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能力

数据分析的能力
数据分析的能力

分析的能力

我们可以以两种形式进行数据观察: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结构性数据和财务性数据相似,非结构性数据的典型代表是经济性数据或无形数据。从图 1.1 可以看到,分析和数据相互交叉。自200 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结构性数据:成本、流程用时和数量。然而,美国IBM 公司提出,现在产生的数据至少有80% 是非结构性的,是难以计数的图片、文档和音频。随着社会网络继续爆炸式的增长,非结构性数据的比例必然会增加。事实上,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最终会融合在一起。简言之,就是会成为现在所谓的“混合数据”。虽然混合数据在未来的分析中至关重要,但是它会使分析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这恰好说明了分析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处理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复杂混合的情况时,除了通过逻辑探究和数据处理的方式去理解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请允许我再次强调这一点,作为分析起源的描述性数据能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发生了些什么。但是,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更关注于可能会发生什么,或者最好能够发生什么,以及如何使它发生。这三个层次都十分必要。整个20 世纪,我们使用描述性数据,然后通过预期的发展趋势从主观上把结论推给未来。当市场稳定的时候,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当今和未来的市场都是不稳定的。所以,预测性分析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新时期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公司来说都十分关键。非营利组织甚至更需要预测性分析,因为他们的“业务”内容大部分是主观的数据,如人道主义的使命和支持者的满意度。

在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领域,财务、产品或者市场领域的改变是持续不断的。劳动力的有效性和成本、技能的发展、领导力、敬业度以及人才留用问题随着商业需求和市场的动态改变在不停地演变。随着市场的动态发展、竞争者的行动、新科技以及客户的频繁变化,前一年的选拔方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失效。在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以及

清偿性危机将劳动模式全盘打破。之前的技能要求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客户的需求和政策的调整而遭到淘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关键任务所需技能的获取和保留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人力资本管理的动态性需要我们应用数据分析来重新配置人员方案,并且预测我们下一步的最佳行动。如果我们还想对市场竞争情况持观望态度而不立刻采取行动,那么我们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本文内容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普华文化出版的《HR的大数据思维》一书。

数据分析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2)

数据分析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时间:2013-03-07 16:37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银行积累的客户数据、交易记录、管理数据等呈爆炸性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这样海量的大数据,给银行业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机遇。而信息未必一定通过数据来展现,但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银行积累的客户数据、交易记录、管理数据等呈爆炸性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这样海量的大数据,给银行业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机遇。而信息未必一定通过数据来展现,但数据一定是信息的基础,海量数据意味着海量机遇和风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银行提供变革性的价值创造潜力。如何利用数据这一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来开展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促进管理并提升企业价值,是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用数据帮助决策。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战略发展和经营管理决策多数依赖于决策者的经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层迫切需要数据的决策支持,提高经营和决策的科学性。银行各项产品能带来怎样的利润?如何判断客户是否有发展潜力?在哪里开设新的分行?将数

据充分应用到经营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这些原本看似很难回答的问题会变得清晰起来,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实现由“依赖经验”逐步过渡至“有数可依”,在深入了解和把握银行自身乃至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评价经营业绩、评估业务风险、配置全行资源。 用数据提升管理精细度。随着银行业务转型及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和深化,涉及资产、负债、客户、交易对手及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资产,在风险控制、成本核算、资本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银行贵宾卡服务,会考虑设置相应的资金要求和贵宾待遇,银行可以在分析本行客户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最合适的目标客户群及期望达到的卡均余额和交易量。数据资产直接关系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也是银行开展业务多元化、多方面分析的基础。“数据—信息—商业智能”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线,为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强大支持。 用数据促创新,赢先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存在较大的同质性,但比较竞争优势要求银行突破同质性,实施差异化战略。银行可以利用其掌握的数据资源,在客户挖掘、交叉营销、产品创新等方面大有作为,在零散的、无序的、历史的、当前的各种数据背后发现独特的业务规律,锁定特定客户群,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不同客户群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与产品服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及时主动开展业务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通过充分利用数据取得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分段排除法很有效 分析的信息来源: 1)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一.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Error: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7976286.html,″: [10060] Connection Error:timed out Error: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7976286.html,″ has shut down the connection prematurely 分析: A、应用服务死掉。 (小用户时:程序上的问题。程序上处理数据库的问题) B、应用服务没有死 (应用服务参数设置问题)

