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标准击实试验课件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修订稿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土的实验 2007-11-08 20:14:01 阅读16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土的击实试验步骤 土的CBR实验 土的压实性 工程建设中广泛用到填土,例如路基、土堤、土坝、飞机跑道、平整场地修建建筑物等,都是把土作为建筑材料按一定要求和范围进行堆填而成。显然,未经压实的填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且不均匀,遇水易发生塌陷等现象。因此,这些填土一般都要经过压实,以减少其沉降量,降低其透水性,提高其强度。特别是高土石坝,往往是方量达数百万方甚至干百万方以上,是质量要求很高的人工填土。进行填土时,通常采用夯实、振动或辗压等方法,使土得到压实。土的压实就是指填土在压实能量作用下,使土颗粒克服粒间阻力而重新排列,使土中的孔隙减小、密度增加,从而使填土在短时间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土的压实在松软地基处理方 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实践经验表明,压实细粒土宜用夯击机具或压力较大的辗压机具,同时必需控制土的含水量。对过湿的粘性土进行辗压或夯实时会出现软弹现象,填土难以压实;对很干的粘性土进行辗压或夯实时,也不能把填土充分压实。因此,含水量太高或太低的填土都得不到好的压密效果,必须把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压实粗粒土时,则宜采用振动机具,同时充分洒水。两种不同的做法说明细粒土和粗粒土具有不同的压密性质。 11.2.1 粘性土的压实性 研究粘性土的压实性可以在试验室或现场进行。在试验室内研究土的压实性是通过击实试验进行的。试验的仪器和方法见《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试验时将某一种土配成若干份具有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将每份土样装入击实仪内,用完全同样的方法加以击实。击实后,测出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干密度。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干密度为纵坐标,绘制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如图11-3所示。这种试验称为土的击实试验。 图11-3 粘性土的击实曲线 1. 最优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 在一定的压实功能(在试验室压实功能是用击数表示的)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在图11-3所示的击实曲线上,峰值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就是最优含水量。同一种土,干密度愈大,孔隙比愈小,所以最大干密度相应于击实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研究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的研究 击实实验是建筑物地基、道路地基、室内地坪及场地平整等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笔者基于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介绍击实实验的方法及其要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1 研究土击实性的意义 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研究土的填筑特性,常用现场填筑实验和室内击实实验两种方法。前者是在现场选一实验地段,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进行填土,并同时进行有关的测试工作,以查明填筑条件(包括土料、堆填方法,压实机械等)与填筑效果的关系。该方法能反应施工的实际情况,但需时间和费用较多,只在重大工程中进行。室内土工击实实验是近似的模拟现场填筑的一种半经验性的实验。实验时,在一定条件下用锤击法将土击实,以研究土在不同击实功能下的击实特性,以便获取设计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的填筑标准。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填土击实特性的重要方法。[1] 2 土工击实实验方法 土工击实实验是研究土压实性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建筑工程必须实验的工程之一。实验采用击实仪法,即通过锤击使土密实,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的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最优含水量)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必须制定土的压实标准。通常,工地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实度,计算式为: K= ρ d / ρdmax 式中,k为压实度,% ;ρd为工地碾压的干密度,g/cm3。ρdmax为室内实验最大干密度,g/cm3 。 若k越接近100% ,则压实质量越高。对于受力主层或者重要工程K要求大些;对于非受力主层或次要工程,k值可小些[2]。 3 土工击实实验曲线 室内击实实验,击实功瞬时作用于土,土的含水量基本不变。在同一击实功作用下,一定范围内增加含水量,土的干密度增大,但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干密度就变小。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到在一定击实功作用下含水量W与干

