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高山茭白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以景宁大漈茭白为例

景宁高山茭白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以

景宁大漈茭白为例

摘要:茭白属多年生浅水草本,具匍匐根状茎。秆高大直立,高1-2米。叶

舌膜质,长约1.5厘米,顶端尖;叶片扁平宽大,长50-90厘米,宽15-30毫米。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果期开展。颖果圆柱形,长约12

毫米,胚小形,为果体之1/8。大漈茭白的茎部肥大,呈圆柱形,表皮光滑,色

泽白绿。它的口感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菜中珍品”。大漈茭白

主要的栽培地区在浙江丽水景宁县大漈乡,由于茭白的口味以及其营养药用价值,深受很多群众的喜爱。茭白的种植是景宁县大漈乡大部分居民的主要生活收入来源。茭白是景宁县大漈乡比较重要的一个农业产业,近几年,农村经济在不断的

转型优化,国家对于农村农产品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这给景宁县大漈乡的茭

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个时候,加强茭白产品的经营管理,

对促进景宁县大漈就业、推动景宁县大漈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文章选择景宁县大漈乡的茭白产业作为研究内容,分析了景宁县大漈乡

茭白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茭白产业的发展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建议,以期为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茭白;景宁县大漈乡;农村产业

一、引言

景宁县位于浙南山地中部,地处浙闽赣交界处,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

政区。景宁县地势较为复杂,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据了大部分面积,境内有许多山

峰和河流,这样的环境给景宁县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种植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条件。茭白是当地种植比较普遍的一种农作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营养丰富、

口感独特,是景宁县的经济农作物之一[1]。在农村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景宁县更

要利用好优势,优化茭白生产的经营管理,打通茭白的流通渠道、建立茭白的产

业链,同时提高茭白产品的知名度。

二、景宁县大漈乡茭白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

大漈乡位于景宁县畲族自治区中南部,海拔1030米,是典型的的高山盆地,年平均气温在十三摄氏度左右,境内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4.5%,生态环境良好。

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茭白的生长,茭白的生长需要较低

的气温以及优质的水源,大漈乡有茭白生长的天然条件,森林覆盖率高,同时负

氧离子含量高,大漈乡依托高山气候资源优势,利用高山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冷水

浇灌,逐渐成为全国高山冷水茭白之乡,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亩产收入稳定

在8000元以上。偏晚上市的大漈茭白在市场稀缺的时候可以卖出高价,已成为

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景宁县大漈乡茭白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产业链缺失,产业链功能性弱

景宁县目前的茭白产业存在产业链缺失和产业链功能性弱的问题,这是由于

产业从农田耕种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导致的,这种情况

下会导致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之间的信息不畅通、资源不共享,从而影

响了茭白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外,在景宁县,茭白产业链的功能性较弱,缺

乏有效的市场导向和创新能力,由于景宁县农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

效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导致茭白的市场需求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和调整,

茭白的生产和销售往往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2]。同时,景宁

县农业产业链中的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能力,限制了茭白

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缺少知名品牌,产品知名度低

在景宁县的茭白产业种植中,一般的种植都是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缺乏

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策略,这就导致在景宁县的茭白种植缺少一定的知名度;再加上,景宁县茭白产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缺乏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和管理手段,导致茭白的质量和茭白品牌形象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也影响茭白的

知名度的提升。最后,景宁县的交通和物流条件比较差,这也是限制茭白销售知

名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关注问题,改善问题,提高农产品的知

名度[3]。

(三)栽培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差

农村的农产品发展和种植,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栽培技术差,栽培

的标准化程度低,就会影响产品的种植和生产,无法形成有效的种植模式,提高

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景宁县的茭白产业种植就存在栽培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

较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造成的,在景宁县,农民在茭白的栽培过程中往往依赖传统的经验和方法,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农

业科技的成果,导致茭白的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景宁县普遍存

在着农民素质较低的问题,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地进行茭白的栽

培和管理,从而影响了茭白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再加之,景宁县的茭白栽培标

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茭白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

场需求,因此,要优化景宁县的茭白产业种植,还需要引进更新的技术,提高标

准化的管理程度。

四、景宁县大漈乡茭白产业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产业链,健全服务体系

产业链的建设是优化农村农产品经营的主要对策措施抑制,在景宁县,完善

茭白产业的产业链首先要从茭白的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到销售等环节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管理方法,提高茭白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加强茭白的加工环节,推动茭白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建立健全的流通网络,包括物流、仓储和配送等环节,确保茭白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市场。另外,健全茭白产业链的服务体系,从市场信息、品牌建设和

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完善。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

价格变动,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提高茭白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景

