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儿童用药安全已经是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在前不久召开的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曾呼吁,家长要提高安全用药意识,配合医生尽可能降低孩子因治疗用药而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家长要求医生为孩子开具治疗常见病的药物拿回家备用,这无疑给不良反应的发生埋下隐患。以下3个“雷区”最为常见,应该避免:

1、用药不准。比如在感冒初期,没有出现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有的孩子已经发生肺部感染,家长却光给孩子吃感冒药。

2、剂量不对。如果家长给3—4岁的儿童,按照婴儿期的剂量服用,就无法发挥疗效。而用到了七八岁儿童的剂量,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3、重复用药。几种作用相似的药物叠加使用,如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会引起多汗、腹泻等症状,有的会引起肝肾功能异常。

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家长在用药前首先要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频繁呕吐、频繁腹泻、尿量减少、神志改变、食欲下降、面色改变、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手足冰凉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次,无论是病情较轻自行用药,还是去医院就诊,都要注意记录孩子的药物过敏情况,凡是曾经过敏的药物一律不能使用,而且就诊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自行给孩子服药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综合情况,再参考药品说明书选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要注意,婴幼儿、学龄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尚不完备,一些成人的药物不适合使用;而12岁以上儿童,肝肾功能逐渐完备,体重接近成年人的患儿,有些药物可按成人剂量服用。

孩子的药量怎么算?

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主要有4个依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和药品说明书。

按年龄计算时,1岁儿童用药剂量为成人的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2—14岁为2/3,18岁时即与成人用药剂量相同。

有的孩子与同龄儿童相比,太胖或太瘦,用药时主要参考“按体重计算法”。即用药量为儿童体重(公斤)和成人体重(50或60公斤)的比值,再乘以成人用药剂量。比如体重为20公斤的孩子,用药量约为成人的1/3至2/5。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说明书如果已明确儿童用药剂量的参考值,应以此为准。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一、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二、用药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三、口服药按时发放给病人,看服到口。 四、注射药物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 注明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外一名护士核对并签名后方可应用于病人。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6、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7、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9、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0、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1、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用药后观察制度 一、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三、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应建立巡视登记卡,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四、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五、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六、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剧、毒、麻、高危险药品管理制度 一、剧、毒、麻、高危险药品专人保管,数量固定,班班交接并签名。 二、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试题1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试题 一、填空: 1、血管活性药物应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 2、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应在不同管路输入。 3、使用刺激性药物应选择较粗的静脉,使用留置针,24h内避免在原穿刺处下方穿刺。 4、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5、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疫苗、血制品等放冰箱内2至8度保存。 6、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如:Vc、Vk1、氨茶碱等 7、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简称ADR。 8、药品使用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药品使用、借用后及时登记并补充。 9、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里目标三是确保用药安全。 10、特殊药品和高危药品应使用红色输液卡。 二、判断题: 1、青霉素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合适溶媒,单独输液,现配现用。(√) 2、使用化疗药物前应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当特殊药物发生外渗时24h内可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局部热敷。( X ) 4、当输液反应可能或已引起不良后果或医患双方有争议时,立即封存液体,及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药学部。(√) 5、消化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 6、输液反应在某段时间内是集中发生的,如果不能去除诱发因素,则会持续发生。(√) 7、过敏反应多 见于皮疹、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诱 发哮喘、过敏性休克 等。(√) 8、多种药物配 伍时只要注意医嘱 与药物是否相符。 ( X ) 9、执行医嘱中 若发现医嘱差错或 有疑问时应及时与 医师或药师沟通确 认或更正, 绝不能盲目执 行、被动地去执行。 (√) 10、糖尿病注

