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第三章:顶出系统

注塑模具设计:第三章:顶出系统
注塑模具设计:第三章:顶出系统

第三章顶出系统

也就是制品的脱模装置,当制品在模具中成型后,要由特定的方式切实可靠地将其从模具的一侧中推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是制品产生变形,而达不到成型要求,“白化”及咔滞现象。这种特殊的装置即是顶出系统。除此之外该装置还必须能够在模具闭合时,保证不会与模具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地回复到顶出前的初始位置,以便进行重复不断的成型加工。

在设计顶出系统时,模具设计者首先需要确定制品的留模形式,顶出系统必须建立在所滞留的模具部分中,通常,由于注塑机的顶出系统是设计在动模板一侧,因此绝大多数模具的顶出系统时安装在动模中的

为提高效率,缩短周期和实现自动化,不仅需要顺利脱模,而且浇道中点的塑料也必须要有特定的脱模方式。

顶出系统的要求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制品不变形且准确的进行脱模。

考虑因素

(一)顶出行程,一般规定被顶出的制品脱离模具5~10mm,一些简单且脱模斜度较大的筒形制品,可使行程为制品深度的2/3。不要太长,因为顶杆很细,行程长,容易损坏顶杆。

(二)复位杆(回程杆)顶出系统中必须设置复位杆帮助顶杆回位。

顶出过程中,顶杆垫板承受很大的顶出压力,强度和刚度不足时,易弯曲变形影响顶杆运动,注意螺丝联接(需从垫板向固定板拧入)避免发生扳手空间不足的困难。(三)顶杆顶端与型芯(或型腔)平面的关系

理论上应处于同一平面,为模具制造与装配简便,实际中大多顶杆的端面超过或降低型芯(或型腔)平面0.05~0.1mm,与设计者协商,取得制品内表面有凸台与凹坑的允许

(四)顶杆的形状与尺寸选择

除非制品形状限定必须使用其它形状的顶杆外,一般选用圆柱形,且避免采用直径小于3mm的细长顶杆。

增加顶出面积的方法

(五)支撑

由于顶杆固定板和垫板尺寸较大,使动模垫板之间的跨度加大,在较高的注射压力下,动模垫板可能玩去变形,导致顶杆运动不畅或卡死,除了用增加动模垫板的厚度来增强其刚度外,还可在动模固定板与垫板之间设置支撑柱。

(六)定位与导向

在制品产量大,或顶出行程长,同时使用较细的顶杆,以及使用顶管顶出并在动模固定板装有细长芯子时,为保护顶杆(或长芯子)使其运动平稳,顶出系统需要设置导向装置,并且在动模板与垫条以及动模固定板之间装有定位销钉,以保证位置精度

(七)顶出位置的设置

制品凡是有塑料包围钢件的地方,脱模都会困难,这是因为塑料熔体冷却后的收缩应力而产生对钢件的“抱紧”现象所导致的,故这些地方(筋、柱)都应重点考虑顶出装置的分类

一、圆顶杆,易加工,最普通,最简单的标准件,顶杆需淬火处理,获得足够的轻度和

耐磨性。

二、扁顶杆比圆形难加工(用在制品内部有特殊的筋,槽等),强度也不如圆形的,制

造中,可采用方法,首先,对于模具型芯可采用镶拼结构,其次,可采用组合套筒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三、顶管(套筒)当制品中出现中心带有细孔的圆柱时,采用顶管顶出方式是非常有效。

圆柱的脱模斜度0.5°,采用顶管时,在其顶出板与动模板(包括动模垫板)、垫条与动模固定板之间应设有定位销钉,以保证其位置精度、

四、顶出快

五、脱料板

六、气顶出

流道中固化塑料的顶出方式

一、主流道中固化塑料的顶出机构

作用:首先,在成型过程中模具开启的同时,将主流道中固化了的塑料拉到模具中装有顶出机构的一方(一般在动模),然后利用顶杆将其从模具中顶出。用于顶出主流道中塑料的顶杆,由于同时具有将塑料从主流道中拉出来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拉料杆。通常在模具制造中常用的拉料杆有三种形式

1.普通圆柱形顶杆(锥形冷料井)

利用普通圆柱形顶杆顶出主流道中的塑料时,由于其顶杆不具备拉料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在主流道末端开设一个呈锥形的冷料井,以便在启模时利用该冷料井

的倒锥度,将主流道的塑料拉到动模一侧,再有顶杆将其顶出,如图

2.普通圆形顶杆(沟槽式冷料井)

冷料井的形状除作成倒锥形之外,也可在其壁上开设一个或多个沟槽,在启模时利

用沟槽对塑料的限制,将主流道中的塑料拉到动模的一侧,再有顶杆顶出

3.Z型头拉料杆

在使用Z形头拉料杆形式时,由于不需要对冷料井进行特殊加工,其制造较上述两

种利用冷料井形状对塑料的限制起到拉料作用的结构简单,因此,在模具中被广泛

采用。但是,在成型过程中,由于被顶出的塑料不能自行从顶杆的Z形头上脱落,所以在采用自动成型时,不如前两种结构方便。

分流道中固化塑料的顶出方式(尤其是在大中型模具中)

