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2014年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郴州(市、区)万水学校八年级语文(科目)试卷

分析评价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二、抽样调查

频率分布

注:此表按各学科的题型统计。(本统计表是根据小学数学试卷的题型而制作,其他学科按各自学科的题型统计)三、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四、学生答题失误分析

五、教学建议

分析报告执笔人:万水中学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分数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姓名:陈志杰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院系:水建院 任课教师:杜丹 2012年12 月16 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报告一、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目的 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3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 数据和资料。 4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项目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总固体物,溶解固体物,悬浮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铝,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如镍、铁、锰、钙、镁、铀。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含磷化合物,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如氯化物、碘化物、硫酸盐、余氯、硼、二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油类。 特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

环芳烃(PAHs)。 底质和活性污泥(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 二、水质检测方法 实验一pH值的测定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og10αH+。 pH值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饮用水标准的pH值的范围是6.5~8.5。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干扰。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本实验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一)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两种电极结合在一起能组成复合电极。pH计测量出玻璃复合电极的电压,电压转换成pH值,其结果被显示出来。(三)实验仪器 pH计(PB-21) (四)实验试剂 1.pH=4.003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2.pH=6.864缓冲液(混合磷酸盐) 3.pH=9.182缓冲液(硼砂) (五)实验步骤 1.将电极浸入到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达到稳定。 2.按mode(转换)键,直至显示出所需要的pH值测量方式。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2017---2018年)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特制定《高庙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稿)》。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中国农业大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质量30条”)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类型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层次:基本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面向国际竞争,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根据上述定位,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是:控制教育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1、本科专业设置。本学年未新增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规模与上学年相同,仍为65个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门类的40个专业类。 2、本科招生情况。2016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录取普通本科学生2909名,河北、江西、国际学院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其他全部在各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中录取理科生2526人、文科生383人;男生1205

人,女生1704人;共产党员5人,共青团员2798人;城镇考生2170人,农村考生739人;汉族2613人,其他民族296人;英语考生2881,其他语种4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高考不应是外语24人)。 生源质量继续提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为2889人,第一志愿率为99.31%。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92.68%,其中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为48.40%。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理工类在26个省市区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98.56分,比2015年提高了12.26分,实现了从2008年以来的九连增。文史类普通新生的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66.15分,比2015年提高了7.16分,为近年来最高。 在校生规模。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19341人,其中本科生11395人(占58.9%)、硕士生4478人(占23.1%)、博士生3183人(占16.5%)、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285人(占1.5%)。学生总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11395名本科生(女生6765)分布在58个专业和2个试验班中,平均每个专业190人,平均每年级每专业47.5人。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与授课情况 整体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624名,其中女教师707名(占教师总数的(43.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72人(占35%)、副教授827人(占51%),中级及以下228人(占14%)。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237人(占76%),有硕士学位者271人(占16.7%)。生师比为15.0:1(硕士生按1.5计,博士生按2.0计)。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充足、层次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培养各类本科生、研究生的需要,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6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学科专业之间很不平衡、差异明显。各专业平均教师数27人;教师人数最

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文书特制)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 摘要:以嘉应大学的空气质量状况为研究对象,在欲监测环境内进行布点和采样;对校园空气中SO2和NOx进行连续检测和分析,采用了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量吸光 度,测定SO 2、NO x 的日均浓度,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以此来判定校园空气 污染指数及污染现状。 结果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校园的一大主要污染源,车辆的行驶也是校园噪声的主要来源,校园的总体空气质量状况总体为良好。 关键词:SO 2 、NOx、校区空气污染指数(API) 1 引言 校园是大学生在在校内学习和活动的外界环境,校园作为一个特定外在环境,其人口密集程度大,所处环境状况复杂,其环境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威胁到这一代人日后的成长发展。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校园环境状况日益恶劣。 而当前关于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天气质量及城市概况交通的空气品质问题分析,关于校园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即使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可掌握校园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展开校园空气污染的预测工作,评价校园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弄清污染源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控制校园区域污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次试验,也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理论分析 2.1.1 空气中SO 2 的测定原理 测定空气中SO 2 常用方法有四氯汞盐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等。本实验采用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

环境监测申请报告

太湖无锡段-五里湖水质监测申请报告 化科院环境科学 08(4)班项舒婷08080428 一、监测目的 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太湖属于地表水,对它的监测属于环境水体监。对它进行监测的目的是: (1)对太湖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等服务。 二、背景资料 太湖,中国第二大淡水 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 减已退为我国第三大淡水 湖,鄱阳湖由原来的第二上 升为第一,太湖由原来的第三 上升为第二),位于江苏、浙 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 部。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 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 公尺。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 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 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 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 历史和传说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我国治水祖师夏禹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 面辽阔,东西 二百里,南北 一百二十里, 广为三万六 千顷。 传说在 很久很久以 前,有一年, 王母娘娘要 做寿了,玉皇 大帝叫四大 金刚抬去了 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 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 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 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 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 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 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 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 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 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 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无科学根据。据考证,真正的太湖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

