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

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
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

古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

词的意义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对象,必须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词义是属于语言层面的。义位是古汉语中十分重要的语义单位,认识词义关系和词义变化、研究古汉语的词汇系统,一般的说都要以义位作为基本单位,所以应当予以特别地重视。义素是对义位作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指称义素和区别性义素两部分。对义位作义素分析有助于更科学更深入地认识词义。义位的划分和义素分析都是值得继续探索的。学习时应当注意结合具体例证的分析掌握本章所讲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

※学习要点

1、了解词义,必须认识它具有不同的层次。

2、语义单位有不同的层级,义位是研究词义特别是古代汉语词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义单位,深入认识词义关系和词义的变化、研究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一般地说都要以义位作为基本单位,所以应当予以特别地重视。

※学习内容

第一节对词义的基本认识P120

一、什么是词义:

1、词义是词的词汇意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体现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词的意义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

把握词义关系到意义与客观事物、意义与人们认识两方面的关系。

2、词义的性质:

1)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基本认识,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是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

2)联想意义:指一个词在长期运用中,由词义的基本特征而产生出对另一些特征的联想,由此而生成的意义。词的联想意义往往在语境中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又称隐含意义。

3)社会意义:指由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思想观念、职业阶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意义。4)色彩意义: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对理性意义而言,色彩意义是一种附加意义。

感情色彩:显示说话人的好恶,分为褒义和贬义。

1)概括性:把握某类事物的共性。

2)社会性和民族性:概括的是某个民族的整个社会某一时期的普遍认识。

3)模糊性:词义所指的对象或所包含的内容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4、认识、确立词义应注意的关系:

1)词义与概念(逻辑上的概念):P123

2)词义与所指事物的关系;(P124)

3)词义与语音的关系;

4)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P134)

5)词义与汉字的关系。(P102)

二、词义与概念的关系 P123

1、要把词义与概念区别开来

例如:时间、白天、早晨;空间、天空、蓝天

人(P124)、亲戚(P142)、姑姑; men、relation、aunt

古:奔、走、趋、行;今:跑、走

补充: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甚至是一句、一段话来表达。(祖国、社会主义祖国)

2、要把词义和对词的释义区别开来

词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认识和评价,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

对词的释义: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多种情况,变化大。

3、词义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和稳定性。

不能因为现在对词的释义更加科学,就认为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深化了。

三、词义与所指 P124

1、“所指”的意思:

第一,一个词所指事物本身的实际状况。

例:车、船;枪、炮;师、生

第二,一个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实际上指的是什么样的事物、动作或情态性状。

例:浮云、云烟;挥剑、挥毫;白菜、白军

2、区别词义和所指:二者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

词义指的是这个词在于其他相关的词构成的对立关系中所处的位臵。

1)一个词义在不同上下文中所指的具体对象可以不同。(如上例)

2)所指的对象相同,而词义不同。

例如:启明、长庚;暮星、晨星;金星牛——牲

3、词义和所指的不同就是语言义和言语义的不同:

1)言语义:指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显示出来的具体意义。

2)语言义:对言语义的抽象和概括。

例如:挥:舞动、摇摆。“挥剑、挥毫”

盘:环绕。“龙盘、盘马、雕盘”

释义错误例:见教材P123“盘”

四、术语义、语文义、文化义

1、术语义:指科学精确揭示事物本质的意义。

▲ 2、语文义:反映一般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的意义。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

3、文化义:显示的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或道德标准,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是词义性质中社会意义(P122)部分。

各种词的意义的比较

第二节义位P130

多义词:小人

义位:1、未成年的人;2、地位低的人;3、人格卑劣的人

实际变化的意义:语素义“小”

复习:字、词、词义

一、什么是义位

1、义位:指词的每个意义。义位是词下面的又一级语义单位。

语义单位:词→▲义位(词义→语素义)→义素(指称义素、区别性义素)

2、一个义位大致相当于词典中列出的一个义项,但并不等同:

1)义位对词而言。而字典词典对字和词的划分不很严格。

词典中一个字下面列出的义项并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词。

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播:1、播种 2、散布 3、分 4、舍弃 5、迁移、流亡

2)字典中列出的义项有词义,也有语素义,二者在与系统中的地位不一样。

例:《新华字典》“耳”:1、耳朵,听觉器官:耳聋、耳熟、耳语。2、象耳朵的:木耳、耳房。3、表示“罢了”的意思,而已:前言戏之耳。

3、义位是最重要的一级语义单位。义位划分的有助于了解古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变化。(涉及第九章词义的发展变化、十章古汉语词与词的意义关系、十一章词汇的发展变化)

