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珠三角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实现珠三角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实现珠三角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实现珠三角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实现珠三角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摘要】江门是珠三角海洋大市,在珠三角九市中,其海岸线长度仅次于珠海,但其海洋经济发展成就相比广州、深圳等地却有较大差距。本文旨在分析江门市海洋经济资源的特点,剖析限制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江门市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大市产业路径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业

珠三角九个城市中,佛山、肇庆不靠海,在其余7个沿海城市中,江门市海岸线长414.8公里,其海岸线长度仅次于珠海的604公里,远超过深圳(海岸线长229.96公里)、惠州(海岸线长223.6公里)、广州(海岸线长35公里)等市,为珠三角名符其实的海洋大市。但是,珠三角的海洋经济强市却恰恰相反,是海岸线资源并不占优势的城市。比如,珠三角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广州,2010年其海洋经济产值为1250亿元,其海洋科技力量排名全国第二,但其海岸线长度却只有35公里,位居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最后一位。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成就的巨大反差,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即海洋资源大市如何才能变成海洋经济强市?到底是什么制约了海洋资

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转变?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或悖论?本文将

详细分析江门市海洋资源的特点、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就、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最后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江门市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一、广东江门海洋资源特点分析

1、海域空间广阔。江门领海基线内海域面积约2886平方千米,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30198平方千米。江门市海岸线长414.8公里,占全省的1/10,排在湛江(海岸线长1556公里)、珠海(海岸线长604公里)之后,海岸线远超过深圳(海岸线长229.96公里)、惠州(海岸线长223.6公里)等市。江门的海岸线长也超过著名的滨海旅

游城市厦门市(海岸线长262.6公里)。此外,江门陆地面积也非常广阔,加上丰富的岸线资源,适合发展临海工业。

2、海岛数量多。据相关统计,江门市共有271个海岛,在珠三角七个沿海城市中,海岛数量最多。其中台山有海岛268个,台山海岛数量在广东省县级市中位居第一,包括广东省第二大岛屿、面积为156.7平方公里的上川岛,及全省第六大岛、面积为98平方公里的下川岛。江门岛岸线长365.8公里,占全省岛岸线长的1/7,海岛面积为253.128平方公里。风格各异的岛屿、沙滩适宜发展滨海旅游业。

3、港口资源丰富。江门市港湾多,港口资源丰富,银洲湖、广海湾、上川大湾、下川山猪洲等港湾都可建设深水港。其中台山的港湾众多,有大小港湾、海湾119个。银洲湖是建设深水内港的优良港址。广海湾东岸、上川岛的大海湾和乌猪洲岛具备回淤少、水域宽、风浪小、航道短、深水岸线长、港区发展空间大等建设大型深水港的条件,十分适合建设10―30万吨级的深水港(广东省海洋和港口联合课题组,2004)。

4、渔业资源丰富。江门市渔业资源丰富,经济鱼类、甲壳类、贝类等种类多,质量好,适宜进行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浅海和海滩涂面积广大。其中台山市可发展水产养殖的浅海(20米等深线)面积为210083公顷,沿岸滩涂(潮间区)面积26666公顷。

5、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江门市海岸线长,海岛众多,沿海地区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丰富。其中,台山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岛岸线,有各种类型的海洋景观、生态景观及人文景观。开阔的沙滩达30多处,并且海水清澈,人为污染少。最具代表性的上下川岛共拥有12处总长达30多公里的海滨沙滩,被称誉为“东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

6、沿海滩涂面积大。丰富的滩涂面积适合填海和发展海洋渔业。全市负5米以上浅海面积约为121776公顷,其中负1.5米面积达48599公顷。新会银湖湾、台山广海湾是江门市两个滩涂面积大的重点海湾。银湖湾区域已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可围海造地921公顷,广海湾区域规划围海造地面积可达2337公顷(董平,2008)。

7、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江门市海洋资源种类齐全,除了前面论述的渔业资源外,矿产、能源等资源也非常丰富。以台山为例,台山海岸带有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储藏着大量的石英砂矿、钨矿及稀有金属等资源。另外,台山海区潮差大,波浪周期变化大,风能密度大,海洋能源如水能、潮汐能、波浪能、风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充足。

