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居正改革的经济措施及其影响

浅析张居正改革的经济措施及其影响
浅析张居正改革的经济措施及其影响

浅析张居正改革的经济措施及其影响

摘要:张居正(1525—1582 年) , 字叔大, 号太岳, 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世称张江陵。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一生经历了明朝的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朝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 进士, 隆庆元年(1567) 进入内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1572年神宗即位时, 任内阁首辅。从这时起至万历十年(1582年)去世,担任首辅十年之久,掌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为明代第一权相。《明史》说他“, 通识事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称赞他是“宰相之杰”。万历初年的张居正改革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最重大的一次政治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边防、吏治等各个方面,对明后期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本文仅就其中的经济改革措施作出探讨。

关键词:张居正;改革;土地兼并;经济措施;清丈田地;一条鞭法;影响

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明朝,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连宰相的权力都收归皇帝所有,因此后世都把明朝视为封建专制主义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然而就在这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王朝的末年,衰败的景象远远超过汉末、唐末和宋末,这样一种极度强化和极度弱化的势态,共生在同一王朝的始末,是历代王朝从未有的境遇。这一强弱相间相随的的现象,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体制本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标志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百病丛生,沉疴临绝,不进则亡。这时明王朝统治的中国社会走过了封建主义的巅峰,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各方面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些特征开始出现萌芽。而这些所有的表现在明代中后期尤为明显,特别是嘉靖、隆庆时期最为明显。到万历初期国家财政亏空,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在这明王朝衰败时刻,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开始走到了历史舞台的前台,他就是张居正。张居正坚定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以回天之力使衰老的封建体制再现活力,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巩固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同时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潮流。在张居正进行改革前,明朝的社会矛盾表现的更加明显。

一、张居正改革的社会背景:

张居正的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正是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一) 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

自明中期以后,地主,官僚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使土地兼并加剧。由于明初官田赋税比较重,民田赋税较轻,时日一长,官僚,地主和贵族开始想法将官田划在民田名下,来逃脱赋役,而实际上贫民却没有土地还要承受赋役负担,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所谓的“民田”,却又为大多数大地主大官僚所霸占,“官田”官府占有,农民耕种,向官府交纳租税。就是这类的农民交纳的租税极重,每亩交五斗,六斗,甚至一石。他们交不起租,便“散之四方以逃其税”①。“民田”交租每亩虽然只有五斗,但加派很多,有多收之弊。而属于皇亲国戚由赐封所得的皇庄田和贵族官僚的庄田则可以免除赋役,或予以适当“优免”。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皇庄田,贵族田园的不断扩张,国家的赋役收入却因免赋役耕地的膨胀而锐减不已。史载明孝宗时,仅

①陈子龙等著:《明经世文编》卷一,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页。

北京附近就有皇庄5所,占地达12800多顷,贵族庄园330余所,占地32000余顷。到武宗正德十六年,仅三十余年间这类田地就激增至200900余顷。世宗嘉靖时,内阁大学士严嵩的田庄,占其家乡袁州府全部土地的十分之一。这些土地都是以皇帝“拨赐”,向皇帝“请乞”的名义霸占的,因此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这一时期,大地主对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兼并也变本加厉。江南一带,出现了不少拥有万亩以上的大地主。土地与劳动者的分离趋势日益加剧,出现了“田地抛荒,租税无征”的境况。这种土地兼并的严重的社会后果,便是人口和田赋实征亩数的锐减。据史料记载,弘治四年全国人口在册者,仅有910万余户,较明初洪武时竟减少了近45%。这对以“人丁滋盛”为荣耀的封建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而此时,全国的田赋实征亩数,也由明初时的830万顷,跌至423万顷,几乎减少了一半。这对于主要依靠田赋作为财政收入的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土地兼并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只是到了明代中后期更加严重罢了。豪强地主和大官僚有地却不交赋税,而农民没有地却要承受繁重的赋役。这就导致了财税枯竭。加上征收的不合理,使农民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就更加激化。