当浇筑系统采用潜伏式浇口时,顶出位置非常关键,顶出杆离浇口近,顶出时,由于浇口中塑料的变形受到限制,就会使得其韧性不够而容易发生折断,如果远,又会加大顶出行程,影响模具的尺寸及顶杆强度。要正确设置分流道中顶杆的位置。

在采用潜伏式浇口成型一模多腔制品的模具结构中,其分流道中顶出位置与数量的重要性显得尤其突出。如图

四二次顶出机构(两级顶出)

制品中的某一部分需要在脱料板上成型,则必须采用二次顶出

第一次顶出,使制品脱离型芯,第二次顶出,使制品脱离脱料板。另外,当制品带有特殊的筋、槽等,需要采用成型顶杆结构时,也可以采用二次顶出

小型模具可以用弹簧,大型模具中,在进行第一次顶出作用的顶板必须以可靠的机构保证其一起运动,当完成第一次运动后,还必须有可靠地机构将其分离,以保证第二次顶出动作的顺利完成。

五用于自动成型的顶出装置

对于自动化运转的模具,其顶出机构除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喝正确的位置,还要有良好的导向装置,以保证其运动平稳,可靠。另外,在完成顶出后,应立即复位,以保证制品顺利地落下或被机械手很容易的取走。

(一)弹簧复位(小型模具)

(二)利用注塑机顶出杆复位(大中型模具)

六定模顶出系统

模具的顶出系统大多数是安装在动模内。但有些制品要求外表面不允许有任何进胶痕迹,只能将浇口设置在内表面,或因制品结构的限制,在启模后,必须将制品滞留在定模腔内(例如塑料刷子)。针对这些问题,顶出系统需要设置在定模一侧。因定模部分没有为顶出动作所需要的动力源,只能依靠启模时,动定模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动模带动定模的顶出机构。帮助其完成顶出工作。因此这种结构顶出装置在动模与顶出系统之间,必须设有拉杆或链条,注意开模行程,防止拉断。

另外,为避免由于主流道过长所造成废料比例增加以及减少在成型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可采用以加长喷嘴深入到模具中去的方法,以减小主流道的长度和应用热流道的技术来解决。七特殊结构制品的顶出方式

当制品设计有沟槽等形状时。除采用内、外侧抽芯机构之外,对于某些塑料,也可利用其弹性,强制脱模。强制脱模可采用二次定出的方法。先将制品顶出模具型腔,再将其从带有沟槽的成型顶杆上强行脱下。

对于成型设有内螺纹的制品,其模具结构除采用齿轮与电机连接脱模方式,如图,还可采用螺杆与螺母装置。在启模时,由螺母带动齿轮旋转脱出制品。注意:在采用这种脱模机构时,成型过程结束,模具开启时,螺杆与螺母不能脱离,以免在下一次合模时,由于发生撞击而损坏模具(螺杆与螺母应采用多头螺纹以增大导程)

为使加工与组装容易,顶杆与固定板之间选用间隙配合,单边最小间隙为0.05mm,如果需要限制顶杆的转动

对于一些大中型模具,由于顶杆较多,尺寸较大,会使得整个顶出机构很重。在成型过程的往返运动中,由于其中某些顶杆也担负了负重工作(主要体现在使用卧式注塑机中),很容易发生咬蚀,因此在模具制造时应注意将顶出系统的导向装置(导柱)尺寸做得尽可能大些,其目的是使其除具导向功能之外,多承担顶出装置的负重工作,以保护其它相对细小的顶杆。另外,还应使顶杆与顶杆孔配合间隙略大于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并充分润滑。

八当制品留模不定时的顶出方式

在成型某些结构特殊的制品时,其留模方式在事先是不太容易确定的。例如,在模具结构中出现定动模两侧都有一些形状、尺寸相似的筋、槽或柱,以及被塑料包围着的镶件,或者成型外表面要求有较粗皮纹效果的盒状制品,以及像组合音响侧板那样的板状制品,其留模状况会有很大的随机性,针对这种情况,应对其顶出系统采取下列措施加以限制:

第一,对较粗皮纹制品,可采取增加制品在动模位置所成型部分的粗糙度(或在局部加一些倒斜度),以便在启模时,将制品从定模型腔中拉到动模上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增加了制品在动模中成型的局部部位的粗糙度,必定会使得制品的脱模阻力增大,因此,当采用这种确定制品留模位置的方法时,应尽可能多地设置顶出杆,增加顶出面积

第二,对于如图制品,其模具的顶出系统可采用将顶杆顶端制成“Z”形头的方式,使顶出杆同时具有拉料的作用,以便在启模时,利用顶杆Z形头的限制,将制品带到动模的一侧(Z形头的废料,用后加工的方法除去)。注意,在组装时应使“Z形头”的方向一致,以免制品从模具中摘取发生困难。

