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要点精述

第一单元唯物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5)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

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

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

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

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

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

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

事物的起点和基础。(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

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

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

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

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

动观的错误。

5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

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

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

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

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

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

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

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

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

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

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

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

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

有限即趋向无限。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

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形而

上学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

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

错误。

6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

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包括三层含

义:(1)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

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

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

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2)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

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

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

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

(3)实践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践把

握。

7.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

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

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

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

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

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

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

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

动者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

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

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

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

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

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

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

作用的实质。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

容和结果: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

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8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

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

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

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④直接现实性。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

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包括四个主要

环节:

(1)实践决策:就是确定未来行动目标和从两个以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科学决策,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关键环节。

(2)实践目标的制定:目标既是实践活动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活动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以及结果之中。确立实践目标的过程,就是于实际改造客体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3)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有序的实践活动必须要求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4)实践结果的检验: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获得对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等的再认识,以便对其调整和修正。

9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

(1)在物质的关系中,一方面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的状态,变成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即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这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意识、观念产生了影响作用,即主体客体化。

(2)在精神的关系中,主体在认识客体的同时,也就在观念中改造着客体,这不仅表现为主体总是把客体的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而且还通过处理信息的过程产生着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的观念。

10自在世界(自在之物)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为我之物)。

(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

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

的统一体。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

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

统一的基础。

(3)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

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

社会。

(4)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

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

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

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

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

展造成严重后果。

11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

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

的本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

特性”。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

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

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

理飞跃到人类意识。(2)意识是社会

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

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

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

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

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

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

物质器官。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

存在的主观映象。

13怎样理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

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无论

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

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

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

征。表现在:①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

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

特有的。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

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

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③意识的主观特征

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反

映方面。

14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

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①意识活动

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

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①要

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

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4)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

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①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否认意识对物

质的依赖关系。②旧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

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夸大意识对物质

的依赖关系。③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

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1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

物。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

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

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

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1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含

义。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

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

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

特殊表现。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

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单元辩证法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8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3)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19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系。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

2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

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

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

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

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

化。

21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

义。

(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

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

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

未来。因此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

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

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

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22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

的范畴。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

和重复性的特点。

(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

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

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

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5)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坚持辩

证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①决定论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

哲学学说,一般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非

决定论是否定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

哲学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机械决

定论是只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

而否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是机

械唯物主义观点。④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

规律及其客观性、必然性,又承认主观能

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

2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

立的发展观。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

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

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

否认其内部联系。(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

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

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

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

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

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

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24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

容。

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

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

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

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

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

可能和现实。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

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2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

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

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

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

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

本方法。

26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

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

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

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三层

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

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

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③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的那种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那种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4)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2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

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

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

的、相对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

是相互联结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

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第二,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

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即

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三,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

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

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

东西,反之亦然。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

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

髓。

2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

的相互关系。

(1)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

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

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

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①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

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

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②主

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3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主要方面是

指,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

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

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

次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

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

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者转化后,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3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

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

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

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

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

盾的主要方面。

(2)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

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

是统一的。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反对“左”的

或者右的错误倾向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

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32质、量、度的含义,认识质、量、

度的意义。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

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质是通

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

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的

重要性在于,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

基础。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

来的依据。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

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准确

的认识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

认识。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

来的依据。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

质的量的限度。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

义:①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

识事物的质。②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

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

是错误的。

3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

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

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即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的辩证关系。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

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

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②量变和质变是

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

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③事物的

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

变的根本标志。

(3)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错误。

②“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的质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错误。

34肯定和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的灭亡,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就是否定。任何事物在其肯定中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着必然灭亡的因素。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35辩证的否定观(否定的辩证性质)。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环节,指发展通过否定实现,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是联系环节,指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相联系,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而否定是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的环节,这是发展的连续性。否定是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36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从

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

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

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

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

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

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

的。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

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

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

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

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

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

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

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

转化。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

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也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

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

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38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

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①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

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

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

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

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

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

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是从反

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9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

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

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

因在先,结果在后。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

的特点之一,但不是所有先后相继出现的

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判断前后相继的两

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

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

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

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

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

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

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

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

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互为因果。

40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

在: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

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

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②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

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

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

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

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

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

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

②要分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

现实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

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

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

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③要分清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

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

性。

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

互转化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认识论

4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

42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2)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本质、先于经验、先于实践的,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43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的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两种反映论又有根本不同。①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②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44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

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

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康德认为,

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

本质。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

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45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

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

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

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

创造性的过程。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

为中介而实现的。

46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

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认识

的主体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

践性特征。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

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客体具有对象性。

(2)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

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改

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主体

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

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

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3)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