此外,明朝的吏治腐败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由于明代的官俸较低,许多官员就借职务之便贪渎营私、化公为私、中饱私囊。还有冗官冗职日益严重,也使得政府财政支出增多。自明中期以来,吏治的腐败更是日甚一日。明代中后期的皇帝多是昏庸腐朽,嘉靖帝开始即位时还能勤政上朝,后来二十多年不理朝政。隆庆时,更是不理朝政,朝中首辅之争更是愈演愈烈,在隆庆在位的六年间,首辅先后由三人担任,每人平均任职二年,由此可见当时大臣之间的互相倾轧是多么的剧烈。由首辅之争进而影响整个官场朝臣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吏治腐败“, 官以赂计,罪以赂免,辇毂之下,贿赂公行,郡县之间,诛求无忌”,“今人谓朝觐年为京官收租之年, 故外官至期盛辇金帛以奉京官, 上下相率而为利”①。为了保障集权统治下的法令制度的实施,明朝建立了极其严厉甚至相当恐怖的监察制度,但事与愿违,明朝官僚体系内非常腐败。至万历年间,官风不正、吏治颓废、宗室骄恣等弊习已相当严重。明中叶以后,国家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诏令下到部院,很少认真执行,更无人核查。而宗室对上求亲献媚于皇帝,对下欺凌官府、压榨百姓,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张居正忧心如焚:“生民之骨血已罄,国用之广出无经,一旦或有饥荒盗贼之事,何以应之?”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①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二) 府库久虚、财政困难

由于以皇帝为首的皇室、官僚、地主通过乞请、投献等方式,大肆兼并土地,逃避赋役。明朝的征税土地由明初的八百多万顷,到宣德以后只剩四百二十余万顷。而农民的赋役负担却是有增无减。嘉靖时期,有的农民没有田地,却要交八十亩的田税;家只一丁,却要担负一百多丁的役。这就导致明朝的税源减少,而实际上开支却是有增无减。隆庆五年(1571),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①。政府累年的收入每况愈下,而皇室的庞大开支却有增无减。隆庆皇帝的宫廷耗费比国初多至数十倍,官员的贪污、浪费和浩大的军费更加重了财政的拮据,国穷财尽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明王朝通过卖官鬻爵和加派赋税疯狂搜刮,

却仍然是“仓廪所在皆虚”,“财用大匮”。张居正改革前,明王朝在财政问题上已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

(三) 武备废弛、起义不断

嘉靖、隆庆时期,蒙古后裔鞑靼部多次侵扰明朝北部边境,有几次甚至直逼京城,导致京师三次戒严。由赋役问题引起的阶级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以隆庆年间为例:隆庆元年广东起义大规模爆发,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以曾一本为首的一支,活动地区是闽、粤两省,隆庆二(1568)年六月,曾一本进攻广州,杀知县刘师颜,后转战福建;隆庆三(1569)年,陕西农民起义,第二年转战四川;隆庆六(1572)年,肇庆恩平十三村陈金莺等,与邻邑苔村三巢罗织清等,以及藤洞、九径十寨黄飞莺等,各自发动起义,互通声气;惠、潮一带,山险木深,蓝一清、赖元爵等率众起义,各据险结寨,连地八百余里,起义人数达几万②。到万历时,明王朝已是国势衰颓,危机四伏,到了非改革不行的地步。。这些已经危急到王朝的生存。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要让人民有生存的条件;人民有饭吃,政府才有税收;政府有税收,经济危机才能解除,明王朝才能持久。

二、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往往与财政问题息息相关,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改革,往

往重点在于财政改革。财政的统一与国家的统一是一个整体,没有集中统一的政权,

①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②张廷玉等:《明史》(卷一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

不会有统一的财政,没有统一的财政,国家也不会有长久的昌盛。张居正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以“倡节约”、“强公室”、“杜私门”为方针。他认为权豪日富、公室日贫是造成国溃民穷的根本原因,因此他认为“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约之用,兴礼仪之教,明天事重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①。