电脑键盘按键注塑模具毕业论文

摘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电脑键盘按键注射模具设计,本次设计是根据零件的实体形状结构,通过测绘得到各个尺寸,用 AutoCAD 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通过本课题能够帮助我系统了解塑料的工艺性及注塑成型的有关成型原理、工艺特点等,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掌握模具结构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模具结构特点及设计程序等;了解其它模具有关知识及模具 CAD/CAM;本课题还与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学、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关系紧密,是所学知识综合应用。 关键词: 模具制造;塑料管套;工艺;注塑成型

Abstract Mold is a kind of bas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ts purpose is to control and limit of material (solid or liquid) flow, the form of need. With mold manufacturing parts for its high efficiency,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and low material consump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塑胶模具斜顶设计方案

浇口设计一?擋料的拆法 防止成品被斜銷拉傷或拉變形,從而影響成品質量。故將一部份肉厚留在模仁內以阻止成品被拉傷或拉變形。如下圖: 注:對於斜銷上有凸起(靠破洞)時應增加脫模角, 角度以3°以上為佳,最多可做6°(如下圖所示) ` 二?斜銷頭部靠破的拆法 脫模 角3°

不利於裝配 如下圖所示: 2 .利用斜銷頭部的靠破面來定位,並可改變毛邊方向。如下圖所示: 三?空間限制時的拆法 1.為防止斜銷與頂管干涉,在斜銷上做缺角處理。如下圖: ` 有利於 毛邊方向 毛邊 靠 破 頭部 斜銷頭部有 鞋銷頭部無此處需跑

注:仍須小心斜銷腳與頂管是否有干涉 2.由於成品限制斜銷空間很小時,斜銷可直接將倒勾拆在斜銷上,以增強斜銷強度。如下圖: 補 注:成品卡勾易被斜銷拉變形,卡勾須加補強肋。 四?斜銷頭部有凸起時的拆法 由於成品形狀的限制,在斜銷頭部有凸起(即運動時會產生干涉現象),此時,可做兩截式斜銷處理。 下圖為兩截式斜銷運動過程(超連結動畫): 銅

下圖為兩截式斜銷分解動作及計算公式: 上圖中: 1. S4=H3*tgα(H3為頭部斜與公模仁靠破長度;α為斜銷角度) 2. S4>S3 (保証頭部斜銷安全回位) 3. S1=H*tgα=H1*tgβ(H為斜銷頂出行程;H1為兩截式斜銷產生相對垂直距離;S1為兩截式斜銷產生相對水平距離;β為溝槽角度) 4. S2=(H1-H2)*ctgβ(S2為頭部斜銷相對水平運動距離;H2相對垂直下降距離) 5. S2=S+1MM以上的距離; 6. S3>S1-S2; 7. 鞋銷頭部側邊一定要有1MM以上的靠破。(如下圖所示) 8. 兩截式斜銷是利用燕尾相互連接。(如下圖所示)

模具设计排位学习资料

注射模具设计 一、概述 A、设计合理的模具,应该有以下特点: 1、好的塑料制品品质,如外观质量和尺寸稳定性 2、使用安全可靠 3、便于维修 4、较短的成型周期 5、较长的使用寿命 6、合理的制造工艺性 B、提高模具设计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衡量优选方案 2、参考了解类似设计 3、经常联系模具关心各种塑胶制品 4、关心所设计模具的制造使用情况 5、学习借鉴先进的相关技术 二、设计依据 A、模具设计的设计依据: 客户提供的 a. 塑料制品图纸 b. 3D图 c. 实样 B、针对图纸和实样进行详细分析、消化 1、尺寸精度及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a、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低 b、尺寸精度要求高 c、外观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都高 2、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a、是否能顺利脱模, 检查产品是否存在难出模或不能出模之处,如倒扣等 b、是否影响外观 c、是否影响壁厚尺寸甚至强度 3、制品壁厚及均匀性 4、塑料的种类及特性 5、表面要求 6、塑料的颜色 颜色越深,缺陷暴露越明显; 壁厚较厚、制品较大时颜色不均 7、后处理: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8、批量 9、客户啤机规格: a、最大注射量 b、锁模力 c、拉杆间距 d、容模量 e、顶出方式及位置

f、开模行程及最大开距 10、其他要求 三、设计步骤 一、2D图及3D图的准备整理 二、初定大致结构 1.根据产品大小、结构、及排模表等因素确定模穴,如1X1、 1X2、1X3、1X4、1X8、1X16 等。 2.当几个产品出在同一套模具中时,考虑进胶的均匀性。应 将大的产品排在中间位置,小的产品置于两边。 3.当几个分型面不规则的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时,排位必须充 分考虑其分型面连接的顺畅。 4.一模多穴模具中,当有镶拼、行位等结构时,不得使其发 生干涉,行位尽量朝外布排。 5.排位时应综合模具每一方面,对流道,是否镶拼、行位、 顶出、运水等结构要有一个全局性思考。 6.排位时以产品零线为定位基准。当一模出一件时,可以考 虑以产品对称方向外形分中。 三、排位 1.镜像产品图 2.乘缩水

