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题思考后的思考

一道高考题思考后的思考
一道高考题思考后的思考

从几道高考题说起

从几道高考题说起 发表时间:2018-11-21T17:23:43.3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作者:周维奇[导读] 高考命题素养立意悄然而来,化学学科证据推理素养亮相高考试卷,而此核心素养恰恰是我们教学实践中薄弱的部分。本文仅结合参加的培训谈谈对化学证据推理素养的肤浅认识。周维奇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四川省芦山中学 625600 【概要】高考命题素养立意悄然而来,化学学科证据推理素养亮相高考试卷,而此核心素养恰恰是我们教学实践中薄弱的部分。本文仅结合参加的培训谈谈对化学证据推理素养的肤浅认识。【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25-02我们先来看看2017全国卷的几道题,它所体现的高考命题导向值得玩味。例题1.【2017新课标2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例题2.【2017新课标2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 A 向2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 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 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 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 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例题3.【2017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 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mol·L-1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这几道来自2017全国卷的高考选择题,题并不难,然而学生在做此类题时常常犯难,哪怕是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皆因它有一个明显的提示,化学高考命题确实已经转向到了学科核心素养立意。这几道题体现的是化学学科证据推理素养立意。 证据推理是核心素养之一,它可以基于多学科知识载体培养。基于化学学科知识培养证据推理素养就是化学学科证据推理素养。化学学科证据推理素养无可争议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依据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的观点:中学化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有4个层次水平划分。水平1 能从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中提取证据,对有关的化学问题提出假设,能依据证据证明或证伪假设;能识别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模型和化学反应的理论模型,能将化学事实和理论模型之间进行关联和合理匹配。水平2 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收集证据,能依据证据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推出合理的结论;能理解、描述和表示化学中常见的认知模型,指出模型表示的具体含义,并运用于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水平3 能从定性与定量结合上收集证据,能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步骤推出合理的结论;能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异同,能对模型和原型的关系进行评价以改进模型;能说明模型使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水平4 能依据各类物质及其反应的不同特征寻找充分的证据,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能对复杂的化学问题情境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以建构相应的模型,能选择不同模型综合解释或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能指出所建模型的局限,探寻模型优化需要的证据。 证据推理素养的培养恰恰是“双基”教育缺失的部分,也是“能力”教育薄弱的部分。如何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去培养证据推理素养?我认为应该明确几点: 1、证据推理素养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方法,需要建立相应的思维模式。由证据证明或证伪结论。化学证据推理的一般考查模型:通过实验操作、实践认知获取证据,证据往往是宏观的现象;给出结论,结论往往是性质、结构、微观本质或者基本概念;运用基于化学的知识判断证据能否证明或证伪结论。如果证据是小范围且能够推导出大范围事件的结论,那么就能够由证据证明结论,或者说如果证据成为结论的充分条件则证据就能够证明结论。或者表述为,如果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包含于所给的结论内,那么现象就可以证明所给的结论,它们就存在着因果关系。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与探究.doc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与探究 (2009年辽宁,理20) 已知椭圆C 经过点3(1,)2 A ,两个焦点为(1,0),(1,0)-.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E ,F 是椭圆C 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 的斜率与AF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如果将这道题的第(Ⅱ)问拓展到双曲线和抛物线后是否成立, 这个问题的逆命题又是否成立呢,再将逆命题拓展到双曲线和抛物线又是否成立呢,经过笔者的探究,可以得到如下的一些结论: 结论1 过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上的定点00(,)A x y 0(0)y ≠作两条直线,分别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B 、C ,若直线AB 、AC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则直线BC 的斜率为定值2020 b x a y . 分析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00()y k x x y =-+,设11(,)B x y ,22(,)C x y . 由00()y k x x y =-+和22 221x y a b +=消去y 后,得到方程222220()(2a k b x ka y ++- 22222220002)a k x x a y k a x ++-2002ka x y 220a b -=.则有10x x = 2222222200002222a y k a x ka x y a b a k b +--+,进而有22222222 0000122202() a y k a x ka x y a b x x a k b +--=+, 1100()y k x x y =-+=222222220000022202() a y k a k x y a b k b x k y x a k b ---++,因为直线AB 和AC 的 斜率互为相反数,所以将上述1,1x y 中的k 换为k -,就可以得到点C 的坐标为2x = 22222222000022202()a y k a x ka x y a b x a k b ++-+,2222222200002022202() a y k a k x y a b k b x k y y x a k b --++=++ ,所以直线BC 的斜率为22222220001222120002224BC a y k a b k b x k b x y y k x x ka x y a y ---===--. 结论2 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上的定点00(,)A x y 0(0)y ≠作两条直线 ,分别与双曲线相交于另一点B 、C ,若直线AB 、AC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则直线BC 的

