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详解

观课议课详解
观课议课详解

观课议课

第一部分观课议课的概念

1、观课议课的概念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2、观课听课的比较

“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观”有观察的意思,也有观赏的意思,同时当然也将倾听包括在内;观的对象不仅是课堂各种声音,更重要的是观师生行为,比听的范围要大,程度要深。一段教学视频与一段课堂录音相比,前者更能忠实表现课堂整体。而观课比教学视频,更具人的主观情感色彩,更具人情味。

3、评课议课的比较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评”表示评价、评判,“议”在这里则表示商议之意。如果说评课着重在强调课“好不好”,那么议课则更强调课有没有价值,给人以什么启示。评课者,专家也,这是大家习惯的思维。议课者,我们也,这是大家很不适应的行为。一提到评课,许多教师马上投降,这事还是请某某专家来评判吧。对于上课者,听到要评课了,往往心里直犯怵,似乎在接受最后的宣判,至少类似于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上选手演唱结束等待评委亮分的情形。议课,是大家一起来商议,是众议,是一起来讨论如何将这堂课进行得更好,更能提高课堂效率。上课者怀着感激的心情,等待大家的帮助,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

列奥.施皮泽有一个观点:“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更多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建构。如果把文化看成一个人群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在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下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那么文化的产生过程就是形成、认可价值观念并外显为行为方式的过程。构建观课议课文化也就是探索和认同观课议课价值理念,形成相对一致的观课议课方式。一个“观”字提醒我们要全面收集课堂信息,一个“议”字把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地位突显出来。“评”和

“议”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这种改变却意味着教研文化的重建。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文化的重建,而教育文化的重建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变革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变革学习的观念和方式,变革管理的观念和方式,变革评价的观念和方式,变革教研的观念和方式……其中教研观念和方式或者说教研文化的重建是教育文化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教研文化的重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文化重建。

4、观课议课的比较

观课是学校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听课记录、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

议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能够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并且要以“改进和发展”为主要取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观课议课”过程中,“观”是基础。“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没有了“案例”,“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靶子。

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重点落在议课上,而不是观课上。观课是议课的基础,议课是观课的必然,是整个活动的核心与高潮部分。参与者不明白自己之所以参与,不明白自己所起的作用,不成为活动的积极角色之一,将可能让课堂评价活动再次回到老路上。

第二部分观课议课的特点

1、主题性。主题性是现代意义上的观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最本质的区别所在。观课的主题性决定了观课者目标取向明确。

2、生成性。教学教研是教师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教学教研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教研的内在本质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也是对教学教研现实的规律性概括。强调教学教研的生成性,就是尊重教师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

3、一线性。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线老师主体参与,也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教师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和外部的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对象,而是以一名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与对象融为一体,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地通过体验、反思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价值。因此说新课程中的评课是教师与一种“经验视界”、“文本视界”、“生命视界”的真正融合,是创生一种新“视界”、新智慧的过程,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过程,是一种“对话文化、融合文化和生成文化”。

4、日常性。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5、情境性

6、互动性。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观课者和被观课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展开平等对话

和民主沟通。

7、探究性。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说: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理念下的观课议课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了解教师理念的变化。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

8、反思性。对课堂观察的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不仅仅是呈现观察结果,它实际上是教师对观察研究过程的总结反思,是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议课反对孤立地评价效果和行为,强调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行为入手,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的卖弄,而是通过对问题和困惑的讨论,发掘问题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建立观念——行为——效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改进教学,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三部分观课议课的目的

促进教师个人理论的自觉转变。

促进教学研究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学校科研功能的重要转变

促进平等民主的教研文化的建构。

促进综合整体的教研机制的形成。

促进实践经验的意义价值的体现。

实现目标和方法的统一。

实现描述和诠释的统一。

实现建构和行动的统一。

第四部分观课议课的程序

备观(观课的准备)

观课(观课的实施)

议课(议课的实施)

规划(结果的运用)

