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近来,自媒体越来越获得企业宣传公关业务的青睐,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花钱请自媒体做传播。自媒体的出现源自互联网,个人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平台发布信息,发展迅速,涉及各个领域。其特点是发布流程快、言论空间大,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具有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盈利模式渐渐清晰。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内容的生产方式不同。这里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生产周期。自媒体发布内容之前,自媒体经营者也必然会通过采访等形式(传统媒体常用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但往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采访,可以说是“无证上岗”,而往往是通过博主、自媒体经营者个人的行业经验、以及圈子人脉获得信息;在内容发布周期上,基本上无规律可循,不像传统媒体按照日、周、月等间隔周期性发布,自媒体发布信息往往更加随机和及时。

第二,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加强调个人观点,像是传统媒体(某报纸或杂志)上某一个「专栏」的放大。但不可否认,尽管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但以微博、微信等SNS 工具为载体的自媒体,仍然面临另一层面上的审查。

至于二者的关系,我认为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我看报纸、看杂志,往往是冲着媒体品牌的公信力而去的,而SNS网络上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再加上社交的方式传播的不可控,导致读者无法甄别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而在这方面,不少业界具有权威性的个人通过自媒体,发布观点和信息,为大众提供了相对具有“公信力”的社交媒体入口。

相对于传统媒体,志欣合众公司认为自媒体自我操作性强、细分人群能力强、人群共振效应强。自媒体具有平等、开放和共享的特点,这些决定了自媒体人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自主决定媒体内容,自主操控媒体运作方式。凭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效应,自媒体能实现最大化的潜在客户吸引力度,不喜欢的就不会看你的内容,但是喜欢你的内容和风格的,会源源不断的聚拢而来。围绕自媒体相聚集的人群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和关注点的,因此当自媒体在一个方向上行动时,其群体成员会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想法,相互感染而产生“共鸣”,进而形成一致的集体行为,这种共振效应影响力极大,对创造商业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异同

传统媒体报道和自行媒体报道的异同 ——以库里出车祸事件为例 近日NBA球星库里发生车祸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为此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新闻直播间,和以自媒体为代表微博等纷纷就此事件发表了新闻。 接下来我们将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此事的报道,和一些微博博主对此事的看法分析当下传统媒体,和自行媒体报道的异同。 在内容的表达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两种新闻的传播方式都讲库里车祸的原因、结果表达了出来,都起到了新闻传播的作用。 新闻直播间对此事报道,详细的说明了库里发生车祸的原因和发生车祸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专业术语应用较多,且语言较为官方,多为正式场合用语,而微博中的自媒体人发表言论看法并未着重描写,库里出车祸的原因结果,而更多地是抓住库里车祸竟上央视新闻的点来叙述此事,语言更显风趣幽默,偏向于大众化,以新闻标题举例更为明显,如新闻直播间对此新闻的标题为“库里在遇车祸,幸无大碍”,而在微博对此事标题更多“库里车祸上央视新闻了,一个从CCTV5到CCTV13的男人”。 从这两个新闻标题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媒体显得死板,尤其是在央视新闻这样一个场合,以直观的传达出新闻的要点为主,而像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则更倾向于娱乐化,在传递出新闻核心的同时,还不忘调侃,有娱乐化、大众化的特点。同时像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在博主表达看法的同时,其他人也可以参与进来,并与博主形成互动,而在新闻直播间中直播此新闻时采用的电视直播的形式,很难让民众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逻辑构架上,新闻直播间,所播报的新闻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新闻稿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写,有标题和导语,而微博,博主发表新闻,则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新闻语言相对自由,新闻内容格式无局限性,可以转发直播间的视频加以论述,也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个点展开叙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综上看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当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共存的现状也自由他的道理。两个微妙的结合传播方式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区别

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区别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媒介的学说虽然都是诞生不过百年的新兴学说,然而它们的重要意义却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此诞生了传播学、新闻学、广播学等诸多学说。其中,研究媒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区别,正是我们初学新闻人中所应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这里所谈的媒体,即指广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等。 其中报纸、广播、电视由于诞生时间较早,应用时间较之网络媒体较久,因此被称为传统媒体。而网络媒体由于其诞生时间短、发展迅猛、媒介资源的丰富以及其的双向传播性等种种特点,因此人们将其与传统媒体区分开来,有些称之为“新媒体”。 传统媒体的发展,主要是由视觉媒体(报纸)逐渐向听觉媒体(广播)、甚至是视听合一的(电视)发展着。但是我认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一个第一区别,便是它是“多感官媒介”,即我们所称的,它具有“多媒体”的效果。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而新媒介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中。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为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以我们常见的QQ为例,用户在使用QQ时,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传播文字信息,还可以传播图片,甚至即时传播动态的声音、图像等(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电影分享),对信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对信息便有了多种媒介感受。