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蓝色经济区

半岛蓝色经济区
半岛蓝色经济区

蓝色经济作为一种世界高端经济,将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新一轮复苏、振兴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新洲徐冰董振国 X宝森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中央提出建设XX半岛蓝色经济区构想。总书记今年4月视察XX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10月

中旬,再次考察XX时强调,“XX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XX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专家向本刊记者解读说,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资料显示,海洋和涉海经济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陆地资源日益受到制约的条件下,谁抓住并利用好了海洋资源,谁就占据了未来的战略制高点。”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志渔采访中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近现代的世界史充分证明,掌控和利用海洋的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抢占蓝色制高点

XX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表示,总书记提出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是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是发展环境的重大完善,是改革开放的重大进展。XX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认为,由海洋经济到蓝色经济,体现了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蓝色经济有着更加科学、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内涵。

XX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苏建华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当前,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为转折点,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涉海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据介绍,目前,美国把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未来50年发展重心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抢占蓝色发展制高点;俄罗斯强调恢复海洋强国地位,依托科技打造海洋军事和航运强国;日本全面推进海洋强国战略,本世纪内将在近海建造2500座“海上城市”。另外,加拿大、欧盟、越南、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雄心勃勃的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竞争发展的前沿阵地,蓝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兴起的新型经济,已成为强国复兴的重大战略。

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蓝色经济越来越成为集聚要素、产业资源的空间载体。从目前来看,人们解决粮食等资源短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海洋开发上。因此,海洋开发已受到世界各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已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亟待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

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基于XX独特的区位、资源、科研、基础条件优势,XX正在积极“破题”海洋经济,特别是在中央领导的鼓励下,启动XX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标志着我国蓝色经济战略的破题。

XX“破题”的优势

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XX拥有全国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海洋资源优势。姜异康说,“XX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海洋是XX突出的优势。发展蓝色经济,XX的条件得天独厚。”XX半岛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通向韩国、日本最近的出XX之一,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重要门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XX半岛是欧亚大陆桥桥头堡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也是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建设XX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XX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多处,海岸2/3以上是港湾式海岸。近海岛屿299个,海洋面积16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大致相当,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回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百种以上。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XX已建成多处大中型盐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XX拥有全国最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我国科技进步因素对海洋发展的贡献率只有30%多一点,而XX省的这一数字达到60%。XX省拥有国内一流的海洋科研教学机构,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在XX半岛区域内云集,海洋科技人才占全国的40%以上。因此,发挥XX的海洋科技优势,借开发蓝色经济区之机,承担起国家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开发利用海洋的重任当之无愧。同时,这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XX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厚实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XX 省就提出了“建设海上XX”的战略,并将其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到200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产值达到5346亿元以上,占全国的18%,占环渤海地区近一半,其中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XX省也是全国唯一拥有3个亿吨港的省份。

全局辐射效应凸显

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受访专家认为,XX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可作这样的战略定位: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

“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崛起。”XX 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告诉本刊记者,黄河流域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能带动整个流域发展的龙头,而XX半岛蓝色经济区则是理想的选择。

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龙头地位,即XX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XX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XX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XX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XX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考虑到流域经济发展,黄河流域也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

XX省社科院副院长X贵斌向《瞭望》新闻周刊指出,XX半岛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即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东北亚经济圈是继北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发展不断加速的同时,也呼唤一个现代经济区来承接新一轮区域产业大转移。随着中韩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中日关系趋暖,XX的海洋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欧亚的通道作用日益明显。

专家认为,伴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确立和不断发展,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大X围的鲁韩、鲁日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高潮将不期而至;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有利于培育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为沿海经济升级探索新路

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将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把海洋列为超前部署的全国五大重点战略领域之一。采访中,专家认为,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给XX提出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任务,应该是为全国沿海经济升级探索新路。

目前,XX省《关于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实施。XX 沿海地市干部均视其为一次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XX市出台了《XX市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XX省委常委、XX市委书记阎启俊向《瞭望》新闻周刊说:“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XX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XX市市长夏耕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了XX市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新蓝图:依托海洋科技教育及资源禀赋优势,在发展战略布局、海洋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带动、优势产业培育和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快实施,努力把XX建设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X区。

目前我国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点。虽然海洋经济上升势头已经形成,但仍存在很大升级空间。如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XX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逐一破解。

