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面部皮损为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尘垢,淡褐或淡黑,无痒痛。

(2)常发生在额、眉、颊、鼻背、唇等颜面部。

(3)多见于女子,起病有慢性过程。

(4)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和《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7月第37卷第7期)。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5)排除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雀斑、咖啡斑、Albrifht综合征;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痣;太田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血瘀证:面部青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象:舌质红或有紫斑;脉弦。

2.脾虚湿蕴证:面部黄褐色斑片如尘土,或灰褐色,边界不清,分布于鼻翼,前额及口周。神疲纳少,脘腹胀闷;或月经量少,带下清稀;舌象:舌质淡微胖,苔薄微腻,脉濡细。

3.肾阴不足证:面部斑片呈黑褐色,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状如蝴蝶。腰膝酸软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月经不调;舌象:舌红、苔干或少苔;⑤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汤剂、中成药

1.肝郁血瘀证

治法:疏肝活血。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赤芍、白术、茯苓、青皮、陈皮、丹参、红花、香附、生地黄、栀子、甘草等。

加减:胁胀胸痞,烦躁易怒加枳壳、郁金;月经不调加益母草;乳房胀痛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

中成药:逍遥丸。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化湿。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薏苡仁、扁豆、砂仁、生地黄、红花、甘草等。

加减:脘腹闷胀者加苍术、厚朴;月经不调加当归,益母草;斑色深褐加莪术、凌霄花。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3.肾阴不足证

治法:滋补肾阴。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玄参、天花粉、知母、山萸肉、淮山、茯苓、丹皮、丹参、菟丝子、甘草等。

加减:腰膝酸软无力加枸杞子;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者加生牡蛎、柏子仁、栀子、黄柏;月经不调加益母草,鸡血藤。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二)倒模面膜术治疗

中药倒模面膜术每周实施1次,12次为1疗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患者平卧,用毛巾将理顺的头发包裹好,以利操作。

2.使用清洁剂或洗面奶清洁面部皮肤。

3.使用增白霜或中药按摩霜,增白霜可自选,或用丝白祛斑软膏,利用其治疗和润滑作用,作各种按摩手法治疗。

4.按摩手法:

双颊螺旋式按摩:四指指腹在双颊由内向外作螺旋形按摩。

额肌弹拔:四指并拢,弹按上额部肌肉。

鼻旁推抹:由鼻根两旁至鼻唇沟转向两颊有节奏地推抹。

额部外抹:双手拇指指腹,由鼻根向上沿额至发际向两侧太阳穴外抹。

消除鱼尾纹:用双手小鱼际,轻贴眼外角皮肤,由内向外弧形揉摩。

眼轮匝肌圆形揉摩:用中指、食指指腹沿眼眶周围分别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环形揉摩。

口轮匝肌圆形揉摩:一手托住下巴,另一手作口周围圆形揉摩,然后两手交替。

下颏弹拔:双手指腹由下向上有节奏地弹拔下颏,如弹琴样。

双颊部颤抖:双手小鱼际从下颌骨向上颤抖双颊。

拍打双颊送气:双手指并拢,手心微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双颊。

额部切叩:双手五指并拢,以尺侧有节奏地叩打额角。

按摩穴位:颊车:双手食指点按。迎香:双手食指点按。攒竹:双手拇指点按。太阳:双手拇指点按。

上述12组手法,每组按摩30次左右,手法要求弱力、柔和、轻快、短时,时间约15min,再薄涂一层增白霜。

5.用脱脂药棉将眼、眉、口及发际作保护性遮盖。

6.取250~350g医用成型粉(煅石膏)加42℃~46℃的清水,调成糊状,迅速而均匀地倒于面部(鼻孔除外)而后盖以面罩。

7.待面部模型冷却后掀起已凝固面膜脱模,再清洁面部。

(三)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肝郁血瘀证:主穴选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备穴为阴陵泉、肝俞、行间。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连续7天1疗程。

脾虚湿蕴证:主穴选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备穴为脾俞、上脘、下脘。用补法。每日1次,连续7天1疗程。