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为了取得质量检测真实的、可信的效果,为学校进行质量分析提供客观、全面、原始的理论数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阅卷,做到了公正、公平,数据真实可信。 20xx年2月4日上午(上学期期末),蓬街镇中心小学分语文组、数学组进行了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会上,以年级组为单位发言,组长们总结了本学期的教学成功经验,分析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主处。最后形成共识:在小学期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学生一样属于自己一生有用的东西或特长,特色就是重点、增长点、闪光点、突破点,学校要争取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同时要注意:学生全面发展是目标,优秀特色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寓于学生的乐学、好学、会学之中。这次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对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根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数据,结合平时教学调研、检查等情况,作如下分析: 自z20xxxx月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已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质量意识已逐步深入人心,新的教学理念也已逐渐形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保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1、以各年级平均分为例(略) 2、以各年级及格率为例(略)

3、以各年级优秀率为例(略)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学科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1、提高课堂效率 上学期虽然教学时间较长,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很多的,所以利用课外时间提优补差的机会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备课,让课堂充满活力;加强纪律教育,实现全员参与。注重班级学习氛围的建设,使每个学生对语文、数学学习各有明确的目标。 从语文期末测试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无论是字词的积累,还是基本句式的运用,学生大多已掌握。具体表现为看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照样子写句子、修改病句、扩句等正确率高。对课文内容也较为熟知,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等题正确率也较高,课外积累总体表现也不错。 从数学期末测试来看,大多数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达到的能力:a、运算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得较好,口算、笔算的能力较强;b、对基本的概念、关系、性质已基本理解和掌握,并具有应用这些概念、性质、关系解决相关问题;c、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d、具有简单的统计能力和简单的几何作图能力。 2、实现资源共享 上学期,我们改变备课方式,注重年级组内的集体备课。因为各年级组内的老师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学校又特意安排每周三下午为教研时间,同年级段老师间互相合作交流教育资源互相共亨,教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 摘要:水环境监测主要是指通过对水体采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一系列的方法,对水体中所存在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组成所进行的鉴定分析与动态监测, 依靠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水环境质量作出系统的评价判断。随着人们对于水环境安 全的日益重视,对于水环境监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水环境监测管理,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掌握水资源质量与污染情况,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 的重要内容,这对于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促进水环境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环境监测。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水环境监测是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重要的手段和技术前提,通过对水中污染物 的监测分析,寻找污染源,并进行水污染程度分级,对保障人们用水安全有着重 要的意义。 1 水环境监测发展 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滞后于西方国家,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以及水污染给我 国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南方水 资源相对充足,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用水紧张。合理用水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有 着很高的依赖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设完成了各大江、大河和 湖波等水源区的监测网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详尽的技术规范,在监测点布置、水样采集和运输等工作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一些重要的水源地,自动 化水环境监测系统也已经开始运行发挥作用。 2 水环境监测现状 2.1 不满足环境预警相关要求。通过水环境的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质的自动监控,在高科技的协助之下让监测信息技术整合得以实现,同时将水文和气 象特征对环境的利用空间和承载能力进行科学预警,如此一来便需要保证管理能 够实现高效运行。但由于现在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系统不是非常完善,加上部门责 任义务不明确,使得在监测范围之内所形成的信息并不科学。 2.2 无法适应监测分析形式以及水环境情况。目前,在进行水资源监测时,其监测标准里面还并无对废水监测的分析方式进行逐项的规定,同时也没有满足监 测分析标准化最低的要求。现如今,在污水排放和水环境质量相关要求里面对近 百余项污染物展开了控制,然而现在的分析方式并不配套。在国家重点控制的水 污染物中欠缺快速、简单的分析方式,导致应急监测不能对污染事故进行及时的 分析和判断。 2.3 不统一的监测体系管理。环境监测把同一生态流域由多个部门进行管辖,进而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再加上水资源管理人员太过重视辖区范围内的利益, 而对全流域利益欠缺考虑,并未深人流域管理概念。使区域控制和流域控制实现 有机结合,还需要确保水资源的监管系统具备长期性,按照不同河段、流域以及 不同水利工程影响经济的程度来对流域内管理任务和权限进行统一,并尽可能做 到权利、责任、利益的统一。 2.4 较少的水环境评价和监测指标。水环境监测开展的依据便是水污染的排放标准和水环境的质量标准,它的标准限值和监测项目是监测体系建立的导向和依据。现如今,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标准项目包括饮用水水源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以 及基本项目。事实上,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标准项目在全国渠道、水库、运河、湖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五一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为了建立客观、公正、有效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切实保证和落实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良性发展,根据上级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为重点,以落实教学研究为抓手,以加强教学管理为保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建立科学、适用的质量评价长效机制,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引导全校切实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引导教师钻研业务,开展教研,努力工作,扎实教学。 2、激励性原则。建立教育教学质量激励竞争机制,形成“抓教学、搞教研、重质量”的浓厚氛围。 3、客观性原则。注重教育教学业绩,用数据说话,以实绩见功夫,以质量分优劣。 4、公平性原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导,力求公正、公平。 5、全面性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各层次学校,力求全面准确。