高考古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

高考古文化常识100道判断题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从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从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浅谈物理考查中的过度学术化倾向 沈金林 (浙江省平湖中学 浙江平湖 314200) 1.问题的由来 2006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例1】 一位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 mv 2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 mv 2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本题正确的答案是B 。而临场考生大多误选A 或C ,错误的认为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应等于其动能变化。其实,运动员是一个由肢体的各部分组成的质点系,而高中物理的动能定理只适用于质点。质点系的机械能的变化不仅与重力、弹性力以外的其它外力做功有关,还跟其他内力做功有关。本题中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机械能的增加是通过肢体内力做功实现的,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没有做功。 从功的定义式出发分析,物理学中所谓的机械功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的乘积,这里的“位移”确切地说是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对地的位移,本题中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过程中,重心的高度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作用点对地并没有位移,所以,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并没有做功。 从功和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做功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甲物体对乙物体做功,则甲物体的能量减少,而乙物体的能量增加。在运动员起跳过程中,地面与人之间显然没有能量转化或转移,所以地面对人和人对地面的作用力都没有做功。 笔者之所以在此不厌其烦对此题作出详细解释,是因为类似该题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大量存在于现行各类测试卷和课外辅导练习中。请看一个常见于教辅用书中的试题: 【例2】 如图1所示,平板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人从车的左端 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右端跑动,设人受到的摩擦力为f ,平板车受到的摩擦力 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f'′均做负功 B .f 、f'′均做正功 C .f 做负功,f'′做正功 D .因为是静摩擦力,f 、f'′做功均为零 教辅用书对该题常见的解析为:人在跑动过程中,速度增加,人受到的摩擦力对人做正功,同时车后退,车受到的摩擦力对车做正功,故B 项正确。 表面上看,这样的分析与解答滴水不漏,可谓“天衣无缝”。但仔细一推敲就不难发现,与上题错误相似,是被人和车的机械能都增加了这一表象所迷惑。当人在车上向右加速跑动的过程中,即使人的重心在向右(前)加速移动,人的后脚向左(后)蹬车使车向左(后)加速运动,无论脚底与车面是否有相对滑动(通常情况下应是相对静止的),摩擦力在脚底上的作用点(对地)都是向左(后)移动的,这个移动方向与车对脚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所以,人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而车受到的摩擦力做正功。人和车的图 1

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 第%&题为: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重用酷吏,实行法治)(女皇当政,任用女官*(扶植庶族,抑制士族+(移风易俗, 推崇佛教客观地讲,对全国高考而言,这是一道设计非常新颖的材料选择题。陈寅恪是公认的史学大家,又以唐史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全国高考文综试题考查对他唐史观点的理解,应该说立意高远,颇具史学专业意味。陈先生是江西修水人,其墓地就在庐山植物园里,笔者每年暑期到庐山小住,都要去拜谒这位史学前辈和乡贤。所以对这道试题,笔者感到特别的亲切。但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又感到,这道试题的设计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第一,这道试题不适合考查今天的中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陈寅恪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在新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长期没有陈寅恪的文字介绍。一直到%,,$年两省一市高中课程改革才开始改变,在%,,$年人教版试验本《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四章“民国时期的文化”课文小字部分,在介绍这一时期“用传统考据方法研究历史的著名学者”时,曾经点到了陈寅恪的名字,并在注释中有&#余字的简介。在新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陈寅恪”大名,这大概是第一次。可惜的是,就是这么一丁点可怜的介绍在此后不久的试验修订本教科书中也不见了踪影。所以,对今天的考生而言,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是无从知晓陈寅恪及其史学观点的。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对陈寅恪“武周之代李唐”所具有“社会之革命”意义的理解,这一观点是出自陈寅恪的名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如果没有读过这一史学名著,对陈寅恪所认为的“社会之革命”的含义是难以确知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用语习惯,没有通读其原著上下文,断章是难以取义的。大家知道,对“社会革命”一语,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如文科学生熟知的孙中山先生笔下的“社会革命”就是指平均地权,实现民生主义。%,,,年版《 辞海》则把“社会革命”解释为“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并进一步解释说:“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表现,通常要使用暴力。历史上有过奴隶反对奴隶主的革命、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显而易见,要对陈先生笔下的“社会革命”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就必须要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相关部分的内容,更何况陈寅恪是位极具个性的史学家,其许多专业用语也颇具个人特色,有学者即指出陈先生对公认的用语概念范畴有所忽略,不甚严密,并认为这是陈寅恪的不足之处-%.。不要说现在整天忙于题海的一般中学生不会读这部用文言文写成、有自己习惯用语的史学专著,就是一般中学历史教师也不会读。用这道试题来考查今天的中学生,实在是有点刁难的味道。考生即使答对了,基本上也是猜测的。这显然不会是命题者的本意。这说明了命题者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中学的现状了解不够。 第二,命题者给出的正确答案不是陈寅恪的本意。命题者给出的正确答案为“扶植庶族,抑制士族”。这个答案并不是陈寅恪的本意。为了能够准确地说明这一点,笔者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有关部分恭录如下: 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 "##$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周明学 (九江市一中,江西九江&&"###) -关键词."##$年高考,文综全国卷!,陈寅格题,商榷-中图分类号./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20"1%3"##$4#,2##!!2#" 【收稿日期】"##$2#52#! 历史教学3中学版46789:;<=>?@A7BC 总第!&1期DEF G:H !&1 "##$年第,期G:H ,I "##$高考研究