例:在许多客户端连接Weblogic应用服务器被拒绝,而在服务器端没有错误显示,则有可能是Weblogic中的server元素的 AcceptBacklog属性值设得过低。如果连接时收到connection refused消息,说明应提高该值,每次增加25% C、数据库的连接 (1、在应用服务的性能参数可能太小了;2、数据库启动的最大连接数(跟硬件的内存有关)) 2)Error: Page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 has expired 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A、应用服务参数设置太大导致服务器的瓶颈 B、页面中图片太多 C、在程序处理表的时候检查字段太大多 二.监控指标数据分析 1.最大并发用户数: 应用系统在当前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软件环境(参数配置))下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在方案运行中,如果出现了大于3个用户的业务操作失败,或出现了服务器shutdown的情况,则说明在当前环境下,系统承受不了当前并发用户的负载压力,那么最大并发用户数就是前一个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并发用户数。 如果测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到达了性能要求,且各服务器资源情况良好,业务操作响应时间也达到了用户要求,那么OK。否则,再根据各服务器的资源情况和业务操作响应时间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 2.业务操作响应时间: 分析方案运行情况应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和事务性能摘要图开始。使用“事务性能摘要”图,可以确定在方案执行期间响应时间过长的事务。 细分事务并分析每个页面组件的性能。查看过长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由哪些页面组件引起的?问题是否与网络或服务器有关? 如果服务器耗时过长,请使用相应的服务器图确定有问题的服务器度量并查明服务器性能下降的原因。如果网络耗时过长,请使用“网络监视器”图确定导致性能瓶颈的网络问题

数据分析平台测试方案模板

数据分析平台测试方案 模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葛洲坝电厂数据交换&分析平台 测试方案书 宜昌鸿宇连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开发部

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试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总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协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拟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抽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取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取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清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洗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整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拓扑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驾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表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形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学习,使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有了更进一步了解。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多为学生创造收集、记录、分析数据的实践机会,学生只有经常参与数据分析的实践,数据分析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数据分析是有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在我们教学中,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等获取客观事实,观测工具的可靠性和学生运用工具的技能技巧,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及其分析 学习后我知道分析数据为主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所谓数据是指在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查证、决策等的数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数据的来源,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活动获取的可以说,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政治、军事、科学、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对数据足够的认识和把握,很难在当今和未来社会的竞争中获胜。我这里讲的意思是,我们教师应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数据,应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当然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必须

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而不是喊口号 在科学课中,从表现形式上,使用数据主要是测量数据。性质上是定量的数据,即长度、面积、体积、重量、速度等。归纳起来,小学科学课重点指导学生获取、分析诸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速度等支持探究活动的测量数据。 现代社会是一个数据化的时代,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背后都会演绎成大量的数据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随着处理数据信息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汇集了各自急需的数据分析人才,如证券分析师、会计、资产评估师等,因此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数据分析观念与能力,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首先,我们的学生其实本身就时时处在数据的海洋中,像平时的各门课程的测试成绩、周围商品的价格、身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记录数据等等,但学生并没有有意识的去分析这些数据,只是教师在总结学生成绩时,才会给学生分析一下这些数据体现出来的问题。基于这种现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依据学生现时遇到的事态,有意识的让学生计算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并让他们根据数据看看能得到什么信息,以利于指导自己行为。其次,帮助学生根据问题的背景掌握数据分析的正确方法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统计学的一个核心就是数据分析。不论是统计

