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论文

传播媒介论文
传播媒介论文

我喜爱的传播媒介

——浅谈报纸

报纸——是资历很老的大众传播媒介,早在我国汉代,地方政府驻京都办事处创办了传达朝迁政令、皇帝手谕和地方政事的“邸报”。发展到唐代,开元年间称为“开元杂报”或“条报”,公开发行,广泛传布。宋代报纸改称为“朝报”。北宋末年,在民间出现了“矫撰敕文,印卖都市”的小报。元、明两朝的官报形态与体制均沿袭唐、宋。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邸报”刊发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新闻和文告,而且明朝崇祯年间开始出现了用活版印刷的邸报。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封建集权专制统治,从雍正年间开始严禁发行邸报。朝廷的敕令、公告由各省总督巡抚驻派京师报房发行,称“京报”。

在西方,古罗马人每天在公共场所张贴《每日纪闻》,与“邸报”相似。公元前50年左右,罗马出现了又凯撒大帝创办的《记事公报》。罗马帝国崩溃后,直到中世纪末期,新闻性报纸才再度出现,为王公贵族和商人提供战争、商情、外国情况。

现代意义上的报纸是用机器印刷,为普通读者看这新闻和评论的定期出版物。世界上最早的日报《莱比锡新闻》1660年在法国创刊。1665年,英国出版了《牛津公报》,为半周刊,后来易名为《伦敦公报》。1702年,英国《每日新闻》创刊,是英国最早的日报。188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提出“它(太阳报)照耀每一个人”的口号,以每份一美分的价格出售,很快引起轰动。1835年,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创办了《纽约先驱报》,并且通过增加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而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报纸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工具。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发轫于清代的《京报》。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1864年,陈蔼亭在香港创办《华字日报》;1872年,英国商人安娜斯托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1900年,孙中山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传播革命思想。1938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区创办了《新华日报》,揭开了中国报纸的新篇章。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党政机关报为主体,兼顾经济、科学、文化、生活诸多内容的报业结构,机关报、综合报、行业与专业报、企业报、晚报、文摘报、军报等多层次、多品种的报纸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

(二)报纸广告的主要优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传播给消费者。

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二)报纸广告的主要缺点有:

高认知卷入

报纸广告多数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了解广告内容,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集中精力,排除其它干扰。一般而言,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读者的这种惰性心理往往会减少他们详细阅读广告文案内容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一般是比较低的。

注意度不高

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它们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只有当你的广告格外醒目时,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可能视而不见。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报纸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然而,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报纸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甚至有人提出报纸要灭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必须从报纸的权威高度,思想深度,信息广度,和亲切程度入手。

报纸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然而,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报纸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甚至有人提出报纸要灭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必须从报纸的权威高度,思想深度,信息广度,和亲切程度入手。

报纸的权威高度。没有权威,没有高度,报纸的消息顶多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

报纸的思想深度。随着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社会信息流每年成几何级数增长,更加复杂与节奏快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受众更多的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多的需要信息服务。报纸媒体要想有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谁能更好的,更丰富的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的更透彻,谁就在读者的心中达到最佳的影响力。

报纸的信息广度。近年来,国际国内“厚报”现象的流行真实的反映了读者对报纸媒体信息量的需求趋势。即便是专业报,读者也希望从报纸上看到的专业信息尽可能的全面和丰富,甚至还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也决定和左右着报纸在受众力中的影响力

报纸的亲切程度。报纸的影响力与报纸的亲切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力影响的是人心,不从读者的角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用读者善于接受的方式,排读者容易接受的版面,就不能让读者感到报纸的亲切,就影响不了读者的心,自然谈不上报纸的影响力了。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大众传播论文