肾阴不足证:主穴选太溪、三阴交,备穴为肾俞、阴陵泉。用补法。每日1次,连续7天1疗程。

2.耳针:可取耳穴内分泌、面颊、皮质下、心、肝、脾、肾、子宫等耳针。或用耳穴压丸治疗:用王不留行压穴,胶布固定,每次选穴1~2个,2~3天换穴1次。

3.艾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等。

4.刺络拔罐:选取穴位大椎、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然后用闪罐法拔罐,留罐5~1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四)外治法

可根据病情选择外用中药祛斑霜剂如丝白祛斑软膏等、糊剂外搽、中药熏洗

等。

(五)护理

1.注意饮食营养,以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应用太阳伞或太阳帽,从事野外工作或外出旅游,应涂防晒霜或防晒油膏。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分忧虑,勿过于疲劳,要有足够的睡眠,并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

4.合理选用化妆品,勿使用过敏、有毒副作用的产品,亦勿盲目应用一些虚假广告宣传的脱色剂。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皮损疗效评价标准;

皮损评估量表:以MASI 评分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皮损消退率=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

痊愈:皮损消退率≥90%; 显效:皮损消退率≥70%,<90%; 有效:皮损消退率不足≥30%,<70%; 无效:皮损消退率<30%。 2、中医证候及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症侯及临床症状消退率=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

痊愈:治疗后主症、次症消退率≥90%; 显效:治疗后主症、次症消退率≥70%,<90%; 有效:治疗后主症、次症消退率≥30%,<70%; 无效:治疗后主症、次症消退率<30%。 (二)评价方法

1.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评分(表1)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 ) 用于评价黄褐斑的严重程度,评分方法如下:

前额评分 =0.3×(D+H)×A

右颧部评分=0.3×(D+H)×A

左颧部评分=0.3×(D+H)×A

颏部评分 =0.1×(D+H)×A

MASI总积分=以上分值总和

2.中医症侯的改善,采用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表2)评价: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 全网发布:2012-07-25 00:51 发表者:隋克毅4879人已访问 黄褐斑是以面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又有因肝病而起者,故俗称“肝斑”,亦称“面尘”。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本病多发于妊娠期及中年妇女,或因肝病、结核病及其他慢性病而发生,口服避孕药也可发生。其发病多与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而日光曝晒、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 一、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1)生理性反应:开始于妊娠中期,故亦名“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可能因黄体酮和雌激素增多所致。 (2)症状性:可见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癌瘤等病患者。 (3)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约有20%服药者发生),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钠。 (4)其他因素:日光、热刺激、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亦有找不出可疑诱因者。 2.中医病因病机

(1)脾虚湿蕴:脾虚失健,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于荣养,湿热熏蒸而成。 (2)肝肾不足:肝肾同源,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 (3)肝郁气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灼津,津液亏虚,不能养肤而致。 二、辨证分型 (1)脾虚湿蕴证:面部色斑苍暗不泽,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四肢困重,便秘溲赤;舌淡苔薄,脉濡数。 (2)肝肾不足证:面部色斑,斑色黄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经行紊乱;舌红苔薄,脉弦细。 (3)肝郁气滞证:面部色斑,时深时淡,每随经临而加重;伴性情急躁,心烦不舒,喜叹息;舌红,苔薄,脉弦。 (4)气滞血瘀证: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三、中医治疗

皮肤科-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皮肤科-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OO1.8-94)。 (1)皮损特点为干燥、粗糙、肥厚苔藓化,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样发作。自觉瘙痒。 (2)皮损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口周围等部位。 (3)可有婴幼儿湿疮的病史,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4)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常有哮喘、瘾疹等病史。 (5)可有血清IgE增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西医诊断:参照Williams诊断标准(英国特应性皮炎协作组于1994年制定发表)。具备必要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个辅助条件: 必备条件:瘙痒。 辅助条件: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可见的屈侧皮炎(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3.分期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三个阶段。 (1)婴儿期(1个月~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皮损主要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种,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 (2)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以不经过婴儿期,其皮损表现为湿疹型和痒疹型,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 (3)青少年成人期(>12岁):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多为局限性干燥性皮炎损害,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也可发生在面部和手背。