宁县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认证产业品牌,扩大知名度

在农村产业的优化中,提升品牌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景宁县要想加强农村农

业品牌建设,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产品的品质

提升和品牌塑造。比如,加强茭白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等

新兴渠道,拓宽茭白的销售范围和渠道,提高茭白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景宁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宁县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为茭白

的流通提供便利,从而促进茭白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

(三)建立标准制度,优化栽培模式

在农村农产品经营的优化中,建立标准化的农产品种植栽培制度是至关重要

的一步。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种植栽培制度,可以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农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景宁县,要优化茭白的栽培制度,首先,要制定茭白种

植栽培标准,可以提供农民种植茭白的指导和参考,包括土壤处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茭白的产量和质量。其次,标准化的种植栽

培制度可以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此外,标准化的种植栽培制度还可以促进茭白的品牌化和市场化,提

高茭白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通过优化栽培的模式,景宁县茭白产业的经营可以实

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景宁县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景宁县经济的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农产品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增收、农村

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景宁县,茭白产业作为县域非常重要

的农业产业,优化农产品的经营现状,解决农产品在生产经营中面对的问题,能

够更好的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阿依娜西·加吾达提徐丽娜张娇.新疆和田地区农村特色农产品经营现状

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 2022(16):58-60.

[2]王霞,刘颖.以家庭为单位的大规模多品种农产品经营模式最优化的设计

与实现[J].农村科学实验, 2021(6):2.

[3]张媛.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关联产业深度融合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21(29):3.

作者简介:雷潘燕 1984.9 女浙江丽水景宁畲本科景宁县农业农村局研究方向:农业

浙江8大高山隐居地 人烟稀少享清凉

浙江8大高山隐居地人烟稀少享清凉 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精华自然在山中。燥热的夏天,厌倦了热闹的水上乐园,惊险的漂流落差,不如随意拣个山头,一壶茶一顶草帽,就着田间绿蔬山中野味,树下闲坐,看风吹起,豁然于心。这样的玩法,是玩又是闲。 宁波宁海逐步村 孤悬于高耸山尖的“小西藏” 海拔:500米 逐步村隶属于宁海县黄坛镇,孤悬于高耸的逐步山山腰之上,海拔500米左右,遗世而独立,是宁海版图上的“西极村”。村里夏天气候凉爽,晚宿还要盖些薄被。 村底的清水溪每天有大量的水气蒸发上升,又使村庄周围早晚云雾缭绕。之前一直被驴友推崇是登山、驴走、露营、戏水绝佳地,现在慢慢被游客悉知。 当地推荐玩法: 1.观山秀地:随意漫步竹林或农家门前静坐,看满目皆翠; 2.观星美地:夜色凉如水,在农家院子喝杯茶嗑盘瓜子,繁星在顶好似随手可摘。 3.溯溪探谷:浙江十大经典驴行线之一浙东大峡谷清水溪溯溪就在逐步村下,可在清水溪露营亲水(1米深左右高山清泉),抓溪鱼、露营、溪涧生态烧烤。 当地推荐美食: 家猪肉、溪坑鱼、笋鲞、笋茄、咸笋、柴籽豆腐、农家土鸡、自种高山蔬菜等特色美食。 ▼丽水龙泉山

在浙江的高原上包一栋别墅看绝壁栈道 海拔:1000米 龙泉山主峰为江浙第一高峰,气候环境与云贵高原相似,龙泉大峡谷、绝壁奇松、七星潭、瓯江源登山半小时即可得。在这里有北欧风格的绿野山庄以及豪气十足的独栋别墅。炉岙村位于进山必经之路上,特有的梯田风光美得被称为“人间净土”。 Tips: 当地推荐玩法: 晨起爬龙泉山,中午在绿野山庄吃农家野味饭,下午前往瓯江源体验最清澈的甘甜水质,傍晚在山中闲逛喝茶纳凉。若是一大家子来,更可以考虑在绿野山庄包一整栋豪华木屋别墅,在阳台边可观赏日出,远眺绝壁栈道、龙泉大佛等景观。 当地推荐美食: 本地土鸡鸭、野猪肉及自制豆腐、泥鳅火锅、高山田螺、高山蔬菜、食用菌、原生态山坑节斑鱼、瓯江彩鲤等 ▼丽水景宁大际乡 吃着高山茭白在云间漫走 海拔:1070米 大际乡是一块高山盆地,四周有陡峻山岭而中间平,海拔1070米,境内云烟燎绕,平均气温23℃,又为“云中大漈”景区。村中古建筑、大瀑布、古廊桥、柳衫王、美梯田,所及之处皆是景,还有面临失传的制陶工艺--大漈罐。

