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

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
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

非房颤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ESRS)

危险因子分数

年龄>75岁年龄65-75岁2 1

高血压 1

糖尿病 1

既往心肌梗死 1 其他心血管疾病(除外心肌梗死和房颤) 1

周围血管病 1 吸烟(正在吸烟或戒烟<5年) 1 除本次事件外的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 1

总分9

房颤患者卒中危险分层(CHADS2评分)

危险因子分数

C充血性心力衰竭 1

H 高血压 1

A 年龄>75岁 1

D 糖尿病 1

S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病史 2

总分 6

0-1分:低危;

加拿大Mcaster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者报告,华法林抗凝可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风险,以CHADS2=1者为著,提示结合CHADS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有助于医生安全使用华法林。(Stroke.2008,39:1482)

ACTIVE-W研究显示,口服抗凝治疗预防房颤患者血管事件的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但出血风险高。为此,Jeff S. Healey等采用临床广为应用的CHADS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CHADS2评分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大于75岁、糖尿病和既往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前4个危险因素各1分,最后1个危险因素2分。

结果显示,在CHADS2=1患者,口服华法林者每年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43%,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者高达1.25%。在CHADS2>1者,口服华法林者每年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01%,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者高达3.15%。而且,口服华法林者主要出血事件风险在CHADS2=1者更低(RR=0.49)。

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Gregory 教授表示,结合CHADS2的危险分层可能有助其全面筛查抗栓治疗中的高出血风险者,为安全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复发提供依据。

TIA卒中风险评估(ABCD2量表)

危险因子项目分数

A

age 年龄年龄≥60

年龄<60

1

B

BP 入院血压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

其它

1

C

Clinical symptom 临床症状

单侧肢体无力

构音障碍(没有无力)

其他症状

2

1

D

duration 症状持续时间

≥60分钟

10-59分钟

<10分钟

2

1

D

DM 糖尿病

1

0 总分7

2020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答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常用的有哪些() A .ABCD评分系统 B .Essen量表 C .SPI-II量表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随着Essen量表评分增高,卒中复发风险增加,Essen 量表评分大于几分的患者,年卒中复发风险>4%() A .≥3分 B .≥4分 C .≥5分 D .≥6分

3 . (单选题)建议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多长时间内服用阿司匹林() A .24~48 h B .48~72 h C .72~96 h D .96~120 h 4 . (单选题)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起病24h内,应尽早给予何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1d()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D .以上都不是 5 . (单选题)2014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哪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D .以上都不是 6 . (单选题)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及高危TIA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内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A .12h B .24h C .36h D .48h 7 . (单选题)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处理选择哪些药物() A .PPI B .H2受体拮抗剂 C .黏膜保护剂 D .以上都是

8 . (单选题)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先评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A .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 B .消化道出血史 C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 D .以上都是 9 . (单选题)《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哪个年龄段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A .40-50岁 B .40-60岁 C .40-70岁 D .40-80 10 . (单选题)不建议下列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A .年龄>70 岁或<40 岁的人群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word版本

Coc hr ane 协作网 偏 倚风险评价工具

因素,应在全文中作答 表2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 评价条目评价结果评价内容描述 1. 随机分正确米用随机数字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抛硬币、 配方法掷骰子或抽签等方法 不正确按患者生日、住院日或住院号等的末位数字的奇数或偶 数; 交替分配方法; 根据医师、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或干预措施的可获得 性分配患者入组 不清楚根据干预措施的可获得性;信息不详、难以判断正确与 否 2. 方案隐完善中心随机,包括采用电话、网络和药房控制的随机 藏 不完善按顺序编号或编码的相同容器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的信封公开随机分配序列如列出随机数字 评价条目评价内容描述具体评价问题 1 ?随机分配方法详细描述产生随机分配序列 的方法,有助于评估组间可比 性随机化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 2 ?分配方案隐藏详细描述隐藏随机分配序列 的方法,从而帮助判断干预措 施分配情况是否可预知分配方案是否有效地隐藏? 3?盲法描述对受试者或试验人员头 施盲法的方法,以防止他们知 道受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判 断盲法是否成功的相关信息 目法疋否完善? 4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报告每个主要结局指标的数 据完整性,包括失访和退出的 数据。明确是否报告以上信息 及其原因,是否采用意向性分 析(ITT) 结果数据是否完整? 5 ?选择性报告研究描述选择性报告结果的可能研究报告是否提示无选 结果性及情况择性报告结果? 6 ?其它偏倚来源除以上5个方面,是否存在研究是否存在引起咼度 表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其他引起偏倚的因素?若事偏倚风险的其他因素? 先在计划中提到某个问题或

