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是什么范围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是什么范围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是什么范围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是什么范围

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在孕期的女性是要检查的。有很多的人都是听说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一激素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这一激素的知识。其实在生活中孕妇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有一个正常值的。为了大家好,这一激素的正常值我们需要认识一下。那么到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是什么范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不同亚基组成,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β-HCG于β-LH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所以在临床应用β-HCG亚基的特性做特异抗体用作诊断以避免β-LH的干扰。HCG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

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

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

(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

(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功能(1)具有FSH和LH的功能,维持月经黄体的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2)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同时刺激孕酮形成;

(3)抑制植物凝集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吸附于滋养细胞表面,以免胚胎滋养层细胞被母体淋巴细胞攻击;

(4)类LH功能,在胎儿垂体分泌LH以前,刺激胎儿睾丸分

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还可促进性腺发育,对男性能刺激睾丸中间质细胞的活力,增加雄性激素(睾酮)的分泌。对垂体联合缺陷的男性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性腺发育及雄性激素的分泌,还能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5)能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变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 患者。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

b-hCG和高糖hCG(H-hCG)。H-hCG相关分子筛查唐氏综合症很敏感,而且可以尿液采样。DS患儿母亲血浆中H-hCG浓度比非感染孕妇高9.9-fold。

游离b-hCG是现在唯一知道的可以同时用于一期和二期筛查的标记物。DS综合症母血游离b-hCG平均水平为1.9MoM,健康母血为1.0MoM。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

正常妊娠期间血清HCG水平:

妊娠周数 HCG(IU/L)

0.2-1周 5-50

1-2周 50-500

2-3周 100-5000

3-4周 500-10000

4-5周 1000-50000

5-6周 10000-100000

6-8周 15000-200000

2-3月 10000-100000

以上就是对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值是什么范围”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有了一个满意的解答了。孕妇们除了

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外,在生活中多多的养成饮食上和作息上的好习惯,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做一些有益身体的有氧运动,让身体更加健康,才能更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导语:在生活中很多适孕的女性朋友去医院都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但是我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检查是干嘛的。这对于我们的认识这方面的知 在生活中很多适孕的女性朋友去医院都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但是我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检查是干嘛的。这对于我们的认识这方面的知识是很不利的。为了女性朋友好,我们需要了解做这个检查的原因。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1、检查时间:妊娠初期,一般不超过12周。目的:诊断早孕有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时,或者曾经有过自然流产史的准妈妈检查,以了解黄体功能,对能否继续妊娠作出估计。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糖蛋白,全部由胎盘产生,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叶层细胞分泌,是最敏感,最常使用的用来检测是否成功妊娠的激素。 3、妊娠时用特异的p-HCG抗体测定时,在排卵后9~12天即可在血浆中测到p-HCGoHCG在妊娠前8周增长很快,而且在血液中非常容易被检测出来。在孕早期,即使尿妊娠试验是阴性,超声检查还没有发现宫内怀孕迹象的时候,准妈妈的HCG值就开始上升。此时验血HCG,是确定怀孕最肯定的检查证据。 4、早孕时p-HCG上升很快,在妊娠40~90天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p-HCG达高峰值,即16万~20万U/L。中期与晚期妊娠时,p-HCG量仅为高峰值的10%,即1万~2万U/L。分娩后,如无胎盘残留,血p-HCG可在产后2周内降至正常水平。 5、受孕后从9~11天起即可检测出血中HCG,以后每两天HCG的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基础卵泡刺激素值诊断卵巢早衰