数据分析能力的八个等级

数据分析能力的8个等级 并非所有的分析方法作用都相同。和大多数软件解决方案一样,你会发现分析方法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从简单明了的到高级复杂。下面我们按照不同分析方法所能给人带来的智能程度,把分析能力划分为8个等级。 1. 固定报表 回答: 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 示例:月度或季度财务报表 我们都见过报表,它们一般是定期生成,用来回答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发生了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有用的,但无法用于制定长期决策。 2. 即席查询 回答:有多少数量?发生了多少次?在哪里? 示例:一周内各天各种门诊的病人数量报告。 即席查询的最大好处是,让你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3. 多维分析 回答: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该如何寻找答案? 示例:对各种手机类型的用户进行排序,探查他们的呼叫行为。 通过多维分析(OLAP)的钻取功能,可以让您有初步的发现。钻取功能如同层层剥笋,发现问题所在。 4. 警报 回答:我什么时候该有所反应?现在该做什么? 示例:当销售额落后于目标时,销售总监将收到警报。 警报可以让您知道什么时候出了问题,并当问题再次出现时及时告知您。警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RSS 订阅、评分卡或仪表盘上的红色信号灯来展示。

5. 统计分析 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错失了什么机会? 示例:银行可以弄清楚为什么重新申请房贷的客户在增多。 这时您已经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分析,比如频次分析模型或回归分析等等。统计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中进行统计并总结规律。 6. 预报 回答:如果持续这种发展趋势,未来会怎么样?还需要多少?什么时候需要? 示例:零售商可以预计特定商品未来一段时间在各个门店的需求量。 预报可以说是最热门的分析应用之一,各行各业都用得到。特别对于供应商来说,能够准确预报需求,就可以让他们合理安排库存,既不会缺货,也不会积压。 7. 预测型建模 回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它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如何? 示例:酒店和娱乐行业可以预测哪些VIP 客户会对特定度假产品有兴趣。 如果您拥有上千万的客户,并希望展开一次市场营销活动,那么哪些人会是最可能响应的客户呢?如何划分出这些客户?哪些客户会流失?预测型建模能够给出解答。 8. 优化 回答: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来说,那种决策是最优的? 示例:在给定了业务上的优先级、资源调配的约束条件以及可用技术的情况下,请您来给出IT 平台优化的最佳方案,以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 优化带来创新,它同时考虑到资源与需求,帮助您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

性能测试常用分析及标准

服务响应的时间标准 参考了业内比较通行的“2-5-10原则”——当然你也可以为自己的测试制定其他标准,只要得到企业内的承认就可以。所谓的“2-5-10原则”,简单说,就是当用户能够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当用户在5-10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受;而当用户在超过10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透了,或者认为系统已经失去响应,而选择离开这个Web站点,或者发起第二次请求。 针对基础数据库添加企业信息: 添加10家企业,9家成功,1家失败,失败详细信息 Action.c(62): Error -26612: HTTP Status-Code=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for "http://202.117.99.211/basedatabasesite/PSInfo/IndustryFact/PSBaseInfoAdd.aspx? PSClassCode=1&%3f" Monitor name :Windows Resources. Cannot access data for measurement Processor|% Processor Time|_Total on machine 202.117.99.211. Details: 检测出一个含有负分母值的计数器。 Hint: Check that there is such a measurement on the machine (use the Add Machine dialog box) (entry point: CNtMeasurement::GetNewData3). [MsgId: MMSG-47295] 功能名称:企业基本信息维护,添加企业基本信息 10用户模拟并发操作: 系统响应时间:最短1.078秒最长4.901秒,属于可接受范围 资源使用情况: 内存分析: 其中: Handle Count(process _total)值由71030变化为71515 差值485bytes private bytes 值由2442407936变化为2469638144差值27230208bytes 变化范围约3M committed bytes 值由2625691648 变化为2652794880 差值27103232

