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侠电影简史

香港武侠电影简史
香港武侠电影简史

香港武侠电影简史

https://www.360docs.net/doc/d6632563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66325632.html,/welovebuy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武打片开始的。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导演:郑昌和、主演:罗烈),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在1975

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

说起武打片,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说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尝不可,因为里面只是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

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工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动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1964年,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金鹰》(导演:陈静波,主演:高远、朱虹),在内蒙古实地拍摄,里面展示了摔交、套马等传统民族功夫,还有蒙古草原的壮丽风光。是一部创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则是在武打片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从1965年开始,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对泛滥的老套武打片感到厌烦,他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之后,张彻和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在影坛的重要地位。张彻和胡金铨绝对是武打片教父级的导演,他们2人的风格迥异,张彻喜欢渲染暴力,武打动作比较写实,经常拍摄一些诸如盘肠大战之类的场面,总是血流成河,据说张彻每拍一部电影用做假血的番茄汁就要两大汽油筒。而胡金铨则偏重于写意,对武打的气氛爱做渲染。他们2人对武打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出一批这方面的演员和导演人才。参加过胡金铨电影演出的徐枫、白鹰、田鹏等人都成为台湾武打片的顶级明星。

而经张彻之手培养出的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象王羽、罗烈、狄龙、李修贤、姜大卫、陈星、陈观泰、傅声等都是整个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在导演方面张彻还培养出吴宇森、午马等人才,尤其是吴宇森更深得张彻真传。与张、胡2人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人才。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港台武打片著名导演除了张、胡2人还有罗维、郭南宏、楚原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罗维一生拍片无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导演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捧红了李小龙这个国际驰名的功夫巨星。来自台湾的郭南宏原来是台语文艺片的导演,在60年代末期武打片开始流行的时候转拍武打片,他导演的《一代剑王》和《鬼见愁》在台湾轰动一时,《鬼见愁》更是捧红了在里面扮演大反派鬼见愁的性格演员易原,易原后来成了郭南宏班底的御用演员之一。郭南宏拍摄的武打片内容丰富,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少林18铜人》这样的经典,也有《火烧少林寺》之类的失败之作,他在70年代有段时间和张彻竟相拍摄少林题材影片,张彻喜欢拍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郭南宏则偏爱机关布景,这种竞争在1976年以郭南宏《火烧少林寺》票房惨败而告结束。下面再说说楚原,楚原是香港50年代著名粤语片明星张活游之子,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经拍摄了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名片,后来也加入武打片拍摄行列,导演了《爱奴》以及一大批改编古龙武侠小说的影片《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等,均由狄龙主演,一时间古龙+楚原+狄龙成了古装武侠片的铁三角,楚原的作品情节诡异、悬念性强,布景豪华。

还有几个台湾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张曾泽于1971年导演的描写民国时期侠客歼灭土匪的功夫片《路客与刀客》(主演:杨群、孙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现了铁头功和辫子功等奇特的武术招式,颇具传奇色彩。还有丁善玺导演、杨群、甄珍主演的《落鹰峡》,结合了美国西部片的枪战拍摄手法和中国式的武打,也很有看头。

以上两部影片都在台湾金马奖获得了重要奖项。

中国武打片在70年代开始走向了国际市场。很多人都认为是李小龙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国功夫,其实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不过倒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拍摄过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还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戏》,但是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他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好莱坞许多硬汉明星如史蒂夫·麦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龙门下学过功夫。李小龙离奇暴毙之后,出现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吕小龙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后期,港台武打片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各种武打片的内容无非是门派斗争、学艺报仇之类。胡金铨属于慢功出细活,数年没有新作。张彻也在不断的重复自己,作品渐无新意。到了1978年,终于出了几部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影片,出现了几个现在驰名国际影坛的人物。成龙,曾在罗维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却一直半红不黑,1978年,曾在张彻旗下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武打片的新片种——谐趣功夫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

偶像。之后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刘家良,正宗南派武术——洪拳的传人,在张彻手下担任武术指导多年,他于1978年导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写少林僧人练功的场面而大获成功,他导演的《中华丈夫》、《18般武艺》都是当时比较卖座的影片,他导演的《长辈》让女主角惠英红成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成龙的师兄洪金宝在70年代也已经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独立导演并主演了喜剧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卖座片。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了,这是一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影片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奇好,卖座超过了成龙

的《龙少爷》。

进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产量已经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师弟出马》等少数影片,很少有轰动之作,就在这时,徐克出现了,他曾经在美国的大学学过电影回港后在佳视拍摄的电视剧《金刀情侠》就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他导演的武侠片《蝶变》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使影片大获成功。这一时期,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拍摄了一系列的现代题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计划》等,为武打片闯出一条新路,武打更讲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间还加入些幽默元素。这段时期,成龙在戏班学艺时的“七小福”里面的其他的师兄弟们如元彪、元奎、元华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术指导领域也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其中程小东可以说是武打片导演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导演的《生死决》已经可以看出他日后的风格。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将一个老的民间武林传奇人物题材加以创新,影片里把武林纷争加入到大的动荡时代里,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使武打片提高了一个档次。一时间模仿跟风之作频出,大家纷纷争拍古装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铁猴子》和《火云邪神》还算有些创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趋于没落了!

从解放到整个70年代,中国大陆没有拍摄过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陆导演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为大陆武打片导演第一人,虽然在武打设计上还很稚嫩,但毕竟他敢开风气之先。后来他导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国内观众欢迎。此后,武打片在大陆开始风行一时,但是整体水平感觉要落后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进入了新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4项大奖,使得中国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瞩目!中国的一些著名导演如大陆的张艺谋、何平,台湾的侯孝贤都在拍摄或者筹划拍摄武侠片。在新的世纪,中国武打片要出现新的辉煌!

