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α-淀粉酶的发酵生产工艺

摘要: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目前,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

1.菌种的选育

1. 1 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将土壤系列稀释,把10-3 、10-4、10-5分别涂布到淀粉培养基上,27℃倒置培养2天,将长出的菌落接入斜面。将细菌从斜面接种到淀粉培养基培养2天,用碘液染色,记录透明圈大小和菌落直径,计算D/d值。保菌供下次实验用。

1.2 紫外线诱变育种:

取活化后的菌种配成菌悬液、稀释;倒淀粉培养基平板,将菌悬液涂布其表面;用紫外线处理平板0、2min、4min、6min、8min、10min,每个处理2次重复;放到黑暗中倒置培养,37℃培养48h,分别计数诱变组和对照组平板上的菌落数,并计算致死率;加入碘液,分别测量诱变组和对照组菌落的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计算D/d值;将D/d值最大的菌种保存到斜面培养基上。

诱变方法以及变异菌株的筛选

①诱变出发菌株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

②以NTG为诱变剂,按一定处理剂量(μg/ml),在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30℃恒温振荡处理1~4 h。

③经高速离心分离,移植于液体完全培养基进行后培养。

④经稀释涂布在含有1%淀粉BY固体培养基上,经24 h培养形成小菌落。

⑤把单菌落分别移植于含2%淀粉BY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36 h。

⑥用2#定性滤纸制成5 mm disc(小圆纸片),并用2%琼脂BY培养基灭菌后加入较大剂量青霉素(抑菌)。倒入200 mm×300mm长方形不锈钢玻璃培养皿中,冷却凝固。然后把5 mm disc 纸顺序放在培养基表面。

⑦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培养液,移植到相应的disc上。把disc培养皿经37℃,24h分别培养。

⑧把KI-I2液用喷雾器均匀分布在disc培养皿培养基的表面上,并挑出淀粉水解圈大的disc,

用相对应的1 ml培养液接种摇瓶,进行发酵测定酶活力。把各种斜面菌株经活化培养,接种于1%淀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摇瓶比较实验。将菌株作逐一对比,从中筛选出酶活较高的产酶菌株。经菌种诱变选育α-淀粉酶高产菌株为诱变的出发菌株,经NTG反复多次处理,并经淀粉水解圈初筛和摇瓶复筛,来选育α-淀粉酶高产菌株。

经NTG反复多次处理,α-淀粉酶活力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经5次NTG处理之后,其变异株α-淀粉酶活达到34 200 (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倍以上,说明该诱变处理及选育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经NTG处理所得的变异菌株的产酶稳定性较差,必须经反复多次单菌落分离和摇瓶比较,逐渐筛选出产酶稳定性好的菌株。

2 培养基的优化配制

培养基的制作

(1)培养基的类型

培养基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组成、状态和用途等进行分类,按照用途可以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微生物大规模发酵设计主要用到孢子,种子和发酵培养基这三种类型。

(2)孢子培养基

孢子培养基配制的目的是供菌体繁殖孢子的,常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对这类培养基的要求是能使菌体生长快速,产生数量多而优质的孢子,并且不会引起菌体变异。对孢子培养基的要求:①营养不要太丰富;②所用无机盐的浓度要适量;③注意培养基的pH和湿度。

α-淀粉酶的孢子培养基配置如下:将麸皮5%、豆饼粉3%、蛋白胨%、琼脂2%(pH )制成斜面培养基,在蒸汽灭菌20 min 。

(3)种子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是供孢子发芽、生长和大量繁殖菌丝体,并使菌丝体长得粗壮成为活力强的种子。对于种子培养基的营养要求比较丰富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高些,浓度以稀薄为好,可以达到较高的溶解氧,供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

α-淀粉酶的种子培养基的配置:将豆饼1%、蛋白胨和酵母膏各%、氯化钠%配置成种子培养基(pH ~,在蒸汽灭菌20 min。

(4)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的要求是营养要适当丰富和完全适合于菌种的生理特性和要求,使菌种迅速生长、健壮,能在比较短的周期内充分发挥产生菌合成发酵产物的能力,但要注意成本和能耗。

α-淀粉酶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是:麸皮70%、小米糠20%、木薯粉10%、烧碱%,加水使水量达60%,常压蒸汽灭菌1h.

本发酵属于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二级发酵。设计流程如下:孢子→锥形瓶→种子罐→发酵罐

(1)孢子制备

将保存在淀粉琼脂斜面上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到锥形瓶中,在35℃静置培养2~4天,待长出大量孢子后作为接种用的种子。

(2)种子制备

将保藏的菌种接种到马铃薯茄子瓶斜面(20%马铃薯煎出汁加MgSO4·7H2O 5 mg/L,琼脂2%,pH ~),37℃培养3天。然后接入到20L种子罐,37℃搅拌,通风培养12~14小时。此时菌种进入对数生长期(镜检细胞密集,粗壮整齐,大多数细胞单独存在,少数呈链状,发酵液pH ~,酶活5~10U/mL),再接种到发酵罐。

(3)发酵罐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用麦芽糖液配置成含麦芽糖6%、豆粕水解液6%~7%、Na2HPO4·%、(NH4)2SO4 %、CaCl2 %、%、豆油1kg、深井水20L,调pH至~。

发酵罐培养基经消毒灭菌冷却后接入3%~5%种子培养成熟液。培养条件为:温度37±1℃,罐压0.5kg/cm2,风量1~20h 为1:,20 h后1:,培养时间为28~36h。

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耐高温α-淀粉酶生产工艺,采用地衣芽孢杆菌为菌株,通过一级种子罐发酵、大罐发酵、过滤、成品处理制得。

2.2.1 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原料

有采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吨种子罐发酵,玉米淀粉6%~10%,玉米浆1%~3%,豆粕2%~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2%,柠檬酸钠%~%,35吨发酵罐发酵, 玉米淀粉15%~30%,玉米粉5%~10%,豆粕1%~8%,玉米浆2%~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2%,柠檬酸钠%~%等。