张居正当政以后,在整顿财政方面,贯彻“置入为出,加意撙节”的原则,尽量压缩政府的开支。他说:“夫古者王制,以岁终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张居正以限制财政支出来实现收支平衡,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国之道,节用为先”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清醒认识的结果。张居正一方面裁减冗官冗费,尽量压缩政府开支,如他通过“减客兵、清粮糗”的办法减少开支,“岁所省,凡得数十百万”。礼部、翰林院开馆纂修《穆宗实录》,明神宗恳请赐礼部筵宴,慰劳官员。张居正认为“一宴之资,动辄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财之道”,奏请免予赐宴,为政府省了十万两白银。嘉靖、隆庆时期的驿站,是最为耗费害民的一种负担,当时官吏冒滥使用驿站的现象十分普遍。官吏滥用驿站,使军用之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张居正于万历三年(1575年)下令整顿驿站,严格控制驿站的使用范围,“凡官员人等非奉公差,不许借行勘合”,“抚按司府各衙门所属官员,不许托故远行参谒,经扰驿递”。通过贯彻驿站新例,使官吏不敢与商贾混杂使用驿站②。驿站的供用大大减少,人民负担有所减轻。另一方面,张居正还对皇室贵族的奢侈滥用,也据理力争,尽量控制。万历五年(1577年)以后,明神宗已年过十五岁,开始娶妃子,宫廷费用开始增多。预算财用不足,万历就下令工部铸钱供用。张居正据理力争,使万历小皇帝罢之。使当时的财用与实物得以均衡。

然而,提倡节约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因此,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清理田赋和改革赋役制度方面,即实行清丈田地和推行一条鞭法。企图以此来恢复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清丈田地

①杨国桢,陈支平等:《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

②杨国桢,陈支平等:《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

为了能够平均赋税,提高政府对赋税的控制能力,首先必须清丈田地,比较确切地了解全国的土地的实际情况。清丈田地做起来比较复杂,因为全国有那么多田地,所以万历初年张居正先选福建作为试点实行丈量,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巡抚劳堪完成了清丈田亩的任务,上疏说:“闽人以为便”。于是,张居正决定把福建的丈量经验推广于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进行各类田产的清丈工作:

“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诏度民田,高皇帝时,天下土地八百五十万顷,……岁久滋伪,弊孔百出,有所谓飞诡者、映射者、养号者、挂虚者、过都者、受献者,久久相沿。豪民有田无粮,穷民摊派受病矣。民穷逃亡,势又不得不清减额,而国课日以益亏。公请料田,凡庄田、屯田、职田、荡地、牧地,皆就疆理,无有隐奸,贫民不至独困,豪民不能兼并。又民间新所垦治,皆赋其贡税,以新赋均旧额,则国初故额不失,而民赋以轻。其挠法者,皆下明诏切责,天下奏行廪廪焉”①。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这次全国性的清丈土地,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官田、民田等各方面的田地。通过土地清丈共清丈出隐瞒的田地三百多万顷。为政府财政税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税源,同时也有利于均平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推行一条鞭法:

在此清丈田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总结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赋役法改革的经验,

于1581年,为了增加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派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②。

根据上述记载及其他史书记载,我们可知道万历年间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是在综合嘉靖以来的各地赋税改革的经验而成的。与明代前期的赋役制度有所不同之处,其主要特点是:

首先,一条鞭法将以往名目繁多的各种差徭以及土贡方物等合并归一,除繁趋简,一律征银,取消力役,改由政府雇人应役,并且使赋役逐渐合并,役银向田亩摊派。

其次,它改变了以往田赋征收以“本色”为主的习惯,规定除了苏、松、杭、嘉、

①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附录二,《本传》。

②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八《食货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

湖等供应宫廷食用的漕粮外,其余的田赋一般改收折色银,扩大了赋役征收中的货币比重。这也表明了商品货币经济的逐渐发达。

第三,一条鞭法施行后,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和解运,“丁粮毕输于官”,从而改变以往民征民解的方法。计算赋征数额时,也由以往的以粮区的计算办法改为以州县为单位。