基础卵泡刺激素值诊断卵巢早衰 现实生活中,有些女人出现卵巢早衰类似症状时,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卵巢早衰了。对此,专家表示,女人要想了解自己的卵巢功能状况,确定是否卵巢早衰,可以通过测量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值进行判断。 所谓基础FSH(bFSH),指的是月经周期第2~3天(D2~3)的卵泡刺激素(FSH)值。 研究发现,基础FSH水平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FSH水平≤10IU/L为正常,可能为卵巢正常反应;FSH>10~15IU/L,预示卵巢低反应;FSH>20IU/L,为卵巢早衰隐匿期,预示着1年后可能闭经。 专家指出,基础FSH检查简单易行,但是单用基础FSH不能准确地预测卵巢低反应,除非用较高的阈值(20~25IU/L)。基础FSH水平升高对年轻健康和月经规律妇女的预测价值相当有限。 小于35岁的年轻妇女基础FSH升高预示卵巢储备下降、卵巢反应性降低,而非卵子的质量问题,但是周期妊娠率和累计妊娠率降低,可能伴流产率增加。基础FSH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基础FSH水平和诱发排卵及体外受精的成功率有密切关系。当FSH>8.78IU/L 时获卵数最低,而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最高。当卵巢储备下降及对促性腺激素反应减退,同时INHB下降时,垂体激素代偿性的分泌量增加使FSH值上升。 有数据表明,在一些妇女中即使是轻微的FSH值升高也预示着5年内绝经即将来临。 近年来,基础激素水平即D2~4的FSH、LH、E2水平,与卵巢反应性的妊娠结局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较为肯定的是基础FSH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关系。高FSH水平者卵巢反应性差(34.8%)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FSH水平者(14.0%),优势卵泡数目少于正常FSH者,周期妊娠率(4.3%)明显低于正常FSH者(25.6%)。

性激素六项检查时间点

性激素六项检查时间点 (解读) 性激素检查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及意义 月经来的第三天是查基础内分泌 此时不是看E2有多低来判断是否雌激素不足,这个阶段本来就是低的。而是此阶段E2应小于50pg/ml,若高于此值提示卵巢储备不良,往往会有月经提前,21-25天来一次。此时

FSH高于10以上同样提示卵巢储备不良。此时孕酮肯定是低的,有的医生查基础内分泌只查五项不查孕酮就是这个道理。此时LH与FSH均应位于3-7 IU/L且数值接近较为理想。 用过黄体酮后来月经(撤退性出血)第三天查内分泌肯定是不准的。用过黄体酮后20天才能完全消除其影响。故可在停用黄体酮(或人工周期)后20天以后查激素水平,如果患者闭经无排卵,此时若孕酮仍低的话此时的激素水平近似于基础内分泌,此时的E2小于50pg/ml,甚至小于20pg/ml才能说是患者雌激素严重不足。 排卵期检查 此时主要查E2、LH、P。主要目的是看有无排卵前LH峰值及判断是否接近/或已排卵,与B超卵泡监测协同运用诊断病情,指导治疗(是否需注射HCG针促排卵及何时注射最佳)。 黄体期检查 最佳时间是经前一周。量基础体温的话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6-7天时检查。此时理论上孕酮处于黄体期最高水平,最高可达40nmol/L以上。如果时间计算准确(抽血后7天左右月经来潮)而此时孕酮水平15nmol/L,以下的话可考虑诊断黄体功能不足,个人认为反复流产者此时查较有意义(孕期往往孕酮水平低下而流产)。此时孕酮水平<3nmol/L的话可确定无排卵。 另外如果专程来查性激素的话,建议早上9:00-9:30左右抽血,化验室门口静坐10分钟后静息状态下抽血,空腹最佳。男性只要没有剧烈运动,生活规律,上午8-11点空腹可随时检查。这样误差波动小一些。但临床门诊往往无法拘泥,于是就随到随查,发现异常就下次再按要求复查。 六项激素的主要功能及临床意义 雌激素(estrogenic hormne,E) 雌激素分为雌酮,雌二醇及雌三醇,其中E2的活性最强,是卵巢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对维持女性生殖道功能及第二性征有重要的作用。性激素六项中检测雌激素主要指E2。在正常月经周期中E2随卵巢内分泌的周期性变化而波动。卵泡期E2水平最低,随后上升至排卵期达高峰,此时为第一个高峰,随后又下降至排卵结束,之后小幅度上升,排卵后的第7、8日出现第二个人高峰,但低于第一峰,以后迅速下降至最低水平。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正常范围:血清:男性、女性(非怀孕)小于5U/L。 怀孕妇女:怀孕1周内5~50U/L ,怀孕2周50~500U/L,怀孕3周100~10 00U/L,怀孕4周3500~115000U/L,怀孕6~8周12000~270000U/L,怀孕12周15000~220000U /L。 检查介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胎盘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诊断早期妊娠: 一般正常人β-HCG放免测定值小于3.1, 如果超过5就可以考虑受孕可能,如果超过10基本可以确定怀孕。 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IU/L。 多胎妊娠者的尿-HCG常多于一胎妊娠者。 产后9天或人工流产术后25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 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主要是检测血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因HCG是妊娠时所分泌的特异性激素,所以β-HCG可用于协助宫外孕早期未破裂的诊断。正常发育的绒毛所分泌的HCG量很大,每天的滴度不断的快速上升,每48小上升66%以上。 既如果β-HCG每两天增加的量大于66%,可以诊断为宫内妊娠; 而如果增加的量小于66%,则宫外孕或宫内孕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宫外孕,由于输卵管肌层菲薄,血供不良,HCG分泌量很低。每天升值较少。 48小时上升不到50%。(但有一部分人最初的HCG上升正常) 如果用HCG难以确认,还可用血孕酮来做辅助性诊断。 宫外孕患者的血孕酮水平低,这是公认的。故可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临界值为63nmol/L. 进一步还可以进行B超检查,尤其是“阴超”检查对诊断宫外孕很有帮助。 妇女受孕后,从第9-11天起即可测出血中β-HCG升高, 以后每两天β-HCG的量可升高2倍(就算有先兆流产,HCG的增加比率不会变)。 比如今天是234,如果后天测出来是450左右就就可认为是正常宫内早孕。 如果连续两次增加速度缓慢,表明宫外孕或者胚胎不正常发育迟缓。 比如今天是10,后天是15,再2天才17,这样的HCG值肯定不正常,保胎的成功率极低。如果HCG值持续而明显的下降,就算B超测到胎心也最好做清宫手术,表明胎儿其实已经脑死亡。 很多人为了确定是否怀孕而去做B超,其实做B超一般需要血HCG达到6000以上或正常宫内孕6周左右,“阴超”才可显示宫内妊娠囊的“双环征”图象,而早期看不到孕囊就以为是宫外孕是错误的。 因有的是时间太短或胚胎流失,也可能发育迟缓。 既使看到也要必须注意真孕囊与假孕囊的区别。 超声检查如果发现子宫增大、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子宫外附件区见囊性肿块且边界不清,可“怀疑”为宫外孕。 还可以进行诊断性刮宫,见绒毛则能证实是宫内妊娠, 如果未见绒毛或病理报告内膜呈A-S反应,应怀疑为宫外孕。