张树庭简介

蕈菌之父情系华夏 记国际药用菌之父—张树庭教授张树庭教授,澳籍华人,国际著名的蕈菌学家、英国官佐勋爵(OBE)、国际生物技术学院院士、国际蕈菌生物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世界蕈菌生物学及其产品学会副主席、国际蕈菌科学学会亚洲区科学委员会主席、世界文学及科学院院士、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国际热带地区菇类学会会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东南亚生物网地区总部执行秘书。2005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上,被组委会尊为“国际药用菌之父”。张教授著述甚丰,出版涉及蕈菌遗传及育种、分类、生理生化及栽培技术、营养、滋补及药疗等方面的专著21部,并在国际著名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一、论“香菇之源”,系丽水情结。 1796年,日本林学家佐藤成裕写下《惊蕈录》一书,开创了日本香菇铊目法技术立论之先河。多年来,学术界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香菇的地方。 张树庭教授对此非常怀疑,他专门到日本大芬县考察。经过考察研究,他认为中国生产香菇的历史要更早一些,佐藤成裕是从《广东通志》中摘取关于香菇生产的方法加以发挥。 1984年广州举行的全国食用菌学术会议上,一篇交流论文—“就王桢农书《菌子》篇,论龙、庆、景为世界香菇发源地”点燃了他的民族自豪之“火”,并且以理服人,针对日本,展开了香菇发源地之学术争端,并且初试得胜。 1989年3月7日至21日,他与美国纽约大学的一位教授专门到龙泉、庆元、景宁三地考察。他们考察了三地香菇的生产工艺以及一些相关史实后,参拜了庆元奉祀吴三公的西洋殿,亲笔书写“香菇之源”的题词。随后张树庭教授立即倡议在庆元召开“93中国香菇专题研讨会”,随后又着手召开了“94国际香菇生产暨产品研讨会”,在这两次会议上

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徐蝉;胡美华;郭得平 【摘要】对浙江省近年来水生蔬菜的栽培面积、主要种类、栽培技术、贮藏加工等方面给予了介绍,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9(000)016 【总页数】4页(P106-109) 【关键词】水生蔬菜;浙江省;栽培;发展现状 【作者】徐蝉;胡美华;郭得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浙江杭州,310029;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浙江杭州,3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水生蔬菜是浙江省的重要特色蔬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浙江省地处长江流域以南,气候温和,水资源较丰富,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许多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和国内外市场特点大力发展水生蔬菜生产。由于种植水生蔬菜效益高,水生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浙江省成为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大省。目前浙江省主要栽培的水生蔬菜有茭白、莲藕、荸荠、慈姑、菱角、莼菜、水芋、芡实、水蕹菜等,其他如蒲菜、豆瓣菜、水芹等也有野生分布或零星栽培。长期以来,浙江水生蔬菜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种,如黄岩大棚茭白、余姚“河姆渡”茭白、余杭“大红