二、广东江门海洋经济发展特色研究

1、海洋船舶业形成规模。江门海洋船舶业包括造船业和拆船业。修造船企业和拆船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会区银洲湖区域,目前有50多家船舶制造厂聚集于此,现有造船能力为80万载重吨,龙头企业有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门市银星船舶有限公司,其中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江门市拆船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拆解量占全国八成以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拆船基地,拥有“中国船舶拆解基地”之美誉。江门市现有大型拆船厂5家,3家为国家定点拆船厂,现年拆解能力为150万轻吨,其中新会双水拆船钢铁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拆船行业中规模最大、拆解速度最快的一家大型拆船企业。

2、海洋电力业异军突起。广海湾区域为“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2007年11月被中国能源协会授予此称号),集中了火电、核电、风电等电力企业,规划总装机容量达到1963.5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三峡电站。台山火电厂,是亚洲目前规划建设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900万千瓦,一期5台60万千瓦机组已经全部建成投产发电。台山核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1050万千瓦,首期工程总投资625亿元,规划机组为世界最先进的EPR三代核电机组,现已经开始建设。该核电厂为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并且列入了国家核电建设规划。台山风电项目,规划13.5万千瓦,现在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

另外,台山潮汐能、太阳能丰富,也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准备了优越的条件。除了广海湾电能源基地外,新会双水发电厂也稳步发展,现已经形成较明显的辐射效应,带动了造纸产业的联动发展。台山还是我国第二个、南方区域第一个直购电试点地区,

又是全国目前唯一的点对多点直购电试点地区。直购电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电能成本,可让企业用电户享有平均降低15%左右的低电能成本(廖玉芳、卓国雄,2009)。

3、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潜力大。江门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好,发展快。2010年江门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24.4%。生物医药产品涉及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中草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龙头企业有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江门量子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彼迪、恒健等,全市实现年产值超亿元的生物医药健康行业生产企业有8家。生物医药企业分布于新会(无极限)、市高新区(江门生物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开平沙塘镇表海工业园区(牵牛生化、彼迪药业、罗赛洛等),初步形成江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三个产业集群。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一部分,江门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4、海洋旅游业发展迅猛。江门市辖的台山市滨海旅游业产值10亿元(2008年数据)。作为国家4A级滨海旅游胜地的上川岛飞沙滩旅游区,是我国十大优质海水浴场之一,享有“南海第一滩”之美誉,年接待旅客量达20多万人次。下川岛王府洲旅游区,沙滩被椰林绿树环抱,每年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现与滨海旅游、温泉联合推荐,已经形成互补效应,发展迅猛,在国内地位明显提升,影响不断扩大。

5、海洋渔业产业链条形成,规模已显。南沙渔业生产独树一帜。目前江门市拥有南沙作业渔船24艘,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效益最好的群众船队。海水养殖业已形成六大养殖基地,并已初步形成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台山鳗鱼养殖面积5.5万亩,年产活鳗5.3万吨,年产值达30多亿元,烤鳗年加工能力3000多吨,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台山成为全国、全省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及出口基地,并且也是全省三大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之一。全市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品总产值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四、第三。

目前包括海洋水产业产业链条较长,从饲料生产、物流、养殖、吊水出口到深加工再出口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呈现出较强的

外部规模经济。该产业链条包括处于上游的海水养殖业,处于中游的水产品加工业,处于下游的销售环节。江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近100家,并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如江门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加工罗非鱼,根据规划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加工企业。处于下游的销售环节成立多家区域性合作社,具体有新会区润明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社、新会区大鳌社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新会区农丰水产专业合作社、鹤山市古劳桂花鱼专业合作社、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永润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社(张茂盛、陈素敏、谭锦波,2012)。合作社方式将有效提高渔民和企业面对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三、广东江门海洋资源利用及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海洋经济总量和结构仍须提升和优化。2010年江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为105亿元,仅占GDP的6.8%,与广东省海洋经济发达城市仍然有差距。同年,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1250亿元(海岸线仅为35公里),湛江为854.8亿元,深圳海洋生产总值降为762.13亿元(海岸线为229.96公里),汕头为248.28亿元(海岸线为289.1公里)。相对于海洋资源而言,海洋经济产值还较小,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远远没有充分挖掘。