数据分析测试题完整版

数据分析测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数据分析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2.某特警部队为了选拔“神枪手”,举行了1 000米射击比赛,最后由甲、乙两名战士进入决赛,在相同条件下,两人各射靶10次,经过统计计算,甲、乙两名战士的总成绩都是环,甲的方差是,乙的方差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3.对于数据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相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4.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做泥塑工艺制作.小明将活动组各同学的作品完成情况绘成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表,我们可以知道平均每个学生完成作品 ()件. 5.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表: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

②描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 ③描述一组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 ④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一定是这组数据里的数; ⑤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大小发生了变化,一定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个个个个 7.某同学在本学期的前四次数学测验中得分依次是95,82,76,88,马上要进行第五次测验了,他希望五次成绩的平均分能达到85分,那么这次测验他应得 ()分. 8.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的() A.众数、中位数 B.方差、偏差 C.数据个数、平均数 D.数据个数、中位数 9.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10.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A.甲运动员得分的方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方差 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C.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 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某果园有果树200棵,从中随机抽取5棵,每棵果树的产量如下:(单位:kg) 98 102 97 103 105 这棵果树的平均产量为 kg,估计这棵果树的总产量为 kg. 12.在航天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89分,则除甲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__分. 13.已知一组数据它们的中位数是,则______. 14.有个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其平均数是,如果这组数的前个数的平均数是,后个数的平均数是,则这个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

数据分析必备的三大能力体系 这篇文章从整体框架出发,介绍了数据分析的三大层次。包括对数据分析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做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工具介绍。 数据分析目前在国内互联网圈的受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但是问题也很突出: 1.大家对于数据分析的认知和理解支离破碎,缺乏一个整体 的、系统的思维框架; 2.大家的视野更多局限在数据报表、BI 系统、广告监测等领 域,对于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其实是缺乏深层次洞察的。 这篇文章就从整体框架出发,介绍一下数据分析的三大层次。包括对数据分析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做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工具介绍。 一、数据分析价值观 如何让数据分析真正发挥价值?我认为必须在价值认同、工作定位和商业模式三点上取得突破。

做好数据分析,首先要认同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一个不认同数据、对数据分析的意义缺乏理解的人是很难做好这个工作的。放到一个企业里面,企业的 CEO 及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和理解数据分析的价值。你想一下,如果老板都不认可数据分析的价值,那么数据相关的项目在企业里面还能推得动吗?然后,企业内部还需要有数据驱动的公司文化。 如果大家宁可拍脑袋做决定也不相信数据分析师的建议,那么数据分析往往是事倍功半、走一下形式而已,反之则是事半功倍。

做好数据分析,要对数据分析的价值有清楚的定位。既不要神化数据分析,把它当做万能钥匙;也不要轻易否定数据分析的意义,弃之不用。数据分析应该对业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不应该流于形式,沦为单纯的“取数”、“做表”、“写报告”。在 LinkedIn 那么多年的工作时间里面,我们对数据分析的工作早已有了清晰的定位: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所有职场人员作出迅捷、高质、高效的决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洞察和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 当时我们还采用了一套 EOI 的分析框架,对不同业务的数据分析价值有明确的定位。针对核心任务、战略任务和风险任务,我们认为数据分析应该分别起到助力(Empower)、优化(Optimize)、创新(Innovate)的三大作用。