(一)备观

1、备观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v 要熟悉政策规章、课程改革、教材内容、教师评价等理论、理念性知识。

v 要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学科评价、教师评价等规则、规范性要求。

v 要熟悉学校教学工作环境、教师自身、教师备课等方面的现状与情况。

v 要做好思想上、心理上、物质上的必要准备。

2、备观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确定观课主题

确定观课内容

确定观课人员

选择观课形式

选择观课方法

选择观课工具

了解作课教师

设计观课量表

3、备观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做出具体的计划

采集相关的器具

沟通必要的信息

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观课议课主张课前充分沟通和协商,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导观课方向。

(二)观课

1、观课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1)要明确观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2)充分准备,有的放矢

(3)要处理好观课者与执教者的关系

(4)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5)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6)要认真做观课记录

2、观课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基本程序

进入现场(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

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课堂记录(需要记录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课堂思考(思考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思考在议课时需要交流什么)

课堂判断(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数据整理

数据推论

根据观课需要,观课者携带观课工具进入现场。在观课活动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相关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并梳理“行为”、“效果”、“关系推测和意见”等内容。

基本内容

1、教学设计

●是否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是否具体明确的制定了三维目标,符合教情和学情

●是否合理的处理教材,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是否灵活合理地设计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是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

●是否应用了恰当的教学手段

●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等

2、教师活动

■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

■教师的角色是否到位

■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得当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3、学生活动

★学生的准备是否到位

★学生的情趣是否健康

★学习动机是否端正

★参与的程度是否广泛

★学习的方式是否有效

★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准确

★学习的效果是否优良

4、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是否井然有序

▲情景创设是否恰到好处

▲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是否巧妙恰当

▲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否融洽

▲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是否合理

▲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是否恰当

▲课堂评价是否有弹性

▲媒体与学科教学是否有效整合

▲课堂教学是否真实有效

3、观课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观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听课一般包括:听、看、记、思。主要听:

1、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2、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

4、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

5、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6、学生的发言是否流利、准确,有无动态生成的内容

主要看:

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角色是否到位;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

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主要记:

1、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学生人数、执教者、课题、课型

2、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的要点、师生的活动情况

3、本节课在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情感和态度的培养、教材处理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

4、对这堂课(或片断)的简要分析

主要思考:

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

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

3、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

4、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三)议课

1、议课的基本目的与要求

议课应以学论教,全面关注教学过程。

议课应客观公正,真正提高议课实效。

议课应基于案例,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发散性评价。

议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平等对话的基础上。

议课应力求从现象追寻教学活动产生的意义。

议课应议课应反思教学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观课议课要促进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有这样一节课:开课时,看到听课的老师比较多,授课老师这样组织课堂:“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他们来干什么呀?”同学们:“他们来看我们上课。”老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上课呢?”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议课,我们讨论了这样一些问题:“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是为自己,还是为听课的老师?”“类似这种提问和要求多了,将给学生带来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这位老师的反思。她说,昨天她和同事们交流,也觉得学生平常上课没有多少精神,而有其他老师来听课时,学习更为踊跃。对此,她们没有找到原因,她说,现在看来,这种引导可能引出了另外的效果。观课议课强调以课堂为平台检视自己,反省自己,改进自己。课是平常的、普通的课,针对习以为常的行为,它追求对这些行为和

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它强调透过表面行为直抵内心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假设,通过深度挖掘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深度对话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假设,更新教育观念。

坚持“同在共行”立场,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议课要致力于发现教学中的联系性。

议课要议出联系。杜威曾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

课堂教学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支撑和影响教的行为,教的行为引起和转化为学生学的行为,学习行为直接导致和影响学习效果。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当教师没有认识它的时候,改变也就失去了基础。观课议课的首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从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核心环节入手,反思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师专业素质整体发展。