二、如何归纳义位

第一,将言语义和语言义区别开来。

第二,将义位的划分和实际事物的区分区别开来。

第三,词义转移后,两个意义分属不同的语义场,应当分为两个义位。

第四,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分属不同的语义场,应当分为两个义位。

第五,一个意义的稳定性也是义位的衡量标准。

小结:如何归纳义位(此指义位的确定和义位的数量问题)

看所归纳出的意义:1、是否为语言义;2、是否为同一意义范围(同一语义场)。

第三节义素P134

▲准备知识:组合、聚合

组合:结构问题。构成整体的各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纵向)

例:我写。(主谓结构)写我。(述宾结构)

聚合:类型问题。有共同特征,能互相替换的成分自然聚集成群。(横向)

例:主语:代词、名词。状语:副词、形容词。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代词、名词。

一、什么是义素:

1、义素:即义位的语义构成成分,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2、义素分析:

把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或义位)放在一起,构成一个聚合词群(或聚合义群)。

从若干方面(即义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所在。

例如:1、哭:[人]+[不带呼号或述说]+[表示悲哀的情绪]+[发声]

号:[人]+[带呼号或述说]+[表示悲哀的情绪]+[发声]

2、刻:[在木头上]+[用刀具雕]镂:[在金属上]+[用刀具雕]

3、P156虫:有足谓之虫。(语义场)

麟:[虫]+[精]+[毛]凤:[虫]+[精]+[羽]龟:[虫]+[精]+[甲]圣人:[虫]+[精]+[裸] 3、什么样的聚合词群可以进行比较:同级关系的聚合词群

聚合词群有层级(大类、小类)的不同。

表情→笑、哭哭→泣、啼、号哭泣→悲泣、抽泣

4、什么样的义素可以进入一个词的语义表达式:

1)语言义。义素是语言义,不是言语义。

挥(剑):[手臂]+[舞动] ?+([幅度大]+[剑])

挥(毫):[手臂]+[舞动] ?+([幅度小]+[毫])

2)表现在同一个聚合词群中词与词、义位与义位的对立关系的内容。

词与词的对立关系不同,语义成分的构成也不一样。

比较:哭、号;哭、笑刻、镂;刻、挥

哭、笑:哭:[面部]+[表情]+[悲伤]笑:[面部]+[表情]+[高兴]

刻、挥:刻:[手]+[动作]+[雕]挥:[手]+[动作]+[舞]

二、指称义素与区别性义素:见上例

1、指称义素:义位指称的对象。又叫中心义素。

2、区别性义素: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又叫限定性义素。

3、有共同指称义素的词(或义位)可以构成一个聚合词群(或义群),区别性义素表示在这个聚合词群(或义群)中词与词(或义位与义位)的对立关系。

4、区别性义素的类别:

1)特征类区别性义素:表示的是动作方式或情状的不同。(谓词性)

2)事物类区别性特征:表示的是涉及对象的不同。(名词性)

三、义素分析的意义:

有助于:1、认清一个词的词义。2、认清词和词之间的意义关系。3、认清词义的发展变化。

※思考: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义位、义素。

答:语义单位:词→义位(词义→语素义)→义素(指称义素、区别性义素)

1、词义(P121):是词的词汇意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体现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例如:“穷”的一个词义是“尽头”。

2、义位(P130):指词的每个意义。义位是词下面的又一级语义单位。

例如:“穷”有“尽头”、“钱、物匮乏”两个义位。

3、义素(P134):即义位的语义构成成分,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例如:“穷”的“尽头”义的义素是“[空间、时间等]+[终极,达到终极]”。

※考前辅导

简答题

1.什么是词义?

答:词义是词的词汇意义。词的意义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

2.词的各种意义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答:词的各种意义的性质并不相同。(1)理性意义。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它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基本认识,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是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2)联想意义。一个词在长期的运用中,由词义的基本特征而产生出对另一些特征的联想,由此而生成的意义叫联想意义。(3)社会意义。由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思想观念、职业阶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意义就是社会意义。(4)色彩意义。对理性意义而言,色彩意义是一种附加意义。色彩意义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感情色彩就是通常说的褒义和贬义,它显示说话人的好恶。风格色彩又叫语体色彩,同样的意思,书面语用词典雅,口语用词通俗;重要的场合用词庄重,一般的场合用词随便,显示出不同的风格色彩。

3.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是什么?