系,即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关

系,即认识关系,此外,主体和客体的关

系还包含着审美关系和价值关系。

47.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中介所构成的一个动

态、复杂的系统。(2)在认识系统中,

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

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最具有自

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

转化的任务。具体表现在:①主体通过能

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

认识活动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

结成认识关系。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

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③主

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整理和重

构。④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

解释和概括。

48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人的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1)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创造性的复

现。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映活动,它

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作为认

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创

造性的复现。

(2)人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反映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

质是浑然一体的,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

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

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3)主体反映的超前性。主体反映的

显著特点,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

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反映出对象对于满

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塑

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

(4)主体反映的创新性。人的认识总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包括认识

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等。

49反映与信息、选择以及重构的关

系。

(1)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

具有的属性。

(2)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

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3)作为能动的反映,包含有对来自客

体事物信息的选择、重构等成分。但是主

体不能脱离客观而主观地、随意地进行选

择、重构,必须是对客体所提供的信息的

选择、重构。选择、重构是否正确,还要

看其是否与客体的结构和性质相符合。所

以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

50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

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

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①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②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5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①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二者的分歧在于理性认识的来源。②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二者的分歧在于感性认识的来源。

52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在认识活动中,理性的因素起主要作用,但人的非理性因素,即情感、意

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

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

识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情感、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

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

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幻想、想象、直觉在认识活动中

的作用:①幻想、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

对象纯粹化、简约化,而且还可以借以进

行创造性的构思。②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创

造和发现具有直接的推动、促进作用;直

觉思维还对科学概念、定律的形成,起着

弥补逻辑缺陷的作用;直觉思维对于科学

假说和猜测性结构模型的建立起着重要作

用。

5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或

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

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

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

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

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

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

不断发展。(3)“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

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

展的道路和规律。

54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

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

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

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

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

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

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

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

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客观实

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

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

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

确的认识。

5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就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

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

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由理论创

新所指导的,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

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

(2)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实

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

展和变革的先导,每一个理论上的创新都

进一步推动了制度的创新、科技的创新、

文化的创新等其它方面的创新。

56真理的客观性(真理观上的唯物

论)。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

合的范畴。

(2)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真理

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②检验真理的

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3)客观真理论与主观真理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真理观(客观真理观)从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

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真理观(主观真

理观)则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

认识路线,因而都否认客观真理,坚持“主

观真理”论,如马赫主义的“真理是思想

的形式”,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以

及“真理多元论”等,都是否认真理的客

观性,以不同形式宣扬主观真理论。

57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

(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就是说,它

是主观和客观在一定具体范围内的统一,

是具体的真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

(2)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

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

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离开具体条

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5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③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5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

(3)实践不仅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的认识变为客观现实,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只有实践的结果能验证认识是否具有

真理性。

6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

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

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

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

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

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

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

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

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

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

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61.价值及其特点、价值评价、价值

选择。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

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

满足的效益关系。

(2)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

客观性表现在: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

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②人的需要

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

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①客

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

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②同一客体对于

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

性特征。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

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

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

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

创造性的关系。

(3)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所谓价值评价,

就是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

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价值评

价的客观尺度: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

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

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

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

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

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4)价值选择及其实现。①价值选择:

客体可以在各方面满足主体人的不同需

要,即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对客体价值进行

选择。②价值选择的实现:只要主体所作

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合理的,即不

损害和有悖于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不违

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的选择就能

够实现。

62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

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2)真理和价值首先是有区别的:真理

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

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

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

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

满足;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

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

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

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

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

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

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

选择。

(3)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所追求的

两个目标,二者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

系、相互补充,有机的结合,人类才能合

理、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

63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

作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

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思

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

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

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①思

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

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

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②思维方法对于

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③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

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

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6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包括:

(1)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2)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3)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65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无从产生;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66分析和综合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分别加以研究的逻辑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无分析就无综合。另一方面,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分析到一定程度,思维就转入综合,综合到一定程度,又开始进一步分析。

67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历史的东西包括客观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用逻辑方法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3)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反映与反映的对象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另一方面,逻辑的东西反映的是历史的规律,抛弃细节和偶然的东西,这是更深刻的反映历史。

68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2)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

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规定。逻辑思维中的

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事物的内部矛

盾各方面对立统一在思想的再现。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过程,如

果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就会正确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69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

法的关系。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

方法的区别:①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

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②

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

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

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

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与指导科学实践的研究方法。③思想方法

一般是指指导具体工作的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

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单元历史观

70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

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三个方

面。它们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

质生活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地理

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

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力量。

7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

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人口因素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相