江门市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近几年得到有效优化,但和省内发达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2010年,广州市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8%∶61%,深圳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7%∶42.2%∶57.1%,江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则远远不及这两个海洋经济发达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比不上湛江,2010年湛江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为9.7%、74.2%和16.1%,即使是汕头,其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比例也比江门市更均衡,具体为

30.8%∶32.5%∶36.7%。在第二产业中,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在第三产业中,海洋体育规模不大,海洋文化不够发达等,这些都阻碍了江门市海洋经济的纵深发展。

2、主导产业带动力有待提高。和陆地工业相比,海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还不够高。海洋电力业和临港装备制造业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产业,急需增强其对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带动性和联动性,与上游产业、

下游产业、支持部门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唯有与相关行业与经济联动发展,形成集聚,才能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形成更为巨大的发展势头。滨海旅游资源未充分发挥“南海第一滩”等众多天然优良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岛屿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有263个待开发的无居民海岛,经济效益远远尚未充分发挥。赢利模式单一,淡旺季差距较大;景区尚未在国内同类景区中形成鲜明识别度,难引回头客。渔业还未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水产品还未完全形成深加工的产业链模式,远海丰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渔种退化、养殖环境退化问题迫在眉睫,急需产业升级转型。

3、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与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大丰市、厦门市、象山县相比,江门市港口、渔港、码头、航道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沿海城镇虽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滞后,渔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城市与渔区公共产品服务差距较大,甚至有扩大趋势,相当多的渔船亏损经营,部分渔民沦为贫困群体,渔业显示出相当程度的脆弱性。

4、海洋生态保护任重道远。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源、海上污染源的排放污染还需控制,海域水质污染仍然严重,铅、无机盐、石油等超标;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取得较大进步,但仍不可稍有松懈,红树林、海草床和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孵育场等生态系统需要修复并提高其功能,海洋珍稀、濒危水生野生生物物种需重点监控、保护。部分沙滩因建筑用沙挖掘有损坏现象,影响海洋功能区整体功能。制约广东江门市这一海洋大市至今尚未能发展成海洋强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思想观念滞后,“海洋思维”没有树立,停留在大陆思维状态,少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超前,但没有普及。另外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也成为发展的瓶颈因素。

四、推进江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1、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关于江门市产业发展路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项目到集群。目前江门市临港装备制造业、临海电力产业都发展很快,弥补了江门市海洋经济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的局限性。但这些产业是由新引进的大项目发展形成,急待加深这些项

目和本地经济的融合与联动。为此,需要更进一步发展本地相关联产业、充实相关支撑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促使这些大项目和本地经济更深层次地结合在一起,从一个项目逐渐地发展成一个产业群,发展成本地经济增长极。目前江门市已经基本形成了几个临港产业群,包括临港造纸业、造船拆船业、海洋渔业。造船拆船业集聚在银洲湖一带,约有50家企业;海洋渔业位于台山斗山镇和海宴镇,水产品加工企业近100家。第二,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新兴产业。在传统产业继续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发展海洋环保、海洋新能源、海水利用、海洋医药、海洋生物、海洋保健食品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第三,海洋产品到海洋文化。江门市海洋产业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都发展很快,第三产业中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的历史也较长,但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为此要重视海洋文化的整理、培育和发展,这包括海洋文化、侨乡文化、碉楼文化等。第四,从粗放到集约。在资源使用上尽快改变粗放使用方式,加强资源的规划、集约使用。在这方面,渔业、旅游业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第五,从渔业到渔港经济。完善渔港及沿海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克服渔业与渔港不平衡发展的局限性。重点建设的渔港有台山烽火角中心渔港、下川王府洲渔港、横山渔港、南湾新渔港、沙堤渔港、冲口和东?渔港、新会崖门渔港等。

2、改善关键要素。改变过去重视陆地产业人才、忽略海洋人才的偏颇,重视海洋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并为人才提供相应平台,在留住人才上做足工作。尝试和本地高等学业校联系培养海洋人才,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后备军。在海洋人才集聚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海。