《中医急诊学》 课程教学大纲 (修改)字

《中医急诊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急诊学》课程教学大纲 (共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急诊学 课时:63(43/20) 学分:3.5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为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临床专业课。该课程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诊断、救治、救护各科急、危、重症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际能力,它是以内、外、妇、儿等学科为基础。重点讲解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常见危重症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处理、辨证论治。 教材主要阐述 (1)中医急诊学的概念、特点、性质、地位与任务及其流源;(2)中医急诊学的临床特点、病及概要、古今相关理论、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常用的治则与治法。(3)常见危重病的中医急救处理原则、中医药在疾病抢救治疗中的地位、辩证求治规律等;(4)常用的中医急救技术及现代常用的急救技术。 教材分上篇、下篇、附篇三部分,上篇重点介绍中医急诊学的学科特点等,下篇突出常见急危重症和各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急救,附篇重点讲解常用的急救技术。教学的重点在下篇,讲课的中心内容是基础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处理等,学生自学上篇及下篇各论常见急症中的附篇等内容,下篇是见习和实习学习的重点,课堂讲授由教授、副教授任课为主,同时进行操作训练。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 总论 第一章中医急诊学流源及病症特点(自学) 掌握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和范畴,熟悉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救治特点,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了解和中医急诊学与现代急诊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诊断与辩证(2学时) 掌握中医急诊学诊断疾病的关键和辩证关键,熟悉中医急诊辨证方法与内科学辨证方法的异同,了解中医急诊辨证治疗的流源,了解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等在中医急诊临床中的意义。 第三章中医急诊护理(自学) 掌握中医急诊的护理特点,熟悉中医急诊的调护,了解中医急诊的预防特点。 第四章急诊科(室)的建设(自学) 了解急诊科(室)的任务范围,“三位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讲解急诊科(室)的人员配备和要求,人才培养;介绍科(室)所需的基本设施,包括建筑选址,科室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等,简介急诊科(室)的急诊管理,如急诊工作制度、观察室管理、抢救室及监护式管理、急诊病案管理等,了解科研和教学工作。 下篇 各论 第一章急危重症(25课时)

急诊科急乳蛾(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方案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咽部疼痛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2.注射给药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忌。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有无过敏反应。 (二)特色技术 1. 耳穴压豆(详见附录1) 2. 拔火罐(详见附录1)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1)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环境整洁凉爽,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2.慎起居,避风寒,适寒暑,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不要高声说话。 3.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组织疾病。 4.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5.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二)饮食调理 1.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为宜,保证身体需要,勿食粗糙、辛辣刺激炙热之物及烟酒、肥甘厚味之品。忌食大热大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2.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 3.风热外犯,当清热利咽,宜食冬瓜、萝卜、梨等食物。 4.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宜食绿豆、苦瓜、菠菜等食物。 (三)情志调理

黄褐斑吃什么中药

黄褐斑吃什么中药 回答一: 乌梅+制首乌+旱莲草+红枣、服用可以祛斑不过你要坚持、斑的驱除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情、这是由内向外调理的、专家认可的 回答二: 首乌当茶喝但是要适量,每到一个星期停喝3天,停喝期间服用干草或干草片不但可 以去斑还可以养发养颜 黄褐斑的治疗偏方: 1:干柿子去黄褐斑:干柿子,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黄褐斑;久食 有效祛斑。 2:核桃仁牛奶祛斑:核桃仁30克,牛乳300克,豆浆200克,黑芝麻 20克。将核 桃仁、黑芝麻放小磨中磨碎,与牛奶、豆浆调匀,放入锅中煮沸,再加白糖适量,每日早 晚各吃1小碗,可以美白祛斑。适用于皮肤黄褐斑及皱纹皮肤。 3:猪腰薏苡仁粥祛斑:猪腰1对,洗净切碎,与去皮切碎的山药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分顿吃。具有补肾益肤功效,有 效祛斑美白。适用于雀斑、黑斑、黄褐斑皮肤。 4:山楂橘皮饮祛斑:山楂、橘皮各适量,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蜂蜜 调用,可去黄褐斑。 5:雪梨甘蔗汁祛斑:雪梨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克。将雪梨、甘蔗、葡萄洗净搅汁去渣,与蜂蜜混合装瓶备用。早晚各吃10毫升,可去雀斑、黄褐斑、黑斑。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外用酪氨酸酶抑制剂软膏,如5%氢醌霜、 2-4%曲酸霜及3%熊果苷等。涂搽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该类药物为抗氧化剂,易在空气和日光中氧化,应封闭、避光保存。近年有人报道使用0.1%维A酸软膏治疗黄褐斑,外用糖皮质激素等也有一定疗效。