在语文课上,老师刚挂出小黑板,大多数学生就开始读小黑板上的儿歌。看见学生读得很不整齐,老师发出指令:“一二三……”,指令一出,同学们立刻放弃朗读并紧紧接上话头:“一二三,要坐端;三二一,坐整齐。老师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背诵完毕,课堂自然安静。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学习‘人有两件宝’,现在老师先读一遍,然后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老师读完学生读。学生读完,老师提醒学生:“‘脑’字是鼻音。”刚一说完,学生立刻摇头摆尾地“nǎo,nǎo”练习起来,老师认为课堂乱了,又来了一遍“一二三……”,然后让一位同学范读,最后组织学生声音整齐地练习“nǎo,nǎo……”议课前,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行为“自发朗读”后面看到的现象是纪律嘈杂,于是采取了“一二三”的指令维持纪律的行为。对这个行为的结果,老师只看到课堂纪律安静了,却没有想到,学生开始的练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冲动,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支持,而把学生纪律整顿好后的练习,却变成了外在的要求和强制。这样的纪律管理不仅影响当堂内容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会使学生逐渐滋生消极等待的心理和行为,并最终丧失主动探求新知的热情。议课时,共同回顾这一教学情节后,我们以“课堂纪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两次‘一二三’前后,学生的学习性质有什么差异?”“教师的纪律管理起了什么作用?”“当学生处于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教师应该干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帮助老师认识和建立了新的观念、行为、效果之间的联系。教师认识和理解了新的联系以后,在同样的情境下,他选择的行为是“积极地旁观”。

课堂教学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支撑和影响教的行为,教的行为引起和转化为学生学的行为,学习行为直接导致和影响学习效果。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当教师没有认识它的时候,改变也就失去了基础。观课议课的首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从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核心环节入手,反思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师专业素质整体发展。

议课要致力于发现教学中的可能性。

议课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拓展可能性空间。教学可能性空间是多种教学路径、方法、

行为、效果等发展变化的可能性集合。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只有多样。因此,议课既要认识已经发生的课堂事件只是一种可能,更要关注探讨新的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议课的过程,是参与者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开阔思路的过程。在了解和认清更多教学选择以后,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更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更适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譬如食用鸡蛋,那就是使参与者在单一的传统的煮鸡蛋的食用方式基础上,再多了解煎、炸、炒、蒸等可能的方法,掌握相应的控制方法以后,自己根据需要自己煮,并不断创新。介绍煎、炸、炒、蒸的方法,不是否定煮鸡蛋的方法、丢弃煮鸡蛋的方法,只是多提供了一些选择,以满足加工者的不同特点,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2、议课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教师说课(重在反思,提高说课实效)

小组讨论(客观评价,加强彼此碰撞)

集中交流(协商结论,提出改进建议)

互动交流(互动交流,促进深层思考)

围绕观课主题,认真倾听课后反思。

根据观课效果,简要讨论观察结果。

总结讨论结果,逐步形成有效建议。

3、议课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基本形式

(1)个别面谈式

(2)小组评议式

(3)书面交流式

(4)调查问卷式

(5)点名评议式

(6)自我剖析式

(7)师生评议式

(8)专家会诊式

(9)陈述答辩式(庭辩式议课法)

(10)网络研讨式

基本方法

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考察教师的教。

以学论教要求把观课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境。从活动到状态,意味着要反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提

倡和追求有效教学;从过程到情境,意味着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预设,更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生成,关注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要做到以学论教,需要观课者选取能直接了解和认识学生学习活动、精神状态的观察位置,也就是要坐在学生之间。观课议课不同于听课评课,评课是为了获得更客观的评课信息,主张不干扰学生学习。而议课是为了实现以学论教,需要获得学生学习的充分信息,它要求深入学习活动,探询学生学习的感受和体验。也只有深入学生中间,才能围绕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提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讨论话题和问题,才能使观课议课活动真正实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态度上坚持直面问题。