2.2.2 耐高温α-淀粉酶培养基制作

(1)选取菌种:采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2)吨种子罐发酵,培养基配方:玉米淀粉6%~10%,玉米浆1%~3%,豆粕2%~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2%,柠檬酸钠%~%,余量为水,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加

高温淀粉酶液化,消后;用茄子瓶接入种母,温度37±1℃,通风量25-40m/h,pH值,培养时间24-36小时。

(3)35吨发酵罐发酵,培养基配方:玉米淀粉15%~30%,玉米粉5%~10%,豆粕1%~8%,玉米浆2%~5%,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2%,柠檬酸钠%~%,余量为水,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加高温淀粉酶液化,;温度42±1℃,风量400-1000m/h,pH值,培养时间80-100小时;在上述条件下补料分批发酵:以淀粉浓度为150~280g/L为发酵初糖浓度,以质量百分比40%~70%的淀粉糖溶液作为发酵补料物,在DE值降至10~60mg/ml时以阀门开启程度的大小为依据开始持续流加补料,维持发酵液中DE值约为10~60mg/ml,控制总糖浓度达到220~320g/L时停止补料。

(4)提取浓缩工艺:经絮凝、压滤,二次过滤后,采用超滤膜浓缩,保持料液浓缩过程中温度20℃--45℃;最后采用精滤板框过滤机,配合硅藻土预涂工艺进行过滤除菌,最终生产出成品。

2.2.3耐高温α-淀粉酶的另一种生产方法

向成熟的发酵液中加入占发酵液重量1%-3%的钙离子保护剂或2%-5%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在70-9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将制得的纯化的耐高温。淀粉酶送至压力喷雾塔进行喷雾干燥,制得酶粉,将酶粉调配后,分装即得成品。该耐高温。淀粉酶呈固体状态,酶活力达2万单位/g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易贮存和运输。

2.2.4用菌种枯草芽孢杆菌T2来提取耐高温α-淀粉酶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当今工业酶制剂的主要生产菌种之一,主要用于生产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本实验利用高产α-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T2生产α-淀粉酶。(一)用此菌种来提取α-淀粉酶的生产原料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2,蛋白胨5g,酵母膏2.5g,葡萄糖0.5g,可溶性淀粉2.5g,KH2PO4 1g,0.25g,0.1g,H2O 500mL,。

(二)此培养基的制备

1.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发酵培养基:蛋白胨5g,酵母膏2.5g,葡萄糖0.5g,可溶性淀粉2.5g,KH2PO4 1g,0.25g,0.1g,H2O 500mL,。分装于100mL锥形瓶中,每瓶50mL,121℃灭菌20min。

2.接种与产酶培养

接种环灼烧灭菌后,轻轻刮取斜面种子培养基中的少量菌体,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并使环在液体与管壁接触的部位轻轻摩擦,使菌体分散于液体中。37℃振荡培养48 h。

3.离心

将发酵液置高速冷冻离心机中10000r/min离心10 min,除菌体,上清液即为α-淀粉酶粗酶液。

2.3 a一淀粉酶发酵培养基优化

2.3.1不同碳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单独选择面粉、大米粉、糊精、淀粉、荞麦、高粱粉、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作为碳源,替代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玉米粉,其余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不变。测定酶活结果,由图1可见,面粉、大米粉、淀粉、荞麦作为碳源时,都有利于米曲霉产酶,而高粱粉、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对产酶的促进作用较低。其中面粉对产酶的促进作用最大,因此选择面粉作为最佳唯一碳源。

2.3.2不同有机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在以面粉为唯一的碳源的条件下,选择玉米浆、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牛肉膏代替黄豆饼粉作为有机氮源,其余条件不变。测定酶活结果由图2可看出,牛肉膏作为有机氮源有利于米曲霉产酶,而玉米浆、蛋白胨、酵母膏、尿素作为有机氮源时,对产酶的促进作用较低。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牛肉膏的成本太高,产酶促进作用只较黄豆饼粉作为有机氮源的高一些,因此选择黄豆饼粉作为有机氮源。

α-淀粉酶的分离制备

α-淀粉酶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方法粉酶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方法粉酶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方法粉酶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方法

2.4.1 α-淀粉酶的分离和纯化:

高纯度α-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水解淀粉类酶制剂,可用于研究酶反应机理和测定生化反应平衡常数等。分离纯化α-淀粉酶的方法很多,一般都是依据酶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性质、溶解度、稳定性、专一性结合位点等性质建立的。要得到高纯度α-淀粉酶,往往需要将各种方法联合使用。盐析沉淀、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亲和层析和电泳等,是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通过超滤、浓缩、脱盐和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对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的重组超耐热耐酸性α一淀粉酶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纯级的超耐热耐酸α一淀粉酶,纯化倍数为,活力回收率为%。

但上述方法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连续操作和规模放大都比较困难。反胶团萃取具有选择性高、正萃与反萃可同时进行、分离与浓缩同步进行、操作简单和易于放大等优点,并能有效防止生物分子变性失活。以CTAB /正丁醇/异辛烷构成反胶团系统,通过反胶团萃取方式纯化精制α-淀粉酶。最佳反应条件为: 萃取温度40 ℃,水相组成为NaCl mol/L,pH ,有机相:无机相= 1:2,振荡时间10min;反萃取最佳条件为:温度60℃,水相组成为KCl 3 mol/L,pH ,有机相:无机相= 2:1,反萃取振荡时间10 min。在上述条件下,经过一个萃取与反萃取循环后,淀粉酶的萃取率最高可达90. 78%。双水相技术具有处理容量大、能耗低、易连续化操作和工程放大等优点。应用双水相系统PEG/磷酸盐分离纯化α-淀粉酶,增加PEG浓度有助于酶富集上相。同样用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从发酵液中直接萃取分离低温α一淀粉酶,分配系数及回收率分别为和87%。采用PEG(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进行分离纯化α-淀粉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由PEG和硫酸铵所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对α-淀粉酶的回收率可达%,分配系数可达。双水相技术有着溶液粘度高、分相时间长,易造成界面乳化等缺点,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多问题。为了获得高纯度的α一淀粉酶,开始人们利用软基质的离子交换色谱和亲和色谱分离纯化了α-淀粉酶的粗酶提取液。但是,软基质色谱介质的机械强度小,受压易变形,分析速度慢,分离效率低,柱寿命短,固定相对PH、离子强度和压力非常敏感,反复使用时配体碎片容易脱落。由于以上缺点,软基质色谱有逐渐被硬基质色谱取代的趋势。在硬基质色谱应用方面,李华儒等首次合成一种对α一淀粉酶具有特异亲和能力的色谱介质,并成功地分离纯化了工业粗酶,获得了高纯度产品,其活性回收率>88%,Kato等也用高效疏水色谱纯化了α-淀粉酶粗品,回收率为90%。之后其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纯化α一淀粉酶很好地分离了α一淀粉酶粗品,其活性回收率高达96%,比活性达388μ/mg蛋白质。此法的研究成功为大规模制备高纯度α一淀粉酶提供了一个新工艺路线。