三、监测方式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采取调考、统考、抽考、抽测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1、调考。每学期末由县教研室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调研考试。调考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科目时间,统一考务工作要求,统一评分标准,由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集中组织考试、阅卷、登分、统计工作,并及时上传相关数据,由教研室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2、统考。每学年末由县教研室组织小学毕业考试和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统一考试。小学毕业考和初中统考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科目时间,统一组织监考、巡视和考务工作,统一阅卷,统一数据分析,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3、抽考。每学期末基于调研考试,由教研室随机确定小学两个年级、两个学科,初中两个年级、两个学科,随机确定部分乡镇中小学和县直学校组织质量抽考。抽考的监考、巡视、考务以及阅卷登分工作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并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4、抽测。每学年度由县教研室具体确定一个年级、一个非考试学科(体音美等),组织机关干部、教研人员以及专业课教师对乡镇中小学、县直学校进行质量抽测。抽测采取笔试、面试、测试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查课程开设、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落实以及学生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四、评价指标

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在土木行业的应用 摘要:人类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城市文明一路走来,发展到现在的生态文明,始终与建筑发生密切关系。土木工程作为建筑设计最直接的表达,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山洞石窟还是现代文明中的大厦高楼,均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而对于追求生态建筑的现代人而言,环境在建筑中的考虑比重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监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发重要起来。 关键词:环境监测土木工程环境监测应用绿色施工 Abstract: From the fishing and hunting, nomadic civilizati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long the way, the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rchitecture. As the most direct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ivil engineering both ancient cave grottoes and building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ivil engineering. For the pursui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of modern people,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portion is not ignore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 word: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 Green construction 正文: 环境监测,就是相关部门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对影响环境质量和发展趋势的因素进行测试、监视,从而实现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调查环境背景、研究制定监测方案、合理设置监测地点、样品采集及送检、对样品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等环节,它是了解环境质量水平、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科学依据和重要保证。简言之,环境监测就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环境监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监测,选择更加绿色环保的土木工程施工方式,使人与建筑更加和谐的相处。 例如现如今已成为快速生活标志之一的有轨交通,其建筑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均需要应用到环境监测的技术。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班级:环境监测与评价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棘针寨乡 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山东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广大校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全县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100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分) (1)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2分) (2)严格执行全省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不得随意调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增减。(2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没有举办奥数班。(2分)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2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2分)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2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2分)(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2分)(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2分)3.师资队伍(20分)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评价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6号)和《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号)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全局,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构建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一是配合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二是根据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事业发展数量要求的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是总结我市开展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五是监督全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六是根本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二、基本内容 1、积极推进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1)改革课程评价考试制度,加强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教育教学评价都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2)发展性评价倡导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方法,能够采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也能够采用非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如实验考察、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中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等。 (3)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倡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此类评价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要对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提出意见,并从家长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记录在《学生素质报告书》中。 (4)各学科要从实际出发,有侧重地开展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性评价试验。 —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学科,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要经过侧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语文、英语学科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如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数量、学生的课外听说活动的内容和数量、书面表示的内容和数量等。 —数学是最容易引起学习成绩分化的学科之一,从促进学生

环境监测报告样板

附件4: XXX环境监测站 监测报告 X环监字(2006)第 011号 (盖计量认证印章)(盖监测资质印章) 项目名称:XX公司东调搬迁项目环评监测 委托单位: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监测类别:委托监测 报告日期: 2006年月日 (盖章) 监测报告说明 1、报告封面及监测数据处无本站业务专用章无效,报告无骑缝章无效。 2、报告内容需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报告无相关责任人签字无效。 3、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有异议,须于收到本报告十五日内向本站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4、由委托方自行采集的样品,仅对送检样品的测试数据负责,不对样品来源负责,对监测结果不作评价。 5、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6、未经本站书面同意,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商品广告,违者必究。 机构通讯资料: ×××××环境监测站 地址:××××路××号

邮政编码:××××××电话: 传真:

1、监测内容 受XXXX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按照《XXXX有限责任公司东调搬迁项目环评大纲》要求,于2006年2月8~10日对该公司现有污染源废水、废气及拟搬迁地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底泥、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 2、监测项目 地表水监测项目:总镍。 底泥监测项目:铜、铅、镍。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氯化氢、硫酸雾、铅。 噪声监测项目:厂界噪声。 废水监测项目:pH、化学需氧量、总铜、总镍、总铅、总锡、总氰化物、总磷、氨氮、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甲醛。 有组织废气监测:监测项目见表2-1: 车间无组织废气监测:监测项目见表2-2: 3、监测分析方法及方法来源 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见表3-1~3-4。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改)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牛城乡初级中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为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特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校,促进学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要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抓好教学质量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是难以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的。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及教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要站在抓质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根据教育发展现状,以创新和改革的精神,在质量监控中融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科学、规范,能够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全面理解“监控”的基本内涵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教育管理者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并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 从系统论角度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如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这些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就有可能导致教学中的无序和失控。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健全的教学监控系统,就不会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更谈不上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 从监控的内涵来看,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教学“监控”。如,各种教学检查、各种教学评估、各项教学环节、各种调研工作等等,这些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收集教学信息、评价教学效果、调控教学策略的过程。教学管理者每天与教学质量的监控打交道,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具有较强的过程性。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检测与调控系统,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效果监控、环节监控等。然而,从“监控”本身功能来看,教学监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监”与“控”,“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过程,“控”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其中,“监”是基础,是手段;“控”是反馈,是目的。如果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分为“监”与“控”两个层面,并明确其职能,那么,当“监”出了问题时,如无监测系统或监测不科学、不准确;当“控”出了问题时,如无调控系统,调控不及

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第十一章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规划方案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规划环评阶段进行的预测和分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跟踪评价是应对规划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指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对规划已经及正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实地的监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用以检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改进意见,以及规划方案修订或终止其实施的建议。本环评跟踪评价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11.1 组织形式 11.1.1 设置环境管理机构 应建立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的环境管理机构,作为具体监督和实施环境管理的机构,配备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在加工区管委会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处理区内环境保护日常管理事务,并接受上级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环境管理机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 (2)按规划环评要求负责落实本规划项目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监督管理,配合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工作。 (3)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并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机构实施。 (4)负责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体系。 (5)监督规划具体项目建设环保审批程序执行情况及“三同时”的落实情况,配合环保主管部门对其的监督检查。 (6)负责与各级环保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工作,并接受其监督和指导。 (7)建立环保信息网络,负责各类环保资料的统计、整理和归档工作。 (8)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环保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自身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责任感。

11.1.2 环境管理内容 (1)环境综合管理 ①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同时组织督促区内的各企业贯彻实施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条例。 ②制定加工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规划方案实施初期,由加工区环境管理机构(浦城县永兴镇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区内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区域的建设特点对管理办法进行及时修改及完善。 ③环境污染事故管理 加工区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必须按预先拟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事后由加工区专职环境管理机构及加工区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污染事故和纠纷,并向加工区管委会负责人提交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④环境信息公开 对加工区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排放污染物量较大或有较高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及较大的环境危害因素及时公示通报,在加工区范围做到环境信息公开,以维护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益。 加工区环境管理机构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同时,接受对加工区内各类环境问题的投诉,应及时处理,受权限限制无法处理的,及时上报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处理解决。 (2)加工区企业管理 ①入区企业的审查 入区企业应选择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联动效果好、高技术、高附加值、污染可控性好、能源利用率高的企业。本环评中禁止引入的行业严禁入加工区。 入区企业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准入。对验收未通过、被勒令进行限期整改的项目,由加工区环境管理机构协助上级环保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 ②污染管理 指导加工区各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依照水、气、声等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排污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培养一线产业和服务工人的技工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办学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高速度必须与高水平相匹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套完整和严格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教学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做出价值判断和评估的过程。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导向、监控、矫正、鉴定等功能。 1、教育导向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标准,为教师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能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起到积极的教育、导向和激励作用。

2、监控诊断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实施教学监控,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分析、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评价实质上是一个教学分析、教学监控和教学调整的过程。 3、反馈矫正作用 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将各种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调整、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将评价信息和结果反馈给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使其了解学校教学状况,及时调整并做出决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4、甄别鉴定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可科学、客观地对每一个教师不同的工作及效果给予一个不同层次的鉴定,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认可,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与平衡,产生信任感、公平感和成就感,并不断激发工作热情。 (三)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1、未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技工院校由于师资配备率低、教师教学工作量大,造成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只注重量的考核,不重视质的评价。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甚至个别学校对教师教学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