中国武打片部分风云人物简表:

导演、武术指导

张彻(《独臂刀》《死角》《上海滩13太保》)

胡金铨(《大醉侠》《侠女》)

胡鹏(粤语片《黄飞鸿》系列)

徐克(《蝶变》《黄飞鸿》《笑傲江湖》)

程小东(《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

罗维(《精武门》《唐山大兄》)

楚原(《爱奴》《天涯明月刀》)

郭南宏(《鬼见愁》《少林寺18铜人》)

鲍学礼(《刺客列传》《功夫皇帝》)

袁和平(《醉拳》《蛇形刁手》)

吴思远(《南拳北腿》《恶虎狂龙》)

刘家良(《少林36房》《长辈》)

韩英杰(《龙门客栈》《精武门》)

巫敏雄(《大明英烈》)

欧阳俊(蔡扬名)(《方世玉传奇》《方世玉大破梅花桩》)

演员

关德兴(粤语片《黄飞鸿》系列)

李小龙(《精武门》《唐山大兄》)

成龙(《醉拳》《警察故事》)

王羽(《独臂刀》《追命枪》)

罗烈(《血洒天牢》《金燕子》)狄龙(《刺马》《天涯明月刀》)岳华(《大醉侠》)

上官灵凤(《龙门客栈》)

徐枫(《侠女》)

姜大卫(《报仇》《刺客列传》)田鹏(《南侠展昭》)

白鹰(《狼牙口》)

香港电影产业流变

香港电影产业流变 本文应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产业理论,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并揭示出香 港电影的产业经验对内地电影产业发展的启示。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史进行历史分期。依照香港电影产业自身的发展特色及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本文将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分为初创时期、成熟时期、第一次繁盛时期、转型时期、第二次繁盛时期和多元化时期六个时期。 以后各章分别依照四种产业理论,对不同时期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以四种不同的维度诠释出其流变过程。第一章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产业链中三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化,论述香港电影产业结构的流变。在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的初创和成熟时期,其产业组织遵循着传统的SCP范式:在结构的规范下,其行为也是最为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最终的绩效则完全受结构和行为的决定。历经50年代中后期的剧变后,香港电影产业组织突破了SCP范式,对绩效的追求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其行为特别是结构开始以绩效为出发点,包括制片业、发行业等在内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章以交易成本理论中的经济化和战略化的平衡问题,论述香港电影在效率和创新的互动中其产业模式的流变过程。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模式的流变,即是效率与创新之间不断平衡、达到最佳配置的过程。在追求效率与创新的平衡中,香港电影产业模式经历了独立制片体制→大厂体制→卫星制→院线制营销模→多元化模式的流变过程。第三章以战略管理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论述香港电影产业的竞争资源优势流变。 其中第一节以战略管理理论为主,分析香港电影中的产业资源流变轨迹。香港电影产业资源流变的过程,既为竞争资源和战略资源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这一流变过程中,香港电影产业逐渐打造出核心竞争力、获得了可持续性的战略优势。第二节以项目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在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史中的转折时期,如何 以战略性的项目实施来获得可持续性战略优势、促使电影经济的发展。 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节从结构、模式、资源、项目4个层面对香港电影产业流变规律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香港电影产业流变总体上表现

香港电影研究

香港电影研究

摘要 凭借着百年来形成的强大电影工业体系、上千部的电影作品,香港电影一度在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形成“东方好莱坞”之佳誉。香港电影以汉文化为根基的同时,吸收了国际化现代电影包装的个性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与特色。当前,针对香港电影的研究在大陆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对于香港电影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进一步认识它在整个电影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性。本文承袭这一风气,选取香港电影作为研究与论述的主题,通过简要分析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香港电影的独特特色以及香港电影本身机制与运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完成对香港电影的整体剖析。最后,本文对香港电影未来的发展做一下展望作结。 关键词:香港电影;发展历史;特色;不足;展望

一、香港电影发展概述 香港电影是一门包含诸多要素的行业与学问,要对香港电影进行研究,作为基础,我们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一下香港电影整体的发展历史进程,以便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香港电影文化。 (一)香港电影的大致发展历程 自1897年电影开始在香港放映并逐步催生出香港本土电影以来,香港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发展阶段,本文为了讨论方便,现按照时间阶段划分为如下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香港电影的催生阶段 1897年,“活动放映机”和“电影视镜”抵达香港,开始在酒楼、茶座等地点进行放映,随后逐步出现以“喜来园”为代表的临时电影放映影院,致使对影片数量的要求增高,进而催生了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2、20世纪前50年,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制片业处于萌芽阶段。1913,导演黎民伟拍摄了电影《庄子试妻》,粤语电影开始成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胡金铨为代表的许多上海电影人南下香港,保障了1938年第一部国语电影《貂蝉》的产生。 3、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期与高峰期 20世纪50、6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期与高潮期,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四千金》和《江山美人》获得亚洲影展的最佳影片奖。武侠片和喜剧片成为这时期的主流影片,极大的丰富了港人的业余生活。 4、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香港电影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风靡一时的武侠片开始向新派武侠转型,开始侧重于表达娱乐和本土意识。通过李小龙《精武门》、《猛龙过江》,香港功夫片畅销全球,成龙的《醉拳》等也深刻印证了功夫喜剧的香港本土化过程。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入繁荣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电影进入了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等成为至今流传的不朽经典影片。同时,武侠片和喜剧片再成主流,《家有喜事》创下票房最高纪录至没被打破。此外,以《烈火青春》