2.4.2 实验方法

(1)反胶团系统的配置将适当比例的正丁醇和异辛烷加入比色管,摇匀。再加入适量CTAB,放入加热套中加热溶解,摇匀,使其均匀分布于有机相,得到澄清透明稳定的反胶团系统。

(2)前萃取将α-淀粉酶溶解于不同缓冲液中,稀释,并用4层洁净纱布滤清。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pI),构成初始水相。将反胶团相和水相置于50 mL带塞三角烧瓶中,在振荡器上剧烈摇晃后(250 r/min, 10 min),倾入离心管,进行离心(3 500 r/min, 5 min),用滴管小心地将两相分开取上层有机相待用。

(3)反萃取用去离子水配制适当pH值(pH

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风干

(整理)α-淀粉酶综述

α-淀粉酶综述 佚名2013-10-06 摘要:α-淀粉酶分布十分广泛,遍及微生物至高等植物。α-淀粉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酶制剂,大量应用于粮食加工、食品工业、酿造、发酵、纺织品工业和医药行业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本文概述了α-淀粉酶的发现和应用发展史、分离纯化及结构的研究史、催化机制及其研究史、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α-淀粉酶发现应用分离纯化结构催化机制研究史发展趋势 α- 淀粉酶( α- 1,4- D- 葡萄糖- 葡萄糖苷水解酶) 普遍分布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是一种重要的淀粉水解酶。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的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生成糊精和还原糖。由于产物的末端残基碳原子构型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现在α-淀粉酶泛指能够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切开α-1,4糖苷键,起液化作用的一类酶。 1 α-淀粉酶的发现和应用史 1.1 α-淀粉酶的发现 啤酒是最古老的酒精饮料,发酵是其关键步骤,其中所包含的糖化过程就是把淀粉转化为糖。这个转化过程的机理一直都没有被弄清楚,直到淀粉的发现。 在19世纪早期,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谷物提取物中淀粉的消化机理。Nasse(1811年)发现,从生物体中提取的淀粉能过被转化为糖,而从被沸水杀死的植物细胞中提取的淀粉不能被转化为糖。Kirchhoff(1815年)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将4份的冷水加入到2份的淀粉中,并边加边搅拌。之后加入20份的沸水使其形成一层厚厚的淀粉糊。在淀粉糊还是余温的时候,加入被粉碎的麸质(或麦芽),然后在40-60°列式温度下水浴。1-2小时后发现,淀粉糊开始缓慢液化。8-10小时后,淀粉糊被转化为一种甜的溶液。之后,他将其通过过滤和蒸发浓缩得到了糖浆,品尝后发现,其和发酵液一样甜。在操作的过程中,他注明了实验过程中仅添加了非常少的麸质,并且得到的糖浆与淀粉的量成正比。此外,如果在加入麸质前加入几滴高浓度的硫磺酸,最终就没有糖生成。从这个实验中他得到结论1)麸质是一种能够使温水中的淀粉粉末转化为糖的物质。2)作为种子发芽的结果,相比种子内的物质而言,麸质能过将更多的淀粉转化为糖。至此,Kirchhoff奠定了发现谷物中一种能够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蛋白质的基础。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10%葡萄糖液,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但由于葡萄糖输入体内后被迅速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或转化糖原储存,不能维持有效渗透压,故输液时不计算其张力,只用于供给水分及能量。 2.电解质溶液 (1)0.9%氯化钠(生理盐水):每升含Na+和Cl-各为154mmol,与血浆离子渗透压相似为等渗液,但钠、氯之比为1:1,与人体血浆钠(142mmol)、氯(103mmol)的比例不同(血浆钠、氯比例约3:2),若大量或长期单独补给可使血氯增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若用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配成2:1溶液,则钠氯之比为3:2较符合血浆。 (2)碱性液体:常用于纠正酸中毒也可配置其他溶液。①1.4%(1/6M)碳酸氢钠是等渗液,成品为5%,用5%~10%葡萄糖稀释3.5倍后,即为等渗液。1.4%碳酸氢钠4ml/kg或5%碳酸氢钠1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此为小儿纠酸的首选。②11.2%乳酸钠,稀释6倍,浓度1.87%(1/6M)时为等渗液。乳酸钠需在有氧情况下,经肝脏分解产生HCO3-而发挥作用,故小儿期纠酸不宜作为首选。 (3)10%氯化钾:纠正低血钾用。 3.混合溶液 将几种液体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各种混合溶液,使之更适合于不同性质脱水补液的要求。 (1)2:1等渗液:为2份生理盐水与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该液体有利于补充血容量,常用于低渗性脱水或重度脱水的扩容。 (2)4:3:2液:为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2/3张液。常用于中度以上或低渗性脱水。 (3)2:3:1液:为2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1/2张液。常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4)维持液:为4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并含0.15%氯化钾的混合液。常用于高热、肺炎等的维持输液。 (5)口服补液盐其成分为氯化钠0.35g、碳酸氢钠0.25g、氯化钾0.15g、葡萄糖2g、水100ml.2/3张液。用于口服补液。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