安全用药知识

安全用药知识 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 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且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用药的知识: 一、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可以加强疗效。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前三种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 (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 (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 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 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片的主要成 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 (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因前者含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与后者同服,很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11)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因前者含乙醇,合用则增加消化道的刺激性,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一、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管药、配药、给药(注射、口服、外用、患者自用)、不良反应的监察 医院有众多部门与用药安全相关,但护士是为患者配药、给药的直接操作者,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工作中担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 护理———实施医疗行为的最前线, 杜绝用药错误的最后关口 二、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 1.医嘱处理方面因素: 医嘱开立后医生未通知护士,护士也未查对,造成执行遗漏 医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医嘱开出错误 电脑录入错误 2.药品保管方面因素: 药物保存方法不当或过期

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 每班清点流于形式 3.药物配置方面因素: 无菌观念淡薄、配制时间过早、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粉针剂溶解不当、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 4.用药过程中的因素:给药途径不正确、用药时间不合理、 给药方法不准确、给药速度不合理、护士对药品作用与副反应缺乏全面了解、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5.药物因素:一药多名、药名相似、制剂多种、外包装相似 三、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1.药疗原则: 根据医嘱给药。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正确实施给药(五准确:时间、剂量、药物浓度、途径、准确的病人) 2.形成医疗安全文化氛围 (1)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学习法律知识。 (2)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强化护士慎独精神,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营造一个“非惩罚性”的工作环境,即建立一个保密、方便、不归咎于个人的报告系统,使得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给药错误、分享经验,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让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的过程和决策中,给予更多合理用药的建议。 (5)要求护士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隐患问题提出讨论,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 3.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 (1)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 (2)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3)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4)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A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通知治疗班向药房索取新药说明书。 B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C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医生联系。 D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况。 E如新药未能在首位护士当班时使用,对新药的使用注意事

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范本

回复:儿童安全防护办法——一起学习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 [背景资讯]:意外伤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 目前,儿童意外死亡是我国0~14岁儿童致死的首位原因。意外伤害不仅给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随着求知欲的增强和好奇心的驱使,4~6岁的学龄前孩子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增大,他们非常渴望探索事物的究竟,便会攀高、窗外观望、随便吃药物及食品、触摸电器、玩火等。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生严重的外伤、急性中毒、触电、坠落伤及烧伤、意外跌伤和交通事故等,而这些意外伤害完全可以通过增强家长的主观防范意识来加以预防。 招数一:全家动员,预防烧烫伤 烧烫伤的种类: 临床上,烧烫伤分热液烫伤、化学性灼伤、火焰烧伤、电灼伤四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预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需要全家人协力防范。 热液烫伤:即孩子被热的液体,如热水、汤等所烫伤。 妈妈视线: 妈妈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厨房和浴室里玩耍,热水瓶、热汤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更不要让孩子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孩子在身边时,不要拿刚煮沸的热汤、热锅,以免不慎打翻而烫伤自己或孩子。洗澡放水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餐桌上放热液时,须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孩子好奇拉扯,把热液拉下而受伤。 小建议: 家里的餐桌上最好不要铺设桌巾。 化学性灼伤:即孩子接触危险化学品后被灼伤。 爸爸视点:

家里不要用空饮料瓶装危险溶液,以免孩子误食;也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 火焰烧伤:即孩子被火烧伤。 爸妈关注: 所有易燃物品如酒精、汽油等,要远离火源,最好放在室外。大人吸烟时要远离易燃物品,更不要躺在床上吸,以免不小心烫到孩子;绝对不要让孩子玩火柴或打火机。妈妈不要在蚊帐中点蚊香,使用蜡烛时要注意稳定性。 过节了,爸爸务必告诉孩子不要靠近燃放中的烟花、鞭炮,也不可捡鞭炮或将鞭炮放在口袋中。 电灼伤:即孩子误触带电的电线或插座而被灼伤。 爸妈关注: 家中电器设备常是起火触电的源头,使用延长线或多插头插座时,应注意负载量。妈妈特别留意,不要让孩子摸到电线及插座,平时插座可用塑料盖盖住。 招数二:三道安全线,防止孩子跌落受伤 案例:妈妈见4岁的妮妮睡着了,便放心地出门买东西,没想到孩子不久就醒了过来,还爬到窗台外面,幸好邻居阿姨发现后,及时打119,叫来消防队员,才使妮妮得以脱险。 分析:由于家长粗心大意,常会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 第一道安全线:窗户和阳台 1、窗户边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 2、安装一定高度的窗户栏杆; 3、阳台的栏杆足够高,使孩子不易攀爬; 4、留意栏杆间的宽度,不让孩子钻出。 第二道安全线:台阶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儿童药物滥用抗菌药的严重后果 什么是药物滥用?“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滥用药物中的“滥用”概念截然不同。药物滥用的概念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它异常行为。 儿童药物滥用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各种器官和生理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及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及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敏感,主诉不明确,容易造成医生判断失误或漏诊,因而易引发药源性疾病,而如果滥用药物则更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滥用抗菌药 目前抗菌药的滥用问题非常普遍。首先,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现象非常普遍,对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先用抗菌药。据统计,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菌药者高达99%。90年代统计,我国已有180万聋哑儿童,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所致,并以每年2万~4万递增,主要原因是抗菌药致聋,其中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另外,对儿科的感染性腹泻,也存在不恰当地用抗菌药治疗的情况,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 喹诺酮类抗菌药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达60%~70%,而且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美国医学文献已明确提示:18岁以下的患者,妊娠、哺乳妇女不作推荐;国内的某些专著和药品说明书中也同样提示禁用于幼儿或未成年人。然而,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是18岁以下的患儿及孕妇中使用较为普遍,且用量偏大。 中检智慧持续为您的健康导航,一次检测,终身受益,安全用药,刻不容缓。

用药安全问题的管理

用药安全问题的管理 1. 【单选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成立于() A. 1902年 B. 1906年 C. 1960年 D. 1968年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在我国的药物警戒的风险来源中,不属于药品固有问题的是() A. 仿制药风险 B. 中成药大容量注射剂风险 C. 中成药加化学药的复方制剂 D. 药品生产管理漏洞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下列事件中,属于药品储存、运输中发生的药品安全事件是() A. 亮菌甲素A事件 B. 安徽华源“欣弗” C. 完达山“刺五加” D. 上海华联“甲氨蝶呤”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单选题】关于亮菌甲素的适应证或用法用量,错误的是() A. 可以促进胆汁酸分泌 B. 可以松弛胆管单管末端括约肌 C. 口服给药10~20ml,tid D. 静脉滴注一次10~20mg,qd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单选题】下列不良事件中,属于假劣药事件的是() A. “仙牛健骨颗粒事件” B. “万络(罗非昔布)事件” C. “亮菌甲素事件” D. “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撤市事件 E. “阿糖胞苷儿科事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单选题】“仙牛健骨颗粒事件”中哪一期临床试验出现了严重问题() A. I期 B. II期 C. III期 D. IV期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单选题】茵栀黄注射液的适应证为() A. 细菌性痢疾 B. 新生儿黄疸 C. 慢性肾盂肾炎 D. 慢性肝炎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 8. 【单选题】通过资料分析痔血胶囊与肝损害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长期毒性试验显示大剂量组动物出现肝细胞水肿;2.8例病例均有较明确的肝功能异常指标;3.4例病例的肝损害出现在用药期间4.2例病例有重复用药史通过资料分析,得到的结果正确的是() A. 药源性疾病有地域特性,某一地域发病率高 B. 肝损伤没有明确的时间特点 C. 肝损害与药物没有直接关系 D. 肝损害与药物直接相关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我国药物警戒的实践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A. 沟通 B. 召回 C. 停产 D. 撤市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 10.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师应该开展的药物警戒工作() A. 用药前的前瞻性药物警戒 B. 药物治疗中的实时监测 C. 随访跟踪药物警戒 D. 开具医嘱时二次检查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

关于城区3_6岁幼儿安全教育现状的分析报告

关于城区3-6岁幼儿安全教育现状的分析 -----------------------作者: -----------------------日期:

《关于城区3-6岁幼儿安全教育现状的分析》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省沛县小学邵红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背景 1、目前社会上频频出现安全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幼儿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2、在实际幼儿教学中,幼儿屡屡出现各种受伤事件,甚至危及到他们的生命,所以对教师提出了幼儿安全教育的要求。 3、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很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有许多国家已经将幼儿的安全教育纳入了日常教学之中。 (二)、理论依据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从最低层次向高层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此可知,人除了生理需要以外,其他高层次的需要都是建立在安全需要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的,安全需要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此可知,人除了生理需要以外,其他高层次的需要都是建立在安全需要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的,安全需要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安全的意思:(一)是平安、无危险。(二)是保护、保

全。幼儿安全我所界定的是3—6岁的儿童的平安,或者说是保护他们免遭危险。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开始,安全对他们来说是关键,安全是儿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儿童的基本权力,这是因为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的能力弱,更重要的是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任何一个伤害都可能波及其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是致命的。所以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教育所实施的不仅仅是安全知识,安全规则的传授,而且是相应能力及相应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的教育过程。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沛县城区3-6岁幼儿安全教育现状的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将研究结果呈现给幼儿教师和家长,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总结一些幼儿安全教育的好方法,介绍给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最终使幼儿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保证他们平安快乐的度过一生。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法 主要通过文献查询法来了解目前幼儿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问卷调查法

儿童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儿童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从各方面、各角度介绍了儿童安全用药的通则、原则性内容和基本内容,帮助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有一个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与了解,为家长掌握儿童安全用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供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与防范 1.为何说“是药三分毒”? 答:因为大部分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或肾脏排泄,无形中增加了肝、肾负担,可能会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药物本身对身体除了有好的治疗作用外,还或多或少存在副作用,对身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再有,药物制剂中,也含有其他的辅料成分,对身体也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人们常说的“是药三分毒”是有科学道理的。 2.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通俗地讲,就是患者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或药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了药物后,由于使用此药物而出现的一些诸如腹泻、头晕、呕吐、皮疹等与治疗没有关联的反应。例如,患儿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泰诺林)后出现寻麻疹;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出现腹泻等。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答: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的。 4.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答: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或说明书中虽有描述,但不良反应的性质、程度、后果或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严重的,也属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5.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1)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是少数患者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与剂量无关,常不可预测。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如果遇到此类症状,应当立即停止用药,常见的容易发生变态反应的药物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破伤风抗毒素等,使用这些药物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2)毒性反应:在治疗剂量下,由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合并用药等原因引起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增加而引发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导致儿童耳聋,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缺少症,氯霉素引起新生儿的“灰婴综合征”。有些毒性反应是不可逆的,应立即停药。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螃膇莆螆虿膆蒈蕿肈膅芈螅羄膅莀蚈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防范 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 (1)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 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 (2)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3)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4)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A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通知治疗班向药房索取新药说 明书。 B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用红笔划出,以起 到醒目、提示作用。 C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医生联系。 D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况。 E如新药未能在首位护士当班时使用,对新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与接班者严格交接,确 保用药安全。 F主班及时将新药说明书夹在晨会提问本内供第二天晨会集中学习,并在护士站白板备注 填写:X月X日新药:XX,以提示 休息后第一天上班的护士学习新药。 G首位护士负责新药相关资料的检索,对有报道发生配伍禁忌 的药物及新药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反应及时摘录,与新药说 明书装订一起,以供大家学习。 1.规范病房药品的安全管理 (1)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 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2)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3)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对近期失效(有效期在3 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4)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疫苗、血制品等放冰箱内(2-8℃)保存。 (5)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如:Vc、Vk1、氨茶碱、付肾等 (6)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a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b高危药品:(凡是误用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c管理要求:专柜放置、标签清晰、班班清点、使用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