2剥脱疗法三氯醋酸溶液局部涂搽可使表皮剥脱,而除去色素斑。液氮冷冻治疗可使表皮冷冻坏死后剥离,以除去色素,磨削手术是用磨头将表皮磨去一层,而达到除去色素的目的。术后待创面愈合后搽用防晒霜等,否则日晒后易于复发。 3面膜疗法面膜疗法包括单纯面膜剂、面膜膏按摩法和倒模面膜法。其中倒模面膜法已广泛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并已取得满意效果。面膜倒模疗法集药物、按摩、理疗于一体,从而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其治疗程序为:阳离子蒸气润面-面膜膏按摩-成形倒模剂倒模。面膜膏的药物成分对黄褐斑的治疗起着关键影响。目前有去色素的面膜膏、增白面膜膏和专治黄褐斑的中草药物面膜等。 4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近来有报道应用光子嫩肤术及应用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部分患者有效。 2.全身治疗 维生素C:为了促进色素减退,可用维生素C,最好静脉注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终审稿)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 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目录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 二、皮肤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4) 湿敷(附操作流程图) (4) 贴敷(附操作流程图) (6) 面膜(附操作流程图) (9) 拔罐(附操作流程图) (11) 针刺(附操作流程图) (14) 艾灸(附操作流程图) (16) 熏洗(附操作流程图) (18) 涂药(附操作流程图) (20) 火针(附操作流程图) (22) 薰药(附操作流程图) (24)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一、湿敷法 湿敷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 急性皮炎、急性湿疹、化脓性或感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最新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汇总

2013年皮肤科中医诊 疗方案

皮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3版) 新泰市中医医院皮肤科 2013年1月5日

目录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征)。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中医诊疗方案急诊科

急诊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录 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轻症阶段中医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 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

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 (3)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4)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属于急性咳嗽(病程<3周)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1)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 (2)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病毒感染者,血中淋巴细胞可增加。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连续2

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部X线片、呼吸功能等),亦可作出诊断。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二)证候诊断 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4.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挟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 张志荣 (临汾市尧都区中医皮肤病医院)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呈面积对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黄褐或淡黑色的斑片,无自觉症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该病可归为中医学“黧黑斑”、“肝斑”、“蝴蝶斑”范畴。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有关,临床治疗多从此3脏着手,采用疏肝解郁、健脾除湿、滋补肝肾的内治法则,根据“无瘀不成斑”、“治斑不离血”的理论,以活血化瘀贯穿于治疗始终,从而使脏腑气血运行条畅,养血荣面。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常将该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肝肾阴虚3型进行论治。现将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经验介绍如下。 1 肝郁气滞型 临床表现:颜面部呈分布对称的黄褐色斑片,以面颊、目周为著,境界清楚,斑色发青,烦躁易怒,情志不遂,精神抑郁,女子月经前后不定期且连续3一4个月,经前斑色加深、双乳胀痛、胸胁痞胀,纳谷不香,舌质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解郁,化瘀消斑。方选逍遥散加减,药物选用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甘草、薄荷。若为月经后期,加川芎、益母草;痛经,加乌药、延胡索;月经先期、淋漓不净,加白头翁、秦皮;月经量多、色红质稠,加牡丹皮、栀子;脘闷,加厚朴、陈皮、木香。 例1 患者,女,33岁,2008年3月13日初诊。主诉:颜面起斑2