专家认为,中央领导关于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蓝色经济理论框架,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主攻方向,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是基本前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是根本途径。在此框架下,需要XX省着眼全国

乃至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探索蓝色经济的实现途径,为全国沿海经济升级探索新路。

“作为全国首个蓝色经济区,XX应定位高端。”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韩立民说:“XX半岛蓝色经济区应该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X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据姜大明介绍,XX省将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发展布局上有所突破,形成海陆一体发展新格局;在优势产业上有所突破,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保护上有所突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形成促进蓝色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也就是说,力争到2015年,使海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XX半岛蓝色经济区。

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费云良向本刊记者具体介绍说,XX半岛蓝色经济区将着力形成“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一区”就是全面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就是依托沿海七市,优化涉海生产力布局,形成三个特色产业带:

一是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区域着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二是在胶东半岛地区,以XX为龙头,以XX、潍坊、威海沿海城市为骨干,着力打造沿海高端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日照港深水大港、腹地广阔的优势,构建以日照精品钢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

“XX省确定,加快打造政策与科技对蓝色经济的两大支撑平台。”他解释说,“首先,深化改革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哪个领域的改革任务紧迫就率先推进哪个领域的改革,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其次,重点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综合性海洋科考船、国家深潜基地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在区域内全面开放各类科技资源和创新平台。”

四大关系统筹“蓝色经济”

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在广泛吸收国内各方专家意见基础上,XX省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将科学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并将之贯穿在出台的《关于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

其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XX省出台的指导意见中,将建设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X区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目标。XX大学教授孔令栋认为,蓝色经济首先要保证大海的本色,环境和生态是第一位的考虑。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告诉本刊记者,尽管造船业已成为威海的支柱产业,而且发展势头很好,但市里为了保持威海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环境优势,今后将限制沿海

造船业的发展,将海岸线打造成生态岸线。XX市目前正组织老企业搬迁,传统的工业岸线将变身为现代化经济岸线、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传统产业也将让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其二,处理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建设的关系。XX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认为,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打造蓝色经济区,必须重视挖掘繁荣海洋文化。为此,XX将充分发挥XX半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海洋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新兴文化产业。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与经济互动的格局。

其三,处理好海洋发展与海陆互动的关系。XX省明确提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韩立民研究员认为,以往发展海洋经济,注重的主要是海洋产业产值的增加,现在则要强调海陆资源互补、海陆产业互动,推进海陆经济的一体化,“身在海边要识海,不在海边也要靠海。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蓝色思维。”

其四,处理好各地发展与协调统筹的关系。目前,XX省已经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XX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和办事机构;并要求各有关市抓紧成立完善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对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等实行统筹规划、整体运作,推动跨地区交流合作,提升整体效能和综合效益。

X贵斌认为,海洋经济追求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效益,而是集成效应。王诗成指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把原来分散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半岛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蓝色产业集群。

粮食安全需要“蓝色粮仓”

海洋食品不但富于营养,更有益于国民素质提高,而且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18亿亩耕地红线“越勒越紧”,与土地休戚相关的农业与畜牧业压力倍增,而我国巨大的“蓝色耕地”却受到忽视,《瞭望》新闻周刊在采访中感受到,海洋食品应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

“一亩海水十亩田”

本刊记者在XX市采访了解到,海洋食品泛指海洋中一切可供人们食用的鱼、虾、蟹、贝、藻等海洋资源。XX海洋工程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以海产品为主的水产食物资源每年向人类提供的食品已经占人类食品总量的30%左右。

XX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资料显示:从投入的角度看,粮食投入高于渔业15倍左右。海水养殖的亩效益是粮田的10倍,被称为“一亩海水十亩田”。海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是谷物的2倍多,比肉禽蛋高五成。合理开发利用

这些不与粮食争地争水,又不与畜牧争草的“蓝色”资源,是拓展新的农业资源、增加食物总量、减少粮食直接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

据XX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王勇强介绍,当前我国海水养殖综合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海水养殖的空间巨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的减少,海洋食品有望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对化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及开辟海洋应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但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海产品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其他海洋国家。与邻国日本比较,日本人均年消费海产品90多公斤,国民获取动物蛋白的40%来自水产品,而我国人均年占有水产品生产量只有30多公斤,人均年消费海产品只有10公斤左右。

