽然土地资源并不是非常好,交通也不是非常便利,但他们却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潜能,当地可以在相关专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当地的特色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2.1政府主导、政策引领 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引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7-10-09T12:29:47.7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叶美书[导读]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贫穷地区农产业发展十分落后,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一直无法脱贫。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 江城县住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贫穷地区农产业发展十分落后,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一直无法脱贫。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研究贫困、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路线是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基础条件。本文以云南省江城县为例,来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的路基。文章首先分析了习总书记对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然后介绍了云南省江城县农村的贫困特点,再然后分析了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分析了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现况;问题;有效措施 言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也有两年多了,但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重难点,。“精准扶贫”政策是一个缩小贫富差距,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提高贫困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好政策,但是要想让“精准扶贫”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准扶贫”是一个长期持久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需要攻克扶贫工作中的重难点。 1、分析习总书记对扶贫攻坚工作的讲话精神 在2015年的1月份,国家领导人习总书记借用新年之际对云南地区进行了调研,云南位居我国南方,因为云南的地理环境多位山地和丘陵,导致云南地区的贫困人口还要很多,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以重视农业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增长为突破口,把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到位。在同年的6月份,习总书记在走访云南交界的贵州时,提出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同时在明确指出落实好“十三五”规范项目中的农业发展和民生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的贫困人口还要8000多万,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位于山区农村,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产业,所以农产业的发展对于扶贫攻坚工作的落实和实现至关重要。按照国家规定年纯收入低于2800元的人属于贫困人员,云南山区因为交通不畅、地理环境不好、公共基础建设缺乏等因素,造成云南目前还有12%的贫困人口,要想减少平困人口的数量,就要落实好扶贫攻坚工作。扶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种帮助扶持贫困人员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脱离贫困的一种社会性质的工作。扶贫攻坚工作对于减少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云南省江城县现况分析 云南省江城县处于云南省的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5个镇和2个乡,201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12.6万,城镇人口4.6万,农村人口8万,农村人口占2/3,在2015年统计农村人均的存收入只有5057元/年。对于江城县的农村来说,农产业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要想农民脱贫致富,大力支持农产业的发展是关键。但是因为土地贫瘠、气候不太好,再加上山地比较多,无法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来耕种,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农村灌溉用水问题、农村生产技术问题、农业交通运输及农产品销售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没有外界的大力扶持很难发展起来,加上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导致全县有30%的农户为贫困户。江城县农村贫困特点: (1)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 (2)基础设施落后,农村还有不少泥巴路,导致农村交通不便,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如下图1所示为江城县勐烈镇的基础设施现状图。 (3)医疗卫生、教育、信息等公共服务发展比较滞后,教育(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因为比较贫困,没有过多的钱供子女上学,对教育不重视,普遍认为孩子早点出社会可以为家庭出一份力,这是导致贫困的一大原因。长此以住,将形成“低水平教育—贪困—低水平教育”这一贫困的恶性循环。 (4)农民收入以耕地收入为主,模式单一,且耕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农田收入微薄,全县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且农业种植技术比较落实,农副产业和非农产品比较少,导致农民缺乏经济收入来源。 3、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完善的制度 精准扶贫是一项政策性的工作,但是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到扶贫资金和资源的分配问题,如果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制约,一些资金很难到贫困户手中,或者一些好的资源很难想真正的贫困户倾斜,这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变成一句空话。“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与精准管理这三大部分。精准识别是把要贫困的户或者人识别出来,这是精准扶贫工作最基本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也要明确什么样的标准应该被确定为贫困户,把精准扶贫政策带给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所以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或者体系流程来做保障,我国的很多省区对于精准扶贫缺乏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导致精准扶贫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精准扶贫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尚未跟进 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只针对全国普遍性的情况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政策,对于细化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扶贫措施比较缺乏,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有所懈后。有不少的省份对精准扶贫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方法,开展的精准扶贫活动缺乏监管单位(牵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人不明确,精准扶贫的相关机构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相关部门的动态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和健全。 3.3各地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足 因为精准扶贫工作在近些年提出来,大家都在摸索,有的部门积攒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法经验,但是没有对精准扶贫以往的方法措施或者其它地区的好的方法措施进行学习总结,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抓不住核心,走了很多弯路。主要是各省、市、区县乃至乡镇的扶贫部门缺乏交流沟通,很少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进展情况开专题研讨会,对于成功的方法案例没有深入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分析也不深刻,导致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足。 3.4精准扶贫的规模小,满足不了实际贫困人口的需求