从一道高考题看when的运用

从一道高考题看when的运用 when是中学英语中一个非常活跃的词,其意义丰富,用法灵活,不易被大家掌握。高考试题经常涉及对when的考查。请看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单项填空第26题: We were swimming in the lake ______ suddenly the storm started. A. when B. while C. until D. before 此题考查的就是when的用法,从语境可知,该空表示“正在这时”,答案选A。 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对when的 用法作一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when可以用作从属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当……的时候”,从句的谓语动词可以是延续性的(此时相当于while),也可以是非延续性的。其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通常用现在时表示将来 [真题再现] 1. —He was nearly drowned once. —When was ____? —______ was in 1998 when he was in middle school.(2002北京春招) A. that; It B. this; This C. this; It D. that; This 2. The reporter said that the UFO_______ east to west when he saw it.(NMET2000) A. was traveling B. traveled C. had been traveling D. was to travel 3. —Can I join your club, Dad? —You can when you _____ a bit older.(NMET1994)

一道高考题引发对however用法的思考

一道高考题引发对however用法的思考 however用法详解 一、考点描述however是高考英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近几年来每年的各省考题均有所涉及。请看两道典型高考真题: 1. You should try to get a good night?s sleep _____ much work you have to do. A. however B. no matter C. although D. whatever 【分析】答案选A。however作连接副词时,与no matter how相当,后接形容词或副词,意为“无论……”“不管……”。句意是:不管你有多少工作要做,你都应该好好休息一个晚上。 2. He tried his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_____ difficult it was. A. however B. no matter C. whatever D. although 【分析】答案选A。因difficult是形容词,修饰形容词要用连接副词however(无论如何,不管多么),引导一个让步状语从句。 二、用法详解 不管however以何种形式出现在高考题中,它都不外乎以下两种用法。1. 用作副词(1) 表示让步:意为(1)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其词序为:however+形容词或副词+主语+谓语。这样用的however其实具有连词的功能,用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如:Phone me when you arrive, however late it is. 你到达之后就给我打电话,不论多么晚也要打。However much he eats, he never gets fat. 不管他吃多少,他永远吃不胖。However cold it is, he always goes swimming. 不管天有多冷,他都去游泳。You won’t move the stone, however strong you are. 不管你力气有多大,也休想搬动那块石头。However far it is, l intend to drive there tonight 不管有多远,我今晚也要开车到那儿去。用于此用法时,请注意以下几点:①此用法属however所有用法中最重要的考点,同学们务请引起高度重视。②这样用的however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②与no matter how 大致同义。如:People always want more, however [no matter how] rich they are. 人总是富了还想再富。However [No matter how] hard I worked, she was never satisfied. 无论我多么努力地工作,她从来没满意过。③有时从句谓语可用情态动词。如:Don’t laugh, however funny it may be. 无论多么有趣也不要笑。I’ll try to finish it in time, however hard it may be. 无论多么难,我也要按时完成。④“however+形容词或副词+主语+谓语”有时可以有所省略。如:I refuse, however favorable the conditions. 不管条件如何有利,我都不干。(conditions后省去了are) I’d rather have a room of my own, however small (it is), than share a room. 无论房间多么小,我宁愿一个人住一间,而不愿意与别人合住一个房间。 A grammar rule, however true (it is), is useless unless it can be understood. 一条语法规则,不管如何正确,除非能懂,否则毫无用处。 一条语法规则,不管如何正确,除非能懂,否则毫无用处。 (2) 表示转折:尤其用于谈及一个既成事实时,表示转折,其意为“可是”“仍然”等。可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通常用逗号与句子其他成分隔开。如:My father, however, did not agree. 但是,我父亲不同意。My room is small; however, it’s comfortable. 我的房间很小,但却很舒服。My room is small; however, it’s comfortable. He said that it was so; he was mistaken, however. 他说情况如此,可是他错了。注:however不能像but(但是)那样直接连