这些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网络媒体传播过程中双向性的增强。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受众来信来访等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并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延迟,并且在反馈的过程中还有其他媒介(邮政、电话)等参与。与此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系统本身即具有传播的双向渠道。例如常见的论坛、贴吧,以及现在网络媒体新闻后面的用户评论等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受众的反馈过程,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有时也成为了传播者,例如受众对新闻的补充说明等等。 第三,网络媒体的媒介资源极其丰富。传统媒体的信息需要经过采集、制作、传播的过程,其中前两步网络媒体与之相差不大,而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发布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媒介资源。例如,传统的地上波电视采用的是模拟方式,这种方式占用的频率域带宽,一个地区只能播出有限的几个频道。而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可以让受众同时接受更多更好更清晰的数字化节目,大大提高了信息接受的效率。 第四,网络媒体的时效性非常强。网络发布信心往往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甚至同步报道,这些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可以使新闻发生现场同步展示在受众面前,而时效性无疑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所在。这些都为网络媒体带来了丰富的受众与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第五,网络媒体的可控性和可控性较差。如果说前面几点都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那么这一点就是网络媒体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所在。由于网络媒体的隐秘性和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与合作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与合作 “似分是合,似合是分。同质化的竞争,同时又伴随着不同资源的整合”,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应该可以概括了当今两种不同性质的媒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传媒是昨天的产物,网络是今天的延续。”现今社会网络传媒迅速崛起,并以它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并最大限度的挑战传统媒体“老大哥”的地位。 然而,我们也看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共同生存于这个社会里,共同繁荣,从不同层面来为公众提供资讯。他们同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影响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在已是纷繁变化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日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传统媒体相比,它有着自身的优势,囊括了以往媒体的一切表现形式。但传统媒体也不因为有新的传媒诞生而落后、消失,它仍然有其巨大的社会传播对象,其生存发展的时空是久远的。 对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这现在社会上的两大重要信息发布者,两者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各个优势十足而又劣势明显。 首先,从传播的载体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报纸媒体传播主要以文字通过纸张为载体,广播媒体传播主要以声音通过电波为载体,电视媒体传播主要以声音、图像通过电视信号为载体,而网络媒体传播则将无声和有声的语言、图像、文字、声音、传真、通信进行集约化处理,以其多媒体的传播载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较为单一的格局。其次,从传播方式分析,传统媒体有其不可避免的限制,例如报纸以空间为载体,便会苦于版面有限不得不将许多内容舍弃;广播电视以时间为容器,要受到时段的限制,也要放弃许多精彩信息。于是网络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网络的超大容量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其时间上的无限时,也是时间理想意义上的无终点地延伸。网络用超链接的方式将精彩的丰富的材料进行了传播。第三,在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关系来看,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是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人士,他们有着自已的新闻视角与信息灵敏度,为大众传播了许多精彩的讯息。传播者占据主导性地位,受传者相对被动,只是单向的接收者。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而在网络媒体中,传播主体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士,更是受众本身;网络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网络传播实现了主体与受众的巧妙结合,也实现了单向的大众传播方式和双向的人际传播相融合的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产生、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最后,从传播模式方面看,传统媒体的传播主要是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是播放型传播,是一种树立中心意识的传播;而网络媒体传播,除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外,还有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网络媒体具有许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能够取代其他的传统媒体,就像电视的诞生并没有让报纸销声匿迹一样,“第四媒体”的出现,也不会取代传统媒体。这是由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受众的接受水平条件所决定的。报纸的版面限制是它的劣势,但也正因为如此,报纸上的讯息有极高的可阅读性和公信力;广播的纯粹声音的传播也给听众独特的接收方式;电视作为最常见的传播信息的形式,其公信度也是居第一位的。传统媒体几十年发展中的品牌形象以及精良的新闻采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不是随便可以超越的。网络虽然集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但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一定的虚拟状态,造成虚假信息肆虐,淫秽色情无节制等不好现象,是网络媒体的很大弊端,也是其公信度垫底。在此网络传播信息的浩瀚无垠与有限高质之间的矛盾便显现出来。从受众接受程度和条件来看,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颇为成熟,受众群众也相当稳定,而且对于技术水平及接受条件要求也不高。可是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受众是呈现低龄化的,也并不稳定。