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教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教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基础知识梳理]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

(1)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2)常见功能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

(2)典型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

(主要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距离

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

(2)社会因素????

??

收入高低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形成和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思考】

1.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有哪些差异?

提示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环境优美,并配套有相应的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低级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拥挤密集,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2.“唐人街”,通常又称为“中华街”“中国城”“华人区”或“华埠”。它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居留地或居住区。早在明代,“唐人街”已经形成,那时就已经成为中国移民在海外活动的重要根据地。那么“唐人街”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示 可以从防止歧视、资源开发、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回答。

3.城市中的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在空间上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商业用地的主要职能是为商业活动提供场所,一般分布在城市交通便捷、地价高的市中心处。工业用地的主要职能是为工业活动提供场所,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沿交通线的城市外围,但要避开城市的水源地和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预习效果自测]

1.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城市的形成同步

B.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各功能区的分布是商业竞争的结果

D.不同城市各类功能区空间组合不尽相同

解析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在城市起源后,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各功能区的分布是城市各项活动竞争的结果,在不同城市,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尽相同。

答案 D

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解析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可以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答案 B

3.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线分明

解析市中心一般是中心商务区,人流昼夜差别大,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工业生产

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因此沿交通干线分布。

答案 B

4.影响住宅区分化的因素是()

A.收入的不同

B.知名度

C.种族宗教

D.历史因素

解析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答案 A

5.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

C.高级住宅区建筑密度较大

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

解析高级住宅区与文化区、高坡相联系,建筑密度较小;低级住宅区与工业区、低地相联系,建筑密度较大。二者往往是相对发展的。

答案 A

探究点一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特征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而城市地域结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见下表总结:

【反思归纳】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思维拓展 1.中心商务区的特征

中心商务区是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中心商务

区通常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3)建筑物高大稠密;(4)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

2.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差异

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即时巩固】

1.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据图可推断出()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说明公共服务设施少;乙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可能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丙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少,商业网点等级较高;丁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不可能为中心商务区。

答案 B

2.下图是城市内部某区域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统计图。据图完成(1)~(2)题。

(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

B.高级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D.低级住宅区

(2)该功能区()

A.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

B.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区

C.随着城市发展,位置逐渐向城市外缘移动

D.多分布在市区边缘,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看出本区域8:00以进入本区交通量为主,18:00

以离开本区交通量为主,11:00进出本区交通量很小,符合中心商务区的特点。第(2)题,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区,向城市外缘移动的是工业区。

答案(1)C(2)B

探究点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因素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电视上经常报道,我国某大城市位于市中心的地块被房地产商以每平方米几万元的高价购买。城市中每块土地上最终形成的功能区,是由从事各项功能活动的主体所付租金的高低决定的,并不是由土地的租金决定的,租金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付租能力是决定因素。距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租水平,各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交通便捷程度对土地租金的影响比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的影响更符合实际(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图中A、B、C对应的城市功能区的名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明上述功能分区的成因。

(3)结合材料二分析市中心O处,A、B、C、D、E、F处,以及M处地租的高低及原因。

答案(1)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

(2)A处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最高,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在此布局可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B处地租水平较高,住宅区付租能力较强,在此布局既便于居民购物,也便于工人上下班。C处地租最低,工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弱,工业区布局在此可降低成本,又可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

(3)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反思归纳】

影响土地租金的因素

影响土地租金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交通便捷程度

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土地租金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内不同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不同,土地租金也就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距离市中心越近,交通便捷程度越高,越能接近消费市场,因此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思维拓展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功能区与城市形态的区别

(1)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城市内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2)城市功能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3)城市形态是指整个城市的外部形态。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城市功能区――→分布组合城市地域结构――→外部

形态城市形态

【即时巩固】

1.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益

解析 第(1)题,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受地租(土地价格)和交通条件影响。第(2)题,郊区土地价格较低,适宜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答案 (1)B (2)A

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观察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占地面积较大的功能用地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第(2)题,观察工业用地变化曲线,在距市中心4千米地方离市中心较近,有市场优势;距离住宅用地较近,有劳动力优势。

答案(1)A(2)B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设施是()

A.养老院

B.医院

C.商业网点

D.中小学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功能区15~44岁青壮年人口迁入最多,说明该功能区对劳动力需求最大,而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迁出数量多,是因为该年龄段的人口多为退休人口,故该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功能区为工业区。由图可知,5~14岁人口迁入量大,主要是跟随父母迁入该地,为了解决5~14岁人口上学的问题,迫切需要增加中小学数量。