土工试验试题

姓名:分数: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 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土壤液限是土的状态和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塑限是 状态和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2、路基填筑按作业区段分为填土、平整、碾压、区段。 3、作液塑限试验时土应过筛。 4、颗粒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是:、。 5、土中水包括吸附水、薄膜水、孔隙水,其中孔隙水又可分 为。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击实试验干法试样制备时,应先估计最优含水率,其最优含水率和()接近。 A液限 B塑限 C塑性指数 D缩限 2、对水泥改良土水泥剂量进行检测时,应在水泥()之前进行测定。 A初凝 B终凝 C 6小时 D 8小时 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采用化学改良土填筑时,用()作为控制指标。 A、地基系数K30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B、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 C、压实系数K和动态变形模量Evd

D、压实系数K和7天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土的压缩试验中试样体积的变化是:( ) A、空气体积压缩 B、水体积压缩 C、孔隙体积的减小 D、土颗粒体积压缩 5、用环刀法测定压实度时,如环刀打入深度较浅时,则检测结果会()。A.偏小 B.偏大 C.准确 D.无规律 6、当土样中有机质含量超过5%,采用标准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温度应控制在()。 A.105~110℃ B、110~200℃ C、65~70℃ D、 75~100℃ 7、灌砂法所用标准砂为:() A、中砂 B、~砂 C、~1mm砂 D、细砂 8、土颗粒的级配分析中,计算不均匀系数的参数d60指()。 A.通过率是40%所对应的粒径 B.通过率是60%所对应的粒径 C.通 过率是30%所对应的粒径粒径 9、路基填料击实试验,随着击实功的增加,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率减小 B、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率也减小 C、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率增大 D、以上都不对 10、击实试验中,至少应制备的不同含水量试样为()。

土工试验检测试验答案1-7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答案 (第01卷) 单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成绩 一、填空 1.土粒、空气和水; 2.土的质量与土的体积之比 V m = ρ; 3.土中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s m m ω ω= ; 4.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粒的体积之比 s v V V e = ; 5.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状态和土的结构; 6.土的粒径级配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7.土的粒径级配,土粒的矿物成份和形状 塑性指数或者液限加塑性指数; 8. 液限和塑限 土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 土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9.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击实后土的含水量和天然密度; 10.快剪 固结快剪 慢剪; 11.压缩系数(压缩指数) 压缩模量,先期固结压力; 二、单项选择 1.A 2.B 3.A 4.C 5.A 6.D 7.D 8.A 9.C 10.B 11.A 12.C 13.B 14.B 15.B 16.C 17.A 18.C 19.C 2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CD 4.ABC 5.AD 6.ABC 7.AD 8.ABCD 9.ABD 10.AB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简答题 1.(1)明确土的可塑性范围 p L p I ωω-= (2)区分土的状态 p L p L I ωωωω--= ω:含水量 (3)估计土的最佳含水量在p ω附近 (4)细粒土进行分类的依据 液限加塑性指数 2.(1)算出不均匀系数Cu=d 60/d 10 曲率系数 Cc=60102 30 /d d d ? (2)判断:①Cu<5 匀粒土 Cu>10 级配良好的土 ②同时满足 Cu>5 和Cc 在1~3之间,为级配良好的土若 不能同时满足为级配不良的土 3.(1)选取混合料(水泥土或石灰土)加入氯化铵溶液充分搅拌 (2)出现澄清悬浮液时将上部澄清悬浮液转移到另一烧怀内。 (3)取悬浮液加入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加入钙红指示剂摇 匀,呈玫瑰红色。 (4)用EDTA 二钠标准液滴定到纯兰色,记录EDTA 二钠的消耗 量。 (5)利用标准曲线确定水泥或石灰剂量 (6)标准曲线是由已知水泥或石灰剂量的试样用上述方法找到消耗的EDTA 二钠绘制的。 4.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抗剪强度指标有两个,?、内摩擦角 C 、粘聚力 抗剪强度可以用库仑公式表达 C tg f +=?στ f τ f τ 5.天然密度 V m =ρ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3.21.1 试样制备 3.21.1.1 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伴和,闷料一夜备用。 3.21.1.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21.1.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出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3.21.2 试验程序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选用干.