因此,网络媒体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有待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法律规范,同时也需要大众的健康作用。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催生了新媒体也诞生与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传媒也逐渐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过度,新媒体从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其卓越的领导力量和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在对舆论的控制力上也叫传统媒体更胜一筹,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普及,新媒体的传播已经深深植入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内容。新媒体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共同组成了当今世界三大传播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在逐渐加深,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与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几年,5G信息网络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快的新闻信息,我们的获取信息途径将会越来越多,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概念入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展开解读,并针对这些影响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传播手段;传播载体;传播效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新生代力量逐渐步入社会,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管理方式,“网络反腐”“微信众筹”“朋友圈代购”等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受众群体可以通过新媒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利用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人们的发声渠道变得多样化,生活、生产、消费也在新媒体的发展下彻底进行变革;新媒体也带动了媒体产业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变得不同,人们阅读习惯和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经营者要改变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为传统媒体开创新的未来,但是新媒体在蓬勃发展的今天,也遇到了诸多难题和困扰,如何有效管控好这些弊端,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媒体产业的欣欣向荣,是值得所有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概述 1.1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的定义较为宽泛,人们公认的定义是依靠数字信息,利用计算机、手机和互联网等新电子信息技术下催生出来的一种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核心技术是网络平台,人们通过强大的信息平台获取信息、形成社交网络,它不同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其中计算机和手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体,互联网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新途径,新媒体传播具有数字化、互动性、自发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形态越发多样化,例如:手机报纸、电子期刊、网络小说、随身电子书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必备品,新媒体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人们可以在坐公交车、锻炼身体、购物等过程中任意选择播放新媒体,很多原创性的内容都是兴起于新媒体上,新媒体传播门槛非常低,很多草根能够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才艺;新媒体具有互动性的特点,读者和作者之间能够随意沟通和交流,对作者内容能够第一时间反馈受众群体的信息,但这些特点也导致很多新媒体上的内容严重失实,很容易对读者关注产生误导。 1.2传统媒体概念 传统媒体定义基本等同于平面媒体,早起起源于报纸、杂志、广告等平面媒体,传统媒体随着电视广播的发明,逐渐演变成通过某些电子设备或纸张作为媒体,定期向社会大众发布新闻、广告、招聘、娱乐等咨询的平台,电视、报纸、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其中报纸是以文字记录为主,主要记载记者对某些易于引起大众关注的新闻、消息报道的一种客观分析。报纸由于篇幅有限,一般只选择最具有阅读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每个类型的报纸都有固定的受众群体,报纸的更新速度一般是按“日”计算,因此,报纸的信息报道时效性较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①新媒体(网络媒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网民到2010年,预计绝对数字将达到全球第一(当然相对数字还是小)。 ②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存在的关系。近年来,受网络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当然,电视的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不全受网络影响。我这儿有5月10日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2000人中,23%的人少看电视了,20%少看杂志了,9%少听广播了,11%少看报纸了。电视观众的减少量最多。但是,我认为任何媒体是相互不可替代的,“网络媒体会替代传统媒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者能和平共处,现在也会是这样。以前电视刚出现后,有人预言它会替代广播,事实是和平共处。各种媒体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报纸不要任何电子设备就能阅读;广播,可以边干其他事边接收。受众在选择媒体上不存在排他性、应有多种选择。以后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媒体还可以刺激传统媒体的发展,相互融合,出现网络广播、网上视频等。 一个新媒体要超越一个传统媒体,成为一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至少要经过一代人。2250万,这是中国的网民数。这样一个相对比例很小的数字,完全能说明:今天在中国,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远不足以构成冲击。 说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 ①市场的差异。传统媒体目前是国家垄断性的,要有“准运证”。垄断带有保护性,能赚钱,能带来高利润。而互联网却是没有垄断保护的,互联网一产生,它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②受众的区别。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网络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在网络媒体那里,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权。 ③管理的不同。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机制和结构。编辑至上,轻视市场。而网络媒体的管理机制相对模糊。网站的老大是总经理而不是总编。