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笔记

教育经济学笔记
教育经济学笔记

《教育经济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早期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一)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知道)

1、产生于17世纪中期,完成于19世纪的英国与法国。

2、奠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创始人配第在《政治算术》和《爱尔兰的政治解剖》中,提出

了劳动创造价值,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的思想。

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中,首

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视为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

(二)、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

1、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和英国,19世纪30年代取代古典经济学

2、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精神资本”的概念。

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看到了教育的经济价值,认为增加教育投资,改革教育是扭转英国衰落的有力举措。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教育及其发展。

(二)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2、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

3、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三)劳动价值论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战后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教育在社会再生产的地位大大提高,作用大大增强,科学技术和教育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增长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1、增长经济学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如何稳定增长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由不发达状态过度到发达状态

2、提出了人力资本问题,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仅仅发展的作用。

国民经济产出增长率大于国民经济资源投入的增长率,二者的差额被称为余值增长率。4、最早出现在美国和英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传入我国。

第三节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一、人力资本的创立

1、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人力资本观》——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正式论文。

2、西奥多·W·舒尔茨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创立了人力资本

理论。

3、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a、用于教育支出,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各种在职培训

b、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

c、用于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支出。

d、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以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的资本

(二)人力资本的形成:通过投资形成

(三)人力资本的作用:增加受教育者未来预期收入,缩小人们收入差别,合理安排支出,增加劳动者职业选择和流动的适用能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二、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1、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分析和估算1929年——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占23%,比舒尔茨又前进一步。

2、1962年,英国出版的韦锥的《教育经济学》,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3、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主流派,代表人物——美国舒尔茨,贝克尔和英国的布劳格。

第四节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一、70年代的发展(西方国家)

(一)筛选理论:20世纪70年代创始人:迈克尔·斯潘斯和思罗

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创始人:皮奥里和多林格

认为劳动市场划分为不同部分,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三)社会化理论:创始人:鲍里斯和金梯斯

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存和发展,工人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自身的非认知个性特征,而不取决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的人。

二、80年代的发展

(一)关于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认为教育发展是经济力量和阶级力量斗争的结果

(二)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

(三)关于高等教育与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四)关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

(五)关于高等教育与人力规划和投资选择。

第二章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2、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二)教育与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教育的投入——表现为教育投资,{物质基础}

(四)教育产出的效率和效益

(五)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六)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

(七)教师的供求、流动及其调节机制

第二节教育经济学的方法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法,确定教育和经济相互关系的规定性)与定量分析

(用现代数学方法揭示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数量变化)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和统计的方法

通过调查和统计收集大量的教育与经济的原始材料,经过分类整理和分析,从中找出教育与经济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考察某一时间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状况和特点。

动态分析考察某一历史时期教育与经济变化的方向、趋势和速度。

4、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的方法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经济学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1981年8月由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筹备组在北京举办讲习班

2、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在黄山成立

第三章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4条)

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决定教育的规模、结构与速度

1、教育规模既是指各级学校受教育者的人数,也是指初,中,高等教育即三级教育的入学率

2、教育结构主要是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专业结构

2、教育可以使体力劳动转换为脑力劳动。

3、教育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劳动转化能力。

二、教育是培养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1、规模大

2、效率高

3、高质量

第四节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表现

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表现

一、教育的投入与产出

1、教育的投入包括教育投入应由谁负担,教育投入的数量,教育投入在教育内部的分配与

使用。

2、教育的产出包括教育成本效率与效益度量的教育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的个人与

社会经济收益。

二、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教育体制最终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

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教育投资的负担

第一节教育支出的性质与分类

一、教育支出的性质

教育支出是具有生产型的投资,因为:

1、教育支出是用于劳动力的支出

2、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教育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教育支出同样可以得到补偿并获得经济收益

二、教育投资的分类

(一)按投入要素分为人力和物力

(二)体制主体和体制发生

1、社会直接投资;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团体对教育的投资以及国内外个人对教育的捐资。

2、社会间接投资;指社会举办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而没有用于其他方面可能放弃的收入

3、受教育者个人直接投资,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受教育者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学杂费,书籍文具费,生活差距费等。

4、受教育者个人间接投资,指达法定劳动年龄者因受教育而未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三)按投资对象区分

1、传统的或正规的学校教育投资。

2、非正规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投资。

第二节教育投资的负担

一、负担的原则

教育投资负担的基本依据或原则有:

第一,受益原则

第二,能力原则

二、政府的教育投资

(一)政府对教育的投都是教育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

1、社会是教育投资的受益者

2、政府集中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政府负担教育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1、财政拨款

2、用于教育的税费

3、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

4、专项补助

5、对学生资助

6、科研拨款

(三)1.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预算的基本原则是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2.不同国家和时期,大体可分为集权型、分权型、集权与分权的结合型。

3.我国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则全部由地方政府管理,投资。

三、企业(或厂商)的教育投资

(一)企业是重要的教育投资者,因为1.企业是教育投资的受益者。2.企业税后的收入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企业也有可能负担一部分教育投资。

(二)企业教育投资

1.用于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它通过在职培训可使企业受益。(主要)

2.对教育机构的研究合同、培训合同支付的费用。

3.对企业举办的中小学的教育投资,以及对大学生的“委托培养”和“有偿分配”所支付的教育投资。

四、受教育者的教育投资

包括:直接投资:义务教育阶段支付的部分教育费和生活差距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生活差距费等。

间接投资: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

五、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投资(P89)