联系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构成、

发展规律的总和。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

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的、

必要的条件。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

速或延缓的作用。好的、优越的地理环境

和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定数量和优秀

素质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

相反恶劣、贫乏的地理环境和与生产力发

展不相适应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延缓

作用。

(3)重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

人口增长,保持环境和人口与社会的协调

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为获取生存

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

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有其

社会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

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

社会赖依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

历史的前提。(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

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

精神生活过程。

(4)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社

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5)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决定着社

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73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

协调发展。

(1)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

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

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

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2)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

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

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

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

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

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

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

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7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的科学论断。是指:

(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

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实

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

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产生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社会发展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物质运动过程,并包含在总的自然发展过程中。

(2)社会过程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76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

(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2)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4)社会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

77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①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78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构成。

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

始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构成。

79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

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

社会需要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

(2)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

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

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

的生产力。

(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

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衡量人

对自然认识能力高低的物质标志。

80生产力的特性。

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的特性。

(1)生产力的物质性:①人们不能自

由选择生产力。人们只能在既定的、现存

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生产。②生产力是前

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既得的东西,

是不能自由选择的。③生产力是当代人实

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④生产力是

由各种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

的、客观的物质力量。⑤生产力的状况是

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

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因而

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的社会性:生产力的运行

离不开个人的劳动能力。但是,生产力并

不是个人劳动能力简单相加的“算术和”,

而是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

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

社会力量。这是一种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

动能力的总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

(3)生产力的历史性:在劳动中形成

的生产力不管如何发达,总是具有继续发

展的内在动力,必然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

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永远

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8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说明,科学

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先进生产

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

素,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转化

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①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劳动者的素质产生新的飞跃,不仅提高

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而且会推动生产力

的巨大发展。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

具不断得到改进和应用,对生产力的发展

起着重大的作用。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

动对象不断扩大和深化。

(3)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

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

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

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82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

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

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

的基础,决定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

决定其他两个方面;同时,生产资料

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8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

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

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

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有什么样的生产

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

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

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②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84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

(1)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3)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物质关系。

104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结构)的含义。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

(2)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

(4)上层建筑反映的是社会政治思想关系。

85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

86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的观念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的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10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具大的

反作用: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

础服务。②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

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

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

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③上层建筑对自

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

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

的要求。

(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

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

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

础是一种先进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

会发展就起促进作用;相反,当上层建筑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腐朽的

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阻

碍作用。

87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

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

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

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

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

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

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

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

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

力和源泉。

88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

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

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

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

进的有力杠杆。

(3)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

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

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8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由经济利益的根本对

立所引起的各阶级间的对抗和冲突。

(2)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革

命阶级同反动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3)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

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

的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从

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

会有所进步。

90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

动力。

(3)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

杠杆。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

量。

9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

系。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

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

观念形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

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

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

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

用。

92社会意识的理论构成。

(1)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承担者,社

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

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

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

社会意识是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可分为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

社会意识形式。

(2)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观点体系。

93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1)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2)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3)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4)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各种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94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③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④创新功能。

95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的本质:①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

②在本质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文化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产、

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③文化作为自然

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文化的主要功能:①知识传承功

能。②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③促

进社会发展的功能。④认识功能。人类的

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

范。⑤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

成民族传统。

96努力创建先进文化。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一定

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

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

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

主义的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就是

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我国建设

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

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97.文明和文明形态。

文明和文明形态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

有区别的范畴:

(1)文明和文明形态的区别。文明是

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它标志着人类

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及其与野蛮、

无知和愚昧的区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

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成果

的总和。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它

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

种具体的社会文明形式。文明形态是社会

的物质文明形态、政治文明形态和精神文

明形态的统一体。

(2)文明和文明形态又不可分割地联

系着。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

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一个

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具体的文明形式的

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明和文明形态的统

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

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

度发展而具体化。

98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

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和财富的总

和。

(2)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

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

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

步;政治文明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

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

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在文化领域中创

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

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3)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

化的辩证关系。

99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

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由人们有目

的的活动构成的。

(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

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

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

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

中人”。

(3)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

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

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4)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

动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

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5)割裂二者的关系犯“唯意志论”和

“宿命论”两种错误:“唯意志论”否定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宿命论”则

夸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自觉活

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100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

成的历史“合力”。

(1)历史合力的观点是恩格斯概括的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进程的形成和

趋势的基本思想。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总是从许

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的最终结果就是由无数交错的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造成的。

(3)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4)历史“合力”的观点揭示了历史形成中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5)历史“合力”的观点透过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6)历史“合力”的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