专家指出,我国广阔的海洋完全有潜力建成越来越重要的“蓝色粮仓”,海洋食品的精深加工也必将成为实现“蓝色粮仓”最大价值的有效途径。

海产食品更益改善国民身体素质

据王勇强介绍,世界上很多长寿国家都与人们吃鱼多有关,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国平均寿命排行榜,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男性为79岁,位居世界女性、男性长寿冠亚军,这与日本人大量食用鱼类有关。海洋食品还含有丰富的DHA、EP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大大高于其他动物类产品,热量也远远低于肉类食品,海水鱼类是最优质的动物蛋白,而海参等海产品则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宝物。据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柳学周说,海产蛋白和水产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长期摄食能避免很多疾病。

柳学周说,作为直接食用或作为精深加工原料的海水产品,还具有更加安全的特点,尤其是不同于备受添加剂及药残困扰的其他养殖业,海产品将有助于改善我国食品安全格局。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陆地食物资源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疫情的不断发生,人们谈肉色变。而据王勇强介绍,当前还没有发现海水鱼类可以向人传染疾病,目前所谓的养殖鱼类药残问题实际上是鱼类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多,很多是陆地上所没有的,而且这些生物生活在高盐度的环境中,有些还生活在高压、高温或寒冷的极端环境下,使得海洋生物含有许多结构特殊、功能特异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特异蛋白质、酶类、氨基酸、活性多肽、具有高度活性的脂类和类脂物、维生素、色素、核酸、有机酸、毒素等。现在世界上在海洋生物中已经发现了300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深度开发“蓝色耕地”

海洋食品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高新技术在我国海洋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比例还很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海洋食品种类还不多。专家指出,只有精深加工才能提供更多的海洋食品,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将能形成助推蓝色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XX海洋工程研究院正在进行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示X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的海产品总产量已超过1亿吨,但其中每年至少有12%的海产品变质,36%的低值海产品经加工成为动物饲料等,真正供给人类食用的仅为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另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以海洋食品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产量达1200万吨,出口创汇78.88亿美元,已连续6年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食品出口国之一。但我国海洋食品加工技术水平还不高,精深加工产品的比例较低,目前水产品加工利用率仅为25%,其中冷冻食品粗加工就占50%左右,而发达国家精深加工比例已达70%。

研究报告指出,海洋动物和藻类资源只有通过精深加工,才能转化为食物,我国只有加大海洋活性物质的高效制备技术、分离纯化技术以及结构鉴定和功能检测的研究,开发功能食品,才能使“蓝色耕地”转化成我国粮食安全重要构成的“蓝色粮仓”。

XX省科技厅副厅长、XX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认为,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是抢占海洋经济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高科技领域。美、日、英、法、俄竞相推出“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研究计划。我国亟须成立专门研究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的基地,抢占蓝色经济技术的制高点。

XX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启动7大政策扶持

作者:XX办:驻穗机构报送信息点击数:905 更新时间:2009-9-9 20:50:32

■到2020年,建成产业发达、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

响的XX半岛蓝色经济区

■10月底前形成初稿,力争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国家战略为科学谋划XX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总体目标,量化各阶段具体发展任务,8月17日,XX省XX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按照规划目标,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第一阶段到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第二阶段到2020年,建成产业发达、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XX半岛蓝色经济区。记者获悉,相关规划10月底前形成初稿,争取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进入国家发展战略。

赋予国家战略意义

与以往不同,XX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既是区域规划,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关系沿海各市及内陆腹地的发展。

按照“底数要清、大势要明、定位要准、思路要新、机制要活、措施要实、步子要快、效果要好”的要求,XX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除1个总体规划外,还需15个省直部门分别编制海洋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

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专项、城镇体系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发展、海洋文化

旅游业发展等25个专项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费云良介绍,25个专项规划与1个总体规划将“同步进行

”,于10月底前完成初稿,有望年底前印发实施。

据了解,“省级版”XX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成熟后,将择机上报,争

取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进入国家发展战略。

5—10年发展目标敲定

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规划布局以及重大项目安排等具体内容,两者“虚”、“实”结合,以专项规划的可操作性,保证总体规划顺利实施。