《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需求分析章节样章

5.1.2性能测试需求提取 复习了一些常见的理论概念后,我们开始性能测试需求的提取。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测试失败,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得到确切的性能指标,而导致测试无法正常开展。性能测试需求提取一般的流程如图5- 1所示。 图5- 1性能测试需求提取流程 分析提取指标 在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中,会给出系统的功能、界面与性能的要求。规范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都会给出明确的性能指标,比如单位时间内访问量要达到多少、业务响应时间不超过多少、业务成功率不低于多少、硬件资源耗用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这些指标都会以可量化的数据进行说明。如果,实际项目并没有这些正规的文档时,项目经理部署测试任务给测试组长时,一般就会说明是否要对项目的哪些业务模块进行性能测试,以及测试的要求是什么的。最麻烦的就是项目经理或者客户要求给出一个测试部门认为可以的数据,这样非常难做的。可是“甲方”往往都是提要求的,“乙方”只能“无条件”接受! 表5- 1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性能要求 表5- 1给出的指标非常明确,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只需收集用户登录模块的响应时间、登录成功率、并发数、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的数据,然后与表5- 1的指标进行比较即可,通过的,就认为达到了客户要求的性能,未达到就分析原因,并给出测试报告及解决建议。 大多数是没有明确的需求,需要我们自己根据各种资料、使用各种方法去采集测试指标。以OA系统为例,假设《OA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并未指明系统的性能测试要求,需要测试工程师自己分析被测系统及采集性能衡量指标。 分析OA系统的结构,所有功能中仅有考勤模块可能是被测系统最终用户经常使用的业务点,那么我们的重点应该在放在该模块上。一般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确定性能测试点: 第一、用户常用的功能。常用的功能一旦性能无法满足,比如登录功能,从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到显示成功登录信息,花了5分钟,这样的速度是 人无法忍受的。而对于用户不常用的,比如年度报表汇总功能,三个季度甚 至是一年才使用,等个10分钟也是正常的,这些是跟用户的主观感受相关 的,得根据实际情况区分。

数据分析平台测试方案模板

葛洲坝电厂数据交换&分析平台 测试方案书 宜昌鸿宇连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开发部

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试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总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协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拟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抽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取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取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清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洗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整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拓扑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驾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表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形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平均响应时间:在互联网上对于用户响应时间,有一个普遍的标准。2/5/10秒原则。 也就是说,在2秒之内给客户响应被用户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用户体验。在5秒之内响应客户被认为“比较不错”的用户体验,在10秒内给用户响应被认为“糟糕”的用户体验。如果超过10秒还没有得到响应,那么大多用户会认为这次请求是失败的。 定义:指的是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请求响应时间通常会被称为“TTLB”(Time to laster byte) ,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 错误状态情况分析:常用的HTTP状态代码如下: 400 无法解析此请求。 401.1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凭据无效被拒绝。 401.2 未经授权: 访问由于服务器配置倾向使用替代身份验证方法而被拒绝。 401.3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ACL 对所请求资源的设置被拒绝。 401.4 未经授权:Web 服务器上安装的筛选器授权失败。 401.5 未经授权:ISAPI/CGI 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401.7 未经授权:由于Web 服务器上的URL 授权策略而拒绝访问。 403 禁止访问:访问被拒绝。 403.1 禁止访问:执行访问被拒绝。 403.2 禁止访问:读取访问被拒绝。 403.3 禁止访问:写入访问被拒绝。 403.4 禁止访问:需要使用SSL 查看该资源。 403.5 禁止访问:需要使用SSL 128 查看该资源。 403.6 禁止访问:客户端的IP 地址被拒绝。

403.7 禁止访问:需要SSL 客户端证书。 403.8 禁止访问:客户端的DNS 名称被拒绝。 403.9 禁止访问:太多客户端试图连接到Web 服务器。 403.10 禁止访问:Web 服务器配置为拒绝执行访问。 403.11 禁止访问:密码已更改。 403.12 禁止访问:服务器证书映射器拒绝了客户端证书访问。 403.13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已在Web 服务器上吊销。 403.14 禁止访问:在Web 服务器上已拒绝目录列表。 403.15 禁止访问:Web 服务器已超过客户端访问许可证限制。 403.16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格式错误或未被Web 服务器信任。 403.17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已经到期或者尚未生效。 403.18 禁止访问:无法在当前应用程序池中执行请求的URL。 403.19 禁止访问:无法在该应用程序池中为客户端执行CGI。 403.20 禁止访问:Passport 登录失败。 404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1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网站无法在所请求的端口访问。 需要注意的是404.1错误只会出现在具有多个IP地址的计算机上。如果在特定IP地址/端口组合上收到客户端请求,而且没有将IP地址配置为在该特定的端口上侦听,则IIS返回404.1 HTTP错误。例如,如果一台计算机有两个IP地址,而只将其中一个IP地址配置为在端口80上侦听,则另一个IP地址从端口80收到的任何请求都将导致IIS返回404.1错误。只应在此服务级别设置该错误,因为只有当服务器上使用多个IP地址时才会将它返回给客户端。404.2 文件或目录无法找到:锁定策略禁止该请求。 404.3 文件或目录无法找到:MIME 映射策略禁止该请求。