第三节教育投资负担结构

一、外国的负担结构

二战后各国的教育投资负担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或趋势:

第一,义务教育投资基本上由政府负担,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这首先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第二,非义务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投资负担呈多元化格局,学费占有一定比重。

二、我国的负担结构

(一)改革后中国教育投资的来源与负担。

1.全国教育经费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3.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教育事业费②教育基建投资③部门事业费用于中专、技校的经费④部门基建支出中用于大学、中专、技校的经费○5预算内专项资金及其他教育经费

4.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1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3%征收②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5.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

6.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

7.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8.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9.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

10.学费、杂费

11.其他教育经费

(二)中国教育投资负担结构分析

1.全部经费的来源与负担

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学杂费所占比例称上升趋势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学校创收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略有下降

2.普通三级教育经费来源与负担的特点

高等教育对财政拨款依赖程度高于中、初等教育

学杂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高等教育低于中、初等教育

社会捐资集资所占比重,高等教育大大低于中、初等教育

学校校产和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支出,在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中所占份额,随教育级别提高而上升。

3.财政拨款中中央与地方的负担

在全部教育财政拨款中,中央所占份额较小,地方所占份额较大,而中央所占份额略有下降。中、初等教育比重大——由地方政府负担

高教比重小——由中央财政负担

第五章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

第一节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投资需要量的因素

(一)人口数量及构成

一般,人口分布较平衡,人口密度较大,教育单位规模适度,则受教育者的人均教育费用较少;反之,则较多。

(二)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的程度结构,从而影响教育投资的需要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质技术条件

(三)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育投资供给量因素:教育投资的供给量直接取决于财政可能用于教育的支出。

第二节 外部比例合理的标志

一、度量的指标

(一)度量教育投资绝对量的指标

年度社会教育投资总额

年度公共教育支出或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总额

年度公共教育支出或财政教育支出中教育经费或教育事业费总额

年度公共教育支出或财政教育支出中的资本支出或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总额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教育投资总额

按各级学校在校生平均计算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总额,生均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总额

(二)度量教育投资相对量的指标

(三)度量教育投资的动态指标

1.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长率:反映一定时期内教育经费相对变化速度

计算方法:○

1水平法(几何平均法) G =(n n a a 0

-1)×100% a0基期水平 an 间隔期末年水平 n为年份数 G 年均增长率

2累计法(代数平均法) G =0a a ∑ ∑a 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

2.教育经费弹性系数:表示某一时期教育经费变化速度与经济变化速度的关系

1教育经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 P K=k

y e ×100% e 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y k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2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人均教育经费变动与人均收入变动之比 P i =i

i T E ×100% E i 人均教育经费增长率,T i 人均收入增长率

(四)度量指标评价

二、判断的标志

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合理比例的客观标志:

(一)从近期看,教育投资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否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受教育者的人均教育费用和各级各类教育受教育者人均教育费用的变动上。

(二)从远期看,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

(三)国民经济比例尤其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是否协调,积累过高,教育投资会绝对地或相对地减少,积累过低,近期会高,最终会低。

第三节外部比例确定的方法

一、直接法——供求平衡法

第一步,可以先确定未来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教育投资的需求

第二步,确定未来期内经济发展可能提供的教育投资量

第三步,在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与可能量之间,确定投资量的区间界限

二、间接法——国际比较法

1.以某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为标准,对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分组,考察某一年份各国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进行横断面的分组比较。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覆盖面较大的一定数量的国家做样本,选取有一定跨度的历史时期的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教育投资外部比例的数值。

注意:

1.比较的口径要相同

2.要考虑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教育投资的影响

3.在进行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国际比较时,必须考虑技术进步对教育投资外

部比例的影响。

第六章教育投资外部比例分析

第一节全球教育投资水平

一、全球教育投资增长

(一)60-90年代

1.教育经费的增长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教育经费也不断增长。

2.公共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随经济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提高。

3.公共教育经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在一定时期内大于1,但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弹性系数逐步减小。

4.公共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同一国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成正相关。

(二)1990年前后,财政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可分为:

1.财政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较高,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例相对较低(欧洲和北美洲发达国家,一些非洲国家)

2.财政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相对较低,但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例较高(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

二、教育投资的国际平均水平

经济计量模型给出了相同经济水平下,政府教育支出应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下限,亦即教育投资的国际平均水平。

缺陷:1.讨论的是教育投资的增量,而没有考虑存量

2.没有考虑受教育者人数

第二节我国教育投资分析

一、我国教育投资的增长

1978-1993年

1.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率

2.教育经费的弹性均大于1

3.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和财政收支中的比例,80年代中期以前增长,80年代后期缓慢下降

教育投资的增长→高等学校在校生增长最快,中、小学生略有下降(人口变化)三级教育入学率明显增长

二、我国教育投资水平评价

1.以教育投资国际平均水平做参考系,我国教育投资水平仍低于国际水平

2.从教育规模与结构对教育经费的需求来说,全社会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3.我国财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过低,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三、解决对策

1.努力增加政府的教育支出

2.继续实行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非政府的多渠道的教育投资

3.适当调整和控制教育发展目标

4.改革教育体制,努力提供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章教育投资的分配与使用

第一节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

一、度量分配结构的指标

指标一:总量结构指标(政府和国际组织通常使用)

某级教育投资÷全部教育投资×100% 或者某级公共教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100%

缺陷:总量结构体现不出三级教育各自的规模,教育投资最终会分摊至每个学生身上,因而不能充分表现三级教育分配合理与否

二、影响分配结构的因素

(一)教育结构(从需求方面影响)