(7)社会历史进程既包含人的主观意志,即主观能动性,又具有客观规律性,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10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

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3)人民群众

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

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7)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0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2)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

治上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①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

者、策划者。②他们也是实现一定历史任

务的组织者。③杰出人物对某些具体事件

不仅有深刻影响,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

的解决,有时甚至是起了决定性作用。④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

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

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活动受

历史条件制约。

10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

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

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

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

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

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

(3)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

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

根本保证。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党要始

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

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

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

政治、文化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

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使我们的事业兴

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

1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使中国

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的认识。具体表现在:

(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

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

状况。

(2)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

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

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

规律的新认识。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

展的重要动力。

105社会形态理论及意义。

(1)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

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

一;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复杂

的过程;虽然人对社会发展有其主体的选

择性,但是这种选择性是对客观规律所提

供的可能范围内的选择;由于人们不能自

由选择某一种生产力,所以人们也不能自

由选择某一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个

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①这一理论

指出社会形态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只

有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才能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

本质和规律。②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发展是

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提供了把握历史规律

的可靠根据。

106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主体

的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

的客观性、必然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性。

(2)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改造世

界的实践活动中,历史主体不仅要使自己

的活动符合客观对象的尺度,而且也按照

自己的需要、目的和尺度,影响和改造客

体,使客体产生适合于主体的效益。

(3)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与历史决定性

的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

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相反,

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

统一的,是一致的。

107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就是从社会关系即社会性出发揭示

人的本质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

本质归结为生物属性。

(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

(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

129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2)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3)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4)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5)人的价值最基本的关系是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108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是一致的。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1)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2)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

(3)社会的发展和以人为本人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马原》重点总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的含义与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 第一:它从世界的总现象中区别出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高度概括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其客观实在性,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 第二:它既不是直观地把握存在于某处的某个具体东西,也不是指世界的某个要素,而是从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中高度概括出最一般、最根本的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克服了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及其结构、属性同物质本身混为一谈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第三:它肯定物质是能够为意识所反映,具有可知性。 2.联系的含义与其客观性和条件性 联系是指物质、现象和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与条件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联系都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没有客观存在的一定条件,或者条件不充分,就构不成联系。分析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撇开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主观的随意将联系,就会陷入主观主义和诡辩论。 3.世界的运动与发展(见P27)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4.把握联系与发展的范畴: (1)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要素的结构与表现形式。 第一:内容与形式相互关联。一定的内容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定的形式总是表现着一定的内容。 第二:内容与形式相互制约。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第三:内容于形式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同一形式往往也能体现不同的内容。 (2)结构与功能 结构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功能是一事物在对他事物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与能力。 第一:事物的结构决定功能。 第二:事物的功能会制约和影响其结构。 (3)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一要区分不可能性与可能性。二要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三要把我可能性的程度。 5.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具有斗争性与同一性。 ★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原理。(从矛盾的同一性着手。) 6.否定之否定(P35)简答或辨析。 ★7.意识的定义、本质与发展阶段 定义:意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很重要的理论课程, 但其理论内容极为丰富,所以也是不少同学门对其有不少的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本文就来一篇较为详细的马原主要知 识点归纳,希望能够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1. 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 基本范畴:矛盾、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矛盾即存在于事物中的对立面和斗争。对立统一强调对立方面 不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且是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质量互变 指随着内因外因的变化,一事物的质缘会发生变化。否定之否定 强调矛盾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在否定中又包含着肯定, 新的事物在旧的事物的基础上而发展出来。(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四选一。 2.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是世界的本原。人们的思想 反映着物质世界,但思想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人的思想是物质 的反映。否定了心灵,肯定物质,肯定物质世界的发展是合乎规 律的,并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3.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经济基础的发展会促使上 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改变。历史的本质是阶级斗争,这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4.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在阶级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历史上从来 不存在过毫无阶级斗争的社会。阶级斗争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力量,也是抵制社会退步和反动的力量。 5.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6. 共产主义 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已经完全社会化,按需分配已经成为分配的原则。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 以上就是马原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摘要,期望对大家学习该门课程时有所帮助。当然,这些知识点并不是马原的全部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只是学习这门理论课程的一个开始,我们仍应钻研、探究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前进。