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量化了各阶段的发展任务,提出规划基期为2010年,确定2 015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总的设想是,力争到201 5年,使我省海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为XX半岛蓝色经济区奠定良好发展基础;到2020年,规划建设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XX半岛蓝色经济区。

XX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指导蓝色经济5—10年的发展目标,编制时,必须突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蓝色经济特色,突出生产、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突出陆海统筹、协调推进,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科技和人才支撑,将创新性、战略性、科学性、指导性融入其中。

七大政策合力扶持

打造XX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实施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经

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

在如何支持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上,规划编制从全局发展出发,注重理清现行扶持发展政策,提出在用足用好现行政策情况下,着重从海洋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投融资、财税、土地与海域使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措施等七个方面,研究含金量高的省级扶持政策和拟争取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对蓝色经济区进行扶持。

在投融资政策方面,拟设立海洋开发银行,发展信托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强力支持蓝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在土地和海域使用优惠政策方面,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用地、用海指标,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优先安排用地、用海计划;在对外开发方面,拟争取设立东北亚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提高XX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东北亚经济圈的融合程度。

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的报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科研技能训练期末论 文学生姓名:王伟指导教师:赵银系别:人文艺术系专业、班级: 1002学号: 9011100236时间: 2012 年 11 月 2 号《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 备的报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海洋问题正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事务。当前全球海洋发展呈现六个方面的趋势。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从海洋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海洋战略。联合国总部设立了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办公室,在每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都要专门研究海洋事务。在联合国的倡导下,世界各沿海国家都纷纷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随着世界海洋科技发展,可将世界蓝色革命分为四次浪潮:一是以浅海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代表的渔业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食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拓展了人类食物来源的渠道。二是以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大提高了航运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三是以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了

海洋资源利用,打开了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空间。四是以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特殊功能基因组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将带来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群。许多科学家预测,海洋科技是 21 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从20 世纪 80 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高潮。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难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生产现代化的进展,海洋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海洋对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原因在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所选择的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化模式和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日益提高的地位。我们国家抓住了全球化的机制,利用世界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选择了吸收外资、发展沿海加工贸易,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战略,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当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是世界为数不多的从经济全球化中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完整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物流与经济的内在关系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 1.2.2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现状? 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研究角度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第2章生活资料物流基本概念 2.1 生活资料物流?2.1.1 生活资料物流的内涵?2.1.2生活资料物流的特征?2.2生活资料物流需求与供给 2.2.1 物流需求的内涵和特点 2.2.2物流需求量、物流供给量和物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2.4 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的2.2.3物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移动 2.2.5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分析 ?第3章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3.1物流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3.1.1 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1.2 新形式下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作用 3.2 物流与经济内在联系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2.2 物流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研究 3.2.3 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4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4.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关介绍 4.2蓝色经济区内生活资料物流需求的分析 4.2.1蓝色经济区内物流需求的特点和内容 4.2.2 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相关分析?第5章基于区域经济 5.1基于区域经济等影响因等影响因素在区域物流需求中的应用研究? 素建立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5.1.1 研究的出发点 5.1.2 “影响因素一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建立 5.2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实证研究 5.2.1 数据来源 5.2.2 主成分分析 第6章实证研究 6.1 青岛市货运量预测实证研究 6.2青岛市物流业产值预测实证研究 6.3结论\ 第一章绪论

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

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孕育广阔发展空间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2010年12月21日11时,4辆满载蔬菜和电子元件的集装箱货车驶入停靠在威海口岸的中韩货轮,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首次尝试通过渡轮将两国间 的道路运输衔接起来,相当于把高速公路架设在海上。 近年来,借助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山东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去年1至11月份,山东省进出口总值达1705亿美元,较前年同期增长36.6%,超过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00多亿美元。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国际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半岛与多个经济圈、都市圈联系密切,本身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圈层中心,是中国北部延伸至太平洋进而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南接长三角地区, 北临京津冀都市圈,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根据最新统计,山东省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以半封闭型居多,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约49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320个,其岛陆面积约11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约561公里,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山东省海洋空间资源类型齐全,海域总面积约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辽阔的蓝色国土必将为山东经济 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洁、较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自净能力较强。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岛港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达20多海里,湾阔

20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省直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号)精神,现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科教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规划》实施作为深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科学发展,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这一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二、请山东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