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工具表

危险源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 分值人员伤亡程度生产中断过 程损失 财产损失、设备 环境破坏 设施毁坏 100三人以上死亡造成全系统 停车 一次事故或系统停车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及以 上 造成重大环境污 染 40一人以上死亡(含 一人)造成装置停 车 一次事故或停车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在500万元至1000万 造成周边环境破 坏 重大火灾、爆炸 15一人死亡 造成单体设 备停机 一次事故或设备停机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 上,500万元以下 造成作业区域内 环境破坏 火灾,爆炸 重伤、终身残废, 全部失去劳动能力 严重职业病 7重伤或轻伤,职业 病 造成单体设 备的部件损 坏一次事故或设备部件损坏直 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 上,100万元以下 作业点范围内受 影响 部分失去劳动能力 需住院治疗 但不会造成 单体设备停 车 3部分轻伤 无影响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 元以下,1万元以上 设备、设施周围 受影响 需要去医院治疗, 但不需要住院 1轻微皮外伤 无影响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 以下 基本无影响短时间身体不适 风险度=严重性*可能性 1-20 轻微风险 20-69 一般风险 70-160 中度风险 160-319 高度风险 320以上 不可承受风险 注: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为100以上的,可直接列为高度风险; 如后果严重程度为100,而其计算风险度为高度风险的,可直接列为不可承受风险。

分值 等级 危险检查知晓的可能性危险回避的可能性 解释 举例说明 在需要进行监控的设施或场所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设施或系统. 如:空冷塔进口无安全阀\爆破片\卸压阀等如:液位\温度\压力无高低报警装置 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如:无液位\压力\温度\流 量等技术参数监控逻辑块如:在空压机热启动前未经过安全确认, 如增加压机作业过程中无操作规程, 常见事件类比 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如:国内外,同行业在过去空分装置运行过程\开车 过程出现的常见事故\典型事故 在需要进行专业培训的岗位人如:特种作业持证上岗人发现危险时,无论谁都无法 回避 管理方 面 在需要具备进行HSE管理控制的方面无相应的培训\交底\技术规程\ 设备设 施方面 事故发生 前,没有检 知手段 10 完全可以预料 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员未经专业培训员未持证 如:未进行试车交底培训 发生事故后,人员无法回避如:不知道本岗位的安全 操作规程和重点控制技术参数 设备设施方面在需要进行监控的设施或场所采取的防范、监测、保护、控制设施或系统出现失效.如:如安全阀\压力表\流量计等因未检验和使用前确认发生动作失效; 液位\压力\温度\流量等技术参数的设置有误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 如:有检验\操作规程\试 车方案,但对相关控制要求没有具体明确. 如:有教育培训方案,但对具体本岗位的培训内容没有具体明确照 如:要求岗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但其监控频率\人员没有明确 常见事件类比 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如:本单位在试车过程中发生过的常见\典型事件在需要进行专业培训的岗位经过专业培训,但培训未达到效果, 如:重点岗位的运行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如:空压机\电工等岗位没有进行专业资格复训 不具备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危害回避的可能性很低如:进行了试车交底培训,但培训不合格,或培训无 针对性 设备设施方面 事故发生前,有检知手段,但有缺陷 可能性高 6 人员素质方面 人员素质方面 管理方面 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风险评估表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住院病人VTE风险评估表 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 分值危险因素 评 分 评估日期 每项1分1-1年龄41-60岁1 1-2小手术<45分钟1 1-3肥胖(BMI 25Kg/m2)1 1-4异常妊娠1 1-5妊娠期或产后(1个月) 1 1-6口服避孕药或使用雌 激素 1 1-7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1 1-8脱水、下肢水肿1 1-9静脉曲张、高脂血症1 1-10严重肺部疾病(1个 月内) 1

1-11急性心肌梗塞(1个 月内) 1 1-12充血性心力衰竭(1 个月内) 1 1-13败血症(1个月内)1 1-14大手术史1其他高危因素1 每项2分2-1年龄61-742 2-2石膏固定2 2-3卧床(>72h)2 2-4Tamour(既往或现患)2 2-5中央静脉置管2 2-6腹腔镜、大手术(>45 分钟) 2 每项3分3-1年龄≧75岁3 3-2VTE病史、家族史3 3-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3

少症 3-4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 易栓症 3 3-5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 3-6凝血酶原20210A阳 性 3 3-7狼疮抗凝物阳性3 3-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 高 3 每项5分4-1脑卒中(1个月内)5 4-2急性脊髓损伤5 4-3择期下肢关节置换术5 4-4髋关节、骨盆、下肢 骨折 5 4-5多发性创伤5 总评分 评估护士签字