对技术的重视也有区别。在网站决策层中技术人员的份量重,而传统媒体则不然。 ④内容的不同。传统媒体分级管理,网络媒体的编辑职权相对大于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编辑—总编辑,这样一种“三审制”,没办法在网站上实行。总编把关的模式很难在网站实现,一天滚动发2000条新闻,你总编辑一个人哪里看得过来。所以网站编辑的职权大,也要求他有更强的把关意识。 ⑤时效的不同。传统媒体有明确的发布时效、时段。定时定量。这种传播时效,决定了受众的关注也有了时段性:每天有一次性的关注。而网络媒体24小时在滚动,每天必须N 次关注,才不会漏掉重要新闻。滚动新闻这种形式,对于习惯了每天一次性关注的受众来说,很可能会漏掉重要新闻。 ⑥版面不同。报纸有版面的规律,报纸版面的轻重、主次,标题的处理、版面区域的安排,在网站上不存在。网络媒体是以时间流分配信息的。没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像报纸一样成熟的版面语言。 ⑦写作的不同。网络新闻文稿关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一弄就几千字的新闻稿,在网上是行不通的。网络标题的制作是大白话,直接了当,突出重点。什么标题的对仗、平仄、工整、文乎,做得再好也没人看的。 ⑧采访。网络媒体基本是编辑为主,少量的采访新闻,少量的原创。而传统媒体是以自采为主。一个特派记者,花多少多少费用写回来的稿子,如果到网上一发,全给人抄走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 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 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 35.5%、看杂志的有 34.1%、听收音机的有 27.1%、看报纸的有 30.3%。 2.原因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 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 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 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 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 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 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 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两种媒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何体现,两种媒体在相互依赖中各自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要从内容传播的共享性和传播技术的互补性两方面来分析。 1.信息内容共享要从内容信息的共享性上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引入西方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reso鄄nanceeffect)和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两个概念。 (1)共鸣效果“共鸣效果”(resonanceeffect)的提出,是学者诺尔纽曼等人(Noelle-Neumann&Mathes,1987)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媒体之间也有意见领袖媒介(opinion-leadingmedia)的现象存在,即一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后,其他媒体才相继跟进,且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其他报纸所采纳,形成一股连锁反应。 诺尔纽曼称这一现象为“共鸣现象”。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并存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并存 科技推动着现代化的步伐,经济浪潮日益席卷着整个社会,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已离不开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共同圈。信息时代的到来,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的快餐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媒体的影响正在逐渐缩小被日益增强的数字化媒体所取代,这是必然趋势。在我国,目前超过10%的国民养成网上阅读的习惯,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的市场受到网络世界的强力挤压,传统的纸质媒体是被新媒体完全取代还是二者并存?媒体的发展将会如何?经过对新旧媒体的对比,作者认为二者应该会在长时间内相互弥补并存。 想要讨论新旧媒体的孰强孰弱就必须要了解媒体、媒质、媒介的概念。在现今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表象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体。媒体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储存信息的实体,即媒介,如纸张、磁盘、光盘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即媒介,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介和媒质是不可分离的。 媒介研究专家表示: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而来自美国的消息更悲观,北卡来罗纳州的一位大学教授更大胆语言:美国的报纸将在本世纪40年代消亡。如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与20世纪90年代广播之与电视的关系非常相象,当时人们都认为广播媒体会在强大的电视媒体挤压下消亡,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广播摇身而为人们旅途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那么传统媒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是否也会有幸运的发展契机出现,而不至于令自己的广告市场份额一跌再跌呢?想要解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传统媒体及新媒体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说起,看看他们都在哪些方面具备无可替代的优势,又存在哪些缺点 纸质媒体的缺点 1、即时性低 报纸等出版物从出版到购买者手中需要经历运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2小时,也可以是1-2天。而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有新的新闻出现,但是这些新的新闻必须要再等到一个传输周期才能到达购买者手中。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却是以光速传播的,即使要将信息发往全球,也只需几秒钟。 2、搜索性低 某天当你突然想起一年前你看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你想找出来,如果你之前没有将报纸整理好,你几乎很难找出刊登那篇文章的那份报纸。而基于数据库的互联网却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出你需要的文章。 3、储藏、携带不方便 我们可以用一张4.7G的DVD光盘和一堆报纸做比较,一张光盘携带是很方便的,而这张光盘可以携带几万份报纸的信息,你认为储藏DVD会比储藏几万份报纸更占空间吗?更不用说将所需要的资料存在网络硬盘上或发到邮箱里,需要时只要有一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电脑就可以随时调用了。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湖北大学肖笛 科技的进步诞生了新媒体,人们把从前看报纸的时间拿来刷微博,看电视的时间改成了看网络电视。