香港电影十大经典警匪片

香港电影十大经典警匪片 提要: 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跟香港电影史同步发展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偷烧鸭》就是一部已经有了警匪片雏形的作品,讲的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由梁少坡摄制,“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出品。此后,香港电影中不少的上演了这样的警匪故事,而至今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 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跟香港电影史同步发展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偷烧鸭》就是一部已经有了警匪片雏形的作品,讲的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由梁少坡摄制,“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出品。此后,香港电影中不少的上演了这样的警匪故事,而至今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主流之一。 1、 《无间道》系列 对于“无间道”系列,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如果还没有看过就尽管找来看看,如果有机会更应该到电影院看看第一和第二部(第三部拍的差了很多,而第二部最好,在剧情上)。

虽然不能达到港片救市的目的,但是,“无间道”系列的经典地位却是无可置疑的。2、 《枪火》 依然是银河映象的作品,也是杜琪峰导演的经典之一,尤其是在导演的场面调度及演员 的表演上——个人觉得《PTU机动部队》在场面调度上不如《枪火》,而在剧情上不如《非 常突然》。 《枪火》讲的是黑社会老大受到追杀,于是找到五个保镖保护生命并追查是谁想追杀他, 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保镖跟老大的老婆发生了性关系,于是,当追查出幕后凶手 后,这个保镖也成为了别人的枪火的目标…… 3、

《非常突然》 香港电影很少有这种非常突然的好人坏人全部死光光的警匪片,大概也是银河映象才可能出现了,呵呵。《非常突然》确实是非常突然:非常突然的抢劫,非常突然的暴徒,非常突然的捉贼,非常突然的爱情……再到最后的非常突然的死亡! 4、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与此同时,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香港经典武侠电影配乐赏析

香港经典武侠电影配乐赏析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进入内地,由此揭开了武侠热在中国内地汹涌澎湃、经久不衰的序幕。 武侠电影不仅以其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武打设计和行侠仗义、为国为民的侠客风骨为人所称道,里面富有特色的音乐更是影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支支精彩的配乐,不仅用优美昂扬的旋律唤起了潜藏于中国观众内心的英雄豪情,更以其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渲染出了浓郁的江湖文化,从而造就了一部部经典的香港武侠影片。[关键词] 香港;武侠电影;经典;配乐;江湖文化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电影《东方不败》) “武侠”二字,不仅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千百年来亿万中国人心中无法割舍的精神寄托。从《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到《水浒传》中的武松、鲁达、杨志、林冲;从“抚剑独行游”的陶渊明,到“纵死侠骨香”的李白;从仗剑游天下的韩信,到铁棍闯江湖的赵匡胤,无论是文人墨客、英雄豪杰,还是凡夫俗子、三教九流,都有着浓厚的武侠情怀。以“武”剪除强暴,以“侠”扶助弱小、行侠仗义、纵横江湖,同样是每个普通人心中的梦想和期待。 武侠电影的出现,给予了人们放飞梦想、一解情怀的机会与空间。一幅幅刀光剑影的江湖画面,一段段恩怨缠绵的儿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盖世神功,一座座侠肝义胆的英雄塑像,武侠电影带给了我们一幕幕的神奇和精彩、一次次的兴奋与向往。在武侠电影里,寄托着我们普通大众的豪迈激情,而香港的武侠电影更是其中的翘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一批优秀导演和演员的出现,香港武侠电影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徐克、袁和平、王家卫、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部部武侠经典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把香港武侠片推上了武侠电影艺术的顶峰。’ 一部香港经典武侠电影,除去武打设计、侠客主题外,还少不了精彩的电影配乐——或豪情悲壮、或慷慨激昂、或缠绵悱侧、或意蕴深远。武侠电影配乐能够使电影观众把听觉想象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强化主题和情感,达到视听的统一。香港武侠中经典的配乐在影片中往往起到点睛之效,不仅合乎主题,更将武侠世界崇高、深远的意蕴推向一个更高的境地。此外,这些经典配乐还根据武侠

CG动画电影简史

动画突起—动画领域的大发展与双龙会 先说点故事吧。 话说1977年,全美国人都在看George Lucas的《星球大战》的那一年,一个叫John Lasseter的小伙到Disney打工,并发誓对Disney效忠。无奈一心要想在电脑图形技术上有所成就的他,竟被看他不上眼的动画部主管Ed Hansen 开除。不得已他投奔到了ILM的动画部。日后发明RenderMan的Ed Catmull当时也在里面,俩人一见如故。1984年,John Lasseter和Ed Catmull合伙捣鼓出了他们的第一部3D短片《The Adventures of Andre and Wally B》。1986年,Apple的总裁Steve Jobs从George Lucas手中花了500万买了这家公司,并给它取了个名字:Pixar。 几年下来,Pixar除了做点短片冲击冲击奥斯卡奖之外,就是研发电脑图形技术。在1993年,Disney老大来找Pixar签约做动画长片的时候,Pixar已经开发出来了三项核心专利动画技术:Marionette、Ringmaster和伟大的RenderMan。老大的合约中包括了3部电影,Pixar制作,Disney发行。然而1995年《Toy Story》上映之后,3.58亿的票房让全世界都开始注视这家在图形表现方面领先全球的小公司,Disney也明白了自己小瞧了Pixar。 于是在1997年6月,Disney和Pixar再次会晤,重新修改了那份合同,不仅调整了利润分配,当年的3部电影也变成了5部。这一刻,动画界老大摆出的这个姿态,就是全球动画界对CG技术的姿态。而这一刻,也标志着代表着传统动画和Disney,一起开始老去。 而就在这一年,一位来自Disney的高层Jeffrey Katzenberg溜了小号,拉着一个音乐总监David Geffen,外加超级大腕Steven Spielberg,组建了Dreamworks SKG(梦工厂),并且Jeffrey Katzenberg成为CEO。SKG就是哥仨的姓的首字母。从第二年开始,好戏将上台。 还是在这一年,一家成立于1987年的负责电影CG特效的小公司被20th FOX 买下。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Blue Sky。 一场关于CG的动画风暴,在这个泰坦尼克号沉没的1997年,全面酝酿。 1997CG的蛰伏与亚洲的光芒