吐血奉献,多年的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总结,绝对转载

今天闲着没事来论坛看看,听说这个论坛比较不错。看完几个帖子后,我实在是坐不住了,我闲暇的时候也曾经浏览过很多关于模具结构的论坛。但看来看去,总是那些东西。很少有人能把真正设计模具的要点指出来。 我是从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的,曾经设计过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类的模具。设计水平不见得很高,只是干过的活比较多比较杂而已。今天刚好闲着没事,跟大家共同讨论下关于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的问题。 首先我们拿到了一个产品后,先不要急着分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检查产品结构,包括拔模,厚度等模塑型问题。当然这些对于一个刚刚从事模具结构设计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才是比较适合模具设计用的产品,这些没关系,只是自己日常积累的一个过程。当你分析完产品的拔模,壁厚,以及在出模方向有倒扣的地方后,你基本上已经知道了模具分型面的走向,以及浇口的位置,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跟客户确认的。 有人说,是不是我分析好了产品结构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模具了呢,答案当然是NO。要想在设计时少走弯路,一些关于影响模具结构的项目是一定要确认好的。具体内容如下:1,客户用来生产的注塑机的吨位及型号类型,这个确认不好,你就没法确认你模具的浇口套的入口直径以及定位圈的直径,顶出孔的大小跟位置,还有注塑机能伸进模具内的深度,甚至模架的大小,闭合高度等等。你辛辛苦苦的设计好了一套用油缸抽芯的模具结构,你也颇有成就感,可模具到了客户那里没法生产,因为客户那里只有电动注塑机,而且没另外加中子,估计那时你会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2,客户注塑机的码模方式,一般常用的是压板码模,螺丝码模,液压码模,磁力码模等等。这个确认好了,你才知道你设计模具时,到底需不需要设计码模螺丝过孔或者码模槽。3,刚才我们分析后的产品的问题点,以及产品夹线,产品材料及收缩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PP的塑料收缩率就一定是1.5%,这个一定要跟客户确认好,要知道他们最终用于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有没有添加什么改性材料等等。 有条件时,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将来的模具结构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外观面,哪些是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甚至包括一些产品的结构,如果你了解了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你就知道哪些倒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的。一定要牢记,做模具的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常看到一些人以做了一套多么多么复杂的结构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那是非常得无知。因为很多产品工程师可能会由于自身的经验问题,设计了一些不太合理的结构,如果作为下游工序,不能帮他们指正的话,他们可能永远都觉得那样设计是没问题的。那我们产品工程师的进步就会非常的缓慢。 4,模具水路外接参数,油路外接参数,电路外接参数,气路外接参数。只有在设计之前了解了客户这些要求之后,你才能有预见性的设计水路油路气路,别到时辛辛苦苦设计好了模具,后来发现客户需要在模具内部串联油路,那时你再改动,估计会累个半死,因为你水路,顶杆,螺钉什么的都好不容易排好了位。像这四路的设计顺序一般是先保证油路,因为油路要分布平衡,特指需要油缸顶出的模具结构,如果油路不平衡的话,油缸顶出的动作就会有先后,容易顶出不平衡。当然也可以采用齿轮分油器,但那样就更复杂了.其次是水路,因为水路要保证冷却效果,分布不均会影响产品质量及模具寿命。最后才是气路跟电路。在模具上的放置顺序是,最靠近TOP方向的是电路,然后是水路,

基于SolidWorks的注塑模具CAD系统设计

基于SolidWorks的注塑模具CAD系统 设计 1

2

前言 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行业的基础工业装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模具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注塑模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装备.现代制造业对产品优质多样化、制造过程柔性化、市场供货快捷要求,使得通用CAD设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特殊需要,在通用CAD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企业自主的模具CAD系统十分必要.专用注塑模具CA D软件系统,是在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标准件库、模具通用件库以及标准模架库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注塑模具自动设计模块,以及相应的数据库和设计过程数据流程管理系统,使系统能自动对数据进行提取、存储、判断和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模具产品,提高设计效率.本注塑模具CAD以参数化三维特征造型设计自动化软件SolidWorks为开发平台,其采用Para2solid底层核心,二次开发采用流行的OLE编程技术进行程序设计,完全基于Windows编程基础. 3