度量指标:三级教育在校生人数的总量结构,三级教育入学率的比较

(二)生均教育投资(从供给方面决定影响)

生均教育投资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上升

三、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教育投资分配结构评价的困难

三级教育结构评价标准难以量化,现有的教育投资结构评价一般采取:

1.通过国际比较找出参照系,用它去评价一国一定时期的教育投资结构

2.根据经验做出估计和判断

(二)国内已有的研究评价

(三)世界各国教育投资的分配结构,比重大小依次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经费比重(17%-18%),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别不大

中等教育经费比重,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小学教育经费比重,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我国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

(一)我国的三级教育结构:以三级教育在校生占总在校生比重表示

属于典型的金字塔形,小学生比重(68%-70%)

中学生比重(27%-30%)

大学生比重(0.4%-1.5%)

(二)我国三级教育投资的总量分配结构

高等教育经费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中初等教育经费比重呈上升趋势

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向基础教育倾斜

第二节 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

一、使用的分类

(一)使用的分类

1.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是指一国一地区某级某类教育支出中按用途区分的各项支出结构

2.包括:一国一地区总的教育投资使用结构;某一级或某一类的教育投资使用结构;某一学校的教育投资使用结构

3.教育经费支出分类(我国)

经费支出???????

????????????????????自筹基建支出国家预算内基建支出基建支出修缮费,其他经费支出

务费,设施购置费,公用部分支出:公务业的其他费用人员费用,个人部分奖、贷助学金,离退休工资,民办教师补助,个人部分支出:教职工事业性经费支出

(二)研究使用结构的价值

使用结构影响着教育质量

使用结构反映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它有助于改善教育和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二、影响使用结构的因素

(一)教育产业的性质与特点:教育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二)教育的技术水平

(三)教育投资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四)教育投资的存量和教师工资水平

(五)教育级别的影响

三、外国使用结构的分析

1.公共教育支出中,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教育经费都占较大比重(70-80%)

2.教育经常费中,人员性支出占较大比重(60%以上)——工资

3.三级教育中,公共教育支出中的资本支出的份额,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

教育经常费支出中的人员支出份额,中、初等教育>高等教育

四、我国使用结构的分析

(一)1994年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构成

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金额绝大部分用于个人部分的支出,公用部分支出的增长不足10%,尤其中、小学公用部分支出仅增4.02%和2.80%

(二)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构成变化

人员经费比重和三级教育人员经费比重普遍不断上升

人员经费比重随教育级别提高而降低

初中和小学,尤其农村初中和小学的公用经费比重过低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费中的事业费与基建费的结构

人员支出比重过大,公用支出,基本建设比重过低

解决:不单调整教育投资使用结构,降低人员支出比重,而是要广开融资渠道,努力增加教育投资总量,通过投资增量调整,逐步调整现有的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使用结构。

第八章教育成本

第一节教育成本及其变动

一、研究教育成本的价值

第一,教育资源的稀缺

第二,度量和提高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条件

第三,制定教育与学校发展规划,进行教育和学校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四,确定非义务教育学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二、教育成本的分类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全部费用

分类:

1.按成本负担主体可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2.按成本发生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3.按成本表现形态可分为: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4.按成本内涵可分为:综合成本和单项成本

5.按成本形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6.按成本计量可分为: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

7.按成本发生时间可分为:学年成本和学制期成本

(二)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1.广义社会成本——指社会为培养学生支付的全部直接和间接的教育经费

狭义社会成本——指除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以外,由社会支付的全部教育费用

2.从成本负担来说包括

社会直接成本:①政府支付的教育费用;②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集资、捐资、捐赠支付的教育费用;③学校校办企业,有偿社会服务等自筹收入中用于教育的费用

社会间接成本:④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受教育而未就业,政府可能放弃的税收;⑤学校固定资产由于用于教育,未能用于其他而可能放弃的租金和税收

3.从成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

①人员经费②公用经费③固定自筹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直接成本)④间接成本:社会用于办教育的人力物力可能放弃的收入

4.个人成本:指受教育着个人或家庭亲友为其子女接受教育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

包括:①非义务教育的学费和义务教育的杂费②文具书籍费③文体费(直接成本)

④生活差距费⑤达法定劳动年龄学生因上学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就业收入⑥父母因子女受教育在时间和其他机会方面的牺牲(间接成本)

(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发生的,由社会和受教育者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间接成本——在教育过程之外间接发生的,指社会和受教育者因进行教育可能放弃的收入,是一种机会成本

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

社会成本个人成本

直接成本

人员经费学费和杂费(扣除平均的奖、助学金)

公用经费书籍文具费

固定资产折旧基金文体费

固定资金大修费生活差距费

间接成本

因办教育可能放弃的收入因上学可能放弃的收入

三、教育成本变动的趋势

(一)教育成本上升的因素

1.人员成本的上升

2.物质成本的上升

3.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学校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加,不仅使教育直接成本上升,也使教育间接成本上升。

(二)教育成本下降的因素

单位教育成本随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降低

生均教育成本增长率小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增长率时,教育成本下降

第二节教育成本的核算

一、教育成本核算程序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学生的培养成本

(二)确定成本核算期:按成本核算对象计算成本的间隔期,教育成本核算期可分为学年和

学制期

(三)确定成本项目:指归属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费用按用途划分的项目

(在计算教育成本中,应将教育经费支出减去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

(四)正确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二、教育成本项目

(一)教育成本项目

人员成本:教职工工资及福利性支出费用,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支出费用 公用成本:学校的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