大众传播论文 大众传播对武术传承的意义 【摘要】武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意蕴深邃。然而,进入到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革命不断向更高层次延伸,以及在勃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催化与加速作用下,中华武术正面临着自身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外来强势体育文化冲击的双重压力。 【关键词】武术大众传媒传统体育中学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早已置身于半个世纪以前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所预言的电子信息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传媒已不可避免地置身于跨文化表达之中。根据媒介理论家詹姆斯·W·凯利(James ·W·Kelly)关于传播和现实之间联系的理解——传播是一个符号程序,现实在这个程序中被创造、被维持、被修复、被改变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传播就是文化的基础。因而,在这场文化话语权的相互碰撞与争夺中,无论是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Armand Mattelart)的绝地反思,还是美国学者特德·梅杰(Ted Madger)针锋相对的质疑②,都无时无刻不在从正反两方面敦促武

术传播应担负起历史传承与文化自觉的使命,最终融入到“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中。③这期间,初中生群体将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然而,任何一名体育传播的关注者都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今天,西方体育文化,以大众传媒为手段彰显着娱乐精神与明星崇拜对体育文化主导地位的悄然占据。由于诸如NBA等主流体育文化在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强势传播使得我国体育媒介对武术的传播一直以较低“音量”自说自话以及处在不断地被弱化与被边缘化的不利地位。④“武术信息并没有成为诸多媒体的关注内容,甚至已经被某些媒体所遗忘。”⑤甚至是“在国外的发展甚至远远超过了在国内受关注的程度”。⑥结果出现了如乔治·立兹(George Leeds)所言的情况:当我们继续看到全球差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将受到美国舶来品的影响,美国终将会变成所有人的“第二文化”;⑦于是出现了中学生崇拜西方体育明星,而武术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深和以“追逐跆拳道为时尚”的现象。这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初中生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直接和主要的继承者与传播者,他们的大众传播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对武术的认知、武术参与及相关影响等问题亟待关注。 初中生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是正值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从认知的特征上看,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能力、观察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

传播媒介论文

我喜爱的传播媒介 ——浅谈报纸 报纸——是资历很老的大众传播媒介,早在我国汉代,地方政府驻京都办事处创办了传达朝迁政令、皇帝手谕和地方政事的“邸报”。发展到唐代,开元年间称为“开元杂报”或“条报”,公开发行,广泛传布。宋代报纸改称为“朝报”。北宋末年,在民间出现了“矫撰敕文,印卖都市”的小报。元、明两朝的官报形态与体制均沿袭唐、宋。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邸报”刊发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新闻和文告,而且明朝崇祯年间开始出现了用活版印刷的邸报。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封建集权专制统治,从雍正年间开始严禁发行邸报。朝廷的敕令、公告由各省总督巡抚驻派京师报房发行,称“京报”。 在西方,古罗马人每天在公共场所张贴《每日纪闻》,与“邸报”相似。公元前50年左右,罗马出现了又凯撒大帝创办的《记事公报》。罗马帝国崩溃后,直到中世纪末期,新闻性报纸才再度出现,为王公贵族和商人提供战争、商情、外国情况。 现代意义上的报纸是用机器印刷,为普通读者看这新闻和评论的定期出版物。世界上最早的日报《莱比锡新闻》1660年在法国创刊。1665年,英国出版了《牛津公报》,为半周刊,后来易名为《伦敦公报》。1702年,英国《每日新闻》创刊,是英国最早的日报。188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提出“它(太阳报)照耀每一个人”的口号,以每份一美分的价格出售,很快引起轰动。1835年,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创办了《纽约先驱报》,并且通过增加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而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报纸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工具。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发轫于清代的《京报》。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1864年,陈蔼亭在香港创办《华字日报》;1872年,英国商人安娜斯托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1900年,孙中山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传播革命思想。1938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区创办了《新华日报》,揭开了中国报纸的新篇章。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党政机关报为主体,兼顾经济、科学、文化、生活诸多内容的报业结构,机关报、综合报、行业与专业报、企业报、晚报、文摘报、军报等多层次、多品种的报纸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 (二)报纸广告的主要优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传播给消费者。

传播学课程论文.