1关于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 SolidWorks提供了基于OLE Automation的编程接口API(Applic 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其包含数以百计的功能函数,这些函数提供了程序员直接访问SolidWorks的能力,能够被VB、C/C++等编程语言调用,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 (1)对象模型树 不论用VC++,VB,或者用VBA开发SolidWorks都要在调用Soli dWorks对象的体系结构基础上进行.在SolidWorks的API中,其各种功能都封装在SolidWorks的对象中,和其它VB对象一样,具有自己独立的属性、方法.经过调用SolidWorks的对象的属性以及方法,能够实现各种功能.图1是SolidWorks的对象模型树。 (2)OLE Automation接口技术 OLE(Object Linking Embedding对象链接和嵌入)是Microsoft Wi ndows系统和Visual Basic的编程基础,为应用程序间的通信以及共 4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前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 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1.2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2.1 估算塑件体积 (7) 2.2 选择注射机 (7) 2.3 模架的选定 (7) 2.4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3.1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3.2 型芯的计算 (10) 3.3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4.1 主流道的设计 (12) 4.2 冷料井的设计 (13) 4.3 分流道的设计 (13) 4.4 浇口的选择 (14)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注塑设备设计

前言 第二章注塑设备选择 第2.1节估算塑件体积 该产品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自动脱模,可采用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由于塑件中等大小,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 2.1.1计算塑件体积 由第一章可知塑件材料PMMA的密度为1.16~1.20g.cm3-,收缩率为1.6%~2.0%,计算出其平均密度为1.18 g.cm3-,平均收缩率为1.8%。经测绘初步估算得 塑件体积 V 塑 =9.18+1.428+7.722+0.33+0.32+2.62=21.6 cm3; 塑件质量M 塑= V 塑 ρ=21.6 cm3×1.18 g.cm3-=25.488g; 2.1.2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可按塑件体积的0.6倍估算,由于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 1.所以浇注系统凝料体积为 V 2=2V 塑 ×0.6=2×21.6×0.6=25.92 cm3; 2.该模具一次注塑所需塑料的体积为 V 0=2V 塑 + V 2 =2×21.6+25.92=69.12 cm3; 第2.2节注塑机型号的选定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与质量,以及成型工艺参数初步选定注塑机的型号为SZ—200/1000型卧式螺杆注塑机 2.2.1 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如表2.1所示 表2.1

注: 该注塑机由宁波市金星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2.2.2 型腔数量的校核 1.由注塑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目 n ≤ 1 2 3600m m KMt -; 上式右边≈12≥2,符合要求。 式中 K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的利用系数,取0.8; M ——注塑机的额定塑化量(g/h 或cm 3/h),该注塑机为14g/s ; t ——成型周期,因塑件较小,壁厚不大,取45s ; m 1——单个塑件质量 25.48g ; m 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 30.58g ; 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目 n ≤ 2 1 m m Km n -; 上式右边≈5.4≥2符合要求; 式中 m n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 或cm 3) 210 cm 3; 3.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校核型腔数目 注射机在充模过程中产生的胀模力主要作用在两个位置: 在两瓣合模上的作用面积约为A 11≈24×135=3240mm 2; 瓣合模与支撑板的接触处的作用面积A 12≈17×135=2295mm 2; n ≤ 1 2 A P A P F 型型- 上式右边≈3.1≥2符合要求; 式中 F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该注射机为4×105N ;

排气注塑成型

排气注塑成型 第一节概述 许多塑料在出厂时,都会有少量单体、熔剂和其它低分子挥发物,如以尼龙(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等最为突出,不仅含有低分子挥发物,而且与空气接触时,很容易吸附水分。单体、溶剂、水分在加工温度下会变成气体,给加工带来困难,产生银丝、污痕、云斑、汽泡等,影响外部质量,而且会降低制品机械性能,影响内部质量。所以普通注塑成型必须进行干燥处理。至到七十年代,开始发展排气式注塑机,用排气注塑工艺加工带有含亚量大,和挥发物的制品。近年来,由于提倡节能、环保,排气注塑成型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排气注塑成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省去了附设的干燥设备及其所占据的厂房面积,减少用电力加热烘干,节省能耗,而且使制品质量得到提高,外观质量好,尺寸稳定,减少废品率。 某些塑料经存放后,会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水分,特别是一些容易吸湿类塑料如PA等更是如此。如图12-1示出几种材料的吸湿曲线。对于已经吸湿的材料,在注塑之前必须要干燥后才能注塑,否则就会影响成型制品的内部质量和表观质量,以及制品精度。

图12-1材料吸湿曲线 (1)相对温度40%(2)相对温度60%(3)相对温度80%

为了解决这种特殊的排气问题,出现了排气式挤塑机和注塑机。1959~1961年Rohm与Haas GmbH合作对PMMA 进行了排气注塑试验。70年代以后排气式注塑机不断地扩大应用范围,设计配有各种排气式螺杆的注塑机对PMMA、ABS、SAN、PA、PS、PPO、PPS等进排气注塑。如今已有锁模力125~3000吨排气式注塑机系列,图12-2示出小型排气式注塑机。 在排气式注塑机上,由于物料不需再单独地进行干燥,通过塑化装置的排气作用,制品质量很好。没有干燥的PMMA在普通注塑机上塑化后对空注射出来的物料,里面充满白色的小气泡;干燥后的PMMA注塑产品中仍存有一些挥发性气体产生的大气泡;而没有经过干燥的PMMA物料直接经排气式注塑机注塑的质量好,物料透明,里面再不含气泡。 图12-2排气注塑机塑化装置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

