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尼采的道德

论尼采的道德

服从道德,恰如服从一位君主,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尼采站在他的阶级和立场看了这个世界,他反对统治、奴役和道德,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尼采。

物竞天择是自然规律,人的等级是自然形成的,全面公平是对人类进步的最大阻碍,是最大的不公平。而事实上,人类社会也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公平与正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是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强者从来都是剥削弱者,从直接靠暴力到法令.法令背后其实还是暴力在起作用。强者凭什么要去帮助弱者?道德还是慈悲?弱者们得到的是什么?是虚伪的爱,口头的爱.是一边割你的肉一边给上麻药的爱。强者与强者搏弈,强者对弱者屠杀,如此而已。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弱者对强者的期望和妄想。弱者期望依赖强者的道德来破格获取。道德的潜台词是,“我不行,你得让着我;我没饭吃,你得施舍我;现在的制度对我不公平,你得制定一个有利于弱者的制度。。。”。道德是弱者祈望强者救赎的文化。服从道德的行为就是被统治和奴役的行为。

对于一个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顺从自然规律,参与到弱肉强食的自然竞争中去;要么服从道德,静静等待强者虚伪的爱和少的可怜的施舍。不要用道德去批判强者,因为那只是弱者的一厢情愿。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哲学版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d36679789.html,/viewthread.php?tid=1085290&page=1&fromuid=1285490

尔雅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2019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A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2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3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4 5 6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7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1.2 1 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B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2 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B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3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C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4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正确 5 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错误 2.1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D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2 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错误 2.2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D A、任熊 B、赵之谦 C、虚谷 D、陈老莲 2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B

尼采对_科学难题_的解答

[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编号:09Y J C720036);湘潭大学项目(编号:08ZS06024)。 [收稿日期]2009-12-03 [作者简介]朱彦明,男,湘潭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 2010年5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M ay .2010第31卷 第3期 I NNER M ONGO L I A S O CI A L SC I EN CES V o.l 31 .3 尼采对 科学难题!的解答 朱彦明 (湘潭大学 哲学系, 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尼采所关注的 科学难题!是科学脱离生活整体而自身合法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的成功 逃避了对自身前提和价值基础的反思。 科学难题!实质上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乐观主义、柏拉图?基督教道德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都是禁欲主义理想的表现形式。科学是这种理想的最高形式。尼采解答 科学难题!的方案是:从艺术家的视角透视科学,从人生的视角透视艺术。尼采一方面翻转了崇尚真理而贬低艺术的哲学传统,认为贬低艺术就是贬低生命,因为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与人生有着根本的亲缘性,属于生命的 形而上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作为现代性的结果的艺术只能从外部抵制科学的 野蛮化!。这说明,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他触及的艺术现代性问题不可能最终协调起来,并没有真正摆脱古老的真理与艺术对立的逻辑。 [关键词]科学;艺术;生活; 科学难题!;禁欲主义 [中图分类号]B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10)03-0089-05 近年来,尼采关注科学的问题成为国外特别是英美学界的研究热点 [1] 。然而,国内对这个问题 的研究并不多。与科学问题相比较,人们更热衷于探讨海德格尔所说的尼采的 五大命题!(上帝之死、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超人、重估一切价值)。事实上,尼采从#悲剧的诞生?开始,就讨论了科学与哲学、艺术以及人生智慧的关系问题。尼采在后期发现科学越来越失去控制,以至于成了 科学难题!。在解答这个难题上,尼采从根源上将之与苏格拉底代表的理性乐观主义以及柏拉图?基督教道德关联起来,透视并揭示了其实质。最终,尼采给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答案。无论怎样,尼采的方案影响了后来欧洲哲学范围内对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 科学难题!的产生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有两大发现:其一,两种艺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前者指梦境、自利和幻想世界美的外观;后者指酒神的忘我、醉和催产人间和解。这两种艺术精神是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双亲性格,它们相互作用,构成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动力。其二,苏格拉底主义。苏格拉底被看成是希腊衰亡的工具, 颓废的典型!。即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命题导致了理性与本能的对抗,毁灭了此前的悲剧艺术。这种理性原则率先在欧里庇得斯的喜剧中得到应用,从此开始了对艺术的批判和大胆的推理,因此破坏了悲剧艺术(日神和酒神之 89