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 次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 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 的1/5)。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 其余各层土的击实,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量,计算至0.1%。测定含水量用试样的数量按下表规定取样(取出有代表性的土样)。 测定水含量用试样的数量

土工实验考题

一、填空: 1、工程概念上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体系)。 2、工程设计和工程检验中常用土的指标有:(土粒比重)、(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浮密度)、(含水量)、(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3、土中的水为分(强结合水)、(弱结合水)、(自由水)。工程上含水量的定义为土中(自由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一般认为在(100℃-105℃)温度下能将土中自由水蒸发掉。 4、(烘干法)是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适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 5、工程上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不能用,有机质土烘干温度应该控制在(65℃-70℃)。对于石膏土烘干温度应控制在(75℃-80℃)。对于含水泥的土烘干温度应控制在(使放入的水泥混合料一开始就能在105℃-110℃的环境下烘干),另外,烘干后冷却时应用(硅胶)作干燥剂。 6、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灌水法)等。 7、在密度测试中,(土的天然质量)较易得到,难的是(土的体积)。 8、对工程来说,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是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液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9、液塑限的试验方法有(碟式仪法)、(圆锥仪法)、(搓条法)以及(联合测定法)。 10、测定土的塑限含水量时,当土条搓至直径为(3毫米)时,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则这时土条的含水量即为(土的塑限含水量)。 11、土的密实程度通常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含量)。土颗粒含量多,(土就密实);土颗粒含量少,(土就疏松)。 12、一般认为土的相对密度(Dr≤1/3)时土属于疏松状态,相对密度(1/3<Dr≤2/3时土属于中密状态,而相对密度(Dr>2/3)时土属于密实状态。 13、土粒粒径的大小和级配与工程性质紧密相关,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就是(测定土的粒径大小和级配状况),为土的(分类)、(定名)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14、在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时,若2毫米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则可省略(细筛分析),同样,2毫米筛上的土如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则可省略(粗筛分析)。 15、水析法可分为(比重计法)和(吸管法),实质上为(静水沉降法)。 16、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状态)和(土的结构)。 17、工程上以土中颗粒直径大于0.075mm的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50%)作为第一个分类的界限。大于50%的称为(粗粒土),小于50%称为(细粒土)。 18、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的粒径级配),因此,粗粒土按其(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再细分为(若干亚类)。 19、细粒土的工程性质不仅决定于(粒径级配),还与(土粒的矿物成分)和(形状)有密切关系。

土工试验与检测试卷

A.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D.不详 9.击实试验中,至少应制备的不同含水量试样为:( C)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0.土粒比重的单位是:(C ) A.KN/m3 B.kg/m3 C.无 D.KPa 11.土的缩限含水率是指( B)的界限含水率。 A.塑态转为流态 B.半固态转固态 C.塑态转固态 D.半固态转塑态 12. 测定土的含水率主要是指( A)。 A.土颗粒表面的水 B.土颗粒内部的水 C.结晶水 D.重力水13.密度测定求算术平均值时,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C )。 A.0.01 3 /g cm B.0.023 /g cm C.0.033 /g cm D.0.043 /g cm 14.公路土工试验规范中将土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C )。 A.粘粒土 B.软土 C.特殊土 D.有机质土 15.工程上含水率的定义为(C)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A.结合水和自由水 B.结合水 C.自由水 D.液相 二、多项选题:(5×3分=15分) 1.黏性土的抗剪力学指标有( AB )。 A.粘聚力 B.内摩擦角 C.水平力 D.法向力 2.界限含水率的测定,可以评价(BC)。 A.各种土的状态 B.粘性土含水量的状态 C.土的塑性范围的大小 D.粘性土的结构 3.土的级配好坏的评价指标有( BC) A.土粒粒度 B.不均匀系数 C.曲率系数 D.a、b、c都不是 4.土的压缩主要是( AC)的减小。 A.含水量B.土的比重C.土的孔隙体积D.固体颗粒5.土粒级配良好,应同时满足以下几条:( BD)评分人得分