其次是“直面问题”。人是不完美的,但与其他物种比较,人知道自己不完美,承认不完美,努力追求完美,人的不完美现实与追求完美的实践是推动人自身不断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迈克.富兰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成效的变革的敌人。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取得成效。”发现问题有利于认识不足并加以改进,暴露问题、认识问题、预测问题发展方向能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面问题既是观课议课取得实效的前提,又是推进工作的困难所在。在具体操作上,最核心的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培养教师的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使教师能始终对自己教学“不满意”并立志改进。另外,不能把教师在观课议课中的献课表现和讨论中的意见作为奖惩依据。“课”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没有问题和困惑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为课堂中的问题大惊小怪。第三是充分尊重教师的参与需要,致力于建设有利于围绕问题对话交流的语境,为教师创造安全的、能充分敞开的献课和自由发表意见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我的体会,最好的交流环境是一室之内两位朋友的促膝晤谈。第四是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培养教师的对话交流能力,议课时针对现象,与人为善,赤诚待人。

在方式上基于等对话。

第三个策略是“平等对话”。议课是一种对话。观课议课以参与者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性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对话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同情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处境,在对话中看到他人,并保障他人发表意见的权利,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议课,既要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评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在路线上围绕学习效果。

与“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教学路线不同,观课议课的“以学论教”采用一条逆向路线:从学的效果考察入手,思考学生应有的学习行为;再从如何引起学生学习行为思考教师应有的教的行为;从此反思原有教学设计和教育观念的合理性,在反思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它强调议课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紧扣教学效果,探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效益上形成可能建议。

另外一个是“最近可能区建议”的策略。在教师需要建议的时候,议课要给教师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这种建议不仅要尊重教师自身的实际和需要,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和基础,同时要依据学校的环境和条件。建议既要立足实际,又要走在实践的前面,以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比如,建议时“先做减法后做加法”,也就是在建议增加某些教学环节和内容之前,先要就哪些环节和内容可以减去进行讨论,以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提高可接受性。

(四)规划

行动规划阶段。参与者要反省观课议课活动,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从中选择自己的改进行动。或者针对观课议课中新的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或者再就相关问题准备下一次观课议课活动。

第五部分观课议课的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学校、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2、有利于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4、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如何做到有效观课和议课

如何做到有效观课和议课 一、如何做到有效观课 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 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做准备,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 二、如何做到有效议课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平等对话:议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1)设身处地,同情理解,一般而言,献课者和议课者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隔阂和障碍,组织议课活动的教师有责任消除这样的隔阂,并引导参与者理解授课教师。这种理解是同情性的理解,不仅理解要他们的环境和条件,而且要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感受。然后把这种理解真实、真切地表达出来,使授课教师体会议课者对他的尊重和接受。 (2)面向事实,共同探讨,观课议课强调直面问题,但在认识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凭借主观判断,而是需要陈述现象,描述事实——“面向事实本身”,就事实讨论事实,就现象出发讨论问题,不以自己的偏见歪曲事件背后原因,不用外来的框框条条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或滥用事实。这样才能使授课者和观课者能心平气和地思考和研讨相关问题。 (3)抛弃成见,理解可能,要想议课达到深入的效果和生出新的东西来,就必须抛弃成见,坚信对话者有对话者自己的思考和他的打算,而且他有他的道理。不能认为只有我的东西对,我的东西管用。这样议课活动表现为一种提问、一种探询,在探询中理解对方,从不同角度理解多种可能。议课拒绝简单判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观课议课记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观课议课记录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磨课活动中,我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们在本课设计中,体现的教学思路。 1、以风景为主线——随风潜入夜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是很深,通过研修老师们满怀深情的又一次走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从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入手,引导学生以自我探究的方式来层层解读文本,感悟词句的寓意。感受着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自然风貌,领略到小兴安岭的四季虽有不同的美,但是树木是四季的共同点。最后引导学生们去尝试说和写的能力,并随之转化运用体会。 2、以欣赏为前提——润物细无声 创设了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小兴安岭四季的美,给人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感叹。老师们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由他们自己去选择,自主学习。记得在教一名学生读完春天的景色时,这样问道:“从他的读中哪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很快找到了书中描写春天特色的一些词语,教师抓住锲机,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密密麻麻”、“葱葱笼笼”、“严严实实”、“封”、等词语。“透过严严实实、密密层层等词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样的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感知到了文本美的画面。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对应的图片,让学生再一次去感受小兴安岭美丽的春天,在整个环节只起到一个引导、启发、点拨的作用,孩子们肯定愿意主动去学,他们更加喜欢在这种反复朗读中,从字里行间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 3、从背景中升华——功到自然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们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在新课标下,朗读已成阅读教学的“热点”。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听见像“如果把这个词带到句子中读,就更有味道了。”“你能读出这种活泼可爱的语气吗?”“喜欢春天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样的话语流淌在课堂中,那样的让人动心。只要我们献出了自己的爱,我们的生活也就充满了美的和谐,到此学生的想象思维很快能被调动起来,说内心的话表内心的情自然是功到自然成。