LTE测试数据分析交流

1、掉线事件分析 1.1、MOD3干扰 现象:目前LTE网络为同频组网,主要通过PCI区分各个小区,LTE系统对于存在MOD3的PCI会产生干扰,在优化过程中需要避免MOD3干扰现象 处理思路: 2、调整PCI,避免MOD3 3、调整服务小区或邻区功率 4、调整其他邻小区功率过度 5、天馈调整 案例1: 【问题分析】 由高技街左转至古翠路,UE占用西湖人民法院1小区(PCI=258)RSRP为-89dBm,邻区中有通普1小区(PCI=390)RSRP为-85dBm,MOD3干扰导致掉线。 【处理建议】 1、调整西湖区人民法院1小区功率由122至82 2、调整西湖区人民法院1小区到汽轮大厦1小区CIO由0到3 【处理结果】 复测问题路段,未出现掉线事件

案例2: 【问题分析】 古墩路由南向北行驶至莲花街,UE占用裕都大厦1小区(PCI=234)与邻区中文新街道2小区(PCI=84),六和城市之星3小区(PCI=192)MOD3干扰导致掉线。 【处理建议】 1、调整裕都大厦1小区PCI由234到236、裕都大厦3小区PCI由236到234 2、调整青春宝3小区PCI由134到132,青春宝1小区132到134 【处理结果】 复测问题路段,未出现掉线事件

1.2、业务信道干扰 现象:服务小区与邻区电平相差大不,无主覆盖小区 处理思路: 1、调整小区功率 2、天馈调整 案例: 问题描述】 车辆在飞云江路行驶,当时占用钱塘江旅游公司2小区信号,RSRP值为-99dbm,邻区中其他4个小区电平值均在-100dbm左右,干扰严重,导致1次掉线,平均速率为2M。 【问题分析】 该路段接收到4个小区信号,RSRP值均在-100dbm左右,导频污染严重,干扰较大,在拐角处容易发生异常事件。

关于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关于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生成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解决问题,这才是根本。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都离不开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探究。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以数学的眼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数据观念的培养,就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关键词: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到处充斥着数据,这些数据有时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使人心绪不宁,因此,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尤为重要。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方法,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人们在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的方法,是人们发展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是人们发现事物价值存在性的工具。 数据分析过程 一.数据的收集 “数据”在数学中的意义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出现形式。它可以是指一组有意义的数字,如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身高:156cm、167cm、158cm、173cm……它也可以是指一组有意义的非法信息,如今天妈妈从超市买回的东西:饼干、牛奶、香蕉、薯片、西红柿、……因此在数据的收集中,当我们面对各种文章、报道、调查时我们应保持理智的心态,寻找最权威、最有效的数据,这样我们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收集数据的过程:例题:我们班推荐谁当学习委员?1.明确调查问题——谁当学习委员。2.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3.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采用投票选举的方法。4.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一位同学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投入推荐箱。5.记录数据——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以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得票数),第三位同学在一旁监督。二.数据的整理 数据整理是对调查、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中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检验、归类编码和数字编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数据收集后确杂乱无章地乱放,那么他们和胡乱涂鸦的东西差不多,那么这样的一组数据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得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并把它们有类、有序、有效的排列,使观察者直观的了解某一事物,做到见数据知事件的目的。 整理数据的过程:例题:我们班推荐谁当学习委员?1.原始数据的审核——检查票数是否符合学生人数,检查票数是否有效,是否能作为事实依据。2.实施归类整理——将得票者与得票数对应,并统计出得票者的总票数。3.列表或列图。