.Cu ≥10 B .Cu ≥5 C .Cc<1或Cc>3 D. Cc=1~3 (5×1分=5分) 、颗粒分析试验是为测得土中不同粒组的相对百分比含量。 ( √ ) 通常在孔隙比e 一定的情况下,土体各密度之间的关系为:饱和密度ρsat ≥天然密度≥干密度ρd>浮密度ρ′。( √) 60表示通过累计筛余百分率为60%时在累计曲线上对应的粒径。( × )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称为孔隙率。 ( × ) 塑性图是以液限含水量为横坐标,塑性指数为纵坐标,对细粒土进行分类的图。 √ ) 四、简答题:(22分) 、直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有哪些?抗剪强度如f τ-σ坐标系上表示出来。(6分) 抗剪强度指标有两个: ?、内摩擦角 C 、粘聚力 抗剪强度可以用库仑公式表达 C tg f +=?στ f τ f τ σ σ 0 0 2、土由三相组成,画出三相图来,并写出各相之间的比例关系所表达的土 的物理性质指标。 (8分) 天然密度 V m = ρ 土粒比重 w s s s V m G ρ?= 饱和密度 V V m w v s sat /)(ρρ?+= 干密度 V m s d = ρ 浮密度 V V m w s s /)(ρρ-=' 含水量 s w m m = ω 孔隙比 s v V V e = 孔隙率 V V n v = 饱和度 v w r v v s = 3、标准固结试验试验目的?仪器?步骤?(8分) 答:目的—测定土的压缩指标 仪器—固结仪、环刀、透水石、变形量测设备等 步骤—环刀取土; 装固结仪;预压;加载;拆除整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土工击实试验

[管理] 土工击实试验培训 演讲人:方克海 1、击实的原理 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作为填土施工控制质量主要依据。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2、土击实性的意义 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平均,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3、击实试验注意事项 3.1土的平均性 取样时样品的平均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确凿,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所以 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6kg左右。这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平均性。否则,由此引起的试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3.2土样制备方法的影响

依据规范进行土样的制备工作,对于天然含水率高的土样,宜用湿土法,对于天然含水率低的土样,宜用干土法。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按2%,3%含水率递增(递减),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击实试验中按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加水量制样并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水分损失不可避免。实际操作中未必有很好的密封装置,尤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就不简易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通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下列规律: 在室温为24?,28?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0.5%,0.8%,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以内;室温为28?,35?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1.0%,1.2%,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左右。 对于同样的土样,含水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而制备好的土样最佳放置24h,以便分子充分扩散, 保证水分平均。因此,加水量宜根据试验所得的经验值换算为实际加水量。当然,土样合宜放置太久,否则水分损失过多,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3.3润滑剂的影响 击实试验中,在击实筒及护筒内壁平均地抹上一薄层凡士林,从而减少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即减少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当击实功及击实方法不变,即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总功W总保持不变时,认为抹有凡士林与未抹凡士林两种情况下,土体间的摩擦力相同,克服土体间的摩阻力做的功ωf1相等,因此,土体所获的实际击实功ω=W总- Wf -ωf1增大,使得土体的干密度增大。未抹凡士林的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较大。抹了凡士林之后,使得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较小,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也相应减少,从而使得土体所获得的实际击实功增大。因此,抹有凡士林的干密度较未抹凡士林的干密度要大。但是如果土样含水率较高时,做试验是有解放水溢出也能起到润滑的作用。3.4每层装土的质量的影响 击实时,将制备好的土样分3,5层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每次约800,900g,按五层时,每次约400,500g,对于大试筒,按三层法,每层试样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知识讲解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土是由()所组成的三相分散体。 2、天然密度的定义是()。 3、水量的定义是()。 4、孔隙比的定义是()。 5、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6、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按()再细分成若干种类。 7、细粒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多用()作为分类指标。 8、工程上常用土的界限含水量是指(),前者指(),后者指()。 9、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而测试的是()。 10、直剪试验中剪切方法有()、()、()。 11、压缩试验中常用的压缩试验指标包括()、()()。 二、单项选择 1、土粒比重G S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ρ ω B、m/VρωC、m s /Vρ D、m s /V S ρ 2、干密度ρ d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B、m/V C、m s / V S D、m s /V a 3、相对密度Dr的定义为() A、e max -e/ e max -e min B、e–e min / e max –e min