美国西部片与武侠电影 外国电影史

美国西部片与武侠电影(转载) 白日做梦发布于:2008-06-18 10:35 西部片顾名思义,就是以20世纪上半叶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美国人民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的影片,同武侠电影是中国特有的影片类型一样,西部片也是美国特有的一个影片类型。他最能体现美国人特有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这其中有很多地方是与中华民族有相同的。 1904年著名导演埃德温.鲍彻的拍摄了他的代表作品《火车大劫案》这是最早的一部西部片,在这部只有14个场景的短片中,有歹徒犯罪、警察追逐、荒原小镇、最后好人战胜坏人等等这些西部片一直使用至今的元素。西部片因为其与美国人民的生活有一定关系,所以大受欢迎。约翰.福特于1938年拍摄了他的代表作品《关山飞渡》,这部影片是第一部在艺术上趋于成熟的西部片。在此之后西又出现了弗莱德.齐纳曼、乔治.史蒂文森、霍华德.霍克斯、山姆.富勒等西部片的重要代表人物,并且为广大观众奉献了自己的优秀作品霍克斯的《红河》1948和齐纳曼的《正午》1952还有史蒂文森的《原野奇侠》1953,等公认的西部片电影。代表了好莱坞西部片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是西部片的创作并没有停止,直到2007年仍有新的西部片问世如《决战犹马镇》。西部片对武侠电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早期,早期中国电影尚处于幼年阶段,加之中国社会当时的特殊国情,美国电影在中国泛滥,尤其西部片,由于其剧情的简单和人物对白的精炼,对于字幕的依赖相对要少,中国观众读解时就比其他影片要轻松的多,所以,颇受当时观众的喜爱。许多早期武侠电影都是模仿美国西部片,甚至,早期的武侠电影中出现过,带着大呢帽、身穿小裤腿,扎着宽腰带的中国式“西部英雄”。 1.西部片与武侠电影一样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调,而各民族精神中是有相同的地方的,所以,西部片和武侠电影都是在精神实质上是相同的。 西部片的内容并不是当年美国东部居民开发西部历史的记实,它是将开发西部过程中的一些真人真事或者民间文学的东西加以神话的色彩,主人公集中代表了(39西方电影史)美国人民坚忍不拔、不畏艰险、见义勇为、扶弱凌强的英雄精神,反映了某种道德的神话或者寓言,体现这善必胜的中心思想,观众在西部片里寻求的不是故事情节或者人物性格,而是某种精神上的宽慰和道德上的满足。回到前面我曾今讨论过的关于武侠电影的侠义精神一节,我可以看到,中国武侠电影体现的侠义精神:不畏强暴、见义勇为、锄强扶弱的精神,与西部片异曲同工。 2.西部片的主人公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牛仔,这些牛仔大多是外省人,他们见义勇为,却常常在事后孑然而去,这与中国武侠电影里,尤其是早期武侠电影《红侠》、《女侠李飞飞》相似,影片中的主人公也是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 西部片里牛仔的地位与武侠电影里的侠客也颇有相似之处,这些来自外省的牛仔,他们孤单的行走在荒蛮的西部土地上,文明和法律对这片土地的约束并不是很明显,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又不违背自己的道德观念,就必须有好的身手,在这里,牛仔不同于普通的农场主,不是政府和警察,更不是匪徒,他有自己的立场,而这个立场是最孤单的。同武侠电影里的侠客一样,他们不是统治阶级,也不是被统治阶级,而是被赋予了英雄的光环的,主流社会之外的一个游离分子。

香港电影特点

香港武侠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电影中“侠”的英雄好汉形象和英雄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观众,所以武侠电影主要是从心理上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关键词】:香港武侠电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侠”,这一点也不夸张,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1928年推出的《火烧红莲寺》造成轰动效应以后,武侠电影渐臻成为中国电影图式中一个独具文化内涵的传统电影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侠电影成为香港影坛的中心,至70年代达到鼎盛,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又与多种类型片结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香港武侠影片的产品至今早已超过千部,作为香港社会精神圈最好的展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武侠影片在视听的层面上支撑起了特定时期的香港文化。 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张暴力的画面,帅气潇洒的演员,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侠电影它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一种“侠”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观众。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出了他对“侠”的理解:“侠之小者,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金庸的小说侧重于一个“侠”字,其笔下几个脍炙人口的主角,往往都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等,突破了旧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作用,即不仅限于行侠仗义,更是要进一步为国家与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为了天下苍生而奋不顾身,这也是儒教伦理所规定的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 侠的形象在各部武侠电影中都被饱满的塑造了起来,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形成了一种“侠文化”。

这些被禁的香港B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20190410115622)