袍”荸荠、“西湖莼菜”、奉化芋艿、“南湖”菱角、“金华白莲”等等。 1.1 水生蔬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尽管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基本保持平稳,而最近5 a,面积有增加的趋势。全省水生蔬菜总产量也基本保持稳定。2001年,全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为5.1万多hm2,总产136万t。2008年,全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近6万hm2,总产约140万t(图1)。 茭白种植面积是所有水生蔬菜中最大的,2001年来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但近5 a有增加的趋势。2008年全省茭白种植面积2.7万hm2左右;茭白总产量呈波动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5 a产量稳定增加。从2001年的55万t增加到2008年的65万t。从统计资料看,近几年莲藕种植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2001年的0.5万多hm2增至2008年的0.7万hm2;产量从2001年的14万多t增至2008年的18万多t。荸荠种植面积则有所下降,由2001年的近0.4万hm2下降到2008年的0.34万hm2;总产量也是稳中下降;从2001年的近8万t下降到2008年的7万t。芋艿种植面积仅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种植面积近2万hm2,总产量45万t左右(图2)。 1.2 水生蔬菜栽培区域分布 水生蔬菜在浙江省各地均有种植,但种类和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从2008年的统计材料看,水生蔬菜的分布情况如下(图3)。 茭白是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全省各地均有栽培,栽培面积2.7万hm2左右,居全国第一。茭白产品销往上海、江苏、山东、北京以及临近省份。主栽地区有台州市(黄岩为主)、宁波市(余姚为主)、嘉兴市(桐乡为主)、绍兴市(诸暨、新昌为主)、金华市(磐安为主)、丽水市(缙云为主)、杭州市(余杭为主)、湖州市。 莲藕栽培面积近0.7万hm2。主要在金华市(义乌为主)、湖州市、杭州市、绍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相结合是我们国家提升农村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培育农 村发展潜能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旅融合发展如何助推乡村 旅游、休闲农业和促进乡村振兴,是当前需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景宁农旅融合实际 情况,客观分析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景宁农旅融 合的对策建议,旨在努力打造景寧农旅融合的样板。 1、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随着乡村复兴战略的全力实行,发展消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就是我们国家对农村经济 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展开的关键措施。乡村旅游和消闲农业在技术创新驱动、国家政策促进、市场经济助推的促进作用下,乡村旅游与消闲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突显,产业规模也获得 有效率的不断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助推存有了明显的进一步增强。目前,农旅融合做为景 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在促进乡村复兴、助力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实现生态富 民等方面充分发挥着关键促进作用。 (1)多元素开展,内容丰富多样。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挖掘乡土文化内涵,进行特色打造,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景 宁600+旅游”模式,如“大漈模式=茭白产业+旅游”、“家地模式=中蜂养殖+旅游”、“东坑模式=精品水果+旅游”等等,真正做到“一乡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农旅融合的 深入推进,以“中国花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结合美丽乡村风景线、精品村、示范村、示范乡镇、景区村创建等谋划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重点打造梧桐-标溪-沙湾-毛垟、沙湾-鸬鹚-英川、红星-渤海等3条风景线;以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为基础,根据不同村庄的 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历史传承等优势,充分利用房屋、土地等农村闲置资源,积极探索 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的“唤醒古村”模式。比如,大均乡李宝村通过整村整体开发,让 淳朴的畲族文化和古老农耕文明两结合,打造现实版的“小微田园综合体”。以这些特色 的旅游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的增加值、拓宽农户收入渠道。 截止目前已成功培育县级示范性休闲家庭农场2家,申报市级示范休闲家庭农场3家;全 县已累计建成省级农家乐旅游特色乡镇3个、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5个、民宿农家乐集 聚区8个,拥有星级畲家民宿农家乐325家。1-9月份农家乐民宿游客接待数达298.224 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16亿元。 (2)品牌融合,同时实现共赢。充分利用“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将农产品转型为旅游地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县共培育乡村旅游主体26家,顺利研发出来景宁 惠明茶、月子大米、静水土鳖等“景宁600”系列农产品80余款,例如惠明绿茶原来一斤300元,通过提质创品牌,现在买至一斤600元。紧紧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明晰政府、企业和农户在农旅融合中的主要职责,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积 极主动鼓励工商资本步入农业研发、旅游发展领域。 2、当前存在的问题

2023年旅游工作总结最新范文5篇

2023年旅游工作总结最新范文5篇 2023年旅游工作总结范文1 20xx年,大漈乡的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4A景区创建成功后,按照“启动营运、分步完善”的思路,立足实际,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启动景区营运工作。 一、20xx营运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了促进云中大漈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景区未实行市场外包前,由大漈景区管委会开展营运工作。通过两年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景区游客量大幅增加,与往年同期相比游客量翻一翻,景区门票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实现景区发展的重大突破,旅游总收入大幅增长。 20xx年全年,景区接待总人数75.6万人次,同比增长31.5%,旅游总收入1405.3万元,其中门票收入65.9万元,超过了年初的预期目标,成绩喜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 中央电视台、电视台、丽水电视台和县电视台等电视媒体进行专题宣传。中国乡土文化电视纪录片《梦回古村》摄制组在大漈乡进行全方位实景拍摄,以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

蕴为拍摄基础,运用现代高清影像、三维还原、历史演绎等拍摄手法,介绍古村落的变迁和现状,为古村落的保护和文化旅游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该片记录了大漈传统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将大漈所特有的传统孝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漈罐和咸菜制作技艺、省唯一的乡村电影博物馆以及幽静的原始森林、小佐梯田和梅坊坪排房、古宅等记录保存下来,并在中央电视台、杭州电视台等记录频道播出,向中国和世界全面展示人文厚重、风光旖旎、欣欣向荣的大漈风光;卫视天天6频道《我爱自驾游》栏目组走进大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专题拍摄,展现云中大漈独特的旅游风光。摄制组走访了护关桥、时思寺、雪花漈等景点,并以“传统大漈罐”的制作为素材重点拍摄,展现了省非物质遗产大漈罐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和80岁传承人潘仁根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沪苏著名媒体深入大漈景区采风,《新民晚报》社区版旅游主编孙庆荣、中国江苏网兼扬子晚报网产经资讯部记者浦琼月、华东旅游报采访部主任吴仲银、记者窦庭荺等一行五人到云中大漈景区消夏采风,他们寻访古迹,采访老村民,对大漈不同于山下城市的风光、饮食、风俗兴趣,以记者特有的细腻和敏感触碰大漈的历史文化和田园风光,相约各自拟题,分别写成一篇反映大漈风光风俗的文章,对景区宣传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宣传人员积极维护云中大漈景区实名认证微博,全面开展宣传营销工作,现已有20xx左右粉丝,发帖将近20xx条,互动效果良好,特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