固定资产成本:建筑物、房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公用设备等的折旧费

(二)非教育成本项目

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资源消耗,在归类与计算中应予扣除。

三、教育成本计算方法

(一)社会直接成本的计算

每名在校生的社会直接成本=学年度在校生数

无关费用和学年度各项费用支出总- 每名毕业生的社会直接成本=

数总和学制期各年平均在校生无关费用出总和学制期各年各项费用支-×学制期 (二)社会间接成本的计算(计算困难)

与直接成本大体相同,区别在分子是各项机会成本

(三)个人直接成本的计算

个人直接成本=学杂费+书籍文具费+文体费+生活差距费-助学金(奖学金)

(四)个人间接成本的计算

韩宗礼:个人间接成本=∑∑==n i m

j Aj Pj 11]*&*([ n 为学习年限 m 为概率项数

(P 可能在部门就业的概率,&为一年放弃收入的百分比,A 为同一就业部门水平相当的职工年平均收入)

加入时间因素:G=∑=++n

t r Git Get 1)1(=∑=+n t t r Gt 1)1( Get 为t 年的直接成本,Git 为t 年的间接成本,G 为n 年全部成本贴现值

第三节 我国教育成本分析

一、三级普通教育生均成本

生均教育成本随教育级别的提升而上升

生均教育成本随教育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

二、高等教育成本

(一)生均事业费成本

高教生均事业费成本受两类因素影响:

???>,师范类,民族类最低学校类别:艺术类最高

地方所属院校委和其他部委院校行政隶属关系:国家教

(二)生均成本研究

三、中小学的生均成本

1993年,我国普通中学和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分别增长了21.04%和16.83%,但绝大部分用于人员增资和水、电、煤,办公文具及交通费用因价格上涨带来的增支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费用增长甚少。

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本,成本较高

第九章 教育效率

第一节 教育效率的评价

一、教育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1.又称教育投资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内部效益,指教育资源消耗与教育直接产出成果的比较,简言之,为教育投入与直接产出之比

教育效率=教育资源消耗(投入)

教育成果(产出) 2.研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价值在于:

第一,它将有助于教育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促进教育改革

二、评价综合指标

评价和考核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有两类

1.综合指标

从数量上评价: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学制期教育支出总额)教育资源消耗(学年或数或毕业生数)教育成果(学年在校生 学年度在校生数=[(年初学生数×8)+(年初学生数-毕业生数+招生数)×4]÷12 年教育支出=全学年各项支出数-无关费用

三、评价的单项指标

单项指标按投入要素可分解为人力资源利用率,物力资源利用率,财力资源利用率 各项指标见书P193-P195

第二节 影响教育效率的因素

一、教育投入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育管理体制(宏观的,制度性的)

三、学校管理体制(微观的,操作性的)

学校管理是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通过对教育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

四、学校规模

学校适度规模实质是把教育成本作为学校规模的函数,寻求学校的适度规模。

第三节我国教育效率的分析

一、学校规模效率

(一)高等学校的规模效率

1.高校规模是影响生均成本和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学校规模扩大,生均成本降低,资源利用率提高,但降低和提高的速度递减。

2.学校规模效率在系和专业规模中同样存在。

3.适度规模因学校类别不同而不同。

高等学校和专业平均规模较小,存在着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潜力,中、初等教育中,学校布点过多,学校平均规模过小。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规模效率

学校平均规模小,造成师生比例低,人员开支居高不下,又造成公共经费主要用于日常维持性开支。

(三)普通中小学的规模效率

提高中小学规模效率,扩大学校容量

二、教育投入要素效率

(一)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

中国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普通中小学高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

(二)物力资源利用率

利用率低,投入物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财力资源利用率

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三级教育中,中初等教育人员支出比重过高;公用经费支出中,管理支出比重过高,教育支出比重较低。

三、教育质量效率

四、学校教育效率机制

推动学校提高资源利用率:

1.使学校成为具有一定决策权利和独立利益的办学法人实体,形成学校追求效率的内部动力

2.政府和社会建立从外部刺激学校注重资源利用率的制度和机制

第十章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节计量方法

二、计量的指标和一般方法

(一)计量的指标

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

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

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或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二)计量的一般方法

生产函数:它是在生产过程中,反映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实际产出量之间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Y=F(K,L;t)

1.线性生产函数:表示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Y=∑=n i i i

X W 1 n为要素总数

(Xi为第i个生产要素,Wi为第i个生产要素对产出影响的权重)

Y=WKK+WLL+WQQ (Q为劳动者素质,W为劳动者素质对产出影响的权重) 简化系数对劳动数量进行调整

Y=W K KW L L ' (L '=入L ,L '为简化劳动者人数,入为劳动者质量简化系数) Y=W K K+W L (L +△L)= W K K+W L [L+(入-1)L]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 a L a -1 K 为资本投入量,L 为劳动投入量,A 为常数,a 和1-a 为劳动和资本在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据美国统计,资本与劳动对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5%和75%)

如加入教育投入要素E ,则Y=A K a L a -1E 或Y=A K a (EL)a -1 即教育的作用相当与把劳动者人数增加了E 部

3.投入与产出增长速度关系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

Y =f (K ,EL) (EL为考虑劳动者质量提高而折合的劳动者数量)

Y=αK+βe+βL Y产出增长速度,K资本增长速度,e教育增长速度,L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

(表明在劳动增长型进步条件下,产出增长速度由资本,劳动,教育三者增长速度的加权值组成)