C、e max –e mi / e max –e D、e min -e/e max - e min 4、砾石成分的代号为() A、B B、C C、G D、S 5、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温度为() A 、75℃~80℃ B、 65℃~70℃C、105℃~110℃ D、110℃~120℃ 6、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A、 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7、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度应为() A、室温 B、 65℃~70℃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8、含水量低于塑限时,水分蒸发时土的体积为() A、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D、不详 9、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数据表示在()图形上。 A、h~ω B、lgh~ω C、lgh~lgω D、h~ lgω 10、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τ,σ B、∮ ,C C、T , N D、τ,ρ 11、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ωρ dmax B、ωρ C、ωρ d D、ωρ d 12、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A、F=fN +C B、F=fN C、τ f =c+ σlg∮ D、τ=Gγ 13、压缩试验中在什么曲线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c ( ) A、e~p B、e~lgp 曲线 C、lge~lgp曲线 D、h~lgω 14、EDTA二钠名称()

土工试验试题卷

土工试验能力评价测试 一、填空共35个35分 1、直剪试验按不同的固结和排水条件可分为()、()、()三种试验。 2、在土的三项比例指标中,三项基本的试验指标是()、()、(),它们分别可以采用()、()、()测定。 3、工程上按Ip的大小对粘性土进行分类,Ip>17的土为(),10<Ip≤17的土为()。 4、粘性土的软硬状态液性指数划分,据其将粘性土分为()、()、(),()、()五种不同的状态。 5、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可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得到。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可用()测定;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则用()、()测定。 6、烘干法:是测定土的含水量的标准方法,对于细粒土时间不少于()小时,对于砂类土不得小于()个小时。 7、土的击实试验目的在于求得()和()。 8、剪切试验得到的土的强度指标是()、()。 9、岩石密度试验量积法,试件用圆柱体时高度直径误差不得大于()mm,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mm,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 10、量积法试验应量测试件两端和中间三个断面上相互垂直的共()个直径、量测端面周边对称四点和中心点的()个高度。 11、岩石试验当采用自由浸水法饱和试件时,将试件放入水槽先注水至试件高度的()处以后每隔()小时分别注水至试件高度的()和()处后,全部浸没试件后在水中自由吸水()小时后取出试件并沾去表面水分称量。 二、单选共25个25分 1、保持土的原始结构及天然含水量,并使土样的采集不受扰动的称为()。 A.原状土 B. 扰动土 C. 表层土 D. 结构土 2粗粒土和细粒土的分类界限为()A、2mm B、0.075mm C、5mm D0.002mm 3.原状土的干密度等于()A、湿密度/含水量B、湿密度/(1-含水量)C、湿密度×(1-含水量) 4.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使用的主要仪器为()A、环刀B、液塑限联合测定仪C、烘箱 5、下述土的换算指标中排序正确的() A饱和密度>天然密度>干密度B.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 C. 饱和密度>浮密度>干密度 D.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 6.击实试验中,击实筒应放在()地面上。 A软弱的B干燥的C填土的D混凝土的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 土工击实试验培训 1、击实的原理 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作为填土施工控制质量主要依据。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2、土击实性的意义 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3、击实试验注意事项 3.1 土的均匀性 取样时样品的均匀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准确,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所以 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 6kg 左右。这