工,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重点,抓紧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重点试点领域,积极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接合作。 三、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结合职能分工,进一步加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支持和指导。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政策实施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会同海洋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价与督促检查,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有关实施情况。 附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蓝色经济区

如果你是烟台市市长如何理建设蓝色经济区 1》以科技资源配置与开发助推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 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问题探讨 1、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烟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烟台市必须找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烟台蓝色 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文章最后阐述了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重要城市,烟台市在新的历史机 遇和挑战面前,如何进行科学定位,拟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积 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城市层次,增 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和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 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烟台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烟台市发展的影响 (一)烟台市的机遇 1.为烟台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蓝色经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鲜明特征是创新、 科技、开放、生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要求烟台市转 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由陆地向海洋扩展,从近海向深海 延伸,注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开发和保护并重,沿海和内陆发 展同步,国内和国外双向开放,各方面、各领域统筹兼顾,在海 陆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产业 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为烟台市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烟台市的发展更新思路,转变观 念,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2.为烟台市纳入国家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带来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 分的烟台市,亦将进入国家决策层面,有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科技创新、海陆统筹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享受先行 先试政策,得到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烟台临海县市区战占省的近三 分之一,海域陆域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是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 的主阵地,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山东 省的政策优势,放大自身的区位效应,拓展城市的腹地和开放空间, 城市的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城市和区域发展将面临 更大的空间,地位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强化,在山东省和环 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内的区域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 3.为烟台市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南北沿海产业带 (经济带)提供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能源矿产、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 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目前烟台市在这些领域 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产业优势或较为突出的发展潜力,部分优势产业 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产业集群。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姜秉国 韩立民 摘要: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随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山东省沿海7市也纷纷展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研究和规划,旨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部署。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科学界定蓝色经济区,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试图在界定蓝色经济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论证。 一、蓝色经济区的内涵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①。经济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经济区建设既涉及地理环境因素,也涉及经济科技和历史文化因素,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岸线和海域)、气候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共同决定的,是一个涵盖自然环境、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 习惯上,人们把海洋经济称之为蓝色经济,海洋产业称之为蓝色产业。但是,我们认为,蓝色经济比海洋经济的概念更大,内涵更丰富,它应该是直接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依托海洋所进行得经济活动的综 收稿日期:20090622 作者简介:姜秉国,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岛266071);韩立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发展中心研究员(青岛266003)。 ①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三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优势点评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洁、较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自净能力较强。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岛港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达20多海里,湾阔水深,不冻不淤,地质条件良好,特别适宜开发建设深水泊位;烟台、威海等地的深水良港也较多。 山东近海海洋生物、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海洋渔业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达400多种。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海上风能、地热资源开发价值大,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储量丰富,海阳、荣成核电项目建设有条不紊,供电潜力巨大。 完善的基础设施 铺就发展快车道 去年年底,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传来消息,山东青岛港吞吐量突破3.5亿吨,日照港[0.00% 资金研报]、烟台港相继突破2亿吨,预计山东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9.3亿吨,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36亿吨,是“十五”期间的2.3倍。其中外贸吞吐量将完成4.5亿吨,由全国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并成为全国惟一拥有3个亿吨海港的省份。随着港口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海港综合功能和集疏能力也将显著增强。 除港口运输外,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快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水利、能源和通信等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山东省公路网发达。目前,山东省公路密度超过每百平方公里4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省会济南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_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次活动中具有怎样的独特的优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背景、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是什么?分析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1.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2.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3. 战略目标 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3.发展趋势 (一)“一体两翼”:两点拉动,青岛为龙头,半岛城市群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显现。 (1)“一体两翼”的概念 “一体”,是指以青岛为龙头,以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为支撑,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组成的区域。“两翼”分别指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 (2)“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架构的由来、进程 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一体推进,两翼展开,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努力探索区域发展新思路,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着力构建的“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全省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做出了积极贡献。(3)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合力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体两翼”新战略,从过去着力从东西横向上解决东西差距问题,转而从南北纵向上探求山东经济协调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对山东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对于促进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统筹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自主创新和培育服务业。我省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山东“六大产业基地”即食品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及煤化工基地、精品钢铁基地、优质建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同时,把服务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提高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对外经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鲁政办字[2012]111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7.23 【实施日期】2012.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的框架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2〕111号) 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复函》(商办亚函〔2012〕594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利用我省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