这些被禁的香港 B 级片,是电影史上被阉割的信仰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经济很不景气。但恰恰是那个时候,香港的电影发展到了黄金时期。其实更客观地来说,是 B 级片频出。在记忆中,那个年代的港片,大多充满了异色、重 口和情欲。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尺度惊为天人的电影在严 格的审查制度之下渐渐退出了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 B级片,组成了那个年代特殊的记忆。今天,院长就来暴露年龄,跟大家翻翻旧账。清汤寡水的不提,今天我们只说禁片。《福伯》▼福伯不是姓“福”的老伯伯。这是一个职业,是法 医的助手,他们的工作就是按法医的指示解剖及整理尸体。曾 经有个叫福伯的人干过这一行,于是,人们开始把做这一行的 人统一称作“福伯” 。在全香港,干这行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影片因为大量血淋淋的镜头和过于真实的解剖场景被禁。故事 讲述的是殓房的福伯在不同的情况下,遇上黑帮杀手、黄秋生 与曾志伟演绎的死囚,以及一个想吃人肉的青年杀人狂。三段 看似没甚关系的人和事,却被命运以不幸的连线,冥冥中连结 在一起。做这一行的人,每天都目睹着死亡。殓房内的福伯, 对鲜血、腐烂的器官,甚至自己的生活早已麻木。“很多人都看不到生命美好的一面。那时候,活着和死亡就很接近了。”长大之后,院长才体会到,藏在血肉模糊的镜头后面,电影人 的那份思考。《虐妻》▼家家

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结婚后发现,另一半是个性变态者。 电影的女主看似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儿子活泼可爱,丈夫 疼爱自己。但事实上,她的丈夫拥有变态人格,经常对自己 进行虐待。可是女主对这样的暴行一直忍气吞声,因为母亲 的重病,必须靠丈夫给的违禁药品来治疗止痛。最后,女主 一次忍无可忍的出逃,使剧情达到了高潮,气急败坏的丈夫 疯狂地追寻她,甚至大下杀手。 93 年的香港,临近回归。大多数港人却生活在极端的焦虑和自我认知的障碍之中,这种焦虑 也对家庭生活产生了影响,家庭暴力成了释放压力的一 个出口。那些年影片中的人物很多处于分裂的边缘。而 B 级片,无疑是将这些问题以更加癫狂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香港奇案之吸血贵利王》▼这本片子现在还能找到删减 版,嗯,如果运气好的话。这是一部相当典型的 B 级片,光是说说剧情,就能让你有一种进错网站的感觉。安分守己的货 车司机在搬家后遭到黑社会的威胁勒索。自己忍受胯下之辱; 妻子被人玩弄,拍成录像;小姨子也没躲过魔爪;孩子被重度 烧伤,连手指都被烧没了。经历了人生最惨的他奋起报仇,终 将大 boss 活生生弄成了变性人。这部片子,还集结了众多老 牌变态专业户。比如扮演窝囊废丈夫的黄秋生。经常在古装片 中饰演公公的吴启华。以及饰演片中第一大反派的何家驹。港 片中的“变态级”男神很多,院长最爱的只有 两个。一个就是刚刚说到的黄秋生,几乎每一部重口 B 级片

香港电影繁荣的原因

香港电影繁荣的原因 80年代香港经济再度飞速发展,晋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文化本土化趋于定型。香港电影的工业形态和美学形态亦有了进一步发展,“卫星制”体制被继续丰富和完善,进而变异成为以院线制营销模式为基础的新体制,电影票房、从业人数、港产片票房比例等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经过“新浪潮”电影运动,香港电影的美学储备有了坚实的基础,电影创作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形成了以动作类型为主和以喜剧类型为主的复合类型片。较为纯粹的商业类型片成为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的主流,而文艺类型片也在美学形态上有所突破,呈现出新的景观,亦为这一时期以商业类型为主的香港电影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文化区封锁,经济高度发达。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电影产业的发达程度与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商贸逐渐繁荣,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样,地区影响力迅速崛起,在这种环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香港电影业在获得了充裕资金的滋润后,迅速崛起,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当时的年代都是亚洲领先的。香港一度成为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并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 1933年,一部并非在香港拍摄的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登陆港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是香港电影第一次开口说话,更让一大批上海和海外的技术人员和投资者看到了香港这片土地对电影的热情。随着内地战争的爆发,上海电影制片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电影人南来香港,从而促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次繁荣。 这一时期,香港出现了包括“天一港厂”、“艺华港厂”、“香港大观”等在内的七大制片公司,其中五家都是由南下的上海影人经营。在拍摄满足本地及东南亚市场需求的粤语片的同时,他们也拍摄了诸如《孤岛天堂》、《白云故乡》、《前程万里》等一大批进步爱国、表现抗战的国语电影。 1974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的本土草根喜剧片《鬼马双星》一炮而红,使得香港电影告别了古装武侠片的时代,走向新生。连续11年的香港电影市场上,许氏兄弟的草根喜剧片8次荣登票房冠军宝座,一次位列亚军,票房冠军的成绩从600万元提升到2900万元,足足提升了5倍。这11年的高速成长,使得香港的电影产业培养了大批的制作人才,产业体系开始完善。成龙的功夫武侠片、周润发的热血英雄片、周星驰的草根喜剧片垄断了票房排行

80后心中最经典十部经典武侠电视剧主题曲

一、《天龙八部》黄日华版片头曲 难念的经——周华健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啊舍不得璀灿俗世 啊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啊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啊舍不得璀灿俗世 啊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啊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旁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饷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二、《倚天屠龙记》——马景涛版片头曲:刀剑如梦——周华健 我剑何去何从 爱与恨情难独钟 我刀划破长空 是与非懂也不懂 我哭泪洒心中 悲与欢苍天捉弄 我笑我狂我疯 天与地风起云涌 我醉一片朦胧 恩和怨是幻是空 我醒一场春梦 生与死一切成空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恨不能相逢 爱也匆匆恨也匆匆 一切都隋风