一、首先是开场白: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对讲机注3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金函绪,是08级机制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论文是在李章东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塑模具毕业设计。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的谢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二、内容首先,我想陈述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设计对讲机注塑模具,是基于一下几个目的:(1锻炼自己对步骤和方法。增加对注塑模具的认识,对塑料模具制作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未曾接触过的事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10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阐明了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确定脱模斜第二部分是塑件工艺分析。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塑料结构和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度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同时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第三部分是注射机型号的确定。这部分需要进行注射量、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并校核注射剂的工艺参数,确定注射机的型号。第四部分是模架的确定。主要确定模架的型号以及各板的尺寸。第五部分是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的设计。包括了导柱、导套以及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脱模阻力的计第六部分是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主要囊括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及分类,算和脱模机构的选用。第七部分内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主要完成内抽芯距的计算。第八部分是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计算冷却参数和冷却时间。第九部分模具零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了模具各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第十部分是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模具装配的步骤和模具工作过程校验和修改。不足之处:不能根据实没有实践经验,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我对模具设计过程中思考问题有些简单,以及对塑料模具知识的缺乏,使该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际情况来修改,老师提问:掌握了塑料模具成本论文的优缺点:对塑料模具在成型过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10)解决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一次新的锻炼,学会了分析问题、型的机构特点及设计计算办法,模具中斜顶杆不能准问题的方法。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大量生产后,由于顶针板变形,确复位,并对型腔造成损害,使塑件上有磨伤,且侧凹位置发生变化,无法满足装配要求。)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9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也发现了自己在学科内的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通过本次设计,做到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但在李章东老师的热心指导下,.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及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8()还有那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的不够透彻?对于斜导柱的侧抽芯机构不甚了解,对斜导柱和滑块、导槽的配合过程中的整个动作过程 不太明白。对斜导柱的在模架上的安装位置还不太明白。 (7)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 我对塑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首先是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固化剂、着色剂。其次是塑料的特性,包括质量轻、电气绝缘性好,强度刚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导率低,耐磨性能优良。最后是塑料的分类,按合成树脂受热的状态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6)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的见解?对这些不同的见解,自己是怎么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对分流道设计过程中,由于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梯形、U型、矩形等,为了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分流道的截面面积要大,同时,为了减小散热,又希望分流到表面积要小,对选用

热流道复杂抽芯斜顶出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热流道复杂抽芯斜顶出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刘庆东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摘要:分析了某双色注塑件的成型工艺性,该产品尺寸小,外观要求高,结构复杂,并针对塑件在模具中必须倾斜放置导致顶出方向和受力面不垂直造成顶出困难,设计了斜顶出机构;针对产品尺寸小,抽芯部位多且前、后模都要抽芯导致抽芯机构设计困难,设计了T型块、斜导柱、顶针板等抽芯机构;针对二次注射不能在塑件表面进胶且塑件周围满滑块导致浇注系统设计困难,设计了热流道转冷流道的浇注系统。检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色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双色注塑模具;热流道;复杂抽芯机构;斜顶出 前言 相对于传统的单色注射成型,双色注射成型可以使塑件在外观和功能方面得到极大改善,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受到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条件的制约,双色注射成型的塑件在塑料制品中所占比例还较小。双色注射成型具有其独有的成型特点,双色注塑模具与单色注塑模具在结构上的要求不同,国内对于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某塑件的双色注塑模具为例,对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特别是前、后模的抽芯机构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1塑件工艺性分析 某双色注射成型塑件为形状复杂的壳体,图1为该塑件的外观图,图2为该塑件一次注射成型部分。该塑件的结构特点是:尺寸小,外形尺寸仅为30mm×19mm×18mm;结构复杂,塑件四面皆有侧凸或侧凹。塑件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一次注

射的材料为PC,二次注射的材料为ABS。ABS的收缩率为0.5%,PC的收缩率为0.5 %。双色模的收缩率取决于一次注射成型的塑料,二次注射成型的塑料取和一次注射成型的塑料相同的收缩率,因此收缩率取0.5%;塑件的外观品质要求高,外表面不允许有浇口或夹水线的痕迹。 塑件在模具中的摆放位置是一次注射的塑料位于下方,二次注射的塑料位于上方,这样二次注射的塑料就可以完全覆盖在一次注射的塑料之上。分型面取在塑件的最大轮廓处,即一次注射与二次注射的分界处。由图1(a)和图1(b)可见,分型面以下四周皆有侧凸或侧凹需要抽芯,分型面以上前后方向有侧孔需要抽芯。另外,如图1(c)所示,在分型面以上,二次注射的斜面上有许多凸起结构,如果塑件在模具中分型面沿水平放置,则此部位必须在前模一侧设计倾斜的抽芯滑块才能脱模,这样做滑块会在塑件表面留下夹水线而影响外观;要保证塑件外观品质就必须将塑件的分型面在模具中倾斜放置,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顶出方向和顶出作用面不垂直,受力不好。 2模具结构设计