三、劳动简化法

(一)劳动工资简化法:它是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或报酬差别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法,假定前提是教育程度,劳动者质量,工资成正相关关系。

(二)教育年限简化法:以教育年限长短或课时多少为尺度。

(三)教育费用简化法以教育费用多少为尺度确定劳动简化系数。

第二节 西方学者的计量

一、舒尔茨的教育收益率法 教育收益率=本级教育投资

前级毕业生平均年收入本级毕业生平均年收入-

二、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

Y=∑=m i i i

D W 1+∑=n i i B 1+α 见P223

第三节 前苏联学者的计量

见书P227-234

知识进步,资源配置改善,规模节约,法律和人类环境

第四节 我国学者的计量

一、总课时法的计量(曲桢森于80年代提出,以总课时作为劳动简化尺度)

1.计算各教育阶段学生总课时数

2.计算各级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劳动简化系数

3.计算平均劳动简化系数

平均劳动简化系数=∑(各级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劳动简化系数×各级教育程度劳动者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

4.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

5.计算教育投资的偿还率(S) S=费用总和

各级教育程度人均教育人数各级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加的劳动量提高劳动者教育程度增国民收入?? 二、劳动生产率的计量

1.估算各种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2.计算我国1952-1978年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分布

3.计算1952年各种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复合指数

4.计算1952-1978年教育程度提高而增加的劳动量占劳动者总量的百分比 5.计算每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增加的劳动者数量

6.计算教育每年使国民收入增长量

7.计算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局限:1.劳动简化法的局限

2.时间因素的作用:贴现率是主观的,未将经济周期考虑在内;生产函数本身的局限

第十一章 教育收益与收益率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益

一、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

教育经济效益,亦称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投资外部经济效益,指一国一地区教育或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与教育投资的比较,即教育的社会经济产出与教育投入的比较。

二、教育经济效益特征

(一)教育投资经济效益不具有外在的独立表现形式

(二)教育投资经济补偿和收益具有间接性,潜在性

(三)教育投资经济收益的周期长,具有迟效性

(四)教育投资的经济收益具有长期性

(五)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具有多效性和扩展性

(六)教育投资具有连续性

(一)年龄收入曲线

1.受教育越多,曲线越高

2.曲线先升后降,50岁左右,收入最大

3.文盲在很小的时候就挣得收入但起始收

入低,随教育级别提高,获最初收入的年龄

不断增大,但起始收入也在增加

(二)贴现后的个人收益

未来某一年的预期收入可以以下公式表示:

V0=Et /(1+r)t V0=t年收入的贴现值 Et =t年的教育收入 r=利率,即教育的机会成本

(三)贴现后的个人教育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n年个人全部教育成本贴现公式:G=∑=++n

t r Cit Cet 11=∑=+n t t r Ct 1)1( Cet为t年的直接成本 Git为t年的间接成本 G为n年全部成本贴现值

(四)教育收益率

1.教育收益现值 Epdr=∑=+n

t t r Et 1)1(-∑=+n t t r Ct 1)1((贴现后的教育收益现值 - 贴现后的教育成本现值) 2.教育成本收益比值 V/G=∑=+n

t t r Et 1)1(/∑=+n t t r Ct 1)1( 3.教育收益率(教育内在收益率)

∑=+n t t r Et 1)1(=∑=+n t t r Gt 1)1( ∑=+-n

t t i Gt Et 1)1(=0 i=内在收益率 二、社会教育收益率 教育社会收益率=对教育的公私支出

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税前收入+×100% =教育总成本教育总成本教育总收益-×100%=教育总成本

增量教育引起的国民收入的×100%

第三节 教育收益率的分析

一、外国的教育收益率

(一)汉森的研究(最早对教育收益率进行综合研究)

(二)萨卡罗普洛斯的研究

(三)教育收益率的分析

1.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高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2.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一般均高于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在发展中国家,前者比后者高得很多。

3.发展中国家三级教育收益率依次降低,即大学教育收益率<中学<小学,发达国家则相反,大学>中学>小学

第十二章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第一节市场经济与教育资源配置

一、教育资源配置

(一)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在社会总资源既定条件下,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分配)

(二)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包括正规普通教育和非正规成人教育)

(三)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的学校之间的分配

(四)教育资源在各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一)什么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1.公共物品(亦称产品)和劳务是指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利用为社会共同享有,而不能为任何一个人单独享有

2.私人物品和劳务则是指这些物品和劳务的利用只为购买它的消费者个人单独享有,而不产生外在的利益。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和利益上是否具有排他性

(二)集体物品与市场物品

集体物品是通过集体决策来决定,市场物品是通过非集体的市场来决定

(三)准公共产品(如学校,医院)

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外在效益,可以为社会共同享受

三、教育产品的性质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另一意见:准公共产品)

非义务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具有外部或社会效益

第二节关于教育市场化

第三节教育体制及其改革

一、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方式、运作机制、体制

1.资源配置方式通过运行机制具体体现出来,或资源配置方式是运行机制的理论概括

2.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较高层次和叫抽象的范畴;体制——较低层次和较具体的范畴

3.改革是就体制而言,通过体制的改革,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

(二)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 第1章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概念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指教育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科性质的认定,是研究和探讨教育经济学问题的前提,对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对教育经济学中其他问题的认识。 (二)学科性质的历史发展 1.国外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1)20世纪50~60年代 由于“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国家独占鳌头,对其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经济状况与教育的不断扩张发生矛盾,而人力资本理论又不能适当地解说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渐注重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这不仅促进了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且不同文化、教育传统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经济学研究新的特色。 2.国内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就国内而言,对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看法不同。 (1)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 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认为,其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在1998年前,曾将教育经济学列入教育科学。