一.常用贮液与溶液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 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不要涡旋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 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 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或称取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并溶于水中,定容至1L。 1mol/L HEPES:将23.8gHEPES溶于约90ml的水中,用NaOH调pH (6.8-8.2),然后用水定容至100ml。 1mol/L HCl:加8.6ml的浓盐酸至91.4ml的水中。 25mg/ml IPGT:溶解250mg的IPGT(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于10ml 水中,分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MgCl2:溶解20.3g MgCl2·6H2O于足量的水中,定容到100ml。

(植物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植物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淀粉酶的提取及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中的淀粉酶能将贮藏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淀粉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有α-淀粉酶及β-淀粉酶,其活性因植物生长发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以禾谷类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最强。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都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β-淀粉酶不耐热,在高温下容易钝化,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容易发生钝化。通常酶提取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测定时,可以根据他们的特性分别加以处理,钝化其中之一,即可以测出另一种酶的活性。将提取液加热到70℃维持15分钟以钝化β-淀粉酶,便可测定α-淀粉酶的活性。或者将提取液用pH3.6的醋酸在0℃加以处理,钝化α-淀粉酶,以测出β-淀粉酶的活性。 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由于麦芽糖能将后者还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故可以求出麦芽糖到含量。以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淀粉酶活性大小。 三实验材料 萌发的小麦、大麦或者豆类等(芽长1cm左右)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电子天平、研钵、100mL容量瓶(1个)、50mL量筒(1个)、刻度试管[25mL(9个)、10mL(1个)]、试管6支、移液管[1mL(2支)、2mL(2支)、10mL(2支)]、离心机、恒温水浴锅、7220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淀粉溶液、0.4mol/LNaOH、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称取柠檬酸20.01g,溶解后稀释至1 000mL;B、称取柠檬酸钠29.41g,溶解后稀释至1 000mL;取A液13.70mL与B液26.30mL 混匀即是。 3,5-二硝基水杨酸: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20mL1mol/LNaOH 中,加入50mL蒸馏水,在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盖紧瓶盖,勿让CO2进入。 麦芽糖标准液:称取化学纯麦芽糖0.100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仔细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五操作步骤 1.酶液的提取: 称取萌发的水稻种子0.5g(芽长1cm左右,置于研钵中加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移入25mL刻度试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后在温室下放置,每隔数分钟振荡一次,放置2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2.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1)取三支试管,编号注明1支为对照管,2支为测试管。 (2)于每管中各加入酶提取液1mL,在70℃恒温水浴中(水文的变化不应该超过±0.5℃),准确加热15分钟,在此期间β-淀粉酶受热钝化,取出后迅速在自来水中冷却。

万吨α淀粉酶生产车间的设计

万吨α淀粉酶生产车间 的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8万t/a α-淀粉酶生产车间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年产80,000t α-淀粉酶的工厂设计,其通过枯草杆菌液体深层发酵、沉淀法提取达到分离纯化出菌体中α-淀粉酶的目的。本设计分别对α-淀粉酶的性质、用途、工艺流程及生产原理都做了相关的阐述,并对有关的物料和热量也作了相应的衡算,以及对标准设备的选型和计算,还对工艺指标、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都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设计得出结论:年产8万吨α-淀粉酶发酵工厂,共有18个500m3发酵罐,每月均放罐180罐,发酵周期为72小时,总提取率为82%,理论α-淀粉酶产量为吨/罐,实际α-淀粉酶产量为吨/罐。每月应投入生产总成本为3993万元,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年利润为万元。 关键词:α-淀粉酶;工厂设计;效益分析;发酵;发酵罐 Plant Design of Sixty thousand t/a α-Amylase Abstract: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by a factory which produces 60,000t α-Amylase a achieves the aim of fil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α-Amylase by using the deep ferment of hay bacillus and settling design not only respectively illustrate the quality,use,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production principle but also make a materials and heat balance,the typ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andard equipment,further more,illustrate the technic

各种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配制

各种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 配制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常用试剂的配制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1、硫酸(H 2SO 4 )溶液的配制: 1000mL浓度c(1/2H 2SO 4 )=0.1mol/L,即c(H 2 SO 4 )=0.05mol/L的硫酸溶液的配制: 取3mL左右的浓硫酸缓缓注入1000mL水中,冷却,摇匀。 新配制的硫酸需要标定,其标定方法如下: 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0.2g,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取50mL水,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同样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计算公式为: 式中: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 1 :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M:无水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M(1/2Na 2CO 3 )=52.994)]。 测定氨氮时,氨氮含量的计算: 式中: 氨氮:氨氮含量,mg/L; V 1 :滴定水样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所用的硫酸的体积,mL; M:硫酸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2、重铬酸钾(K 2Cr 2 O 7 )溶液的配制 1000mL浓度c(1/6K 2Cr 2 O 7 )=0.2500mol/L,即c(K 2 Cr 2 O 7 )=0.0417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的 配制: 称取12.258g于120℃下干燥2h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并移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摇匀,备用。

a-淀粉酶发酵的生产工艺

武汉轻工大学 设计α-淀粉酶的发酵生产工艺 系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粮食工程 班级粮工1002 姓名郑开旭 学号100107502 指导教师易阳 2013年6月9日