尼采哲学超级语录经典名言名句

尼采哲学超级语录经典名言名句 1、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一些对过往的伟大事物进行反思的人,他们从中获取力量,常常感受到人类生命的辉煌灿烂。——尼采 2、所有的精神最终都变成了在肉体上清晰可见的东西。基督教汇聚了无数渴望被征服的人以及所有那种卑恭而虔诚的高级或低级的放弃了所有行动的人的整个的精神。——尼采《反基督》 3、是否会四处游历,寻找适合自己的国度?抑或是漫步各处,探寻最适合自己安家落户的地方?不如寻一处强劲而安稳的地方,将其作为自己的祖国,建立自己的小家。无论是喧嚣的都市,还是寂静的荒野,只要是强劲而安慰的地方,就能让你高枕无忧。——尼采《曙光》 4、窥视深渊者,必为深渊所窥视。——尼采 5、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尼采 6、我是太阳!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7、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尼采 8、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尼采 9、我愿意这样死去,以便你们这些朋友因我之故而更爱世人;我愿意再变为泥土,让我在诞生我的大地中安息。——尼采《查拉图斯

特拉如是说》 10、乐观主义,为了重建的目的,为了什么时候能被允许再次成为悲观主义者。——尼采 11、美观战胜了重量和地心引力,它和权力意志都力图在建筑物中表现自己,建筑学是一种力量修辞学——尼采 12、灵魂的下水道-为了洗涤人类那肮脏的灵魂,一定要有下水道才可以。具有这种下水道功能的,对于那些高傲的伪君子而言,就是上帝了。——尼采《人性,太人性的》 13、今天,我执笔的这一瞬间,我展望自己的未来-就像平静的海面,没有任何希求能骚扰那完全的宁静。我一点都不期望任何东西或不同于它现在的情况,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变。——尼采《瞧!这个人》 14、我祈祷我的高傲陪伴我的智慧!——尼采 15、人是必须要被超越的东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6、总有一天,孤独会令你疲惫总有一天,你的骄傲会蜷缩,你的勇气会崩溃总有一天,你会不再看到你的高贵之处,却十分亲近你的卑贱之处。——尼采 17、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18、与恶魔斗争的人要时刻警惕,以免自己也变成恶魔。如果你久久地注视着深渊,那深渊同时也在注视着你——尼采《善恶的彼岸》19、接受一种信仰,仅仅因为它是习俗。这无非意味着:不诚实、胆小、懒惰!那么不诚实、胆小、懒惰是伦理的前提吗?——尼采

圣埃克絮佩里的双重形象与在中国的解读

国别文学研究 圣埃克絮佩里的双重形象与在中国的解读 许钧 内容提要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法国和中国都具有双重形象,既是作为英雄飞行员的战士,又是哲理童话5小王子6的作者。主流小说批评界与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具有明显的不同。本文阐述了双重形象形成的原因,并重点展示了中国读者对圣埃克絮佩里作品的阅读、理解与接受的过程。 关键词圣埃克絮佩里5小王子6 双重形象翻译 圣埃克絮佩里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家。中国读者对他的认识或理解过程,可大概分成两个阶段或两个方面。而这两个阶段或两个方面的接受与翻译的过程,同评论家和译者对圣埃克絮佩里作品的评介是紧密相连的。中国读者对圣埃克絮佩里作品的阅读、理解与接受,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文试图探究圣埃克絮佩里双重形象形成的原因,并就圣埃克絮佩里作品在中国的解读作一梳理并解析。 一、圣埃克絮佩里的双重形象与理解 圣埃克絮佩里是个战士,也是个作家。对于这一两者兼有的形象,无论是法国读者,还是中国读者,基本都是认同的。但是,翻译的接受与接受国的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联,中国对于圣埃克絮佩里的接受,是动态的。在第一个阶段,读者偏重的,是作为英雄飞行员的圣埃克絮佩里;而在第二个阶段,则是作为/小王子0化身的作家圣埃克絮佩里。 在法国,圣埃克絮佩里作为一个作家,评论界与一般读者所看重的,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两者看法一致的,是圣埃克絮佩里的双重形象,而不一致的,特别是主流小说评论界与一般的读者相异的地方,就是前者比较看重5夜航6等前期作品,而后者则偏重于5小王子6。这一情况在中国也基本一致。 米歇尔#莱蒙在其编撰的5法国现代小说史6中,将圣埃克絮佩里列入/描绘人类境遇0的小说家之列,与塞利纳、马尔罗、贝尔纳诺斯、蒙泰朗和阿拉贡等作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确立了自己的声望,取代了过去那些大师的地位0。他指出: 这些作家并不怎么关心使读者得到消遣娱乐,只是企图去影响他们的思想。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某种生活的方式。精神和道德的内容在他们的小说中占据了首要地位。他们笔下的人物与其说是社会典型人物的代表,毋宁说是种种价值的具体化身。小 # 118 #