从一道高考题看冒号和破折号的区别

从一道高考题看冒号和破折号的区别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张剑平2010年7月31日“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以上句子是05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中有关标点符号题的一个正确选项,但是,几年来,总有学生对这个句子中冒号和破折号的使用产生怀疑,那么,这个句子中的冒号和破折号用得到底对不对呢?还是先让我们看看冒号和破折号的区别再说吧。 冒号和破折号,一个是点号,一个是标号,差别是很大的,但是,因为二者都有引起下文和总结上文的作用,所以,有时候也会分辨不清。 引起下文时的区别: 1、冒号用在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破折号用于表示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破折号只是要对前边的文字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主要是起到加以强调的目的。冒号主要是起到“涵盖”的目的。请看例子: (1)这次职工大会有三个议程:审议奖罚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代会理事。 (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3)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第一、三句分说部分是总说的分项叙述,而第二句则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 2、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而破折号没有这一限定。例如: A、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冒号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末,且只做主语,所以应将冒号改为“的”。)

不尽准确,不算完美——2015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第2题的答案值得商榷

不尽准确,不算完美 ——2015年江苏高考古诗鉴赏第2题的答案值得商榷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有一道全新的试题:古诗鉴赏第2题,要求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与往年相比,区别较大,当属另辟蹊径;因为往年大多考查写景抒情,再加修辞之类。着意创新,题型新颖,令人眼睛一亮,但推敲答案,不敢恭维,让人深感遗憾:不尽准确,不算完美。正因为这样,笔者胆大如斗,提出商榷,以期抛砖引玉,正人视听。 为了叙说清楚,先来看看完整的试题:所选用的古诗,是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所拟制的试题,是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所提供的答案,分为三点: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总体上看,张冠李戴,不伦不类。审视答案,容易发现:前两点套用的术语,属于写人记事类的,不属古诗鉴赏类的。具体一点,“选取景物”,大多用于记叙类,极少用于古诗类。在古诗欣赏中,很少说“选取景物”,通常说“选取物象”。而“铺陈”,就是“详细地叙述”;常常用于记事类,不常用于诗歌类。诗歌赏析中,不会说“铺陈描摹”,经常说“铺排写景”。“移步换景”,每每用于散文类,不能用于诗词类。诗词鉴赏时,不可说“移步换景”,往往说“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自然,混淆两类术语,显得非驴非马。 分开来说,主要有三点: 第一,选取景物,不属艺术。如上所说,选取景物,是套用术语不当;宜于切合诗歌,说成“选取物象”。但即使说成“选取物象”,也仍有不妥之处。因为无论怎么说,“选取物象”都算不上是写景艺术。拓展一下,有不选物象的写景吗?肯定没有。要想诗歌写景,那就得选取物象。选取物象,是写景的首要条件,如同大厦的重要基础。既然是首要条件与重要基础,那就说不上有什么写景艺术。但如果从选景特色上,说成选取典型物象,抓住物象特征,鲜明物象个性,那就是标准的写景艺术。 第二,移步换景,无中生有。虽说颔颈两联“换景”了,但作者却未必“移步”了。因为讲到“移步”,必须有立足点移动:先立足何处,再移足何地。颔颈两联写景,的确是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但并不意味着立足点移动:由远处移到近处,由外面移到内里。从题目来看,作者只是说来到新居,没有交代何处立足,未必是由远及近移步。就颔联而言,作者也只是说到门外渠水,没有明确立足何地,未必是由外而内移足。