备注:入院或转科评估;极高危者每日评估1次,高危者每周评估2次;中危或 低危者,每周评估1次;病情变化下肢疼痛肿胀、卧床、脱水随时评估。高危及 以上术后每天评估至下床活动;高危及以上放标识。 VTE风险评估分级及预防措施 评分及风险分级DVT发生率建议预防措施 1分低危<10%尽早活动,基本预防 2分中危10-20%①基本预防②物理治疗③药物治疗 3-4分高危20-40%①基本预防②物理治疗③药物治疗 ≧5分极高危40-80%①基本预防②物理治疗③药物治疗 一、VTE预防措施 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早活动或下床,健康教育(戒烟、多饮水或补液、控糖降脂),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或输液。下肢无血栓者做被动、主动运动;麻醉未醒或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给予按摩腓肠肌和踝泵运动,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近按摩,10-30分/次,6-8次/日;足踝关节屈伸运动,10秒x10-30次/组,至少8组/日。清醒或麻醉作用消失后,指导患者用力、反复、最大限度地屈伸踝关节,10秒x10-30次/组,至少8组/日;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病情允许可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指导术后患者深呼吸,10-20次/h,促进血液回流。 ②物理预防:遵医嘱使用梯度压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30分/次,2-4日/次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脑卒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已跃升为我国国民死因首位。在目前有效特异性治疗手段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早期预防是减少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风险评估是识别脑卒中发生、复发的高危人群,明确预防重点的有效工具,对脑卒中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有了一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风险的评估工具,但面对多种工具临床应该怎样选用尚缺乏规范化的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全面查阅国内外文献、多次反复讨论后对常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达成共识性推荐意见如下,以便于临床应用。 一、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 1. 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表1):弗明汉卒中量表是最早提出并得以广泛应用的简易卒中风险评估工具,由Wolf 等于1991年首先在弗明汉研究中提出,研究人群主要为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弗明汉小镇的居民,研究筛选出年龄、收缩压、降压治疗、糖尿病史、吸烟、心血管病病史、心房颤动史及心电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厚等预测因子并赋予分值权重,建立了风险评分值与卒中发病率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10年卒中发病风险。由于血压水平受药物治疗的影响较大,D’Agostino 等根据接受降压治疗前后收缩压水平,对该风险积分规则进行调整后,建立了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对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能

力。国内验证显示该量表能较好预测卒中发病风险[曲线下面积(AUC):男性0.726;女性0.656],但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研究人群的实际卒中发病率,同时由于量表中缺乏一些重要的卒中预测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国内学者也建立了一些基于国人数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 估量表,但未获广泛应用。2011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对每一例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使用风险评估量表(如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行卒中风险评估。 2. 汇集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表2):汇集队列方程运用在线计算器或手机软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1659635.html,/cvriskcalculator)评估个体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风险(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汇集队列方程的建模数据来源于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多项大型队列研究(ARIC研究、CARDIA研究、Framingham研究等),模型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是否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吸烟等项目。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预测未来10年ASCVD的发生风险(AUC:男性0.713,女性0.818)。2014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使用汇集队列方程计算未来10年ASCVD发生风险,对风险超过10%的高危人群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发生。2014年美国胆固醇治疗指南推荐可使用该工具评估未来10年ASCVD发生风险,用于指导他汀治疗的启动时机及治疗强度,如对不伴临床ASCVD及糖尿病,且低密度脂蛋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5.42m。 本标段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 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 授课:XXX

(完整版)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2)

表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评价条目评价内容描述具体评价问题 1.随机分配方法详细描述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 法,有助于评估组间可比性随机化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 2.分配方案隐藏详细描述隐藏随机分配序列的方 法,从而帮助判断干预措施分配 情况是否可预知 分配方案是否有效地隐藏? 3.盲法描述对受试者或试验人员实施盲 法的方法,以防止他们知道受试 者的干预措施,提供判断盲法是 否成功的相关信息 盲法是否完善? 4.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报告每个主要结局指标的数据完 整性,包括失访和退出的数据。 明确是否报告以上信息及其原 因,是否采用意向性分析(ITT) 结果数据是否完整? 5.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描述选择性报告结果的可能性及 情况研究报告是否提示无选择性报告结果? 6.其它偏倚来源除以上5个方面,是否存在其他 引起偏倚的因素?若事先在计划 中提到某个问题或因素,应在全 文中作答研究是否存在引起高度偏倚风险的其他因素? 表2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评价条目评价结果评价内容描述 1.随机分配方法正确?采用随机数字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抛硬币、掷骰子或抽签等方法 不正确?按患者生日、住院日或住院号等的末位数字的奇数或偶数; ?交替分配方法; ?根据医师、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或干预措施的可获得性分配患者入组 不清楚?根据干预措施的可获得性; ?信息不详、难以判断正确与否 2.方案隐藏完善?中心随机,包括采用电话、网络和药房控制的随机 ?按顺序编号或编码的相同容器 ?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的信封 不完善?公开随机分配序列如列出随机数字 ?未密封、透光或未按顺序编号的信封 ?交替分配 ?根据住院号、生日等末位数字的奇数或偶数 不清楚?未提及分配方案隐藏 ?提供的信息不能判断是否完善,如使用信封,但未描述是否 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 3.盲法正确?没有采用盲法,但结果判断和测量不会受影响 ?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法,且盲法不会被破坏 ?对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未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 法,但不会导致偏倚 不正确?未采用盲法或盲法不完善,结果判断或测量会受影响 ?对患者和主要研究人员采用盲法,但盲法可能被破坏