新媒体具有的多样性、实效性深深吸引着受众,它不受地理限制,将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传播给受众,它交互性强,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全民讨论,人们可根据喜好选择想看的栏目资讯。当人们把实现转移向新媒体时,传统媒体必然受到冲击。报刊、广播电视这样单一的传播渠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由于受众流失,广告也大大减少,传统媒体面临巨大考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一.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从业者抱着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威胁论,事物有新旧交替,认为传统媒体已死,不再有未来,一种是乐观派,认为传播注重的是内容,而传统媒体拥有精干的队伍从事新闻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扬长避短。简单来说,威胁论是从渠道角度出发,传统媒体渠道单一,而渠道正是新媒体的优势,这就有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变革。而新媒体由于成军晚,缺乏过硬的技术,制造的内容粗糙,不具备权威性,使得传统媒体得以发挥特长。 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取经。传统媒体在冲击下向新媒体转变,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湖南广电集团,在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制作一流的情况下,向下发展芒果TV、金鹰网、芒果粉丝圈等,逐步构建全媒体网络生态模式。以互联网思维经营媒体,《我是歌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节目全程由经理人控制生产流程、制造原理、观众反应,从单纯的节目制作,发展成粉丝效应商业链,这些是在经理人的推动下完成的。《我是歌手》还引起了一个现象,让许多不看电视的人重新回归银幕,大家守在电视前看直播,人们同步用手机在微信上讨论,带动社交网络进行图文直播。这说明了好的内容在媒介传播中的重要性,值得许多传统媒体思考学习。 然而,受新媒体打击最大的当属报业集团。网络的渗透,新媒体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报纸失去时效性。人们一打开手机就能受到最新的实时资讯,对比之下,刊登前一天新闻的报纸成了“旧闻”。在严重的市场冲击下,报纸开始了革新,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21世纪报系,主打深度报道,开辟独到的评论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近来,自媒体越来越获得企业宣传公关业务的青睐,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花钱请自媒体做传播。自媒体的出现源自互联网,个人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平台发布信息,发展迅速,涉及各个领域。其特点是发布流程快、言论空间大,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具有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盈利模式渐渐清晰。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内容的生产方式不同。这里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生产周期。自媒体发布内容之前,自媒体经营者也必然会通过采访等形式(传统媒体常用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但往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采访,可以说是“无证上岗”,而往往是通过博主、自媒体经营者个人的行业经验、以及圈子人脉获得信息;在内容发布周期上,基本上无规律可循,不像传统媒体按照日、周、月等间隔周期性发布,自媒体发布信息往往更加随机和及时。 第二,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加强调个人观点,像是传统媒体(某报纸或杂志)上某一个「专栏」的放大。但不可否认,尽管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但以微博、微信等SNS 工具为载体的自媒体,仍然面临另一层面上的审查。 至于二者的关系,我认为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我看报纸、看杂志,往往是冲着媒体品牌的公信力而去的,而SNS网络上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再加上社交的方式传播的不可控,导致读者无法甄别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而在这方面,不少业界具有权威性的个人通过自媒体,发布观点和信息,为大众提供了相对具有“公信力”的社交媒体入口。 相对于传统媒体,志欣合众公司认为自媒体自我操作性强、细分人群能力强、人群共振效应强。自媒体具有平等、开放和共享的特点,这些决定了自媒体人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自主决定媒体内容,自主操控媒体运作方式。凭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效应,自媒体能实现最大化的潜在客户吸引力度,不喜欢的就不会看你的内容,但是喜欢你的内容和风格的,会源源不断的聚拢而来。围绕自媒体相聚集的人群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和关注点的,因此当自媒体在一个方向上行动时,其群体成员会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想法,相互感染而产生“共鸣”,进而形成一致的集体行为,这种共振效应影响力极大,对创造商业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自媒体与聚媒体的关系

聚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 自媒体被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有原因的,自媒体起源于新媒体技术,自媒体同时也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通常为小团队或个人打造的媒体传播窗口,自媒体发布的内容更具备粘合性的同时也会营造自身的“个人魅力”达到吸引流量的效果。 目前常见的自媒体账号包括微博、公众号、大鱼号、百家号、企鹅号、熊掌号、贴吧账号等,自媒体账号的产生原因是具备技术或推广渠道的互联网公司为其他公司、团队或个人打开了营销的窗口,让自媒体团队通过互联网公司的推广渠道推广自身的内容,自媒体团队与提供媒体传播渠道的互联网公司互取所需的过程造就了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自媒体内容。 自媒体往往与互联网营销相关联,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同时,通过软文或者广告产生利润。自媒体自出现之时就在不断演变,目前已存在但并不局限于互联网公司所打造的推广窗口,赢利点也不再局限于推广或广告,并有独立出来相互融合并积极发展取得自身推广渠道的趋势。 自媒体与网络营销的关联性促使其具备高度的融性和思维广度,自媒体已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如今,每个人的朋友圈或社交账号都可以作为自媒体的载体,甚至于,发布的朋友圈图片的评论区都可以作为自媒体推广的渠道,已跳出互联网公司所创造的推广窗口的自媒体团队,在发展上面临困境的同时,自媒体的高度扁平化又让其具备了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突发性,并有高度的平铺传播功能。 由于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并不具备传统媒体形式的普及能力,自媒体作为基层媒体转