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呢 导语: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呢?很多人都对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不是很清楚。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是有一个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是正常的,但是超 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呢?很多人都对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不是很清楚。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是有一个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是正常的,但是超出或者是没有达到这个范围的,就是不正常的。什么是促卵泡生成素呢?其实就是一种激素,大家对促卵泡生成素多一点了解还是有好处的。 促卵泡生成素(fsh)卵泡期1.5-10miu/ml,排卵期8-10miu/ml 黄体期2-20miu/ml 正常值5-40,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期2-15miu/ml 排卵期30-100 排卵后期4-10 非排卵期 5-25。 促卵泡激素(英语: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简称为FSH,亦称为卵泡刺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属于糖基化蛋白质激素,因最早发现其对女性卵泡成熟的刺激作用而得名。后来的研究表明,促卵泡激素在男女两性体内都是很重要的激素之一,调控着发育、生长、青春期性成熟、以及生殖相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促卵泡激素和黄体化激素在生殖相关的生理过程中协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增高:见于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精原细胞瘤,Turner综合症,Klinefelter综合征等,及摄人氯米芬左旋多巴等药物。 减低:见于雌激素或孕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希恩综合症(又称席汉综合症)晚期垂体功能低下,及摄人口服避孕药性激素等药物。 特别说明:Turner综合症,一种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遗传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内分泌失调性激素六项