中国卒中量表

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 项目评分标准 一、意识(最大刺激,最佳反应)两项提问:年龄?现在是 几月?相关2岁或1个月 都算正确 均正确0 一项正确 1 都不正确,做以下检查 两项指令(可以示范): 握拳、伸拳;睁眼、闭 均完成 3 完成一项 4 都不能完成,做以下检查 强烈局部刺激(健侧肢 体) 定向退让(躲避运动) 6 定向肢体回宿(对刺激的反射性动作)7 肢体伸直8 无反应9 二、水平凝视功能正常0 侧视运动受限 2 眼球侧凝视 4 三、面肌正常0 轻瘫、可动 1 全瘫 2 四、言语正常0 交谈有一定困难,借助表情动作表达,或 言语流利但不易听懂,错语较多 2 可简单对话、但复述困难,言语多于回, 有命名障碍 5 词不达意 6 五、上肢肌力Ⅴ°正常0 Ⅳ°(不能抵抗外力) 1 Ⅲ°抬臂高于肩 2 Ⅲ°平肩或以下 3 Ⅱ°上肢与躯干夹角>45° 4 Ⅰ°上肢与躯干夹角≤45° 5 0°不能动 6 六、手肌力Ⅴ°正常0 Ⅳ°(不能紧握拳) 1 Ⅲ°握空源、能伸开 2 Ⅲ°能屈指、不能伸 3 Ⅱ°屈指不能及掌 4 Ⅰ°指微动 5 0°不能动 6 七、下肢肌力Ⅴ°正常0 Ⅳ°(不能抵抗外力) 1 Ⅲ°抬腿45°以上,踝或趾可动 2 Ⅲ°抬腿45°左右,踝或趾不能动 3

Ⅱ°抬腿离床不足45° 4 Ⅰ°水平移动,不能抬高 5 0°不能动 6 八、步行能力正常行走0 独立行走5米以上,跛行 1 独立行走,需扶杖 2 有人扶持下可以行走 3 自己站立,不能走 4 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 5 卧床 6 备注: 1、概述 1995年,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了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是由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修订而来。其目的是对脑卒中后患者所存留的或新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识别和评定,并进行疗效考评。 2、解释 在相应项目内打"√",每项检查只能选填一项。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风险评估的工具与基本过程

风险评估工具 风险评估过程中,能够利用一些辅助性的工具和方法来采集数据,包括: ?调查问卷——风险评估者通过问卷形式对组织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解答能够进行手工分析,也能够输入自动化评估工具进行分析。从问卷调查中,评估者能够了解到组织的关键业务、关键资产、要紧威胁、治理上的缺陷、采纳的操纵措施和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

?检查列表——检查列表通常是基于特定标准或基线建立的,对特定系统进行审查的项目条款,通过检查列表,操作者能够快速定位系统目前的安全状况与基线要求之间的差距。 ?人员访谈——风险评估者通过与组织内关键人员的访谈,能够了解到组织的安全意识、业务操作、治理程序等重要信息。 ?漏洞扫描器——漏洞扫描器(包括基于网络探测和基于主机审计)能够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技术性漏洞(弱点)进行评估。许多扫描器都会列出已发觉漏洞的严峻性和被利用的容易程度。典型工具有Nessus、ISS、CyberCop Scanner 等。 ?渗透测试——这是一种模拟黑客行为的漏洞探测活动,它不但要扫描目标系统的漏洞,还会通过漏洞利用来验证此种威胁场景。