多渠道吸收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海洋事业和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开发海洋资源,充分利用财政、金融、债券、信贷、慈善捐赠等多方面资金。

规划兴海、管理兴海的意义并不亚于科技兴海。建设海洋管理人才队伍,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消除管理障碍。吸取规划方面的教训,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改善原有规划,做好新规划。

人才、科技、资金等是制约海洋产业从资金、科技要求不高的劳

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向科技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的关键,唯有改善这些要素条件,才能实现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转变。

3、海洋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海洋保护不能松懈。把对海洋的保护提高到爱护的层次上来。首先,控制陆域生产、生活污染,提高陆域工业净化能力,减少陆域污染流入海洋。其次,实施海洋循环经济,坚持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陆地经济要发展循环经济,海洋也要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发展海洋经济而破坏了海洋资源,人类在陆地工业发展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可以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再重复。最后,对特定的产业要重点监控,如临海造纸业,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需要不断提升,渔业的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五、结语

在当代资源稀缺性越来越显现的大背景下,江门作为珠三角海洋资源大市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为了实现从珠三角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江门需要在爱护和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和培育科技、管理等力量,积极向珠三角及省内的的海洋强市学习,并积极展开和珠三角海洋强市――如广州、深圳等市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分享合作剩余,培育自身独特的海洋竞争力。

(注:本研究为2012年江门市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江门海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2012年江门市社科联委托项目“江门海洋资源特点分析及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海洋经济地图[M].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2.

[2] 张士海、陈万灵:珠海海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5).

------------最新【精品】范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满分答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单选题(共5题,每题4分) 1、广东省政府2019年“一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措施,除了课堂上介绍的以外,还有另外两条分别是加强科研用地保障,以及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这样总共合计有(D)条 A、8条 B、12条 C、15条 D、20条 2、以下哪个不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D) A、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B、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C、“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D、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3、以下哪个不是湾区经济的基本特征:(D) A、开放 B、港口 C、城市群 D、现代农业 4、哪个不属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正确描述(B) A、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B、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C、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D、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5、哪一项不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现代产业体系的 规划内容(D) A、现代服务业 B、战略性新兴产业 C、先进制造业 D、现代农业 E、海洋经济 判断题(共20题,每题4分) 1、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群优良天数比例珠三角最高。(√) 2、《2019全球营商环境报告》香港排名第10。(×) 3、大湾区建设是广东2019年着重抓好的十项工作之首。全省各地都要对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要求新举措,积极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在融入过程中推动改革开放的新进程。(√) 4、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清远市等珠三角九市。(×)

青岛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思路

青岛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区域示范发展思路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组织开展了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我市被列入第一批试点示范区域,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示范实施4年来,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显著,引领和带动了我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实施“建设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财政部、国家海洋局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组织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科学谋划我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发展思路,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十二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成效 (一)总体立项情况 我市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试点工作以来,财政部、国家海洋局累计下达我市补助资金2.3亿元,支持项目39项(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类33项,公共服务平台类6项)。其中,2012年下达补助资金6000万元,新支持项目9项;2013年下达补助资金8000万元,新支持项目13项,滚动支持项目5项;2014年下达补助资金9000万元,新支持项目17项,滚动支持项目1项。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产业培育呈现快速发展 海洋生物产业走向纵深化。现已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为主的产业体系,海洋生物产业的整体发展呈现出由快向深转变的态势,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海工装备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我市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巩固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开展深海探测装备等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推动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公共服务平台初见成效。部分平台已投入运行,具备了基本公共服务能力。2014年扶持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制品研发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已与企业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已开展多项公共服务。海洋产业集聚区规模效益明显,2014年,我市8个市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完成主导产业海洋业务收入总额816亿元。 2.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项目建设期间,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开发机制,积极提升企业自身科研创新水平,多家示范单位重大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企业和创新平台在专利申请、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科技奖励、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成果丰硕。2014年示范项目单位自主创新平台数量达到20个,共申请专利10余项,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得科技奖励2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2014年,各项目承担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45%。 3.产学研一体化扎实推进