极有可能,是站在新居内:先放眼新居外,后近观新居内。完全可能,是定点门内:先抬眼门外,而后近看门内。因此,“移步”之说,没有任何依据,纯属无稽之谈。 第三,虚实结合,例证不全。在观点“虚实结合,寓情于景”之后,有例证“通月朗、待春还”。按照例证,“通月朗”是实写,“待春还”是虚写,印证了“虚实结合”。虽说没有什么错误,但例证是仅就颈联而言的,未能就颔颈两联来谈,只能证明颈联“虚实结合”,不能证明颔颈两联“虚实结合”。理所当然,也就答非所问,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因为题目清清楚楚,要求赏析颔颈两联的写景艺术。再者,颔联中的“门外一渠水”“墙头数点山”也是实写,理应将此二者纳入例证。如此之后,例证才全面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还有,所有答案,皆不完整。就赏析写景艺术题而言,要想答案完整完美,必须具备三个要点:一是利用术语,点出写景艺术;二是结合诗句,例证写景艺术,三是总结提升,交代艺术效果或思想情感。对照所供答案,不难发现:无论哪点答案,都只做到了前两点,没有做到第三点。也就是说,不论哪点答案,都只答出了前两点,没有答出第三点。换句话说,所有答案,只点出艺术,加以例证,没有总结提升。所以说,所供答案皆不够完整,不尽完美。 依愚之见,赏析写景艺术,可从以下五点考虑:一是选景特色。比如,物象典型,富有特征,个性鲜明。二是描写手法。空间上,有远近高低,上下左右;色彩上,有青绿红紫,黑白灰暗;感觉上,有视听结合,触味相通。三是表现手法。抒情上,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写哀;方式上,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铺排叠加。四是结构特点。譬如,一句一景,句句写景,以景作结,富有层次。五是修辞手法。最常见的,有《考试说明》中列出的七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根据以上考虑,可将答案改成如下五点: 一是抓住特征,物象典型。“门外”有万物,但只选“一渠水”;“墙头”有万象,但只选“数点山”。“碧松”特征很多,但只讲“疏种”;“红药”特点不少,但只说“多栽”。如此,展示了新居环境的特点与美好。二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先写远处的门外渠水与墙头山峰,再写近处的门内碧松与墙内红药。多角度显现新居的特点,多层次表现新居的环境。三是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颔颈两联,前三句写的是实景:门外一渠水,墙头数点山,碧松通月朗。颈联第二句,是想象中的,写的是虚景——红药待春还。由实到虚,虚实一体,描绘出眼前的新居美景,想象出春还时的红药美色;蕴含着开颜之色,表达了赞美之情。四是绘颜绘色,色调分明。颔联虽无明显的色彩之词,但清光渠水,自然是白色;墙头山峰,当然是青色。颈联使用色彩之词,色调明显:松树是青碧的,芍药是鲜红的。显然,丰富了新居的色彩,渲染了多彩的环境。五是运用修辞,对仗工整。比如颔联,“清光”与“秋色”,“门外”与“墙头”,“一渠水”与“数点山”,对得很工。又如颈联,“疏种”与“多栽”,“碧松”与“红药”,“通

从一道高考题聚焦take的用法

从一道高考题综述while的用法 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I\'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________you\'re there, can you get me some stamps? A. As B. While C. Because D. If 对连词的用法考查在每年高考题中均有涉及。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按题干提供的情景均不可取。While和As都能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极易混淆。As一般强调主句谓语动词与从句谓语动词动作的同时性,而While除可表示同时性外,还含有一个动作在另一个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再从题干所提供的情景判断,就可知道B为最佳答案。 while的用法可从下述几点理解与运用。 一、while意为\"当......时候\",指一段时间,不能用来表示一个时间点。 While the discussion was still going on, George came in. 当讨论还在进行时,乔治走了进来。 二、while意为\"而;然而\",表示转折。 There\'re plenty of rain in the southeast, while there\'s little in the northeast. 东南部雨量充足,而西北部则很少下雨。 三、while意为\"虽然;尽管\",表示让步。 While I admit his good points, I can see his shortcomings. 尽管我承认他的优点,但我还是能看到他的缺点。