除了这些方法和工具外,风险评估过程最常用的依旧一些 专用的自动化的风险评估工具,不管是商用的依旧免费的,此类工具都能够有效地通过输入数据来分析风险,最终给 出对风险的评价并推举相应的安全措施。目前常见的自动 化风险评估工具包括: ?COBRA —— COBRA(Consultative, Objective and Bi-functional Risk Analysis)是英国的C&A 系统安全公 司推出的一套风险分析工具软件,它通过问卷的方式来采 集和分析数据,并对组织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的评 估报告中包含已识不风险的水平和推举措施。此外,COBRA 还支持基于知识的评估方法,能够将组织的安全现状与ISO 17799 标准相比较,从中找出差距,提出弥补措施。C&A 公 司提供了COBRA 试用版下载:。 (COBRA can be purchased instantly via credit card. Simply proceed to the secure server as follows:

风险评估工具使用说明范例

附件 風險評估工具使用說明範例 依據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98年1 月公布之 「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手冊」內容製作一、建議各單位從所屬業務依據重要性、風險性以及校務評鑑相關之業務, 使用「影響程度之敘述分類表」及「發生機率之敘述分類表」,判斷該業務發生狀況時,將產生的影響程度等級和發生機率等級。 二、計算該業務風險值(風險值=影響程度╳發生機率)。 三、將風險值及業務項目名稱填入內部控制風險評估表「具風險之業務項目 彙總表」,並將風險分布代號填入「風險圖象」,即完成。 表1:影響程度之敘述分類表 (參照淡江大學) *註:影響程度僅須符合其中一種分類即可,不必全部分類皆符合;若無適用之影響分類,可自行增列,唯須副知秘書室知悉。 表2:發生機率之敘述分類表

四、以秘書室為例: (一)假設秘書室選定下列業務進行風險評估: 1.收文作業(1-252-A10):影響程度1(書面說明或回應)、發生機率2 (有些情況下會發生)。 2.發文作業(1-250-A20):影響程度2(申訴/抱怨為多數人)、發生機率 1(只在特殊情況發生)。 3.用印管理(1-252-A30):影響程度3(財務損失新臺幣100萬元以上)、 發生機率2(有些情況下會發生)。 4.郵件處理作業(1-252-A40):影響程度1(書面說明或回應)、發生機 率1(只在特殊情況發生)。 5.申訴處理:影響程度2(限期改善)、發生機率2(有些情況下會發 生)。 (二)風險值計算:風險值=影響程度╳發生機率(風險代碼:單位碼3+流水碼2) 1.收文作業:2=1╳2 (205-01) 2.發文作業:2=2╳1 (205-02) 3.用印管理:6=3╳2 (205-03) 4.郵件管理:1=1╳1 (205-04) 5.申訴處理:4=2╳2 (205-05) (單位名稱)內部控制風險評估表(以秘書室為例)頁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破坏的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破坏的评估 导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迅速被破坏,可能是临床结局恶化的先兆。Stroke杂志上的一篇综述[Stroke 2015 Nov]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BBB破坏的机制及评估的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 本文将对综述中人体血脑屏障破坏的评估方法及临床应用 部分内容进行整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造成的社会负担在逐渐增大。最新的研究显示,机械性取栓对AIS可获益,而尽管在过去的20年产生了巨大的科研支出,自从1996年开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以来一直没有新的药物出现。 最近,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在A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成为新治疗方法的焦点。AIS发病后,血脑屏障迅速被破坏,并持续数天,从AIS急性期至亚急性早期。血脑屏障的破坏可以通过BBB通透性的增加进行定量评估。在AIS情况下,BBB的破坏被认为是临床结局恶化的先兆,如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后者指缺血性脑组织内发生出血。本研究试图阐述AIS后BBB破坏的机制,并开发治疗措施以改善BBB破坏的临床结局。 虽然BBB破坏的研究曾经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有

许多较容易地评估动物和人体BBB破坏的方法。认识到BBB 破坏评估方法的特异性和局限性对于设计有效的研究和评 估文献是非常必要的。 人体BBB破坏评估 只有少数一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AIS临床管理。下面这些方面,既适合应用于临床,也用于临床前试验,使他们备受临床前转化研究设计的青睐。 MRI评估BBB破坏 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成像方法/工具,通过检测静脉注射低分子量造影剂外渗评估BBB破坏。判断大脑结构影像中是否存在造影剂外渗是定性评估BBB破坏最简单的形式。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或CT与合适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可以对全脑BBB破坏的区域进行定量和定位。 DCE-MRI通常在增强扫描后重复采集大脑T1加权成像。下图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RI检查。患者在卒中发作后2.2小时接受基线MRI扫描,DWI(图A)示右侧大脑皮质下梗死。这个时间点的渗透扫描(图B)显示梗死面积内(每分钟1.15mL/100g)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对侧区域增加(每分钟0.83mL/100g)。卒中发作后33h的后续T1WI扫描(图C)显示梗死区域内出现出血性转化。假设MR信号强度作为时间函数SI(t)与对比剂浓度作为时间函数(Ct(t))之间呈线