答案 1.C 2.D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4.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B.接近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C.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解析第3题,乙区位于河流的上游,远离工业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第4题,工业区污染严重,占地面积大,因而不适合布局在市中心附近。

答案 3.B 4.B

5.读以下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别为:Ⅰ________区、Ⅱ________区、Ⅲ________区,其中用地方式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的是________区(填代表数字)。

(2)Ⅰ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________,该类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由于经济原因,不少城市中的Ⅱ类功能区开始出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如果图中城市地区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则高级区应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____部(按地理方位回答),试简述判断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回答。第(2)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位于市中心,人口流量大,土地租金高,建筑物高大稠密,土地利用集约。第(3)题,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较好的位置,地势高处,河流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答案(1)商业住宅工业Ⅲ

(2)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人口流量大、交通便捷、地租水平高、土地利用集约。

(3)西南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城市河流上游(上风上水处)。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

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解析第1题,功能区②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功能区①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住宅区;功能区③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第2题,甲处距住宅区较远,位于河流的下游,印染厂布局在此处,可避免污染

城区水源。第3题,乙处两侧有河流流经,且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自然环境优美。

答案 1.D 2.B 3.D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据此回答4~5题。

4.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

A.a区

B.d区

C.e区

D.g区

5.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央商务区

解析第4题,图中有河流穿过,则图中等高线分布区代表的地形部位为山谷,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所以a处为河流的上游,g处为河流的下游。开发漂流旅游项目,出发地应选择在河流上游。第5题,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等高线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答案 4.A 5.C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

6.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

7.③区域可能属于()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解析第6题,①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为商业区,故常住人口少。第7题,③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大,为住宅区。

答案 6.B7.B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8~9题。

8.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9.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商业区集中,但并不会缩小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虽远离海洋,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容易造成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布局,接近各处住宅区,可以更好地为周围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企业联系。第9题,石化工业会污染大气,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的海峡沿岸,图中d符合该条件且d在工业区。

答案8.C9.D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解析第10题,各种功能区中住宅区是最基本的功能区,也是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图中四个功能区中①占地面积最大,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第11题,甲—乙

沿线有两片城市功能区布局,故地租有两个高峰值,其中右侧功能区面积大,峰值区大。甲、乙两端附近有山脉分布,海拔高,气温低,远离城市,故地价较低。答案10.A11.C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2~13题。

12.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13.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解析组团式城市是在城市市区及近郊范围,组成城市功能整体的各部分,由三个及三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分散并相隔一定距离的集中功能区团块,通过便捷的交通连接形成的一个城市实体。第12题,组团式城市各部分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增加了居民的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联系,故A、C错;城市各部分内部主要功能区相对齐全,所以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故D错;各部分之间有林地相隔,避免了集中布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故B对。第13题,物流园区占地广,需要有较低地价的土地;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物资的集散。①

处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交通条件优于②③④处。化工园区对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水体污染与大气污染。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市区地势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③处位于郊外,地势较市区低,且处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故选A。

答案12.B13.A

二、非选择题

14.(名师原创)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第(2)题,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污染空气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处应建绿化带,①处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15.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三个符号分别代表三类企业。假设这些企业的布局是合理的,那么,在这些企业中,污染程度最小的是________(选题中符号填空)。

(2)a、b、c、d四地中,环境质量最好的应该是________。

其判断理由是什么?

(3)现假定要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一处建设一个高档生活小区,那么该小区应选择在何处?为什么?

(4)在如图中,绘出一条曲线以示意地租水平自A到B的变化情况。

解析依据盛行风向及三类企业所处的位置可知,“□”类企业位于住宅区内,污染最小。城市上风地带、河流上游、远离工业区的地带,环境质量往往较好。高档生活小区应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的地区。

答案(1)□

(2)d地势较高,处于上风地带,大气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和生活区,污染小;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靠近文化区。