尔雅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课后习题汇总

【尔雅】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综合性科学史出现于()。 A、16世纪末17世纪初B、17世纪初18世纪末C、18世纪末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D 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A、亚伯拉罕·派斯B、安德斯·哈尔德C、奥托·纽格伯尔D、乔治·萨顿答案:D 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答案:√ 科学史是理科理学二级学科。()答案:×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去的历史称为科学史。答案:√ 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A、福斯特B、埃弗里特C、科南特D、萨默斯答案:C 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着作是()。 A、Dynamis B、Isis C、Centaurus D、Lychnos答案:B 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A、1300年B、1400年C、1500年D、1600年答案: B 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答案:× 萨顿最重要的业绩在于他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答案:√ 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 A、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是什么B、历史材料的基础背景 C、一般的普及性教育 D、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答案:D ISIS创刊于()。 A、1909年B、1910年C、1911年D、1912年答案:D 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A、《我认识一只凤凰》B、《我所知道的萨顿》C、《我的父亲》D、《我所知道的科学史》答案:A

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答案:√ 目前科学史界最高奖励是“萨顿奖”。答案:√ 被中华文明忽视而被西方文明所重视的()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A、陶器B、黄金加工C、玻璃D、建筑学答案:C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观点,从时间角度上看,文明要比文化短得多。答案:√ 人类文字的发展最早不超过一万年前,而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几万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答案:√ 符合严格定义上的科学起源于()。 A、古希腊B、古中国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答案:C “文化是一个总的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成就”是阿诺得·汤因比的观点。答案:× 古埃及第()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金面罩和金棺。 A 十四 B 十七 C 十八 D 二十一答案:C 楔形文字的产生距今有()年。 A 7000-5000 B 6000-4000 C 5000-3000 D 4000-2000 答案:C 建国后总共实行了三批简化字,但后两批简化字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叫停。()答案:× 两河流域主要采用()计数法。() A 十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B 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 C 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D 十进制和六十进制答案:D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答案:√ 哈拉巴文明消失于()左右。 A、公元前1700年B、公元前700年C、公元1700

尼采《朝霞》中的道德与自我

浅析尼采《朝霞》中的“道德”与“自我” 摘要:《朝霞》中,通过对“道德偏见”的批评,论述了”人赋予一切存在以一种道德联系,给世界加上某种伦理含义”是错误的,习俗道德束缚了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为自由,它是一种规范秩序,不允许人们质疑和打破。人的个人性道德不能够得到发扬,自我束缚在道德之下,对于道德的盲从和对道德的坚信,只有自我的挖掘,才能到达彼岸的道德。 《朝霞》以“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为副题,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格言和随笔进行了论述。在KSA版编者说明中写道“在《朝霞》中,他提供给我们一种内容缤纷和流动的科学;这些内容不属于政治和国家事务,与哲学家和艺术家也只有很少的联系。心灵,人的本能冲动,这就是主要研究内容,尼采一般称之为道德思考或心理学。” 尼采对道德的理解不限于约定和习俗,不限于伦理道德,而是包括与非人自然、与物理事物不同的人类事物的全部领域。他认为“人赋予一切存在物以一种道德联系,给世界加上某种伦理含义。”(44页)这是一个错误。习俗道德要求个人牺牲从而服从群体,“最道德的人即为习俗做出最大牺牲的人。”(48页)习俗道德反对个人性道德,自由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在习俗道德统治下,每一个创造才能都不得不背负良心的十字架。”(50页)在习俗道德这种社会性的传统权威中,不传统意味着不道德,这种不道德使行动者也感觉不道德,在群体中不允许有独特,整体必须在习俗传统下整合为一,所有人必须遵照传统,不得破坏。而人作为个人,有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不能被习俗道德所接受,但是尼采认为个人应当受到重视,不应该被习俗道德所束缚,个人行道的应该发扬,我们才会创造,社会才会进步。 尼采说:“我们付出了高的不能再高的代价,才换来我们现在引以为荣的那一点点人类理性和自由感。”(60页)任何想要冲破习俗的,无论是思想还是生活,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是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争取来的。但是我们引以为荣的进步也并没有改变人类的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希望自由,希望打破习俗,然而这些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在人性中,不是表面上打破了,人性深处也就随之改变了,人类应该更好的认识自己。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1-6章答案