内分泌失调性激素六项 女人查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有哪些?在这个内分泌失调的年代,估计很多人都需要知道 一、检查性激素常识 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否则结果不可靠(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除外)。 月经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每个时段的正常值不同。但是诊治不孕症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首先要选择月经第2~5天检查,称为基础性激素水平,第3天测定最好。确定是来月经第3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以防止误诊(根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基础性激素化验单应该这样看:基础LH和FSH正常值为5~10IU/L,基础E2正常值为25~50pg/ml(这3项结果不能看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要按这个标准);PRL、T可以对照该医院化验单参考值,P正常值见后。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二)P:基础值一般<1ng/ml 正常情况下,卵泡期血P一直在较低水平,平均0.6~1.9nmol/L,一般<10nmol/L(3.15ng/ml);排卵前出现LH峰时,P分泌量开始增加,排卵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P,血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LH峰后的6~8天),血P浓度达高峰,可达47.7~102.4nmol/L(15~32.2ng/ml)或更高,然后不断下降,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整个黄体中外周血的P含量变化呈抛物线状。 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6nmol/L (5ng/ml)提示排卵,﹤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5、7、9天3次测P,总和﹤95.4nmol/L(30ng/ml)为LPD;或孕10周前P ﹤47.7nmol/L(15ng/ml)为诊断LPD的标准。 3、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计IVF-ET预后。肌注HCG日P≥3.18nmol/L(1.0ng/ml)应视为升高,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4.77nmol/L(1.5ng/ml)提示过早黄素化。 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并无LH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且该类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过早黄素化也是DOR的表现。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47.7nmol/L (15ng/ml)。仅有1.5%的患者≥79.5nmol/L(25ng/ml)。正常宫内妊娠者的P90%﹥79.5nmol/L,10%﹤47.6nmol/L。血P水平在宫内与宫外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三)E2:基础值为25~45pg/m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E2约为183.5pmol/L(50pg/ml),排卵前达第一个高峰,可达917.5~1835pmol/L(250~500pg),排卵后迅速下降,黄体期形成第二个高峰,约458.8pmol/L(124.80pg),维持一段时间后,黄体萎缩时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即来月经第3天应该为91.75~183.5pmol/ml(25~50pg/ml)。 1、基础E2>165.2~293.6pmol/L(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导原则

附件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6年修订版)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用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时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技术审评的参考。适用于运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实现对人尿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体外定性检测,不可用于滋养细胞肿瘤的检测。根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编码代号为6840,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以125I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电)化学发光标记、(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等标记方法为捕获抗体,以胶乳颗粒、微孔板、管、磁颗粒、微珠和塑料珠等为载体包被抗体,定量测定的免疫分析试剂。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其中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β-亚单位是所特异的。的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现代认为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在妊娠的前8周增殖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孕8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概述 摘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在体内的重要功能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介导的,GnRH 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的调控在繁殖性能调控中是一个关键性位点。本文从GnRH 及其受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分布,GnRH 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以及GnRH-R 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GnRH 及其受体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调控ABSTRACT:GnRH is the nerve hormone secretion hypothalamus produces, important function of in the body is depending on gonadotropins receptor (GnRHR) mediated , a key site :GnRH and GnRHR ntera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control . This article from the basic structure of GnRH and its receptor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nd its receptor expression regulation, and The article reviewed GnRH-R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 . And it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nRH and its receptor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words:GnRH;GnRHR;gene regulation 1 GnRH的基本结构 目前GnRH 家族至少已经有24个类型,哺乳类具有同一化学结构[1]。每种哺乳动物的脑至少合成2种GnRH 类型,一种出现在下丘脑而作用于脑垂体,称为GnRt-I;其它1-2种出现在下丘脑以外的脑区,起神经递质作用,间接参与生殖活动的调节,称为GnRH-Ⅱ或GnRH-Ⅲ。 GnRH基因内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由第2、第3外显子和第4外显子的一部分共同编码GnRH 前体,该前体包含一段21~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10个氨基酸的GnRH、1个断裂位点和40-60个氨基酸的相关肽(GAP)。信号肽和GnRHs非常保守,但磷酸核糖基甘氨酰胺合成酶 (GAPs)在不同物种间同源性很低[2]。 利用放射免疫和免疫酶标定位技术,现已基本确定GnRH 主要由下丘脑产生。另外,在松果体、脊髓液和脑外组织,包括肠、胃、胰脏、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胎盘及交感神经节等器官和组织中也发现有GnRH 类似物存在[3]。可见,GnRH 广泛分布于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传递信息,

不同促性腺激素药物的差别

不同促性腺激素药物的差别 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病友请注意提醒医生,以便我们选择合适的促性腺激素制剂。以下是关于几种促性腺激素制剂的说明: 1,我们一直在努力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长期以来,我们非常注重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研究和使用一些费用低的治疗方案、尽量少做辅助检查、使用价格低廉的药物、不主张使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如中成药等)和不能指导治疗的检查。2013年我科的药占比不超过5%,为广大的病友节约了大量的医药费用,减轻了大家的经济负担。这个原则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2,不同的促性腺激素药物在成份上有什么差异? 目前在中国使用的促性腺激素药物有3大类: 尿促性腺素(HMG):这是从绝经后妇女尿液中提出促性腺激素,每支药75单位,含有等量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HMG没有经过纯化,内含多种尿液杂质。HMG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促排卵药物,我科使用十多年,疗效很肯定。我国从80年代开始生产HMG,目前生产HMG的药厂主要有丰原药业、丽珠药业,产品为国家批准的药厂生产,药品质量、成份、疗效、副作用没有区别。纯化的尿促性腺素:HMG除含有等量的FSH、LH(有效成份)外,还含有多种尿液杂质,少数病人在注射HMG以后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痛、感冒样症状、皮疹等副作用。通过纯化工艺,将尿液中的杂质尽可能去掉,只保留FSH,就是纯化的尿促性腺素。国内市场供应的纯化尿促性腺素有国产的“丽申宝”、进口的福特蒙、进口的贺美奇