马原的知识点

马原的知识点 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它是一门介绍马克思主义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基本理论的综合 性课程。它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中国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必修课程。马原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包括了 众多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思想,下面就对马原的几个重 要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辩证唯物主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它是一种关于世界 本质和规律的观点。辩证唯物主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 观存在的实体,同时具有着客观的规律性和客观的历史性。物质 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具有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这是世界的 本质。辩证唯物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对立斗争的方式 进行的,对立统一才是存在发展的基本方式。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辩证唯物主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以及物质、规律、历 史相互关联,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领土、政权和法律的政治实体,它是统治 阶级利益的代表和执行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作为一个工 具存在的,用来维持阶级统治和实施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国 家也有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公共利益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职能。在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的职能还包括保障国家安全、推进生产力 发展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 三、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构成 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用于描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概念。马 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无产阶级政党领 导下的工农联盟。他们共同管理国家政权,实现人民的真正统治。此外,人民民主共和国中还包括代表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维护人民利益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级政府机关 和组织。 四、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诉求,而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基石, 国家的基础理念就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

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 一、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 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 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 准)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简答)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 了理论基础。 三、关于物质的世界性的基本问题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 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运动过程 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否认静止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5)社会生活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实践是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考) 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时间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五、联系及其特征 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跟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完整版)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马原》知识点整理

《马原》知识点整理 《马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著作,《马原》总结了马克思的政治理论,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对于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马原》的知识点整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上的社会形态以及社会进步的原因与动力;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3.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以及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4.社会主义哲学: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和目标; 5.阶级斗争理论:阶级的基础和形成,阶级斗争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二、经济学基本原理 1.价值论:价值的本质、决定因素和表现形式; 2.商品经济:商品的属性和交换原则; 3.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危机; 4.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5.劳动力价值论: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因素和价值实现方式。 三、哲学基本原理 2.历史观: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3.唯物辩证法: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4.空间和时间观:时间的无限性,空间的相对性; 5.意识形态: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和作用。 四、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的条件和基础: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和危机; 2.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和方向; 4.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任务; 5.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和途径。 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问题; 2.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战略任务; 3.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目标和策略; 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组织。 六、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党的建设 1.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党和群众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3.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民主;

马原知识点整理总结

名词解释: 1.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5.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7.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8.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0.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1.发展:前进的向上的运动,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规律:事物联系和发现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3.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4.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从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思维。 15.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16.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7.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4篇 马原知识点总结1 (1)规律及其客观性 ①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即历史事件不可重复。 (3)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③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方法论:

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要认识到规律的重要性,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马原知识点总结2 一、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原理: (一)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二)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 (1)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二、认识的本质 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定客观对象规定一定认识的指向和内容。 (2)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二)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X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 一、马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马原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1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原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由旧到新、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 2.2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原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随之变革。 三、阶级斗争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1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马原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原的另一个核心概念。生产力指的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来的改变自然和满足人类需要的技术和经济手段。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中相互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等。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4.1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马原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4.2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观念。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五、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 5.1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马原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在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观念、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等。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各个阶级对世界的理论反映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5.2 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 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密切相关,意识形态有助于维持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是被统治阶级反抗和争取解放的工具。阶级斗争的胜利往往伴随着对现有意识形态的变革。 六、总结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概念。马原的学习和应用对于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马原知识点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原的核心思想,为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指导和依据。

(完整word版)马原考试重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

《马原》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2.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可知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批判的加以吸收)。 7.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1存在就是被感知.2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3物是感觉的复合)。 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1理在事先。2神创造和主宰一切。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4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9“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 10.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根本点在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水、土、风、气)。 1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14.“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5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16.哲学物质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机构理论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它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辨证关系)。P5 18.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9.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是世界本原的哲学派是(朴素唯物主义)。 20.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1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运动观)。

马原知识点总结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建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 而由后来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看法和学说的 系统。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 学理论,是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对于自然、社会和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 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布,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公然问世。 3.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大阶段 (1)马克思主义跟实在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并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一 直以实践为导向不断的发展与完美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充分、完美自己的理论。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广泛原理与中国详细实践相联合,形成了两 大理论成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系统。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入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 高度一致 6.马克思主义的鲜亮特点:(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鲜亮的政治立场(3)与时俱进的理论质量( 4)崇敬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思想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意识和物质、 思想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根源或许何者是第一性;思想可否定识和正确认识存在(同一性)这一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2.我们的思想能不可以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可以在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表 象和看法中正确地反应现实?这一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行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 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4.物、物质不过是各样物的总和,而这个看法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5.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围,这类客观实在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 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拍照、反应。这是从物质与意识 既对峙又一致的关系上来掌握物质的。物质的独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以外,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应。 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行切割,运动是物质 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走开物质的运动和走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7.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组成了对 峙一致关系。 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老是在必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马原知识点总结复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①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③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④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⑤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①科学性②革命性③实践性④人民性⑤发展性 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5.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 列宁对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8.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9.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②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10.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1.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2.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3.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多样性④条件性 14.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 1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