1.1 1. [单选题] 从哪个年代开始,葡萄牙人就到澳门安家落户?(A) A.1550年代 B.1560年代 C.1540年代 D.1570年代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A)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我的答案:A 4. [单选题]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我的答案:D 5. [多选题] 一开始的清代外销画有哪些不同的题材?(ABC) A.茶叶的制作过程 B.陶艺的制作课程 C.制丝的过程 D.农作的过程 我的答案:ABC 6. [判断题]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我的答案:错 7. [判断题]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我的答案:对 1.2 1. [单选题] 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我的答案:B 3.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我的答案:C 4. [判断题]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 我的答案:错 2.1 1.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我的答案:D 2. [判断题] 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错 2.2 1.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 A.任熊 B.赵之谦 C.虚谷 D.陈老莲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 A.强调都市趣味 B.强调金石入画 C.用传统的国画材料,表现写实手法 D.能够准确表现人物对象 我的答案:B 3. [判断题] 任伯年绘画题材丰富,包括历史、神话、民间生活、文人故事等。 我的答案:对 4. [判断题] 在上海兴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是为了通过一种组织,来保证画家的创作次序和他们的生产,保证他们的利益。 我的答案:对 3.1 1. [单选题] ()的思想,对蔡元培的艺术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A.卢梭 B.康德 C.黑格尔 D.尼采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征。 A.超越性 B.无目的性 C.无功利性 D.宗教信仰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 世界范围内,“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 A.日本建立的工部美术学校校名中

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与他的哲学思想 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对他来说,哲学思索家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虽然自启蒙运动以来,上帝存在的基础已开始瓦解,但是由于没有新的信仰,人们还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该杀的。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是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尼采认为,基督教的衰落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从被压迫者的宗教,转化为统治者压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杀死了作为神的上帝,又迎来了资本的上帝,资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被资本奴役,不会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断喝的启蒙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美德。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分析 1.1理论背景:17世纪以来,在牛顿一笛卡尔的思想模式以及培根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机械论科学观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视为由彼此孤立的客体组成的毫无生气的世界图景,与其相对应,科学则被视为纯客观的知识,科学活动被视为与价值无涉的求真活动,由此,事实与价值被割裂开来,工具理性失去了价值理性的引导和规范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科学理性倍受推崇,自然科学获得独尊地位,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却因不能创造出有力的“实际成果”而逐渐遭到积压和吞曦。直到维也纳学派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科学与哲学彻底分裂,表明了科学与人文的彻底分野。但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使得机械论世界观被打破,辨证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图景得以形成,尤其进入2侧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宇宙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的兴起,整体的、综合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观念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在有机整体的复杂世界,系统的各元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的认知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因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被看作是科学的重要因素,人文价值因素是内涵于科学的。同时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某些研究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趋势,尤其是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对某些极致问题的看法(如宇宙多样性)