青岛市海洋资源

青岛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9年2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山东蓝色经济区,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力推动海陆一体、区域创新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区。”青岛作为山东省久负盛誉的中国海洋科技城,青岛具有发展蓝色经济的综合优势,理应承担起率先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崛起的重任,肩负起引领开发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海洋空间资源 相对于其他海洋资源,人们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是最直接也是最广泛的。青岛市也不例外,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可以说始终重视对海洋的空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青岛港为代表的各个港口、码头,大大小小的海岸工程,形形色色的海景别墅,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多个海水浴场,各种形式的海上运输,海水养殖以及水上体育竞技中心奥帆基地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其中,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还要数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这两大工程项目。 青岛跨海大桥横跨青岛胶州湾,把青岛东、西两个主要城区连接起来。东起主城区308国道,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路线全长约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6.75公里,总投资达到99.38亿元。建成后的跨海大桥破解了胶州湾的天然瓶颈制约,联通了青岛东西海岸,给货运客运带来极大便利。 青岛海底隧道北起点在团岛路,南端在薛家岛于北庄村和后岔湾村之间出洞,工程全长6170米,其中隧道长5550米(海域段长3300米),预计2011年4月竣工,总投资约31.8亿元。可以说这不仅极大的方便了岛城的交通运输,更是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象征。 岛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极大的带动了本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一些环境上的问题。部分海岸工程单位只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节制地开发海岸带,如围海造地、人工养殖、兴建人工岛、码头、采掘建筑材料等等,导致了海域自净能力削弱.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可以说,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其他海洋资源(像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该呼吁今后的海洋施工单位能够拥有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在海洋工程项目建设之前能够进行充分的科学的环境评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来施工,然后才是争取兼顾经济效益。 海洋生物资源 青岛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中像带鱼、黄花鱼、鲅鱼等鱼类资源约占80%,虾、蟹、贝类及头足类资源约占20%。底栖动物资源中还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皱纹盘鲍等珍贵海产品和藻类等。海洋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青岛近海海洋植物主要有底栖藻类和海草。底栖藻类有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石莼等,适宜于养殖,并已形成规模生产。如今水产资源开发已产业化,海洋捕捞产量产量不断增加,海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们也清楚的看到青岛市有关部门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视,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渔港、码头、养殖基地、病害防治中心、贝类净化中心、修造船等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在海洋法规建设和依法管海、用海方面岛城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实现青岛市海域的开发利用步于有序、有度、有偿管理提供了保障,维护了青岛市渔业生产的秩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海水污染问题,这无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海洋水域污染来自于海洋污染与陆基活动的陆源污染两方面,其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双测过关(十四)海洋与人类(含解析)湘教版

课时双测过关(十四)海洋与人类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矿产资源多分布在浅海大陆架上的是( ) A.可燃冰B.锰结核 C.石油、天然气D.热液矿床 2.下列关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从多种海洋矿产资源中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B.可燃冰分布于浅海沉积物中 C.可燃冰是未来可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的能源资源 D.滨海砂矿只能做建筑材料 解析:1.C 2.C 第1题,石油、天然气多分布于浅海大陆架,其他三种都分布在深海海底。第2题,人类可以从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中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而不是矿产资源,A 错。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B错。滨海砂矿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种,有多种用途,D错。 读图,完成3~4题。 3.可能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海域是( ) A.甲、丁两地B.乙、丙两地 C.乙、丁两地D.甲、丙两地 4.下列有关海洋资源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有利于晒盐 B.沉积盆地多金属矿产 C.石油和天然气不易在海底处富集 D.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解析:3.D 4.D 寒暖流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下图为某海岸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等高距:50 m),据此回答5~6题。