年,加重半年。患者2年前因心情抑郁始发面部黄褐斑,曾自行外用祛斑化妆品,无效,近半年来明显加重,遂前来就诊。现症:鼻背、双颧可见黄褐色斑片,境界清楚,形如蝴蝶,平素烦躁易怒,易生气,经前斑色加深、乳房胀痛,月经后期,经色暗红、血块多,胸胁痞胀,睡眠不实,纳可,二便调,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处方:牡丹皮15 g,栀子10 g,当归12 g,白芍15 g,熟地黄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柴胡10 g,郁金10 g,薄荷6 g,香附10 g,益母草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白僵蚕15 g,炒酸枣仁15 g,甘草6 g。服药2l剂,斑色变淡,范围同前,经前乳房胀痛减轻,伴痛经。上方加泽兰15 g。继服2l剂,黄褐斑范围明显缩小,颜色变淡,边界模糊,月经血块减少,舌脉同前。上方去薄荷。再服21剂,面部黄褐斑消退90%以上,鼻背、双颧散在数个豆粒大小的淡褐色斑点,皮肤光泽,无不适,睡眠好转。上方去炒酸枣仁。继续服药约3个月,黄褐斑基本消退。 按本病案“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故笔者以丹栀逍遥散及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方中牡丹皮、栀子清热除烦;当归、白芍、熟地黄养血柔肝,可使肝疏泄条畅而有利于调经活血,达到治本之目的;桃仁、红花乃活血化瘀要药,可使“瘀血去而新血生”;川芎乃血中气药,善走头面,可引药上行;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可使肝气条达;薄荷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白术、郁金健脾益气、行气解郁;白僵蚕祛风通络;茯苓实脾,

外科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足》。 (1)糖尿病患者有肢端血管和(或)神经病变和(或)合并感染者。 (2)糖尿病患者肢端有湿性坏疽或干性坏疽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并符合0~5 级坏疽标准者。 (3)踝/臂血压指数小于0.9 以下者。 (4)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肢端血管变细,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或坏疽者。 (5)血管造影证实,CTA、MRA 提示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并有临床表现者。 (6)电生理检查,可见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异常改变者。 (7)X 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脱钙、骨质破坏、骨髓炎或关节病变、手足畸形及夏科关节等改变者。 具备前2 条,并结合后3~7 条中任何1 条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2002年制订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草案)》。 (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有糖尿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值升高,尿糖测定阳性者。 (3)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表现:肢体麻木、怕冷(或怕热)、间歇性跛行、瘀血、营养发生改变,肢体感觉减退或皮肤发红灼热,甚者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以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为最多见。 (5)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动脉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眼底动脉血管病变等。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氏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它缺血性疾病。

(7)①肢体动脉无损伤检查:彩色多普勒、CT、DSA(数字减影)、血管超声、血管光电容积血流图检查证实有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者。②动脉造影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占80%以上,血管病损形态颇似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广泛的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故动脉侧支血管较少,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③多普勒踝部血压测定与肱部血压测定之比明显变小。④X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有钙化阴影。 (二)分期诊断 1.未溃期:下肢无明显破溃。 2.已溃期:下肢已出现破溃。 (三)证候诊断 1.寒邪凝滞,痰瘀阻络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履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严重者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彻夜不寐。肢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质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沉迟或弦涩。 2.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足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溃烂,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舌质暗红或红绛,苔薄黄或灰黑,脉弦数或洪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3.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足局部漫肿、灼热、皮色潮红或紫红,触之患足皮温高或有皮下积液、有波动感,切开可溢出大量污秽臭味脓液,周边呈实性漫肿,病变迅速,严重时可累及全足,甚至小腿,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4.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肢体麻木、疼痛,状如针刺,夜间尤甚,痛有定处,足部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皮色暗红或见紫斑;或溃后创面腐肉已清,肉芽生长缓慢,久不收口,周围组织红肿已消或见疮口脓汁清稀较多,经久不愈,舌质淡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5.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足发凉,皮温低,皮肤苍白或紫暗,冷痛,沉而无力,间歇性跛行或剧痛,夜间更甚,严重者趾端坏疽干黑,逐渐扩大,腰酸,畏寒肢凉,肌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或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寒邪凝滞,痰瘀阻络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1)推荐方药:阳和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麻黄、熟地、鹿角胶(烊化)、白芥子、炮姜炭、甘草、肉桂、桂枝、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赤芍、