论尼采道德论

论尼采的道德哲学 摘要:尼采的道德哲学是关于道德与生命的形而上学。他的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便是为生命赋予意义。尼采的道德哲学思想集中反映在1887年所写的《论道德的谱系》和1888年所写的《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铁锤作哲学思考》两本书中。 关键字:尼采道德教育观生命权力意志 尼采——当代西方最富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一个被人称为才华横溢而疯狂的作家,一个极富批判精神的哲学家。由于其思想极富争议性,也被称为非道德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在他的哲学思想中,道德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纵观其道德哲学著作,可将其道德观概括为:道德怀疑主义,及在此基础上所主张建构的一种真正的美德,即能“增强生命”的东西。对于尼采的道德教育观作简要阐释。 一、尼采的生命道德教育观 尼采的道德教育观是关于道德与生命的教育哲学观,生命观是尼采道德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他重估一切传统道德价值,提出以生命为基础的超越传统善恶道德价值标准的道德思想,赋予生命以道德教育意义。尼采尖锐地批判道德对生命的反向作用,认识到:“道德会危害生命,危害对生命的享受,危害对生命的感激等;危害对生命的美化和崇敬,危害生命的认识,危害生命的发展。因为生命试图使自身的最高现象同自身分裂。”[2]道德对生命的全面危害,是源于所谓的“崇高”美德脱离了生活的真实,与生命本身相分裂。生命应该是自然的、超越苦难而至欢愉的,但是,基督教道德视自然生命以罪恶之源,追求生命的自然欢快 被认为是罪恶。所以,需要基督教道德戒律作为人们必要的操守,成为悔过自新的行动准则。基督教传统道德迫使人们逃避生命,为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将自己变为缺少生命活力的人,离开生命的自然本性,尼采称之为人的生命的“普遍化的零本能”。也就是说,通过轻蔑生命和对生命的麻木、遮蔽,让生命本身造成生命力的衰退,尤其是价值创造力的衰弱。道德同生命相分裂,道德造成了对生命本能的压制,生命力慢性钝化、萎靡,人成了有病的人,这就是道德病。尼采视传统道德为教化、控制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精神统治工具,是与生命意志相悖的、迷惑人和愚弄人的异己力量,其用心在于让人们服从统治。他认为,在生命的意义上,基督教道德许诺一种隔世期待,其宗旨就是安慰人,叫人成为肉体的蔑视者,在现世中忘掉自己作为生命的存在,从而变成只知献身和服从的工具这是一种让生命枯萎的道德,是一种侏儒的道德。因此,受这种道德教化支配的人,人性变得越来越怯弱虚伪、平庸。尼采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命为出发点,道德教育的生命思想基础在他那里就是古希腊悲剧艺术中象征生命激情和本能的“酒神精神”与象征生命理性和自制的“日神精神”的统一精神,意在唤醒人类对生命的自然性、整体性、自由创造性或超越性的尊重。他的“超人”哲学极富生命气息,呼唤对“大地”意义的忠实,为其生命道德教育观确立了扎根生活现实的思想旨趣。尼采的道德教育观还提出了“自爱”的道德教育思想,视自爱为“健康的自私”。个体在自爱中生命力不断强大,并让他人学会自爱而走向强大,表现了“自私者”强大的生命力,生命因自爱而创造、而强大,是强大的自我的表现。[7]人们理当在享受、感激生命之时怀有内心真诚的崇敬,表现出永不停歇的昂扬斗志和创造活力。生命的自然性、整体性、人性生成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等应该成为生命本身。 二、道德的价值观取决于单个的个体“我” 道德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结构和秩序的反映,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它具有维护社会稳定激发人们做“好人”的功能。而

不读《老子》 不懂中国文化 不知人生真谛

不读《老子》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是公认的“诸子百家之祖”、“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所撰写的《道德经》(《老子》),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医学、军事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等等,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也成为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帛书版老子《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亦有区别:1.《德道经》更接近老子原文。马王堆出版的汉帛书版的《老子》即是《德道经》,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写本,比敦煌本、楚简本都要早,而且这些版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顺序。揭示了老子淳德归道的本义,是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的真本,称为《德道经》。而汉以后的版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的顺序,就是我们看到的通行本《道德经》。2. 内容上,《德道经》更确切,接近老子原意。比如:'治水'章,在帛书版《老子》(《德道经》)中是' 上善治水',但是汉代以后就被篡改成了'上善若水',意思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若'和一个'治',两者的含义是绝对不同的。'若',着重于理性的朦胧,强调要'仿效'水的品格和精神。而自然界的水有清有浊,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为灾为患,浊恶之水和灾患之水并不具备'上善'属性。老子说的是'治水',那就是非常典型地表明,要用至美和至善

的东西来'治'自己的生命之水,让它成为上善之水。3.《老子》五千言,在书写过程中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道”,如果没有淳德为基,则难以感格、体悟和进入其中。只有通过修养这个“德”,具备“五德”,也就是老子第一章中所阐释的“仁、义、礼、智、信”都齐备,五归化于一,才能够有资格达成“德”。“德”丰满不缺以后,才能品尝“道”的滋味,知道“道”是怎么运行的。因为“道”不可言,言语道断。这个境界已无法用语言 描述,那么就要用“德”去体会。让人们首先培养心灵的道德 品格,获得道德能量,然后再来认识自然大道,认识天地的自然规律,这样就能够很轻松地把《易经》读通、读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语录老子出关图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这句话是孔子对老子极高的评价!由此升华出我们是龙的传人!道德根文化教育理念的诞生,龙文明的崛起!内圣外王——内修圣道为体外行王道为用“经”与“典”的区别 心脑结构,智、慧、性解析图慧与智的区别左右脑功能及特点帛书老子《德道经》是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经典之