从一道日本高考数学题说起

从一道日本高考数学题说起 九宫徵羽双子座的完全平方3月23日 我是在我关注的知乎专栏“来看看日本高中的高考数学都考些啥”里看到这道题的,你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进入这个专栏。 在放出题目之前,科普一下日本的高考,它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1月的全国统一高考(センター試験),考完这个统考之后呢,2月到3月还有一场每所大学——甚至一所大学的不同院系自己命题的校内高考,最后学校根据两场考试的成绩再决定录不录取。 看着有点像我们的自主招生,实际上并不是。日本也有与我们的“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类似的途径,可以不参加统考和校考就直接录取。 那接下来,看看题目吧,这是刚刚结束的2018年日本高考,东京工业大学理科生考试的数学的第一道题,一般来说,你需要在25分钟左右解答完这道题。 大致翻译: a,b,c是实数,在复平面考察这三个方程的解。 (1)前两个方程都没有实数解的时候,证明它们的四个解要么共圆,要么共线,并用a,b表示出圆心和半径。 (2)问,三个方程都没有整数解,且六个解共圆的充分必要条件。 题倒是不难,对于东京工业大学这么大的名头来说,可能还算简单了。 如果你想先自己做一下,就不要往下翻了。

简答: (1)都是实系数方程,由韦达定理不难得出①的两个解关于实轴对称,②的两个解同样,所以这四个解围成一个等腰梯形,那显然共圆。 求半径略。 (2)由第一问立得后两个方程共圆的圆心是1/(b-c),所以这两个圆心重合的充要条件是a+c=2b。(然后还要再考虑它们都没有实解,它们不共线,略) 题说完了,如果我只说这道题我就不会取这个标题了。 题目里的最后一句,“必要十分条件”(ひつようじゅぶんじょうけん)里的“十分”不免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是上传题目的打字打错了?毕竟“十分”和“充分”都是じゅうぶん。 然后我查了一下“充分必要条件”的日语: 确实是写“十分”的,然后我又查了一下“十分”和“充分”的用法: 之前日语只使用“十分”一词,后来由“充実”(じゅうじつ)、“充足”(じゅうそく)等词中引申出“充分”,多用于表达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在表达数值性、物理性时多使用“十分”。 所以充要条件写作“必要十分条件”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那现代汉语里的“充分”一词是如何出现的呢?它也是一个和制汉语词吗?我又查了一下《汉语外来词词典》。

2013年值得商榷的高考题 数学学科

2013年值得商榷的数学高考题 这几年的高考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知识.但不可否认地说,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题目不够好或可以改进.我这里谈一点个人意见,希望引起大家讨论、批评. 一 概率统计题中的问题 由于概率统计题,目前仍是问题比较多,因此,这里先集中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上定位不准确 陕西第5题. 如图, 在矩形区域ABCD 的A , C 两点处各有一个通信基站, 假设其信号覆盖范围分别是扇形区域ADE 和扇形区域CBF (该矩形区域内无其他信号来源, 基站工作正常). 若在该矩形区域内随机地选一地点, 则该地点无. 信号的概率是( A ) ()1() 1()2() 4 2 2 4 A B B B π π π π - -- 评注:几何概率模型考查的是,如何把一个随机现象中求概率的问题转化为计算几何对象测度(长度、面积等)的问题.而这道题重点是计算面积,基本谈不上对随机现象的认识.

这样的问题去年也存在,如 2012年湖北理8.. 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 中,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2 11 2 1 .1.. . 2A B C D π π π π - - 2013年辽宁 填空第16题 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在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认为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相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10 . 评注:统计的作用是提取信息.信息指的是我们要考查对象(总体)中的信息.样本则是随机抽取的.因此,求样本的最大值就没有任何意义.每次抽样样本不同,随机的最大值也会不同.因此,这道题问题的提法就是错误的.另外,在实际问题中,是知道了样本去求样本平均数和方差,怎么会倒过来,由均值、方差等去求最大值呢?这纯粹变成了数字游戏.和统计问题相差万里. (二)概率统计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生编硬造的痕迹严重. 2013年湖南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