三、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张居正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他推行的一条鞭法更是影响到清代的赋役制度改革。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晚明危机,使万历初年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这是因为张居正作为一代有为的大政治家和改革家,对明中叶的社会情况有着清晰的认识和透彻的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了晚明,颓废守旧的势力十分强大,可以说,其改革的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再加上他把赋税改革的对象直指豪强地主和贪官污吏,可以想象要进行改革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是他认定“君子为国,务强其根本,振其纪纲,厚集而拊循之,勿使有衅,脱有不虞,乘其微细,急扑灭亡”①。张居正这个人虽然很稳重,但在改革中有些操切,使得他在改革中得罪了许多官僚贵族。甚至他自己的改革人员也不了解他,误解他。是他以一人之力来抗全朝廷之力,在他的全力推行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张居正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一条鞭法,它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它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继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改革,它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出现了摊丁入亩和赋役货币化的趋向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对于历史发展起了一定作用。首先,一条鞭法大大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客观上起到了均平赋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它不但限制地方官吏巧立名目加证赋役,使他们难于作弊,而且还使没有土地的农民解除劳役负担“与民休息”,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百姓甚安”,使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一条鞭法实施后,明政府的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了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次,一条鞭法实行赋役折银征收的方法,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劳动力来源。为交纳银两,农民,手工业者必然把大量产品投入市场,促进了商业繁荣,有利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①朱东润:《张居正大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第56页。

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它规定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最后,它推动了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的进步,使两税法以来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化的进程前进了一大步,为清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是时国藏充盈、国最完富”,“起衰振隳、纲纪修明、海内殷实,居正之力也。”这是清代人对张居正改革公允的评价。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张居正一条鞭法失败原因之一是整个税收系统并没有根本性的改革,包括政府预算体系以及金融体系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也有人认为,对于一条鞭法的失效,主要的原因是张居正没有从政府机构,行政管理制度上辅以各种配套设施,进而从根本上制约甚至消除豪强地主等各种利益派别,这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变革,其深远意义是一条鞭法难以望其项背的①。

结语

总之,一条鞭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的。虽然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但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时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时的某些特点。因为宋元以来在两税以外又新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苛捐杂税,其结果是使征收机关和纳税人民均感烦难,在这时很有必要再来一次统一课征手续的改革。而一条鞭法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这一要求,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利国利民的赋税政策。而且它对后来的清政府及整个税收制度上都有其进步意义。它是在继承唐代两税法“以产为本”的征收赋税的原则下,又将赋役合并折银征收,并将部分徭役摊入田亩中,使两税法以来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化进程前进了一大步,为清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另外,虽然一条鞭法遭到破坏和阻扰,但是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对以后赋税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它是中国封建赋役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

张居正的改革自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不从根本上触动统治阶级利益而只是为了“补天”的改良措施,也不断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死后,改革立即遭到保守势力的反攻,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尽被废除。张居正作为明朝官吏,竭心尽力维护明朝统治,其忠诚天地可鉴;一条鞭法虽然存在着巨大争议,但无可辩驳的是: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将永远被后人传颂并引以为豪。

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页。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国桢、陈支平等:《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朱东润:《张居正大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张守军、邵眉清:《张居正的经济思想》《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

[5]邹晓娟:《一条鞭法论析》《石家庄经济学院报》2005年第5期。

[6]顾奎相等: 《中国古代改革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98年版。

[8]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申红星博士,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工作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篇论文的每个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您的细心指导。您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待人平易近人,在您的悉心指导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在怎样处人处事等方面收益很多;同时您对工作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在此我谨向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们学院给我授课的各位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我也要感谢我的母校新乡学院,是它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姿,为我的人生留下精彩有一笔。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三年了,仿佛就在昨天,三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我们寝室的兄弟们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父母,焉得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愿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论文即将完成之前,我的心情我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论文和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北魏孝文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c.有利于吏治的进一步好转D.为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长制的历史作用在于 ①有利于推行均田制②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③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④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重点转向了 A.制度革新 B.移风易俗c.建设洛阳D.学习汉族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A.②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行俸禄制②推行均田制③建立三长制④迁都洛阳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 ①俸禄制②均田制③三长制④租调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强化提高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改革 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 0.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B.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屯田制无法顺利D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c.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1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1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1: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