《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学习心得

《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学习心得 通过阅读《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这本书使我对听课评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基本理念要明确 听课、评课是探究、指导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对听课评课赋予了新要求那就是新理念、新标准。 新理念体现在: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促进教师的成长;要“以学论教”(相对与“以教论学”)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底新课程体现在: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和谐统一。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二是学生是不是会学有没有学会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总之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是看教师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二是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三是看课堂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收获。校本教研对听课评课是新途径对新课程在听课评课也赋予了新要求。所谓新途径就是:对于刚刚接触新课程改革理

念、概念、理论的教师来说他们经过学习可能理解了新的教育思想但不知道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应用方式也不知道如何把他们联系起来。或者说他们缺少有关新思想的“个人实践知识”“实践的智慧”。当相关的专家、教研员及资深人员通过听课评课提出问题的关键和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时会使教师“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教育智慧”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收获是双重的一方面知道了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因此校本教研中的听课评课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所谓新要求就是:即建立说课、听课、评课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变。 二、听课评课的标准要知道 1. 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听课评课中如何引导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及其重要的课题 其标准除去必要的传统的接受之外必须尽可能地关注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境界。 2.学生的学习水平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河津市教研室米文革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多年了,除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小组合作”形式的出现,课堂教学总体的变化仍不是很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还没有形成,教师还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课堂还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这一切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实现,而日常的学校教研活动正是我们一项必做的功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传统的以听评课为主的研究方式并没有收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教研文化,使教研变得更有实效? 一、传统听、评课教研现状及反思 现在我们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动,其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教研室或教务处周前公开讲课时间和教师,要求教师们到时去参加听课活动,有时候还要请教研员去参加。讲课的教师往往会做精心的准备,听课的学生提前也做了安排,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一大片。讲完课之后是评课,先由讲课老师简单说课,然后组织者再挑选几名骨干教师评课,大致是优点多多,建议几条,最后由教研员总结,一次教研活动就算结束了。 那么我们要问: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能否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老师们能得到哪些收获? 首先,组织者和参与者(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这就造成了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对教师的帮助不是很大。其次,听课老师的课堂观还没有变化,课堂上眼光依然死死盯住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不能深入透视课堂,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学生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再次,评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没有形成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实践,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只有研究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算有用。因此,我们从“用”—“听”—“议”—“观”的思路,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体系: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为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1、从听课到观课 平常的“听课”只是听教师讲或者是师生问答,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城关乡孟南小学李彦毛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教十余载,经历较多。很多次培训都是流于形式,对老师的帮助不大。学习了陈大伟老师的《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听课评课不要再流于形式了,不要再“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听不评”、“你好我好”了。“这样的教研有什么意思呢?这样,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可是,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评课分等级、评课找问题,我又觉得教学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了安定感,更没有了自豪感。以前总觉得当老师是有成就感的、是自豪的,可是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特别是课堂教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和同事们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是个永久的压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的生活、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身心疲惫的教师们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那么,如何减轻压力,让教师们愿意研究教学呢?陈老师提出了“观课议课”的方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

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总之,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需要改进和学习,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