香港武侠电影

香港武侠电影2011-12-31 23:33阅读(17) 下一篇:100部经典武侠小... |返回日志列表赞赞赞赞 转载(1)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更多 1988: 《东方巨龙》李连杰中国武术记录片。《龙庭争霸》主演:欧阳震华,罗嘉良,陈庭威,张兆辉。----------------------------------------------------- 1989:是武侠连续剧倍出的一年。《绝代双骄》主演:梁朝伟,苗侨伟,黎美娴,戚美珍,关礼杰。《盖世豪侠》主演:周星驰,吴镇宇,蓝洁瑛,吴孟达。《侠客行》主演:梁朝伟,邓萃雯,郑艳丽。《连城诀》主演:吴镇宇,黎美娴,陈美琪,郭晋安。----------------------------------------------------- 1990:《笑傲江湖》主演:张敏,张学友,袁洁莹,叶童,许冠杰。《中华英雄》主演:叶玉卿,尹天照,何家劲,关咏荷。----------------------------------------------------- 1991:《黄飞鸿》主演:李连杰,关之琳,元彪。----------------------------------------------------- 1992:《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主演:李连杰,林青霞,关之琳,袁洁莹,钱嘉乐,李子雄。《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主演:李连杰,关之琳,莫少聪,熊欣欣,姜戴维。《鹿鼎记I》主演:周星驰,张敏,邱淑贞,陈德容,陈百祥,钟镇涛。----------------------------------------------------- 1993:《太极张三丰》主演:李连杰,袁洁莹,钱小豪,杨紫琼。《黄飞鸿之三》主演:李连杰,关之琳,莫少聪,熊欣欣,刘洵。《武状元苏乞儿》主演:周星驰,张敏,吴孟达,徐少强。《方世玉》主演:李连杰,赵文卓,胡慧中,萧芳芳。《东方三侠》主演:张曼玉,刘松仁,梅艳芳,杨紫琼。《倚天屠龙记》主演:李连杰,张敏。《新仙鹤神针》主演:梁朝伟,关之琳,吴启华,刘松仁,徐少强,梅艳芳。《现代豪侠传》(东方三侠2)主演:张曼玉,刘松仁,秦沛,梅艳芳,杨紫琼。《战神传说》主演:刘德华,张曼玉,梅艳芳。------------------------------------------------------ 1994:《精武英雄》主演:李连杰,周比利,钱小豪,中山忍,仓田保昭。《咏春》主演:杨紫琼,甄子丹,洪欣,徐少强,郑佩佩。《刀剑笑》主演:刘德华,徐锦江,林青霞,吕良伟。----------------------------------------------------- 1995:《断刀客》主演:赵文卓,惠天赐,熊欣欣。---------------------------------------------------- 1996:《黑侠》主演:李连杰,莫文蔚,刘青云。----------------------------------------------------- 1997:《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主演:李连杰,关之琳,熊欣欣。----------------------------------------------------- 1998:《风云之雄霸天下》主演:舒淇,郑伊健,杨恭如,郭富城。----------------------------------------------------- 1999:《中华英雄》主演:舒淇,谢霆锋,郑伊健,杨恭如,元彪。---------------------------------------------------- 2000:《黄飞鸿之王者之风》主演:赵文卓,莫少聪,熊欣欣,刘洵。《醉拳2》主演:刘德华,成龙,黄日华,梅艳芳,狄龙。《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主演:张敏,李连杰,张卫健,陈百祥,梁家仁。《决战紫禁之巅》主演:刘德华,赵薇,郑伊健,杨恭如,张家辉。《成龙经典-蛇形刁手》主演:成龙,石天。----------------------------------------------------- 2001:《方世玉Ⅱ万夫莫敌》主演:李连杰,郑少秋,李嘉欣,郭蔼明。----------------------------------------------------- 2002:《英雄》主演:章子怡,张曼玉,甄子丹,梁朝伟,李连杰,陈道明。《天脉传奇》主演:杨紫琼本·卓别林丹尼·库克。----------------------------------------------------2003:《天地英雄》主演:赵薇,姜文,王学圻,中

《香港电影的复兴之路》

香港电影的复兴之路 香港电影,一个曾令世界人民为之侧目,一个华语电影的骄傲,一个倾倒众生的家人。如今美人迟暮,风采不再,在时代变迁中日渐式微,令人惋惜。曾经,香港电影也曾像现在的美国好莱坞大片一样风靡全球,万人空巷;也曾像法国电影一样充满浪漫气息;也曾像台湾电影一样散发着文艺气息。而今,香港电影的辉煌不再,犹如昙华一现,封存于电影历史的长河之中。香港电影受到诸多冲击但依然坚挺,从未放弃,一代代香港电影人为香港电影的重生做着不懈努力。而且香港电影在与内地的合拍中正在散发着新的生机。因此香港电影

的未来还是未知数,一切尚有可能,事在人为,香港还有一批精英的电影人在香港电影的低迷期苦苦支撑,为谋求香港电影的复兴而积极努力,多方奔走,寻找香港电影的复兴之路。而且还有一大批香港电影发烧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精神上支持香港电影,期待香港电影能够再造辉煌,重登巅峰。并且香港回归这十几年来已经逐步融入大中华电影圈,在本土风格上不断寻求突破,在内地市场上不断扩张,加之香港电影这么多年的电影拍摄经验以及电影人才的培养上有着诸多不可磨灭的优势,让我们期待香港电影的重塑辉煌。 作为华语电影的重要支流,香港电影的发展脉络伴随区域政治、经济变迁几经转型,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及产业运营层面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实战经验,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电影传承本土理念,角逐世界影坛的重要基地。9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电影资本危机、卖埠危机等挫折之后,香港电影竞争优势日渐引退。2004年CE-PA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正式实施,为香港电影进军内地市场降低门槛、创造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促成了香港电影产业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转型。 香港电影在80年代的辉煌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不管是在票房还是在电影的创意上都具有不可超越性。电影市场的繁荣与电影创作之间构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几乎每一种新的电影类型都能在市场上获得良好反响,并带动了整个电影业的发展。但由于香港电影是在一种纯粹的市场导向的机制下运作的,缺少宏观意义上的自我约束最终导致了香港电影在电影人唯利是图的追逐下日薄西山。因此,仅仅