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和明代的张居正改革。它们分别出现在封建社会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各自反映出封建社会在其产生、发展乃至衰亡过程中所出现的剧烈矛盾和变动。而发生于晚明时期的张居正改革,就是在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发起的一场挽救危机的运动。 改革背景:“势不容于不变” 建立于公元1368年的大明王朝,在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明代中叶,已经犹如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厦,干疮百孔,破败剥落,呈现出末世之相。土地集中,财政困难,吏治腐败,外患频仍,这一连串的问题纠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力,动摇着明朝江山的基石。 明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地主阶级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侵吞大片的土地。最高统治者皇帝不仅直接占据土地,不断扩大皇庄,而且还把大量的上地作为赏赐之物,分送皇亲国戚,河南开封的周王府曾经一次就得到赏田五十余万亩。 豪强势力则在各地巧取豪夺,霸占土地,致使土地高度集中。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加剧了阶级矛盾,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国家税收。那些皇亲国戚、勋臣官绅,依仗特权不纳赋税,豪门富户、不法地主则勾结官府,瞒田逃税,使得“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家财政收入每况愈下。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却大幅度增加。官僚机构的不断膨胀,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有增无减的皇室开支,成了填不满的无底洞。 军费支出也十分庞大,北方的蒙古,沿海的倭寇,时常骚扰内地,每有战事,军费开支便直线上升。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部发兵南侵,一路杀掠,直逼京师,史称“庚戍之变”。这一年明朝的军费开支高达六百万两,超过岁入白银的两倍。出多入少,国库空虚,当时的国家财政,已经到了不捉襟也具时的地步。国家的状况如此糟糕,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的生活,更是日益穷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佃户,或外出流亡,所谓“到处灾伤,四方盗起”。整个社会如同布满了干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 一、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 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二、主要内容: 即制度的创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的策略性,利用迁都避开了保守势力雄厚的旧都平城,减轻了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他还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

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切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雄才大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三、成功: 、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④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2、认识: 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④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3、评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高二历史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xx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这样才能熟练的运用知识点进行做答,从而取得好的历史成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本文是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拓拔(皇族)→元姓、独孤→刘姓尊孔子孝文帝迁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後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伟大的祖先。 北孝文帝的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1、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自编】(201503)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目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及特点 2、本课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归纳】 一、时间:公元五世纪末(公元471——499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 二、背景(原因):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 ①统一: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改革的前提条件 ②融合: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人物: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2、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前北魏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三、目的:缓和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四、主要内容: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目的:为了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措施: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同时制定严惩贪污的办法。(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 作用:使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 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措施: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制: 目的:为了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措施: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作用: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推行新的租调制: 目的: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措施: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租调”) 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5、迁都洛阳: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 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6、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接受汉族文化 内容:①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②讲汉话——官员上朝改说汉话,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讲汉话,否则降职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改拓跋氏为元氏 ④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⑤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影响:加强了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有利地推动了鲜卑族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意义): ①加速封建化:鲜卑族积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②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③经济繁荣: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经济复苏和繁荣。 六、性质(实质):是属于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的封建化的改革 七、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八、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封建化的历史潮流,特别是受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措施切实可行,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③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九、民族融合的实质: 1、从经济角度讲: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社会性质角度讲: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张居正改革完美版

第9课张居正改革 知识目标 1、知识要点:了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掌握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救时宰相”的含义;理解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本课重点: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本课难点:张居正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感受历史: 内阁制与内阁首辅 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皇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地位类似前代的宰相。其中一人为首领,称“首辅”。首辅更是位极人臣,一切朝政归其调度,俨然成为实际的宰相。嘉靖时把持朝纲20年的严嵩和万历时主持改革的张居正,都是明后期影响很大的内阁首辅。 重点难点 2、前后联系 (1)联系必修Ⅰ,明确内阁在明中央政权中的地位,理解张居正改革能够推行强有力改革的有利因素。

(2)联系必修Ⅲ,理解明清时期理学思想占正统地位对张居正改革毁誉的影响。 线索勾勒 1、基本线索 整顿吏治 明中期:内外交困→“救时宰相”实施边防新政身后毁誉 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 2、延伸探究: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败不同的原因。 五能力训练 1、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背景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B 蒙古贵族的劫掠 C 明政府统治腐败,财政困难 D 社会矛盾尖锐 2、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行无阻,张居正采取了下列哪一措施() A 严肃纲纪 B 设立驿站制度 C 创设颁行考成法 D 控制内阁 3、呼和浩特城建成于明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 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 B 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 C 密切了满蒙关系 D 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 4、下列属于“内修守备”措施的是①加固长城②操练兵马③改善汉蒙关系④起用名 将⑤加强互市往来() A ①②③④ B 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5、明朝实施的一条鞭法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是() A 没有关系 B 阻碍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有关系 6、下列有关土地赋税制度,因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的是()①方田均税法②均田制③ 两税法④一条鞭法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④ 7、明代张居正税制改革最大的影响是() A 按财产的多少征税 B 把赋税分摊到田亩上