等,进口药的价格几乎是国产药价格的2倍。不同于HMG,丽申宝和福特蒙中几乎不含有促黄体生产素(LH);但贺美奇中除有卵泡刺激素(FSH)外,还含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和LH的生物学作用相同,但HCG的生物学作用是LH的6-8倍,也就是说贺美奇中有LH的作用。 基因工程生产的纯卵泡刺激素:药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不是来自于人绝经后妇女的尿液。是纯化的卵泡刺激素(FSH),没有LH成份。代表产品是进口的“果纳芬”。 3,三类促性腺激素制剂在疗效上是否有差异? 三类促性腺激素制剂的来源、纯度、成份(是否有LH作用)有很大差异,但临床经验和发表的文献都不能确切证明三类药物在疗效上有明显差异。国产HMG的价格是进口促性腺激素的十分之一。以上是我们使用HMG的原因。 4,三类促性腺激素在副作用上是否有差异?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使用这三类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是没有区别的,只有少数人使用HMG以后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痛、感冒样症状、皮疹等不适。纯化的尿源性促性腺激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卵泡刺激素没有这样的副作用。 5,应该如何选择促性腺激素制剂? 三类促性腺激素制剂都是有效的促排卵药物,疗效类似。如果要降低医药费用,推荐使用国产HMG。如果使用国产HMG过程中出现发烧应该停药,换纯化的促性腺激素,如“丽申宝”。如果使用国产HMG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 (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 (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一、检测方法 1.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2.放射免疫试验(RIA)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 二、参考值 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 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 IU/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表妊娠期间血清HC****平

三、临床意义 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60~70天可达80000 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 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HCG常为312~625 IU/L。 ② 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主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③ 兆先流产:如尿中HCG仍维持高水平多不会发生难免流产。如HCG在2500 I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的或死胎的可能,当降至600 IU/L则难免流产。在保胎治疗中,如HCG仍继续下降说明保胎无效,如HCG不断上升,说明保胎成功。 ④ 在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低于1000 IU/L,产后9天或人工流产术后25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3.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 ①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患者尿中HCG显著升高,右可达10万到数百万IU/L,可用稀释试验诊断如妊娠12周以前1:500