塑胶模具排气通道规定标准

塑胶模具排气国家规定标准 模具排气可最大程度上代表模具整体结构的好坏。即使“A”级的模具如果没有好的排气,也不可能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好的模具应是密闭性好,而且能够保证气体自由排出,而不是气体被高度压缩。 不合理的排气会产生以下不良: 1、气体堆积会浸蚀模具表面及合模线(Parting Line); 2、会产生过多的结合线(这此结合经不牢固,并且不美观); 3、会浪费太多的注塑压力(会增加注塑机的难度); 4、需使用过高的料筒温度(增加注塑机工作难度,温控失常,材料的性能出现偏差,增加循环时间); 5、循环不稳定性:会经常性的需要调机解决品质问题; 6、颜色问题:出现色差,使颜色变黑或变亮; 7、要增加模具抛光:浪费时间、钱及并使钢材易腐蚀; 8、不可能使产品达到客人要求的标准; 9、使技术人员、QA、操作员及模房人员的工作增加困难; 10、降低材料的级别。 合理的排气技术要求 要尽可能做全周排气结构,深度做到0.025-0.030,全周排气是最佳的,整个PL线均设排气,而理论上合模面永不接触,如果全周排气不可能的情况下只能做线性排气结构。 如果因PL面不规则不能做全周排气,较好的方法是用“1/2”宽排气槽到母模,从排气角度考虑,产品的周围排气槽宽度须至少12mm宽,然后作排出通道将气体排到大气中,而深度最少为0.015.气体最终必须排到大气中,要尽可能用平底带倒角的铣刀加工排气槽,如果一定要用球形铣刀,则要计算清楚加工深度与平底加工出的深度一致才可使用,排气槽长度是一个最易被大多数(人)忽视,并关系到合适的排气问题,在此问题上有许多并不尽相同的尺寸规定的说法,材料供应商的规格从3~5mm,而我保证如果长度大于3mm将不再起作用,因此,安全起见,我们规定标准为0.045,排气深度决定于成型材料,若有疑问,可查阅加工规格。 一个最常见的错误概念是太多排气导致披锋,实际上反方向才是对的,不合理的排气需加过大的压力,当允许气体排出时,胶料会随气体走出,而唯一导致排气过量而致披锋则是气槽深度太深。 通常要尽量用全周顶针排气,这点对于大件的塑件尤为重要,这点当然也决定于顶针的直径,如果这点不可能,要磨平面排气,用合适的长度及深度,并减缓顶针配合间隙,流道尤其是大的或长的流道一定要开排气。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零件不能做全周排气时,最后充胶位及次最后充胶位必须被考虑到,此两位必须加排气。 深骨位、柱位及小针点胶位或薄胶位须特殊考虑排气,或用扁顶针,半针形的结构或用排气钢,甚至用真空排气装臵。 特别注意: 当使用顶针排气时,先检查顶针孔的尺寸特别重要,而不是先磨针(尼龙材料),良好的排气模具排气加工指导程序。 1、按预先规定的标准规格加工模具排气,然后进入第二步; 2、开始开排气; 3、简单的模具检查排气是否合适,如果各项内容OK,然后做导向(结构),使气体排空; 4、检查排气管及PL线,检查是否有气体困住,不足够的气体排出通道。 特别记住:一个零件不能排气太多,尽管合模线能够做到,这点给带来以下与排气有关的问题 合模线材料闭合 最好的排气最终也会消失,经过一定的物质循环后,如果没有足够的钢材在合模线上补偿压力,模具会咬合在一起,而气槽会磨损,合模线应避开模具合模部分的减少,这是大模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前后模镶件的模具,前后模镶料不能在模胚分模面合模之前先合模。正确的做法是内模之间及模胚上下模之间要同时合模。

2020年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参照模板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 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1.2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2.1 估算塑件体积 (7) 2.2 选择注射机 (7) 2.3 模架的选定 (7) 2.4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3.1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3.2 型芯的计算 (10) 3.3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4.1 主流道的设计 (12) 4.2 冷料井的设计 (13) 4.3 分流道的设计 (13) 4.4 浇口的选择 (14) 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 5.1 分型面的选择 (17)

塑胶模具设计 斜顶中走运水规范修改

一.概述: 1.1斜顶头双杆固定的,都需要通冷却水. 1.2斜顶头单杆固定的,单杆直径大于40的,需要通冷却水. 1.3斜顶头单杆固定的,单杆直径25,30,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特殊要求来确定是否设计斜顶头通水,不 推荐通水. 二.通水斜顶设计案例 2.1斜顶杆侧面引水,如图1、图2所示 此结构因为引水不方便,且斜顶杆的引水水嘴连接处强度不好,斜顶杆易断,易漏水,故不推荐采用。 客户特殊要求的除外。 图1(参考B1718)图2 2.2.斜顶杆底面引水 2.2.1图3为双杆引水底面引水 图3(参考B2387) 2.2.2图4为顶块双杆引水。