目录 一、摘要―――――――――――――2 二、关键词――――――――――――2 三、发展史―――――――――――2 四、影视传播的概要―――――――――――8 五、结束语――――――――――――11 六、参考文献―――――――――――12 影视与传播 一、摘要: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而在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描绘美好爱情的琼瑶剧,或是俊男美女的偶像剧、综艺节目,还是记录客观生活的纪录片、引人深思的文艺片,甚至是天真可爱的动画片、令人恐惧的惊悚片等等,这些集结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各门艺术的影视都可以在人们放松休闲的同时进行传播。传播,是指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社会活动。而影视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快最广、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领域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特别是伴随着国际互联网、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交互电视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影视艺术更是如虎添翼,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传播能力。二、关键词: 传播学(Communication science 、影视传播(Television transmission、电视(Television、传播(Communication、历史(History、发展(Development、诞生(Birth、发明(Invention三、发展史:

人类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影视传播作为人类传播 活动发展的产物,其自身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那么接下来,就由我站在全世界的角度来介绍一下影视传播的发展史。 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符号和信息传播时期,语言文字时期,大众传播时期。而影视传播就属于大众传播时期。 (一影视的诞生: 1.电影的发明: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可以说没有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电影的产生。而电影的产生则是以视觉暂留为物质基础、以摄影与放映为科技基础而诞生的。 电影史前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们的执着追求,创造出了符合这一新的科学观念的形象的媒介语言——运动的光学幻觉,而从19世纪20年代初,科学家、发明家们把这一现象与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现了“视觉暂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会立即消失,而会继续停留一段时间。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又出现了供绘画时成像用的透镜暗箱。以后又出现了氯化银、硝酸银等具有感旋光性能的感光物,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为摄影 术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49年爱迪生实验室发明了“电影视镜”后,电影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电影视镜”是一个可放50英尺胶片的大柜子,影片首尾连接成环,用马达驱动后循环放映,里面装有放大镜,人凑在窥孔上就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影片画面,中国人称为“西洋镜”。 中国对电影的认识和实践也有比较早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亡”的学说,是人类对“光影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

传播学论文2000字

大学生应形成怎样的媒介观 近年来,媒介的发展速度与影响力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没有知识,可以没有信仰,我们可以混沌的生存,但是却不能没有媒介,因为我们是“被媒介”的一族,我们只能臣服于媒介。 我们享受着媒介或是说被享受着媒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激情,满足与享受,然而媒介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解构着传统,瓦解着社会,突破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底线。当道德不再光辉,当上帝已经死去,当创新被当作异类,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媒介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著名实例或研究来分析媒介的利与弊,解析媒介的功能与作用,表达了自己的媒介观:爱亦可,憎亦可,关键是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一媒介是什么 对于“媒介”这一概念的理解现在是十分混乱,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1);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2);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3);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德弗勒也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对“媒介”认知的混乱,笔引起理论研究的混乱,理论研究的混乱则影响着我们的传播实践,为了能够准确的说明我的观点,必须对媒介有自己的一个定位,也为了说明问题时的一致,我赞同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的观点,即媒介是“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

新媒介作用,传播学论文

新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新媒介,顾名思义是新的媒介,相对于旧的、传统的媒介来说,例如互联网、手机、移动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介的传播具有“泛”的特性,“泛”在这里取分散化、全景化、扩展化、与一体化的意思。它的传播不单单是静止的,可以是动态的、环态的。(选自南方日报)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人类传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作为最现代化、最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不仅打破核撼动了整个新闻传播的传统格局,给传播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而且作为一种新的工作、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传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者重大的社会责任。它的时效性和全时性是无法比拟的,它传播内容的具有海量性和开放性,传播过程双向性和交互性,以及它的虚拟性。 信息可以以不同形式传播,例如文字、图像、数据、和声音,而互联网、手机等则是人类在传播工具和方式上的又一次突破,使人类用于承载和交流思想的手段的又一次完善。 它们同样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属性,同时具有反应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功能,承担着社会和公众赋予的责任,受到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控制和制约。我们只有在科学地把握其特点和规律,才能充分的掌握和运用它来为