商鞅 秦始皇 汉武帝 孝文帝改革措施整理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⑴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⑵奖励生产——(富国)重农抑商 ⑶奖励军功——(强兵)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获得爵位的最好途径 ⑷承认土地私有——最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变法的性质,最关键 ⑸推行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 (6)统一度量衡 影响: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秦孝公支持;(2)商鞅坚定;(3)百姓信任;(4)根本原因: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 商鞅变法成功的启示:(1)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要有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有哪些? (1)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影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影响---促进经济发展。 (3)思想上:焚书坑儒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4)文化上:统一使用小篆;影响----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5)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影响----巩固边疆领土。 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他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的历代王朝沿用。 3、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1)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2)政治上:A、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影响-----削弱诸侯国的实力; B、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置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 (3)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4)军事上:派霍去病、卫青北伐匈奴。 评价:使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巩固了大一统的格局。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原因)、内容(措施)、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的(原因):为了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主要内容(措施): (1)迁都洛阳: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推进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5再

张居正改革和晚明政治

张居正改革和晚明政治 实际上在利玛窦行经大运河北上之前,大明帝国已经尝试着穷最后之力作一番振作。这运动是由张居正一手经营,他这时是首席大学士,同时也是朱翊钧(即万历皇帝)的导师。当万历在公元1572年以9岁登极之日,张居正因皇太后之信托,成为皇帝的保护人。他和宫内的首席宦官有了默契,于是行使职权时具有相当的威望,有如宰相,只是没有宰相之名目。他将自己的亲信布臵在内外机要之处,也将自己权势推广至朝臣之监察弹劾部门和文书教育部门,同时亲身管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张居正既有人事权,便常引用各人的升迁为饵来笼络部属,张居正以这种方法独揽国事达10年之久,迄至1582年他刚57岁却出人意外的溘然长逝。 张居正具有智谋,精力充沛,也会使用手段,而且经恒持久。他遇到最大的困难乃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手造成的大帝国自创立之始即不容改革。它不像一个国家,而像由一种文化塑成的形体。在某些地区,卫所制度无法废止而找到接替的办法,而国家的财政资源则过于分离散漫。

张之运动不能算是整体的改革或局部的改革,它不过重整纪律而严格地奉行节俭。在他策划之下,所有不紧急的支出全部从缓。预算之紧缩及于各部门,所有账目均严格地核查。各地方政府必须强迫达成节余,毫无宽贷。所有官员都要将任内税收数额如预定的征足,非如此则不能升迁,即已退休的官员也可能召回追究责任。此时刚值倭寇荡平和俺答和议成功之际,这一套部署使明帝国在10年内,国库里存积银1250万两。兹后在公元1592年及1597年明军两次被遣往朝鲜阻挡丰臣秀吉的入侵,作战时两方都犯有战术及战略上的错误,经年胜负未决,只是明军能支持到15 98年秀吉之去世,因此虽无决定性的胜利却已达到战果。造成这结局的一个主要因素,即是支用张居正揽政时代之库存,使军费有了着落。 可是张居正从未企图改组政府或重新创制文官组织。除了加紧边防之外,他唯一可能导引到主要改革的步骤乃是1580年的全国士地测量。不过在测量结果尚待审核之际张本人先已去世,以后无人主持,其数字未得继任者的切实注意。 张居正的筹措虽有限度却已使百官踧踖不安,一到这运动的主持者身故,反对派及被他逐放的人物也乘机卷土重来。而另一批人则认为张逾越了他的权限,他们联合起来进行一场平反,而此时拥张人物及其所提拔的官员则被排斥,他所主持的各事也为之停顿。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19: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选择题 1.电视剧《北魏冯太后》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冯太后充满传奇的一生。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冯太后研习儒家经典 B.孝文帝聆听冯太后的教诲 C.冯太后病逝于洛阳 D.冯太后斥责保守派贵族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A.均田制B.俸禄制 C.三长制D.迁都洛阳 3.《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4.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生产方式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D.饮食穿着 5.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 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 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6.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①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的制度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巩固了北魏政权