5.若从避风角度看,图中较适合建渔港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6.建设渔港是利用海洋________资源( ) A.矿产B.生物 C.空间D.水 解析:5.C 6.C 第5题,从经纬度上判断该地盛行东北风,丙、丁处于背风坡,但是丙处为海湾,更利于建设渔港。第6题,建设渔港属于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为了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解决渤海的污染问题,国家拟修建胶莱海河。读图回答7~8题。 7.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其自然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稀少 B.缺乏陆上淡水河流的注入 C.渤海是半封闭海湾 D.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 8.渤海主要污染物来源不包括( ) A.入海河流带来的农田退水污染物 B.港口建设和运行造成的污染物 C.沿岸居民生活污水 D.周围盐碱化土地中的盐分 解析:7.C 8.D 第7题,渤海是半封闭海湾,海水流动性弱,自净能力差,这是渤海环境污染的自身原因。第8题,盐碱化土地中的盐分不属于海水污染物。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 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 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 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 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 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 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 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 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 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 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 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 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 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 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 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 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 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 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教学设计示例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所谓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和谐共赢、强而不霸”为指导,打破“国强必霸”模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以“海洋强国”为轴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为轴的发展战略。 首先,认知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研究的拨款,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研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成立海洋特色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拍摄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普及海洋知识;举办海洋文化节,宣传海洋;继续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了解海洋。 另外还需要政策扶持,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主要包括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其次,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海洋,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现如今我国共有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学。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海,以海带陆,海路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同时大力发展三个内地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

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本文作者: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单位: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珠海作为海洋大市,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制定发展战略,投身海洋竞争,是珠海市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依据国家、广东省的宏观发展政策文件精神和规划要求,以及珠海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要求,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两带六区”空间格局、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技兴海等四个方面提出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一、实施产业支撑战略,构建五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珠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构建现代临港工业、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五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一)重点发展现代临港工业集群 按照“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的发展思路,实施大港口带动大工业的发展战略,全面突出港口、园区与城市的相互融合,形成港口、临港工业、临港产业园区、港口物流一体化的“港口-园区-基地”开发构架。依托高栏港港口资源优势,以石化、能源、钢铁、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以高栏港经济区为载体,构建大中小型企业配套、轻重工业并举、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的临港工业集群,使之成为集聚效应强、生产规模大、产业链长、发展水平高的

华南临港工业基地,以及广东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新兴的现代重化产业基地。推进三灶航空制造及航空服务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把斗门虫雷蛛作业区建设成为集休闲旅游、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位一体的临港产业园区。大力建设平沙游艇技术创新专业镇,把珠海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游艇产业中心和游艇消费兴盛的滨海城市。 (二)全力推进两大物流中心建设 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结构,着力构建以高栏港区和万山港区为龙头,以九洲、香洲、唐家、洪湾、斗门港区为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港口体系,逐步建设成为面向港澳、面向国际的全国沿海主枢纽港。按照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的要求,推进大型集装箱、油气化工和大宗干散货深水码头建设。规划建设疏港公路、铁路等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拓展粤西、粤北乃至中南、西南经济腹地,开辟连接“泛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和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欧洲、美洲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和集装箱公共快线,力争到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超1亿吨。加快高栏港2个5万吨级和4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2个15万吨级矿石干散货码头以及1个10万吨级煤炭码头建设,打造区域“港口物流中心”。加快珠海综合保税区、珠海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区的申报,建设区域“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形成能够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加工、海运代理、货运代理、订单代理、库存代理、分销覆盖、交叉作业、信息处理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体系。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海洋资源产业以 及创新型新兴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回顾十一五规划,西海岸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都已经基本完成,海洋经济产业带业也已初步形成;放眼十二五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蓝色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青岛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863. 30千米, 海岛69个, 海湾49个, 近海海域面积1. 38万平方公里, 滩涂面积212. 3平方公里; 航道通畅, 不淤不冻, 锚地水域开阔, 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青 岛近岸95% 以上海域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资源, 其中鱼类资源占80% ,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在陆地上资 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为了融合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青岛市也正在努力地开发各种富于创新的新型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中华文明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等,构筑成一幅海滨都市旅游景观。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坐落在这片年轻的城区之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青岛市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突出、力量雄厚, 是中国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中心聚集地, 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 三分之二的海洋科研人才, 涉海领域两院院士 占全国的80% 左右, 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比较完善。在全市 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业中, 已建成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 青岛市还拥有海洋药物、水产饲料、海藻加工、海洋生化制品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海洋药物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 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 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市南区54.48万人、 市北区55.82万人、四方区46.25万人、李沧区51.24万人、黄岛区52.42万人、崂山区37.95万人、城阳区73.72万人、胶州84.31万人、即墨市117.72万人、平度市135.74万人、胶南市86.84万人、莱西市75.02万人。 青岛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和海洋渔业;青岛市2010年全市的GDP 总产值为:5666.19亿元,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276. 99亿元,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9﹪;2010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占到第一产业的:48.4﹪ 0.4 ﹪ 26.2﹪和 21.8﹪;总产值指数方面,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例,全市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值指数为:2 374. 90;其中,农业产值指数为:1 096. 68;林业产值为指数:812. 34;牧业产值指数为:7 151. 59;渔业产值指数为:13 839. 89;在增加值方面2010年,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 769 883万元;农业增加值为:1 491 886万元;林业增加值为:10 278万元;牧业增加值为:535 712万元;渔业增加值为:647 815万元;总产值方面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 831