尔雅2016从愚昧到科学答案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答案 第一章 1科学史是理科理学二级学科。()× 2从()开始,才有人专门地去关注科学过去的历史发展。 D 18 世纪 3综合性科学史出现于()。 D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4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 5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D 乔治·萨顿 1.2 1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C 科南特2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是()。 B Isis 3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 4萨顿研究的科学史的局限性在于,其更倾向于陈述客观的历史事实,对于诸如纳粹一类将科学用于屠杀的行为缺少批判性。()× 5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D 1600 年 1.3 1 科学史更加强调的是借鉴功能,而并非预见功能。()√ 2 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A 《我认识一只凤凰》 3 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 4 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D 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 5 ISIS 创刊于()。 D 1912 年 第二章 2.1 1 符合严格定义上的科学起源于()。C 文艺复兴 2 被中华文明忽视而被西方文明所重视的()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C 玻璃 3 下列关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明和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C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有文明 4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观点,从时间角度上看,文明要比文化短得多。√ 5 人类文字的发展最早不超过一万年前,而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几万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 2.2 1 楔形文字的产生距今有()年。 C 5000-3000 2 古埃及第()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金面罩和金棺。 C 十八 3 文艺复兴以前,人们更偏重于讲技术而非科学。()√ 4 两河流域主要采用()计数法。()D 十进制和六十进制 5 建国后总共实行了三批简化字,但后两批简化字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叫停。()× 2.3 1 古印度人把一年定为()日。 C 360 2 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并不包括 0。()√ 3 古印度天文学著作《阇罗迦集》和《妙闻集》最古老的阿育吠陀经典。()×

尼采的哲学思想

(一)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是尼采哲学的起点。尼采认为,叔本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站在人生之画面前,将它的全部画意解释给我们听。而每一种伟大的哲学所应当说的话是:这就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这里来寻求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吧。尼采一生的工作主旨就是展开人生的全景图,撕开遮蔽在上面的矫饰,让生命的激情绽开。它可以简化为两个词:重估与超越。尼采在自传中说:“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就是我给人类最高自我觉悟活动的公式,这一活动在我身上已成为血肉和精神了。”因此,尼采把“重估一切价值”定名为未完成的总结性著作《权力意志》的副标题。他所重估和消解的主要是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中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 尼采在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向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据他自己说,这本书有两个根本性的革新:一是对希腊人的狄奥尼索斯(Dionysus,酒神)现象的认识,把这一现象视为希腊艺术的根据之一,并首次对此进行了心理学分析;二是首次认识到苏格拉底主义是希腊消亡的工具,是典型的颓废派。因为苏格拉底用理性对抗本能,而坚决主张理性就是埋葬生命的危险的暴力。尼采把苏格拉底作为代表理论乐观主义者的原型,他深信万物的本性皆可穷究,认为知识是真正的万灵药,而错误本身即是灾祸。深入事物的根本,辨别真知灼见与假象错误,在苏格拉底式的人看来是人类最高尚甚至唯一的真正使命。因此,从苏格拉底开始,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就被尊崇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级的活动和最可赞赏的天赋。甚至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和灵魂的宁静,在苏格拉底及其志同道合的后继者看来,都可由知识的辩证法推导出来,因而是可传授的。谁亲身体验到苏格拉底式的认知的快乐,谁就必定感觉到,世上没有比编织牢不可破的知识之网这种欲求更为强烈的求生的刺激了。这种人被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缚住,妄想知识可以治愈生存的永恒创伤,但最后只是“随身拖曳着一大堆不消化的知识石块”,而看不见人格。 尼采对这种理性主义做了这样的概括:“哲学家们,对表面、痛楚、死亡、肉体、感官、命运、束缚和一切无目的的东西,都报有成见。他们相信:1.绝对的认识;2.以认识为目的的知识;3.美德和幸福联姻;4.人的行为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这种由理性主义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每一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支配下的以往哲学的几乎所有概念(如主体、对象、实体、意识、认识、真理等)都是虚构和谬误的结果,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因此,为了使人的本能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便必须摧毁被理性主义神圣化的旧观念,以本能冲动造反逻格斯,以肉体崇拜取代精神崇拜,并把它们当作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观念。尼采找到了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酒神和日神(阿波罗)共同塑造了希腊艺术的气质。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舞蹈;日神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而酒神则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虽然它们都植根于人的至深本能,但后者的精神比前者更重要。尼采把酒神的激情转化为哲学的激情,使之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原始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酒神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这是个人的生命与世界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世界,人性的深处在其中得到了充分表达,人的生命感受也最强烈。真正的哲学就应是酒神的哲学。尼采说:“我是哲学家狄俄尼索斯的弟子。看来我宁愿作萨蹄尔,也不想当圣徒。”“但愿人们不只是永久地必须听着一切夸张的夸张,这个字:世界、世界、世界,因为每个人究竟应该正直地谈论人、人、人!” 不愿当圣徒的哲学家要让哲学成为伦理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肯定价值而消解真理。“创造了