促卵泡成熟激素检查标准操作流程

概述 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激素一样同属促性腺激素家族。二者协同调节和刺激性腺(卵巢和睾丸)的发育和功能。与LH、TSH和hCG一样,FSH也是糖蛋白,由二种亚单位(α-和β-)组成,分子量32kD。对于女性,该激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环路中发挥作用,控制月经周期。FSH和LH从垂体的促性腺细胞中阵发性释放。血中的浓度由类固醇类激素通过下丘脑的负反馈机制控制。在卵巢中FSH和LH一起刺激卵泡的成长和成熟,进而刺激卵泡中雌激素的生物合成。FSH水平在月经周期的的中期呈现一高峰,尽管不如LH明显。由于卵巢功能的变化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绝经期FSH达到高水平。对于男性,FSH起诱导精原细胞发育的作用。FSH检测对查明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的功能失常有作用。FSH和LH 检测用于先天性的疾病,如染色体异常的先天性疾病、闭经(病因)、多囊性卵巢(PCO)和绝经期综合征等。男性低促性腺激素见于无精子症。Elecsys FSH测定方法采用二种抗人FSH 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与LH、TSH、hCG、hGH和hPL的交叉反应可忽略不记。 1 目的 规范促卵泡检测测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2 检测方法和原理 2.1检测方法:双抗体夹心法 2.2检测原理:ADVIA Centaur CP卵泡刺激素检测是一种双抗体夹心免疫测定,直接使用化学发光技术,并使用对完整的卵泡刺激素分子有特异性的等量的两种抗体。第一种抗体在标记试剂中,为多克隆绵羊抗卵泡刺激素抗体,用吖啶酯进行标记。第二种抗体在固相试剂中,为单克隆小鼠抗卵泡刺激素抗体,它通过共价键结合到顺磁性颗粒上。 3 标本采集与保护 新鲜无溶血血清 遵守以下推荐的血清标本处理,运行和储存步骤 3.1用真空采样管采集血液标本时须遵守常规注意事项 3.2离心前使标本完全自然形成凝块 3.3全程保证样品管的密闭状态 3.4尽快分离血清,并及时测定 3.5如果标本不能在24小时内检测或运送标本时,将标本保存在4℃或更低温度的环境中:3.6冷藏标本室温放置20分钟后再测定; 3.7冷冻标本室温解溶后放置20分钟后再测定 3.8不符合标本处理 3.8.1溶血和乳糜血标本在报告单的备注栏注明 3.8.2标本量过少的标本,严重溶血和乳糜血标本与临床沟通并将标本退回,填写不合格标本拒接登记。 4 试剂和设备 4.1试剂 SIEMENS原装配套试剂 4.1.1试剂组成 标记试剂:5.0mL/盒,吖啶酯标记的多克隆羊抗卵泡刺激素抗体(~327.2ng/mL),存在于含叠氮化钠(0.1%)和防腐剂的缓冲液中。 固相试剂:22.5mL/盒,与顺磁性颗粒共价结合的单克隆鼠抗卵泡剌激素抗体(~0.01 mg/mL),存在于含蛋白稳定剂、叠氮化钠(0.1%)和防腐剂的缓冲液中。 4.1.2试剂准备:手工混合所有试剂包。肉眼检查试剂底部以确保所有颗粒分散均匀并处悬浮状态,然后将混合物载入系统直接使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临床检验室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免疫金标法) 版本:第一版 页号/总页数:1/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免疫金标法) 1 检查目的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胎盘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健康未怀孕妇女的尿中不含有或含有少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女性怀孕后,子宫内胎盘的滋养层细胞产生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排入尿中。利用孕妇尿中存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提供妊娠依据,以及帮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葡萄胎、绒毛膜癌、睾丸畸胎瘤等。 2 检测原理 两个抗人β- hCG 单克隆抗体,一个抗体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薄膜(NC膜)上,另一个抗体结合于金溶胶颗粒表面,尿液中hCG先与NC膜上的抗体结合,然后再与金标单抗溶液反应,于是形成抗体-hCG-金标抗体的夹心式复合物,呈现出红色的金斑点。 3 标本采集 3.1 标本要求用无污染的新鲜尿液。 3.2 将尿液置于干燥洁净度容器内送检,白带多的妇女可取中断尿液送检。 4 设备与试剂 4.1 本试验不需要特殊仪器。 4.2 一次性洁净的尿杯。 4.3 市售金标早早孕检测试剂盒:薄膜渗滤法或试带法。 5 操作步骤 5.1 嘱病人用一次性干燥洁净的尿杯留取新鲜尿液。 5.2 将测试纸条有箭头的一端插入尿液标本容器中,至少5秒钟后取出平放,5分钟内观察结果。 5.3 测试纸条插入尿液是不可超过MAX标志线。 6 结果判定 6.1 阳性:在检测线位置及对照线位置各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 6.2 阴性:仅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 6.3 无效:在检测线和对照线中均无红色反应线出现,或只在检测线位置出现红色反应线,而在对照线不出现,说明试验无效或测试纸条失效,请用新测试纸条重试。 7 质量控制措施 无。 8 干扰因素

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在生活中很多适孕的女性朋友去医院都要做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检查,但是我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检查是干嘛的。这对于我们的认识这方面的知识是很不利的。为了女性朋友好,我们需要了解做这个检查的原因。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1、检查时间:妊娠初期,一般不超过12周。目的:诊断早孕有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时,或者曾经有过自然流产史的准妈妈检查,以了解黄体功能,对能否继续妊娠作出估计。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糖蛋白,全部由胎盘产生,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叶层细胞分泌,是最敏感,最常使用的用来检测是否成功妊娠的激素。 3、妊娠时用特异的p-HCG抗体测定时,在排卵后9~12天即可在血浆中测到p-HCGoHCG在妊娠前8周增长很快,而且在血液中非常容易被检测出来。在孕早期,即使尿妊娠试验是阴性,超声检查还没有发现宫内怀孕迹象的时候,准妈妈的HCG值就开