答: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它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基本认识,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

4.词义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词义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1)词义的概括性;(2)词义的社会性和民族性;(3)词义的模糊性。

5.认识词义和确定词义需要注意哪些关系?

答:认识词义和确定词义的时候,必须注意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词义与概念(指逻辑上的概念,下同)的关系;(2)词义与所指事物的关系;(3)词义与语音的关系;(4) 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5)就古汉语词汇来讲,还要特别注意词义与汉字的关系。

6.词义与概念有什么关系?

答:词义与概念是有关系的,但词义并不就是概念。概念属于逻辑范畴,而词义属于语言范畴,是语言中词这一级语义单位的内容部分,它和一定的语音形式相结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次,概念有真概念和假概念之分,词义则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释义才有正确不正确的问题)。第三,上面说到词义和人们的认识有关,这里说的人们是某一特定语言社团的人。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面对的客观事物是大致相同的,但他们的认识未必完全一样,这种不同认识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

7.为什么要将词义和所指区别开来?

答:词义并不就是所指。第一,就词来讲是一个,但不同的上下文中所指的具体对象可以有不同。第二,所指的对象是一个,但词义并不相同。

8.言语义与语言义有什么不同?

答:语言和言语不同,它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显示出来的具体意义都是一种言语义。言语活动是个人的,而语言则是社会的,语言义是对言语义的抽象和概括。

9.为什么义位、义素都是语言义而不是言语义?

答:义位、义素都是语言义而不是言语义,因为它们是对言语义的抽象和概括。

10.什么叫“因文生义”,什么叫“望文生义”。二者有什么不同?

答:因文生义是用上下文来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词义,,望文生义是让上下文来临时‘决定’词义。因文生义比较有客观的标准,各家注释比较容易趋于一致;望文生义则各逞臆说,可以弄到‘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11.什么叫术语义?什么叫语文义?为什么掌握词义首先应当了解词的语文义?

答:术语义是从事物科学特征角度的释义,语文义是从语言角度的释义。

12.什么叫文化义?如何分析认识文化义?

答:对词的解释所显示的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或者道德准则,释义表达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社会意义,是一种文化义(不过这样一类表达有的只是一种释义,

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单独的义位)。文化义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对文化义要作具体的分析,很多这样的释义在我们看来是荒谬的,但它所反映的思想认识和文化背景又值得我们研究。

13.接触古人对词义的训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古人对一些词的训释那么精确分明。特别要注意的是词的语文义、术语义、文化义有时候是混杂在一起的,需要我们细致分辨。如果是一个多义词,那么这个词可能既有语文义,也有术语义或者文化义。最重要的是掌握词的语文义。

14.什么是义位?义位的划分对于学习古汉语词汇有什么意义?

答:词的每个意义称作义位。词是一级语义单位,义位是词下面的又一级语义单位。义位的划分对于学习古汉语词汇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系统及其变化,一个系统是由若干单位构成的,所以必须首先确定研究的语义单位。就古汉语词汇来说,词(或者说语素)和义位的界限有时不是很清楚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词义关系的研究都要以义位为单位,所以在各级语义单位中,义位是特别重要的一级。

15.义位与义项是什么关系?

答:大致来说,一个义位相当于词典中列出的一个义项。但两者并不是等同的:第一,义位是对词而言,不是对字而言的,而字典词典对字和词的划分并不是很严格的(汉字与词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每一个字头对应的不一定就是一个词,所以词典中一个字的下面列出的义项并不一定就同属于一个词;如果一个字头对应的是几个词,那么它下面的义项就是分属于几个词的义位了。一个字对应几个词,有的好判断,有的不好判断。比如在字典中,“播”有播种的意思,又有流亡的意思,能不能看作是一个词的两个义位,就值得考虑。就古汉语词汇来看,很多是不好判断的。第二,通常认为,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一个字的下面列出的几个意义即使有明显的联系,其地位也不一定是等同的。

16.词义与语素义有什么区别?

答:实词是能够单说单用的,如果一个语义单位不能单说单用,应当看成是语素而不是词。这就是说,字典中列出的既有词义,也有语素义。语素义往往是古义的遗留,它和词义在语义系统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即使都看作义位,也应当区分开来。

17.如何归纳义位?归纳义位的时候应当注意的那些问题?