(2)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 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认为其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3)两者共同的观点 两者都接受的观点是其属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 (三)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分类 1.从属学科 从属学科可分为经济学科和教育学科从属说。 (1)经济学科从属说 ①美国学者 美国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具有经济学性质。教育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有效利用稀缺资源,合理将资源在个人和团体中进行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教育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科,属于非生产领域的经济学。 ②英国学者 英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M.布劳格曾明确指出,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他同时也认为,教育经济学只涉及教育的一部分,至于其他部分则要利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甚至教育史也至关重要。 ③苏联学者 教育经济学家科斯塔扬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是一种非生产领域的部门经济学。教育经济科学分为: a.普通经济学; b.专业经济学; c.部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分为:

东师教育经济学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经济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结构 答: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也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 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 故它的研究更多地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 这也就使得教育经济学具有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特性。 2、教育需求 答: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教育供求的绝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3、教育个人成本 答:可分为: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其中人力资源利用率要有:年物力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值易耗品与材料利用率、校舍利用率、教室利用率、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图书利用率等。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可分为综合指标、单项指标和结构指标。 4、公共产品 答: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怎样的? 答: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也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地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这也就使得教育经济学具有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特性。 2、教育供求关系是如何表现的? 答: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教育供求的绝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3、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包括哪些? 答:可分为: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其中人力资源利用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经济学 1、学科概念:P6 ①教育投资:又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是指 一个国家、地区、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像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②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 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 ③教育经济效率:又称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 率、教育投资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④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也叫教育社会经济效益、教育社会经济价值、 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收效等,是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 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或者通俗地将,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⑤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 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达的一门边缘学科。 2、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三 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 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斯特鲁米林1924年写 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世 界上最早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定量化的语言专门阐述教 育的国民经济意义。沃尔什1935年写的《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 为是有关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它采用了现值折算法。到1960 年,教育经济论文达到53篇。这一时期的特点:①有了教育经济学方 面的论文及专著;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观察在业劳动者身上 论述与充分调动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涌现大批教育经济学学者,使这门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体系上基本上确立起来。形成标志:①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讨论教育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教育经济学选集》,这一选集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卷 _江苏教育学院高校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 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7.5分)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经济分析法 B.教育研究法 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 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A.人力资本理论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D.劳动生产理论 3.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A.人力投资B.物力投资C.生产投资D.教育投资 5.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 6.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A.社会人口状况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D.物质生活需求 7.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由() A.政府提供 B.市场经济机制配置 C.社会经济支持 D.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配置共同提供 8.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 9.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B.教育事业经费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积累基金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12.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3.教育成果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A.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B.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使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和国家储蓄的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能力的增强。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的增强,又能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加,增加投资又会导致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推动教育投资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此反复影响,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教育的发展,国家资本形成能力就难以增强,投资也就难以增加,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而没有经济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又会受到影响,教育投资的继续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保证。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

教育经济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科学发展: ◆萌芽:(苏联)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行成:(美国)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学科奠基人 (美国)丹尼森,提出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的区别 ◆发展:20世纪70年代被公认为独立学科 ◆引入中国:1979年下半年开始,报纸杂志先后发表文章介绍 1980年舒尔茨第一次访问中国并作学术报告 ◆最早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人: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 ◆劳动价值学说:其核心是:社会物质财富是由劳动者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价值。 1、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 2、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教育劳动将影响社会经济价值的形成 ◆教育劳动的性质:1、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这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可以为社会提供特殊的使用价值。 2、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概念角度来看,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 3、教育劳动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生产性质。 总之教育劳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生产性质,在某种情况下又表现为非生产性质 ◆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理论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简述或论述) 观点:1、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2、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具体表现为:1)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3)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4、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5、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量的。(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成本=收益率) 评价: 合理性:1、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理论上改变了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导的理论格局,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2、人力资本理论中“全资本”的概念指出了人的作用胜过物的作用,对人投资超过对物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3、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4、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是合理的。 局限性:1、从人性和道德角度分析,它把一切都资本化了,把人等同于资本,贬低了人的价值,因此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它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人力资本理论抹杀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事实,重复了资本创造价值的老调,因此具有理论上的不彻底性。

《经济学》读书笔记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经济学》读书笔记 读萨缪尔逊的《经济学》第12版,两大卷。这一次修改,据他自己说比较彻底,凯恩斯主义在战后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大,在实践中也有很多问题。以凯恩斯主义为主流的经济学不得不修改自己,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等。12版在这些方面做了吸收。 读到他论述政府作用的章节,觉得还有启发。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非常关键。他提出的政府作用于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汇率),以及公共开支等。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下,这些手段大概有用。但是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这些手段是否足够了呢?是否能起到那样的作用呢?值得探讨。 在不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什么样的手段最好,还没有说法,实践上也没有证明。如税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普遍的手段。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就不行,没有形成必要的税收体制。西方国家的税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所得税。而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占的比例实在太低,不能起多大作用。真要把个人所得税管理起来,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也跟不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税收体制,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也没有建立,因而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 这样的教科书,内容不论,编写得适应教学,很清楚,对象就是大学生。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系统的教科书。大的学者不屑于写这样的书,也不愿意出,考虑经济效益多。其实,真正写好了,可以保证经济效益。国外很多就靠教科书盈利。当然,也有一些为利益而写的书。 教科书是一所大学甚至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也是学术水平的镜子。复旦大学如果能够出一些高质量的教科书的话,名声就会大大提高,知识对社会的辐射力量也会上升。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导读:本文是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的含义。教育就是旨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有意识的、系统的活动,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流。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层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经济理论即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上个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对人力资本做了完整的理论阐述,即人力资本就是对人的投资形成的资本,是“在一国居民的教育与技术上的投资”。舒尔茨认为处于现代经济生产活动中的人力资本,其作用远比物质资本重要得多。运用这一思想可以得出结论:贫穷国家的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因此变成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揭示出作为人力资本主要