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均匀性。否则,由此引起的试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3.2土样制备方法的影响 依据规范进行土样的制备工作,对于天然含水率高的土样,宜用湿土法,对于天然含水率低的土样,宜用干土法。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按2%,3%含水率递增(递减),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击实试验中按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加水量制样并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水分损失不可避免。实际操作中未必有很好的密封装置,尤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容易满足试验精度要求。通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下列规律: 在室温为24?,28?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0.5%,0.8%,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以内;室温为28?,35?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1.0%,1.2%,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左右。 对于同样的土样,含水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而制备好的土样最好放置24h,以便分子充分扩散, 保证水分均匀。因此,加水量宜根据试验所得的经验值换算为实际加水量。当然,土样不宜放置太久,否则水分损失过多,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3.3润滑剂的影响 击实试验中,在击实筒及护筒内壁均匀地抹上一薄层凡士林,从而减少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即减少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当击实功及击实方法不变,即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总功W总保持不变时,认为抹有凡士林与未抹凡士林两种情况下,土体间的摩擦力相同,克服土体间的摩阻力做的功ωf1相等,因此,土体所获的实际击实功ω=W总- Wf -ωf1增大,使得土体的干密度增大。未抹凡士林的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较大。抹了凡士林之后,使得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较小,克服摩擦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是用扰动样做的试验,在工程上运用于控制填土地基及夯实效果,提供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20mm粘性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40mm。要准备:1)天平:称重200g、0.01g;2)台秤:称重10kg、5g;3)标准筛:孔径20mm、40mm和5mm;4)试样推土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备土量>20kg(2200g×6(>50kg重型5300g×6),风干过筛5mm(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拌均匀(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测定风干土含水量、塑性指数(Ip)。根据塑限(Wp)预估最优含水量,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量的一组试样,例:假定Wp=20%,备16%、18%、20%、22%、24%,但Ip>20%,则应按15%、18%、20%、22%、25%;根据试验所需要的土量与含水量,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mω=(m0/(1+0.01ω))×0.01(ω1-ω0) 式中mω——制备样所需要的含水量(g); m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 ω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 ω1——制样要求的含水量(%), 例:Wp=20%,风干含水量=4.2%,要制ω=16%,轻型击实,击实筒容积947.4立方厘米。求预加含水量?mω=(2200/(1+0.01×4.2))×0.01(16-4.2)=249.1(g),五个点一组这是其中一个点的加水量。 备好样用手捏一下,中间点是否捏的最紧,有时塑限不一定准,能有一点捏的最紧,试验结束就有最有点出现,否则要调整加水量,静止一昼夜,备样是击实试验结果好坏的重要一环,备不好样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峰值不明显。 击实筒内壁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轻型分三层击实每层25击(重型分五层击实,每层56击;若分三层每层94击),每层交界处要刮毛,最后一层要加护筒考虑高出>6mm,击实结束,卸护筒修平,称重(准1g),注意去皮,取含水量(双试验)(误差<1%),计算湿密度ρ0(准0.01g/cm3),含水量(105-110度烘烤升温后不少于8小时)出来计算干密度ρd=ρ0/(1+0.01ωi), ωi——某点试样含水量(%), 绘制ρd—ω关系曲线附记录,计算饱和含水量一同绘入图中, ωset=(ρw/ρd-1/Gs)*100, ρw——温度4度时水的密度; Gs——土颗粒密度,注意这里气体体积为零; 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进行校正。 1)最大干密度校正:ρ,dmax=1/(((1-P5)/ρdmax)+(P5/(ρw×Gs2)), P5——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百分比(%); Gs2——粒径大于5mm土粒的饱和面干比重,注:饱和面干比重指当土粒呈饱和面 干状态是的土粒总质量与相当于土粒总体积的纯水4度是质量的比值。2)最优含水率的校正ω,opt=ωopt(1-P5)+(P5×ωab)

土工试验考试题(A卷)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土工筛粗细筛的分界粒径是? a 、0.5mm b 、0.074mm c 、2mm d 、0.075mm 2、作液塑限试验时土应过 筛 a 、 2mm b 、0.5mm c 、0.25mm d 、5mm 3、液限是100g 锥,入土时间5秒,锥入深度 时土的含水量 a 、 10mm b 、20mm c 、17mm d 、25mm 4、粗粒组含量多于总质量 的土为粗粒土 a 、 50% b 、30% c 、40% d 、60% 5、重型击实试验击实锤重量 a 、4.5kg b 、2.5kg c 、5kg d 、5.5kg 6、直剪试验可得到土的什么指标? a 、抗剪强度 b 、抗压强度 c 、抗拉强度 d 、抗弯强度 7、快剪试验速度为 a 、1mm/min b 、0.8mm/min c 、2mm/min d 、1.2mm/min 8、塑性指数表达式为 a 、p l p I ωω-= b 、l p p I ωω-= c 、p l p p I ωωωω--= 9、砂处于最疏松状态时,孔隙比为 a 、 e min b 、e max c 、Dr 10、含粗粒越多的土, 其最大干密度越