幼儿安全问题

幼儿安全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认真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近几年来,幼儿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出现的几个安全隐患、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还有自己的感悟着手进行阐述,以此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注意,更好的发展幼教事业,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普及程度,教育质量与整个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绝后的,但近年来,幼儿园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己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所谓幼儿园事故,一般是指入园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在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幼儿园事故发生的范围、种类是及其复杂的,有的与幼儿设备、设施有关有的与教职工的保育、教育有关。但不管是哪种事故,对于幼儿园,幼儿及家庭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现今幼儿园的安全问题现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幼儿自身引起的安全问题幼儿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差。由于幼儿年龄小 缺乏安全知识经验 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加上活泼好动、又好奇、好探索 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不能预见行为后果 如 幼儿在跑来跑去时 对迎面跑来的其他幼儿却不知到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规定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规定 一、一般用药管理规定 1、遵医嘱给药,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在加药前和给药前分别要向医生重复2遍医嘱,两人核对给药。非抢救患者不执行口头医嘱。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3给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4、给药后及时在输液巡视单上记录时间并签字,临时医嘱需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字。 5、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和疗效及时记录。 6、用抗菌药物前先看皮试记录后方可给药。 7、用毛花苷丙西地兰稀释后静脉推注,要注意监测心率缓慢静推。 8、微量泵注入药物要标明药名、剂量、浓度、速度。 二、病房药品存放管理规定 1、药品柜随时保持清洁整齐,严格按药品储藏条件保管药品。 2、内服药、外用药、注射用药等应分类分区放置,按有效期时限先后有计划地使用,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和浪费。 3、毒麻药品专锁、专柜、专人管理,专用处方、专设使用记录。 4、各类药品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为红色边,剧毒药为黑色边。标签上标有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凡标签不清、药物过期、破损、变色、混浊等均不得使用。 5、口服药保留药袋,药袋上注明领取日期及时间,可疑过期或变色不得使用。 6、易被光线破坏的药物,应避光保存,如维生素C、氨茶碱、硝普钠、肾上腺素等。 7、抢救药放在抢救车内,每班清点并记录、签名,用后及时补齐,便于急救时使用。 8、易燃易爆的药品,放置在阴凉处,远离明火,如过氧乙酸、乙醇、甲醛等。 9、患者个人用药应单独按要求存放,并注明床号、姓名。 三、急救药品管理规定 1、急救车内备有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和物品,做到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齐全,随时检查和补充,保证应急使用。 2、急救车外醒目位置有物品及药品放置示意图,标记清楚。

如何安全用药常识

如何安全用药知识 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且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用药的知识: 一、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可以加强疗效。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前三种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 (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 (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片 的主要成 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

安全用药管理措施

安全用药管理措施 一、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一、序号名称 二、1 胰岛素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三、2 10%氯化钾注射液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四、3 浓氯化钠注射液安全使用管理 二、重点药物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1 强心甙类药物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2 硝酸甘油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3 盐酸头孢替安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4 盐酸肾上腺素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5 多巴胺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6 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胰岛素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一、作用机理 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浆葡萄糖。 二、剂量与用法 1.动物胰岛素 包括正规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 2.人胰岛素 中性短效可溶性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中性预混人胰岛素-30R和50R 。3.人胰岛素类似物 超短效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三、用药后观察要点 1.未开封的胰岛素2-8℃冷藏 不能冰冻。静脉应用胰岛素 开瓶7天后不再使用。2.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打开一周后不再使用 胰岛素笔芯在25℃的室温下可保存4周。 3.短效和长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 应先抽短效后抽长效 并充分混匀。预混胰岛素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使用前一定要摇匀。4.冰箱取出的胰岛素 应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后使用。5.胰岛素使用前要注意效期、外观和剂型 剂量准确 注射准时。 四、不良反应 1 血糖反应。2.过敏反应。3.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五、意外情况处理措施 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1.首次应用胰岛素的患者 当班护士要向其宣教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预防要点。 2.定时监测血糖。 3.观察有无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现 一旦出现 立即报告医生 测血糖 遵医嘱予以甜食或50%的葡萄糖应用。4.15-30分钟巡视一次病人 根据血糖情况 调整输液滴数。5 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 大夜班注意观察23:00的血糖值 若血糖小于5.6mmol/L,嘱患者睡前加餐 并加强巡视 特别是凌晨1-3时 必要时叫醒病人 观察有无凌晨低血糖或无感知性低血糖发生。发生低血糖者 要及时记录 严格交班。 10%氯化钾注射液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一、作用机理 治疗、预防低钾血症。