因素的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而日趋增强。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而言是正相关的,即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经济发展以教育为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和综合性的,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各种专门人才。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从而决定该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教育比较分析 两国的教育概况。肯尼亚和坦桑尼亚都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发展中国家,其殖民经历、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似。上世纪60年代两国独立后,都试图为自己国家所有孩子提供7年的初等教育,但随着初等学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及对中等学校教育的需求的扩大,同时受经济发展限制,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出现不足,公立学校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政策,对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两国相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教育情况出现不同的结果,人口相对较少的肯尼亚,其中等毕业生远远超过坦桑尼亚。2002年肯尼亚中学生为30.288万,2003年坦桑尼亚中学在校生才20.072万。2002年肯尼亚有著名高等学府6所,另有30个职业培训学校,3所技校和12所私立大学,而坦桑尼亚只有3所大学。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1、研究内容: 定义:研究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其运行,以及政府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包括:(1)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经济波动的根源;(3)失业产生的原因;(4)价格上涨的因素;(5)一国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6)政府政策是否发挥作用 长期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量);投资率;储蓄率;技术进步经济周期 经济活动的短期收缩和扩张,衰退期和繁荣期 失业 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即正在工作或者找工作的劳动者)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平均价格在一年内上涨或者下降的百分比 国际经济 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是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广泛贸易和金融联系 贸易失衡: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政策) 经济总量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对加总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总消费、总投资和总产出等经济总量的强调;加总(对单个经济变量求和得到经济总量) 宏观经济学家 讲授经济学,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数据开发; 实证分析(考察某项经济政策的经济后果,而不是关心这些经济后果是否合意)和规范分析(泥土判断某一特定政策是否应该加以使用) 3、存在分歧的原因 古典主义: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使得价格和工资能够快速调整从而使所有市场

保持均衡;各个市场平稳运行,价格和工资快速调整以保持所有市场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的调节速度较慢,导致失业等现象的产生;政府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扩大对产出的需求 美国滞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 单一的经济模型 特点:1,个人、厂商和政府在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劳动市场上相互作用;2,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知道原则:假设需求、意愿、机会和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厂商都力图使自己的经济满意度最大化);3,在长期内,两者都认为工资和价格能够充分调整以实现产品,劳动和资产市场的均衡;4,工资和价格的调整速度处在平衡位置 第二章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度量 1,国民收入的核算:产量,收入和消费的测量 国民收入账户 经济活动总量测量指标; 1),产出法:产品总量,在生产中间过程中被消耗的产品除外 增加值法,通过将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求和来衡量经济活动 2),收入法:产品生产者所得到的收入 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取得的利润 3),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所支出的总量 支付所有产品的总额 三者等价的原因:首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和消费者支出额相等;其次,卖方所得等于买方所支;产品价值与收入都和支出相等 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产出法:1,市场价值(测量的局限性)2,当年生产的产品和服务;3,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再同期生产的、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的过程中被消耗掉的中间产品和服务)4.,GNP和GDP 存货:公司拥有的库存,包括未出售的成品、半成品及其原材料 GDP(本国领土范围)和GNP(本国生产要素)

西南大学18年12月[0287]《教育经济学》参考资料

答:1、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投入包括: (1)教育事业费拨款:指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科目中的“教育事业费”拨款数。(2)科研经费拨款:指高等学校从中央和地方取得的属于财政性拨款的科学研究经费。 (3)基建拨款:包括“教育基建”和“部门基建中用于学校和教育事业单位的经费”。(4)其他经费拨款:指除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城市教育费附加以外的其他属于财政性的经费拨款,包括专项拨款和非专项拨款等。 2、教育收益可以分为: (1)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 (2)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 (3)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 (4)投资性收益与消费性收益。 3、范围经济原理产生的原因: (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 (2)效率管理的覆盖面扩大 (3)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 4、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点: (1)决策机制是分散决策;(2)协调机制是价格(3)激励机制是个人物质利益。5、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二、论述题: 1、论述实现学校经营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经营的规模和范围问题 学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指学校在经营活动(教学和科研等)过程中,随着学校 规模与范围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是反映学 校规模和范围与成本收益变动关系的经济现象。借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指导学校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化,在社会总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节省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活动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与机构,其一切活动都以教学活动为核心,教学活动是学校 经营效率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的过程,因此,学校经营的目标可以通过研究教学活动,特别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的经济分析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而实现。 (三)正确处理学校经营规模、范围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概述