④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7.(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8.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 ①恢复汉族礼仪制度②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④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9.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整顿吏治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推行均田制 1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2.下列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提倡鲜卑族说汉话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45分钟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48分,材料题52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B.实行府兵制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 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3、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 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6、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 主D.封建国家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 阳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 ④ D.④ 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 程D.汉化过程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 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 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0、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1、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最全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课程目标: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本课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新新制和移风易俗 本课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引言分析: 1、鲜卑族贵族守旧势力反对汉化改革,发动叛乱 2、孝文帝严厉镇压守旧势力的叛乱(大义灭亲、坚持改革) 3、从贵族守旧势力发动叛乱的原因思考中引出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讨重要概念: 1、均田制 是北魏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2、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的基层行政组织,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五里设党长,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探究的主要问题: 1、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讲授新课: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 (1)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 (2)重点与目的: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2、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484 年·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影响:吏治有所好转,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2)推行均田制:485 年颁布均田令——土地制度 ·原因:前提: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产生,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作用: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3)设立三长制:李冲建议——基层行政体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邻长——里长——党长 ·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影响: 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4)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内容: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含义:租是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食;调是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绢帛 ·作用: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3、小结(注意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 (1)措施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俸禄制为新制推定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490 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1、原因: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政治: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北方柔然的威胁; (4)地理位置: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2、过程 (1)时间:495 年;地点:洛阳 (2)策略:以南伐为名 (3)作用: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3、认识 (1)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关于“学思之窗”和“洛阳城平面图”思考:结合图和学思之窗,对比平城和洛阳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及北魏统一中原的政治需要,探究迁都洛阳的原因。 提示:民族隔阂严重,文化冲突剧烈;偏居塞上,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是汉族政权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可以取得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等等。 三、移风易俗 1、特点 (1)孝文帝亲自主持 (2)重点与目的: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措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北魏孝文帝改革含解析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日:“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魏书·高祖纪》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四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字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并分析指出这些危机的实质。 (2)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请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 下之田。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完美版

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96年接踵发动了两次叛乱,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旨在通过史事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究,并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精神的钦佩情感。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契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实施情景教学。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一目是“卓有成效的新制” 教材首先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是孝文帝改革前期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任何改革都需要符合当时最广泛的统治基础的需求。 商鞅不仅获得了秦国统治者的支持,他所施行的变法,也由于根据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符合当时秦国需求的改革,从而大大改善了秦国的生产关系而获得底层劳动者的认同。 即符合当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需要。 而同样的孝文帝不仅自己就是最高统治者,他也争取到一部分贵族的拥护,并且当时北魏的统治基础很大一部分是汉人。 而且胡汉杂居通婚混血之下,大量的胡人模仿基数与生产力、生产技术等更大的汉人。 。 。 在文化,上主体倾向于融合与发展。 不难看出二者之间都是在争取了最大的群体支持的情况下,上下合力取得成功。 从社会结构上看,都属于贵族+绝大多数的底层人员。 一项改革并非只要获得多数有实权的上层人物支持便可成功,因为缺乏足够的底层基础,或者说群众基础,最后的落实将导致底层更大的反弹,也并非拥有足够的底层基础便可成功,因为在落实过程中,