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服务。 “和”字一个口,“谐”字一个言,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人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民意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新闻舆论是双面的,它引导的好就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反之情绪失控、失去理智,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性。 新媒介,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对社会的困难群体给予关注,这有利于缓和贫富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例如,很多发人深思的图片,矿工的脸上那双眼睛是唯一可以辨清的,民工流血的脸庞和那无助的眼睛,这就引发了对民工,矿工群体的权益保护的大讨论。这些报道与关注,也有助于主张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缓和、化解社会矛盾。 新闻报道,是向大众传播积极向上,光明的东西,本质是服务于人民群众,而网络新闻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各种有害信息的冲击,造成社会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净化信息的必要性也势在必行。 作为新闻传播者,具有一定职业操守,杜绝传播虚假信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做基本的素质,新媒介的存在是要与社会的和谐相一致,这才是它存在的意义。 保证新闻真实性,但不应刻意夸大或集中报道负面信息以吸引读者眼球。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阶层矛盾不容小觑。它要求新闻媒体不但要“上下”沟通,还要“左右”沟通;不但要注重政治利益,还要高度关注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等,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诉

新媒体传播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课程名称新媒体传播 考查学期 2012 / 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刘涛 学号 201006014137 专业 10级计算机系软件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何志强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微博的出现具有其自身的利与弊,而它是好是坏取决于每个人对它利用的方式。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理性地面对微博,充分认识它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更好地利用媒介完善自己,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关键词:微博,优点,缺点,合理利用。 一、微博的概念及特点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期,微博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它是我们交流、娱乐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实用价值,但是我们也要谨慎的使用这个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工具。 微博,一个新兴的词汇,一个备受广泛关注的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微博的定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 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随时随地、便捷、高效的即时传播,它“零时间”提供了一个满足个人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革新了网络媒体中博客、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的传播形态与传播速度。同时,也可能衍生出微博最被看好的一项新的盈利模式——即时搜索功能。 在短短时间内为什么微博会在社会中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呢?答案不难发现:一,微博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只要你有电脑,甚至是手机就可以与你的朋友,各种名人相互传递信息。二,微博的速度惊人,在如今时代科技的进步下,在几秒中一条新闻便可以传便全世界,让地球村更加亲密无间。三,微博上的信息形式丰富多样,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构成,还有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图片,以及声图并茂的各种各样的视频。五,微博因其传播的迅捷、即时,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了“秒杀时间”,并以草根性质的“个人直播媒体”形式,极大的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和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和“过滤者”的角色,模糊了受众和新闻制作者之间的界线,解构了精英话语权,最大程度保障了公民表达权的实现,推动多元化意见市场的构建。对于传统媒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传播学论文

试论大众传播的社会的影响 内容摘要: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将对人类和社会带来什么性质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将从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四大方面来论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影响 一、在论大众传播的社会的影响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大

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这里试举几例: 1.大众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 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向社 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 流活动”①。 2.大众传播“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 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 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 过程”②。 3.“大众传播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响和音声媒介 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 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 活动。”③ 综上三定义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这个概念所做的定义既有类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大众传播是一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它的全部特征,在这里综合有关传播学的教材对大众传播做出如下界定:“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

规模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④ (2)大众传播的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大众传播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传播主体的专业化、职业化。大众传播的媒介组织即大众传播主体包括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电视台、电台,也包括批量制作各种音乐、影像的文化传播公司等。这些媒介组织的传播者具有专业的知识、专业技能,具有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等特质,也此作为职业,并遵守一定的职业标准。 2.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设备、手段等进行信息的大量采集、加工、制作、复制和传播的活动。 3.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性、连续性、公开性、易逝性。广泛性——传递的信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及时性——激光照排高速印刷快速发行;连续性——报纸天天出,杂志按期出,广播电视网络24小时全天候的提供各种信息;公开性——大众传播的信息对所有人开放;易逝性——报纸的消息,广播电视的节目通常只有一次性阅读。 4.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大众传播活动的媒介组织既是产业机构又是事业单位。媒介组织以信息为产品的同时承担着社会整合、社会协调、文化传承,教育等社会责任。