新中国后的武侠电影

新中国后的武侠电影 1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陆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武侠电影主要在香港开始了大规模的复兴,主要代表作是香港导演胡鹏的《黄飞鸿》系列影片。香港武侠电影发展到六、七十年代,迎来了黄金时期,《大醉侠》、《独臂刀》、《醉拳》、《侠女》、《精武门》、《唐山大兄》、《一代剑王》、《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天下第一拳》等具有标志性的武侠电影登上大荧幕进入了观众视野。《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获技术大奖,首次将中国武侠电影推上国际舞台。 2新中国后的武侠电影 在这一时期,随着武侠电影的卖座大热,在影片中巧妙音乐元素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加强武打动作的节奏感和听觉冲击,成为武侠电影音乐创作和运用的主要目的。例如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1925-1989)曾为《白蛇传》0982 ),《独臂刀》(1987), 《天下第一剑》0988 ),《唐山大兄》(1971),《冰天侠女》(1971),《笑傲江湖》(1978)等多部武侠影片进行配乐创作。基本上,这一时期的武侠电影音乐,开始注重主题歌和插曲的创作,在纯音乐的形式上配乐,大量汲取民间音乐元素和使用民间乐器,运用如琵琶、pJ}:呐、鼓来加强武打动作的节奏和激烈程度等等,王福龄还曾引用越剧曲式与旋律为武侠影片进行配乐创作。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古装武侠影片受到导演们的推崇,古装武侠片开始融入越来越多的文艺色彩、喜剧色彩、荒诞色彩、魔幻色彩,其代表作品有《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等。 由于武侠电影题材本身发生了变化,加之受到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武侠电影音乐在历年来的不断提高和创新上,又吸纳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使武侠电影音乐本身可运用的类型得到大量扩充。例如代表影片《大话西游》,作为一部非传统、甚至可谓游离于武侠影片边缘的武侠影片,它既富有少许情侠精神、武打元素,又饱含荒诞的魔幻、喜剧色彩。因此在配乐和插曲上,使用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一一片首紫霞在大漠中出场,低婉浑厚的箫声与西洋乐器大提琴奏出悠扬的背景乐;唐僧深情演唱的《only you》,是一曲通俗的英文歌,凸显了影片无厘头的搞笑色彩;市场和婚礼画面上的背景乐则采用传统的民间乐器pJ}:呐和锣。又如代表影片《东邪西毒》,作曲家陈勋奇细致地选用了真实乐器和MIDI 音乐相配合,为配乐增添了深远的意境。 全片音乐以磅礴气势、精致的配器,直抵内心,营造出奇异的江湖世界。

香港电影文化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香港社会文化 任课教师:张娟 10级国际商学部工商管理专业 香港社会文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香港社会文化的丰富性、多元化,慢慢地现代化。无论是饮食文化,电影文化还是民俗文化等等,都有着它不同的历史由来以及独特的发展进程,到了今天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香港社会文化。 说起香港的电影文化,首先让我想起的便是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偷烧鸭》。这是香港最早的电影,但是其所有权属于美国人宾杰门·布拉斯基(Benjamin Bradsky),是他先后在上海和香港独资开设的电影公司说拍摄,所以都是美国影片。到了1909年,布氏在上海开设亚细亚影戏公司,同年来到香港,投资拍摄了《偷烧鸭》。这部电影以当年流行的美国喜剧片为模仿对象,讲一个又黑又瘦得小偷,正在偷肥胖商贩的烧鸭,被警察抓了个正着,这部电影成为香港电影“警匪片”鼻祖,所以,《偷烧鸭》也可以说是香港电影中的警匪片得开山之作,发展了将近100年的历史使其成为一种影片的类型。然而,香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是在1913年,由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黎明伟自导自演的《庄子试妻》,其维护传统礼数,单方面要求女性守节,亦可以说是香港电影“伦理片”的开山作,而这也恰

恰反映了当年殖民地香港文化现象。到了1933年,黎北海导演的局部有声片《良心》,还有邵醉翁主持的天一公司出品的《白金龙》引起轰动,促使粤语电影兴起。这只是香港电影的萌芽时期的几部作品。 香港电影的成长阶段则是从1937年至1945年,上海左翼电影在上海沦陷后南下来到香港,使得香港出现国语片和粤语片并行的格局。并拍摄了一系列的抗日爱国电影:《血溅宝山城》、《孤岛天堂》、《前程万里》、《白云故乡》等。之后到了1938年便出现了第一部香港生产得国语片——《貂蝉》。同年,蔡楚生、司徒敏慧导演拍摄了爱国电影《游击进行曲》。然而,香港1941年沦陷后,电影也走向了沉寂。 1945年抗战结束后,内战爆发,蔡楚生、史东山、张骏祥、白杨等电影人南下,香港电影进入了复苏期,这为日后电影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46年成立的大中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三女性》、《风雪夜归人》、《同病不相怜》等作品,而在当时的代表作是蔡楚生监制、王为之导演的《珠江泪》,而第一部彩色粤语片《蝴蝶夫人》以及第一部彩色国语片《锦绣天堂》分别于1948年与1949年拍摄完成。这段时期便成了香港电影的复苏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影业公司相继成立,并拍摄了不少轰动一时的着名影片,由此,香港电影渐渐进入了黄金时期。同时,随着香港电影业的崛起、兴盛,电影的种类也由单一渐渐

经典十大武侠小说排名,金庸占据半壁江山!