设计α-淀粉酶发酵的生产工艺 摘要: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目前,α- 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本次设计的淀粉酶发酵,分别以玉米粉为碳源,以豆饼为氮源,以BF-7658枯草芽孢杆菌为生产菌种,同时做出了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的介绍了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α-淀粉酶;工艺设计;发酵 正文: 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1 α-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1.1生产方法的选择 枯草杆菌BF7658是我国应用广泛的液化型α-淀粉酶菌种,国内普遍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工业粗酶。我们从BF7658出发,用紫外光及化学药品反复交替诱变,选育适用于固体发酵的新菌体BF7658—1。该菌为短杆状,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园,在肉汁表面可生成菌膜,在培养基上菌落呈乳白色,表面光滑、湿润、略有光泽,用碘液试之,菌落周围呈透明圈。 ?固体培养枯草杆菌BF7658—1生产α-淀粉酶 将菌种接种于马铃薯琼脂斜面,37℃培养三天,然后转接到种子液体培养基上(豆饼粉、玉米粉、酵母膏、蛋白胨火碱、水等),摇瓶培养一定时间,当菌体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以0. 5%接种量接入固体培养基(麸皮、米糠、豆饼粉、火碱、水;ph=7左右,常压汽蒸一小时,冷却到38~40℃)在厚层通风制曲箱内,通风保持37~42℃,培养48小时出曲风干。 麸曲用1%食盐水3~4倍浸泡,3小时后过滤,调节滤液pH=8,加硫酸铵溶液沉淀酶,经离心,用浓酒精洗涤脱水,40℃烘干、磨粉即为成品。 ?深层发酵法生产α-淀粉酶

实验室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重新排版)

实验室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 一、实验室常用溶液、试剂的配制-------------------------------------------------------1 表一普通酸碱溶液的配制 表二常用酸碱指示剂配制 表三混合酸碱指示剂配制 表四容量分析基准物质的干燥 表五缓冲溶液的配制 1、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 2、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钾缓冲溶液 3、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钾缓冲溶液 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5、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6、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7、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 8、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二、实验室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4 1、硝酸银(C AgN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2、碘(C I2=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3、硫代硫酸钠(C Na2S2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4、高氯酸(C HClO4=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5、盐酸(C HCl=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 EDTA =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7、高锰酸钾(C K2MnO4=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8、氢氧化钠(C NaOH=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 三、常见物质的实验室试验方法 ----------------------------------------------------------6 1、柠檬酸(C6H8O7·H2O) 2、钙含量测定(磷酸氢钙CaHP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钙粉等) 3、氟(Fˉ)含量的测定 4、磷(P)的测定 5、硫酸铜(CuSO4·5H2O) 6、硫酸锌(ZnSO4·H2O) 7、硫酸亚铁(FeSO4·H2O) 8、砷 9、硫酸镁(MgSO4) 四、维生素检测--------------------------------------------------------------------------------8 1、甜菜碱盐酸盐 2、氯化胆碱

标准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1

标准溶液的配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标准溶液配制活动、保证标准溶液(标准物质)准确、可靠,量值溯源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中心检验测试用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的规定和标识等活动。 3.职责: 3.1配制人员:记录配制、稀释过程和数据;加贴标签; 3.2审核(复核)人员:检查配制过程符合性,计算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 4.工作过程及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方法选择: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照国家标准(如GB/T601、GB/T602等)规定执行。 4.1.2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二级水的规定,特殊项目、微量测定用元素标准溶液配制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一级水的规定。 4.1.3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基准剂试、高纯试剂、光谱纯试剂。 4.1.4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需定期校正,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使用

已校正的。 4.1.5标定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4.1.6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附表1进行补正。 4.1.7“标定”或比“较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4.1.8对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结果为准。 4.1.9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4.1.10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现用现配。 4.1.11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 4.1.12标准贮备液有效期为两个月。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4.1.13微量测定用工作液应用标准溶液逐级冲稀成所需工作液,每次吸取体积不得小于5ml。 4.1.14微量测定所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有效期内出现混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4.2 配制方法 4.2.1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GB/T601-2002执行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1.30%丙烯酰胺溶液(100ml) 【配制方法】将29g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的蒸馏水中。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用Nalgene滤器(0.45μm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4℃温度。 【注意】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一些价格较低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通常含有一些金属离子,在丙烯酰胺贮存液中加入大约0.2体积的单床混合树脂(MB-1Mallinckrodt),搅拌过夜,然后用Whatman 1号滤纸过滤以纯化之。在贮存期间,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会缓慢转化成丙烯酰和双丙烯酸,因此大于1年的溶液应该被丢弃。 2.40%丙烯酰胺(用于DNA测序,1L) 【配制方法】把380g丙烯酰胺(DNA测序级)和20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0ml 的蒸馏水中。继续按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溶液的方法处理,但加热溶解后应以蒸馏水补足至终体积为1L。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 【注意】见上述配制30%丙烯酰胺的说明,40%丙烯酰胺溶液用于DNA序列测定。 3.0.1mol/L腺苷三磷酸(ATP)溶液(1ml) 【配制方法】在0.8ml蒸馏水中溶解60mg ATP,用0.1mol/L NaOH调至pH值至7.0,用蒸馏水稀释1ml 【注意】分装成小份保存于-70℃ 4.10mol/L乙酸铵溶液(1L) 【配制方法】把770g乙酸铵溶解于800ml蒸馏水中,加水稀释至1L后过滤除菌。在4°C 储存。 【注意】乙酸铵是热不稳定的。不要高压灭菌。 5.10%过硫酸铵溶液(10ml) 【配制方法】把1g过硫酸铵溶于8ml蒸馏水中,用蒸馏水补足体积至10ml。该溶液可在4℃保存数周。 6.1mol/L CaCl2溶液(200ml) 【配制方法】称取54g CaCl2·6H2O并溶解在170ml蒸馏水中,用蒸馏水补足体积至200 ml。用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10ml小份贮存于-20℃。 【用法】制备感受态细胞时,将等分试样解冻,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通过Nalgene过滤器(0.45微米)过滤除菌,并在使用前冷却至0℃。 7.2.5mol/L CaCl2溶液(20ml) 【配制方法】称取13.5g CaCl2·6H2O并溶于15ml蒸馏水中,用蒸馏水补足体积至20ml。用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1ml小份贮存于-20℃。 8.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s)溶液 【配制方法】把每一种dNTP溶解于水至浓度各为100mmol/L左右,用微量移液器吸取0.05mol/l Tris碱分别调节每一dNTP溶液的pH值7.0(用pH试纸检测),把中和后的每种 dNTP的实际浓度。