a、大 b、小 c、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三轴试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固结排水剪 b、固结不排水剪 c、不固结不排水剪 d、固结慢剪 2、土的密度测试可用以下方法: a、环刀法 b、蜡封法 c、水中重法 d、灌水法 3、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物理性质指标)中可直接测试的指标为: a、天然密度 b、含水量 c、压缩系数 d、比重 4、土的粒组包括以下几种: a、巨粒组 b、粗粒组 c、中粒组 d、细粒组 5、级配良好的土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C u≥5 b、Cc=1~3 c、Cu≥10 d、Cc=2~3 6、测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有: a、烘干法 b、酒精燃烧法 c、比重法 d、碳酸钙气压法 7、土中有机质含量超过5%时,烘箱温度应控制在 a、65~70℃ b、75~80℃ c、85~90℃ d、105~110℃ 8、测土的比重时,土的质量与比重瓶的容积满足下列条件: a、15g,100ml b、12g,50ml c、15g,50ml d、12g,100ml 9、计算土的比重时应已知的质量为: a、瓶、水、土总质量 b、瓶、水总质量 c、干土质量 d、瓶质量 10、下列孔径属粗筛的为: a、40mm b、20mm c、10mm d、5mm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的研究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的研究 击实试验是建筑物地基、道路地基、室内地坪及场地平整等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笔者基于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介绍击实试验的方法及其要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1 研究土击实性的意义 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研究土的填筑特性,常用现场填筑试验和室内击实试验两种方法。前者是在现场选一试验地段,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进行填土,并同时进行有关的测试工作,以查明填筑条件(包括土料、堆填方法,压实机械等)与填筑效果的关系。该方法能反应施工的实际情况,但需时间和费用较多,只在重大工程中进行。室内土工击实试验是近似的模拟现场填筑的一种半经验性的试验。试验时,在一定条件下用锤击法将土击实,以研究土在不同击实功能下的击实特性,以便获取设计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的填筑标准。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填土击实特性的重要方法。[1] 2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是研究土压实性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建筑工程必须试验的项目之一。试验采用击实仪法,即通过锤击使土密实,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的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最优含水量)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必须制定土的压实标准。通常,工地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实度,计算式为: K= ρd / ρdmax 式中,k为压实度,% ;ρd为工地碾压的干密度,g/cm3;ρdmax为室内试验最大干密度,g/cm3 。 若k越接近100% ,则压实质量越高。对于受力主层或者重要工程K要求大些;对于非受力主层或次要工程,k值可小些[2]。 3 土工击实试验曲线 室内击实试验,击实功瞬时作用于土,土的含水量基本不变。在同一击实功作用下,一定范围内增加含水量,土的干密度增大,但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简易土工试验试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简易土工试验考题答案-、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土的密度: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 (2)干密度:是指土的固相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的密度)。 (3)孔隙比:指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中固体颗粒体积的比值。 (4)饱和度:土中孔隙所含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土的饱和度。(5)含水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经计算得某一土样的密度为 cm3,若依据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标准的规定对该数进行修约,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值,其结果为 cm3。 (2)在进行击实试验时,根据相关经验,最优含水率一般接近塑限。 (3)对试样饱和时,一般粗颗粒土采用浸水饱和法;对于渗透系数大于10-4cm/s 的细粒土,采用毛细管饱和法;对于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4cm/s的细粒 土,采用抽气饱和法。 (4)击实试验可分为轻型和重型击实。 (5)击实试验试样的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6)进行击实试验时,应分层击实,每层试样的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 A )mm。 A. 6; B. 8; C. 9; D. 10。 (2)在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率时,应取2个有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应大于( B )。 A. %; B. %; C. % ; D. % (3)在进行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 D )%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进行校正。 A. 20; B. 10; C. 40; D. 30。 (4)轻型击实试验分3层击实,每层( B )击。 A. 30; B. 25; C. 28; D. 20。 (4)采用环刀法对某土样进行密度试验时,测得环刀与土样的总质量为,环刀质量为,环刀体积为60cm3,该土样的密度为( D )g/ cm3。 A. ; B. ; C. ; D. 。 (5)轻型击实试验适应于粒径小于 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分3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 mm.( B ) A. 20,40; ,40; C. 10,20; D. 5,20。 (6)测定含水率时,对于粘性土取有代表性的试样(一般从测定天然密度的土样附近取样) g。烘箱温度应控制在℃的恒温下烘干。( B ) A.10~15,112~120; ~30,105~110; ~15,105~111; ~15,120~125。 (7)对均匀的粗砂采用筛分法试验时,首先从烘干的试样中,用四分法按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砂样称取试样质量 g。称筛上的试样质量,精确至 g。 ( B ) A.100~200, ; , 1;