科学启蒙 期末考试答案

西方公认第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是()。(1.0分)1.0 分 A、 泰勒斯 B、 赫拉克利特 C、 毕达哥拉斯 D、 德谟克利特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建立量子理论体系。(1.0分) 0.0 分 A、 爱因斯坦 B、 海森堡 C、 普朗克

狄拉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3 ()认为人类先天的观念和原则是被神或相等的存在放置在人的意识中的。(1.0分)0.0 分 A、 苏格拉底 B、 米利都学派 C、 巴门尼德 D、 笛卡尔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4 苏格拉底将自己形容为一名心灵的()。(1.0分) 1.0 分 A、 医生

领导者 C、 助产士 D、 工程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开创了量子力学。(1.0分)1.0 分 A、 爱因斯坦 B、 海森堡 C、 普朗克 D、 狄拉克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物体被抛出以后,推动其运动的是()。(1.0分)0.0 分 A、 抽象的、永恒的、普遍的 B、 抽象的、变化的、普遍的 C、 抽象的、永恒的、有针对性的 D、 抽象的、变化的、有针对性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7 被广泛承认的第一位科学家是()。(1.0分) 1.0 分 A、 伊本·路世德 B、 海什木 C、 迈蒙尼德 D、

阿尔哈曾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牛顿将奥卡姆剃刀原则作为自己哲学推理四条原则中的第()条原则。(1.0分)1.0 分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 《美诺篇》主要讨论的是()。(1.0分) 1.0 分 A、 美德 B、

尼采思想简介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否定了真实的世界、存在和神圣的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否定了所有建立在传统、权威以及其他任何特定的有效价值基础上的东西。 虚无就是生命存在的无意义之谓,因为在尼采那里,生命存在的惟一标尺就是价值。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②,而虚无主义作为价值的贬黜就是没有目标,当人们说某个东西、某个人、某件事有没有价值时,说的是它的存在有没有某种合乎理性的根据。 尼采认为积极的虚无主义是提高的精神强力的象征,“它可以是强者的标志:精神力量可能如此这般地增长,以至于以往的目标(信念、信条)已经与之不相适应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不充分的强者的标志,目的是创造性地重又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为何之故、一种信仰” 他认为积极的虚无主义是对生命的考验,它将淘汰弱者并培育强者,促使人们以生命强力为标准来衡量价值:“旧的价值来自下降的生命,而新的价值来自上升的生命” 他认为,消极的虚无主义乃是精神强力下降和没落的象征,这是因为弱者的“精神力量可能已经困倦、已经衰竭,以至于以往的目标和价值不适合了,再也找不到信仰” 由于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以往的目标和价值结构就解体了,从而产生了大量披着宗教、美学、道德等伪装的伪价值。这些伪价值的作用并不是激活生命强力,也不是肯定生命,而是用来安慰与麻醉衰弱的生命。 超善恶 尼采崇尚“主人道德",认为“主人道德”是一种高贵的道德,主要是因为他看中了主人道德积极的一面:积极地行动、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更加肯定生活的世界观。 尼采指出,基督教道德列属于奴隶道德,它早已统治世界多年,现在到了超越道德,肯定道德背后的“权力意志”的时候了 权力意志 尼采像叔本华一样,把意志当作一切思想和现实的东西的根基和原动力,同时把意志与生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主张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生命的本来面目。然而,当叔本华谈到“生存意志”(der Wille zum Leben)的时候,他强调这种意志是一种自发的维持自己生存的欲念/推动力(Trieb),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渴望/推动力(Selbsterhaltungsdrang);并且这类欲望带来痛苦,解脱痛苦的根本途径是灭绝自己的欲望。当尼采谈到生存意志的时候,他强调这种意志是一种提升自己的生命等级(Steigerung des Lebens)的欲念/推动力,是一种给自己带来欣喜的自我超越的渴望。因此他提倡“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即一种发挥自己的力量,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超人”(bermenschen)的意志。由此可见,尼采的唯意志主义与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对生存意志持一种积极肯定的态度,后者对它持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 原创的权力意志是能动的自身生命的提升,而颓废的权力意志则是被动地贬损自身生命尼采倡导的原创权力意志在本质上既不求外在的地位和权势,也不是已有状况的巩固,而在于能动地提升和超越自身的生命,它所反对的颓废权力意志则与此相反,总是在被动反应式的否定他人之中贬损自身真实生命。区分原创的权力意志和颓废的权力意志标准就在于是否有基于自身生命力的能动的生命超越和创新。原刨的权力意志总是忠实于自身生命,因而总能使生命能动地超越和创新,而颓废的权力意志则无力忠实于自身的生命,为了确保自己的颓废、衰竭的维持,它要怨恨那些己所缺乏的但却在别人身上存在的原创的权力意志,这样使自身生命因为虚假的“力量’’和“繁荣"乃至于“文过饰非”而更加衰竭、颓废、 (3)原创的权力意志的个性化,而颓废的权力意志则是他律的“成为自己"是尼采的基本价值取向。尼采之所以倡导个性化,是因为在他看来,个性化意志是使生命保持生机力量的必须前提;相反,类同化、普遍化、他律化则会摧毁人的特异性,压抑和损害人的生命力。尼采认为,只有个性化才有伟大的创造,像人格的富有、内心的充盈、身心的健康以及伟大的爱,都来自强大的自我。“非我化”、“他律化”是颓废权力意志的一个本质规定性。当一个人为“非我化”的他律道德所控制时,他就沦为平庸、奴性的存在,它既然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提升,当然也不能创造别人;它是一个颓废的、虚无的意志。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不同一,有健康和颓废之争。尼采这是通过人的不同生命经验的揭示来说明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权力意志”总之:尼采站在反对基督教的基础上,对基督教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并指出存在两种道德,提出了“权力意志”这个核心的思想,尼采正是从“权力意志"出发来构建其政治哲学体系的。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一)