传播学论文

论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也以磅礴的气势加入了大众传播的行列。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了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信息系统。而借助互联网所形成的网络媒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占据着网上新闻的制高点,成为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论、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媒体的变化发展也非常巨大。从第一媒体到第四媒体。媒体的功能在不断的扩充、分支。而每一个媒体的产生与发展都在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舆论的变化。而第一至第三媒体,基本只局限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框架,然而第四媒体,也就是网络媒体,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突破了大众传统传播的模式框架。 只要回到没有现代传媒的传统社会,就可以感觉到舆论与传媒并非天然相关。那时的人际交流,几乎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局限于小范围的舆论。而网络媒体不仅仅覆盖范围广,受众庞大,而且其强大的交互性也强化了舆论的传播和接收速度,也强化了扭曲事实的能力。而社会舆论的传播也将使群众对网络媒体的信任产生动摇。 一、网络媒体的特点 20世纪电子传媒的出现和普及,以及最近几年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得舆论的不断形成、发展、消失变得司空见惯了。人民的知情权似乎正在不断的放大,而信息真实性问题以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人们对于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抱有巨大的宽容以及一定的疑虑。 然而在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和人们关注的话题之间,人们往往忽视了作为中介的大众传媒。而范围较大的舆论或者舆论导向的产生往往是大众传媒设置话题和进行传播的结果。

传播理论论文

大众传播效果理论以及人们的普遍认知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大众传播理论的分类;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第五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第六节“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很多人认为传播只是通过电子媒介来传播与人类,但其实不然,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而是通过与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都与“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在对互联网信息的评估上,同样也存在着“第三人效果”现象。“第三人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 避免把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绝对化是必要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理解“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其他效果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这一心理过程在网络传播中有所改变。网络传播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网络媒体具有“发表评论”、“推荐给朋友”等诸多功能,受众不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将信息发布在网络中开设的论坛、聊天室等功能社区中,还可以看到他人对事件的评价。在发表自我观点和获知他人观点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在网络中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主动避免陷入某一群体的“孤立状态”;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开放性特点,使得个人在表明意见时不用过多地担心自己会陷入“劣势意见”,使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更趋于积极和大胆;现代社会是个性张扬的时代,个性化的语言和观点不断受到社会认可。 该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过程的产物。在这里,“意见环境”是一个核心概念。网络传播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面的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上的信息内容来自四面八方,又可以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传向四面八方的用户,这使得网络传播能更深刻地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从而使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环境复杂化。意见环境的复杂化反而造成意见环境对人们发表意见害怕孤立的心理降低,最终使得这一理论命题被弱化。 对“培养”理论的强化 “培养”理论指出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倾向性,人们心目中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网络游戏是网络传播不可忽视的传播内容,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巨大。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网络游戏中或激烈或血腥的打斗场面,无形中向青少年灌输暴力信息,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暴力观点和不良倾向,将虚拟游戏与现实社会混淆,把游戏中的场景在生活中模仿、再现。近年来“网婚”盛行,网民们沉浸在虚拟婚姻里,过着“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生活。现实中因“网婚”破坏夫妻和家庭关系的纠纷越来越多,虚拟婚姻导致了现实困境。网络传播对人们的现实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制约和影响。