数据分析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数据分析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想知道数据分析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数据分析过程吧。数据分析工作大致由以下六阶段组成:1、理解需求2、获取数据3、数据预处理4、统计分析5、数据建模6、数据可视化及分析报告撰写。 除了理解需求阶段不需要技术性技能外其余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技能,下面我帮大家梳理一下。 1.理解需求 理解需求需要有一定的业务经验,其他技能并不会涉及太多。 2. 获取数据 理解需求之后大致可以确定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了,接下来就是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一般需要这几个技能 1、数据库(SQL)技能 一般注重数据积累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数据仓库,大部分数据可以直接拿来做数据分析,所以你需要SQL技能去完成数据提取等数据库管理工作。 2、网络爬虫技能 还有一些是公司不具备的数据,需要到互联网上爬取。这用到的就是网络爬虫技术, 爬虫涉及到HTML、http、JavaScript、CSS等知识,所有可以用来开发web服务的 编程语言都可以用来开发爬虫程序,如python、Java、c/c++、JavaScript(nodejs) 等。爬虫技术比较复杂,简单工作可由数据分析师自己完成,但复杂的爬取任务一般是由分析师提需求技术部门来完成的。

3.数据预处理 拿到手的数据一般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失、异常(取值超出常识),异构等。这样是不能直接用来分析与建模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清理、修整、整合、规范化、重塑、切片切块、变形等处理以便进行分析。 因此需要掌握几种数据处理工具,常见的数据预处理工具有excel、SQL、python等语 言或工具。这几种工具的使用场景有些差异: excel可以处理数据量不大,且没有太多复杂的字符结构的数据。 SQL可以处理数据量大但是结构简单的数据。 Python 结合pandas、numpy库来使用,适合用来处理结构比较复杂的数据。当然结构简单的数据处理起来更轻松了。 如果数据量特别大,那还需要掌握在大数据平台的使用方法,如Hadoop、spark等。 4.统计分析 数据预处理完成之后就可以对数据做一些统计分析了,如根据分组变量对数据集进行聚合计算、求均值、求和、求方差标准差等度量指标计算。还可以对某些特征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列联分析、各种假设检验,通过多种方式以探索数据间的关联。 统计分析需要具备数理统计知识并掌握统计工具SPSS、SAS或编程语言如python、R 等。 5.数据建模 在定性的理解数据之后想要量化的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方便做出预测或者分类。这就需要通过数据结合统计算法、机器学习算法来训练出模型。 数据建模需要具备统计知识、熟悉机器学习算法并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数据建模常用的 模型有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这些模型大部分都可以在python的第三方库Scikit-learn中发现,因此python编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性能测试工程师基本上都能够掌握利用测试工具来作负载、压力测试,但多数人对怎样去分析工具收集到的测试结果感到无从下手,下面我就把个人工作中的体会和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希望能对大家分析测试结果有所帮助。分析原则: 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 2.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3 分段排除法很有效 分析的信息来源: 1 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 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一.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 Error: 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10.10.10.30:8080″: [10060] Connection Error: timed out Error: Server “10.10.10.30″has shut down the connection prematurely 分析: A、应用服务死掉。 (小用户时:程序上的问题。程序上处理数据库的问题) B、应用服务没有死 (应用服务参数设置问题) 例:在许多客户端连接Weblogic应用服务器被拒绝,而在服务器端没有错误显示,则有可能是Weblogic中的server元素的AcceptBacklog属性值设得过低。如果连接时收到connection refused消息,说明应提高该值,每次增加25% C、数据库的连接 (1、在应用服务的性能参数可能太小了2、数据库启动的最大连接数(跟硬件的内存有关)) 2 Error: Page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 has expired 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A、应用服务参数设置太大导致服务器的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