永恒循环及其道德内涵:恩格斯和尼采(一) 【内容提要】永恒循环思想,几乎在相同时期被两位立场迥异的思想家——恩格斯和尼采重新发现并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是一个“新的世界观”或“新的世界方案”。本文通过揭示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对两位哲人的永恒循环学说异同之处加以辨析与评述。作者认为,永恒循环思想无论是对于恩格斯还是尼采来说,都是同某种价值信仰相关联,并作为某种德性论的基础而存在,而不是自然科学模式上的“伦理中立主义”理论。 【关键词】永恒循环/权力意志/能量守恒/新世界观/道德实践 【正文】 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有必要把恩格斯和尼采的自然观结合起来加以考察。首先,自然界永恒循环的思想在相近时期被这两个立场迥异的思想家重新发现并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一事件不能简单地归于偶然而需要对这种思想得以形成的背景予以揭示,并需要对二者永恒循环思想的相同与差异之处加以辨析;另外更重要的是,永恒循环这一思想无论是对于恩格斯还是尼采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科学模式上的“伦理中立主义”理论,而是同某些价值信仰相关联,作为某种德性论基础而存在。考虑到当今世界道德实践正处于严重的无序状态,在纷繁的道德理论取向中,马克思主义道德历史观和尼采基于永恒循环和权力意志的“价值重估”作为两种重要的选择方向正在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分析恩格斯和尼采永恒循环思想中的道德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版尼采全集的编辑者蒙梯纳里在《尼采阅读》一书中对恩格斯和尼采的永恒循环思想进行过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甚至在用词上也极为相近:恩格斯称“同一者在大循环中的永恒重复”(eine——ingrossenKreislaufen——ewigeWiederholungdesselben),尼采则称为“相同者的永恒轮回”(dieewigeWiederkehrdesGleichen)。他认为两位及其不同的思想家同时具有如此相似的思想,只能用共同的自然科学背景来解释。(〔1〕,p.198)这一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过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一种新思想的形成并产生影响,除了思想史自身的发展逻辑之外,同时必然受制于时代现实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和尼采永恒循环思想的形成,除了基于对欧洲思想发展史的同样极为深刻的批判性洞察之外,也确实受到当时自然科学最新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必须用一种“新的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他和尼采一样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向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复归:“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2〕,p.454)“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东西。……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2〕,p.462) 可以看出恩格斯对自己的这一发现是极为重视的。在《反杜林论》引论的概论中他把这种永恒循环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看成是反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德国哲学由康德经黑格尔而到马克思和他达到最高成就。而且,“因为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出数。”(〔2〕,p.62)所以,恩格斯实际上和尼采一样自认为“永恒轮回的教师。”(〔3〕,p.126) 反观尼采,与恩格斯相似,他把永恒轮回称作一种新的世界观,即一种“新的世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