中医院二甲评审中医诊疗方案急诊科眩晕

眩晕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眩晕 西医病名:眩晕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Ⅰ级;中度:Ⅱ、Ⅲ级;重度:Ⅳ、Ⅴ级。

黄褐斑的中草药治疗方法

黄褐斑的中草药治疗方法 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增生牲皮肤病,它多分布在鼻及鼻两侧,形似蝴蝶,故俗称“蝴蝶斑”。此斑表面光滑无皮屑,既不痒,也不痛,长期存在,多年不褪,但日晒后加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或因肝病而引起者,又有“肝斑”之称。或因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再亏,肌肤失去营养,以致湿热熏蒸而患此病;或因肾阴虚,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色,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醋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二]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扁豆、茯苓各12克,黄柏、黄芩、泽泻各10克,六一散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健脾利湿清热,适再于因脾虚湿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三] 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四] 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 本方适用于黄褐斑。 [方五] 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 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 [方六] 薏苡仁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健脾利湿,适用于黄褐斑。

(整理)年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皮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3版) 新泰市中医医院皮肤科 2013年1月5日

目录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征)。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7)组织病理:表皮改突出现较早,主要为角化不全,有时角质层内或其下方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

中医治疗黄褐斑之一

中医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chloasma,melasma)是一种发生于颜面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以面部对称性呈蝴蝶状,或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为特点. 黄褐斑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女性多见,尤其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男性也可发生。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颏部为主,一般不累及眼睑和口腔粘膜。表现为淡褐到深褐色的色素斑,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局部无炎症及鳞屑,也无自觉症状。其色素随内分泌变化、日晒等因素可稍有变化,部分患者分娩后或停服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但大多数患者病程难于肯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临床上将黄褐斑分为三型:①面部中央型:最常见,皮损分布于前额、颊、上唇、鼻和下颏部;②面颊型:皮损主要位于双侧颊部和鼻部;③下颌型:皮损主要位于下颌,偶累及颈部V形区. 治疗黄褐斑的误区 慢病快治违反科学规律,当今美容院为了满足某些顾客的要求总想寻找一种祛斑霜或祛斑水,涂上皮肤后"立竿见影"出现马上变白的效果。这些产品采用双氧水、肽白粉,有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与氢醌复配,可在短时间内把黄褐斑祛掉,往往停药后迅速发生反弹,再进行治疗更加困难。也有用果酸、维甲酸、水杨酸治疗黄褐斑的,但它们多属于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后者还有光敏毒性,因为治疗黄褐斑疗程较长,长时间用果酸、维甲酸以及水杨酸对皮肤是不利的,使皮肤脆弱、敏感,还会出现潮红等。因此,现普遍认为果酸、维甲酸类在治疗黄褐斑上以不用为宜。古代用汞剂治疗黄褐斑,确实也有些效果,但长期使用汞剂会经皮肤吸收,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而造成早年夭折。也有报道采用激光、化学剥皮术、皮肤磨削术对色斑会有效果,但黑素细胞对这些刺激性药物会有色素加重的反应,而且色素沉着很不规律,重一块,轻一块,形成关公脸。 黄褐斑的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中医对黄褐斑治疗的原则是:脾虚肝郁型治以健脾舒肝、理气活血为原则。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养血活血为主。冲任不调型治以调和冲任,理气活血为主。 a. 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这种性状的斑主要是由于肝脏失调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情绪失落、郁闷心烦、肝火旺盛、气滞不畅。斑是褐色或红褐色,常伴有胸胁间的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一般在行经前斑色加深,患者舌苔泛白,口内发苦。治疗当以顺气,活血化瘀为根本。 b. 脾虚性黄褐斑。主要是由于劳累过度,饮食失节导致脾阳不振,同时由于气血瘀滞等因素而促成生斑。一般来说斑呈灰褐色或淡黑色,多发于颧、额等部位。比较明显的症状为:厌食、周身乏力,月经后期经色浅淡,舌色变淡,舌苔变厚变白而腻,脉搏轻而弱。治疗时在使用一般祛斑类产品的同时,要从健脾顺气化瘀的角度考虑。 c. 肾阴虚型黄褐斑。形成原因主要是过度劳累劳损肾脏,或纵欲过度,精气耗损,致使肾阴亏损,虚火上升,损伤皮肤,形成褐斑。一般斑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形状很像蝴蝶,也叫蝴蝶斑,病发蝴蝶斑时,你经常会感觉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心烦躁热。女性在月经先期,经色暗红,舌色变红同时,舌苔却变得极不明显,治疗应以辅助滋阴降火、