未来的海洋城市作文

未来的海洋城市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帮大家的未来的海洋城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不久的将来,海洋将会成为人类安居的地方,海底将会出现一座城市,这座城叫“海底之城”。 这座城市非常美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星,五彩缤纷的珊瑚,青青的海草,和美丽的小鱼们,那真是美丽啊!里面还有一个人造太阳和一个人造月亮,日夜照样循环,有人会问道:里面没有空气怎么办?不用担心,这儿有再生器,它可以把坏空气转换成新鲜空气,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呼吸到新鲜空气了。我们的饮水怎么办?有新型饮水器就可以了,它可以把海水转换成干净水,饮水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怎样在海底建房子,用水手机器人,它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把一座楼房建好,楼房不会很快就倒塌,每个房子都是鱼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小鱼们就不会害怕逃跑了,如果是鲨鱼呢,不用担心,外面有三层保护层,第一层是隐形性金属防护,第二层是玻璃防护,第三层是隐形性铁防护,这样鲨鱼就进不来了,海底之城还有一条通往陆地的通道,这条通道非常坚固,一般东西是打不破的。

不久的将来,海底之城将会越来越发达,人类将会在那儿生活下去。 这座城市非常美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星,五彩缤纷的珊瑚,青青的海草,和美丽的小鱼们,那真是美丽啊!里面还有一个人造太阳和一个人造月亮,日夜照样循环,有人会问道:里面没有空气怎么办?不用担心,这儿有再生器,它可以把坏空气转换成新鲜空气,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呼吸到新鲜空气了。我们的饮水怎么办?有新型饮水器就可以了,它可以把海水转换成干净水,饮水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怎样在海底建房子,用水手机器人,它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把一座楼房建好,楼房不会很快就倒塌,每个房子都是鱼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小鱼们就不会害怕逃跑了,如果是鲨鱼呢,不用担心,外面有三层保护层,第一层是隐形性金属防护,第二层是玻璃防护,第三层是隐形性铁防护,这样鲨鱼就进不来了,海底之城还有一条通往陆地的通道,这条通道非常坚固,一般东西是打不破的。 不久的将来,海底之城将会越来越发达,人类将会在那儿生活下去。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珠海发展分析

珠海发展分析

————————————————————————————————作者:————————————————————————————————日期:

珠海城市发展分析 1.1 现况 1.1.1 城市规模与分区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伶仃洋海湾的西侧,南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与台山、新会毗邻,北与中山市接壤,市区南部与澳门陆地相连。东距香港36海里,离香港最大海岛大屿山仅3海里,北至广州约140公里。介于东经113o02′27″~114o24′25″,北纬21o43′31″~22o29′14″之间。全市海陆总面积约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域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海岛面积为86.8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965.2平方公里,海岸线(含海岛岸线)总长700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144个。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河口,水网发达,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中有五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经过珠海。 珠海市为省辖地级市,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特区设在香洲区内,1983年6月增辖斗门县。2001年,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经国务院批准,珠海市对斗门撤县设区,并新设立金湾区。目前,珠海市辖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和珠海临港工业区五个经济功能区。到2007年末,珠海市常住人口为145.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69万人,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