新媒介论文范例

文化研究视域下的“新媒介技术对受众的影响” [摘要]:当今时代,传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本文透过英国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 斯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新媒介技术对受众产生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 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第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第三,新媒介技术颠 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第四,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 第五,新媒介技术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第六,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个人 身份被建构的方式。此外,笔者还分析了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对新媒介技术产生 和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关键词]:新媒介技术受众影响 当今时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从之前的卫星电视到 现在网络广播,从最初的E-mail、BBS到现在的博客、播客,新媒介技术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它在我们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它所带来的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但是最直接的还是对传播业自身的影响。因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通过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改变从而带来我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间接变化。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人 们对于新媒介技术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它们自身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它们如何改变传统 的大众媒介,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创造一个新的传播环境等问题上。对新媒体技术如何影响 受众,潜在地改变他们与所消费的媒介产品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似乎很少。 本文试图运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新媒介技术是如何影响受众的? 第一,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媒介发展的历史就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历史,就是受众群体 不断分化的历史。电影的出现,使受众分化为以剧场为单位的小群体;电视的出现又将受 众锁定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空间里;而如今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比如MP3、MP4、手机、计算机,它们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制造了更加个人化的消费模式。 以互联网为例,与传统媒介受众数量众多的特点相比,网络技术使受众作为一个“个体”存 在有了意义。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的,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 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1] 传统的媒介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是“一对多”的。这种模式使得个体只能作为受众群体中 的一员而存在,媒介组织不会针对某个人的特殊需要来进行传播。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 受众的个别需求的满足是通过受众自己在“大众化”的信息产品中进行挑选而得以部分实现的。而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 供相关信息和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化”服务。实际上,“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 技术特点所带来的理论上的结果。虽然目前互联网上的“个性化”服务还很粗略,但是网络 技术为个性化消费提供的可能却是不容质疑的。 第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 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的是点对面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作为“把关人”处于控制地位,而受众很少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在这一点上, 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所带给受众的强制性显得尤为突出。长久以来,受众习惯于被动地接 收信息,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 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 的特点。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是主动的,二是个人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 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消费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者中心”代替“传者中心”,受众地位受到充分的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增强。

传播学论文

《大众传播学》 期末论文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标题使用满足论视角下的 微信朋友圈功能解读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中文142 学号2014210423 姓名潘艺颖 任课教师樊葵

使用满足论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功能解读 摘要:作为新型移动社交平台,微信能够便捷地实现信息的传播,它将人们的交往方式从线下关系拓展到线上关系,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媒介。除了线上聊天以外,微信4.0版推出的“朋友圈”这一主打功能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以使用满足论为理论依据解读微信朋友圈的功能。 关键词:使用满足论微信朋友圈需要不足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封闭式的社交媒介,因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类软件。登微信刷朋友圈就好像瘾一样,在人群中蔓延。在这个各种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微信朋友圈没有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而是以一种绝对性的优势在社交媒体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微信研发团队深入了解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及其需求,并且对这些需求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这恰恰体现了大众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满足论是指站在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受众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随着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往往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在接受信息后对信息进行编译与反馈,参与传播过程并且依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使用何种媒体。受众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同受众对于同一传播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产品若想成功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就必须重视受众各式各样的想法,投其所好。微信朋友圈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也正是因为它尽可能的吸引和满足了受众多种多样的需求。 一、朋友圈所满足的受众需要 (一)、隐私保护与安全需要 在这个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里,微博、贴吧等公众平台常常出现“xx 门”事件与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用户的个人隐私被暴露在大众眼皮底下,这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在虚拟世界里的安全感。与Facebook、微博、QQ空间等其他较为开放的社交平台不同,微信朋友圈是以亲人和熟识的好朋友为基础建构起来的,

媒介传播史结课论文

媒介传播史结课论文 论新旧媒介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微博与电视为例 院(系)别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班级新媒体二班 姓名张乐 学号 201322221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3年11月30日

目录 摘要 (2) 文献综述 (2) 对微博的研究 (2) 微博会在社会中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的原因 (2) 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 (2) 微博的弊端 (3) 对电视的研究 (3) 传统电视媒体遭遇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冲击 (3) 电视节目的经营理念 (4) 微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微博迅速发展的原因 (4) 微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 (5) 电视的未来趋势 (5) 电视的技术历程 (5) 电视的瓶颈与数字电视 (6) 电视的未来:与网络进行媒介融合 (6) 参考文献 (6)