皮肤科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面部皮损处多为淡红色或黄红色如钱币状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脂溢出,多见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 (2)常发于头面、鼻唇沟、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肿部、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溢出部位。 (3)多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有偏食习惯。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皮肤性病学》第七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临床特点 ①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暗红色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结痂,可见渗出、结痂、糜烂并呈湿疹样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②好发于头面部及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 ③本病慢性经过,可反复发作。 (2)辅助检查 真菌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Auspitz征及束发征(阴性)。 (二)证候诊断 1.血燥证:皮损为淡红色斑片,皮肤干燥,有糠秕状鳞屑,瘙痒剧烈,头发干燥无光甚至可见脱发。舌质红质干,苔白或少苔,脉弦或细数。 2.湿热证:皮损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并有渗出、糜烂、结痂,瘙痒遇热加重。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或滑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汤剂、中成药 1.血燥证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苦参、白鲜皮等。风热血燥加桑白皮、地骨皮、僵蚕等;阴虚血燥加知母、麦冬、天冬、夜交藤等。 中成药:当归苦参丸、润燥止痒胶囊等。 2.湿热证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除湿。 推荐方药:四妙丸加减。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陈皮、半夏等。热重于湿加栀子、龙胆草、柴胡等;湿重于热加茯苓、冬瓜皮、赤小豆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龙胆泻肝丸、芩连片等。 (二)外治法。 1.外洗疗法 湿性皮损可用香附、侧柏叶、土槿皮、肉桂、丁香、皂角、透骨草等与洗发香波混匀后局部外洗,隔日1次。或者姜黄消痤洗剂外洗,隔日1次。 2.外搽疗法 ①干性皮损可用苦蛇酊、重楼解毒酊、白屑风酊或外搽,日2次。 ②干性皮损可用青黛膏、青鹏膏等外搽,日2~3次。 3.湿敷疗法 湿性皮损,少量渗出者应用马齿苋、苦参、黄柏、苍耳子、野菊花、大青叶、龙葵、丁香等中药煎水局部湿敷。每次20~30分钟,2次/日。 (三)针灸疗法。 1.血燥证:取膈俞、血海、风池、曲池穴,用平补平泻法活血祛风。 2.湿热证:湿重于热: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天枢穴。丰隆、三阴交、阴陵泉、天枢用毫针泻法,足三里用灸法。热重于湿:选太冲、阳陵泉、日月、期门、风池毫针泻法。 (四)健康指导 1.饮食调理:注意营养饮食,以水果、蔬菜等清淡之品为主,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2.生活起居: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畅。 3.皮肤护理:避免搔抓,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涤。 4.情志调摄:保持心情乐观,释放心理压力,避免情绪过激。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及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急诊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急诊科是中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是开展急诊急救、危重病临床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是独立于内科之外的1级科室,实行24小时开放。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硬件设施和基本技术建设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急诊科要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急救、危重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24小时开设相关专业的急诊,二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有条件可开设重症监护室;三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急诊病房。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相关要求进行布局设置。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均应当设置中医综合处置室,并保证24小时中药饮片剂的服务,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急诊煎药室。 第九条急诊科应当在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基础上,根据当地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急诊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应当在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基础上,达到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见附件1)准要求。 设置急诊煎药室、中医综合处置室的,应当配备煎药设备、拔罐、刮痧板、针灸等。另外,急诊药房应当储备足够数量用于急救治疗的中药针剂。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