图1-1 珠海市行政区划图 建市之前,珠海市是一个经济落后、以渔农业为主的边陲小县。设立经济特区后,珠海市依托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经济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内、外商投资设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珠海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1.1.2 产业经济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至2007年,珠海市的GDP总量从 2.61亿元增长到886.84亿元,27年来GDP年均增长21.2%。1980年以来珠海市GDP增长趋势见图1-2。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62665.html,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作者:王志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7期 [提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压力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0%的广阔海洋,蓝色海洋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为此,世界各国政府均加大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梳理和分析澳、美、韩、日等典型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日本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海洋经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贡献与拉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L13BJL011)部分内容 中图分类号:F307.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8日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既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 各国政府均加大了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所谓海洋经济就是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据测算,近年来世界海洋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从拥有海洋资源的数量来看,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然而,从对海洋的开放和利用程度来看,中国却远远落后于诸多发达国家,尚处于海洋开发和利用的初级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逐步认识到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为此出台诸多政策措施,中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4%增加至2011年的9.7%,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尽管如此,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法律法规不健全;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考察和梳理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分析其中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和借鉴,对于大力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二、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综观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详尽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澳、美、韩、日等主要海洋国家均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并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且取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储永萍,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8-0154-04 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PRC)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Marine economy being taken a great deal atten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First of all,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Japan, Norway,England,Australia,America and Canada)were analyzed.In the end,the inspirations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inspiration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05年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 的14%。笔者对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全球海洋经济开发总体趋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21世纪海洋管理的范围由近海扩展到大洋,由一国管理扩展到全球合作;管理内容由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在强调利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多地使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手段。同时海洋管理科学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在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方面,传统的海洋渔业和海盐业保存稳定增长,海洋的多样性开采方兴未艾,其中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的开发研究等占据了主导地位[1]。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1日本 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8BJB002);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B-8207-07-0005-6);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基金项目(J50703) 作者简介:储永萍(1986-),女,湖南常德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产业集群。 通讯作者:蒙少东

珠海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珠海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港口是珠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将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重要的增长板块。港口作为一个综合度极高的经济体系,珠海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要将港口打造为珠海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视研究以港口优势整合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海域和海岸的空间布局,改革港口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培育港口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港口服务业和港口旅游业“四业”协调发展,推动珠海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和跨越式全面腾飞。 关键词:珠海港口经济发展分析 港口是珠海核心战略资源,是建设海洋经济大市的重要依托,是珠海建设珠江三角洲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珠海在2008年"两会"期间确立"以港立市"的发展战略,以港口建设为引擎,以港区发展为龙头的全市经济发展新格局,从高栏港经济区开始启动。按照珠海港总体规划,重点打造高栏港区,加快提升万山港区,尽快把珠海港建设成华南地区重要枢纽港,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实施以港立市战略,加快港口建设,不仅可以推动经济规模上水平,还将大大提升珠海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珠海港是全国21个沿海主枢纽港之一。目前,珠海港已形成包括西部的高栏港区、东部的桂山港区,以及市区的九洲、香洲、唐家、洪湾、井岸、斗门等港区的港口格局。2008年12月,高栏港区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使用。这是珠海港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结束了珠江西岸没有大型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历史,标志着珠海港由喂给港发展成为远洋干线港,适应了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经营集约化的趋势,极大增强了珠海港参与国际航运的竞争力,提升了珠海港的吞吐规模和运作层次,珠海"以港立市"的战略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战后日本经济复苏,2 0 世纪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及我国沿海、珠三角、长三角崛起,都说明了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珠海的港口由于起步晚,发展速度较慢,如何应对经济一体化带给珠海港的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港口是珠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应充分认识港口在珠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周边地区港口发展如火如荼,珠海进入了港口发展的重要黄金机遇期,加快发展港口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调整战略布置,深化改革力度,千方百计加快珠海港口的发展。这对于珠海建设珠三角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珠海港的发展现状 1. 珠海港的历史 (1).珠海市委市政府重视港口的发展。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初步提出了建设大港口,以大港口带动大工业的发展思路,“一港带全局”曾在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