示范区,是国家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的新部署,也是山东扩大开放的新优势。青岛等7市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及与日韩经济产业互补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与日韩的对接工作,努力实现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青岛等7市要发挥各自优势,把与日本、韩国合作城市开展对口交流作为突破口,争取尽快 建立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要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启动中日、中韩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注重吸收借鉴日韩理念、发展模式及管理服务体系,注重产业集聚、错位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积极吸引日韩地方政府、经济团体、大企业参与产业园规划建设。要不断丰富与日韩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在投资、贸易、会展、金融、旅游、港口物流、空中航线等领域培育合作典范。 三、省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汇报与衔接,积极争取中央对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支持政策,切实做好重大政策的落实。要结合职能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方案》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在投资贸易便利化、国民待遇、投融资、土地利用等方面探索创新,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省政府驻日韩经贸代表处要积极协助各市对外联系商谈推进工作。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解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谋划、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坚持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立体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要依据半岛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组团架构、错位发展的思路,以重点港口、大型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规划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区,促进沿岸线、环半岛地区联动发展,形成整体优势。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沿岸分布有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此外,山东半岛还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0个,且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海洋资源类型齐全,可用于开发建设的空间广阔。 山东半岛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 经过近20年的“海上山东”建设和不懈努力,山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04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居全国第二位;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区内实现进出口总额110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海洋科技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共有国家和省属涉海科研、教学事业单位近60所,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9家,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多艘,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10个,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海洋领域“863”计划项目470多项。 同时,山东省着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累计建成各类海洋与渔业保护区88处。全省拥有日照、牟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概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围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概念定义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精编【财务知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财务知识】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2009年,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为进一步增强腹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把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山东拓展发展新空间。齐鲁之邦,具有独特的海洋优势,海洋开发潜力巨大。 从区位优势上看,海上半岛是山东地理上最大的特色优势。濒临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处于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山东半岛是我国通向世界五大洲的重要出海口,也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环节,北临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南连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处于我国“T”形经济宏观布局中的沿海发展轴线上,是当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从资源优势上看,山东海岸线全长32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沿岸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326个。全省沿海岬湾相间,形成了70余处优良港湾。山东近海海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基本相当。海洋生物资源、港口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丰度居沿海地区前列。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海洋化工基地和海洋运输、滨海旅游区域。 从海洋科技优势上看,山东省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国遥遥领先。目前已设立56家海洋科技机构,约占全国的1/4,驻鲁海洋界两院院士18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 总体规划

(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最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概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围 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定位 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目标 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 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详解 陆海空间布局全面优化调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摘登·布局篇 提示: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提升“一核” 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提升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核心区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加快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 知 【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01 【实施日期】201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省直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号)精神,现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科教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规划》实施作为深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科学发展,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

争力,推动这一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二、请山东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重点,抓紧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重点试点领域,积极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接合作。 三、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结合职能分工,进一步加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支持和指导。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政策实施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会同海洋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价与督促检查,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有关实施情况。 附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前言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 展规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国家战略山东省政府2011年1月6日晚间通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山东省政府介绍,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省政府表示,《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

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山东省政府表示,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山东省政府介绍,国务院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密切合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1] 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情况介

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产业布局情况介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构建起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优势条件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 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海岸线占全国的1/6,海洋生物、能源、港口、矿产等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 海洋产业基础较好。预计2010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 载体支撑能力较强。区内已有各类园区68家,其中国家级16家。新规划的海州湾北部、董家口、丁字湾、前岛、龙口湾、莱州湾、潍坊滨海、东营海域、滨州海域九个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和一批特色海洋产业基地及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将为海洋经济集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国务院要求国家有关部委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加大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支持力度。山东省政府及沿海7市政府在用地用海等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并设立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 产业布局优势互补

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 心任务。 在产业布局上,重点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地位,壮大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重要增长极。 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为骨干,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渔业、海洋油气矿产、先进装备制造、生态环保、临港物流、滨海生态旅游等产业,培育高效生态经 济增长极。 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重点做大做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集中培育海洋先 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建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基地。 重点打造四大基地 一、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开发海洋药物、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生物 新材料、海水养殖优质种苗等,在青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在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地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和烟台、威海核电 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大型风电项目和潮汐能、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全国重要的海洋新能源基地。 大力发展海洋新材料产业。重点开发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建设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