中医治疗黄褐斑几种方法

中医治疗黄褐斑几种方法 黄褐斑对于老年人面部形象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很多老年人当面部出现黄褐斑以后,认为黄褐斑对自己的形象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想尽快通过中医治疗黄褐斑,那么中医治疗黄褐斑有哪几种方法?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一起看看下面解答。 睡觉:做个祛斑药枕 头上有很多穴位连通七窍,药物可以通过穴位经络走遍全身,当然也可以到达面部,发挥辅助祛斑功效。做药枕的材料可以选能够活血通络的黄芪、香附、当归、桂枝等,先用清水清洗一下,然后晾干,做成枕芯即可。这些药物会散发出比较浓的药香味,如果不习惯,可以一周用两三次。 泡澡:水中加点“作料” 很多人喜欢在泡澡时加点精油,袅袅的热气伴着香气让人特别放松,如果在水中加点“作料”,如能活血通络的鸡血藤、红 花等,利用热水促进药物发挥作用,也有祛斑的作用。在各种外用药物中,柿蒂的祛斑效果最好,就是我们常吃的柿子的蒂,在一般药店都可以买到。泡澡前将这3种药材大约每种10~20克放

入500毫升的水中煮20~25分钟,加入泡澡水中,同时加几滴精油就可以了。精油最好选择桂花精油或玫瑰精油,因为桂枝本身就有很好的祛斑作用,而玫瑰美白润肤的效果好一些。 饮茶:对症搭配药材 不少人觉得玫瑰花和枸杞对改善肤质有好处,于是经常用它们做成花草茶。其实,要想祛斑,这两种药材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因为黄褐斑形成的原因不同,如果药物用错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选择泡茶的中药材时可以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平时是急性子、爱生气(为肝淤型),应该选用玫瑰花、苏子叶;经常腰酸腿软、手心发热(为肾虚型),应该选用女贞子、何首乌、枸杞;偏食、脸色发黄,总觉得乏力(为脾虚型),应该选用大枣、薏仁、茯苓、白术、黄芪,将这几种药材配在一起,每种大约10~20克,加入500毫升开水中泡20分钟左右,可以在一天内分2次饮用。同时,在泡不同类型的祛斑茶时,都可以加入桂枝,因为桂枝具有脱色作用,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以上的内容就具体介绍了中医治疗黄褐斑的几种方法,相信通过以上的了解,很多肌肤有黄褐斑的人,有了更多的认识,所以要想让自己的黄褐斑尽快消失,要对以上所介绍的一些中医治

皮肤科 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

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47-2012)。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春秋季常见。皮损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颜面及四肢远端一般不发生。 风热疮大多先在躯干或四肢局部出现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或黄红色鳞屑斑,称为母斑或前驱斑,母斑中央有自愈倾向,而边缘有活动性。母斑出现后2~21天(多数在1~2周)继发斑(子斑)成群发生,多见于躯干、四肢近端和颈部等衣服遮盖的部位。皮损具有多发性、对称性的特点。典型者的皮损为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的鳞屑性斑丘疹。经典的继发斑有两种主要类型,并可同时存在:①类似母斑的皮损,但比母斑小,最大直径<2cm;②红色丘疹,较小,表面常无鳞屑,随病程进展,其数目增多,并向周围扩散。风热疮的继发斑一般可持续2~10周。中心先自愈,边缘红斑上覆以鳞屑,称为领圈状脱屑,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本病有自限性,很少复发。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本病好发于10~40岁,春秋季多见。 (2)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心端,面部、小腿一般不受累。 (3)少数病例发疹前1~2周可有全身不适、头痛、低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 (4)皮疹初起为椭圆形或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片,直径约3~5cm,边缘略高起,被覆糠秕样鳞屑,称为母斑或先驱斑,常为1个,多位于胸、颈、腹、背或四肢等处。 (5)母斑出现1~2周,躯干及四肢近侧端相继出现大批形态与母斑基本相同、但较母斑较小的继发斑。特征性继发斑的直径是0.5~2cm的圆形或卵圆形斑,淡红色或黄褐色,有细小皱纹,边界清楚,覆有细薄的糠秕样鳞屑,皮损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 (6)口腔损害: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