第一,要将言语义和语言义区别开来。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我们前面已经说到。我们说的义位是语言义,不是言语义。前面我们说到有的字典对“盘”的义项划分不当,就是因为在划分的时候考虑的是言语义而不是语言义。

第二,义位的划分与实际事物的区分要区别开来。前面讲到所指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与某个词相联系的事物本身的实际状况。

第三,词义的转移是词义范围的一种变化,一个词的意义转移之后,其意义由一个意义范围到了另一个意义范围,自然就应当分为两个义位。

第四,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这是词义变化的规律。一般的说,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应当分作两个义位。

第五,义位既然是一种语言义,那么它在社会交际中就具有稳定性,所以一个意义能不能看作是一个义位,稳定性也是衡量的标准之一。

18.什么是“泛指”?什么是“特指”?什么是“本指”?

答:泛指和特指都是对词的“本指”而言。“本指”是指本来的意义。“泛指”是指类别的意义。“特指”是指特定的意义。

19.什么是义素?

答: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20.如何分析义素?

答:义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与音位的分析比较。如果一组音位有共同的区别特征,就可以构成一个音位的聚合群,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的时候,要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区别所在。同样的,在进行义素分析的时候,也要把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放在一起,从若干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所在。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可以称为一个聚合词群,进行比较的若干方面就是义素。

21.什么是聚合词群?分析聚合词群需要注意什么?

答:聚合词群是指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分析聚合词群需要注意聚合词群有层级的不同,进行比较的聚合词群应当是同级关系。不同的聚合词群,其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确定了聚合词群之后,要进一步分析哪些内容可以作为语义构成成分进入一个词的语义表达式。

22.什么是指称性义素?什么是区别性义素?它们在分析义位时有什么作用?

答:一个义位由几个义素构成,这几个义素表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把一个语义表达式简化为两项的话,其中一项是表示义位指称的对象,其中的另一项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区别,表示指称对象的义素称为指称义素,另一项表示区别性特征的义素称作区别性义素。指称义素又叫中心义素,区别性义素又叫限定性义素。对义位进行义素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一个词的意义,认识词和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了解词义的发展变化。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参考P232,P7) ?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重点:用具体的语言事实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思考题(1-3) ? 1.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a child;two children ?一个小孩;两个小孩 ?(2)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us. 他随时都在准备帮助我们。 ?We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her. 我们随时都在准备帮助他。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 2.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He criticized my taking risks. 他批评了我的冒险活动。 ?(2)His criticism doesn't worry me. ?他的批评不会使我不安。 (3)I don't like to read his literary criticism. 我不喜欢读他的文学批评。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小结:“汉英语语法方面的差异” ?(1)汉语有个体量词,而英语没有。 ?(2)英语这一类的印欧语言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英语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的名词有数的变化(a book:two books),代词有主格宾格的变化(I:me;he:him;she:her),动词有时、体、态的变化(study,studies,studying,studied),等等。 ?思考题 ? 3.观察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句子的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辣妹子从来辣不怕辣妹子生性不怕辣辣妹子出门怕不辣 体会意义: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类似的例子不怕难难不怕怕不难 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 想吃饭想饭吃饭想吃 ?小结:“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语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可以造成不同的结构。语序在汉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分析方法现代汉语汉语语法特点只有在对比中发现,比如和印欧语对比。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二)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四)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五)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新实用汉语》第二册15-16课