公开课评课意见与建议摘录

公开课评课意见与建议摘录(部分) 评价建议: 能抓住课本重难点,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结构作详细讲解,课堂气氛活跃,教态自然,语言响亮。 思路清晰,知识点讲解概括性强,但无过渡。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图文并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不突出。教态自然,学生精神饱满。 课堂概括能力强,讲课有条理。内容可能讲得有点多,学生难以消化。 对知识点的把握较准,重难点知识讲解清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授课内容过多,使重难点知识不够突出。 课堂内容丰富,广泛,重难点不突出。老师课堂控制力强,节奏紧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气氛活跃。师生交流互动较少。 备课充分,知识呈现条理清晰,师生互动有效,学生学习状态良好,多媒体应用有效,重难点明显,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教学有效。学生思维发展较好,师生关系和谐。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结合上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气氛好。课后还能利用一些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语言清晰,语速平缓。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准备充分,备课深入,知识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应用动画,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教学过程清晰,有条理。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良好,及时

进行练习巩固知识,但时间安排不足,练习不够时间完成,做练习时没有展开全屏,后面比较难看清楚。 语言清晰,知识点明了。图文并茂,色彩多样。激情不大,适合好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听听就开小差了。 课件制作的非常有创意。学生占有的时间较少,没有很好的做到师生间有效互动,课堂的交流方式显得很单一。 图片很适合本节课,展示的很好。重难点不够突出。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相互关系是重点,应花点时间讲透、讲懂。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做题时,先让学生做,在进行分析。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有亲和力。 课件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充实,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师讲得多了点,师生互动少了点。 ppt的动画部分做的很漂亮,教态自然,语言清晰,但要精神饱满。 图片展示很好,能形象直观展示内容。讲课过于紧凑,学生缺乏思考讨论的空间。师生互动不够灵活。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的那个图没有把它们各成分联系起来解释,缺乏整体性,讲的不够透彻。 课件图片丰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幻灯片可以做的更简化些。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在这方面注意些。

《有效观课议课》总结

《有效观课议课》总结 有效观课议课,这属于教研的一部分。平时的听课评课中,每周都要实行听课评课活动。像陈老师所言的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听不评”好我好”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时候,都在想:这有什么意思呢?有这会时间,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不过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评课分等级、评课找问题,又觉得教学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了安定感,更没有了自豪感。以前总觉得当老师是有成就感的自豪的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特别是课堂教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和同事们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 如何做好观课议课呢? 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事实和现象),“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观课时,不但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仅仅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议课与评课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大家一起探讨问题,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而评课是简单的下结论,多数情况下仅仅仅一方的结论。所以,简单来说,议课是写问号,评课是写句号,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更丰富深刻和有效。 不论哪种形式的教研,都要有自己的主题,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做到透彻而细致地分析好和解决。准确的方法都未必是一种,但是追求民主、平等和鼓励的人文性教研是当前教研的总趋势。 教研是教学中必要的活动,教研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不过,很多时候,教研活动都流于了形式,对老师的协助不大。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益呢? 我仔细阅读了陈大伟老师的《有效观课议课》,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以往的实践经验,对于教研有以下的看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

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评课的真正意义

有效观课议课有感 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评课的真正意义。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可以争论。其次他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 《有效观课议课》使我们教师从活动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 观课议课致力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方式变革。其主要策略是:观课时,把关注重点和焦点要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发现应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和现象,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促进执教者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因学施教,因材施教。观课时,要坐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活动,发现有价值的教育事实和现象,使其具有讨论价值。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方面是万一要让自己教,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在议课时空谈理论,使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的基础上。议课坚持以学论教,致力追求教学有效性。在议课过程中,不是一言堂,而是面对共同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贡献和分享需要参与者积极言说的意愿,需要参与者足够的言说和表达机会,需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议课不是对课的成败下结论的,而是面向未来谋发展和思改进的。基于发展的目的,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位老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教师在议课过程中,可以探讨出多种教学的可能性,在认识教学的更多可能以后,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学选择,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更优化。 有了观课议课的理论指导后,我想,在今后的校本教研中,我们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交流 如果在课前,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的设计意图等等先做个全面的说明,那么观课者在课前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要观察的角度,有目的的去观察,这样的效率会更高一些。在议课时,观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抛出问题供大家共同探讨。 2、主题明确