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常用溶剂的配制方法 1.磷酸缓冲液: 0.15M,pH=7.4磷酸缓冲液: KH2PO4:2.041g+100ml水K2HPO4·3H2O:10.3g+300mL水 两液混合即成400mL,0.15M,pH=7.4的磷酸缓冲液 0.2mol/L 不同pH的磷酸缓冲液:先配制0.2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2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然后按下表配制:

2.硼酸缓冲液 0.15M,pH=8.2硼酸缓冲液: 四硼酸钠溶液:2g+35 mL水硼酸溶液:3.246g硼酸+350 mL水 两液混合即成700 mL,0.15M,pH=8.2的硼酸缓冲液 0.2 mol/L(硼酸根),不同pH的硼酸缓冲液:先配制0.2 mol/L的硼酸溶液和0.05 mol/L的四硼酸钠溶液,然后按下表配制: 3.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2 mol/L 0.2 mol/L甘氨酸溶液(15.01g/L)

4.柠檬酸缓冲液:0.1mol/L C6H8O7·H2O:0.1mol/L 溶液为21.01g/L Na3C6H5O7·2H2O:0.1mol/L溶液为29.41g/L

5.Tris-HCl缓冲液:0.1mol/L 100mL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与一定量的0.1mol/L盐酸混匀,可得0.1mol/L,不同pH的缓冲液。 200mL 0.1M Tris(2.42g)加入0.1M HCl 24mL→pH=9,0.1M Tris-HCl buffer 6.醋酸缓冲液:0.2mol/L 0.2mol/L醋酸钠:27.22g三水醋酸钠(无水的为16.4g)+1L水 0.2mol/L醋酸:11.55mL冰醋酸+1L水

葡萄糖淀粉酶生产工艺图

葡萄糖淀粉酶生产工艺图 淀粉糖是指以淀粉为原料经水解、精制或再经深加工而获得的糖制品。淀粉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连接而成,一个葡萄糖分子有6个碳原子,与下一个葡萄糖分子相连时有三种连法:一是第4个碳原子与下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第1个碳原子相连;二是第6个碳原子与下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第1个碳原子相连;三是第4个碳原子与下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第1个碳原子相连,同时第6个碳原子与另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第1个碳原子相连。全部葡萄糖分子都以第一种连法连接的是直链淀粉,自然界很少存在;全部葡萄糖分子都以第二种连法连接无法形成长链,形不成淀粉;葡萄糖分子以三种连法混合连成的淀粉分子是自然界存在的淀粉的主流,其中以第三种连法连接的部位形成支叉,所以叫支链淀粉。 果糖与葡萄糖一样都是单糖,果糖的分子式也是C6H12O6,属于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异构酶的作用,葡萄糖的醛基变成酮基即得到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异麦芽糖都属于双糖,一个葡萄糖的第4个碳原子另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第1个碳原子相连即为麦芽糖,一个葡萄糖的第6个碳原子另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第1个碳原子相连即为异麦芽糖,而蔗糖则由一个葡萄糖分子与一个果糖分子连接而成。三个葡萄糖分子相连而成的三糖有麦芽三糖和潘糖。4~8个葡萄糖连成的短链糖品叫低聚糖,9个以上葡萄糖连成的中分子物质叫做糊精,其甜味已经不明显,大量的葡萄糖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淀粉或者形成更大分子量的纤维素。 以淀粉为原料选用不同的酶来水解或控制不同的水解程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淀粉糖品。以诺维信酶制剂为例: 1、用耐温淀粉酶Termamyl Supra将淀粉乳液化至DE6~10,经精制和喷雾干燥后可以制得糊精制品; 2、用耐温淀粉酶Termamyl Supra将淀粉乳液化至DE13~15,选用葡萄糖淀粉酶Dextrozyme DX糖化到DE40~50,可以获得食品行业常用的葡萄糖浆; 3、用耐温淀粉酶Termamyl Supra将淀粉乳液化至DE13~15,选用葡萄糖淀粉酶Dextrozyme DX糖化到DE99.5~101,可以得到葡萄糖含量97%以上的糖液。经过精制后在50℃以下结晶可以制取一水结晶葡萄糖,在50℃以上结晶可以制取无水结晶葡萄糖; 4、用耐温淀粉酶Termamyl Supra将淀粉乳液化至DE10~11,选用真菌淀粉酶FUNGAMYL 800L糖化到DE45~48,可以获得麦芽糖含量50~55%的普通麦芽糖浆; 5、用耐温淀粉酶Termamyl Supra将淀粉乳液化至DE10~11,选用β-淀粉酶Novozym WBA和普鲁兰酶Promozyme(适于水解糖链的支叉部位)糖化到DE43~46,可以获得麦芽糖含量60%以上的高麦芽糖浆或芽糖含量70%以上的超高麦芽糖浆。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固定化异构酶Sweetzyme IT异构化可以获得糖分组成中果糖约占42%的F42果葡糖浆,F42果葡糖浆经色谱分离可以获得糖分组成中果糖最多约占90%的F90超高果糖浆,F90超高果糖浆还可以通过结晶制得结晶果糖。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高压加氢可以制得山梨醇,通过结晶可以制得结晶山梨醇。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题库1-2-10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题 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配制100ml的0.2molL盐酸(36.46molL),已知市售盐酸的浓度为37%,比重1.19,所需盐酸的体积为() A.1.66L B.1.66ml C.1.98ml D.1.98L E.1.66×10ml

问题: [单选,A1型题]以下关于当量的概念错误的是() A.当量浓度是指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Eq数(1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mEq数)表示的浓度,表示为μ B.已知NaOH的分子量为40,计算NaOH当量为40 C.当量浓度的单位可以用1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Eq数表示 D.当量的计算方法为分子量与阳离子的价数的比值 当量浓度是指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Eq数(1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mEq数)表示的浓度。表示为μ,其中体积和Eq数一一对应。