第十五课她去上海了 教学对象:零起点班 所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主编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编写单位:比什凯克人文大学INDO教学点编写: 编写时间:2015年9月 教学学时:1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用汉语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每课重点练习的汉语基本句型和词语的用法;能就每课课文的话题及重点练习的功能项目在实际生活当中与说汉语者进行初步的听说读写的交际,并且在每课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内,掌握用汉语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知识,特别是风俗文化知识;要求学生继续按照汉字结构规律认写汉字,扩大汉字量;继续对学生在语音上严格要求,巩固并提高其汉语语音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每课课文的基本对话,会读会背诵会默写。本课的所有生词,会默写和正确的运用;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流利地复述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由对话;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这些口语对话和习惯用语。 教学内容: 1、学习生词。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知道词义,知道词性,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灵活地运用。 2、重点词语讲解。通过练习重点词语,学习词组搭配、语法用法、广造例句,加深学生记忆,努力做到不但能说,而且能自由运用,为学习课文做准备,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学习本课语法。简单情态补语的应用,助词“了”的使用方法,汉语100-10000的称数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反复举例,反复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应用。 4、课文教学。包括注释,预设语境,给出话题,提出问题等。 5、练习。正确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准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使用《新实用汉语》第二册的《综合练习册》,复习巩固。 第1-2学时教学步骤: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为汉语最主要的语法形式汉语的词形没有很丰富的形态变化,无论是作主语还是谓语、宾语,都无词形变化。而英语却是有丰富词形变化的语言,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动词有时态变化,等等。更多时候汉语是以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英语中靠词形变化而表达的语法意义。例:这件事他知道了。(英语:has known)我告诉他了。(英语:I) 他告诉我了。(英语:me) 在汉语里,同样的词语组合时,因为语序的不同可表达不同的语法关系,比如“发展缓慢”是主谓关系,“缓慢发展”是偏正关系;“态度端正”是主谓关系,“端正态度”是动宾关系。此外,用不用虚词或者用什么样的虚词,都可以使表达的意思不同,如“经济繁荣”是主谓关系,“经济的繁荣”则是偏正关系;再比如“老师的朋友”是偏正关系,“老师和朋友”则是联合关系。(二)、汉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具有一致性例:年轻意气风发天气不太好。理财选择逃避请讲普通话。以上两组例子,从词的构成到短语构成再到句子构成,都具有一致性,第一组结构关系皆为主谓关系,第二组皆为动宾关系。这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一致性原则是汉语里的一个特点,因为汉语的双音节词大多是以词根复合法为主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这一特点为我们学习掌握汉语词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带来一定方便,但也为词和短语的区分带来一定困难,有时候一些相同相近的结构可能属于不同的语法单位。如“新房-新车、黑板-黑墙、马路-近路”,这三组词语中的前一个单位“新房、黑板、马路”是词,后一个单位“新车、黑墙、近路”是短语。(三)、汉语实词和句法成分之间无严格的对应性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里,不同词类的词对应不同的句子成分,这种对应关系比较整齐,如名词作主语、宾语,动词做谓语,形容词作定语,副词做状语等等。汉语则不是,在汉语中一种词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反过来说,一种句子成分可以由多种词类的词充当。例:①这是好事情。②质量特别好。③她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例①中“好”是作定语;例②中“好”是作谓语;例③中“好”是作补语。在三个例句中“好”始终是形容词。而英语的大部分形容词加-ly 可构成副词,用在壮语中,ly是副词词缀。(四)、汉语具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1、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个人、两只猫、一把茶壶”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叫名量词,包括表计量的度量衡单位。表示动作的数量单位叫动量词,包括时量单位。量词的来源很复杂,不同类型的量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是不相同的。总体上说,汉语的量词极为丰富,不同的名词要配以特定的量词才能与数词组合。如:条——鱼、蛇、围巾、绳子根——针、钢管、棍子、油条、绳子、线2、语气词。相比其他语言,汉语的语气词也很丰富,而且汉语语气词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和口气,并能表现出其细微的差异。如陈述、疑问、祈使、感叹不同的句类都相对固定的语气词。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而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表达。口语中语气词和语调配合使用,可使句子语气更为显赫;书面语中,语气词和标点符号配合使用,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语气词在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的、了、呢、吧、吗、啊。其他有的是因为语气词连用而产生连读合音的结果,例如“啦”是“了啊”的合音,“呀、哇、哪”等是“啊”的音变形式;有些是不太常用的。例:他们会来的。孩子们打算去哪儿呢?这不是我的书吗?

最新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第三节现代汉语词汇 词汇是一切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们看到中外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比如说汉语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是要求组词,英语是要求去默写它的单词。实际是看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一、词的意义 从词的意义的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项词义的词。 再根据词的指向范围和对象来分,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专有名词:鲁迅、北京、中国等 b.一般名词:人、自行车、椅子等 c.人称代词、数量词:她、一、二等。 ——专有名词的指示对象是唯一的,而一般名词可以指示的对象范围很广,所揭示的也只是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是两者的区别。 2.多义词: (1)多义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词义以上的词。 一般来讲,一个语言发展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它所拥有的一些词的内涵,使用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多义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大多数词就是多义词。 比如在我们书上80页,说到“脸”,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指人的头的前部,从前额到下巴这一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就慢慢发展了“情面、面子”这样一些意义出来了。(关于“打”,打仗、打架、打气、打水、打酱油、打官司)要识别这些多义词的具体含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 (2)多义词各义项的联系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的产生,都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意义为核心来进行的。大体来讲是首先有基本意义,然后才产生转义。 ①本义: a.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词最主要、最常见的意义。 ——我们一般学习某一种语言最容易掌握的,也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而且这个基本意义是不要特别的语境提示,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来的。 例如,以书上80页,“火候”为例,它最基本的词义是: “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发展到最后才是用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或者是用来比喻“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b.本义与原义的辨析: “原义”:是指原初本义。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多义词的最本的意义,往往是它的原初意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能会偏离它最初的原初意义。 以“兵”为例:

现代汉语词汇(黄柏林)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 本讲内容 1.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2.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3.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类系统及其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词汇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 1 识词:(初级阶段)记忆为主 2 辩词: 爸爸/父亲知道/认识/了解/理解合适/适合两/二个/名/位 偶然/偶而 3 选词: 听说您父亲了。(去世死逝世没嗝屁) 4 用词: 谢谢你帮忙我。(帮忙) 谢谢你帮我忙。 (二)基本原则 词语的使用;不是讲词的理性意义。 (三)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记忆生词,理解和掌握汉语中常用词的基本意思与主要用法。 中级阶段:扩大词汇量,并能较为自如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学生不易掌握的常用虚词和虚词结构。如:反而、至于、与其……不如……、除非…… 否则……等。②用法比较特殊或义项较多,有时兼跨不同词类的常用词语。如:嫌、差点儿、再说(动/连)、保险(名/形)、一切(形/代)等。③固定结构和常用格式。如:有声有色、连吃带玩、忽冷忽热、在……看来等。 高级阶段: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并掌握尽可能多的形式。 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成语、俗语、惯用语和一些常用格式的意义和用法②多义词、兼类词的意义与用法③词语的同义扩展或反义扩展④词语辨 (四)基本方法(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 扩展、搭配。 2 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 1)汉语的构词法,汉语的基本词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比如:车—电车、汽车、火车、车票、车厢……电—电灯、电话、电视、电影……衣—毛衣、大衣、雨衣…… 2)汉语词的语义场,如表示家庭关系的语义场: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表示体育运动的意义场:跑步、打球、游泳、比赛、操场、锻炼等。 3)利用汉语特殊的思维方法学习新词,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4)利用词的反义关系,如: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远—近等等。 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1

对外汉语教材等级词频统计模块构建_一种辅助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难度评量的工具[1]

—————————— 收稿日期:2009年4月7日 第19卷 现代教育技术 V o1. 19 2009年第7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7 2009 对外汉语教材等级词频统计模块构建 ——一种辅助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难度评量的工具 梁少丽 宋继华 (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著过程中,用词频度和难度直接影响教材编著的质量。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8000多等级用词目、词性、难度等级三个属性,设计并实现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难度等级词频统计模块,并在20万教材语料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证明,在速度上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词频检索统计;汉语词汇等级;键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86—04 一 引言 教材编写是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教材编写的速度和质量,使人们从教材编写过程中那些诸如查找生词、控制词汇、加注拼音等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的繁琐工作中摆脱出来,现代技术手段的有机融入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崔永华教授所说的那样:“只有语言学、语言教学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让编写教材变得这么方便、快捷、准确、得心应手。” 【1】 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应运而生,陈锋在其硕 士论文《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中提到编写教材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随着计算机、网络、语料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这为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的技术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图1 编写教材的流程图 如何控制教材编写难度等级以适应不同水平教材使用者的需要,同时避免汉语教学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一直是教材编写者面对的重要问题。编写者控制教材难度,主要是通过量化语言点,即对词汇、语法、功能、文化进行分级,检查教材语料分级语言点覆盖以及分布情况,并反复修改教材内容,来达到控制教材水平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词汇的可控制性最强,所以,水平等级教材主要是在词汇上控制难度[1]。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将尝试着设计并实现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中的难度等级词频统计模块。以《大纲》[3] 8000多等级词汇为难度等级依据,统计模块将分别统计出汉语教材语料词汇中甲、乙、丙、丁、超纲词频率,以及这些词在教材各处的分布情况,以确定教材的用词难度,教材编写者可依据该模块得出的统计结果对教材用词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控制教材的难度水平。 二 难度等级词频统计模块设计与实现 目前,出现了一些辅助对外汉语教材编著工具,主要有储 诚志博士设计的《中文助教》 [4] 和厦门大学卢伟等人开发的“基于WEB 的对外汉语教材编著系统”。《中文助教》通过8000多万字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处理分析得出常用度等级生词,提供了使用频度分析[1];卢伟等人开发的对外汉语编著系统中,利用《大纲》对教材语料进行等级词语检索统计以实现教材的定量分析与控制[5]。这两类工具的教材难度定量分析任务,主要还是通过词汇难度划分来实现的,因此,本文将借鉴此思路, 使用《大纲》作为教材难度等级词频分析的重要依据。 《大纲》(1992年)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代汉语词汇习题资料讲解