摘要 新媒体是区别于旧的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而在现阶段,“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媒介的产生,像平板电脑、手机等信息工具功能的日益强大,传统媒介正渐渐退去往日的光辉。微博作为新媒体家族的一员,正引导着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不仅仅改变了传播方式,也使人们的传播理念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由此而衍生出的众多问题也使人们对它的未来产生担忧,而它又能为传统媒体带来什么影响与改变,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电视作为上世纪的产物,也为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使它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电视作为“旧媒体”难道在新媒体的时代中从此“消亡”?这也将在后续部分进行论证。 文献综述 对微博的研究 微博会在社会中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的原因 其一,微博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只要你有电脑,甚至是手机就可以与你的朋友,各种名人相互传递信息。其二,微博的速度惊人,在如今时代科技的进步下,在几秒中一条新闻便可以传便全世界,让地球村更加亲密无间。其三,微博上的信息形式丰富多样,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构成,还有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图片,以及声图并茂的各种各样的视频。其四,微博因其传播的迅捷、即时,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到了“秒杀时间”,并以草根性质的“个人直播媒体”形式,极大的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和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和“过滤者”的角色,模糊了受众和新闻制作者之间的界线,解构了精英话语权,最大程度保障了公民表达权的实现,推动多元化意见市场的构建。 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 草根阶级的兴起:由于微博大大降低了一般受众的表达门槛,话语权分流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普通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一跃成为传播者。 “网络问政”:微博的开放性压缩了“暗箱操作”的空间,扩大了百姓的知情渠道,其互动性让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如今,在舆情调查中,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微博的

学位论文-—英语专业(大众传播媒介)

1.Int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innov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brings people of all nations clos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extensive use of email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As M. McLuhan says, the whole earth is like a global village[1]. People begin to realize more their need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ut the shortening of space cannot automatically reduc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s.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orientation, social standard, and ways of thinking will undoubtedly cause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shocks. It is inevitable that people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 have to re-understand themselves. They have to re-examine their own cultures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cultures in order to be more adaptable in thei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ven though, some cultural factors, which rooted i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ocieties, affect the translating deeply. It makes that the source message unable to be translated into the target message completely. But if we find out some useful methods, we would like to transfer the untranslatability into translatability possibly. 2.Definition and Premise of the Cult ure’s Translatability 2.1The premise of the untranslatability If we want to talk about the translatability, we should know the reasons that make troubles to translators. On the other hand,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untraslatability first. The premise of the untranslatability lies in the culture region and it is just a relative concept. As we know, culture is a product of human and it is develop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However, human being originated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didn’t know there were other peoples living in other places. So human being living in different places creates their culture in different ways. Different languages will carry out the core soul of the culture, which belonged to different palaces. On the other hand,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2]. The culture region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languages, which reflected the

传播学论文

网络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得到了复兴。网络传播带来的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时为“适用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网络时代受众播客 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在我们大学生中接触的传播学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同一个问题——网络传播。我们要以一种公平客观的态度来对待网络,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大大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它既会有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于网络传播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从它本身的定义出发,一步步来发掘它的影响。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 一、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复兴 当家用电脑开始普及,互联网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介并列的传播媒介时,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开始进入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也正是源于互联网的发展。托马斯?鲁杰罗(Thomas Ruggiero)认为,“在每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初期,使用与满足总能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传播行为集合”的互联网的三个特性,供“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者考察: 1.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积极地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核心概念”,因为大众传播中的交互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播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变角色的程度”,它赋予受众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去一体化是“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异步性意味着经由中介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时间上错开,电子讯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电子邮件,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能够方便的发送、接收、储存、找回信息。一旦讯息数字化,个体对媒介的操纵性便有了无限可能,和使用传统媒介相比,个体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消解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与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在对电视的评价上人们声称“大众是一群被动、消极、受电视蛊惑的‘文化傻帽(Cultural Dopes)’,而传媒则是统治者和阴谋家用大众宣传手段行使权力和愚弄世人的坏技术”②。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极端,却昭示着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媒介技术面前仅有一步之遥。 “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上的。“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③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