儿童食品安全存在十大问题

儿童食品安全存在十大问题 天狮直销网 / 2009-04-21 近年来,以儿童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儿童正餐外的食品费用已成为家庭的重要开支项目之一,而且,儿童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大多数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儿童食品的消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问题六: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问题七: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问题八: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问题九: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铬含量不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试题1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试题 1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试题 一、填空: 1、血管活性药物应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 2、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应在不同管路输入。 3、使用刺激性药物应选择较粗的静脉,使用留置针,24h内避免在原穿刺处下方穿刺。 4、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5、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疫苗、血制品等放冰箱内2至8度保存。 6、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如:Vc、Vk1、氨茶碱等 7、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简称ADR。 8、药品使用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药品使用、借用后及时登记并补充。 9、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里目标三是确保用药安全。 10、特殊药品和高危药品应使用红色输液卡。 二、判断题: 1、青霉素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合适溶媒,单独输液,现配现用。(√) 2、使用化疗药物前应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当特殊药物发生外渗时24h内可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局部热敷。( X ) 4、当输液反应可能或已引起不良后果或医患双方有争议时,立即封存液体,及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药学部。(√)

5、消化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 6、输液反应在某段时间内是集中发生的,如果不能去除诱发因素,则会持续发生。(√) 7、过敏反应多见于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 等。 (√) 8、多种药物配伍时只要注意医嘱与药物是否相符。( X ) 9、执行医嘱中若发现医嘱差错或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确认或更 正, 绝不能盲目执行、被动地去执行。(√) 10、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应在饭前30 min内,防止发生低血糖休克;持续使用 胰 岛素泵人的病人,最好lh~2 h测量血糖1次,避免出现低血糖昏迷。(√) 三、单选题: 1.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 B )的不良反应。 A已经载明B未载明C不能判定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 E ) A、医学技术人员担任 B、药学技术人员担任 C、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护理技术人员担任 E、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D)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幼儿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必须具备一些急救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幼儿烫伤、骨折等意外伤害就能及时进行救护,以挽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 (一)小外伤 1.切割伤 常见切割伤:幼儿玩耍小刀、剪刀等锋利物品造成的皮肤断裂、出血。 案例:某幼儿拿着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道口子,伤口处开始渗出血珠。急救方法: (1)对于较小、较浅的切割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洁伤口周围,用冷开水冲洗伤口处.特别是将异物冲洗干净,再用双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红药水或紫药水。 (2)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将伤处抬高,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2.刺伤 常见刺伤:常见于玻璃、竹刺、铁钉、木屑等锐利物刺入皮肤,伤口深而狭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儿在自由活动后告诉老师手指疼痛,老师检查发现,该幼儿食指尖有竹刺刺入,伤处周围皮肤又红又肿,按压疼痛。 急救方法: (1)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 (2)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果有,用消毒针顺着刺的方向将其拔除。 (3)确认伤口无异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伤口周围,伤口涂红药水。 3.扭伤 常见扭伤:多发生在幼儿运动、游戏等活动中,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伤处肿痛,运动不灵活,颜色发青。 案例:某幼儿穿上了妈妈给她买的新皮靴,鞋跟和鞋帮都较高,该幼儿在奔跑中不小心把脚扭了,孩子感到剧烈疼痛,脚的活动不方便,老师发现幼儿的脚踝又肿又青。 急救方法: (1)检查是否骨折。 (2)如果没有骨折,立即对伤处冷敷,使血管收缩止血,并达到止痛的目的。 (3)一天之后,对伤处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预防: (1)定期检查和维修幼儿园的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 (2)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注意观察、提醒幼儿。 (3)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帮助。 (4)教育幼儿不打架、不拥挤,遵守活动规则,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守秩序的习惯。 (二)骨折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刘恩梅陆权 选自:中华儿科杂志, 2020,58(1) 安全合理用药并保证其有效性是儿童药物治疗学的核心,这其中有效性无疑是治疗的目标,而实现安全合理则是一个决策过程,是治疗学天平的另一端,需要与有效性相平衡的重要砝码。有效、安全、合理这三个用药的重要原则正凸现在每一位儿科医生的面前。 一、现实性与必要性 儿童是处于动态的、迅速生长发育中的特殊群体,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其体液占体重百分比以及体液在细胞内外的分布与成人差异极大,儿童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等均未发育完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这就构成了儿童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有别于成人。儿童的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 PD)以及PK/PD资料严重匮乏,很多药物的耐受性、安全性等均是未知数,因此儿童用药风险较成人大得多。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可供选择的儿科药物品种和剂型,全国3 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百种,90%的药品没有适宜儿童剂型,新上市的多数药品依然未在儿童人群中进行过全程的临床试验,儿童被比喻为药物治疗的孤儿。儿科医生