现代汉语词汇习题

二、填空题 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__和__。 2.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也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 3.“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音节__语素__个词。 4.“忐忑”是单纯词中的__词,“鸳鸯”是______词,“翩跹”是__词。 5.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 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 7.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 8.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 10.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11.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 12.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3、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 1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二是___。 1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1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 17.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 18.基本词汇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这类语素活

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这么总结:自由语素都是词根,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属于词缀。 现代汉语中根据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类词语: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也是单纯词。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现代汉语》第四章__词汇_练习(有答案)

第四章词汇 一、填空 1、_词汇_是一种语言中词和熟语的集合体,_词汇_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_____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基本词具有__稳固性__、_能产性_、_全民实用性_______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具有稳固性、______具有完整性。 6、语汇规范的原则包括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7、一般而言,一个________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8、词以________作为构成材料。 9、词由单纯词向________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 10、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 11、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2、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3、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14、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5、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都变成了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汇丰富发达的标志。 17、能构成反义关系的几个词,必须属于同一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上位概念的几个矛盾对立的同级_____________。 18、“世外桃源”的内部结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9、惯用语的实际意义都不能从字面来理解,他们用的都是__________。 20、根据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歇后语可以分为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两种。 21、谚语在表义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就是谚语的真实意义。 2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__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3、“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______个语素________个词。 24、___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____是词的内容。 25、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6、_____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_____,也可称作________。 27、义项是词的________。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________,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________。 28、同音词是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相同词,它可以分为和________两大类。 29、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0、词义演变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 1、“激烈——猛烈”的差别在于__D______。 A、范围大小不同 B、词义轻重不同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知识讲解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 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 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 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

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而语调群分为调头、调体和调尾组成。英语中语调的特点如下:一般地说,低调冠,高调头,调身用平调且依次渐变滑动降低。语调核心接受句子语调,有调的变化,或升调或降调。由此,汉、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对比,主要是音高变化的对比。 二、语汇是语言中语词的总汇。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语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汇,指的地语言中的语和词(简称语词)的总汇;狭义的语汇,指的是语言中的语的总汇。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汇,其含义是广义的,即指的是语言中语和词的总汇,与传统的包括语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历史 学院名称:人文社科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3东策划 姓名:丁玎 学号:2013801102 指导教师姓名:程树铭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2014年6月 摘要:通过对语法历史发展的回顾,即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广泛的探究这段历史,充分领悟现代汉语语法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掌握语法知识,能使我们再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表达功能 语言是由语音形式、语义内容、结构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构成了语言。语音是语言的形式部分,词汇是语言的意义部分,语法是语言单位的关系部分,说的是符号与符号怎样组合的问题。三个部分在语言中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表述:没有语音形式,语言就无法存在,

没有词汇的内容意义,语言就是一个毫无作用的空壳,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例如:山上草在吃牛儿--牛儿在山上吃草从上面的一些组合的例子可以看出,语法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的。一种语言,即使是最原始的语言,也得有一套语法规则系统,指导人们按照已有的规则去组织符号,构成表达思想的句子,否则,像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不同的人完全自说自话,别人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你说的什么内容,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了。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要素。简单地说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而从八十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 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的确立历史。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 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 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 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 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 1.强化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 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并形成语言习惯。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 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 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 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 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 a)理论依据: 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促进。