而希望他人转载或依附于自身所生产生的内容,但被迫于没有完整宣传渠道使自媒体的发展一直十分受限。 虽然受限,但作为推广团队出身的自媒体团队,灵活度此时也充分展现了出来,用融合并相互关联的手段在不断的整合,以至于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关联团体可以单方面制造一个网络故事,在此同时自媒体抱团壮大的过程也使其也具备了一定的推广渠道。 自媒体寻求发展的过程也是在向传统媒体发起冲击的过程,被定义为聚媒体出现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自媒体聚合获得影响力的过程,聚媒体是自媒体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自媒体聚合的过程或是媒体的再一次洗牌,它的出现是必然的,高度的灵活性更强的推广张力,完善的推广渠道都一次次在聚合的过程中体现。 媒体的发展历程证明,任何一种媒体信息传播方式都不会由于新的传播方式出现而消失,只会不断削弱旧媒体传播形式的影响力,自媒体的账号在自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变为聚媒体的工具,通过账号,聚媒体具备了隐蔽性,当自媒体团体扩大之为聚媒体团体之时,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出现,在能够完整覆盖新型媒体的技术出现之前,聚媒体会继续发展并不断融合壮大,不同于传统媒体开设自媒体账号,推广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媒体传播形式发生变化,聚媒体第一次把媒体推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媒体在争取推广渠道的过程直接或间接拥有了与权威媒体同样的发布型媒体功能。 未来媒体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詹博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摘要】在高科技与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媒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其表现特征是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竞争、融合。本文通过考察这两类媒体讯息内容的特点、结构及其作用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特点;内容分析 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现状 一提到新媒体,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在经常使用的互联网,那么下我就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调查研究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并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如图1所示: 图1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此外从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图2),2009年网民增长8600万,由于中国网民基数庞大,虽然增长率降到了28.9%,但是网民规模增长依然旺盛。

图 2 2009.12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 不仅是互联网,另一种由通讯工具衍生的新媒体──手机,也凭借移动便携、信息交流互动的优势迅速成长。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6.8亿多,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新媒体已由高端用户、个别人群,向普通用户和大众人群推广。 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媒体是信息载体,新是相对旧而言,一种新出现的信息载体,其受众达到一定的数量,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称为“新媒体”。 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二、新媒体的特点 首先,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

加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①尹明华:《传媒再造》,上海三联书店,2007 年9 月版,第8 页 ②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2 月版,第17 ~18 页 论文题目:加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作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自媒体逐步显示出在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每当出现重大突发群体事件时,传统媒体在与自媒体的博弈中,更多的时候成为输家。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转变观念,依托自身优势,打开舆论引导新局面,值得探讨和研究委托期刊之家网发表论文认证800099353。 自媒体方兴未艾 1.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从MSN、ICQ、QQ 等即时通信出现到博客、微博的勃兴,再到公民新闻网站的悄然兴起,自媒体全面进入了普通公众的生活。自媒体焕发出巨大能量,自媒体也是一种“自组织”,有着“自我净化”的功能。“金庸去世”的谣言在微博扩散,使很多人在评论、转发时,变得更理性、更谨慎。“武汉女大学生被割肾”的传闻,通过知情网友的质疑、辟谣,也澄清了事实。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社交网站、微博上流传的无稽之谈“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翟编辑修改发表论文QQ:1452344485。 2. 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自主交叉互播的特点形成了它独有的传播理念,从传播向互播转变,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一是平等的传播理念。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如韩国的OhmyNews,其新闻理念就是“每个公民都是记者”,自媒体立足普通公众,关注普通公众。 二是同向的传播价值。传播价值取决于传播主体和客体的需要。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为同一群体,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种同向性决定了自媒体新闻具有更加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动态性,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 三是网状的传播路径。信息源决定了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而自媒体的信息源则遍布民间,每一个公众只要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各种信息传送出去。所以,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多对多的网状模式。 四是高速的传播时效。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经过层层筛选、把关、编辑后才能到达受众。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条件降低,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论坛、QQ 上发布新闻,信息会很快在这些载体之间互播。 3. 自媒体的传播缺陷 自媒体深刻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进程,而它自身,同样存在着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一是新闻真实性存疑。首先,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判。其次,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这使它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保障。再次,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可信度降低。 二是媒体公信力较低。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植入情色、恶搞等内容,有的炒作个人隐私换取点击率,降低了公信力。 三是受众选择性困惑。