问题: [单选,A1型题]缓冲溶液能够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的原因,错误的是() A.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弱碱及其对应的盐,弱酸极其对应的盐所组成的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相似 B.以醋酸-醋酸钠缓冲系为例,NaAc是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 C.以醋酸-醋酸钠缓冲系为例,HAc是缓冲溶液的抗碱成分 D.缓冲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强酸、强碱量过大,缓冲溶液将丧失原有缓冲能力 E.起到缓冲作用的两种以上的组成成分都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可由下列三种成对的组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弱酸及其对应的盐,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弱碱及其对应的盐。 (免费小游戏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8147338.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制备75%乙醇,即将75ml纯乙醇加入25ml蒸馏水,因此其百分浓度可计为() A.重量-重量百分浓度 B.重量-体积百分浓度 C.体积-体积百分浓度 D.体积-重量百分浓度 E.以上均可 百分浓度的标准定义是每100份溶液中所含溶质的份数,用符号(%)表示,其包括重量-重量(gg)即每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重量-体积(gml)即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体积-体积百分浓度(mlml)即每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毫升数。其用公式表示为百分浓度=(溶质的份数/溶液的份数)×100%。

化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化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1.碘化钾试液 取碘化钾0.14g与碘酸钾90mg,加水125ml使溶解,再加盐酸125ml,即得。本液应置玻璃瓶内,密闭,在凉处保存。 2.N-乙酰-L-酪氨酸乙酯试液 取N-乙酰-L-酪氨酸乙酯24.0mg,加乙醇0.2ml使溶解,加磷酸盐缓冲液(取0.067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8.9ml与0.067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61.6ml,混合,pH值为7.0)2ml,加指示液(取等量的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与0.05%亚甲蓝的乙醇溶液,混匀)1ml,用水稀释至10ml,即得。 3.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 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加乙醇9.0ml与盐酸2.3ml使溶解,再加乙醇至100ml,即得。 4.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 可取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 5.乙醇制氨试液 取无水乙醇,加浓氨溶液使每100ml中含NH3 9~11g,即得。本液应置橡皮塞瓶中保存。 6.乙醇制硝酸银试液 取硝酸银4g,加水10ml溶解后,加乙醇使成100ml,即得。乙醇制

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试液 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1g,加水100ml溶解后,滤过,即得。 8.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 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0.25g,加氯仿适量与三乙胺1.8ml,加氯仿至100ml,搅拌使溶解,放置过夜,用脱脂棉滤过,即得。本液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塞,置阴凉处保存。 9.二苯胺试液 取二苯胺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10.二氨基萘试液 取2,3-二氨基萘0.1g与盐酸羟胺0.5g,加0.1mol/L盐酸溶液100ml,必要时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即得。本液应临用新配,避光保存。 11.二硝基苯试液 取间二硝基苯2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12.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取3,5-二硝基苯甲酸1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即得。

年产400t中性淀粉酶的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400吨中性淀粉酶生产工艺设计 摘要: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目前,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本次设计的淀粉酶发酵厂,分别以玉米粉为碳源,以豆饼为氮源,以BF-7658枯草芽孢杆菌为生产菌种,采用深层发酵法,提取工艺采用盐析法,年产400吨淀粉酶。做出了生产工艺流程图,进行了物料衡算,设计了发酵罐和种子罐的尺寸和车间的布置和结构,同时绘制了该厂区的总平面布置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例。 关键词:α-淀粉酶;生产工艺设计;深层发酵法 1 绪论 淀粉酶简述 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食品、发酵、纺织和造纸等工业中均有应用,尤其在淀粉加工业中,微生物淀粉酶更是应用广泛并已成功取代了化学降解法;同时,它们也可以应用于制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 α-淀粉酶是淀粉及以淀粉为材料的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种水解酶。现在,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清洁剂、啤酒酿造、酒精工业、纺织退浆和造纸工业,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得率和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粮食资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α-淀粉酶来源广泛,主要存在发芽谷物的糊粉细胞中,当然,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均可分离到,是一种重要的淀粉水解酶,也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它可以由微生物发酵制备,也可以从动植物中提取。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的性质有一定的区别,工业中主要应用的是真菌和细菌α-淀粉酶。目前,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是一种重要工业用酶。有报道表明,α-淀粉酶可以帮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耐糖量。这一领域研究自2O世纪8O年代和9O年代十分活跃,但目前α-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基础阶段,至今仍未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应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深入,α-淀粉酶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 α-淀粉酶的性质 α-淀粉酶的结构 目前,已对很多不同种类和来源的α-淀粉酶(黑曲霉、米根霉、人和猪胰腺、人唾液腺、大麦种子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晶体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研究,并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图。研究表明所有α-淀粉酶均为分子量在50ku左右的单体,由经典的三个区域(A、B、C)组成:中心区域A由一个(β/α)8圆筒构成;区域B由一个小的β-折叠突出于β3和α3之间构成;而C-末端球型区域C则由一个Greek-key基序组成,为该酶的活性部位,负责正确识别底物并与之结合。为保持α-淀粉酶的结构完整性和活性,至少需要一个能与之紧密结合的Ca2+,而Cl-往往是α-淀粉酶的变构激活因子,并且在所有Cl-依赖性的α-淀粉酶中,组成催化三联体的残基都是严格保守的[10]。 α-淀粉酶的性质 早在1967年,Jones 和Varner就对小麦中α-淀粉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11]。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的酶学和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性质对在其工业应用中的应用影响也较大,在工业生产中要根据需要使用合适来源的酶,因此对淀粉酶性质的研究也显得比较重

分子生物学常用溶液的配制

(2)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清洗250mL三角瓶,称取适量的yeast extract(酵母提取物)、tryptone(胰蛋白胨)、NaCl,加入200mL蒸馏水,铝箔纸包扎封口后,待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①LB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肠杆菌增殖培养;②在LB培养基中,酵母提取物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及能量,NaCl提供适当的渗透压;③不必定容,可直接加