教育经济学概述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编辑本段] 教育经济学沿革 自教育产生以来,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早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学者就对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作过一些论述。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也不可能对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出量的计算。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教育经济效益问题的日益重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等人,对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不少论述。例如,斯密提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兼取利润。” 但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美国舒尔茨、英国维泽、美国贝克尔等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这一论点成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教育经济学著作的理论出发点。 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估算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估算个人的教育投资和收益以及收益率;教育同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教育同劳动力市场变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测未来的劳动力供求;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以便尽可能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等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在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的同时,并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国可能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多少,归根结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绝对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 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即单靠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建成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社会的。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它既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又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社会评价标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还是劳动者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建文)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显著的。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主体入手研究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里我计划通过经济发展使教育产生的变化来阐述这种影响力。 首先,从教师群体出发,我们可以从教师待遇、素质以及教师所教授课程的种类三个角度来观察。 (一)工资待遇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赚钱为追求,但是,教师待遇的提高是有效激励其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自“文革”恢复高考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待遇都有了显著提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教师即是贫困的代名词,很多人都不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让我们来看一段那个时候一名教师的自述: “刚参加工作时,生活的坚韧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几年都不买一件新衣服,整年也吃不上一顿肉,一家人挤在三间土屋里,晴天还好些,可一下雨便没了落脚的地方。生活的贫困还可以克服,但精神的折磨却让人难以忍受,天天开批斗会,那时候真是度日如年。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心,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教师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生活待遇提高了,我们被称为人类灵魂的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消除了危房,更换了课桌、板凳,添置了电脑等现代化的设备,现在学生上学连学费也不用交了。 我们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教师的衣着很新潮,而且还用上了各种现代化的工具,有的还买了小汽车。我家也早已盖上了楼房,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教师成了 人们羡慕的职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是提高教师待遇的前提和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现在,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各个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我们从教师岗位的激烈竞争中,可以感觉到,只有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胜任这一工作。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得到普及,而教育的普及必然惠及教师的培养。 现在,每个教师虽然只教授一门课程,但是,对与其所教课程相关的知识,他必定也会很熟悉。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关联性正在不断加强,这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大环境的作用下,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得到提升。教师不再只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是正向着博学的方向发展。 (三)课程的多样化 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不断得到细化。就拿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来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 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 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 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 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 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

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 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 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 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 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 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 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 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 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

教育经济学教案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案 系别:教育学 学期: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经济学 授课年级专业: 2003级教育学专业 任课教师:李桂荣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案 本章教学内容 一、学科性质(P2) ?学科性质 应用经济学科 教育交叉学科 ?学科归类(1998年制定)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研究对象(P4) 核心问题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贫困、性别 2.教育领域内的经济问题:教育投入、教育成本、教育收益、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生产

3.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政策、教育腐败 三、研究意义 1.认识论目的 (1)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 ●教育与外部世界:经济发展、个人收入 ●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制度 (2)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了解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 ●掌握一种独特的分析工具 2.政治论目的 (1)宏观经济政策(增长、收入分配、就业) (2)政府教育决策(经费投入、分配、学费) (3)学校管理和运营(效率、校内资源配置) (4)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人教育) (5)家庭和个人的教育决策(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类型 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规范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解决应有意义上的命题,它考虑社会价值判断,企图回答“应当是什么”或“不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主要进行客观的动态描述和分析研究业已存在的现象,主要解决实施意义上的问题,它不考虑社会价值判断,它企图回答“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问题。二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进而形成互为补充的研究范式。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指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来认识、把握该事物;定量分析则是从事物的规模上来认识、把握该事物。定量研究是教育经济学的特色,经济计量法与教育统计法在学科研究中运用广泛。 3.比较分析。包括水平比较、垂直比较、因素比较、标准化比较、平均值比较等。 五、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代朴素的教育经济思想 教育起源于劳动,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与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联系着。这种联系,开始比较微弱。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教育经济思想,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朴素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墨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2.管仲的教育经济思想 3.柏拉图的教育经济思想 4. 颜元的教育经济思想 (二)早期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教育经济的思想 1.配弟(《政治算术》1676) 2.斯密(《国富论》1776)

教育经济学

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经济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特殊培训:接受培训的职工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本企业非常有用,但在其他企业里却没有用或用处很少。 2. 教育布局结构: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结构 3. 教育成本函数法:是表示教育成本对教育产出或规模的依赖关系,并说明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变化规律的一种实用方法。 4. 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第一,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活动,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第二,对个人来说,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受教育可以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强的就业转换和迁移能力。第三,对国家来说,国民收入就会因为个体收入的上升而获得提高。第四。教育可以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2.筛选假设理论的缺陷体现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答:筛选假设理论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进而提高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断言教育水平只能反映工作能力;倡导一种消极的教育政策。例如,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专门知识与技能,进入劳动领域后才能胜任工作,不断创造新价值;学历水平较低的人未必比学历高的人能力低,比尔盖茨、李嘉诚等成功人士都是没有获得大学学历的实例,但是他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3.请回答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答: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得到经济增长的支持,没有国民财富的增加,没有人均收入的增长,减少贫困人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成为一句空话。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许多目标就无法实现。反过来说,经济发展也会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4.教育成本核算有何特点? 答:(1)教育成本核算内容的不确定性;(2)核算期间与核算项目的争议性。 5.请简答教育收益的来源有哪些? 答:个人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技能、组织能力、受培训的能力都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教育收益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论述教育经济学对政府教育决策科学化的作用。 答:在政府的宏观教育决策制定中,诸如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应为教育分配多少财政资金,在三级教育中应如何分配这些资金,采取何种制度、政策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资金,以及如何协调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都依赖于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和结论。并且教育经济学的有关对策性研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给出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供决策择优。这些不仅为政府的教育和教育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请论述教育为什么具有信号作用? 答:教育之所以能起到这种信号作用,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与他获得信号所需花费的成本成反比,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因而教育水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