高中英语从一道高考题综述while的用法专题辅导

从一道高考题综述while的用法 先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I\'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________you\'re there, can you get me some stamps? A. As B. While C. Because D. If 对连词的用法考查在每年高考题中均有涉及。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按题干提供的情景均不可取。While和As都能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极易混淆。As 一般强调主句谓语动词与从句谓语动词动作的同时性,而While除可表示同时性外,还含有一个动作在另一个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再从题干所提供的情景判断,就可知道B为最佳答案。 while的用法可从下述几点理解与运用。 一、while意为\"当......时候\",指一段时间,不能用来表示一个时间点。 While the discussion was still going on, George came in. 当讨论还在进行时,乔治走了进来。 二、while意为\"而;然而\",表示转折。 There\'re plenty of rain in the southeast, while there\'s little in the northeast. 东南部雨量充足,而西北部则很少下雨。 三、while意为\"虽然;尽管\",表示让步。 While I admit his good points, I can see his shortcomings. 尽管我承认他的优点,但我还是能看到他的缺点。

从一道高考题看 consider 的用法

从一道高考题看 consider 的用法.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从一道高考题看 consider 的用法从一道高考题看consider 的用法 动词consider既可作“考虑”讲, 又可作“看作”讲, 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让我们走近consider, 看看它有哪些用法吧。 93 NMET试题中的一道单项选择题是: Charles Babbag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______ the first computer. A. to invent B. inventing C. to have invented D. having invented 此题考查的就是consider的用法。让我们对consider的用法作一归纳, 然后, 再做答案。 一、consider意为“考虑, 细想”时, 其后可跟: 1. 名词或代词: We must consider the matter from different standpoints. 我们应当从各个角度来考虑一下这件事。 We must consider it very carefully. 我们应仔细地考虑它。 2. 从句: We must consider what”s to be done. 我们必须考虑该怎么办。 He considered how he should answer. 他考虑应当怎样回答。 3. “疑问词+不定式”: Have you considered how to get there? 你是否考虑过如何到那里? We have to consider what material to use first. 我们先得考虑用什么材料。 注意: consider作“考虑”解时, 不能直接接不定式。 4. 动名词: He considered going to see them in person. 他考虑亲自去看望他们。 He is considering changing his job. 他在考虑调换一下工作。 5. 介词over或单独用: He said they had considered over it. 他说他们已经考虑过了。 Let me consider. 让我考虑一下。 二、consider意为“认为, 以为, 把……看作”, 其后可跟: 1. 从句: We consider that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我们认为患难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 名词的复合结构(即名词作宾语补足语): We consider Beijing the heart of our country. 我们认为北京是我国的心脏。 3. 带形容词的复合结构: They considered me too young to do the work. 他们认为我太年轻, 干不了这项工作。 4. 带不定式的复合结构: We consider only such methods to be correct.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值得商榷的一道高考生物试题-3页文档资料

值得商榷的一道高考生物试题 12(B)―0056―01 历年高考中,有关新陈代谢的内容几乎都是必考内容,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又是重中之重,理所当然便成为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在2009年高考中,全国理科综合Ⅱ卷第31题就结合生产实际,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但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我认为本题的设置和答案还值得商榷(题目及参考答案略)。 问题一:A种植物的曲线是否经过原点 高中《生物》课本选修本“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一章中关于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可总结为图1。分析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很低时,绿色植物不仅不能制造有机物,还要消耗体内的有机物,而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光合作用会逐渐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就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了。 由此可见,当二氧化碳的浓度很低时,绿色植物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本题图中A种植物却是当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为零时,CO2的净固定量也为零,即意味着该种植物此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这一点是与实际情况相悖的。 因此,笔者认为该图中A种植物的曲线图不应过坐标原点,即当外界环境中CO2浓度为零时,CO2的净固定量也为负值(如图1所示,在A点较合适)。 问题二:当CO2浓度为300μL?L-1时,光合作用较强的植物是A种植

物还是B种植物 由于绿色植物在有光照时,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故光合作用的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总结为图2。从图中我们可知: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本题第一小题要求判断在CO2浓度为300μL?L-1(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A种植物还是B种植物,其所给答案为A种植物。但是,我们从图中可直接看到的只是净CO2吸收量,即净光合强度。而题目很明显要求的却是总光合作用强度,且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再联系上一问题可知,A种植物的曲线并不准确,故无法读出A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也就无法准确计算A种植物的总光合强度了。所以,本题不好判断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A种植物还是B种植物。 问题三:“响应”一词用得是否恰当 另外,在本题“A、B两种植物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这段话中,根据题意,我认为“响应”一词应改为“相应”。即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 改正 假设将本题修改后如图3所示,即A种植物的曲线过a点,B种植物的曲线过b点,且假设当CO2浓度为300μL?L-1时,A曲线和B曲线的纵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