入200mL蒸馏水;④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受热易分解,必须在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且温度降至50℃以下时加入。 (3)溶液I、II、III的配制:清洗适当容积的试剂瓶,称取适量粉末状的葡萄糖,选择适当量程的微量移液器,移取所需体积的母液。溶液I、III需要在最后用100mL量筒定容,待高压蒸汽灭菌。溶液II现用现配,室温下放置。 注意:①溶液I、II、III用于质粒的制备;②正确使用微量移液器。 (4)配制TE(pH8.0)溶液,待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①TE溶液用于溶解各类DNA;②由于Tris-HCl和EDTA溶液为常用试剂,故常常先配制高浓度的储存液,4℃冰箱中保存备用;③由于0.5M Tris-HCl(pH8.0)和0.5M EDTA(p H8.0)均已调好pH值,配制pH8.0的TE溶液时不必再调节pH值;④正确使用微量移液器。 (5)配制10×TAE电泳缓冲液,待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10×TAE电泳缓冲液为高浓度的储存液,使用时稀释10倍作为1×TAE工作液,电泳槽中添加电泳缓冲液和配制琼脂糖凝胶所用的电泳缓冲液浓度应一致,都使用1×TAE工作液。 (6)配制6×上样缓冲液,待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电泳上样前,取适量6×上样缓冲液与DNA样品(如质粒溶液、PCR产物、酶切产物等)混合,使上样缓冲液在混合物中的终浓度约为1×。 (7)配制EB储存液(10mg/mL),室温下保存。 注意:①在自来水中加入数滴EB储存液即可用于琼脂糖凝胶的染色;②由于EB有致癌嫌疑,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塑料手套,禁止戴着塑料手套接触非EB区,操作完毕手套扔在指定的纸篓。

淀粉酶的提取要点

α-淀粉酶的提取、分离及测定 (生化试验小组-2005.4) 试验全程安排: 试验一、色谱分离淀粉酶 1.1 试剂及设备 离子交换树脂 -20℃冰箱 样品管(5-10ml试管) 1.5ml离心管 紫外分光光度计 α-淀粉酶样品 秒表 胶头吸管(进样用) 平衡缓冲液(pH8.0,0.01M磷酸盐缓冲液) 洗脱缓冲液(平衡缓冲液+0.1M,0.3M,0.5M,1.0M的氯化钠) 试剂瓶 1.2 离子交换色谱原理与方法 色谱(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的技术,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20世纪初在俄国的波兰植物化学家茨维特(Twseet)首先将植物提取物放入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中,植物提取液由于在碳酸钙中的流速不同分布不同因此在玻璃管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成分分离。到1907年茨维特的论文用俄文公开发表,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chromatography, 即中文的色谱,这就是现代色谱这一名词的来源。

但由于茨维特当时没有知名度,而且能看懂俄文的人也不多,加之很快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茨维特的分离方法一直被束之高阁。20世纪20年代,许多植物化学家开始采用色谱方法对植物提取物进行分离,色谱方法才被广泛地应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Martin为首的化学家建立了一整套色谱的基础理论使色谱分析方法从传统的经验方法总结归纳为一种理论方法,马丁等人还建立了气相色谱仪器使色谱技术从分离方法转化为分析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学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得到广泛的发展,亟需建立快速方便有效的石化成分分析。而石化成分十分复杂,结构十分相似,且多数成分熔点又比较低,气相色谱正好吻合石化成分分析的要求,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同样,石化工业的发展也使色谱技术特别是气相色谱得到广泛的应用。气相色谱的仪器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气相色谱逐渐成为一种工业分析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也大规模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对大量有机物质进行分离和检测,而且也要求对大量无机离子进行分离和分析。1975年美国Dow化学公司的H.Small等人首先提出了离子交换分离抑制电导检测分析思维 即提出了离子色谱这一概念离子。色谱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被商品化产业化由Dow公司组建的Dionex公司最早生产离子色谱并申请了专利。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离子色谱仪器,在我国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均列有离子色谱国产化的项目,对其进行了重点技术攻关。 色谱的分类 色谱的分类有多种,主要按两相的状态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 按应用领域不同分类制备色谱半制备色谱 2. 以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分类气相色谱、气固色谱、气液色谱、液相色谱、液固 色谱、液液色谱、超临界色谱、毛细管电泳 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色谱分离主要是应用离子交换的原理,采用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来分离离子。它在离子色谱中应用最广泛,其主要填料类型为有机离子交换树脂,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为骨架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形成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引入叔胺基而成季胺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此交换树脂具有大孔或薄壳型或多孔表面层型的物理结构以便于快速达到交换平衡。离子交换树脂耐酸碱,可在任何pH范围内使用,易再生处理,使用寿命长。缺点是机械强度差,易溶胀,易受有机物污染。 离子色谱基本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α-淀粉酶生产重要参数

α-淀粉酶发酵的生产工艺设计 摘要: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目前,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对α-淀粉酶性质及其应用进行了相关综述。 关键词:α-淀粉酶;生产工艺设计;性质;应用 Abstract:α-amylases are universal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animal,plant and microbial kingdoms.They can hydrolyse starch molecules to give diverse products including dextrins and progressively smaller polymers composed of glUcose units.α-amylases ar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important form of industrial amylases.These enzymes are applied in baking industry,the processing of starch,ferm entation,brewing industry,textile and paper industries.The present review highlights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α-Amylases. Key words:α-amylase;properties;applications 1 绪论 1.1α-淀粉酶性质简述 1.1.1α-淀粉酶简述 α-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中[1]。米黄色、灰褐色粉末。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能将淀粉切断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和少量的低分子糖类,从而使淀粉糊的黏度迅速下降,即起到降低稠度和“液化”的作用,所以此类淀粉酶又称为液化酶.也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2]。作用温度范围60~90℃,最适宜作用温度为60~70℃,作用pH值范围5.5~7.0,最适pH值为6.0。Ca2+具有一定的激活、提高淀粉酶活力的能力,并且对其稳定性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可催化水解α-1,4-糖苷键,但只能催化水解直链淀粉,生成α-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3]。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