风险测评的评估工具

评估工具 发布时间:2008-01-17 录入:启明星辰 综合性评估工具。 脆弱性检测工具,如漏洞扫描等。 渗透性测试工具,如黑客工具等。 辅助性评估工具,如入侵监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漏洞库、安全知识库等。 风险评估工具的分类 目前对风险评估工具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风险评估工具被分为三类:预防、响应和检测。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会把漏洞扫描工具称为风险评估工具,确实在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漏洞扫描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漏洞扫描工具发现系统存在的漏洞、不合理配置等问题,根据漏洞扫描结果提供的线索,利用渗透性测试分析系统存在的风险。随着人们对信息资产的深入理解,发现信息资产不只包括存在于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文档,信息在组织中的各种载体中传播,包括纸质载体、人员等,因此信息安全包括更广泛的范围。同时,信息安全管理者发现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于

预防。在此基础上,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建立了针对于预防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评估指南和方法。基于这些方法,开发出了一些工具,如CRAMM、RA等,这些工具统称为风险评估工具。这些工具主要从管理的层面上,考虑包括信息安全技术在内的一系列与信息安全有关的问题,如安全规定、人员管理、通信保障、业务连续性以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信息安全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评价。其实,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所考虑的问题不只关键资产在是某个时间状态下的威胁、脆弱点情况,以往一段时间内的攻击情况和安全事故都是风险分析过程中用于确定风险的客观支持。那么对这些攻击事件的检测和记录工具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将入侵监测系统也作为风险评估工具的一种。可见,对风险评估工具的类型划分是人们在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不断认识、以及对评估过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据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原理的不同,将风险评估工具分为三类:综合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信息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辅助工具。 综合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这种工具根据信息所面临的威胁的不同分布进行全面考虑,在风险评估的同时根据面临的风险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解决办法。这种风险评估工具通常建立在一定的算法之上,风险由关键信息资产、资产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所利用的脆弱点三者来确定,如RA。也有通过建立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经验进行风险分析,给出专家结论,这种评估工具需要不断进行知识库的扩充,以适

风险评估量表

风险评估与介入以量表筛选高危险群体时应注意事项: 筛选量表有其错误率(错误阳性、错误阴性 ) 筛选后,应进行第二阶段之晤谈 筛选后应把结果告知本人/监护人;除非为救命,不应广为散发 六步骤:说明目的与保密性、取得同意、客观解释(认识、接受、处理及放下忧郁)、依法保密、主动关怀、必要转介 使用风险评估量表筛选高危群体,其使用说明如下: (一)风险评估的计分方法:_______分 在每一题中所选的句子的号码就是分数。因此,总分就是将自评量表的第一至第二十六题的分数相加而得,或将社工专业评估量表的第一至第三十六项的分数相加而得。 (三)问卷使用的专业伦理 基于专业法律与伦理的规范,问卷与个人基本资料都应严加保密,未经个人同意不得任意将个人的资料外泄。但基于尊重生命与为保护个人生命着想的伦理,以及精神卫生法与临床社工师专业伦理守则的规范;对于明显有伤害自己或社会之虞、或是已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对象,则应打破保密原则,告知司法所、社区警长、治保主任等,邀请他们一起协助该服务对象。 (四)高危险群的谘商与介入。 1.筛选标准(在「柯氏忧郁量表」总分在21分以上,达到中重度危机风险的同学) (1)若曾经出现过自我伤害或危害社会,或是可能有严重的罪恶感,甚至可能到达妄想、幻听的情形者,请社工立即进行介入与辅导,并可能需要打破保密原则。 (2)若忧郁分数超过21分,但无立即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则由社工视情况定期追踪; 若有需要则提供适当的心理谘商。 2.评估程序 (1)主动联络该同学,告知打破问卷调查之保密原则而主动表达关心的理由;并请尽量在恪守保密与隐私的原则下,去进行危机处理与后续的谘商辅导。