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新闻定位明确。但自媒体载体种类多,在海量信息面前,个体要依据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来选择信息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文 / 原煜海 自媒体,是不是媒体?自媒体发展之初, 很多传统媒体对自媒体这个概念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像微博这样的社交平 台,功能在于娱乐、交流和制造鸡零狗碎的 话题,无力进行新闻生产。然而事实是,个体 作为事件发布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 媒体的特质,某些时候甚至在时效性上、在 事件的核心价值上起到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 的作用。从BBS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自媒体层出不穷,渐成规模。探索还在继续,但趋势已经明了,自媒体时代正在到来。传统媒体面对自媒体的扩张趋势,应积极面对,因势利导,在互动与融合中寻求发展,扩大自身影响力。 一、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新闻事件中扮演不同角色 2012年6月,中山市沙溪镇发生了一起聚集事件,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治安案件,因为自媒体的传播而发酵成一个群体性的聚集事件。 2012年6月25日傍晚6时许,一名13岁本地小学生与一名15岁辍学的社会青年(重庆籍)发生争执。两名路过的村民随即制止,并使用绳索捆绑社会青年,导致其面部受伤。公安介入后,按照一般的治安案件进行处理。然而,涉事一方川籍人怕处理不公,陆续有家人、亲属以及外地人在龙山村委会聚集。当天22时30分左右,已经增加至300多人。23时许,部分人向村委会和政府办公地投掷石块,以示不满。第二天中午,大批四川民工包围沙溪镇政府,政府出动防暴警察。事件发展到这个阶段,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没有报道。而网络上、微博里,事件从一开始就受到关注。然而,随着关注度提升,谣言也开始蔓延。有的说事件起因是“争芒果”,有的说是“收保护费”,更有甚者编造外地青年“被本地人打死”“警察镇压”“死7人,伤无数,附近医院都挤爆了”等言论;还有好事者发微博贴了一张女青年被打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的照片,并配有“女孩被警察打死”的文字。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网络上谣言满天飞。虽然也有市民质疑:“电视新闻到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报道,希望能有媒体记者对此做一下详细报道,还原事件真相!”但是,此时主流媒体还未见消息,于是误解政府、攻击警察、挑动本地人和外地人对立的情绪充斥着 网络。 事件发生20个小时后,第二天中午,传统媒体开始发声。电视台推出滚动新闻,“中 山电视新闻”“城市零距离”“中山日报” 等官方微博启动,对事件进展进行直播,对 谣言进行揭露和澄清。网上传播的“被当地 人打死”的重庆籍少年公开接受采访,承认 其脸部受了轻微外伤,并对之前网上流传的“摘芒果”、“收保护费”等谣言予以否认。警方将一名就该事件在网上散布治保会打死人谣言的嫌疑人甘某依法拘留,并在微博上称“有女孩被警察打死倒地”的谣言制造者也向当地公安机关自首,并承认是“为了炒作”。这些信息通过电视频道和官方微博滚动报道,不断更新。网络舆情在当天下午发生了变化,由网友们发起“中山,我撑你”、“万人晒爱,力撑中山”等主题帖子,得到了网友、市民的大力支持和跟贴,很多市民纷纷表示不会再去参与聚集围观。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晚上,警方将仍然在现场滋事的20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强制带离现场。48小时候后,“沙溪事件”得以平息。 “沙溪事件”足以说明:自媒体影响力巨大,不容小觑;同时也印证了自媒体与生俱来的特点,其进一步发展亟需要制度的制约和规范,更需要传统媒体的介入和矫正。 二、差异是互动的基础 如上文案例中所呈现的事实,自媒体因其固有特点,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者是个人,人人可以向外界发布信息,但个人的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了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保障。其次,自媒体不受宣传管理部门的监管,监管制度的缺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上的约束。第三,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自媒体”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而微博的传播机制,也让很多人在无意中当了谣言的“二传手”。网民们的猎奇心理、热血心理、跟风心理等导致他们转发信息时丧失责任意识。种种原因,使得自 媒体权威性远远低于专业的传统新闻机构。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当下一个热门话题,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究竟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我方观点是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到底越来越近了。 自媒体,也被称为私媒体、个人媒体,以微博、博客、论坛为主,广义理解还包括Email、IM、手机群发等网络交流方式。真相是指真实地表现了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现象。全民参与、无时空限制、交互性强、爆发力大是自媒体的显着特点。在自媒体时代,当众多人成为媒体或媒介时,我们就有更多办法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挖掘问题,寻找真相。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 首先,自媒体时代,从别人想不想让我们知道变成我们想不想去知道。在自媒体时代我们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获得了信息话语权,从信息权集中到信息话语权重新分配,昭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一种新的开放的体制。一些值得怀疑的信息,与其道听途书,不如亲身证实。今天我方强调的是这种体制上给我们社会带来的进步,即话语权重新分配的质变。我们自身证实后的真相,会在我们话语权的作用下,公之于众。 其次,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有效监督。在自媒体时代之前,传统媒体发布的消息普遍被认为是权威的,我们很少去求证它的真实性;同样,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大多数也还是真实的,但我们不可否认传统媒体部分新闻是被歪曲、夸大、或未经证实。当我们怀疑传统媒体时,公众的质疑,网络上的围观,相关部门的行动,最终会使真相水落石出。这种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监督,无形中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它更加谨慎地发布信息,如此一来,传统媒体发布消息的真实程度将越来越高。 最后,寻找真相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自媒体时代,不可避免会出现谣言,