始上升。此时验血HCG,是确定怀孕最肯定的检查证据。 4、早孕时p-HCG上升很快,在妊娠40~90天时,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p-HCG达高峰值,即16万~20万U/L。中期与晚期妊娠时,p-HCG量仅为高峰值的10%,即1万~2万U/L。分娩后,如无胎盘残留,血p-HCG可在产后2周内降至正常水平。 5、受孕后从9~11天起即可检测出血中HCG,以后每两天HCG的数值可升高2倍。如果连续2次增加速度缓慢,表明官外孕或者胚胎不正常、发育迟缓。如果HCG直持续而明显地下降,那么出现自然流产或胎死宫内的情况就比较肯定。 6、宫外孕时p-HCG升高幅度小于正常宫内孕,因此HCGHCG 协助用于宫外孕早期未破裂的诊断。宫外孕时,由于宫外环境血供不良,HcG分泌量很低,每天上升值较少。结合B超连续观察p-HCG对诊断、治疗宫外孕有指导意义。另外,HCG可延长受孕妇女的黄体期,使黄体分泌雌、孕激素,有利于受精卵着床。 7、HCG升高,还可见于葡萄胎、甲状腺功能亢进、卵巢囊肿等,所以HCG升高不一定都是妊娠,必须结合其他检查。 以上就是对于“为什么要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的相

卵泡刺激素的研究进展

卵泡刺激素的研究进展 发布者:任春明等发布时间:2006-6-30 10:09:00 内容摘要 摘要卵泡刺激素(FSH)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雌性动物子宫内膜生长、排卵、刺激多卵泡发育及刺激雄性动物精子发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FSH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超数排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治疗人类相关生殖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 正文 文字大小:大中小 卵泡刺激素又称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约为30 KD,属于糖蛋白激素家族。它能促进颗粒细胞增生,刺激类固醇生成,调节配子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主要激素之一[1]。 对FSH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在1920年,Zondek和Aschheim就提出雌性动物垂体可能还有两种促性腺物质:一种是刺激卵泡成熟,另一种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1927年,Smith等证明动物在切除脑垂体后性器官萎缩,而移植垂体则可使其恢复。1931年,Ferold等首次成功地将垂体提取物分为两种不同的成分后被其他学者定义为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FSH在不同哺乳动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种属特异性,马和猪垂体中FSH的含量最高,人次之,牛、羊等含量较低。女性在健康状态下血清中FSH的含量:卵泡期0.7~1.2μg/ml,排卵期1.4~3.8μg/ml,黄体期0.4~2.1μg/ml,月经期 0.5~2.5μg/ml。卵巢或睾丸发育不良时,孕酮和睾酮浓度下降,对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副反馈作用减弱使FSH浓度较高[2]。 随着对FSH研究的深入,发现FSH在动物繁殖育种、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和人类相关疾病治疗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FSH及其基因工程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本文将综述FSH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1 FSH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FSH是由动物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3]。其分子主要含有4类碳水化合物:己糖(3.90%),氨基己糖(2.40%),岩藻糖(0.40%),唾液酸(1.40%)。FSH的分子量在动物间存在种属差异,大致在30 KD左右。FSH是由两个非共价结合可解离的亚基所组成,称为α-亚基和β-亚基,α-亚基由92~96个氨基酸组成,β-亚基由109~115个氨基酸组成[4,5]。两亚基通过内部二硫键维持自身正确的三级结构,C端残基的位置决定其折叠的三维空间结构。糖基是以N-糖苷键的方式连接在α和β两个亚基各自的区域[6]。由垂体分泌的FSH、L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胎盘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素(CG)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糖蛋白激素家族。它们的功能各异,结构却极为相似,都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所组成。在同一种内α-亚基是确定的,甚至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的α-亚基的氨基酸序列都是保守的,它们的α-亚基可以互换,而β-亚基不能互换,β-亚基具有激素各自的特异性,又具有种间特异性,是激素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的决定因素[7]。α-亚基和β-亚基单独都不具有生物活性,只有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引起立体结构上的变化,才具有生物活性[8]。一般认为,α-亚基负责信号传导作用[9],β-亚基是功能亚基,参与受体结构。后经研究发现,α-亚基和β-亚基均参加受体结合和信号传导作用[10]。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正常参考值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正常参考值 建议将检测的时间与月经周期的联系说明。女性六项激素测定的正常值及意义: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 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 作为正常值。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FSH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FSH高于40mIU/ml,则对克罗米芬之类的促排卵药无效。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低于5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见于席汉氏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检查。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过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 4)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临床意义