个人投资风险评估表

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调查问卷 填写须知 1.以下问题可在您选择合适的产品前,协助评估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方式及投资目标。下文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大小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如果您放弃接受该问卷调查,您的风险等级默认为“保守型”。 2.您需认知、了解并同意,如您提供不准确及/或不完整的资料,及/或不提供特定资料,则可能对您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带来影响。 3.风险提示:投资需承担各类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了上述调查问卷填写须知,并决定: 1.接受问卷调查□ 2.放弃问卷调查□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调查问卷 Q1:您的年龄? ① 25到40岁()②40到50岁() ③50到60岁()④ 60岁以上() Q2:您计划投资多久? ① 3年以上()② 1至3年() ③ 6个月至1年()④半年以下() Q3:通过我行投资基金的规模,预计占您金融性总资产的比例为多少? ①低于30% ()② 30%至50%() ③ 50%至75%()④高于70% () Q4:以下哪项描述正确反映了您的投资经验? ①丰富(5年以上),且希望自主理财()②熟悉(3至5年),但希望专业人士协助() ③一般(1至3年),有一些理财意识()④非常有限,不具备投资经验() Q5:您感觉目前负担的经济压力? ①非常轻松,完全没有压力()②一般,基本没有压力() ③较大,但尚能承受()④很大,还贷等负担较重() Q6:您在投资时最看重的是什么? ①每年获得稳定收益,获得长期收益()②获得短期的高收益() ③在通货膨胀时资产不贬值()④保住本金() Q7:如果短期内您的投资遭受一些损失,您的心理状态是? ①习以为常,也许是跟进的好机会()②司空见惯,只当是积累经验,但不再追加投资() ③对情绪有一定影响,继续观望()④对情绪影响很大,想立即退出() Q8:以下哪项是您可接受的投资价值波动程度? ①投资成长并赚取最高回报潜力,能接受长期(3年以上)的负面波动,包括损失本金() ②寻求较高收益和成长性的最佳结合,愿意接受2-3年的负面波动,以使回报显著高于定期存款利息() ③保守投资,但可以接受低于2年的少许负面波动,以使回报显著高于定期存款利息() ④不希望投资本金承担风险,投资回报与定期存款利息持平即可() 通过对您问卷调查的综合评定,我行将您的风险等级评估为:__________ 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确认:_________

风险评估管理工具

风险评估管理工具 风险评估中公认的风险管理工具涵盖了流程图;过程图;检查表;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失败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型图分析;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基础危害分析;辅助统计工具;因果关系图等多个方面。 根据国外经验,风险管理流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回顾。而在不同的过程中,将通过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评估、控制和回顾风险,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一步:寻找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对潜在危害源的识别和对接触这些危害源造成的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包括风险确认、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 1.风险确认首先,应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某个产品或工艺中将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这是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即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确认工艺、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指出将出现的危害在哪里。 其次,确定研究的过程、产品、问题区域、系统或者研究的对象。 再次,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如审计、法规检查、验证过程、定期产品回顾、变更控制、供应商/承包商变更、设施设计和参数、技术转移、改正和预防行动、投诉、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以及其他风险评估。 接下来,才是使用风险识别的工具,包括脑力激荡、FMEA、SWOT分析、Kaizen、实地调查(GEMBA)、鱼骨图分析、流程图、险兆事故、内外部审计、经验、历史数据或回顾等,列出所有可能失败的因素,并列出所有发生错误的可能。例如设备停机、故障等,可以使用鱼骨图等工具分析;对于生产工艺,可使用生产流程图进行分析。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需要关注的是: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问题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问题发生的可识别性有多大?对已经确认的风险及其危害进行分析,一旦识别和列出可能的失败,就必须逐一评估。包括问题的严重性;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可识别性、可检测性等。 要对问题的严重性进行评估时,可对所有问题分类,对每类问题制定1~5分的打分标准,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再对发生的可识别性、可预测性进行评估,例如将发生的可识别性、可预测性分成五个级别,对应1~5分,分数越高说明越难识别。 在整个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分析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相当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相关人员共同完成。此外,还要确保所有相关部门都参与评估,所有参与风险分析的人员必须理解风险的评估过程。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确认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先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在风险等级划分中,可以采用定性描述,比如“高”、“中”或“低”;或采用定量描述,比如具体的数值,数值越高说明风险越大。 第二步:实现风险可控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简介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简介 发布时间:2013-06-04 15:07:42 所属栏目: 指南与共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陈启敏周海霞易群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TE),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医疗保健问题;但同时,这一疾病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预防的一种致死性疾病”。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是一个个体化的VTE风险评估量表,它根据一系列先天性和/或获得性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据此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四类,并推荐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验证研究已表明该量表的有效性,其在中国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该量表进行一个简要介绍。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肺血栓栓塞;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预防 1.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约占VTE的三分之二,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临床上常无症状。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肺血栓栓塞症(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0%的院内死亡为PTE所致所有入院患者中有1% 死于PTE[1-3]。 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也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的流行病学 据统计,普通人群中VTE发病率为1-3/1000[4, 5],在西方国家PTE被列为常见的三种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的特点,被称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十大心肺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确诊的PTE和DVT 患者约数百万人,美国VTE的发生例数每年超过90万,其中三分之一直接导致死亡[6]。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内科和手术住院患者中VTE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0%~40%。VTE发生后,除了有很高的病死率之外,也可以导致存活患者持续存在严重慢性并发症,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可以高达20% [7],严重影响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目前尚缺乏准确的VTE流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和出血风险评估标准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与出血风险评估标准 心房颤动的临床分类 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急性肺部病变等情况的房颤应区别考虑。因为这些情况下,控制房颤发作同时治疗基础疾病往往可以消除房颤发生。 2006美国卒中学会脑梗死一级预防指南---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DS2评分):