有效观课议课讲稿

有效观课议课讲稿 1.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首先,主题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献课就不是为了 展示,而是以此为平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的问题。 其次,主题是参与者共同协商的,是大家共同感兴趣并可以参与的。 第四,在任务分解以后,参与者要做预先准备,比如在研究教材时,就应该想一想我会怎么处理。 2.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 的说课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 观课说明的说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介绍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 任务与分解等)以增进观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 二是在议课主题下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 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三是要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以避免参与者带着约定俗 成的观念和想法来观察和研究课堂;它不仅体现了对授课教师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克服授课老师采用迎合听课老师口味和习惯的教法,促进教师更加大胆地尝试教学创新。

在授课老师介绍相关情况时,观课老师可以询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但一般不主张用过多的不同意见干扰授课老师的察设计和信心,特别是在授课老师试图教学创新的时候。 3.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沟通 三、如何进行观课?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心得体会 看了陈大伟的《观课议课》后,认真做了笔记,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受益匪浅。陈教授的理念新颖,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继续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很大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搜集课堂信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收集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

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着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 二、“观课”和“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批判的、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经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批判性的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到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是有可取之处,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在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期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的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三、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总之,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议课时,要聚集问题,共同商讨,共同进步! 二年级穆丽娇 2017年12月22日

体育课评课稿标准及范本

评课第一形式; 评课内容: 一、本次课的教材把握: 1、目标要求—负荷课程标准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是否明确具体 2、重难点-----是否恰当 讲解是否简明扼要 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过程: 1、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及控制是否合理 各环节过度及转换是否自然,合理 教学常规是否规范: 形式和内容是否完整统一 2、教法选择:是否与教材内容和教师实际相结合 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体现思维训练 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创造性 是否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双边活动设计:讲解和示范是否精炼准确 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环节齐全,衔接自然,讲练结合 是否体现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发挥如何 练习及活动是否具有层次感,参与面及活动量是否广大4、教学原则:是否体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是否重视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培养 三、教学效果: 1、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兴趣是否浓厚,是否有利 场地布置的合理性, 器材运动的多样性,直观性 2、信息反馈:反馈及时,矫正凑效,评价中肯 3、完成任务:运动负荷适宜性 是否完成各项任务 四:教师素质: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有个性特点 语言:准确、清晰、流畅、形成教学风格 应变能力: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五:给我的思考或几点建议:

评课第二形式 评课课题 一、总体感受: 1、本次课的教材把握: (1)、目标要求(2、)重难点 2、教学过程: (1)、教学步骤: (2)、教法选择: (3)双边活动设计: (4)、教学原则: 3、教学效果: (1)、课堂气氛: (2)、信息反馈: ( 3)、完成任务: 4/:教师素质: 教态: 语言: 应变能力 二、总观体育课各要素的组合感受 重点和难点讲解是否简明扼要 讲解和示范是否精炼准确 师生互动是否。。。。。 场地器材布置是否。。。。。 练习强度是否。。。。。 。。。。。。 三:给我的思考或几点建议: (文章修改补充ing……)

《怎样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怎样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在中心校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聆听了王长丽老师讲的《怎样观课议课》之后,深受启发,使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明确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意识上的转变,转变了我很多固有的,消极的思想。从教几年来关于听课评课,以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听课者认真听认真记就完成了任务,在多人参与的集中评课时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即使发言了,也是对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评课者的收获和心得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探究较少。观课议课所倡导的前提基础是授课者和观课议课者是平等的地位,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

学生自主探索阶段,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之时,在学生做课内练习之时,我们可以站起来,看看学生们在做什么?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观课的老师,可以不必再那么规矩。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看老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是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不是有效,看学生是不是有兴趣,老师教得是不是有效。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是观看老师的表演。而是带着共同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课堂实效的探究目的一同参与的。观课议课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指手画脚”。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教学”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观课议课摒弃了传统评课的概括式