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比较浅析.doc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浅析 一、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 二、网络媒体和网络广告的特点 三、比较分析 四、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的互补与合作 五、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 将一种传播媒体推广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5年,而因特网仅用了5年。 一,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 传统广告媒体包括 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性传播媒体 户外媒体:路牌、灯箱、交通工具等 其它媒体:POP、包装、电话黄页、产品目录、各种宣传物料等 分析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其特点表现在: 1、覆盖性 任何媒体都有特定的传播范围与对象,如地域性的,海量的传播范围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面向目标受众诉求才是有效的。 覆盖性是在制定媒体战略,具体选择媒体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在地域分布上是相对集中的,而广告媒体的传播对象也有一定的确定性。如果其覆盖域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分布范围完全不吻合,那选择的媒体就不适用。 电视媒体的传播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同时传播速度也是最快的,电视媒体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的同时也就衍生出传播对象构成的复杂性。不论性别,年龄,职业,民族,修养等,只要看电视都会成为电视媒体的传播对象,但不能有效过滤可以成为广告客户的用户。因此,电视媒体的传播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电视广告对象针对性不强,诉求对象不准确。 广播媒体的覆盖面大,传播对象广泛。由于广播是用声音和语言做媒介,而不是用文字作为载体传播信息,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受众,任何有听力的人都可以接受广告信息。因而广播广告的传播对象广泛,几乎是全民性的。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无阅读能力,但可以借助广播获得信息。这是任何其它媒体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报纸的传播范围比较有针对性,按地域性,专业范畴和类别划分,给广告主选择媒体提供了方便,因而可以提高广告效果,并避免广告费用的浪费。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_自媒体_时代

自媒体的出现主要依赖与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区别于传统媒体有着较大的区别。自媒体的出现,完全推翻了从传播到互播的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的定位。 1 自媒体的发展与特点 自媒体的主要载体为博客、微博、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iphone和ipad等智能终端用户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阅读终端来获取资讯,自媒体得到蓬勃发展。 1.1 自媒体所具备的优势 首先,自媒体的传播是比较接近平民化、私人化、自由灵活的信息传播。自媒体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的吐露,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具有一定 的价值导向。 在自媒体发展中,传播主体与传播 客体所体现出的是共同的价值观,这也 对展现出的新闻所表现出了相同的特 点,也就是更接近与生活,具有趣味 性、动态性,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此 外最为重要的是自媒体多对多的网状模 式,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即自媒体时 代,人人都可以成分为记者,而且传播 的速度也是其他媒体不能相比的。 1.2 自媒体在传播中的缺陷 首先,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缺乏道 德的标准衡量,更为体现出的是随意性 和失真。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或者监 管制度不健全。直接造成了“自媒体” 信息的失真和降低了可信度,也造成 了广大群众成为了了谣言的间接传播载 体。 最后,网民们的好奇心和跟风心理等 直接隐埋了责任心,还有就是网民们对新 闻真实性缺乏有效的辨识,容易形成子午 须有的谣言和假新闻,从而,自媒体和专 业新闻机构相比,并没有权威性。 2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形势 和自媒体其所据有的优势也将成为 报纸将来开展的容身点。自媒体生产的 信息,极大丰富了传播,但从价值判断 到编辑加工,显然缺乏专业化的选择与 处理,带给公众的,反而是一种焦虑或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 文丨刘 洁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Web2。0引领了新一轮的媒体革新,就是博客、微博等广泛实现,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从而自媒体时代出现。然而,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相比之下,有一定的优越性,这也使得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能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媒体; 自媒体; 挑战 文化建设方案。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字导航仪,它是一个很大的液晶显示屏,有视频播放,人机互动等功能。数字导航仪的内容有:校园概况,学校地图,学生活动宣传,学生作品展示,重大事情的介绍,还有娱乐等等,学生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获得有效信息。另外一种就是用于教学设备的改进的数字设备—双板。双板就是取代传统黑板,通过电子显示屏来书写,播放课件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上课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效果也更加的好。 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对校园文化建 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的创建加速的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世界观。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校园环 境,学校要面对的是多元化的冲击。首 先,学校不再是全部信息的管理者,它 只能管理一部分的信息。其次,信息的 内容太杂,有很多的色情的、反动的信 息充斥在网络上,学生容易受影响,甚 至是被一些不良的舆论误导做出一些错 误的事情。最后,学生可能会泄露个人 信息,导致学生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 结束语 尽管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给大学 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利用新媒 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来加强校园文 化建设仍是十分必要的。恰当的利用新 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校园文化 一定会更加丰富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张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 治教育传播效果的思考[J].新媒体思 政,2013,第444期:80-81. [2] 杨肸.新时期高校网络宣 传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 报,2009,22:144-145. [3] 刁永峰.数字化学习教育传播 模式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第202 期:22-24. [4]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 播,2008,第5期:121-125.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79) 47 下/04/2013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