还需要足够的上层人物及其附庸的中层群体施行。 所以要取得可以预见的成功,足够的实权阶层与绝大多数的底层群体的支持皆不可少。 从经济结构上看,都属于改善生产关系型。 其实从底层群体的态度即可看出改革所指的方向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只要符合该需要,即是满足生产关系内在需求了。 (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是满足生产关系的内在需求的必要条件). 试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第11卷第3期2003年9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e nan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Vol.11№.3Sept .2003试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焦新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Ξ摘要: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著名、的因素:,切合国,秦国也因此一跃,,关键词:;舆论宣传中图分类号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2093(2003)0320117203战国初期,随着中原各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七雄竞相进行了社会改革。 虽然各国出发点和追求的终极目标相同,可结果却大为不同,战国初年的秦国并非诸侯国中的强者,甚至因其地僻在西北,与戎狄杂居而为中原各国所不齿。 然而经商鞅变法,不仅粟如山丘、兵敌四国,本文就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做以下分析。 了有自己特点的青铜器传统,到春秋晚期,秦国的青铜器就与中原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在江南,有的大地主占田7万顷。在朝廷,大学士徐阶一家就占田24万亩。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的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和“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的歌谣,农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处境悲惨。而徭役的名目也日益繁多,大规模的徭役征发十分严重。激起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叶宗留、邓茂七;刘通、李原以及刘六、刘七等农民起义。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是徐阶的门生,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张居正得到大太监冯保的支持,取代了高拱,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宰相)。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 在政治上,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贯彻“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的为政方针。他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裁撤冗官冗员,提拔和重用有才能的官员,为提高行政效率,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六月奏行“考成法”。处理章奏,事有责成,令有程限,立文符以考稽,不得延宕推诿,中央政令遂能较快地在全国实行。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 在军事上,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志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以俺达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藏黄教首领达赖三世(索南坚错)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 张居正最突出的改革成就是在经济方面,首先他积极支持治黄治淮。万历六年,任命著名水利学家,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 丈量土地和赋役改革是张居正颁行的重要经济政策。他看到当时国匮民穷的根本原因是豪强兼并土地和贪吏盘剥农民。为“强公室、杜私门”,不顾豪强地主和勋戚的反对,于次年十一月下令各省清丈土地。任命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此事,并颁行清丈条例。这次清丈田亩,除补足原额外,有些省且多余额,全

最新-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1-3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民版 精品

"【高考领航】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1-3 北魏 孝文帝改革人民版 " 1.(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考前训练,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迂回”手段进行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注重改革策略。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迁都洛阳即是最好证明。第(2)问从“中国再统一” 角度入手,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效果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1)注重改革策略。迁都洛阳。 (2)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 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三问均要求紧扣材料。答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

关于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的改革 一、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1.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必要性)内:(1)最高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吏治腐败、官员贪污、财政亏空(3)变本加厉的搜刮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官府搜刮)(4)边患猖獗、外来侵略乘虚而入少数民族劫掠:北方蒙古贵族的劫掠外来侵略:倭寇侵略东南沿海、葡萄牙侵占澳门 2.万历年间,锐意改革的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可能性)(张居正的才识与决心----个人因素) 3.明神宗的支持----政权因素 二、张居正改革 1.目的:挽救危机,维护封建统治 2.内容: 影响: (1)政治上:------整顿吏治-----“尊主权”-----整肃朝纲(首先)以法理政 ------振扬风纪、使民信服推行考成法-------提高办事效率 (政治上的改革)影响:整顿吏治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 整个变法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卓有成效,为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2)国防上:-----实施边防新政------“内修守备”-------军事力量增强、防御体系完善、震慑效果显现 :A起用戚继光等著名边将,积极操练兵马 B大力增修、加固长城 -------“外示羁縻”------节省大量军费、增进蒙汉交融: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来往长城为防御草原游牧民族而修筑,“用险制胜”,成为各民族战争的舞台,但并不能真正遏制游牧民族的南下。同时,长城在客观上也起到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见证。随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其实际的政治军事功能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 (国防上的改革)影响:①使边塞得到开发 ②蒙汉之间相互熏染融合 ③明显成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经济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①背景:A、土地兼并严重; B、清丈田地卓有成效;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②一条鞭法内容及影响 A、按田亩多少征收,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亩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贫民减轻负担; B、简化手续由宫府直接征办 , 限制豪强地主盘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计亩征银交钱代役 , 利于稳定农业生产, 大量农产品纳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经济措施的影响):国家税收增加;农民的负担减轻,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有所放松;稳定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发展(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3.结果:一度使明王朝恢复了生机,(张居正执政十年是明中后期最有生气、最为光辉的时期);最终失败,改革成果毁于一旦,身后毁誉。 4.失败原因: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他们的的反攻倒算;明神宗的蜕变(昏庸腐化)(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的明神宗下诏废弃新法) 三、评价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的确能减轻当时的社会积弊,缓和社会矛盾,维持封建统治的短期稳定。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