经典十大武侠小说排名,金庸占据半壁江山! 武侠小说是中国旧通俗小说的一种类型,多以侠客义士为主人公塑造,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或正义或叛逆的行为。在武侠小说漫长的发展史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她们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武侠巨作,被后人奉为经典,不断的被搬上荧屏,其实要说最好的十部小说,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正所谓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咸,有人喜欢淡,那么我就评选一下我心目中的经典十大武侠小说,希望各位客官一起讨论。《天龙八部》是金庸老先生历时四年完成一部武侠巨作,曾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出现在观众面前,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真是人生万象,尽归于尘。《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小李飞刀” 系列的第一部,“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冠绝山水》是李四出品的21世纪最伟大的武侠小说,打破金庸古龙模式,引入全球高手,都市小说和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是新世纪一部难得的武侠精品。《英雄志》是一部当代武侠小说,作者是台湾作家孙晓,被誉为是具有“清明上河图”风貌的武侠小说。网上誉其为“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昆仑》是2005年出版的武侠小说,作者是凤歌。该小说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梁萧由一个江湖浪子成长为一

代大侠的传奇经历。它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鹿鼎记》是香港作家金庸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小说以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韦小宝的传奇经历。《笑傲江湖》又是金庸所作,以《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中渔夫的“西江月”词中一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为名字的由来,旷世剑客纵横四海,笑傲江湖。《神州奇侠》作者是台湾武侠大师温瑞安,温瑞安说它尽管是自己年轻时所作,年长后虽阅历渐丰,文笔渐厚,却是自己无法超越的一部。此乃神州英雄集结,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射雕英雄传》又双叒是金庸的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郭靖背负国仇家恨入闯江湖,在红颜知己黄蓉的帮助下通过无数历练,最终成长为一代江湖大侠、民族英雄的气势恢宠的史诗故事。《少林八绝》是网络写手天魔圣所写。该书讲述不一样的武林,不一样的武功。而且主角是个小和尚,是新世纪武侠精品,长期占据武侠小说排行榜首位。各位看官欢迎收藏和关注哦!

武侠电影分析

浅析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武侠电影,犹如美国的西部片,已成为民族类型电影的标识之一。无疑是中国电影独一无二的招牌,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独树一帜。武侠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也一直是中国电影高票房的代表,它们对于年度国产电影票房的贡献一度超过40%。2000年,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2001年,张艺谋以《英雄》在国内将2.4亿人民币票房收入囊中。201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一共有35部影片票房过亿,其中国产片18部,而武侠电影占了一半。然而武侠动作大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贡献却依然掩盖不了其近10年发展进入瓶颈的现实。 中国的武侠电影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部《火烧红莲寺》风靡大江南北开启了武侠电影的大门。“武侠时代”是从1967年开始,这一年张彻导演了王羽主演的《独臂刀》,此片一举突破百万票房,创造了香港电影的新纪录。很快,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上映,再次刷新了票房纪录,他们把武侠片变成主流的商业电影。九十年代的《新龙门客栈》堪称经典,在武侠电影的世界,徐克是一面不倒的旗帜。虽然中国的武侠电影风靡世界,但是真正被国际认可,却是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开始。《卧虎藏龙》的成就,不仅使得西方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有了更大的认同,同时也使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开始了对武侠电影创作尝试,使得武侠电影的创作队伍不断壮大。 3000万美金的大投资,全明星整容的《英雄》创造了2.4亿的票

房,自此以来中国的武侠电影进入大片时代。新世纪以来的武侠片大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精良,无论服装、配乐、还是摄影都无可挑剔,给观众带来了空前的视听效果,这所有一切都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无可否认,新世纪以来的武侠电影在武打动作与场景的设计上让人眼前一亮,《卧虎藏龙》中竹林打斗的场景堪称经典。大片还倾向于对海外市场的渴望,对中国来说最容易出口的是武侠电影,因为英雄主义、刺激没有国界之限,还有古代中国的神秘感。 现今的时代,一部分武侠片失去了本该传扬的侠义精神,甚至变成了娱乐大众的一种赚钱工具。几乎三成观众是因为影片密集的宣传而前去观影,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那些偶像明星的噱头,没有公映前的一系列炒作与宣传,武侠电影的票房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武侠》上映打出了“微观武侠”、“医学武侠”等创新牌;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更是不惜“血本”打出3D牌;影片的宣传强调武侠寻变的心思,但这种创新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无奈的现实,作为国内最拿的出手的武侠电影,如今已日趋没落、鲜有佳作。我们不知道,是观众不再喜欢,还是导演不再自信,而让纯粹的武侠片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满城尽带黄金甲》被观众吐槽内容完全是中国的《雷雨》,过分的宣传人性的丑恶与复杂暧昧。武侠片中充斥着疯狂凶残而又血腥的杀人场面,《夜宴》中的空中“棍杀老臣”、《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杀人如麻”,就如同在炫耀奇异的杀人技法,完全不能理解创作者的心态。作为中国特色的武侠电影,总让人感觉缺少了什么,如果不在内容上下功夫,而是一味的靠视觉的轰炸,将会离观众越来越远。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