评价,议课者要作为参与者带着问题和研究方向全程参与授课的全过程。研究的是点而不是面,有很强的针对性。观课议课的人不仅仅是在帮助他人,更是在提升自己并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自身在教学上存在的困惑。观课议课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要阐明如果我是授课人,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做,拿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教,我该怎么教”进行思考,一方面能够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我们常说做研究型教师、建立学习型团队、提高有效教学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观课议课的形式来体现,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要自觉地积极参与到观课议课的活动中去,使自己在观课议课的同时得到发展。

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有效观课议课》学习心得 这些年来,我一直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演讲活动,并多次进行了听课评课,我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听课与评课中。在今年暑假里我初次读这本书时,什么有效观课议课,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听课与评课吧,通过这段时间学习陈大伟老师的使我受益匪浅,是我对有效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有效议课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 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议课是对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 对于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案例讨论的程序,我们有这样的建议:第一步,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讨论建立在课堂现象和

事实的基础上;第二步,观课老师在不说出自己结论的前提下,提出困惑听取授课教师的解释,给授课老师以陈述机会,从而更好地理解授课教师;第三步,授课教师征询案例提供者的意见,让观课者的思考得以表达;第四步,参与者对彼此的意见进行思考和讨论。 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 对于议课中的立场,我们有一个主张,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4.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钟启泉先生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设计和实践: 首先,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就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它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通过以学论教,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路线上从学习效果入手。与“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教学路线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修订稿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高瑞珍 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

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高。 二、“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三、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讲解学习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 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教研是教学中必要的活动,教研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可是,很多时候,教研活动都流于了形式,对老师的帮助不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呢? 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以往的实践经验,对于教研有以下的看法: 这属于教研的一部分。平时的听课评课中,每周都要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像陈老师所言的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听不评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时候,都在想:这有什么意思呢?有这会时间,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可是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评课分等级、评课找问题,又觉得教学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了安定感,更没有了自豪感。以前总觉得当老师是有成就感的自豪的可是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特别是课堂教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和同事们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 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是个永久的压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的生活、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身心疲惫的教师们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那么,如何减轻压力,让教师们愿意研究教学呢?陈老师提出了“观课议课”

的方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 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这是非常赞成的想。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教研的目的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公认的好课,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不针对授课教师,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 那么,如何做好观课议课呢?

评课议课说课稿

Unit 4 When Do You Have Classes? (period 1) 说课稿 合阳第三小学 徐美丽

Unit 4 When Do You Have Classes? ( period 1)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下面我将从五方面对于陕旅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en Do You Have Classes? 第一课时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职业、农场动物和一日三餐之后,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话题展开。通过对功能结构When do you...(动词短语)?和Do you have …(动词短语)?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我们的日常活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自由交谈。 二、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生能听、说、读、写关于日常活动的词汇:get up, have a class, have lunch, play games, watch TV, go to bed。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上述词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敢于、乐于开口,积极参与交流。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规律生活的好习惯。 三、说教法:

1.教法设计 根据英语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我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境、趣味性较浓的游戏和生动的肢体语言,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与理解。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表演的方法逐步感悟知识,让学生在多层次的练习中,巩固知识,并养成积极思维、大胆尝试的学习习惯。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将一个个短语置于生动的情境、游戏之中,不仅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说过程: 1、Greeting. 师生问好,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Revision. “我会变魔术”!通过著名魔术师刘谦的介绍和自己从纸袋中变出各种动物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运用节奏感强的“pig, pig 猪,pig, pig哼哼哼……”儿歌复习上一单元有关动物的词汇。 3、New presentation: (1)在教授“get up, have a class, have lunch, play games, watch TV, go to bed”这六个动词短语时,都是借助“钟表”这一教具,首先教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高瑞珍 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高。 二、“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三、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总之,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