课题申报范本:4426-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说明了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问题凸显出来。2012年9月,国务院以国发〔2012〕48号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把教育扶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其实现路径被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同年底,湖北全面启动了“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 (鄂教财〔2015〕9号),宜昌市教育局也出台了相应的教育精准扶贫行动方案。 精准扶贫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工作和有效手段。“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宜昌市教育局对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桥料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现,傅家堰乡教育的困窘,是教育投入、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的配备和教学教研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如何对贫困地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课题。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课题界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教育精准扶贫:教育精准扶贫源于精准扶贫,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等。教育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是一种内生式的扶贫脱贫方式。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以往的研究多为纯理论和政策层面的研究,如王嘉毅、封清云、张金在《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上发文《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普及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教师整体水平、扩大资助帮扶政策覆盖面等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唐智彬、刘青在《教育发展研究》上撰文《精准扶贫”与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基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思考》则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确立发展面向精准扶贫战略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天山在《教育研究》2016年12期上撰文《以新理念新机制精准提升教育扶贫成效——以教育部滇西扶贫实践为例》,从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提出了教育扶贫的新路子: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这些文献政策解读到位,理论研究深入,但实践操作层面的调查研究支撑力度不够,特别是较少将特殊贫困儿童如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扶贫的研究,以及教

协同式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131- 收入·消费 协同式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杜玉恒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保证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脱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学界对协同式精准扶贫的研究表现为两个层次,其一将协同学与协同治理理论融入精准扶贫,探究精准扶贫内部协同的逻辑自洽性;其二将协同、合作的理念作为联结具体理论、产业、行业与精准扶贫的桥梁,探究其应用实践的可行性。通过总结学界有关协同式精准扶贫内涵、困境和机制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精准扶贫;协同;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思想不断体现在顶层设计的官方话语体系中,预示着我国新一轮贫困治理实践的理念变革。本文就我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学术界在协同式精准扶贫的内涵、困境与缺陷以及机制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评述,以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目前学界有关协同式精准扶贫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在宏观层面将精准扶贫限定为讨论范畴,以治理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的耦合为理论基础,在微观层面讨论政府、社会、市场、贫困户多元主体间协同构建精准扶贫的内在机制,亦可理解为精准扶贫属于协同治理式扶贫模式的界定,为便于表述笔者将该类型称为精准扶贫内部协同。其二,是将精准扶贫与具体理论、产业(行业)视为相同层次、相互独立的研究对象,将协同理念作为连接精准扶贫与其他研究对象的逻辑桥梁,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应用的是一种协同、合作的思想而非协同学理论本身。例如有部分文献是基于社会资本协同精准扶贫的逻辑探讨扶贫机制的构建,还有诸多文献探讨旅游、教育、金融、互联网等产业(行业)与精准扶贫理念相协同以助力脱贫攻坚,在此笔者将该类型称为精准扶贫外部协同。为便于理解,下文有关精准扶贫外部协同的讨论以社会资本理论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合作为例。 1?内涵研究 在精准扶贫内部协同的研究中,针对协同治理理论指导精准扶贫的可能性,杨雪英认为二者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目标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吴映雪认为在多元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多元治理格局、治理效果四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强度关联,协同治理与精准扶贫之间存在耦合关联性与运作逻辑的自洽性,并且精准扶贫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协同的治理现代性特点。在引入协同治理范式的条件下,精准扶贫势必面临内涵和理念的变革,杨平璋、蒋永甫等认为协同治理范式下的精准扶贫,是一种具备协同性、高效性、真实性、社会性的治理型扶 贫模式,并将其内涵划分为增能与赋权、合作与参与、价值与规范三个层次去理解。靳永翥、丁照攀等认为多元协同扶贫的运作逻辑体现在三方面,运作主体由单一的政府垄断转向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运作方式由政府外部强制无差别输入到内源发展与外部输入相结合,运作导向从经济绩效转向真实需求。 在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例的精准扶贫外部协同的研究中,唐惠敏、范合生等将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模式称为公私合作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基于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形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认为公私合作与精准扶贫的协同是对传统贫困治理模式中扶贫资源供给偏离、低效、粗放等治理悖论的纠正,通过政府扶贫资源与社会市场扶贫资源在数量、类型、禀赋上的优势互补,进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有关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讨论中,认为社会资本与精准扶贫的协同有利于提高传统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确保精准扶贫项目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善治的转变,优化扶贫资源的供给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增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能力。丁照攀、黄顺君等基于精准扶贫三项基本要素(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考核管理)论述了社会资本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的解释模型(见图1),首先社会资本中公民参与所构成的参与网络为精准识 [收稿日期]2019-02-14 [作者简介]杜玉恒(1996—),男,山东淄博人,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理论、治理实践。 杜玉恒: 协同式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图1?精准扶贫中多元协同扶贫机制的社会资本解释模型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篇一: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 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 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 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 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 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 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同时,要积极动 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 制度设计。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 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 治组织”。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 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 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 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 以下8种: (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 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 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 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4)产 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 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 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5)对口帮 扶模式。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