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试题

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试题(A)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30题 土的塑性指标是指_D________ 。 A.液限(ωL ) B.塑限(ωP) C.塑性指数(IP) D.液限(ωL)、塑限(ωP)和塑性指数(IP) 2.工程概念上的土是 D ________ 。 A.固体相 B.液态相 C.气态相 D.固体相、液态相和气态相所构成的三相体。 3.JTJ051-93标准大击实筒的高和内径分别是B________ 。 152mm和127mm B.152mm和120mm C.152mm和150mm D.152mm和125mm。 4.标准贯入试验落锤质量为 A ________ 。 A.63.5kg B.60.0kg C.28.0kg D.10.0kg。 5. 对同一土体而言液性指数增大_B_______ 。 承载力增大 B.承载力减小 C.土体越坚硬 D.对承载没影响。 6.进行土的塑性状态试验时,以锥入深度20mm为液限的标准是C________ 。 A.GBJ50123-1999 B.TB102-1996 C.JTJ051-1993 D.SL237-1999。 7.筛分法做颗粒分析适用于粒径 A ________ 。 大于0.074mm的土 B.小于0.074mm的土 C.大于或小于0.074mm的土 D.大于2.0mm。 8.颗粒分析时2.0mm以下的土不超过总质量的 A ________ 时,可省略细筛分析。10% B.15% C.5% D.1%。 9. 用烘干法测定细粒土含水量至少应取代表性试样__A______ 。 A.15g B.25g C.5g D.50g 。 10.制备液、塑限试样应过__C______ 筛。 A.2.0mm B.1.0mm C.0.5mm D.5.0mm。 11.烘干法测定土样含水量,当含水量为5-40%时的允许平行误差_A_______。 A.≤1% B.>0.3% C.≤2% D.≤5%。 12.土的孔隙比表示孔隙体积与D________ 体积之比。 液体 B.气体 C.固体颗粒加孔隙 D.固体颗粒。 13.酒精燃烧法可快速测定细粒土含水量,酒精纯度应达到 C _________ 。 75% B.90% C.95% D.99% 。 14.高速公路填方路基95区填料最小CBR值不应小于_A________ 。 A.8% B.5% C.3% D.10% 。 15.水泥稳定土中的水泥剂量是指水泥质量与_____D______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湿混合土 B.干混合土 C.湿土 D.干土。 16.土的粒组划分是以 D __________ 颗粒为界。 A.2.0mm B.5.0mm C.0.5mm D.0.074mm 17.绘制CBR单位压力(P)与贯入量(L)的关系曲线,出现凹曲时应_C_______ 。试验作废 B.重新取坐标绘制曲线 C.修正曲线 D.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