(diabetes mellitus),既往卒中(prior stroke)或TIA的缩写] CHADS评分≥2分是抗凝治疗的强适应证,而对于低危(1分)或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 需要注意的是,高龄(≥75岁)患者抗凝出血并发症较年轻者增加1倍,因此需要充分权衡获益/风险比。同时控制欠佳的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抗凝导致的出血并发症。 2010ESC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评分:

该评分系统将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和非主要危险因素两类。 年龄>75岁及卒中史作为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只要患者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即作为卒中的高危患者。 CHA2DS2VASc评分与CHADS2评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评分内容更加全面,将性别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年龄>75岁、血栓病史作为主要危险因素,计为2分。 2. 针对年龄区别对待:年龄65~74岁计1分,75岁以上计2分,评价个体化。 3. 抗凝适应症更广泛,要求更严格。虽然与CHADS2评分相比,评分内容增加,但是应用与CHADS2评分没有太大区别。 4. 2种评分均有道理,CHADS2 评分是着重选择高危患者抗凝。欧洲评分强调90%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可理解为是使医生树立这一意识。 5.对于一般医生而言,还应该推荐CHADS2 评分而一些专科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CHA2DS2VASC 评分。 评分>=2分,推荐口服抗凝药治疗(如华法林)(Ⅰ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 评分1分,可选择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抗凝,但是推荐口服抗凝药治疗(Ⅰ,A); 评分0分,可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推荐不抗栓治疗(Ⅰ,A)。 HAS-BLED评分-出血风险评估新标准 在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的同时应当评估其出血的风险,以前的指南中仅仅对出血风险做了定性分析,如低危、中危、高危等。2010ESC版指南中做了定量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出血风险,称为HAS-BLED评分。 HAS-BLED评分表:

常用脑卒中量表[1]

常用脑卒中量表 Ⅱ —1 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患者状况评分标 准 完全无症状0 1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 常工作和生活 2 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 能照料自己的日常事务 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但能独立行走3 4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别人帮 助 5重度残疾,卧床,二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 人 Ⅱ—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项目评分标准 吃饭0 依赖 5 需部分帮助

洗澡0 依赖 5 自理 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剃须)0 需帮助5 自理 穿衣(解系纽扣、拉链、穿鞋等)0 依赖 5 需部分帮助10 自理 大便0 失禁或需灌肠 5 偶有失禁 10 能控制 小便0 失禁或插尿管和不能自理 5 偶有失禁 10能控制 用厕(包括拭净、整理衣裤、冲水)0 依赖 5 需部分帮助10 自理 床←→椅转移0 完全依赖,不能坐 5 需大量帮助(2人),能坐 10需少量帮助(1人)或指导

平地移动0不能移动,或移动少于45 米 5 独自操纵轮椅移动超过45 米,包括转弯 10需1人帮助步行超过45米 (体力或言语指导) 15独立步行超过45米(可用 辅助器) 上楼梯0 不能 5 需帮助(体力、言语指导、辅 助器) 10 自理 Ⅱ -3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 ale) 检查项目患者反应评分 睁眼反应任何刺激不睁眼 疼痛刺激时睁眼 语言刺激时睁眼 自己睁眼123 4

言语反应无语言 难以理解 能理解,不连惯 对话含糊 正常1 2 345 非偏瘫侧运动反应对任何疼痛无运动反应 痛刺激时有伸展反应 痛刺激时有屈曲反应 痛刺激有逃避反应 痛刺激时能拨开医生的手 正常(执行指令)1 2 3 456 注:总分15分,8分或以下为昏迷。 Ⅱ-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 Stroke Scale,NIHSS) 项目评分标准 1a.意识水平: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及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只在患者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才能记录3分。0清醒,反应灵敏 1 嗜睡,轻微刺激能唤醒,可回答问题,执行指令 2 昏睡或反应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