专家论著 H C G分子结构与免疫定量分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南洋放免中心许叔祥教授 HCG是妇女妊娠和滋养叶细胞疾病(良、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等诊断、疗效随访,必不可少的检测指标,也是妇女生殖激素中测定最多的项目。 HCG以往都使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自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各种非放免标记免疫技术的发展和相应自动化仪器的诞生,逐渐替代了RIA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两大问题:(1)RIA测定的结果与现用非放免标记免疫(荧光、发光、时间分辨荧光等)不相符;(2)诊断妊娠的标准不一致,引起不少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生的费解和不适应。实际上这是一次HCG免疫分析技术的质的飞跃,必须深刻的理解和接受。本文拟以从HCG的分子结构和免疫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来讨论这一重要问题。 1、 HCG的分子结构和代谢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nic gonadotrophin, HCG)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黄体及降低母体淋巴细胞的活动,防止对胎儿的排斥反应。其分子量为39,000D,由237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包括α,β两个链(亚单位),α链分子量为16000D,由92个氨基酸组成;β链分子量为23000D,由145个氨基酸组成。其中α链的组成与垂体激素、LH、FSH、TSH基本相同;而β链其羧酸端的最末28-30个氨基酸与垂体激素不同,为其所独有。 从上可见在免疫分析中,倘若所用抗体与α链的位点有结合,便可能与如上垂体激素,特别是LH发生交叉结合而影响检测的正确性。反之如能选用专与β链特异末端位点结合的抗体,则可避免与垂体激素的交叉反应。 HCG可因滋养层中巨噬细胞分泌的酶降解,使β链中第47、48位氨基酸间裂开,成为裂口HCG分子(nicked HCG,nHCG),此酶也可使α,β链解离,成为游离片段(f-HCGα和f-HCGβ或f-nHCGβ),而HCG的最终代谢产物是β链的一个分子量仅为10KD的双链多肽核心片段(HCGβ cf)。可见HCG在血和尿液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六种分子,但真正有生物活性的仅只一种,即无裂口的整分子HCG(Intact HCG),nHCG只有50%的活性,而其余分子完全没有活性。

促卵泡生成激素

促卵泡生成激素 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又称卵泡刺激素,由脑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激素的产生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控制,同时受卵巢雌性激素(E2)的反馈调控。FSH对男女两性的性、生殖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FSH测定,可以了解垂体内分泌功能,亦可间接了解下丘脑及卵巢的功能状态。这对垂体或下丘脑型闭经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主要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在女性中,FSH通过直接作用于颗粒细胞上的受体而刺激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和黄体生成激素(LH)一样,FSH滴度升高预示卵泡即将破裂,可以预测排卵和做排卵异常的诊断以及预测对超排卵药物的反应等。 促卵泡生成激素的作用和性别相关。对于女性,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及协同促黄体生成素(LH)促使发育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排卵,参与正常月经的形成。对于男性,促卵泡生成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成熟和精子的生成。促卵泡生成激素的作用体现在: 1、直接刺激颗粒细胞的增生和分化。 2、诱导颗粒细胞FSH和LH受体合成,提高颗粒细胞对LH的反应性,以保持排前卵泡的肋骨陈的合成和排卵后黄体的形成。 3、FSH可与颗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翔安酸环化酶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以诱导基因产物的表达,如芳香化酶活性增加,使更多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4、FSH还能积极抑制素,激活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的合成,这些多肽类物质在调解优势卵泡和闭锁方面起重要作用。 1、女性: 卵泡期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值:1.37-9.9U/L 排卵期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值:6.17-17.2U/L 2、男性 促卵泡生成激素正常值:0.9-9.8mu/ml。均在50岁以后由于性腺功能减退而有增高趋势。 促卵泡生成激素高可多见于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精原细胞瘤,Turner综合症,Klinefelter综合征等,及摄人氯米芬左旋多巴等药物。 这里提及的Turner综合症,是一种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遗传病。(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应该是XY两条,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两条。)另外Klinefelter综合症,是指性染色体为XXY的一种遗传病。这种患者既有部分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