图4(参考B2149) 2.2.3图5为单杆引水,水孔中间用隔水片分成2路水。 (此种方式不推荐使用,技师装配不方便) 图5(参考B1362)放大图

2.2.4图6为单杆引水。具体设计设计参数如图7所示: 图6 图7 2.2.5图8为单杆引水,双孔型圆杆料

图8(参考B2523) 备注:通水斜顶杆订购 1)订购单/双孔圆杆料,回厂改制标准件。 2)不允许附图订购双孔圆杆料,可以订购圆杆料,回厂改制标准件,深孔钻加工引水孔。 2.3.采用引水杆引水,大型模具采用,引水杆材料:S45C,发黑处理. 如图9、图10示: 图9(参考B2319)图10(参考B1674) 三.通水斜顶头部固定密封方式 斜顶杆头部密封方式一共四种,优先采用起级从侧面收楔形块的方式,次之选用顶面密封圈从侧面收楔形块的方式,其次选用起级用销钉固定的方式,最后选用顶面密封圈用销钉固定的方式。 3.1采用起级从侧面收楔形块的方式,如图11所示:

最新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毕业

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充电器外壳制件的工艺特点,包括材料性能、成型特性与条件、结构工艺性等,并选择了成型设备。接着介绍了充电器外壳注塑模的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布置,重点介绍了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然后选择标准模架和模具材料,并对注射机的工艺参数进行相关校核。最后对模具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以及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论述的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采用三板式结构,即浇注系统凝料和制件在不同的分型面脱出,采用一模四腔的型腔布置,最后利用推板将制件推出。 关键词:充电器外壳;注塑模;三板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

The mould injection design of charger shell Abstract The designing methods of injection mould of the charger shell are main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sed, including material properties,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the process of the structure, the forming equipment is selected.Then the parting line is selected, the number of cavities is determined.The specific introduction are made on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Molding parts, Steering mechanism, moulding mechanism, and spacer parting institutions.Then the standard mould bases and Mould materials are selected.and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forming equipment is checked. Finally, problems that may emerge during the mold installation process are analysed and the appropriate solutions are provided. Threepence mould is used on the design of charger shell,that is pouring material and the plastic parts are ejected from different parting lines. there are four cavities in this mould,finally a stripper plate is used to push off the charger shells. Keyword:Charger shell;Injection mould;Threepence mould;Gating system;Moulding mechanism ; Space parting institutions

圆规盒的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圆规盒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圆规盒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保护盖产品。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侧抽机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圆规盒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轮辐式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圆规盒、抽芯机构、注射工艺、抽芯距、模具结构。

目录 摘要................................................................................................................. - 1 -目录................................................................................................................. - 2 -前言................................................................................................................. - 5 -第1章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 6 - 1.1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 6 - 1.2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 7 - 1.3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 7 - 1.4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 7 -第2章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规程编制................................................. - 8 - 2.1计算制品的体积和重量..................................................................... - 8 - 2.2初选注射机......................................................................................... - 8 - 2.3 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 9 - 2.4 设计模塑工艺卡.............................................................................. - 10 -第3章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 11 - 3.1分型面的选择................................................................................... - 11 - 3.2 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 12 - 3.3 浇注系统的设计.............................................................................. - 12 - 3.3.1主流道设计............................................................................ - 13 - 3.3.2分流道的设计........................................................................ - 15 - 3.3.3 分流道截面形状与效率....................................................... - 16 - 3.3.4浇口设计................................................................................ - 16 - 3.4 型芯、型腔结构的设计.................................................................. - 18 - 3.4.1 型腔结构设计....................................................................... - 19 - 3.4.2 型芯结构设计....................................................................... - 19 - 3.5 脱模机构的设计.............................................................................. - 20 - 3.6侧抽机构设计................................................................................... - 22 -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 I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WPDB接线端子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20205 姓名海洋 学号120205111 导师新运 2016年6月

WPDB接线端子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摘要 塑料行业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行业之一。塑料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注塑模具的发展。塑料模具是用来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接线端子的模具设计,涵盖了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等的详细设计,并进行了简单的加工工艺的编制。通过塑料模具的设计,能够全面的了解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熟练使用Solidworks、Auto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接线端子;塑料模具;浇注系统;浇口。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 for WPDB Terminal Abstract Summary of plastics is a 20th centur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s fastest-growing industries of the 21st century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led direc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jection mould of plastic. Plastic mould tool i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products. This topic is the main terminal of mold design, covering the gating system,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ejection systems, cooling systems,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s of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simple process. Plastic mold design,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lastic mould design, skilled use of Solidworks for die design, AutoCAD softwar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Key words: Terminal; plastic mold;injection system;g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