则很难主动地从根本上改变或扭转缺少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这一现状。 二、关于儿科超说明书用药 超说明书使用又称未注册使用,其包括药物的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超越适应人群以及改变说明书中所规定的用药途径、用药间隔时间。超说明书使用是一种在临床上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多见于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年龄期危重儿等。选择超说明书用药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全国《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涉及的相关条款均不支持超说明书用药,医生行为缺乏法律保护[1],所以不能习惯性地超说明书使用。出于疾病治疗所需的超说明书用药只能是为了患儿的利益、又无其他可替代药物选择情况下,届时必须保障患儿利益最大化,必须考虑药物不良反应。超说明书用药应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备案,同时提供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急预案,应保障患儿及其家长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2]。提倡儿科医生要养成详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2016年中国儿科医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状况调查表明[3]:87.0%的被调查医生选择用药前读药品说明书作为主要途径,9.1%的医生选择使用新药前可能会关注。儿科医生对说明书中的禁忌证、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等提示缺少详读。 三、关注儿童药品的不良反应

儿童安全问题的思考

儿童安全问题的思考 网络儿童安全问题的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指明了安全保护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位置。《纲要》之所以将安全问题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身体是人发展之本,没有生命或生命质量差则谈不上人的发展或良好发展;二是近年来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如何采用安全措施,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要研究的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2000年6月,本人承担了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校级重点研究项目,专门研究幼儿的安全教育问题。我们从探寻造成儿童伤害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入手,帮助幼儿园制定安全规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现将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一、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通过调查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面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检查手段、新的治疗方法、新药、新疫苗的使用以及完善的预防措施的实施,肺炎、腹泻、破伤风、肺结核等过去对儿童生命威胁很大的疾病,现已被消灭或得到有效

控制。从儿童总死亡率的逐年下降,死亡原因排序的变化,可以看到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儿童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大量增加,又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有关部门对意外事故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造成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中车祸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这一状况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极为相似,这说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具有两面性:在人们生活水平、儿童保健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各种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监护人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安全意识薄弱(相对而言,教师较好),根本想不到孩子会发生意外。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意识和知识。例如,1999年6月,北京一名5岁半的儿童下午从幼儿园回家后,在家里哭闹,家长为了哄他,逗他开心,将一粒日本豆塞进他嘴里,结果日本豆误入气管,家长迅速将孩子送往附近的医院,但孩子因窒息已死亡。又如,1998年6月的一天中午,江苏某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等待着吃午饭,保育员将刚烧好的饭菜从食堂拿到教室,随手将盛满热汤的铝桶放在教室进门处,桶上没有加盖,两位老师给小朋友们分饭菜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