(3)丁处。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大气环境较好;靠近文教区,文化生活资源丰富;远离工业区,污染较小。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诏安县官陂中学沈杰华 2017年3月23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案例分析及读图的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2.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地区发展的影响,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3.通过具体案例学习理解农业地域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知识的学习,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2.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因素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四、课时安排建议用时1课时。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中,力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采用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模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图表的判读和教材文字内容的阅读,试图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知识层面上,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参与,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其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讨论诏安具有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以材料展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诏安青梅的区位因素导入新课。 (二)主要教学环节 1.农业区位 教师对学生分组,安排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41页内容,指出42页图3.1和图3.2中农业活动的劳动场所、劳动对象。 (2)说出造成图3.1和图3.2农业活动差异的地理原理。 教师巡视各组讨论的情况,请各组学生代表发言,然后进行总结性说明。根据教材41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导航】 课程要求要点提示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学科网]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教材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完整地对褶皱山和断块山进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示意图或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要注意列表对比背斜与向斜、褶皱与断层等内容,让学生综合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三幅图片。〖提出设问学生思考〗:喜马拉雅山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2.了解断层的概念。 3.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4.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新授过程〗 〖自主探究一〗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三维目标】 1. 及地理意义。 2. 3. 1.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 2. 【教学难点】 1. 2.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2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 推进新课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阅读教材P 59 头的含义。 1. 2.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 生2 生3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生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 师 生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 (播放视频:“千沟 师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 60 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 动人口数量和增 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 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 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活 动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 展,食物供应变得稳 定而可靠,死亡率下 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 迅速扩大和发 展 人口数量继续 增加,增长速度 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 造自然的能力,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教案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以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为例,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资料,分析我国主要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2.分布: (1)牧牛国家:美国、阿根廷。 (2)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 3.成因: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 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发展措施: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等。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二、乳畜业 1.特点: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 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3.主要分布区: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西欧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1)饲料因素。(2)市场因素。 【思考】 1.近年来,蒙牛集团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周围建设乳牛场,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接近消费市场。 2. 目前我国内蒙古草原、新疆天山牧场能否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为什么?提示不能。我国西北牧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目前还无法满足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需要。 [预习效果自测] 1.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C.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D.交通运输条件对大牧场放牧业影响不大 解析大牧场放牧业属于商品农业,对市场依赖程度较高,需要较好的交通条件。答案 D 2.下列国家不存在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阿根廷 D.日本 解析日本地狭物贫,且以山地为主,不具备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 答案 D 3.下列不属于发展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所采取的措施是() A.发明海上冷冻船 B.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C.开辟水源 D.种植饲料作物 解析潘帕斯草原采取的措施: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作物、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牛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完整版)

必修一(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20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 (1) 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彗星和

其他小天体等。 (2)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 (5)分类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④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地球是银河系中普通的成员。而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其他条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四.运用拓展 1.天体的类型和分类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行程与发展(人教版)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2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同,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学生科学地理解概念。进而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但是我觉得在这里教师应该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这些因素别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使学生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一知识则主要是通过文字讲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案例2让学生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区位的含义;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案例分析、问题探究与讨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势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三、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 四、难点:影响风向的几种作用力 五、授课过程: 课前学习准备活动:布置每个学生收集最近一段时间气温日变化数据。要求对12 :00 和14 :00 两个时刻的气温做数据记录和对比。得出午后14 :00 的气温比正午12 :00 的气温还要高的结论。 新课引入:为什么一天最热的时刻不是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 :00 ,而是稍后的14 :00 ?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表活动:结合下图和表格分析: ?分别用红色和蓝色表示热辐射的波长。红色表示短波辐射,蓝色表示长波辐射。 ?根据资料思考:太阳辐射主要被大气吸收还是地表吸收?为什么? ?使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还是地面? ?在下图中用1、2、3等数字按顺序标出热辐射从太阳、地面到大气的主要传导过程。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补充资料:大气不同成分对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吸收的情况。 讲述: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 板书: 1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球保温 思考: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显示图: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 思考: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地理必修二三维目标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 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 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学过程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在关系 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优势,进一步人士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四、教学过程: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部空间结构 一、三维目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 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 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 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 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 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 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木桶效应 ①资源(最主要因素):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②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③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④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1)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2)措施:就整个世界来说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_必修一_教案__人教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

高一地理必修一提纲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银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99.86% 地月系: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组成地球和月球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总星系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常数:8.24焦/平方厘米2分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与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15°/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 地方, 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 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 时 ,又称 标准时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3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 球形而导致的 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 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 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 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66.5°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热 带、 北温 带、 南温 带、 北寒带、 南寒 带 五带 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2 (对应点选填右图) A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教案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 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 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 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 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 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 医疗条件改善,寿 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 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 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 不断改善,死亡率 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 水平人口增长特 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 势 典型国家举 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 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 全,生育观念的转 变等 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的 人口数量还 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 中国 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 快,世界新 增人口中, 发展中国家 占到80%以 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 族经济的发展,医 疗卫生事业的进 步,人口死亡率下 降 人口增长开 始趋于缓 慢,很多国 家实施人口 控制措施 中国、印 度、巴基斯 坦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过渡模 式) “三低”模式 特 点 出生率高高高低 死亡率高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 ?→ ?不断增长 分布热带原始森 林等地区的 落后民族 较落后的发 展中国家或 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 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 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