文言词汇的特点

文言词汇的特点 文言学习 0302 1318 文言词汇的特点 古今汉语相比较,差别最大的恐怕就词汇了。 (1)、从词的结构形式上看,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则以从音节词为主。了解了这一特点,就要昼避免把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当作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理解。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指示”就不能误认为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因为从两个人的关系上看,蔺相如既不是秦王的上级,也不可能是秦王的长辈。如果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来看,就好理解了,“指”是“指出”,“示”是“给......看”,“请批示王”,就是“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这样,文意就贯通了。因此,在遇到与现代汉语双音词写法相同,但作为双音词来讲又讲不通或与上下文文意不贴切的情况,不妨试着当作单音词来解。 当然,前面说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并不等于说古汉语中完全是单音节词,实际上,古汉语中不是有少量的不能拆开的双音节词的。我们不要把这些不能拆开的双音词,硬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少数不能拆开的双音词大体包括以下几类: 联绵词如:犹豫、仓皇、匍匐、窈窕 外来词如:单于、可汗、葡萄、琵琶 偏义复词如:存亡、公姥、作息、异同 特定称谓如:布衣、社稷、天子、足下 遇到这类词语,切记不能拆双为单。 (2)、从内容上看,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则更大。除了日月山川牛羊等一些基本词汇外,绝大多数词语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词义的扩大。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狭小,后来范围扩大了。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词义范围明显扩大。 第二种,词义的缩小。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缩小了。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句中的“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 第三种,词义的转移。古汉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的意思转变成新的意思。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走”却变为“行走”了。 第四种,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发展到现在,褒贬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参考P232,P7) 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重点:用具体的语言事实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思考题(1-3) 1.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a child ; two children 一个小孩;两个小孩 (2)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us. 他随时都在准备帮助我们。 We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her. 我们随时都在准备帮助他。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2.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He criticized my taking risks. 他批评了我的冒险活动。 (2)His criticism doesn't worry me. 他的批评不会使我不安。 (3)I don't like to read his literary criticism. 我不喜欢读他的文学批评。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小结:“汉英语语法方面的差异” (1)汉语有个体量词,而英语没有。 (2)英语这一类的印欧语言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英语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的名词有数的变化(a book:two books),代词有主格宾格的变化(I:me;he:him;she:her),动词有时、体、态的变化(study,studies,studying,studied),等等。 思考题 3.观察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句子的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辣妹子从来辣不怕辣妹子生性不怕辣辣妹子出门怕不辣 体会意义: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类似的例子不怕难难不怕怕不难 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 想吃饭想饭吃饭想吃 小结:“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语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可以造成不同的结构。语序在汉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分析方法现代汉语汉语语法特点只有在对比中发现,比如和印欧语对比。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二)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四)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五)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汉语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1.形态变化即词形变化,指一个词在句子中由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而在形式 上发生的变化。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就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 2.汉语没有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没有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 同一个词处于不同的语法位置、表示不同语法意义时,词形本身并无任何变化。 3.汉语中也有某些类似形态标志的成分,但数量少,普遍性差。如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商量—商量商量,干净—干干净净),“子、儿、头”作为有些名词的后缀(扣子、画儿、甜头),“们”用来表示复数(朋友们、同学们),“着、了、过”用来表示动作的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词汇教学教案 一.教学单元:《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8课《礼轻情意重》 二.教学对象:18到25岁的母语为英语的高级班留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年的汉语学习,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能够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时数:90分钟 四.教学内容 (一)词汇: (1)偏正构词法:前一个语素用来修饰后一个中心语素的造词法。偏正式词语如月饼、纪念品、毛笔、名牌等。 (2)重点词汇(共37个): 名词:节日、月饼、水果、啤酒、纪念品、毛笔、名牌、书法、围巾、小意思、月亮、春节、中秋节、别人、惊喜、友谊、糖、特色 动词:赏、戴、收、干杯、称赞、感谢、尊重、得到、担心、准备 兼类词:希望、表示 词组:礼轻情意重、文房四宝、……之一 形容词:一般、重要 虚词:那么、不过 (3)补充词汇(共18个): 美的、华山、量、矮、破费、嫦娥奔月、唐朝、古代、神话、月宫、仙女、原来、人间、闻、唐明皇、皇宫、醒、团聚

(二)语法: (1)用动词“有、没有”表示比较 (2)学会使用反问句 (3)连动句 (4)结果补语“上、开” (5)使用“我担心......”的表达 (6)“......之一” (三)交际:学会表达“比较”,“馈赠与称赞”,“担心”。就赠送礼物和称赞礼物的话题进行交际。 (四) (五)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送礼文化上的异同。 五.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词,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送礼文化上的异同。 2.学会表达“比较”,“馈赠与称赞”,“担心”。就赠送礼物和称赞礼物的话题进行交际 3.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重要词汇的掌握和使用 难点:对重点语法的掌握 (1)用“……有/没有……”比较 (2)用“不是……吗”来反问 (3)连动句 S+(Adv+)有/没有+O+V (4)结果补语“上、开”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师的语言、动作、板书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